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剛觀後感
首先告訴你,金剛有好幾個版本,但是你說2005年的,就是《金剛05版》。 咱們先扯開幻想,就算金剛的命運是電影里的那樣。 他死有死的原因,其實還是不該死的。我們先說金剛,和人類相比,能力上很強,也很暴躁,但也富有人情味,也會笑,也有感情(為了保護女主角,獻出生命),但是與人類相比,片中的態度是,蠢笨,這也是事實啊,人類是最智慧的。但是,我認為人類是生物界最殘忍的,殘忍。比如,老虎,夠殘忍了,虎年說點好的啊,一天到晚不是追著獵物跑,吃飽了喝足了,自然就睡了。金剛也一樣,他故意傷人了嗎?無非就吃一點竹葉,甚至還保護人類。但是人類是永遠無法滿足的,動物之間會互相殘殺嗎(指的是同類),人類為了這樣或那樣,殺人放火搶劫,還少嗎!(個人觀念,不代表所有人)這部電影反映出了動物和人類會之間的密切關系和顯著的區別。 金剛死是因為在城市裡面破壞了許多,殺了很多人。如果不殺死他,大家想想,放了他,一發火,手一揮,死一排,一屁股一座,死一片,畢竟他破壞力強大,還什麼都不懂,一心追求自己的愛人。當然他也會不去了,因為城市和他的家,隔了大海,再說也沒人敢把他送回去。死的起因還是在於金剛愛上了女主角,和那個老肥要炒作,嚴重點講就是違反了金剛的個人權益,你憑什麼把它帶走,把金剛帶到了城市裡。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軍隊的強大,還有金剛的唯一弱點,不會飛,腦袋不會轉彎。 金剛的死,電影里從側面的角度反映粗動物的笨,但我卻不這么認為,如果人類放了金剛,金剛可能還會保護人類,要不然為什麼保護女主角啊!這就告訴我們,人類應該和動物分享這個世界,哪怕是一隻很大的猩猩。如果那個老肥不把金剛帶走,在森林裡拍完電影走,可能金剛就不會死了。 其實我還是很不希望金剛死了,完全是因為人類,正像你所說的,人性的狹隘,其中,還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就不多說了。
2. 電影《金剛歸來》觀後感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隻黑猩猩叫明奇,它是麥克的間諜搭檔。麥克被阿拉伯人綁了起來,明奇救了他。
過了十年,麥克的女兒發明了鑽孔機,要到會議里去。法利博士為她搬獎後,把她捉走了。就在麥克跟法利講話的時候,法利把麥克講的話錄了下來。法利把綁架阿米莉婭的事情告訴了麥克,麥克就找到了明奇,一起去拯救阿米莉婭。跟明奇在一起的雜技演員也幫助了他們。法利失敗了。也充分的顯出了明奇的機智,勇敢,靈巧。
最後正義取得了勝利。
這篇文章使我非常感嘆。僅僅一隻黑猩猩,完成了那麼艱巨的任務。明奇在救麥克的女兒的時候,顯得機智,靈巧,勇敢。正義永遠能戰勝邪惡。也同時告訴我們遇事不能緊張,不能怕。要像明奇一樣機智,勇敢。
做什麼也不能像法利那樣奸詐,狡猾。邪惡永遠戰勝不了正義的!
3. 電影金剛情節分析3000字觀後感
我是個很少看電影的人,在今年的春節我看了一部在幾年前感動大多數人的美國大片《金剛》。3個小時的漫長旅程,我跟著電影一起經歷美國大蕭條、海上冒險、土著人襲擊、恐龍、死裡逃生,故事從1933年的美國開始,一名勇於探險的電影製作者率領攝制隊伍到荒島拍攝,他們遇到恐龍及當地土著的襲擊,女一號安發出的尖叫聲換來金剛的回應。這只巨大無比的猩猩,連兇悍的恐龍也懼怕它幾分,偏偏它卻鍾情於安。其後無情的人類將金剛由荒島帶回紐約,但卻是它悲劇命運的開始,直至金剛從高樓墜落那一刻的眷戀眼神。「金剛」,這個沉重有力的名字一次次在我腦海中盤旋。還有那個名叫安的女子,是她敲開金剛的心扉,沒有語言,只有眼神、肢體動作。當她一襲白衣,無力地看著金剛被人類的文明逼死的時候,我知道了什麼是感動,什麼是真,什麼是執著,什麼是無奈。
4. 怎麼評價電影《金剛》
05版本的金剛,應當是公認的拍的最經典的一版金剛電影。依稀還記得05年和同學們一起看電影時,還有幾位女同學看哭了的場景。
5. 電影《金剛》觀後感,急求啊!!!
