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電影尋根觀後感

電影尋根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2-06-11 21:22:31

① 誰有科技影片的觀後感啊(是關於地球的先史的哦!)

《與遠古人同行》
親眼目睹人類祖先的生活!本片以深入淺出的劇情見證數百萬年前人類始祖的生活,帶您深入了解不可思議的人類演化歷史;本系列描述的是一個物種,看他們如何結合各種特徵並形成強勢的本能,逐漸演化最後征服世界的故事,這個物種,沒錯,就是我們現代人;這是一趟尋根之旅,藉由特效與先進的人工修補技術,並以科學化的方法,將人類始祖精確地重現在我們的眼前;片中也透過計算機繪圖與創新的數字科技,完整的模擬他們的生活環境!此外,本片也提供一個機會讓我們得以探尋史前人類生活行為,並且揭露猿人始祖的特性是如何的留傳給現代人,甚至進而了解到經由那些關鍵的特徵,才會演化出今天現代人兩足運動的模樣,也看看他們如何打開使用各項驚奇新技能的大門;同時也探討為何一個食腐的物種能比深思熟慮的物種具有更強的求生本能。經由這些的見證,讓我們開始對觀察其它人的思維與感覺產生興趣;最後我們將揭開人類成為成功獨特物種的主要關鍵在於想像力!

② 紅色尋根里的父母或監護人賞析怎麼寫

紅色尋根里的父母或監護人賞析,實際上就是觀後感,你可以按照這個思路來寫。

在這篇文章里。你是怎麼看待父母或者是監護人這個角色的,然後說出自己的想法。也可以理解為做個評價。

③ 我想要一篇《中央車站》的影評

中央車站

全世界最好看的電影之一

講述生命的悲歡離合,交織著人生的喜悅和苦痛

震撼與隱忍的交錯,悲憫旋律下的自我救贖之路

1998年出品

導 演:華特·薩勒斯

主 演:

菲爾南達·蒙坦納葛羅

瑪瑞莉亞·貝拉

文尼西斯·狄·奧利維拉

·第四十八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最佳女演員獎

·第五十六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

·第七十一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及女主角提名

廣袤的南美大地在鏡頭下不停地轉動,嘈雜的都市、凋敝的鄉村在眼前匆匆掠過,《中央車站》彷彿是一場雲影依稀的舊夢。執著地尋找父親的約書亞固守著一個美麗的夢想:父親是一個高大魁梧的男子漢,找到他便意味著找到了幸福。被生活的磨難挫出老繭的朵拉如同一柄戳破氣泡的尖刀:在成人的世界裡,無所謂夢想,接踵於希望而來的,必定是難以承擔的絕望。但兩個人伴在一起尋覓著,如同生命的兩極:純真與蒼老,喜悅與憂傷,被一條看似無盡的道路引向未知的終點。

朵拉與約書亞,究竟誰是誰的救贖者?究竟是誰指引給另一個人新生的方向?在《聖經》里,耶和華曉諭摩西的助手約書亞說:「我的僕人摩西死了,現在你要起來,和眾百姓過這約旦河,往我所要賜給以色列人的地方去。」正是這個名為約書亞的先知,引領著以色列人回到了故土,重建美好家園。而巴西人民在經歷多年的政治變亂與經濟危機之後,也默默盼望著走出苦難,重新找到通往幸福的旅程。《中央車站》或許暗示了這重含義:「男孩要尋找他的父親,老婦人要尋找她的歸宿。而這個國家,要尋找它的根。」

華特·薩勒斯的作品多處理有關尋找起源和自我發現的歷程的主題,這在他的電影《中央車站》中體現得尤為明顯。《中央車站》是一部溫情動人的小品,具有新現實主義的風范,它以感傷的氛圍和細膩的筆觸傳達著電影中所呈現的悲憫。在一種宗教的朝拜氣氛里,整個國家都在尋找著,在這尋找的過程里,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被拉近,心與心的隔膜也逐漸消散。

——好萊塢著名影評人 威爾·羅傑

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集中了物質之大成,可是它缺少的東西卻如此致命,人類被教唆成頭腦簡單的崇拜者,懂得奢侈的美麗,可他們學會了嘲笑和僵硬。被城市諷刺得最厲害的,是愛和信任,同情和寬容。有時電影是人類的老師,它用細致的鏡頭,溫柔的光線,沉默的表情,用淚水和歡笑來教導人類尊重一些東西,比如《中央車站》。

朵拉和約書亞是兩條線,分分合合,孩子用純真試圖打動忘卻,老人習慣用滄桑保持堅定。最後在對燈神聖母的朝拜里,展現在眼前的是這個國家和隱藏其後的整個人類在尋找希望和盡頭的愛。朵拉在黎明前離去,而他們都已經完成了自己心靈的旅程,學會想念,學會回憶,學會如何去愛和相信。

——著名影評人 元 曲

就影片的風格而言,本片可以說是小品式的公路電影,它演繹了一老一小尋親、尋家的過程,較深程度地挖掘了當代巴西人找尋自我認同的主題。在冗繁的「尋根」電影中,《中央車站》以其獨特的手法,讓人滋生了幾多異樣的酸楚,具有十足的感染力。

