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讓子彈飛電影豆瓣

讓子彈飛電影豆瓣

發布時間:2022-06-30 10:11:43

Ⅰ 姜文「北洋三部曲」為什麼只成就了一部《讓子彈飛》

提起《讓子彈飛》,不少人都認為是姜文的得意之作,甚至有人認為《讓子彈飛》是姜文僅有的代表作。其實這樣理解也不過分,因為在三部曲中《讓子彈飛》的佳績實在耀眼。

而《讓子彈飛》是姜文導演的一個大膽嘗試,可以說《讓子彈飛》是真正意義上的在故事之上構架隱喻。觀眾則是先看懂了故事才明白隱喻,因此才會大爆。所以說,如果非要說「北洋三部曲」的差異,筆者認為最主要的就是《讓子彈飛》是唯一一個故事線清晰的作品。

Ⅱ 十一年前姜文神作,《讓子彈飛》太過經典,這部影片究竟隱藏了多少細節

2010年,國內導演姜文拍攝了一部豆瓣評分高達8.9的經典電影《讓子彈飛》,有人看完這部電影後認為姜文的時代已經來臨。

有人覺得這部電影所囊括的元素太多、人性、哲學、社會現實乃至歷史事件、感情,以至於很多人在觀影後多年也沒能徹底明白當年姜文想在電影里表達的所有含義。

讓子彈飛

有意思的點是,姜文在這部電影中主角兒名字都是假名,張麻子叫張牧之、湯師爺叫馬邦德、黃四郎除了姓黃,真名也不叫這個,三位主角全都帶著面具,以至於後來時間長了,連他們自己都相信這是真名了。

Ⅲ 豆瓣高分的四部電影,《讓子彈飛》在列,你喜歡哪一部

讓子彈飛
不要走得太快,它會扯著蛋。這是一種充滿激素的火葯。這部電影將帶來核電響應,令所有人震驚並持續很長時間。 130分鍾的電影充滿了高潮,觀眾從開始到結束都在膨脹,不斷的笑聲、繼續鼓掌。無論哪個演員表現得很好,線條幽默緊湊,結構緊湊。、首先回應,但缺乏一絲控制。槍撼戈壁,血染黃沙,銀瀉,金戈鐵馬所有壓迫腎上腺的因素都聚集在一起。使用武力,力量和精彩。缺點也很明顯。中國式無恥的私生子。一定要看四川版,辛辣可口,這句話是「為了看到藍天飛翔的結界,為什麼不去龍蛇」。自由,傲慢,從古人借來,嘲笑到位。不料譚潭,傲慢的龍門陣。茶來了,放了,讓子彈飛了一會兒。
怦然心動
讀完之後我對這個女孩也特別深刻。她是獨立和勤奮的,她是自尊的,但對長刺不敏感。就像邦妮說的那樣,沒有男孩,她會長得很好。對於成長電影,它對孩子和父母都很有教育意義。無論是沮喪還是愛,它都具有非常積極和寶貴的價值。有些人很淺薄,有些人被毀了。有一天,你會遇到一個像彩虹一樣的人。這項技術是流暢和整潔的,它不會落入陳詞濫調和不分青紅皂白。在兩個小男孩和女孩之間的微妙互動下,他們表現出他們的角色、的不同觀點和差異。敘述充滿了純真的、幽默和浪漫

Ⅳ 讓子彈飛豆瓣評分

《讓子彈飛》的評分是8.9分。這個評分還是比較高的,講述了在民國時期的一個故事。

男主角是劫匪,目的是求財的。他在路上伏擊了一對夫妻,而這對夫妻剛好買了官,要去走馬上任當縣長的。但是夫妻中的丈夫為了保命就說自己只是師爺,讓男主角當了縣長。這樣下來,這對夫妻是徹底活命了。男主角就選擇成了那個縣的縣長。

當男主角成為縣長之後,這個故事才剛剛開始。因為這個縣是很偏僻的一個縣,不然也不是一捐錢就能當上縣長的。男主角雖然成為了縣長,但是當地卻有一方霸主,所以他實際上手裡是沒有什麼實權的。

因為男主角本身是一個劫匪,所以他就想了很多法子在那個地方站住腳。而那對夫妻中的丈夫,也不由自主地捲入了這場戲中。故事也因此變得好看起來。

Ⅳ 電影《讓子彈飛》:打鼓1分鍾的戲花了幾百萬,你怎麼看

姜文導演的《讓子彈飛》豆瓣得分8.8,堪稱經典。良好的劇情和高的製作成本為戲劇的成功奠定了基礎。就像電影里的一個小橋段。費用達數百萬美元。正是因為劇組邀請了日本的鬼鼓樂隊。用一個真正的鼓手來解讀影片的片段,讓故事更真實,得到這樣的高度評價並不是徒勞,這是名副其實的。

對於電影《讓子彈飛》,網上眾說紛紜。其中豆瓣的8.8分。但也有觀眾認為這是一部糟糕的電影,讓人困惑、不解。不知道大家對這部電影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談論哦!