我相信很多人並沒有讀懂這部電影.看著漫天飛的關於"人獸戀",關於"新版美女與野獸"的說法,我不禁覺得有點諷刺.既然大家對大島渚的那部描述人愛上猩猩的《馬克斯,我的愛》表示非議,又為何在這里樂此不疲的談論金剛和安的"人獸愛情"?難道就是因為後者套上的是科幻童話的外衣?這部影片從這個角度去解讀並不能體現它最動人的內核,世俗的眼光在這甚至顯得淺薄和卑微。
所以,我們要去回憶兒時的感覺,用一個單純的孩子的眼光去看待它.因為彼特·傑克遜把他孩童時看金剛的感動保持了整整三十年!這是一次感情積蓄的爆發.他的金剛,很大程度上這正是他兒時的自己。
記得第一次,安為了博得眼前這個龐然大物的好感,玩起了馬戲團的雜耍.而金剛則喜歡一次次的用手指把按撥到,然後看她一次次的爬起來,興奮的拍著胸口大笑.當安覺得自己像玩物一樣受到屈辱而大叫停止的時候,金剛突然爆怒,扔巨石,大聲吼叫,用力顯示給面前的這個小人兒他粗暴的強勢.可安卻不為所動,這時候,金剛突然之間安靜了下來,臉上寫滿了落寞.而我呢,還在為他前面孩子氣的發作的笑容突然的就停在了那裡,我突然感到了金剛在孤島上的那種孤獨,那種渴望交流的眼神,同時也感染了安。
記得第二次,金剛為了保護安,和三隻霸王龍殊死搏鬥.驚心動魄,傷痕累累,當他把最後一隻囂張的霸王龍打敗之後,拍著胸脯大聲嚎叫,叫聲震撼著整個原始森林.他在顯示自己的強大,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裡他就是霸主,這種惟我獨尊的氣勢是任何敵人也無法壓制的.然後,金剛到安的面前,孩子氣的背對著她,昂著頭,不說一句話.這個孩子在賭氣,對他保護的人。
記得還有好多次,在懸崖邊,金剛用自己的大手托著安一起看日落;在樓頂上,跟著安喃喃的話語學著說"beautiful";在夜裡,輕輕的照顧她入睡.當安被抓走後他發瘋一樣的追趕,當他被麻醉之後倒下之前看著安的無辜的眼神,當他抱著安在雪花中忘情的滑冰.這些時候,我們難道還不明白嗎?
金剛就是一個孩子.
盡管他龐大的身軀和天生的神力讓當地的土著敬奉其為神靈,讓企圖挑戰他的所有動物都望而生畏.可在弱肉強食的史前孤島上這是他生存的法則.在維持生存之外的時候,他只是一個孩子.他有著孩子特有的天真性靈,也有著孩子一樣的堅持倔強.他的眼神,清澈如斯.
所以他對安的感情不會是我們單純意義上的愛情,這不會是兩情相悅的火花的碰撞.這是一種源於內心的對美好的追求,那是小孩子心裡不帶任何功利色彩的嚮往.在這個孤島上,對金剛來說,安的出現無疑是天使的降臨.
這才應該是彼特·傑克遜想要流露的真實感情,孩子的觸動不會讓我們感覺到任何的幼稚,相反,三十年夢想的積淀,讓這種質朴的感情更加真實的升華了,我們甚至都開始相信,這個在屏幕上耀武揚威的大個子,是真實存在的.