——影評人 金天星

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市火車站的候車大廳門口,從前的女教師,50多歲的朵拉擺了一個寫字攤,專為來來往往、目不識丁的旅客代寫家書。寫一封信收1塊錢,如果需要代寄,就再加1塊。然而她常常在晚上將收了錢的代寄信件帶回家,和鄰居艾琳一起,將這些信一一拆開,盡情地奚落取笑一番,然後把認為重要的信寄出去,其他的信則統統鎖進抽屜或乾脆扔掉,如果兩人意見不同,就把信收進抽屜改天再決定,被人生的苦難磨出老繭的朵拉就這樣心腸冷漠地應對著別人的心願。

這一天,安娜帶著她10歲的兒子約書亞來請朵拉寫信,因為約書亞很想見他素未謀面的父親耶酥。第2天,安娜與約書亞再度來到車站,口述了第2封給孩子父親的信。安娜把積在心底的話終於吐了出來:其實我心裏面是愛你的,你回來吧,我們再也不爭爭吵吵了……

然而安娜剛剛走出車站,就在橫穿馬路時被一輛急馳而過的大客車撞倒了。可憐的約書亞從此孤身一人,現在他惟一認識的人就是朵拉了,朵拉把他帶到了家中,可是約書亞並不知道朵拉把他賣給人販子了。這天晚上,朵拉伴著新買的電視機入睡,當良心的譴責讓她噩夢連連時,未泯的良知使朵拉幡然悔悟,她將約書亞救出了虎口。在母性的驅使下,朵拉答應帶約書亞到東北部去找爸爸。

一開始,兩人總是爭爭吵吵,朵拉罵約書亞是個「讓人討厭的壞孩子」,而約書亞則回敬朵拉是個「不抹口紅,面目可憎的老太婆」……然而隨著長途汽車賓士在廣袤的巴西大地上,約書亞與朵拉之間的感情也在慢慢地發生著變化。約書亞不再憎惡這個凶惡的婆婆,而朵拉也逐漸尋回了她淡忘多年的溫柔情感,兩人之間萌生了母子一般的依戀。

一路上,朵拉和約書亞經歷了不少磨難,但他們都想方設法克服了。他們還遇見了一個好心的司機,一起度過了短暫而快樂的日子,朵拉也破天荒地抹起了口紅,塗上了胭脂,她以為找到了久違的愛情,然而最終卡車司機離她而去,她還是與愛情失之交臂。她覺得很沮喪,約書亞已經學會安慰別人了,他甚至對朵拉說:「你化起妝來還是很漂亮的……」

朵拉領著約書亞不遠萬里,終於來到安娜說過的那個地址,可是卻得知約書亞的父親一家已經搬走了。這時兩人身無分文,只好流落街頭。所幸的是,他們正好趕上了當地隆重的節日——燈神聖母節,許多人都想為聖母送去自己最虔誠的心願,約書亞發現這里可以寫信掙錢,於是朵拉干起了老行當,這天晚上,他們賺了不少錢,高興極了。

第2天,他們又去了附近的一個小鎮,終於找到了約書亞的家人,可是他的父親耶酥卻離家找約書亞和他的母親了,約書亞同父異母的哥哥賽亞、摩西熱情地收留了他。

朵拉欣慰地走了,回到里約熱內盧的中央車站,重新為人們點燃希望的火把。

《中央車站》:何處是歸程
巴西電影《中央車站》被世界各地的影評人譽為「全世界最好看的電影」之一。人們對於這部影片的評語是:《中央車站》的不平凡處在於,它是這樣一部片子:當它觸及到你的內心的時候,它在與你的大腦對話。
因為這部片子的故事場景絕大部分都出現在公路上,因而被人們稱做是一部「公路片」。正如電影的名字——「中央車站」,不過是男女主人公結識的地方罷了,人潮人海中因著某個機緣的邂逅相遇,未來的、未知的、漫長的路,還有故事就如此延伸開去……那個「車站」,永遠在我們無法回頭的身後。

朵拉說,她曾經問過父親:「你認得我嗎?你永遠記得我嗎?」她的父親後來死了。約
書亞的父親耶酥曾寫信回家:「等等我,我很快就回家了。」約書亞說:「總有一天他會回來的。」朵拉說:「你說得對,總有一天他會回來的。」

回家,一個多麼讓人欣慰和溫暖的字眼,從不同的人口裡說出來,竟然是如此地不同!家在何處?耶酥在片中也如同一個謎,他自始至終也沒有出現過,於是他便成了一個關於「家」的圖騰。孩子永遠在尋覓,永遠在尋找那條回家的路……可是回家的路卻是如此地漫長!

所幸的是,在尋覓的過程中,還有著別的新的發現和感動。於是,「父親」淡出。尋找、失落、再得到,這是否也是我們在追求和渴盼回歸的生命過程?

