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電影後天觀後感

電影後天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2-06-24 03:12:09

Ⅰ 電影後天觀後感

隨著人類環保意識的增強,溫室效應作為20世紀危險的產物,依然不斷刺激著人們的神經.本片被定義為"環境災難驚悚"而非"科幻片",也就是說,本片所展現的情景,是與現實有著密切聯系,而非憑空編造的.
盡管如此,影片中的大量情節仍被批作是"扯淡的".比如冰河期來去的速度、波及的范圍,從科學意義上講都是不可能的,可我覺得,科幻(我還是習慣稱其如此)不是科普,盡管它很不嚴謹,但我們仍能體會出導演用誇張警示人們的用意。

少談幾點感情主線

《後天》摒棄了好萊塢以往一貫「明目張膽」的個人英雄主義,如果冰河期的到來與結束是影片的大背景的話,那父子情便是貫穿全片重要的情感主線之一。而這種感情,體現在父親營救兒子的過程中。
從開頭看,Sam與父親的關系明顯存在分歧與矛盾,這是許多美國家庭在此時期的普遍現象。當兒子面臨危險時,父親毅然北上,這不僅是勇氣與毅力。更是一種可以戰勝理智的情感——愛!

當冰河來臨,困在圖書館的幾人成為一個整體,他們在最絕望、最危險的時候相互依靠、相互鼓勵,這是相當重要的一條線索,也有著以點帶面的妙處。
當他們在選擇用來燃燒取暖的書時,所發生的分歧可以顯示出不同的人在危難時,對人類文明的態度。
一類贊成以生存為主,因為只有生存下去,也許才有可能重建人類文明;另一類寧死也要保存人類文明的痕跡,因為這是老祖宗千百年來留下的瑰寶,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他們期望有一天,也許在危難之後的某時,子孫能重拾那曾經險些毀滅的文明。一類對自己存有希望,充滿生的渴望;另一類則對未來充滿了末世關懷的宿命期望。
這一橋段,是導演提示著人們,展開了非常深刻的思考。

但最終,雙方均作出讓步,同時,彼此信任著、鼓勵著,此刻,不會再有任何對權錢的貪欲,不再有個人的私利與爭奪,因為此刻,人類文明基本被冰封的時刻,一切都顯得無關緊要。他們清楚地認識到,此刻只有互相幫助,才能抓住生的希望,或許才有生的可能!於是,人類的情感在社會滅亡的邊緣蛻化的單純而真摯!而此刻,觀眾也會不禁思考,難道一定要等到災難滅絕每人類才懂得蛻化?!
這一點,與之前一點,展現在同一時空環境下,構成了影片最深刻的兩點人文主題。

故事的警示

影片的故事並沒有顯示出多少新奇的地方,總的來說,通俗易懂。我們暫且不論劇情的疏漏或場景的似曾相識,單看故事本身所要傳達的思想,是發人深思的。
在氣象學家發現洋面溫度異常後,立即向總統申請全國向南轉移。而總統說「請不要忘了我們的經濟同我們的環境一樣脆弱!」。此時,總統的形象代表了典型的大資產階級,他們惟利是圖,不願浪費任何一點時間和精力在非賺錢的事物上,他甚至依然覺得,經濟才是解決一切的萬能鑰匙,直到最後。

為了緩解溫室效應,國際上有著《京都議定書》,而恰恰是美國,拒絕在和約上簽字!本片無疑是對美國莫大的諷刺。那些自信的美國人向來喜歡指責別人,而他們自己做的,已經很差了!

當潮水來襲,林立的高樓瞬時倒下,龍卷風中的房屋、大橋、汽車...一一被毫不留情地卷上天,被摧毀、被撕碎、被吞噬!人們甚至還來不及作出反應,那些耗費人類大量金錢、智慧、勞動力的所謂「人類文明的傑作」,在自然的力量面前顯得如此脆弱、渺小而不堪一擊!那些有著「良好建築技術」、「優秀建築材料」的人類避難所,頃刻間化為烏有!被冰封的自由女神像,只殘剩出奄奄一息的頭。此刻,她高舉向天的手不再示意著自由,那是在質問!在指責!在控訴!!
數十分鍾災難場景的連續體現,使人們坐在銀幕前感受到了巨大而不可名狀的恐懼與深思。
我們生於自然,長於自然,我們為了自己的文明不惜破換自然的平衡,最終,自然反過來向人類做了宣判,我們的一切文明,物質上的、精神上的,完全可以被她輕而易舉地全部摧毀!在自然面前,無知的我們憑什麼自豪於自己的「傑作」?!我們有徵服、取代自然的資格嗎?
影片中,由於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洋面升高,整個北半球被全部冰封。這種假設是撼人的!恰巧那段日子全球氣候極為異常,如歐洲六月降雪,阿爾卑斯山大量冰川融化、雪線上升...人們不禁警惕地問"後天不會明天到來,那明天的明天呢?"

