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關於感恩方面的電影觀後感

關於感恩方面的電影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2-07-15 08:14:37

① 關於感恩電影的觀後感

七號房的禮物
推薦理由:很感動,也讓人反思為什麼怎麼不公平對待弱勢人群,以及那些官員濫用私權。

主要內容:《7號房的禮物》是一部講述父愛親情的故事,由柳承龍飾演的智障人士陰差陽錯下進入教導所7號房,這里關押的有黑幫老大、詐騙犯等因各種各樣罪名進入教導所的犯人們,而柳承龍的加入卻成為一個例外,7號房的犯人們要幫助他將女兒帶進外部人禁止的教導所中。片中一眾男演員年齡加起來超過200歲,但卻因可愛女兒葛素媛的加入而變得父愛滿滿。其中一貫以硬漢形象出現在銀幕上的柳承龍此次可謂是徹底大顛覆,人物角色被塑造為一個智商為六歲的智障人士,在思考問題上十分純真,然而與智商簡單成反比的卻是對女兒如海深的父愛。正是這種兩極化的差異反而會更加考驗演技,柳承龍在接到劇本時也躍躍欲試,與飆演技相比,他表示更在乎的是本片中所體現的那種割捨不下的親情,正是這種情感打動了他。
心得:人的好壞之分不能一槌定音。影片中,智障爸爸李龍九為了幫女兒藝勝買一個美少女書包,而不幸被冤入獄,在獄室里認識了幾位獄友。一開始,獄友都以為他是誘拐奸殺未成年少女的壞蛋,便對他拳打腳踢。倘若不是李龍九是被冤枉的,我倒覺得這幾個獄友還有幾分良心。後來有一次,善良天真的李龍九不計平日之仇,為其中一個獄友擋了傷,獄友在調查後不再相信龍九是這樣一個禽獸不如的人。慢慢地,獄友們都想盡一切辦法,把藝勝偷偷帶進獄房,讓龍九可以和女兒相見。這樣的舉動無疑讓我很感動!

② 關於感恩的電視劇或電影觀後感

向「頹廢」說再見
—— 《網路媽媽》觀後感
看完《網路媽媽》這部電影,心情非常沉重,看到周圍某些觀眾更是泣不成聲,我的心靈被深深觸動!
《網路媽媽》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感人的故事,一個虛擬世界真實人物無私奉獻的故事!它讓人們在熱淚盈眶中體會生命的真諦,體會世界上的真情真愛!所以面對這樣的電影,我們除了鼓掌、流淚,也再沒有別的什麼辦法了。
這樣的電影確實能讓人體會到很多,領悟到很多,至少,它讓我這顆沉溺網路麻木已久的心靈受到了久違的洗禮!
時代在發展,科技在發展,現在像我們這樣年紀的青少年感情空虛,生活空虛,終日沉迷上網、聊天、玩游戲,耗費時間,虛度年華,不了解父母,叛逆獨行!而《網路媽媽》這部影片切中當今社會家庭教育問題,令人深思,容易引起觀眾共鳴,真實的故事,感人肺腑的情節,演員朴實本色的演出,真實真切,深深打動了每個人的心,使人奮發,催人上進!
看完電影,我們感動過,流淚過,並不代表結束,帶動更多的人觀看這部電影,從而正確看待網路,感受親情母愛是我們必須深藏於心並且時刻銘記的!
「網路媽媽」自強不息,永不言棄的精神,深深觸動了我,她無私奉獻,網路播撒真情的高尚行為,深深打動了我,我們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明白它的來之不易,學會自強自立,奮發向上,學會感恩惜福、樂於奉獻,向頹廢的生活,向沉迷網路的空虛生活說再見,做一個有理想有作為的大好青年!
樓主再結合自己寫寫就好了

③ 11月3日感恩於心,感恩於行觀後感200字怎麼寫

11月3日感恩於心,感恩於行觀後感200字怎麼寫?