在影片悲憫的主旋律中,生命的悲歡離合、喜悅和苦痛就這樣交織著傳遞給觀眾,然後觀眾又變成劇中人,在體會著他們的尋找、失落和悲歡的時候,也完成一次與自我的對話。�
★●以上由jrliu78整理 轉載須註明●★

④ 求一篇500字左右的電影觀後感

1 《機器人總動員》
這里太陽照常升起
此時的地球如果能夠用一個詞來形容的話,那便是滿目瘡痍了。在經歷了人類無限制的開發之後,這里已經沒有了綠色,海洋不再是生命的源頭,更像是生命的禁區。整個世界一片廢墟,垃圾滿盈,人類也早已脫離了此地——曾經的生命搖籃。地球上每日似乎只有一個活躍的身影,他就是瓦力。一個清理垃圾的機器人。他所做的便是日復一日的,用自己的身體把垃圾規矩成矩形,然後再一排一排的堆疊起來。這樣的工作縱使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看起來仍是沒有盡頭,當然只要有電,瓦力就會不斷的幹下去,看上去故事就會沿著這樣的順序發展下去,但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擁有轉機。就像在這個毫無生命力可言的星球上一樣,即使沒有綠色,即使不復海洋,但是,這里太陽照常升起。《機器人人總動員》講述的便是這樣一個故事。
瓦力就是這樣生存著他卑微的生活。他在垃圾堆里工作,他在垃圾堆里生活,彷彿一切都沒有結果,彷彿一切都不該擁有結果。有一天,他發現了一個鐵箱子,更令人稱奇的是,鐵箱子的里頭竟有一抹鮮艷的綠色,他小心翼翼的把那一抹僅有的綠色保存了起來。綠色似乎預示著希望,綠色似乎意味著生機,總之這是一個好兆頭。
的確如此,在此之後沒過多久伊娃出現了——這個瓦力生命中最重要的指令。毫無疑問,伊娃也是一個機器人,與瓦力不同的是,伊娃來到地球是為了尋找生命的跡象。人類就像雲有海外的遊子,在外頭時間長了,總會想家的,一旦伊娃發現生命的跡象,遊子便會義無反顧的出現在曾經的故鄉。
伊娃像是一個敏感的女孩,對待一切陌生事務都會不覺得產生懷疑。直到遇見了瓦力。起初,瓦力只是小心翼翼的躲在遠方靜靜地望著著伊娃,就像詩經中訴說的那樣,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後來瓦力像是所有青春期的男孩一般,忍不住對伊娃表達了淺淺的愛意。只是這種表達比較特殊,他教伊娃跳舞,他讓伊娃玩魔方,他拿包裝袋的小泡泡讓伊娃戳透,他還為伊娃放了一段愛的錄像……似乎這些都激不起伊娃的興趣,最後,瓦力拿出了放在保險櫃中的那一抹綠色——一根插在破落靴子中的小草。伊娃看到綠色很好奇,但來不急好奇,她潛在的指令就立刻將綠色收藏在自己體內,她也瞬間失去了意識,然後便是等待將她下放至此的飛船把她回收。
等待總是漫長的,伊娃等待著飛船,瓦力等待著伊娃。等待又是美好的,誠如那句老話,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在等待的日子中,瓦力天天陪伴在伊娃身旁,當然他也會悄悄地牽起她的手,他也曾為她而難過,縱使伊娃對這些都全然不知。影片中最動人的部分也出現在此,瓦力陪伊娃度過了一個又一個的日夜,期間無論刮風下雨都不曾使瓦力離開,在下雨的時候他為伊娃稱傘,機器人都是鐵的,加上凸出的傘頭,瓦力沒少挨雷擊,在刮風的時候瓦力緊緊拉住伊娃的手,同進同退。機器人雖然是鐵的,但心卻是肉的;機器人似乎沒有思維,但卻擁有常人無法比擬的感情。這或許也是製片人對於理想愛情的一種美好嚮往吧。我想,只要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都會擁有一份這樣的希望。我們可能希望與自己心愛的姑娘(或是心愛的男子),天長地久的相守在一起,可能我們沒有多少錢,我們更沒有寶馬,我們更沒有豪宅,但我們的感情是無可比擬的,我們不為世俗所惑,我們不為歲月動容,但我們都擁有一份堅守,都擁有一顆不老的心,歲月變遷,韶華流逝都不曾改變曾經的初衷,每一天,彼此的感情都如第一天般新鮮,充滿活力,直至生命的盡頭。當然,希望無所謂有無,這樣的希望,在現實中雖不可存在,但仍可作為人們百無聊賴時的一抹鮮綠,窮困潦倒時的一個夢想,存在於人們的最心底。我想即使再現實的人也都會擁有某種形式的理想主義。瓦力就有,我相信,你也會有。