如果說原始孤島相當於家庭的襁褓的話,那麼脫離這個唯一歸屬地的金剛就必然會受到人類社會無情的侵蝕.因此從他一開始被運出孤島開始,就註定了他最後的悲劇.
他為什麼要爬上帝國大廈?常人看來這是不可理喻的,因為他把自己逼上了絕路.可就在這方寸之地上,金剛把所有圍攻的飛機都砸爛,錘著胸口再次怒吼的時候,鏡頭環繞著他轉了整整一周,那一刻的震撼似曾相識.對,打敗霸王龍的時候他用同樣的動作證明了自己的地位.他是要證明,站在地面上的最高點,不管在何處,他都是霸主!King Of The World!
安注視著奄奄一息的金剛,注視著直到他松開手,慢慢的墜了下去,金剛臉上第一次出現了痛苦的表情,他被三隻恐龍弄的傷痕累累都沒流露出一絲懼色,可此刻子彈打在他身上時,他明白自己要永遠的離開安了,這個此刻泣不成聲的小人兒,他心中最美好的天使.
見過孩子失望的表情嗎?聽過孩子夢想破碎的聲音嗎?當聽到金剛轟然墜地後的那聲沉悶之後,偉大悲劇所特有的那份凝重深深的籠罩在了心頭.這種感覺絲毫不亞於莎翁的《羅密歐和茱麗葉》。
金剛死了,他死在了自己的夢想前面,那個伸手可及的金發美人兒。
可彼特·傑克遜圓夢了,他帶著三十年的堅持為自己的夢想劃了一個完整的圓。
某種程度上來說,金剛和彼特·傑克遜都是孩子。
這是一個孩子拍的關於另一個孩子的故事
6. 電影金剛表達了什麼
女人心底,都希望有一個強大的男人來保護她;
但是每個外表強大的男人都會有脆弱和無助的時候,
愛他的女人便希望在這個時候能夠給他帶來安全感,
當後面一種情況發生,卻歸於失敗時,便產生了悲劇。
這是我看過以後的感覺。
7. 美國電影金鋼觀後感300字
我是個很少看電影的人,在今年的春節我看了一部在幾年前感動大多數人的美國大片《金剛》。3個小時的漫長旅程,我跟著電影一起經歷美國大蕭條、海上冒險、土著人襲擊、恐龍、死裡逃生,故事從1933年的美國開始,一名勇於探險的電影製作者率領攝制隊伍到荒島拍攝,他們遇到恐龍及當地土著的襲擊,女一號安發出的尖叫聲換來金剛的回應。這只巨大無比的猩猩,連兇悍的恐龍也懼怕它幾分,偏偏它卻鍾情於安。其後無情的人類將金剛由荒島帶回紐約,但卻是它悲劇命運的開始,直至金剛從高樓墜落那一刻的眷戀眼神。「金剛」,這個沉重有力的名字一次次在我腦海中盤旋。還有那個名叫安的女子,是她敲開金剛的心扉,沒有語言,只有眼神、肢體動作。當她一襲白衣,無力地看著金剛被人類的文明逼死的時候,我知道了什麼是感動,什麼是真,什麼是執著,什麼是無奈。
金剛讓我感動,在常人眼中,動物或許根本沒有愛人類的權利和機會,但是金剛做到了,它把對女主角深深的而又難以表達的愛在影片中表現地淋漓盡致,感人肺腑。我實在難以用語言來形容大猩猩的愛,因為它原本只是太平洋某個島嶼上一隻孤獨的大猩猩而已,但是它卻愛上了一位充滿魅力溫柔的姑娘,為了得到她,不,准確的說應該只是為了看到她,猩猩被其他人類逼上了悲慘的命運道路,它被人們俘虜被送往城市讓人觀賞,但是,事實並非如此簡單,它對女主角的愛超乎了他的本性和能力,它為女主角所犧牲的不光只是精力和生命,更是那非凡的鍥而不舍的追求。,金剛不會說話,它只會用表情來說明一切,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女主角陷身叢林的那一段,面對森林中種種危機與怪獸,是誰在女主角被恐龍追趕時挺身而出解救了她?又是誰在女主角一次又一次墜入懸崖之時及時拉住了她?答案很明確。但令我感到可恨的是,人類並不理解金剛,反而認為它的存在是人類的威脅而不擇手段地置它於死地,最終,盡管女主角拚命地呼喊:「NO!」 但仍舊無力挽回金剛地生命,在重重飛機炮火之下,爬上帝國大廈地金剛卻以最悲壯最頑強最令人痛苦地結局墜下了足足上百層高地帝國大廈.......人們說,它是為了美人而死的,但是我認為,它的死是愛的悲劇,愛上女主角本身就是無奈的,但是愛對所有人來說都是最難以抉擇的,更何況是動物與人之間呢? 「大猩猩帶著女主角爬上高處把深愛的姑娘放在手心,一同享受著剛升起的太陽,多麼美好啊!「可惜,再美的鏡頭終有消釋的一刻....... 那股憂傷如今仍舊盪漾在我心頭。