但這畢竟是商業片,不會是絕望到底的.人類的最大優勢就在於即使是在最為難的時刻也保留著"潘多拉魔盒"最後所剩--希望!正是如此,導演才在結尾讓地球自行結束冰河期.
沒錯!自然永遠都是一位母親,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她只會或重或輕地懲罰,而不會毀滅我們!(其實我倒希望地球徹底發一次怒,讓人類社會就此毀滅!!!)

Ⅱ 災難片《後天》觀後感300字!

最近,我看了一部美國科幻災難片《後天》。在《後天》這部電影中,主人公賀爾教授發現了一個巨大的風暴將到達美國,於是他馬上報告副總統,要求把人們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否則將會死傷無數,但是副總統並不相信這些。這時,賀爾的兒子森姆正乘飛機飛往紐約,在途中他乘坐的飛機遇到一股強大的氣流,森姆特別害怕,不過最終他們還是到達了紐約。就在他們到達紐約的晚上,在北極的研究人員給賀爾發了一個電報,上面說,海洋的溫度直接下降了十三度,風暴來臨了,人們四處逃竄。這時政府才知道這是一個巨大的災難。他們找賀爾教授做分析,分析出來的結果令人難以想像,這個巨大的風暴將把整個歐洲的北部全部封凍。這時,賀爾教授想起正處在風暴風眼中的兒子森姆,於是他馬上動身,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把兒子與他的夥伴救了出來。
從這部電影中,我看到了父愛的偉大與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在片中賀爾教授為救兒子不惜一死,而且在途中一名同伴死去了,但他並沒有害怕,冒著危險仍然堅持去紐約.人們常說母親的偉大,而在這部片子中體現了父親同樣是偉大的。森姆能有這樣的父親真是幸福啊!
巨大的風暴是因為人們隨意破壞環境而造成的,這叫自食其果。今日種下惡因,明日自食惡果。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但又太容易受到傷害。人們只有保護好環境,人類才能在地球上繼續生存。
請大家一起行動起來吧。
望採納,謝謝