⑤ 誰能幫我寫片影評

《紅高粱》很早以前就看過一次,但是上個星期再次看的時候,還是被這部經典的電影所震撼。如果說第一次看的時候是被電影的中充滿紅色的影像給吸引的話,那麼第二次看的時候就則是被她所蘊涵的精神所震撼。 這部電影是張藝謀的第一部電影,根據莫言的〈紅高粱家族〉改編而成,當然只是節選了故事中的「我」的爺爺奶奶那一部分。原著我是看過的,莫言的《紅高粱》和張藝謀的同名電影在很多方面是一脈相成的。原著中的語言是很簡練純朴的,酣暢淋漓,把那個年代的年輕農民的那份愛恨情仇表現的淋漓盡致,彷彿浮在人們眼前的就是那一片象徵著那個時代的人民的紅高粱——敢愛敢恨,堅忍不拔。而張藝謀的《紅高粱》就更把這種不羈的精神表現的更加的成熟、游刃有餘,電影的色彩自不必說,色彩在張藝謀的電影中,歷來就被運用的出神入化,但這一次還是不得不驚嘆他的天賦——第一部電影就把故事所要體現的色彩運用的如此的到位:那一片片惹眼的紅色(紅棉襖),那一片片的飄動的紅色(紅高粱),那一片片流動的紅色(高粱酒,鮮血),每一種不同的紅都象徵著不同反叛,但是每一種紅都浸透著同一種堅韌。 電影裡面表現的最多的就是紅高粱了,當然這主要因為與故事發生的背景有關,但是在電影中,紅高粱也起著穿針引線的作用,紅高粱見證著爺爺與奶奶的愛情——愛;紅高粱見證著日本鬼子對中國的百姓剝皮——忍辱負重;紅高粱見證著釀酒的工人和鬼子之間的誓死拼搏——恨。不難發現,紅高粱其實就是那個年代的黃土地上的年輕的農民的最好象徵。 有影評家說,紅高粱是情慾的象徵,這不無道理!紅色自古以來就與情慾聯系相聯系,而「我」的爺爺和「我」的奶奶的愛情也是在紅高粱是萌生的,他們之間的愛情也是對當時的那個社會的一種反叛——從電影中的「我」被村裡的某個奶奶到了90多歲了,還一直稱他為野種——由此可見他們倆能夠沖破重重的禮教和封建的障礙,結合在一起,需要的就是那種好高粱的般的精神。 說了電影中的色彩,就不得不說一下電影中的音樂,當「我」的爺爺在茫茫的紅高粱地里跟著「我」的奶奶唱著這首〈妹妹你大膽的往前走〉的時候,更是把電影男女主角之間的不顧封建禮教的種種阻礙破釜沉舟的愛情推向了電影中的第一個高潮!這首歌曲毫不修飾,但是卻充滿著激情,充滿著這個黃土地上的年輕人對自由戀愛的嚮往。還有一首就是奶奶過門的時候,那些轎夫門唱的那首當地的民謠,表面看起來上很喜慶,但是正是由於這種喜慶,更強烈的反襯出女主人公的無奈與辛酸,反襯出當時的人民的愚昧(居然拿一頭大黑騾跟人交換),也反襯出當時社會的還深受封建禮教的毒害,還有就是人民生活水平的落後。還有高粱酒釀成之後,大家一起在酒神前唱的〈酒神曲〉,在嗩吶營造的音樂背景下,這首歌曲更鮮明表現黃土地上的農民的那種豪情與野性。而最後的「我」的父親「信天游」式的歌曲,更是把電影的推向最高潮! 好的電影音樂離不開樂器的選擇,而電影〈紅高粱〉在樂器的選擇上很明智的選擇了中國古老的樂器嗩吶。這種樂器的最終要的特點的就是響亮,而一陣陣的響亮的嗩吶聲更像是對這個落後社會的控訴,對敵人的憤怒,對死去的英雄的哀悼,對戀愛自由和和平的嚮往!最後說一下,演員的表演。鞏俐和姜文的表演都相當的朴實,沒有半點矯揉造作,很準確的的抓住了小說中人物的性情特點。鞏俐當年就是憑借「我」的奶奶一舉成名,而姜文的表演更起到支柱的作用,他把「我」的爺爺的那種張揚霸氣,甚至有時候更像「惡作劇」,有時候又對著「我」的奶奶傻傻呼呼的憨笑,表演得幾乎不留痕跡——這也許也跟他的生活中的作風有關。當年憑借這一角色,獲得了第10屆百花獎最佳男主角。紅花還需綠葉襯,電影中的配角也毫不遜色。 〈紅高粱〉也許算不上張藝謀最好的電影(最好的電影我認為是〈活著〉,次之是〈大紅燈籠高高掛〉),但是卻是最豪邁的最有生命力的電影。(電影中點紅高粱就是生命力的最好的表現,據任課老師說,「我」的父親撒尿進酒中也是一種生命力的象徵,不過我不是很能理解。)〈紅高粱〉在中國的電影史上閃耀著不可磨滅的光芒! 當張藝謀把這部充滿了想像泡沫的小說搬上銀幕時,他並沒有能夠擺脫那個年代的畫家、作家的影響,相反地他是以一種欣賞和模仿的心理去迎合當時的藝術思潮,並從中尋找他的電影語匯。張藝謀在電影里並沒有能夠彌補小說缺乏真實性的不足,反而渲染和擴大了這種不真實。 「顛轎」那場戲被許多人津津樂道。寫這篇文章前,我特意又看了一遍《紅高粱》。我覺得這場戲與其說是劇情的需要,倒不如說是張藝謀急於炫耀民俗和粗獷的畫面。這場戲也缺乏真實性,在農村送新娘出門,除了轎夫和吹鼓手,實際上還應該有娘家送親的人、抬嫁妝的人、女儐相等,不會像「顛轎」那場戲只有幾個抬轎和吹吹打打的大老爺們。莫言的小說並不可靠,而張藝謀把這種不可靠更進一步變成了「藝術的謊言」。「顛轎」這場戲確實拍得很有氣勢,運鏡流暢,色調粗獷,畫面豐滿,但它同時也形成了一個悖論:拍攝很專業,但卻缺乏真實的基石。顯然,張藝謀落筆的重點和關注的核心不是真實,而是形式和色彩。在這里,電影的肌理第一次被人為破壞了。 「野合」這場戲也被一些人奉為經典。張藝謀把一次野外茍合拍得激情四射,高粱大開大合,嗩吶吹得撕肝裂肺,又是下跪又是低頭什麼的。他沒有循色情片香汗淋漓、玉臂橫陳、嬌喘吁吁的老路,把一次交構弄得像隆重的祭祀典禮和精神圖騰。我並沒有被張藝謀的這一「得意之筆」所感動,相反地,我厭惡這種抽離了性愛基本體驗的矯情虛飾的偽激情和大而無當的詩意化描述。這種描述從本質上說是拒絕真實損壞真實的。相比之下,我覺得《美國往事》里黑社會老大面條在轎車里強奸女人的那常戲更具有震撼力,而這個震撼力恰恰來源於真實。 由於過於追求形式和色彩,張藝謀的鏡頭常常因為留戀於構圖而顯得呆滯、生硬,比如電影里幾次出現山坡圓拱土門的畫面,有時還配上一隻月亮什麼的。