『壹』 電影 《可可西里》觀後感……
如今,在安靜祥和而聖潔的西藏,藏羚羊已成為一種符號。然而他們的生存史給我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與之共生的還有無私無畏可親可敬的可可西里巡山隊。我們無法忘記那個黑色年代留下的印記,誠所謂「前事不忘,後世之師」讓我們一起走進那段充滿殺戮但留下永恆印記的時光:
20世紀60年代人們對藏羚羊的消費劇增,帶來的直接後果是藏羚羊的滅頂之災——在短短的幾年之間他們的數量由一百萬只銳減至不足一萬只。然而當時的政府的保護意識極其的薄弱,在藏羚羊瀕危告急之時虔誠的藏族人民完全自發的組成了可可西里巡山隊,然而它的誕生源與民間,他們沒有編制,然而他們卻都有一個共同的信念:我們的羊不能滅,我們的符號不能丟。就為了這個信念,他們與狩獵者展開了一常曠日持久而又艱苦異常的斗爭,他們在浩瀚無邊的可可西里第一次留下了人類文明的腳印,但也許也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個腳印。在那個不毛之地他們面對的環境是異常的惡劣,到處是風沙亂石,可他們的後面是正在遭受屠戮的瀕危的藏羚羊啊!他們只有一條路可走;堅持到底。為此他們不斷的奮斗著,付出著,甚至是不知何時何地的犧牲,但他們也有親人也有家啊。然而他們把藏羚羊當成是更親的親人,把可可西里當成是更大的家,因此無論在多麼艱苦多麼寂寞的巡山途中他門的信念從未泯滅,他們的意志依舊堅定,他們的目標依然鮮明。
他們守護的不僅是羚羊,在他們眼中它們是和我們一樣的生靈啊。可是他們缺錢,缺人,缺裝備他們的步槍在面對沖鋒槍的掃射時是何等的力不從心,但他們沒辦法啊,他們只有用自己的犧牲來換取藏羚羊更少的犧牲,這是多麼一種難耐的無奈啊,他們的局面和當時我們英勇的八路軍打天下時的小米加步槍對抗日軍有著同樣的意義,因此他們同樣是最可愛的人 ,也是最可敬的人,因為在他們身上同樣體現著中華民族不斷進取的原動力,在他們身上折射出的是從生命上升至生靈意義上的熱愛生命,尊重生命的光輝,他們同樣也體現了我們黨的第十七次代表大會精神:共建和諧社會,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可他們是在那個黑色的年代啊,他們的處境是那樣的無法言語,他們中有一人在漫無邊際的荒野孤身生活了三年,那可是幾乎與世隔絕的三年啊!當他們面對流沙侵蝕時他們身旁卻空無一人,當他們面對肆虐的狂風暴雪的境遇急待救援時,他們的救援物資卻因他們的同伴因遇流沙犧牲而擱淺,當他們經過常人難以承受的艱苦跋涉趕上狩獵者時,他們卻只有被包圍的份,他們死不瞑目啊,因為他們的身後是自己的年邁的父母,可愛的孩子,溫暖的家庭和正在一隻只正在不斷倒下的藏羚羊啊!
最後當我們看到可惡的劊子手遭到懲罰,看到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成立時,我們落淚了,我們哭了,我們失聲的哭了,因為我們可以仰天長嘯:偉大的巡山隊員們安息吧,你們的願望實現了,我們的藏羚羊有家了!在電影落下帷幕之時我想起一首詩:
當夕陽離去的時候總是表現出悲壯/當河水遠去的時候總是表現出嚮往/在最危機的時候總有最優秀的中華兒女/挺起胸膛/像熊熊的篝火把寒夜照亮/在最困難的時候總有最優秀的中華兒女/聳起脊樑/用生命和熱血把祖國的命運承當/昆侖峰相連著黃河涌大浪/中華民族五千年氣概何等輝煌!
向偉大的可可西里巡山隊致敬!
『貳』 可可西里觀後感600字以上
可可西里,美麗的青山,美麗的少女,一個神聖的地方,藏羚羊滿山奔跑,在青草地上撒下歡快的腳櫻
昔日,而今。
大漠、狂沙、雪暴、追逐、槍聲、鮮血。
看過幾篇捕殺藏羚羊的文章,羚羊眼中哀求的眼神讓獵人放下獵-槍,再不殺生。一直以為人都會像那樣有同情心,都有愛護生命的愛心。當看到千百張藏羚羊皮平鋪在地上,看到每張皮上沖鋒槍穿過的洞,才知道錯了,原來真有如此殘忍的人,殺羊不眨眼的人。
「剝一張皮子五塊錢。」撕扯著那柔軟的皮毛心裡坦盪盪?活生生的一隻動物,前一秒活蹦亂跳,後一秒鮮血滿地,可憐死都無完屍。給你五塊錢,你就撕下了自己的畫皮,露出黑色的面孔。你,難道就值五塊錢?