Ⅵ 《讓子彈飛》豆瓣評分是多少

豆瓣評分8.7。

《讓子彈飛》是由姜文執導,姜文、周潤發、葛優、劉嘉玲、陳坤、周韻、廖凡、姜武等主演的劇情片,於2010年12月16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該片講述了悍匪張牧之搖身一變化名清官「馬邦德」上任鵝城縣長,並與鎮守鵝城的惡霸黃四郎展開一場激烈爭斗的故事。

八匹純血高頭白馬四蹄翻飛,車輪與鐵軌撞擊隆隆作響,兩節火車正以「馬拉火車」的夢幻奇景奔騰在南部中國的崇山峻嶺之間。

火車車頭的煙囪里蒸汽蒸騰而上,不過這蒸汽的來源其實是車廂內巨大的火鍋。火鍋旁圍坐著買官上任的老湯(葛優飾),以及他的夫人(劉嘉玲飾)和師爺(馮小剛飾)。志滿意得的老湯不知道,一場危機正在等待著他,他們的命運也將從此改變。

就在老湯等人在火車內飲酒作樂之時,綠林俠匪張牧之(姜文飾)率領眾兄弟們埋伏在山谷兩側。幾聲槍響劃破天際,隨著張牧之「讓子彈飛一會兒」的話音落下,一場讓人眼花繚亂的劫案就此展開。火車騰空而起跌落水中,老湯和夫人成了張牧之的階下囚。

Ⅶ 豆瓣評分最高的十部國產電影

第10位、《烈日灼心》


導演:陳凱歌

主演:張國榮、鞏俐、張豐毅

推薦指數:★★★★★

豆瓣評分:9.5

該片圍繞兩位京劇伶人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展現了對傳統文化、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觀眾與其說是被悲歡離合的故事本身打動,不如說是被故事背後那段國人集體回憶的歷史所打動。沒有那跌宕起伏的歷史背景,襯托不出人性的真實,也構成不了凄美的故事。

Ⅷ 讓子彈飛這部電影為什麼能夠堪稱經典

《讓子彈飛》是一部非常精彩的電影,講的故事其實很簡單,就是一窮二白的張麻子,帶著幾個兄弟,打敗地主老財黃四郎的故事。雖然播出已經十多年了,但是它的影響力還是依然存在,是一部非常經典電影。絕對算得上是一部神作,不同的人看這部電影,都會有不同的感受,每次在人群中看到他時,眼裡總會有淚水。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姜文的電影總要刷幾遍才能慢慢意會 他有自己的電影語言,四十歲以後,經歷了人世的滄桑,你就看懂了,原來世界如此荒唐。

《讓子彈飛》最終票房6.37億,周潤發的片酬4000萬算上票房的分成,估計到手不會少於5000萬。並且這部劇真的如同莎士比亞曾經說的:「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就是這部電影經典所在地方。

Ⅸ 如何評價電影《讓子彈飛》

很多人說姜文是個鬼才,而他的《讓子彈飛》在我喜歡的華語電影作品中,絕對是前幾名。


當然,每個人的口味不同,有人不喜歡《讓子彈飛》在豆瓣上只給打一顆星,這沒什麼可說的。但我喜歡,大多數人也都喜歡,豆瓣評分8.7。

Ⅹ 讓子彈飛真的好看嗎為什麼豆瓣評價比較高

影評這么多,吐槽點最多的就是周潤發飾演的黃四郎了。這個地主惡霸,說單詞,玩「介錯」,還總要拽拽文,錢也多的離譜。這些特質可笑,不必要,也不合理。 但揭開暗線的線索,就在於這些「不合理」。 影片的暗線,幾乎都巧妙得埋在笑料之下。