Ⅲ 後天3000字觀後感

http://www.douban.com/review/1382546/

Ⅳ 求後天電影的觀後感

看完《後天》這部電影之後,不禁為這個電影幕後製作團隊而喝彩,更為導演的細節處理、編劇的構思、震撼的特效而折服。
斷送人類的是人類本身,挽救人類的也是人類自己。可惜回天無力,誰能改變地球的氣候?現在地球已經不適合人類居住了,一年比一年熱,一年比一年冷的環境已經徹底改變了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改變了曾經熟悉的家。希望那一天早日來臨,讓一切都恢復最初,也許下一個統治地球的不再是人類……
後天是一部相當有雄心的影片 看完後感覺這開始拍的時候就劍指所有的獎項 票房 以及一座電影史上的豐碑 我覺得做到了吧 至少在我心裡 同樣是當時以特效著稱的泰坦尼克號相比 我比較喜歡後天具有的現實意義 時勢造英雄啊 感覺後天的影響力完全沒有泰坦尼克號大
後天並不是針對目前的全球氣候變暖的題材 我覺得 全球氣候溫暖化僅僅是一個引子 影片並不是探討環境問題 而是人類的命運 正如影片中主人公一直將災難與公元前的冰川世紀相比較 這是地球的輪回 與他身上的寄生蟲沒關系 即使沒有全球溫暖化 宇宙也終將變化 地球在多少萬年以後或許會如影片中那樣 影片只是將一定會發生未來展示在我們眼前 碰出火花 引發思考 作為人類社會金字塔頂端的產物 電影能發揮這樣的效果 我覺得很成功
成功之處不僅僅在於當時技術下近乎完美的特效(5年後的現在看來也帶給我相當大的震撼!!特別是對比海雲台之後囧)對於角色劇情鏡頭的處理都能看出來相當用心 這才是大片 你膽敢描繪這么大的框架 沒什麼了不起 但是你要有種一筆一筆把這個框填滿才算成功 像什麼世界大戰 感覺簡直就是個殼 從名字庸俗到結尾 最後莫名其妙被細菌搞死 感覺是不是舒膚佳在打肥皂劇廣告 就拿題目來說 後天 看完以後真的會想後天 後天 就是後天 半期口語考試,,,啊啊啊啊啊
從北極研究站的天空到 空間站上觀察到的地球 紐約被水沖掉的瞬間或者是被雪整個埋掉 自由女神像一半身子露在外面無神地望著遠方 油輪倒翻掉結冰在紐約 很多鏡頭完全可以當一幅畫 不是特效 是製作人員的心血!
盡管油輪駛過紐約街頭的鏡頭比較假(不是指畫面 是船駛進來這個情節) 但是在巨大的船身不小心撞扁水底的計程車時 還是能體會到導演的用心
雖然部分情節偏離真實,虛構渲染過多,但是特技還是很令人佩服。主角在這次災難中展現出了自己的智慧與勇氣把到了小妹妹 但是還和狼搏鬥未免有些庸俗,估計是特效組在洋盤說看我們大的可以埋紐約 小的可以做生動的大灰狼 看海雲台就沒這個脾氣 但是把這些庸俗的刪掉。。。估計就是災難紀錄片了。。。。。。。還是俗點好。。。。
3個在英國的研究員知道逃不了這一劫 舉杯暢飲 乾杯!
「為了英國」
「為了人類。。。」
「為了。。。。曼徹斯特聯隊!!」
對這3個研究院的心理刻畫相當仔細到位 出境時間不多但是卻把面臨末日浩劫的科學工作者描寫得很生動
主角被困圖書館,抵抗寒冷的天氣求生 燒什麼?燒書!平時被好好愛護的書 整個大圖書館的書
「尼採的書?我們不能燒尼採的書,他是19世紀最重要的思想家."
「別扯了,他是個狂妄的沙文主義者 還愛上了她妹妹!」
「他不是個狂妄的沙文主義者."
"但是他愛上了她妹妹 是吧」
兩人吵 然後樓下的同學很不耐煩的說:
「嘿!扯啥子!我這有一整個區的關於稅法的書拿來燒!」
影片中特寫了很多關於燒書的鏡頭 在優雅的房間 華麗的灶台前 一群受良好教育並且熱愛書籍知識分子 這樣來利用書籍的力量 平時被視為寶物的書
"報紙是最好的,但是這個也可以 你知道要是你在大街上過上幾年 你就會學會如何保溫」
影片中一個和主角一起留下來燒書的乞丐 貫穿整個影片的樂觀 幽默感 或許末日來臨 最平靜的人是乞丐 他們本一無所有 這里留下來燒書的人有家境闊綽的大學生 乞丐 圖書管理員 飽覽圖書的老學者以及那個流浪漢的狗(可愛啊可愛) 這樣幾個生活不同階層的人搭配起來產生的火花 也看出對劇本的用心
「看這!」
「什麼?」
「你有見過這么清澈的天空嗎?」
災難過後 2個空間站的宇航員的對話 影片多次以空間站的角度俯瞰整個地球 畫面之美令人震撼 這並不是匠心獨運 這片子的題材應該利用這個角度 但是描繪的可是一整個變化的地球!在數億觀眾面前 在數千萬科學家面前 近乎魯莽的特效 他們敢想敢做 而且成功了 可能在每一個幾秒的描繪大氣運動的特效製作中他們要問好多次相關顧問 氣象學家? 至少對於我這個教育水平的人來說看不出什麼破綻 或許處於對情節的需要有破綻 科幻小說上叫硬傷 但是 誰還會在這顆雞蛋里挑骨頭 我看到的只有用心 宏大中蘊含著謹慎
還有很多令人深思的鏡頭和對話
很佩服他們敢想敢做 盡管這么大的題材劇情世界觀肯定有紕漏之處(圖書館燒什麼書啊 滿地的木頭桌子!如此巨大的氣團 風眼周圍根本不能活一秒吧 他爸居然走進了風眼) 但是還是感謝他們 看完以後我轉向窗外釜山的天空 覺得是另外一個世界 對於我來說 能讓你看完電影後回到現實感覺回到了一個陌生的 全新的世界 能讓你感慨思考的 就是一部好電影

Ⅳ 電影《後天》觀後感應該怎麼寫

幾天前,我看了一部電影叫做《後天》,我原以為不好看,便拒絕了父母,但我父母說:「看看吧!看完你再做決定。」我心想:「好吧!看這部電影,也沒么損失阿!」現在,讓我告訴你故事的情節吧!