端著沖鋒槍,眯著眼,子彈殼清脆的落地聲,一個酷斃了的姿勢被你糟蹋的一無是處。當子彈穿過羚羊心臟時,你有沒有聽到她的哀嘆聲?她不只為自己肚子里的孩子,還為你,為我們人類,她絕望的眼神似乎在呼喊:人類,積點德吧。鮮血汩汩地從心臟流出,槍孔中看到你在笑。該千刀萬剮的傢伙,車裂都不解恨。
從來都是打著「動物是人類朋友」的旗號的我們又幾時曾為動物們做過點什麼,又一種珍稀動物快滅絕了,虛偽的人們流下幾滴虛偽的淚,擺一張虛偽的似乎很哀痛的臭臉,寫幾篇號召人類保護動物的文章,似乎真的很慷慨激昂,放下筆後就像失憶了一樣,什麼都忘記了。於是動物一種接一種地滅絕,人們一次接一次地裝哀悼,如此而已。
我也很虛偽,只有在看著電影時怒發沖天,看完後寫一篇通篇都像潑婦罵街的文章,寫完後有一種快感,就像給殺羊的人放血一樣,痛快,而我又為它們做過點什麼呢?
我虛偽,我無能為力。
還有我想問一下樓上的問問團隊滑鼠那篇作文是您自己寫的?您連抄襲都不敢承認?我為您感到臉紅.希望您下次復制的時候能告訴對方一聲,這樣也叫尊稱對方.謝謝
剛開始,覺得沒什麽好的, 但在影廳的這90分鍾,我被深深震撼了。由陸川導演的這部電影是根據一個真實故事改編而來,故事發生在可可西里。這是一部反映歷險的故事片,它通過獵殺藏羚羊和阻止獵殺藏羚羊這個過程,講述了人在絕境中的生存掙扎和人與自然的相互抗爭,而關於這個話題,則是個世界性的。可可西里,位於中國版圖的西部、青藏高原的中心地帶。1985年以前,可可西里生活著大約一百萬只珍貴的高原動物藏羚羊,不過隨著歐洲和美洲市場對莎圖什披肩的需求增加,導致了其原料藏羚羊絨價格暴漲,中國境內的可可西里無人區爆發了對藏羚羊的血腥屠殺,各地盜獵分子紛紛湧入可可西里獵殺羚羊。短短幾年間,數百萬藏羚羊幾乎被殺戮殆盡,現在可可西里大約只殘存有不到兩萬只藏羚羊。資料說,從1993年起,可可西里周邊地區的藏族人和漢族人在隊長索南達傑的領導下,組成了一支名為野氂牛隊的巡山保護隊,志願進入可可西里進行反盜獵行動。在前後五年多的時間中,野氂牛隊在可可西里腹地和盜獵分子進行了無數次浴血奮戰,兩任隊長索南達傑和扎巴多傑先後犧牲。我覺得《可可西里》最大的特點是它的真實。特別是劉棟陷入流沙的鏡頭讓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從影片中我看到了生命的無奈,人們不知何時何地會面臨生死離別…… 整部影片像一則新聞報道,以一個隨隊采訪的記者的角度,講述了這個故事。從他們八個人進山,到只有四個人活著出來,在這個過程中他們要跟盜獵分子作戰,跟環境作戰,跟貧窮作戰……荒涼的無人區,屠殺藏羚羊的場景,殘酷的自然環境,兇殘的獵殺藏羚羊的殺手……關於屠殺和保護藏羚羊的情節,影片都像一部記錄片一樣真實而不加修飾地記錄了下來。生命!!! 藏羚羊的生命,人的生命。世界上有多少生命!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看過這部電影後,讓我有了感悟。想想,為什麽現在可可西里大約只殘存有不到兩萬只藏羚羊?是人類的捕殺。現今,我們是不是應該有所思考。的確,人的生命是寶貴的,難道動物的生命低賤嗎?每當想起影片中保護藏羚羊的情節時,都讓我感動。
『叄』 《可可西里》影評
可可西里的救贖
可可西里有什麼?有藏羚羊,有草原,有雪山,有風暴,有混亂的吉普車匆忙碾過,有一群固執而不知所謂的男人,當然,最重要的,還有死亡。