《感恩於心,感恩於行》觀後感:

就是看了《感恩於心,感恩於行》這部影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

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簡單來說就是觀賞過後的感觸。

劃重點:

內容:道理+思考與聯想+決心和理想

表達方式:類議論文,但必須寫清個人感觸。

應該抓住觀看內容中心進行描述,以「感」為主,聯系實際,寫深寫透。
觀後感正確格式:

第一部分,由觀而引出感。一般來說,這一部分要求簡明扼要、開門見山,千萬不要繞圈子,而是要用肯定的語氣概括地說出感受是什麼。

第二部分,具體談感受是什麼。,感受由淺到深,感受由心而發、發自內心,因此要自然真實,有感而發。

寫法上,可採用夾敘夾議的形式,敘述是簡述,抓住要點,不能太長。

第三部分,把感受落實到自己的現實生活中去,聯系生活中的事例來談感受。具體說來,就是把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所作所為和電影中感動自己的人或事情做比較與對比,找出差距,找出不足,樹立學習的榜樣。

第四部分,文章的結尾,要對全文內容做個收尾總結,可以進一步抒發理想或希望與祝願,把全文的情感升華到頂點。

④ 於丹有一個中小學學生感恩的電影,觀後感!!

中小學生感恩教育觀後感(一)
周六早上,我觀看了於丹老師的感恩教育講座,講座結束後,我感受頗深。
於丹老師首先談到「孝」。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文化傳統提倡的行為,一般表現為孝順,孝敬。要對生活充滿感恩的心,感謝父母,尊敬老師。孝不但是外在要求,也是內在的一種責任。
然後談到「仁」。仁就是要學會怎樣處理兩者的關系,要充滿愛心,和善待人。《三字經》里說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意思是說,人在剛剛出生時,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隨著各自生存環境的變化,每個人的習性就會產生差異。教育孩子要與人和睦相處,懂得一個人的痛苦,由兩個人分擔,痛苦就減少一半,相反,一個人的快樂,兩個人分享,快樂就增加了一半,與人交往,多關愛他人,使自己健康,快樂的成長。
最後談到「自立,自強,自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會直接決定人生的軌跡,孩子的成長不是填鴨式的灌輸,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的經驗和悟性。不要墨守成規,按部就班,而是要在這個處處混沌喧囂的社會中,學會發現其中的有效信息。
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第一個故事——大樹與調皮的小男孩。大樹無私地奉獻自己的全部,讓小男孩完成自己一生的夢想——沒了果實,沒了樹枝,沒了樹干,只剩下一個老樹根。而小男孩呢?小的時候,摘大樹的果實和葉子,在大樹上亂刻亂劃;為了上學和買玩具,他摘下了大樹的全部果實;為了娶妻子蓋房,他砍下了大樹全部的樹枝;為了周遊世界,他砍下了大樹粗壯的枝幹;到了年老,他在老樹旁一直陪伴著老樹。
可能我們都會覺得小男孩殘忍,但這不正是我們嗎?當我們年幼的時候,我們喜歡跟父母一起玩;等我們長大了,我們就離開父母;只有當我們有需要或者遇到麻煩的時候才回到他們身邊;可無論怎樣,父母都一直在那裡,盡一且所能提供我們所需要的一切,只為我們快樂、幸福;可當我們年紀大了,想再回到父母身邊,他們只剩下了光禿禿的樹根,那葉子、果實、龐大的樹枝,早都不見了。
於丹老師首先談到的就是孝,可見「孝」在整個社會道德中的分量。那麼,何為孝?孝最基本的就是關心父母,理解父母。父母對我們沒什麼要求,只是希望我們快樂平安的成長。我們如果連這都做不到,成天抱怨生活,自怨自艾,那還如何談得上「孝」?孝,其實很簡單。有事一杯水,一個問候就能讓父母很欣慰,並不是多豪華明亮的房子和一桌奢侈的飯菜可比的。
在演講中,於丹老師也提到了「仁」.「仁」已經作為了社會生活中與人交往能否順利的必要條件。而這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培養我們的愛心。
常懷感恩之心,我們便能生活在一個感恩的世界。要學會感恩學會報答,感恩是沒有界限的!讓我們常懷一顆感恩之心吧,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和諧、更友善!