這些畫面讓我想起了那些喜歡大段抒情和風景描寫的文學青年,以及那些剛學會取景構圖的攝影愛好者。「高粱地伏擊戰」也拍得很做作,幾個鏡頭東晃一下西晃一下,還沒等觀眾看清敵我雙方交戰的過程,就玩起了慢鏡頭,讓幾個大漢抱著酒瓮踩著柔姿步去炸汽車,而且槍炮聲消失了,嗩吶聲莫名其妙地響起來。在這里,再明顯不過地暴露出張藝謀缺乏戰斗拍攝經驗以及展示空間變化和調度復雜場景的能力,這個機體性的缺陷一直被保留到他拍攝《英雄》,秦軍方陣被他可笑地拍成了團體操和牽線木偶表演。 正是由於上述的各種缺陷,《紅高粱》的電影肌理呈現出病態的紋理,出色的構圖與攝影因為太突出而破壞了電影整體的渾然統一,它顯然更適合充當攝影教材而非導演教材。它成功地展示了「偽民俗」,卻也暴露出張藝謀一味追求「三分鐘精彩」的毛病。它所講述的故事原本是應該具有動人的元素的,但奇怪的是,除了「高粱地剝皮」那場戲令人驚悚之外,我並沒有從電影里感受到感動的力量,張藝謀似乎想在電影里傳達出一種野性的美和力量,遺憾的是他的這種努力被過於耀眼的表面化形式化電影語言損耗掉了。只要抽掉形式和色彩這兩個支撐的骨架,《紅高粱》就會頹然坍塌。 激情四溢《紅高粱》 《紅高粱》不是張藝謀最鐘意的一部電影,但卻是他最有特點的一部激情之作。在電影中,張藝謀把自己夢想的一切,盡可能地付諸於斯,這除了表面觸手可及的影像的元素之外,還可以感覺到他年輕而不曾被束縛的激情,所以電影中充斥了驚心動魄的民族尋根意識和令人目瞪口呆的濃墨重彩。我一直不願意和人談論張藝謀的現在和未來,作為社會的一分子他不可避免地要圓滑要有顧慮,要失去初生牛犢的銳氣,但我一直認為,拍出了《紅高粱》這樣一部電影的男人,其本質一定是血性的。 視覺 完全可以這么說,當張藝謀遭遇了顧長衛,《紅高粱》就具有了西部漫天黃塵里酒一樣熊熊燃燒的生命質感,中國第一攝影和同樣對影像如痴如狂的老謀子,兩個曠世才子激情碰撞,大自然的蒼涼,東方文化的神秘,就通過他們獨特的造型攝影,呈現在世界面前。九兒穿在身上中間寬上下窄的紅襖紅褲;伙計們閃耀著古銅色彩的上身和他們桀驁不馴的光頭;在震天的嗩吶聲里,把陽光切割成無數碎片的撲楞楞抖動的高粱騍子,日食的時候鋪天蓋地的紅,高粱地里滿眼透不過氣的綠……在[紅高粱]里,攝影出身的張藝謀大開大闔,把視覺和造型藝術玩得酣暢淋漓,幾乎每一個鏡頭都可以看作是一幅飽滿濃烈的剪影,大量運用的造型藝術以電影的語言再一次橫空出世,在此之前,還沒有人敢把電影玩到這樣的極致,也沒人敢把那樣濃重的色彩,就那麼潑墨一般地肆意揮灑,所以[紅高粱]作為張藝謀一部頗具實驗意義的作品,其對自己乃至中國影壇的震撼不言自明,以至於在後來的[英雄]中,他還對對此念念不忘,但可惜的是,和所有的平常人一樣,此時的張藝謀已經珠圓玉潤銳氣全無了。應該說[紅高粱]的成功,造型攝影和色彩的大膽運用應該算作第一功。 音樂 在《紅高粱》之前,對趙季平一無所知。當我知道他就是長安畫派創始人趙望雲之子的時候,他已經用更為古樸悠遠的音樂讓我五迷三道了。從本質上來說,《紅高粱》的音樂不但讓趙季平完成了自己平民音樂的創作願望,也和張藝謀進行了一次讓人熱淚盈眶的尋根之旅。顛轎一段音樂勁拙熱烈,充滿了生命的激情而又滿含了黃土高原秦人的火辣酣暢,他和張藝謀都有過上山下鄉的經歷,都有對中國古老文化不可思議的痴迷,《紅高粱》無疑是一次可以趁機發泄的好機會。恭喜,這次發泄最大的意義就在於,它使成千上萬的中國人心中那種隱隱約約的反哺歸巢情結,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滿足!九月初九敬酒神時候單單由嗩吶營造的豪放野性的《酒神曲》;第一次和「我爺爺」在高粱地里野合之後,黃土地男人用自己毫不修飾的粗獷嗓音送自己女人時的情歌;九兒血灑高粱地時候兒子豆官完全念白方式的指路冥文,穿雲的金石之音,在空曠的黃土地上一路奔騰,攪起的滾滾煙塵在天邊浩浩湯湯。 趙季平的音樂和這部電影相輔相成天人和一,同樣熱烈飽滿的情緒,同樣嶙峋蒼涼的情懷,在銀幕上大寫意地完成了一次雕鏤山河鐫刻生命的揮灑,大善若水的趙季平詭異橫放的張藝謀雙手一握,西部的高粱葉子,森林一樣的霍霍有聲。 圖騰 我不知道張藝謀在拍攝這部電影的時候,腦海中閃沒閃現過圖騰這兩個字,可是無論從形式上還是從思想意義上,他都又把那個遠古時代被人膜拜倒了的圖騰重新樹立起來,民族中最古老的最有象徵意義的東西,被他看似隨意地穿插其中。嗩吶、花轎、土坯房、剪紙、年畫、門神、酒簍子,肥棉褲、高粱地,石頭小橋,肚兜,粗瓷碗以及黃土地盡處的血一樣的紅太陽、黃土高原上望不到頭的蛇一樣的羊腸小路……它們被最大程度地賦予了生命、生殖、情緒、夢想等等的一切,對生命的美好以及繁衍生息的追求,從來沒有這樣凝重張揚過。 同樣野心勃勃的張藝謀決不會只停留在這些表面形式上,他有效地利用特殊歷史時期的特定環境,完成了他重鑄了民族心靈圖騰的願望。如果說,「我爺爺」的血性和狂放,都是有目共睹的滯留於表面的話,那麼劉羅漢和屠三炮的民族情愫家國情懷,就隱藏在內心深處,而一旦破土就勢不可擋。蔫聲蔫氣對「我奶奶」俯首帖耳的劉羅漢,因反抗日本鬼子被活活剝皮,破口大罵至最後一滴血;土匪屠三炮平日里打家劫舍,在日本鬼子到來時卻挺身而出,於是,當「我爺爺」和伙計們,用血一樣的高粱酒伏擊日本兵的時候,耳畔響著中國人象徵新生命的娶親的嗩吶調,高粱葉子就那麼簌簌地顫抖,黃土地就那麼安靜如海。 有人說[紅高粱]滿是維多利亞時期地下文學的意味,可是我一直堅持認為只有深深地植根於這塊土地的人,才能蘊含這樣噴薄欲出的情感,才能最終完成這樣一幅黃土風情畫、民族繁衍史,與此相比,所謂才華和技巧就顯得蒼白了,最多隻能算作風雷之外的漫天雲彩。