藏羚羊死在瘋狂的掃射中,雪山和草原死在時間的靜靜關注中,吉普車死在一團暴烈的火焰中,而男人們,死在自己的信念中。最後,活著的人回到燈紅酒綠的大都市,我相信他一輩子都將生活在雪山腳下的噩夢中,他會被鮮血和夢想包裹,交織,用一生的時間來回憶。可能從此他將不再流淚,因為他見到最卑微的,最偉大的,最無畏的,最純真的,這一切,都耗盡了他的熱情。他最終堅硬如鐵。重要的是,我相信他永遠記得日桑隊長的那句話:
「你見過磕長頭的人嗎?他們的臉和手很臟,但他們的心卻是干凈的。」
可可西里是干凈的,所以容不下一絲的血腥來污染。巡山隊員們的鮮血與藏羚羊的鮮血交織,滲透,洗滌著茫茫蒼穹下的罪惡。有人說這是一部關於男人的電影,一群男人追逐著另一群男人,然後迎接死亡。情節簡單,線條明朗,經常是廣闊單調而又干凈的畫面中,一個個小黑點由遠而近。那是吉普車,或者人。
在可可西里的自然胸膛中,任何外來的事物都只能是一個個小黑點,玷污著這塊聖土的潔凈。時而朗朗星空,時而飛砂走石,時而漫天暴雪。電影的主角是可可西里,那塊最終的神聖土地。而電影中的人,善的,惡的,接踵出場,不過都是配角,為的是演出這一場悲壯的救贖。
有人在做惡,當然就有人在除惡。日桑隊長到了最後幾乎清醒得喪失了理智,不顧一切地追逐他的敵人。最後,追上了,單槍匹馬,面對人多勢眾的盜獵分子,他平靜地對盜獵頭目說,交出你的槍,跟我回去。當然,最後,日桑隊長跟他日夜守護的藏羚羊一樣,倒在可可西里堅硬而冰冷的土地上。
我知道他是絕望的。他知道他沒有辦法讓這些盜獵分子受到應有的懲罰。僅僅他一個人的力量太薄弱了。但我也知道他應該是是愉悅的,因為他追上了他們,歷經幾年的風雨,他終於見到了他一直想見到的敵人。是的,敵人。他們殺了他的羊子,那是他的羊子。他要為羊子而戰,也要為自己而戰。
所以,他平靜地說話,然後不顧一切地發起進攻,沒有槍,就用最原始的武器,肉體。最後,槍響。他砰然倒地。乾脆,而又坦然。看不到血跡,依舊是一片干凈。
在這個影片里,我最終看到的,是雪山下一種聖潔的情懷。不顧一切,武力,違法,骯臟,勞累,都無法低檔這種情懷的膨脹與爆發。這種情懷可以是三年孤獨守護的寂寞,也可以是被流沙吞噬前的最後一絲掙扎與吶喊。
聖潔的情懷只能靠死亡來抵達,靠死亡來證明。劉棟知道沒有辦法爬出流沙,拚命努力之後,只能是靜靜等待,等待自己的死亡。電影的鏡頭平靜而又殘酷,慢慢地,慢慢地,一個雄偉的男子就這么在流沙中消失了,然後鏡頭拉大,出現爆胎的吉普車,地上孤單的行李,然後是一地的寂靜。沒有人知道前幾秒中這里發生的生死掙扎,沒有人知道。只有可可西里知道,這塊悲痛的土地見證了這一切的血與淚。但它卻始終沉默。它無法言說,只能注視。
我寧願,這是一種救贖。人性對人性的救贖。
人性中的貪婪讓藏羚羊為人類而死,然後人性中的悲憫讓人類為藏羚羊而死。巡山隊員與盜獵分子相互廝殺,但他們又統統被可可西里廝殺。可可西里猶如帶淚的佛母,從上往下,主宰這一切的生殺奪予。它哭泣著,讓一切闖入它領地的善與惡在瞬間灰飛煙滅。
影片的開頭和結束都是死亡。死亡之後是天葬。禿鷲漫天飛舞,這些心靈干凈的人們都會從此生活在雲端,用另外的方式繼續守護著他們想要守護的東西。
他們的救贖完成了。而我們的救贖也許才剛剛開始。
『肆』 可可西里觀後感
在這里,你留下的每個腳印都有可能是人 類留下的第一個腳印。
——題記
鏡頭一:一隻老鷹飛臨,緊接著一群 老鷹,然後是強巴干凈赤裸的背,天葬師 揮刀……
鏡頭二:馬占林久久地站在日泰靜默 的屍體旁邊,不遠處是正在離開的他的同 伴,在遠處是靜默的山巒……