問題1:故事發生在什麼時間? 1920.
葛優演的馬縣長,在剛進鵝城不久就說:「不好,我們來晚了,前任縣長已經把稅預徵到90年後了,都到2010年了」。 原著中故事發生在193X年,是姜文特意改到1920年的。

問題2:黃四郎只是個地主惡霸么? 沒那麼簡單
黃四郎交給假麻子(胡軍)地雷時,說了很多:「北中國我不知道,但這種限量版地雷,整個南國只有兩個」;「第一個在辛亥革命時炸了第一響」;「驚天,動地,還泣鬼神」;「1910,made in U.S」
辛亥革命發生於1911年,這1910年才生產。 黃四郎不但知道辛亥革命的地雷是什麼型號,還擁有唯一一顆雙胞胎地雷。 請問,黃四郎在辛亥革命中,發揮了什麼作用?
黃四郎參與了在武昌起義的核心策劃,是辛亥革命的老資格革命黨!不信?下面還有佐證

問題3:張麻子只是個土匪么? 當然不是
電影里很明白的說了, 張牧之,早年追隨松坡將軍(蔡鍔),17歲時即為其麾下手槍隊長。是講武堂出來的(考慮到蔡鍔,應為1909年成立的雲南陸軍講武堂)。蔡鍔在日本死後(1916),張牧之回國,落草。
蔡鍔何人?梁啟超高徒,民國開國元勛,護國軍神。 1911年辛亥武昌起義後20日,蔡鍔就在雲南發動重九起義響應革命。1915年又發動護國討袁並取得勝利。張牧之早年即追隨他,也算是 辛亥革命黨對老資格。

張牧之和黃四郎還曾是革命戰友? 影片給出了明顯的線索

問題4:1900的一面之緣?
張牧之與馬邦德赴黃四郎的鴻門宴時, 黃四郎說。「20年前,我和張麻子曾有一面之緣」。從影片可以看出,黃四郎一開始就知道假縣長就是張牧之就是張麻子。這句一面之緣,是他刻意點開的敲山震虎。影片確鑿的發生在1920年。 20年前就是1900年。

黃四郎和張牧之在這一年見過面? 那一年發生了什麼? 我們繼續從張17歲當上蔡鍔手槍隊長入手。

問題是,張牧之現在多少歲,又是那一年遇上蔡鍔的呢?

蔡鍔1882年12月出生,1899年在時務學堂的老師唐才常德資助下赴日本留學,1904年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 回國後先後在湖南廣西雲南等地練兵。

如果張是1904年後見到的蔡鍔,那麼1900年時張牧之不超過13歲。 這樣的孩子不應引起黃四郎的注意。且1920年時33歲,似乎又嫩了一些。蔡鍔活到此時也不過三十七歲。 1899年之前的蔡鍔不過是個16歲不到的學生,雖然已經聲名不弱,但也不至於配個手槍隊長吧。 張蔡相逢,應為1899-1904年蔡鍔留學時發生。17歲的張牧之,又為何會給一個留學生作手槍隊長呢?

查了一下,1900年時,唐才常策劃在武漢發動「自立軍起義」。 蔡鍔聞訊即回國響應老師。但唐看他年紀小,就派他去湖南送信。 後來唐才常被張之洞拍平, 蔡鍔身在湖南躲過此劫,又回了日本(其實這時候他才改名叫蔡鍔,才去學軍事)。我以為,張牧之當上蔡鍔手槍隊長,正是這一年。 估計是唐才常不放心蔡鍔一個人走,派了張牧之這個同齡毛頭小夥子,給他當的保鏢--」手槍隊長」(估計是光頭小隊長)。 這樣算,1920年影片發生時張牧之37歲,也很符合人物形象。

黃四郎會在1900年認識張牧之,兩種可能。1是黃也參與了自立軍起義,在武漢或者湖南見過蔡鍔與張牧之。 2是蔡鍔把這個手槍小戰士一起帶到了日本,然後在日本和黃有過一面之緣。

我更傾向於後者, 因為黃四郎和張牧之,顯然都在日本混過不短地時間。

問題5:張牧之黃四郎都混過日本? 應該是,他們都對介錯很熟

先來介紹一下介錯:

日本人不愛上吊愛切腹,他們覺得切死自己挺光榮的。 但切腹挺難操作,一刀捅進去,一時死不了還特別疼。身體倒得七扭八歪,掙紮起來滿地的血,死相難看,特別不體面。故很多時候切腹者會讓一個信賴的朋友當「介錯」。介錯人手持長刀站在其身後,在自殺者的短刀切腹的一瞬間砍下他的腦袋。