⑤ 電影《感恩的心》觀後感

電影《愛心》觀後感
感恩之心是幸福之源,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會愛自己、愛別人、愛生活、愛社會。作為90年前後出生的一批獨生子女,我們是父母的心肝,是祖國的花朵,也許越是優越的條件,人就越難獲得滿足,當一切都為你准備完畢時,你往往很難以堅強的毅力完成它。即便成功也無法令自己滿意。以為這些都是別人為你准備的。沒有實踐,人就無法體會准備中的艱辛和快樂。
生長在溫室里的花朵終究是脆弱的,它們經不起狂風暴雨的吹打,經不起烈日驕陽的炙烤。很快就可能枯萎,難道我們就是一群溫室里的花朵么?我以為,溫室里的花朵未必不能傲霜鬥雪,長開不敗,關鍵是一個人內心的想法,換句話說,一個人有無感恩之心才是關鍵,而是是否處於呵護之下只是次要的外在條件。
故事中發男主角在離家之前就是一個養尊處優的頹廢青年,但是為什麼他在故事結尾成為了一位真正的男子漢?顯然,在社會的磨練下迅速成長,擁有了一顆感恩的心,他感謝社會,困難挫折使他百煉成鋼;他更感激啊的母親,因為是母親的良苦用心才讓他懂得生命的意義,他是幸福的,因為他懂得了感恩,懂得了努力奮斗的艱辛的快慰。
可見感恩之心是一個風向標,無論環境給了你什麼,無論別人怎麼看你,它永遠指著愛的方向。但是,主人公雖然取得了成功,但是他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他失去了他最愛的人。不要告訴我每個人最終都會失去啊最愛的人。沒錯,我不否認,但是你如果不在他們相處的日子裡盡全力愛他,或者沒能夠努力做到讓愛梅花彼此的心靈,你即使擁有感恩之心,也會追悔莫及。
本片的主人公雖然明白了這個道理,但是一切都太遲了。一切發生的如此突然,令人猝不及防,有些人、有些事錯過了,就真的錯過了。一切已經不再從前,無法回頭。只能說,光有感恩之心是不足以解決問題的,最佳的選擇是感恩之心加努力實踐,只有努力最求過,奮斗過的人才不會為昨天的失誤而後悔。要想懂得如何愛自己、愛別人、愛生活、愛社會,我們必須親身實踐,用自己的雙手創造所需的一切,這樣才能讓愛的鎖鏈更牢固,更持久。 !