鏡頭三:天,靜靜無邊,劉棟緩慢陷 入流沙,恐慌抑或鎮定,一切都無法阻止 生命無情的下陷,唯一能做的只能是眼睜 睜看著流沙一點一點把自己吞嗜。
以及他的七情六慾他的善善惡惡就這樣消 失於荒漠,沒有求救,沒有哀號。
以天葬的儀式開場,以天葬的儀式結 束,無可辯駁的表明,這是一部關注死亡 的作品,也是一部見證死亡的作品。不論 是諭示生命的不斷轉世,還是象徵著生死 的無盡輪回,它已然將焦點鎖定在人類永 恆的死亡主題。這是一部關於信仰的史詩 ,一個戈壁灘上鐵骨錚錚的男子漢的絕唱 。
沒有歌頌,沒有諷刺,沒有批判,沒 有鞭笞,充斥全片的只有絕境中的掙扎, 與自然抗爭,與盜獵者抗爭,與自己抗爭 。李敬澤說陸川的這部電影是中國電影美 學的一次革命----審慎的支持,感覺影片 最主要的倒不一定是美學意義上的革命, 重要的是讓人感覺到了生命和存在的巨大 張力。
「砰」,一個生命結束了,死前的最後 一個要求:「放下槍,跟我走。」生命的結 束可以如此的簡單。
白衣的少女,天葬師的刀,盤旋的神 鷹,頌經的喇嘛。一切紀念只是對生命存 在的提示,紀念是虛無的,而存在本身偏 偏又要籍虛無證明,因為存在總是那麼容 易被忽略。
當那些藏羚羊掙扎的身軀、抽搐的四 肢殘酷而真實的出現在眼前的時候我的心 是痛的,而當那些血紅的骨架、遍野的羊 皮以及為了5元錢而剝羊皮的麻木牧民的 鏡頭出現時我已經出離憤怒了!然而只是 憤怒而已,現實不因為一個旁觀者的憤怒 而改變! 悖論? 荒誕?
通過影片我們看到一群悲壯的英雄和 他們荒謬的生活現狀;我們看到一群理想 主義者的弱小和悲哀,我們欲哭無淚!一 群連幾百元工資都不能按拿到的英雄在為 了保護藏羚羊而奔波賣命,可他們自身卻 沒有得到政府應有的保護和支持;他們或 餓死,或被盜獵者打死,或被流沙淹沒, 他們並不如一隻藏羚羊活的輕松,可是他 們卻背負者崇高的理想沉重的責任艱難的 生活!後來他們倖存下來的竟然有8人被 政府起訴,判刑,理由是他們私自賣了從 盜獵者手中繳獲的藏羚羊皮。
《可可西里》中的誰是真正的理想主 義者?是日泰嗎?他是領袖,是父親,是 雷厲風行的行動者,他的行為清晰,但給 我們帶來的身份認同感卻是--模糊,他的 身上混雜了英雄和現實,事實上整個電影
它是一個在荒
都混雜了復雜矛盾的心態。
誕境遇中已經放逐了自我,已經把自我的 位置和意義完全抵消、異化掉的人物。他 不是警察,只是以西部工委的名義行動的 自願巡山隊成員,他對在冰上抓住的捕魚 的人罰款,現場開條子並從口袋裡把公章 拿出來蓋章;他指示隊員賣皮子;他不顧 隊員和自己的性命去追那個老闆;似乎這 一切都會讓我們對人物的正義性和純潔性 產生懷疑。而後,日泰單身遭遇老闆被打 死。似乎日泰的犧牲時對他銀幕形象的升 華,或者說是一種保全。這樣,我們看到 的是一個非典型化的英雄,甚至非英雄。 他是一個在沙漠花自然環境和在艱難、充 滿無力感、荒誕感的社會環境中枯萎、坍 塌的人物。
片中最渾厚也最豐滿的一個人物叫劉 棟,他作為巡山隊員被隊長日泰呼來喚去 左右驅使不但毫無怨言,同時他也有自我 猛烈的生命本能情性追求,而最驚人的一 筆,卻是他毫不臉紅地伸 手向三陪女友 要錢,然後再轉身用最底層女性的血肉錢 ,趕去捍衛一群志願者的崇高使命。也就 是這寥寥幾個鏡頭的事先鋪墊,所以當劉 棟轉身瘋狂返回荒漠腹地搶救戰友,而被 流沙一寸一寸埋沒於滅頂之災時,我們才 會在可怕的靜默中被人文溫度深深震撼!