⑥ 《根》讀後感 800字

看了《根》這個本書後,我陷入了沉思中。《根》是一部由黑人作家亞里克斯·哈里所寫的尋根的故事。這不是一條普通的根,它牽扯出的是無數黑人奴隸的血與淚,它是一部曲折離奇而又真實感人的黑色的家史。

他講述了一位美國黑人作家,立志要尋到自己黑色的非洲的根。根據家族中數代相傳的幾個非洲詞語,歷經艱難,終於找到了甘比亞河上祖先的村落,找到了被奴販捕往美國的第一代黑奴康達·金特被掠賣的足跡。他揭開了家族駭人聽聞的血淚史,記錄了一代代黑人被侮辱、蹂躪、剝削、歧視,最後喪失自我的苦難過程。

當我讀到書中的一個情節:在黑奴拍賣台上,一位黑人母親當眾摔死了自己親生的小嬰兒,她的目的是「你們對我所做的一切,休想再做到我的孩子身上。」我流下了眼淚,每個母親都深愛著自己的孩子,若她要殺死自己的孩子,那是需要什麼來推動她的呢!仍然是愛,為了不讓自己的女兒再遭受與自己相同的、生不如死的遭遇,她寧願自己深愛的孩子就此死去,死在自己的手上,而不是被那些所謂「高貴」的白人折磨、蹂躪,過著生不如死的生活。黑人也是人,白人也是人,白人憑什麼如此欺壓黑人呢!他們所信奉的上帝不是認為「四海皆兄弟」嗎?他會原諒他們的行為嗎?

種族歧視是一個至今仍未完全解決的問題,在現在的新聞當中,我們還可以看見白人警察無故開槍打死黑人居民的新聞。美國這個所謂的超級大國,所謂最有人權的國家。卻並不重視種族歧視的這個問題。因為,他們身上流淌著奴隸黑人他們祖先的血。白人的祖先不論是冷酷殘暴地對待黑人,還是富有同情而仁慈;不論是個十足的卑鄙無恥下流的人渣,還是分外開的「好」主人,卻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也就是一切必須按照白人的規矩行事,黑人永遠只能聽任宰割,在主人面前只能說「是」。白人祖先偽善、殘忍、虛偽地對待黑人,只是支配「黑奴」能更方便。當然也是有例外的,也是有不斷幫助黑人奴隸,為逃脫各色各樣奴隸主的殘酷蹂躪,爭取自由的善良白人。