這部電影是在描述全球溫室效應造成各地天災頻傳,暴風雨、龍卷風、地震、海嘯、山洪爆發等等,一名氣候學家試圖找出拯救地球方法,但之前他必須搶救危在旦夕的兒子,他的兒子被困在冰河包圍的紐約城的圖書館中,氣候學家決定自己去拯救兒子,並在和兒子通話中告訴他:「在室內燒點東西保溫,不要出去,一出去,馬上會被凍傷,嚴重可能會死的。」過了不久,大家發現雪停了,他們想說趕快逃命吧,他的兒子試圖告訴大家他爸爸說的話,但大家都不相信他,只剩下他的好友.流浪漢和圖書館的管理人員,大家一直燒書,並相信他的爸爸一定會來,途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難,最後,他的爸爸終於來了,他很慶幸自己的兒子能聽他的話,並存活下來。我看完了這部電影,我很感動,也很害怕,問爸爸說:「我們會不會遇到冰河時期?」爸爸微笑著說:「有可能吧!也有可能在你的四.五代會遇到。」我很想問爸爸:「你怎麼都不害怕呢?」但我沒做到。

我覺得大家都看過這部電影,有可能害怕,有可能不會,但是大家一定要維護這個世界,才能盡量不碰到這可怕的冰河時期。

Ⅵ 後天電影的觀後感

世界都快末日了還有什麼好想的。
珍惜當下,不要等到沒有明天了,才去尋找生命的意義。
愛護環境從身邊做起吧。

Ⅶ <後天>觀後感

大概人們一直以為人類作為地球上的最高級動物就是地球的主人大自然的主宰者。就可以肆意的破壞地球,虐殺大自然。還為眼前的利益貪婪地把大自然的血抽干 、了把大自然的皮扒光 、把大自然的肉啃光。跟本沒想過這將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還愚昧無知、 得意洋洋地宣稱要征服自然。哼,真是可笑。如果又一個冰河世紀在眼前,措手不及的人類將如何?人類還能征服自然嗎?〈〈後天〉〉給了我們一個響亮而肯定的回答。這部可怕的災難片告訴了我們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自然永遠主宰著人。

《後天》這部電影描繪的是以美國為代表的地球一天之內突然急劇降溫,進入冰期的科幻故事。故事中,氣候學家傑克.霍爾在觀察史前氣候研究後指出,溫室效應帶來的全球暖化將會引發地球空前災難。主要是講人類不斷破壞美麗的大自然,然而受到了大自然嚴重的懲罰。冰雹 、閃電、 暴風雨、 龍卷風、 颶風 、洪水、 全球氣候變暖所造成南極冰融化等種種災難降臨在人類身上時,人類才覺悟,才知道悔改,可已經太晚了。因為災難轉眼之間席捲而來,洪水,就在眼前;冰雹,就在眼前;一切不可抗力就在眼前。溫室效應將使冰河期重返地球。龍卷風 、海嘯、 地震……所以你叫得出名字的天災都將成為人類生活的一部分。在影片中,你能看到紐約市被淹的鏡頭:慌亂的人群 飛起的汽車 破碎的玻璃,後面是樓一樣高的巨浪…你能看到發生在夏威夷度假海邊勝地受到颶風侵襲的場面。這就是破壞大自然的後果,這就是對人類的懲罰。幾千年來,人類在不斷吞噬自然的軀體,現在就要品嘗自然所釀造的苦酒了。

然而影片中有一個動人之處;人類在大災難面前,親情 友情 愛情——人類的情感經受了重大的考驗。人道主義精神激發出了人性的光輝。所以人在災難的面前都表現出先人後己的勇氣。有的人為了救別人,自己被凍死了;有的人為了不連累別人,放棄了生的希望。這點我非常的鼓舞。也許,人性真的只有在最危急的時候,才能顯現出來吧。但人類根本沒有任何方式和自然抵抗,能做的,只有躲避和逃跑。這時候人們應該明白:人類不是萬能的。自然可以隨時瞬間滅絕一個種族。記住: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一小部分。