可可西里,我們沿用多年簡單明了的 好壞評判標准徹底失效。好與壞可以在瞬 間轉換,一如生死。
一個隊員在風雪絕境中紮寨三年則象 征了一份堅守:為了我們自己的羊子!而 藏羚羊獵殺者的同謀馬占林的嘆息卻也不 自覺地擊中了我們的自然生態也包括整個 人文處境:「草地變成了沙漠,牛羊都死 光了!」因此面對生存無奈卻也覺生命無 辜的馬占林一家數口,就只得為國際時尚 去層層殘忍刀剝藏羚羊的血肉與毛皮。
追馬占林與他兒子的巡山隊員因肺水 腫倒地,救他的卻偏偏是馬占林的兒子。 最後,救下尕玉也是那個盜獵者的幫凶。
盜獵者為了生存而盜獵藏羚羊,而巡 山隊員為了給隊友治病也賣羚羊皮。
……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善惡,惡人會在某 些情況下選擇善,馬占林也會在最後告訴 倖存的記者沿著搶手們的腳印走就可以走 到公路。
隨著物質一天天的豐沛,滿世界充斥 著華車鮮服和鶯歌燕語。「轉山的人的手 和臉很臟,但他們的心是很乾凈的」。人 們習慣用靈魂的高貴來衡量人,然後習慣 於笑之罵之。在座的還有幾人能拍著胸脯 說自己的心比那個馬占林干凈呢?----「 扒一張皮子5元錢!」也許區分真的就在有 無「衣冠」這兩個字上。
現實中,「好」與「壞」無法涇渭分明, 更多的時候是道德屈從於生存。
導演陸川說:「可可西里,是天堂, 是地獄,還是見證生命與信仰的聖地!」 可可西里在蒙古語里的意思是美麗的 少女,這大抵又是一個意淫者起的名字, 這也是一個不詳的名字。
美麗少女是悲哀的,從古自今多是被 財富和權勢佔有,淪為玩物或者花瓶,而 財富和權勢的背後又有太多的罪惡,所以 美麗的少女從古自今多是和罪惡共存;在 道德和法律失去約束力的時候,美麗少女 又會被普通如你我的男人凌辱,被老女人 醜女人的嫉妒眼神殺死唾沫淹死,這樣的 故事在《狗鎮》里被拉斯。馮提爾用放大 鏡赤裸裸的展示出來;即便是《西西里的 美麗傳說》中美麗少婦也一樣難逃厄運。 總之美麗的少女的命運多是凄慘的,這也 印證了 「自古紅顏多薄命」的這句古語。
所以,當一個地域被人用「美麗的少 女」命名的時候,這里一定是危險的,是 註定要被慾望、罪惡、死亡籠罩的地方! 對於可可西里,我寧願把他翻譯成「美麗 的藏羚羊」,因為哪裡幾萬年來一直是藏 羚羊的天堂樂土;而如今這美麗的藏羚羊 的家園被人類肆意踐踏,她們也被人類殘 酷蹂躪。
那麼人類為什要蹂躪這篇美麗的土地 ,為什麼要殘害這些藏羚羊呢?因為有些 女人要用羊毛裝扮的更美麗、
便通過獵殺藏羚羊以滿足金錢慾望、還有 一些人只是為了生存!
可可西里,生死,善惡,暴力,血腥 。那裡不屬於人類,更不屬於女性。
「好姑娘多的很」,說得多麼可笑,卻讓我 笑不出來。可可西里,他們用最堅定的毅 力奮斗在生命的禁區,唯信仰作伴,用我 們無法想像的意志生存。面對著槍口,日 泰還可以揮出他最後那一拳,然後,隨著 「砰」一聲槍響,倒地,抽搐,再一顆子彈 ,不再抽搐。強巴走了;劉棟走了;連堅 強的洛桑也會在雪地里掙扎的哭著說:「 我們走不出去了」,隊員一個一個的消失 ,最後是日泰隊長也躺在那片土地上。
我們思考,然後我們理解,然後我們 恍然:這個世界不是只有車水馬龍,不是 每個人都可以那麼安逸的品著咖啡。精神 一天天委頓,一個缺乏信仰的時代,一個 四處唯利的世俗社會,我們去何處尋找精 神的豐滿。
關於生命,關於信仰,我們知之甚少 ,而且向來如此。
但現在,我終於可以說一句了:「印 在襯衫上格瓦拉頭像過時了!」
一個非洲小難民瀕死前囁嚅著「麵包 會有的」,作為聽眾的我們是該唱輓歌, 還是祈禱——就現在,你說!