中國人其實也曾在百年前遇到過這種事,甚至如今還有。對於白人來說,與他們有不同膚色的有色人種,就是比他們低下卑賤。所以待遇也是大大的不同。

現在已是個平等的社會了,有色人種同樣也可以受到高等的待遇。但種族歧視這個問題並未根除。有色人種受到歧視。下等的對待還是存在的。《根》的作者亞歷克撕·哈里希望黑人尋根就尋找了尊嚴,白人尋到根就能了解並理解黑人。天下所有的人都來尋根,就能相容相通。這是個很好的願望,但卻很被動。每個人,無論是男人、女人,還是老人、小孩,都該站起來為自己的平等、為真正的「人人平等」盡一份力,出一份心。

人,降臨在這地球上應該是平等的,是沒有貴賤之分、沒有高低之分。《根》揭露了黑人的血淚史,也警示人們要有互愛、平等、善待人的心。此時,我由衷祝願世界能夠真正實現「人人平等、和睦相處」的理想和目標。

⑦ 尋根之旅有感(我姓施 500字作文),急需!!!求求大家啦

記得7月15日那天早上,廣州突然下起很大的雨,那天下午是我們暨南大學的學生和老師們參加「中國尋根之旅」活動出發的時間。由於當時下的是小雨,我們還是按照原計劃到廣州火車站坐火車。大家都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地上了火車。我們坐的是硬卧,條件也不錯。火車才走了幾個小時就在韶關梅村站停了。那時候我以為中國的火車到了晚上就不開,有點莫名奇妙。出乎意料的是,早上起來聽到一個不好的消息。火車前面的路被洪水沖壞了,而後面的路被水淹了,不得已我們坐的火車就停在了中間。聽我們老師說修好路需要兩三天的時間,可能吃喝問題有點緊張。聽了老師說的話,我愣了一會,一聲不吭,眼淚差點都要流出來了,很擔心會發生什麼意外。剛上火車時,每個人的臉上都充滿了笑容,而現在笑容已經變成了愁眉苦臉。老師們都對我們很關心,因為沒米飯可吃,老師就給我們幾個雞蛋吃。

7月17日是我們在火車上的第三天,我們等待的好消息終於來了,鐵路已經修好了,我們可以往北京走了。大家興高采烈地大聲叫起來。火車經過剛修好的鐵路,開得很慢,那時候我在心裡一直向老天爺祈禱說:「老天爺,保護我們這輛火車能平平安安地過去。」在路途中,我們看到農民的家,農民的田,農民的牲畜都被洪水淹了。我看到這樣的情景,心裡非常難過,心想我們比他們好多了。又過了一天,大家的心情更好了。我坐在窗戶旁邊一邊往外看風景,一邊回想這三天發生過的災難。經歷過這個災難,當我們沒米飯吃時,讓我更深地感受到「粒粒皆辛苦」的含義。這是我第一次遇到的災難,也是我終生難忘的事情。

7月18日中午十二點多,火車終於到達北京了。還沒下火車,就看到我們學校的賈校長和幾位老師的臉上充滿了笑容,向我們招手,他們是來接我們的。下了車然後我們直接去用餐,然後就到九華山莊酒店休息,第二天才開始活動。九華山莊酒店非常豪華、環境優美、服務熱情,住在那兒讓我感到很榮幸。

7月19 日,我們上午的游覽景點是萬里長城。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壯觀的人造工程之一。它以悠久的歷史、浩大的工程、雄偉的氣勢成為世界八大奇跡之一。有句話說:來到中國,不到長城非好漢。正好那時候,天氣太熱,到了雄偉壯觀的長城,我們就一步一步地爬上去。因為我們的旅遊團有幾千人,所以爬長城時不是很順利,才爬了幾步而以就停下來了。我就站在那高高的烽火台觀看周圍的風景,綠綠的樹、彎彎的長城,一看下面都是穿著黃衣服的青少年,看起來就象一條龍真的在飛似的。本來我想一直爬上去,只不過給我們的時間太少了,我們不得不往回走。

吃完中餐後,我們繼續參觀明十三陵。明十三陵是明朝十三個皇帝的陵墓所在地,距今已500 多年,它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陵墓。聽了導游的講解,我很好奇,很想親眼去看看,以前皇帝的陵墓是怎樣的。我們走進正門時看到一個正襟危坐的銅像,它周圍都擺放著以前皇帝、皇後用的東西。那些東西是從皇帝的陵墓挖出來的。雖然那些東西的顏色看起來都有點褪色,但是當我們仔細看後仍能看出它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與歷史研究價值。據說如果我們把錢扔給那個皇帝銅像,那麼它會帶給我們好運氣,錢扔得越多運氣越好。當然有人相信也有人不相信。

那天晚上七點,來自世界各地的華裔青少年到北京首鋼體育館參加聯歡晚會。聯歡晚會是 「中國尋根之旅」的閉幕節目。節目開始之前,舞台兩邊的電視屏幕播放著「中國尋根之旅」第一天至第四天的活動。我看了之後,心裡非常感動,沒想到我們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華人,今年暑假有機會到中國北京來參加「尋根之旅」,領略中國悠久的歷史與文化。想起來也有點遺憾我們沒趕上隆重的開營儀式。聯歡晚會的歌舞節目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少年表演的。雖然他們不是在中國長大的,但是他們所表演的節目很有中國的特點,非常精彩。

7月20日,我們所有參加「尋根之旅」的營員離開了最豪華的九華山莊。先期到達的營員當天離開北京,而我們廣州暨南大學的營員在北京還有兩天,我們搬到魚陽飯店住了。因為它離市中心不是很遠,所以到游覽景點不需要很長時間。這一天的游覽景點是故宮與天安門,這里是北京市的中心。它的建築是中國古建築藝術的精華,也是中國的驕傲。