今天,人類比任何時候都能領略到氣候變化的威脅。全球氣候變暖對全球許多地區的自然生態系統已經產生了影響。今天,人類不能再以一個征服者的面,目對自然發號施令,而必須學會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和諧修復自然,維護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我們必須愛護環境,保護環境,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每件小事做起。只有這樣才能保護住我們的家園。 「環境保護思想在我們的生活中提供一種幸福和沉穩的感覺 」——這將是我們給自己的一個機會 、一種鼓勵 、一聲祈禱。有沒有感覺到我們的生活環境有何變化?猶記得前年是下了雪,而去年,直至12月了,依然不見雪的蹤影。越來越溫暖了,不是嗎?其實作為一個怕冷的人來說,我更喜歡這樣的暖冬。可是暫時的舒適背後是否隱藏著危機呢?對於這種明顯的變化,不知人們是否有所思考。
一位古氣候學家發現並預測了溫室效應引起的持續全球變暖將使北極積雪迅速融化,而地球為了自我調節直至回歸平衡,會進入冰河期,人類將在最後一個冰河期生存。可是他只猜對了結果卻估錯了時間。因為這場災難不是在若干年後,而是現在。
就在後天預測成真。柚子般大小的冰雹襲擊了東京,一位極普通的日本上班族前一秒還在和妻子談話,後一秒已被冰雹砸倒在地;地處熱帶的南亞次大陸竟然被大暴風雪所覆蓋;冰川融化後的巨浪把整個洛杉磯撕裂殆盡。最令人震撼的是紐約市「速凍」前後的畫面:沖天巨浪狂涌進紐約市,自由女神被淹沒了,萬物瞬息沉沒在汪洋之中,一艘萬噸巨輪竟然被沖進了樓宇之間,而轉瞬間,氣溫驟降,浩瀚汪洋之中的紐約又變成了一個冰封世界,茫茫冰原上只剩下了自由女神的頭像,象徵著人類文明的紐約城大半永入冰雪之中。
看過影片,那可怕的場面真使我有一種十分強烈的感同身受的懼怕。原來人類和人類所創造的一切在大自然面前是如此的渺小!全球變暖帶來的危害將是比起其他任何威脅人類生命安全的恐怖事件或突然到來的天災人禍更能迫使世界上所有國家的人聯合起來,拯救地球的大問題。
多一座工廠,多一輛車,多一台空調,毀滅就會早來到一天!
或者,也許我們趕不上那天,但是我們的下一代,我們的下下一代,他們要怎樣咒罵我們在這個瘋狂年代給他們製造的災難?
從今天開始我們要珍惜環境,盡可能的讓我們唯一賴以生存的地球減輕一些負擔吧!保護環境真的不是一句空話,難道我們真的想要「後天」的來臨嗎?
看完影片,走出房間,我慶幸的是:外面還有陽光,而我們的世界還沒被淹沒。

Ⅷ 《後天》觀後感

今天閑來無事重新看了一遍《後天》這部電影。說實話,在這部電影中,那種暴風雪肆虐,海嘯摧毀城市的場景永遠給人一種人類是如此渺小,如此脆弱的感覺。人類在自然的力量面前顯得如此無助。
中國常說惡有惡報,善有善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當人類隨意的破壞地球環境,隨意的消耗地球的能源後,人類,將要面臨地球的報復。
人類出現已經有幾萬年的時間了,相對於人類的存在時間,我們的一生真的很短,至於區區百年時間。可是人類的幾萬年時間對於地球那以億為單位的存在時間,人類的存在時間對於地球來說只是很微小的一段。可在這小小的一段時間里,人類把地球環境從自然環境改造成鋼鐵都市,把森林變成荒漠。我不知道該感嘆人類竟然的創造力還是恐懼人類那無窮的破壞力。
人類就像是地球身上的病毒,隨著時間的流逝,被傷害的地球選擇滅掉身上的這些病毒。溫度驟變,冰川融化,海嘯來臨,暴雪不停。人類破壞環境的最終結果是人類失去賴以生存的環境,只能滅亡。而地球,它仍然會在,它會滅掉一切生物,然後,慢慢恢復原來的狀態。
在後天中,暴風雪表現的如此無情,但人類卻顯示出自己的感情。親情,愛情,友情等,在裡面都可以感受得到。
無論怎樣,我們都應該嘗試去保護環境,因為你不知道什麼時候,你就得面臨地球的復仇了。

作者:空心老竹
鏈接:https://www.jianshu.com/p/ffdb7ec34600
來源:簡書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閱讀全文

與電影後天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法國文化電影 瀏覽:681
2d電影是什麼 瀏覽:56
2017日本電影你懂 瀏覽:269
第一電影網莽荒紀 瀏覽:586
羅賓漢2018年電影 瀏覽:751
日本動漫電影豆瓣高分 瀏覽:893
禿頂的老同志是哪個電影 瀏覽:208
槍管一米長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570
控制男主角的電影 瀏覽:431
疫情過後的第一場電影我們一起看 瀏覽:428
2016賣肉電影 瀏覽:237
葫蘆絲演奏的電影插曲 瀏覽:193
雇傭兵電影國外 瀏覽:819
俄羅斯熊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523
俄羅斯和美國合拍的拳擊電影 瀏覽:919
4399日本高清在線電影動漫 瀏覽:268
琪琪電影網980 瀏覽:309
韓國電影爸爸睡了女兒 瀏覽:196
2017nian十一月新電影 瀏覽:49
美國講述歷史的電影 瀏覽: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