⑥ 觀看感恩助學金微電影的觀後感

昨晚在老師的要求下去大禮堂看了這部電影。一般來說像這種題材的電影我是不會看的,因為我不想流淚。且在猶如電影院的地方看電影,效果更驚人,更具感染力,更讓我完整的把這部電影看完了。這部影片講述了一個拉琴少年的成長故事,它是一部反映普通人微小情感的「小」題材電影。
這部電影中給人印象深刻的人也就只有幾個,其他的人在電影里連名字都沒有,足以說明他們的主角地位。
首先肯定先說的是影片的主角——劉小春。春是個很有音樂天賦的沉默少年,他純朴善良,感情纖細,小提琴一直是他最喜愛的表達方式。他的父親劉成是一個普通的廚師,深以小春為傲,對兒子寄予深切期望和天真的野心。於是他們來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北京。
春剛到北京時就被時尚女郎莉莉所吸引,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成了朋友。對於春而言,他在莉莉的身上也許折射了他其他的感情,親情或愛情?
小春對他的第一個老師——江老師的感情也是不斷變化的。一開始認為江老師很是驕傲,桀驁不馴,傷感寡歡,不易相處,且生活不能自理,總是打斷他的練琴讓他做雜工,春認為江老師其實根本沒有好好的教他練琴。但後來他與江老師的關系在春純朴的影響下漸漸改善,最終當他爸要春改拜余教授的門下時,他們的感情爆發了,那曲小提琴鋼琴合奏曲震撼人心,充分表現出了他們的不舍之情。春對音樂的熱愛在被迫離開江老師後消失了,沒有音樂的寄託,還要琴有何用?這時,春把音樂的寄託轉嫁到莉莉身上,將琴賣掉而買了件貴重裘皮大衣送給莉莉。結果不重要,這種過程是春渴望留下記憶的唯一方式。
即使春用他的方式抗議過,但最終春在莉莉的努力下仍到余教授那學琴。小春在余教授的掌控下繼續追尋成功的路程。這位新老師嚴格、苛求,擺布控管,特意將小春和他得意女弟子林雨湊在一起,讓兩人競爭。林雨對春懷有敵意,小春的心在這段時間里受到的沖擊很大。在這段辛苦的過程中,小春與父親之間的關系卻越來越緊綳,兩人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大。比賽的前夕,余教授終於指定小春參加選拔賽,而不是林雨。他甚至泄露給小春一個將影響他一生的秘密——劉成並不是春的生父。在激動發泄過後,春對劉成的感情很是復雜,在得知劉父要在比賽當晚走,他的不舍及感恩之情都噴涌而出,他願意放棄比賽和劉父一起回老家,雖然他被暫時勸阻住了,但在林雨的刺激下,他最終去了車站。劉小春在火車站拉小提琴拉琴喚父的場景,好感人。
劉成,一個為了孩子的未來費盡心思的父親,即使孩子不是他親生的。小春在少年宮的比賽排名第五,對劉成來說,這象徵兒子大好前途的第一步。經過不懈努力,劉成終於讓江老師同意收小春為學生。劉成打工以支付小春的琴課學費,一趟偶然的送餐差事中,劉成聆聽了接受滿堂喝彩的一位年輕演奏家的演奏。他登門拜訪後者的恩師,高雅的余教授,並說服了他傾聽兒子拉段小提琴。其實我在電影里總是看到他對人卑躬屈膝的,對他的印象並不好,但我知道這是這個社會的氛圍所致。在這個舉動的背後是他為孩子無私奉獻的精神,這點又讓我非常感動。在余教授說他可能成為春成功路上的阻礙後,他又無悔的要回鄉下去,這點讓我對他的敬意達到了最高點。他值得我們尊敬。
江老師,在劉父想要為小春換老師時,他非常的理解劉成的心情,所以他說:「我可以給你音樂,但不能給你成功。」當他說出這句話,他便贏得了我的尊敬。他與小春的合奏非常感人。最後我可以說,他,是一個好老師。
林雨,在這部影片里相當於一個反派,她對小春言語刻薄,舉止挑釁。最後在決定小春為參賽選手之後,為了讓小春放棄比賽她拿出了余教授買的一把琴——之前小春賣的那把。於是小春追到了火車站,而她得償所願參加了比賽。她是個為了成功不折手段的人,但你說她錯了嗎?不,她沒錯,她只是把小春不知道的事實擺在他面前,她只是推了小春一把,讓他下定決心。成功是她的選擇。
余教授,我對他的感情挺復雜的。余教授很清楚,過多的商業演出會毀掉音樂天賦,所以在洗手間的感悟是余教授無奈的呻吟。他已經無法去改變這種格局。當他發現春的天才時,他想在春的身上實現自己的遺憾,所以他把春的身世告訴了春,想用這段心酸的感情來充實春的感恩之心,從而演奏出他希望出現的音樂。可惜,他的目的只達到一半,春將這顆感恩的心奉獻給了父親。余教授只能繼續聆聽他那冰冷沒有靈魂的琴聲。而那把琴就讓我對他的感覺復雜起來,人果然還是為了自己的。
莉莉,美麗俗艷,有點玩世不恭,張喬做致,忽而並懷,忽而嗔怒,轉換之間了無痕跡。在她美麗面孔下有著一個戀愛中包養女人的焦慮和不時受男人欺騙的傷心失望。熱情如火,變化如風,敢愛敢恨,做事有擔當。當她知道那件大衣是小春賣琴所得時,她二話沒說就開始湊錢,並親自去余教授的課堂,求余教授再給小春一次機會。她的美麗,她的個性,都讓人印象深刻。
整部影片中音樂貫穿其中,在適時的地方畫龍點睛,烘託人物感情,感恩是影片的主題,它融入到了音樂中。
在北京站,春用感激之心演奏了樂曲,整個車站都被他的音樂所包圍,所有人都被音樂所感染留下眼淚。
我想在成功和親情的選擇上,我們很多人都難以放下。所以小春是位巨人——感情上的巨人。
真實的情感,是給予,而不是所取。成功其實是種所取,江老師給予了音樂,余教授想所取成功。劉成的付出獲得了最真摯的音樂回報,我們是不是應該為家人做些什麼呢?從這部影片中我們應該學會感恩,不管是對父母還是朋友。