雖然這時天氣已變得很熱,我們還是跟著導游邊走邊聽她的講解。我心裡一直在想,這么寬的皇宮需要多長時間才能走完啊。對於所看到的東西,如建築等,我們很好奇,問這問那。我們想知道的東西太多了,只不過由於時間關系,我們不得不匆匆離開故宮前往天安門。雄偉的天安門以其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成為中國的象徵。站在天安門城樓,我們看到天安門廣場車水馬龍,是人們到北京後必不可少的游覽點。我不想讓這時刻一晃而過,所以就拍了照片留下來作紀念。

晚上我們自由活動,我和幾個朋友坐巴士到王府井逛街。當時我們的膽子真大,第一次來北京對路也不熟悉,只問酒店的服務員怎麼走就去了。我們逛到很晚才回酒店,差一點沒巴士可坐。回來之後還給朋友過了生日。

7月21日,是我們在北京的最後一天,時間安排得很緊。我們的活動是參觀頤和園、天壇、北京市琺琅廠和觀看紅劇場的功夫表演。頤和園原是清代的皇家花園,主要由萬壽山和昆明湖組成。據說昆明湖不是自然的湖而是人工建造的。頤和園內建築有塔、佛香閣、廊以及一座又大又寬呈半圓形的橋等,風景十分優美。雖然天氣很熱,但是當我們走在寬闊的長廊上,欣賞著美麗的昆明湖,享受著湖面上吹來的柔柔的風時,我們覺得很舒服、很輕松,什麼煩心事都沒有了。

天壇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築群,也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場所。還沒上到天壇,我就發現有三層圓圈圍著天壇。仔細一看,每一層圓圈都有不同的雕刻藝術:雲、風、龍的象徵。

晚上的功夫表演非常精彩,但我們被他們表演的節目嚇了幾次。因為在黑暗中他們突然出現在我們旁邊。節目結束之後,我們十二人直接到飛機場坐晚上的飛機回廣州,因為我們要趕第二天的飛機回國。當我們離開時,我們戀戀不舍,我們捨不得離開北京、離開老師、離開朋友。那位高大的張導游送我們到機場,我們也捨不得離開她,雖然她陪我們只是五天而已,但是我們和她就象朋友一樣友好。

我很幸運今年能夠參加「中國尋根之旅」活動,因為這不是每個人想參加就有機會參加的。游覽北京已經成為世界各地許多遊客的夢想。我以前也有這個夢想,沒想到我的夢想這么快就實現了。參加了五天四夜的「尋根之旅」,對於中國歷史與中國文化,我已經了解了不少。以前對於那些地方我一無所知,只知道那是皇宮,明星拍電影的地方。我們只看電影與耳聞目睹會有不同的感想。我們去的每一個游覽點風景都十分優美,它的建築與裝飾都有著深厚的中國文化內涵,具有強烈的民族風格。我不想讓那些優美的景色、獨特的建築一晃而過,所以每到一處都拍照留念。對我來說,每一張照片都有當時的氣氛,當時的含義。每一張照片都能留給我們美好的回憶。我希望以後還有機會到北京旅遊。

最後我想向國務院僑辦說一聲「謝謝」,是你們舉辦這了個活動,擴大了我們的視野,增長了我們的知識。對我們學校的賈益民副校長和老師們我也要說「謝謝」,謝謝你們的關心,謝謝您們的照顧,尤其要謝謝你們在火車上遇到困難時對我們的悉心呵護。

⑧ 電影與野人同行的觀後感

本片也提供一個機會讓我們得以探尋史前人類生活行為、並且揭露猿人始祖的特性是如何的留傳給現代人,甚至進而了解到經由那些關鍵的特徵,才會演化出今天現代人兩足運動的模樣,也看看他們如何打開使用各項驚奇新技能的大門。這是一趟尋根之旅,藉由特效與先進的人工修補技術,並以科學化的方法,將人類始祖精確地重現在我們的眼前;此外片中也透過計算機繪圖與創新的數字科技,完整的模擬他們的生活環境。

⑨ 紅色尋根是什麼意思,紅色尋根讀後感又是什麼意思哪位好心人告訴我急!!!

在 紅色這個詞里,是說那些對建黨建國有過出力的人,尋根是說那些人是通過怎樣的一些什麼事 ,偉大的事業,來建國,建黨......希望有用

閱讀全文

與電影尋根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院會計如何做合並報表 瀏覽:908
電影男主角是個攝影師女主警 瀏覽:466
2015八到12月電影 瀏覽:427
恐怖變異人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54
成龍大哥拍的最新電影片 瀏覽:185
關於西藏動畫電影 瀏覽:305
韓國影片中的電影字幕如何翻譯 瀏覽:167
金融電影電視推薦 瀏覽:247
1905電影如何轉格式 瀏覽:671
英男是日本什麼電影 瀏覽:350
類似愛情電影上映 瀏覽:226
多a夢哆大電影大全 瀏覽:584
好看的大俠電影推薦 瀏覽:740
國內搞笑電影推薦 瀏覽:998
15電影網電影城宅男 瀏覽:456
有關音樂與愛情的電影 瀏覽:167
印度電影主角勇者 瀏覽:634
電影院基金 瀏覽:924
蘇州大光明電影 瀏覽:242
淺淺電影網 瀏覽: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