切腹大家都熟,但介錯就相對冷僻。 更別說在沒網路和電視的1920年, 如果不是對日本文化相當熟悉的人,根本說不出這倆字吧。

黃四郎在鴻門宴上說「要是這三個人供出我來,我就切腹,請兄台當我的介錯」。 張牧之說「你搞錯了,介錯人用的是長刀」。兩個人應該都在日本待過相當長的時間。 尤其是黃四郎,好端端的中國人沒事誰能扯到切腹去。張牧之要在日本混,只能是1900-1904年。因為1904年蔡鍔回國後就沒怎麼去日本(其實我也不熟,蒙的),作為蔡鍔的手槍隊長,張牧之也不能去日本。等1916年8月,蔡鍔病重去日本治病,當時張牧之一定跟著去了日本,但估計這段時間他可沒興趣研究什麼切腹。何況11月初蔡鍔就病逝了。

回答了這5個問題後, 我們重新看黃四郎這個人。 他留過西洋,也留過東洋。說話愛拽文,冒成語,國學功底算不錯。你若把他看作一個土財主,這些設定顯然有很蹩腳; 但若把他看作早期便追隨孫中山的革命黨, 那些設定就很恰當。

黃四郎,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土財主。 他是一個腐化的前革命者,現當權派。 在鵝城,他是「官府」的代言人。

我總結一下暗線:

1900年,張牧之追隨蔡鍔到日本,並與黃四郎有一面之緣。

1900-1911年,張牧之和黃四郎在同一個革命陣營,但無交集。

1911年10月10日, 辛亥武昌起義,黃四郎為核心成員。 10月30日,蔡鍔在雲南發動重九起義,張牧之也算核心成員。

1911年-1920年. 辛亥勝利後,革命者黃四郎,開始利用手中的權利斂財。他投靠了實力軍閥張敬堯(還是張宗昌? 其實我沒聽清楚。 總不能是張孝准吧)這座靠山後,愈發肆無忌憚,橫征暴斂,更以故鄉鵝城為根本苦心經營,控制了民國小半的煙土交易,大發其財。

辛亥勝利後,革命者張牧之,不求權錢,繼續追隨蔡鍔。 1916年蔡鍔死於日本,此後張牧之對時局失望,乾脆落草為寇。

1920年, 張牧之馬邦德來到鵝城,電影開始。張黃鬥法,掀起了一個小小的鵝城起義,勝利後張牧之分文不得,心愛的女人和他的兄弟們一起走了。這場「革命」,正如當年的辛亥革命, 他什麼也沒得到,甚至失去了很多。 他坐的chair, 也被別的man抗走了。

這就是姜文在此電影里內藏的政治隱喻。 誰會投入革命?蔡鍔這樣的英雄會,袁世凱這樣的梟雄會,但最後得權的一定是袁世凱;張牧之這樣的爺們會,黃四郎這樣的投機者會,但最後得利的一定是黃四郎。 當張牧之再次掀起鵝城革命,他不為財也不為權,不為女人也不為大眾。他對黃四郎說:「沒有你,對我很重要」。

如果你們覺得這個隱喻還不夠過癮, 鴻門宴上還有句台詞。「彼時彼刻?」 「恰如此時此刻」(謝絕聯想,請勿跨省)。

問題6:姜文要干什麼? 「讓子彈飛一會」

解決了前5個問題,我們就明白姜文如何同時取悅小裝,大神和官府三個群體了。 那就是打時間差。這是一部讓子彈飛一會兒才能被解讀出的電影,子彈中的火葯藏在喜劇和商業的外殼之下,躲過了官府的剪刀手。 他若明白無誤的指出黃四郎是由XX手段走上統治階級的惡棍,配合最後的「鵝城運動」,那這片死的絕對比寧浩的《無人區》還慘烈。等子彈飛完,官府醒過神兒來,影片都下映了。

從技術手段來說,姜文為追求這個飛一會兒才明白的效果,刻意的將每一條重要的線索後埋一個包袱以轉移注意力。 比如張牧之剛剛自陳身份,說自己跟松坡將軍混過。 觀眾還沒轉過筋想清楚松坡是誰,葛優就跳出來插科打諢:「那一年,我十七歲,她也十七歲...」。在逗笑大家之餘,將觀眾的注意力從「松坡」,「十七歲」這樣的線索上轉移開。避免影片立刻被看懂。