⑦ 感恩的心電影觀後感

我看完「感恩的心演講會」之後,我想起了許多往事,有哪位家長不是「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呢,而不懂事的我卻不明白父母的心。 我家並不富有,父母一共的工資才剛剛夠生活費用,剩下三百多塊,就存到銀行里交學費,新衣服也不能買多一套。近來,母親下崗了,家裡的擔子就更重了,父親常年在外地打工。 一天,母親在家裡煮了飯,做了菜做好了家務活,拖著疲倦的身子坐了下來,才剛坐下,我就回來了,母親又回到廚房准備飯菜。過了一會兒,母親從廚房把一些青菜和幾條小魚端到飯桌,讓我先吃,而不懂事的我卻叫喊起來:「這是人吃的嗎?你肯定還·藏著好吃的對嗎?快拿出來。」母親解釋道:「不……」還沒有等她說完,我搶著說:「你不要解釋了,都是謊話!」媽媽委屈極了,又黃又瘦的臉上流下了晶瑩的淚珠,母親說:「媽媽為你好,媽媽給你好吃的,媽媽吃剩飯,你以為媽媽想嗎?你父親打工寄回來的那一點錢,夠誰吃啊?我已經盡力了!」母親邊抹著眼淚邊說。我頓時鼻子酸溜溜的,我淚如泉涌,我擁抱著媽媽大聲說:「媽媽,對不起。」我們擁抱在一起,久久不能分開。 我永遠愛我的媽媽,無論去到哪裡,我都會永遠想念她,母親為了我吃剩飯,省吃儉用,新衣服都沒買過一件,這是我應該怎麼辦?我只能長大後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母親從小養大我,我忘了誰也忘不了她。 我要永遠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媽媽,下輩子我還要你做我的媽媽。」