隨著劇情的跌宕起伏,金剛的人性一面被喚醒。安與金剛的交流只限於眼神,特別是豐富的表情,恐嚇、逗樂、生氣、堅決、憐惜等等,活生生的拉近和人的距離。安最終被單純真摯的金剛感動,我也被感動。為「愛人」勇敢赴死的金剛,比一些人類更懂得愛的意義。人類有拉近與動物的距離的渴望。因為人類的自我意識,人類是地球上最孤獨的生物,文明發展自身的重任有時使我們不堪重負。《金剛》中骷髏島並不是一個迷人的地方,它上面的生物,除金剛之外,從最高等到最低等,都是惡心而殘暴的。
經常聽人討論人性本惡或者人性本善,雙方各執一詞,常常爭論的面紅耳赤,最後亦無結果。其實人性是復雜的,初生的嬰兒如同一張白紙,並無善惡之分,隨著身體的長大,環境的影響,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性格。由於社會環境的復雜性,所以人性也必將是復雜的,每個人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它的因果循環,所以「好人」「壞人」並不像童話中的那麼涇渭分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有一雙慧眼,不要總是一刀切,同樣是一個人,一件事,思考的角度不同,他就可能被認為是好人,也可能被認為是壞人。不論是好人還是壞人,不論男女,每個人都會有善的一面,但是,隱藏在骨子最深處的惡,也從來都沒有也不可能自覺地離開人們。
金剛--他只是一個猩猩,猩猩的愛尚可如此,那人類呢?人類是不是也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
在現實生活中,外界因素往往令人產生矛盾,有時候,究竟應該是向善,還是尚存私心呢?一切的掙扎都反映人生抉擇之難。在困境中,可以對潛伏的人性有更全面、真切的了解。
非常感謝當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家人和朋友的幫助,任何華麗的詞語在此時就會顯得尤為空洞,有五個字是最好的總結——患難見真情。
8. 金剛的觀後感150字
劇情並不復雜,金剛與安在一次次劫難後,竟成了朋友,金剛把這個給它帶來快樂的女孩當成了自己最心愛的寶貝,不允許任何人碰,那些貪婪的人們讓它成了賺錢的機器。最後,金剛選擇了掙脫枷鎖,雖然它的結局必定是死,但它義無反顧,從高樓上無力的墜了下來,那一刻也變成了永遠。
在這以前我從未被這樣一部情節獨特的電影感動過。但我看到了一種偉大而光輝的精神,也看到了人性的泯滅與無知。大猩猩金剛為了保護心愛的安,與3隻兇殘至極的霸王龍殊死搏鬥,這是勇敢。是貪婪殺死了人性。當貪婪殺死人性時,人性真的有可能還比不上獸性,比不上大猩猩的一聲咆哮。影片中充滿了溫暖的美感的唯一的兩個鏡頭,和神秘島周圍的凄風苦雨以及叢林的晦暗截然不同!看著這幅畫面,我哭了。
9. 如何評價電影《金剛》
重拍經典永遠都是「雙刃劍」。
有了1933年版和被認為最經典的1976年版在前,如何突破「珠玉在前」的形式,是擺在2005年版《金剛》最棘手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