姜文的電影愛悄悄的牽扯些政治,但要把子彈對著官府打,未免自討死路。他准備打向誰? 這就是本文最後要討論的問題,也是姜文更大的野心所在。 看官們可以把他野心想的特別不怕死,但我可不敢胡寫。我覺得他把槍口對准時下電影界,對准某位電影界的官府代言人。

讓我們再回顧一下姜文那句「我姜文站著,也能把錢掙了」。這點野心,觀眾都看的出來,也不難理解這句有點揶揄悶頭掙錢的馮小剛。馮導豈是在於這點揶揄的人?還主動客串了湯師爺,和葛優聯袂出演賺錢眾。(馮導不但拍片賺錢發揮穩定,客串也是穩定的頭五分鍾就死。)湯師爺落水而死, 葛優演的馬邦德為求活命,一直在冒充湯師爺。 可以說,在電影里,葛優代表了馮小剛。馬邦德說的,就是湯師爺說的。也是馮小剛說的。

湯師爺要賺錢,他向誰跪? 官府代言人「黃四爺」。 他怎麼著掙錢? 黃四爺帶頭出錢,其他人就得跟著出錢,回頭把錢還給黃四爺,得利三七開。

張牧之要站著掙錢,也得在湯師爺的配合下,先忽悠「黃四爺」先出了一百八十萬兩銀子才行。

關鍵問題來了,湯師爺想賺錢得跪官府代言人黃四爺,馮導演想賺錢得跪那位爺?

時下電影圈裡, 有沒有一個「爺」,是公認的官府代言人呢。這位爺,如果像黃四爺一樣惡劣,已成中國電影的毒瘤,就夠好了。這位爺,如果像黃四爺一樣發家,先投身於「導」,一步步的向官府靠攏,終究成「爺」,就再好不過了。

有沒有這樣的一位爺,讓姜文這種爺們電影人覺得。「X爺,沒有你,對我很重要」。線索還在電影里

理解子彈的政治隱喻,突破點在於姜文相對於原著,對故事發生時間的改動。

理解子彈的現實所指,突破點在於姜文相對於原著,對角色姓名的改動。

在原著里,黃財主的原名叫黃天榜,」黃天棒」. 在電影里,叫作黃四郎,「黃四爺」。

韓三爺,您得多麼的無畏,才敢於把自己的名字,放在這片兒的出品人上? 您給這電影投了多少錢來著, 別是一千八百萬

(原著師爺姓陳,沒縣長這人。 電影里分別安上湯,馬二名。將將是個「馮」字,有點附會,放括弧里圖個好玩吧)

在電影後半, 張麻子對著黃四爺派出來的馬車,虛射一槍,「讓子彈飛一會」。 片刻,槍聲四起。

《讓子彈飛》上映一會後,終會成燎原之勢。其它手裡有槍的導演,編劇,演員,雜志,評論家們,都會迫不及待的把肚子里藏了多年的子彈打出去。

姜文必將瓦解一個「三爺的王朝」,「剪刀手的王朝」。讓黑馬們倒下,白馬們得以掙脫沉重的束縛。但」姜文的王朝」,永遠不會來臨。他會從容的從椅子上站起來,讓別人搬走。自己騎上白馬,悠然的離開我們的視線,化為一個傳說。

讓子彈飛一會兒吧!

閱讀全文

與讓子彈飛電影豆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創建一個電影的網站 瀏覽:239
四川電影電視學院播音文化課 瀏覽:165
中影電影票兌換 瀏覽:795
丁香花mv是什麼電影或者電視 瀏覽:562
免費大陸電影大全 瀏覽:779
一部日本電影叫出目金 瀏覽:621
印度電影清晨 瀏覽:412
印度尼西亞和埃及愛情電影 瀏覽:49
手機看電影電視劇下載那種軟體好 瀏覽:329
廊坊看電影怎麼從網上買票 瀏覽:750
美國電影唯一 瀏覽:617
動作排行榜電影 瀏覽:515
新的奧特曼大電影 瀏覽:349
大拇指電影院 瀏覽:688
同學聚會哪個恐怖電影 瀏覽:189
美國黑幫5大家族的電影 瀏覽:23
8060yy電影網 瀏覽:427
日本xz電影 瀏覽:36
電影電視劇投資平台 瀏覽:977
電影里狗狗名字大全集 瀏覽: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