⑧ 感恩老師電影觀後感350字

《感恩教育》觀後感

今天,我和孩子一起觀看了於丹老師關於感恩教育的講座:勇敢承擔愛與責任。於丹老師對孩子孝敬父母,社會責任感的養成,都進行了很好的詮釋,令我印象深刻。
講座開始,於丹老師講述了一個孩子和大樹的故事。這個故事中,父母被比喻成大樹,在孩子一生的成長過程中,無私的奉獻了自己所有的一切,而孩子也陪著大樹走到了最後。聽完以後,我非常感動,這不就是每個當父母的所追求的嗎?能擁有一個孝順,有責任心的孩子。再看看我們現在的父母們,哪個不是為了自己的孩子傾其所有,但現實卻不是故事,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陪伴父母到最後,看看當今社會,空巢老人,不孝順的子女,比比皆是。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我們的初衷無法實現呢?接著,於丹老師又給我們舉了一些現實中非常普遍的例子,現在的家長,把孩子當成寶,物質方面都力所能及,生怕孩子受苦。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已經不是什麼貶義詞了,而是成為了一種新的「教育標准」。孩子就應該操心學習,其他的一概不用操心,不用過問。所以我們可以經常看到,回家以後,忙得不亦樂乎的父母,和在一旁悠哉玩耍的孩子。那麼,這么做到底會產生什麼後果呢?只會讓孩子越來越缺乏對他人的關心,對周圍人的關心,形成不了任何的責任心。
「正為本,孝為先」,「孝為德之本」,這些古訓由來已久,都是古代聖賢,留給我們的良言金句。於丹老師給我們介紹了很多榜樣,例如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在父親過世以後,50多歲的他居然徹夜痛哭,讓人感動不已。還有「感動中國」當中的一些人物,他們的事跡也讓我感到震撼。縱觀他們的成長經歷,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家境貧寒,自身艱苦奮斗獲得成功,但是對父母都是無微不至,有始有終。難道是他們從小的家庭環境造就了他們孝順父母的品德和責任感?那麼普通家長,要如何才能讓孩子擁有一顆對社會和家人負責任的心,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孝順的孩子呢?
接下來,於丹老師向我們講述了一個 「仁」字,用來闡述孩子的責任感是如何形成的。「仁」從結構上來看是一個「人」加一個「二」,強調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要讓孩子有責任心,必須讓他們出去和其他人交流,看到別人的優點,發覺自身的不足,看到別人的困境,和自身的環境對比,從而受到感動,因此培養責任心,懂得去體諒人,關心人,對於自己的父母,就表現為孝順和關愛。講座中,提到一個例子,一個城市組織一個活動,讓城裡的孩子,去和打工學校的孩子一起讀書,當他們體驗到打工者的孩子,艱苦的學習和生活環境以後,都發生了改變,懂得了去同情他人,關心他人,久而久之,他們就形成了自己的責任感。回到家中,對父母也是關心備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可見,孩子責任感的形成,重點在於他人的交流,這點對我很有啟發。
節目最後,於丹老師強調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重要性。讓孩子開闊眼界,從人文古跡中獲得人生的感悟。看完節目後,我感慨良多,也從中得到了很多收獲,認識到了以前自己做的不足的地方,對以後孩子的發展方向和教育思路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⑨ 急求關於《感恩的心》電影的觀後感,或者是關於想像恐龍時代是怎樣的想像作文 都是500字左右。

一進大門,我就看到一頭馬門溪龍的骨架,要說有史以來誰的脖子最長,你可千萬別說是長頸鹿哦!脖子最長的動物應該是馬門溪龍。馬門溪龍生長在侏羅紀晚期,距今已經有一億四千五百年了。它生活在中國的四川、甘肅,尺寸:長一米、寬一米、高六米。它的總長度為二十二米,其中脖子就有十一米。聽到這個數目,你是否會為這個數字感到驚訝呢?馬門溪龍的四腿猶如橋墩,能承受得住三十多噸的重量。它是一種草食動物,在交配時期,馬門溪龍在爭雌的斗爭中,會用它們那強有力的尾巴互相抽打。取得勝利,以得到雌馬門溪龍歡心。
要說長脖子,還有一種恐龍,那就是與馬門溪龍互相媲美的梁龍。梁龍生活在距今一點四億年的北美洲一帶。,梁龍的腦袋特別小,也有著和馬門溪龍一樣的長脖子,有人說,馬門溪龍和梁龍是一對兄弟。
接下來,為你介紹似鳥龍,它生活在距今八千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住在中國內蒙古二連浩特。似鳥龍是一位短跑運動員,有一張象鳥一樣的嘴巴,它的食物為:昆蟲、蜥蜴、槳果,有時它也會偷吃別的恐龍的蛋。
還有一種恐龍,叫做堅足龍,它生活在距離現在兩億五百萬年前的辛巴威,它善於奔跑,長滿了色彩斑斕的羽毛,像一隻大鸚鵡似的。其實,在一點六億年前世界上就有鳥類了——始祖鳥,它像老鷹一樣,是鳥兒們的祖先。
或許我說了這么多,有些人會說 :「恐龍世界的老大霸王龍怎麼還沒登場呢?」別急呀!它馬上就要登場了。霸王龍,又叫做暴龍,是凶暴的龍的意思 ,它的體長為一點四米,體重超過六頭笨重的大象,比兩輛大客車還長。霸王龍凶惡之極,在陸地游盪,可以撕碎任何動物。
這次參觀最讓我感到驚訝的是在白堊紀時期,世界上就有蚊子了。
大家也許會疑惑不解的問道:「現在怎麼沒有恐龍呢!」恐龍滅絕了,這真的很遺憾,科學家推測:距今六千五百萬年前,一顆小行星從天而降,並以大於10千米每秒的速度向地球疾馳而來,撞上了地球,巨大的火柱夾帶著塵埃和蒸汽,沖擊波過後,由爆炸引起的全地球的火災和高溫,使恐龍滅絕。
不過,你別傷心,恐龍並沒有完全滅絕,據說,在世界的某些地方,曾有人目睹恐龍出現,也許當時有少數恐龍僥幸逃過一劫,不過這些還有待科學的證實。而在我們身邊的一些動物,也是恐龍進化來的。
這次參觀,不僅使我認識了許多知識,還讓我找到了恐龍的足跡