『伍』 可可西里的觀後感 500字
我在假日里,觀看了電影《可可西里》,深有感觸。
可可西里,位於海拔2600米的格爾木高原上,目前這里是我國藏羚羊的自然保護區。在這個自然保護區建立之前就已經有很多人自發地加入到保護藏羚羊的隊伍中,他們終年奮斗在保護藏羚羊和打擊盜獵者的戰線上,為此,他們付出的不僅僅是家庭的快樂,甚至是生命。
卓乃湖畔到處是藏羚羊的屍骨:年輕的巡山隊員在執行任務中陷入流沙,他拚命的掙扎,但終於沒能掙脫死亡之神的魔掌;老巡山隊隊長幾經周折終於追到盜獵者,地倒在盜獵份子的槍口下。每每想起這些鏡頭,每每回憶起那在生命線上垂死掙扎的小藏羚羊凄慘的叫聲,心中總不能釋懷
今天的可可西里已不是那個任由盜獵者肆意猖狂的可可西里了,為了這所自然保護區有無數人付出了血與淚,我們不是等閑之輩,即使不能親自參與保護藏羚羊的隊伍中,也應該懂得:對於環保,我們還有很多路要走,還要同許多破壞自然和生態環境的不法分子作斗爭。對於那些為此付出心血的人們,我們要心存感激。我們人類是愧對於大自然的,所以我們要善待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
可可西里是許多人嚮往的地方,我想她的美麗不僅在於她的神秘,更重要的是她又重新喚起我們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陸』 可可西里 電影簡介及讀後感,快!!!
《可可西里》講述的是可可西里巡山隊的命運,他們從誕生到被解散。但是陸川是從一個行走的路線上去展示他們的命運的,從他們八個人進山,到只有四個人活著出來,在這個過程中他們要跟盜獵分子作戰,跟環境作戰,跟貧窮作戰……
整部影片像一則新聞報道,以一個隨隊采訪的記者的角度,講述了這個故事。荒涼的無人區,屠殺藏羚羊的場景,殘酷的自然環境,兇殘的獵殺藏羚羊的殺手……關於屠殺和保護藏羚羊的情節,影片都像一部紀錄片一樣真實而不加修飾地記錄了下來。
「我為什麼會拍《可可西里》?因為這個題材充滿了力量。」一個簡短的意圖讓導演陸川用兩年半的時間艱難地完成了一部作品。而《可可西里》的最終面目也如陸川的回答一樣,簡短而樸素。
日前,記者有機會看到了《可可西里》的樣片,由於這部影片剛剛報名參加威尼斯電影節,所以劇組又把聲音重新混錄。在膠片拷貝尚未做出的情況下,記者只能看小銀幕的影像,但就是這樣的方寸之間,卻彷彿已經盛滿了人間世界的殘酷與震撼,透過美極了的藏歌,那種每個人都曾經歷過的、生存中掙扎與焦慮一點一點地降臨心中。
真實得像紀錄片
從樣片效果來看,這樣做反而使得影片感覺很好,影片與我們所看到的任何類型的影片都有些不同,因為在這里沒有蓄意的煽情,沒有刻意的友情和愛情,演員們既不偶像,也不光鮮,個個很邋遢,衣著破舊,臉上都是皺紋和泥。但是它很簡潔,大氣。甚至陸川在剪完之後,覺得它是那種自己曾經覺得不屬於他的一種氣質,樸素的、自然的、天成的。這也是《可可西里》讓陸川悟到的最深刻的東西,電影是怎樣的:「我現在覺得我們是做內容的,不是著重於敘述的語言,你結結巴巴地說一個真理也許更好。」
『柒』 電影可可西里500字影評
給你從豆瓣摘一個
來自心靈深處的震撼——遙遠的可可西里
Joshuatree 4 2006-07-01 12:34:06
昨天看了記錄片《可可西里》。
因為做過關於藏羚羊的專題了,所以在內容上並沒有覺得陌生。但是在親眼看了畫面之後,卻感到了靈魂的一絲顫動:西藏,高原,可可西里,真的離我們太遙遠了!
這種遙遠不是實際的距離,而是精神上的差異。就算你站在他們身邊,你也走不進他們的心。那是靈魂和信仰的世界,是需要我們敞開靈魂去接近的陌生。
可可西里,藏語的意思是:美麗的青山,美麗的少女。
沒有編制,沒有資金,沒有武器,物質上極端匱乏,隨時面臨著死亡的威脅——每一次分手,都可能是永別!有時候還要偷著賣些羚羊皮來為行動提供經費,而這樣的活動,同樣是他們打擊的對象!你能理解嗎?
可可西里巡邏隊,他們保護的,不是國家的自然保護區,而是自己的家園。你能理解他們的精神世界嗎?
我看到了鋪滿一地的藏羚羊皮,我看到了剝完皮後的累累白骨,那是讓我們咬牙切齒的殘忍。可是當我看到了盜獵者無助的眼神,我卻無法簡單地譴責他們的犯罪。
他們的罪惡,難道不是我們的罪惡?他們的苦難,難道不是我們自己的苦難?
被稱為草原上第一剝皮手的馬佔山,原來是個牧民,放過馬,放過羊,也放過駱駝。可是後來,草原變成了沙漠,牲畜沒有吃的了,人也沒有吃的了,只好去干播剝皮的活——剝一隻藏羚羊皮掙五塊錢!是誰破壞了他們的牧場?是誰把他們逼上了盜獵藏羚羊的不歸路?
藏羚羊的命運,是可可西里的悲劇,是慾望的魔鬼對人類精神的一次摧殘,
我記住了隊員們在夜晚唱起的那首歌:
似流水似流水似流水...
阿媽,不管我走到天涯海角
我都會回來,我都會回來,我都會回來
天上晶晶的白雲啊,請捎去一封信
我思念您思念您
我在心裡為您祈禱...
這是吟唱在一個民族靈魂深處的聲音啊,它也許已經流傳了幾千年,它還能繼續流傳下去嗎?現代化的盛世福音,淹沒了遙遠的神靈世界,也污染了人們的精神空間。我們能想像那個純粹精神的世界嗎?
「你看過磕長頭的人嗎?他們的臉和手特別臟,但他們的心特別干凈。」
是的,他們的心特別干凈,象青藏高原永遠清澈蔚蘭的天空。
從雅克貝漢的《希瑪拉雅》到陸川的《可可西里》,我們再次看到了一個跟我們完全不同的世界。荒涼而遼闊的生命禁區,那是信仰者的真境花園。如果我們無法真正的理解,就讓我們保留一分寬容——讓那片土地永遠遠離喧囂的滾滾紅塵,讓精神靜靜地棲息,為了他們,也為了我們。
發表於2004-10-16
『捌』 可可西里(電影)觀後感
可可西里讓人心驚的是殘酷的盜獵份子、殘酷而美麗的自然風景,它是以紀實的風格講述了一個驚心動魄的感人故事。是按照一個記者的見聞為線索講述的。他的開端、過程都在暗示一個殘酷似乎詭異的故事及故事發生的背景,開端是一個殘忍的畫面盜獵份子獵殺藏羚羊並殘酷殺害尋山隊員,接著低沉的嗓音給觀者一個故事梗概,接著隨著故事的發展展開一個在殘酷環境下發生的一個悲劇。這個悲劇本身足夠慘烈這是這個電影選材的成功之處,這部電影與現在其他電影的不同之處還在於他的紀實風格,紀實風格將觀者置於一個更加真實的意義或氛圍之中,電影還將情感、意氣糅合在這險惡的故事當中,加上獨有的紀實音響構成了一部經典之作。
《可可西里》講述的是一群志願尋山隊員為保護珍稀動物發生的一個悲劇故事。故事發生的自然背景是在氣候極其惡劣的可可西里。開端的一個組鏡頭:「一個尋山隊員睡在車里,被盜獵份子抓獲並被害」讓人聯想到尋山隊員是在多麼惡劣的環境下展開工作的――厚的大衣、臟臟臉、倦的眼神。這組鏡頭為接下來的口述提供了作為畫面演繹出來的起因。有一個鏡頭是:「對非法打魚人罰款時蓋章的動作」由於天氣過分寒冷貼身帶的印都凍結了;必須依靠熱氣把它化開在蓋章。這也是對天氣寒冷 的一個說明。電影畫面不僅僅告訴我們天氣的寒冷,它還告訴觀者這里是高海拔區,其中有一個鏡頭:尋山隊員追趕逃跑的「俘虜「時缺氧,並用血稀釋注射液再注射。凜冽的寒風的聲音及漫天的飛沙鏡頭、怕的食人沙都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惡劣的環境、驚人的畫面。
可可西里的險惡不僅僅在於自然環境的險惡,它還在於人文環境的險惡,包括:(1)狡猾而殘酷的盜獵份子對尋山隊員的殺害無處不在,司機被冷槍打死、日泰隊長被滿面堆笑的老闆殺害、死後的屍體砍成塊喂鷹(2)尋山隊員沒有物質及精神的基本保障,沒有工資,自己解結經費問題,他們不得不用公款,冒著犯法的危險去賣皮子,他們不得不把千辛萬苦抓回來的「俘虜「重新放掉;當記者問起小孩們日泰隊長時他們慌忙逃散;女友們得知他們要到可可西里就離開他們及他們與女友、妻子好像每次都是生死離別,這些都充分說明尋山隊員們處在物質與精神的邊緣狀態(3)可可西里的窮困導致了一些本來不是犯罪份子的人走上習慣的犯罪道路,他們不知道志願尋山隊員為什麼要左一次又一次的抓他們,他們是愚昧無知的但卻有善良的一面,如馬占林。他們的成份有:醫生、放牧人、司機、學生等。這說明了尋山隊員是在如何一個惡劣的大背景大環境下同盜獵份子戰斗的。
然而,在這樣艱苦、惡劣的環境下尋山隊員有著不滅的戰斗熱情和對藏羚羊的愛惜之情。他們在死去的藏羚羊前面默默無聲、在焚燒藏羚羊時默默祈禱,他們在惡劣的環境下不惜冒著生命的危險堅持追擊盜獵份子。他們之間產生的親入兄弟的情意無不感動著觀者的心。其中還含有愛情的影子:日泰女兒對記者的愛慕卻沒有機會表露。這是影片一個特別的點,這樣不僅使的影片增容還為影片增加一絲浪漫色彩,這點絕對不是可有可無的鏡頭。尋山隊員同妻子的離別、劉棟和女友的愛撫親吻鏡頭都是這部紀實電影的浪漫鏡頭都為電影增色不少。但同時反映了尋山隊員的艱苦的工作。除了這些有生命力的鏡頭之外記者與那個青海師大畢業生的對話也是生命力的暗示:那個大學生他說「干這工作有意思!」
『玖』 可可西里觀後感900字
《可可西里》觀後感
第一次在課堂上看《可可西里》時帶給我特別深刻的感受。原來人們是用生命來保護野生動物,原來這世界上真的有那麼凶惡的盜獵分子。看似紀錄片的電影,真實的描寫了這些我一直覺得是電影里才會發生的事情。
看到無人區那些只剩下一堆堆屍骸的藏羚羊,不光是巡山隊員不可遏止的憤怒,相信每一個看這部電影的觀眾都在憤怒。我不禁質疑,藏羚羊的毛皮就那麼不可或缺、不可替代嗎?為什麼要一再殘殺藏羚羊來獲取羊皮。把動物披在身上的人是最可恥最丑惡的。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無奈。也許盜獵分子也是因為生活所迫在不得已干盜獵這行,也許他們中的有些人是被逼迫的,也許藏羚羊皮是他們唯一可以利用的經濟來源。可是,這一切不都是因為某些自私的人類才使得藏羚羊具有了商業屬性嗎。為什麼要犧牲的是藏羚羊,甚至是整個族群呢?作為人類自私慾望的犧牲品,藏羚羊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人類不會滿足於藏羚羊。水貂、狐狸甚至老虎、豹子,是不是所有動物的死屍都會出現在人類身上呢。僅僅是一己之欲。人類從動物身上索取的東西已經太多太多了,對他們的保護力度又太小太小。作為日理萬機的政府,怎麼會有那麼多的時間、那麼多的閑錢來管哪個動物又被殺了呢,也許他們也在享受這些動物的死去帶來的福利。保護野生動物這事,還真是得靠人們自己的良知來進行。我們並不是地球的主宰者,只是和萬物和諧的共存一處而已,沒有任何權利主宰別的生物生死。反思吧,人性的自私已經害死了多少生命! 「
距離產生美」這句話說的真好,不深入了解是不會知道事情的真像。偏遠地區是很落後,也因為他們落後,少了很多物質的誘惑,不必煩惱房價,不會過分在意外在。他們活的單純而幸福,他們同大自然打交道,滿足最基本的簡單生活,多好。可是當另一些人打野生動物的主意時,他們用生命來捍衛野生動物的生存權利,生命可貴,即使是動物。良心、狼心,這就是人和人的差別。
影片最後日泰隊長的死讓我感覺到了一絲絕望。沒有食物,汽車拋錨,隊員傷亡,都不能阻止他的前行。在盜獵者的槍口下仍平靜的堅持說:放下槍,跟我走。他的憤怒與執著、責任與艱辛都深深的打動著我。最後,連日泰這樣的好人都死在了盜獵者的槍下。那麼,還有誰都拯救這些藏羚羊呢?靠誰……影片毫不遮掩地將好人送走,留這些無知的被金錢誘惑得沒了自我的人們一走了之。留給我們如此絕望,如此凄涼。「在可可西里你踩下的每一個腳印,有可能是地球誕生以來人類留下的第一個腳印。」可是,就是在這樣一個離天堂最近的地方,殺戮與死亡如此真實,生命如此蒼白。突然感覺自己身處在一個多麼矯情的環境里,所有的東西都被鍍上了金色,披著美麗的外衣,虛假,都那麼虛假。所有的人和事都做著互相欺騙的勾當,偽善橫行。連最基本的情緒都是偽裝的,你快樂嗎?你為什麼裝的很快樂,又為什麼躲在角落裡偷偷哭泣?說起理想,大家都說戒了。說起信仰,大部分人說信仰是什麼。真的是這樣嗎?為什麼不活的真實點呢。做真正的自己,就算被嘲笑。活的簡單點,生活不需要偽裝和粉飾。做你自己想做的,即使在這個世界看來,你很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