⑩ 一部電影感恩的心,觀後感

[感恩的心觀後感]有一天,下著大雨,感恩的心觀後感。因為尋找沒有歸來的媽媽而走了很遠的小女孩終於看見了攥著年糕倒在雨地里的媽媽:她睜著雙眼,永遠離開了她。於是,哭聲伴隨著雨聲,淚水混合著雨水,悲痛書寫著堅強。小女孩用她無聲的語言讓她媽媽放心地走。一遍又一遍,《感恩的心》讓媽媽終於閉上了雙眼: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久久凝視這一段無聲的文字,真誠的感動久久觸動的心靈。這是一個失語的小女孩心靈的呼喚。我毫不懷疑,它同樣會深深觸動每一位讀者的心。你聽見了嗎?這是心與心的溝通,這是心與心的感動。一個失語的女孩,用無聲的語言讓媽媽放心地走。一個沒有雙親的孤兒,用悲痛與堅強,讓自己勇敢地活下去!細細的雨絲,似乎也被小女孩兒深深打動,變得舒緩了的雨線又添了柔情。你看見了嗎?雨夜中那個瘦弱的背影,那一對身隔兩界的母女相望的神情。媽媽走了,幼小的女兒卻讓媽媽放心的走。雨夜中那雙伶仃的小手,不停地揮舞,那是一個決心從痛苦中站起來的孤兒在書寫著堅強。你感受到了嗎?那失去親人讓人剜心的痛楚,那走出厄運令人仰止的堅強。不幸的女孩不言放棄,敢言自強。命運,是這樣的不公平,而她噙淚中卻微笑地唱著《感恩的心》。感謝有你,感謝命運,要在感謝厄運中活出一個大寫的自己!我聽見了,這無聲的真情,一個了不起的孩子讓媽媽放心地走。我看見了,那個堅強的背影,鼓勵我超越苦難,學會堅強。我感受到了,我感受到了那顆感恩的心。感恩一切,不管是痛苦還是厄運,不管多麼殘酷都用微笑去勇敢面對。痛苦和厄運教會我堅強,堅強的我才能夠從容地擁有未來。……我來自偶然,像一粒塵土,有誰看出我的脆弱?我來自何方,我情歸何處,誰在下一刻呼喚我?天地雖寬,這條路卻難走,我看遍這人間坎坷辛苦……《感恩的心》,無聲勝有聲。我原先不確信:為什麼這首歌、這個故事能如此深深地打動我,觀後感《感恩的心觀後感》。我現在漸漸明白:那是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在苦難中走向堅強的頌歌。《信心讓你變得更傑出》讀後感 一位畫家,為坐在馬路邊正在乞討的一位乞丐畫了一幅臉部素描。起初,乞丐並沒有認出紙上那個神態自信、倨傲不羈的人就是自己。當畫家向他指明後,他顯然十分震驚。半晌之後,他語氣堅定地告訴畫家:如果這就是您眼中的那個人,那他就一定是將來的我。果然,若干年後,再次出現的他已經獲得了事業上的成功。這是《讀者》刊登的一則短小精悍的小故事。述說了這樣一個發人深省的人生哲理:自信,可以讓人生更加精彩!人生的旅途上,本來就布滿了荊棘,能否抵達理想的高地,就看你有沒有勇氣穿越過去。而這勇氣的組成因素中,最為關鍵的當然是非自信莫屬了。你盡可以先別想著前面的路有多麼難走,而要相信:我一定能走過去!然後鼓足勇氣,大步向前;而不要紅著臉,靦腆地自言自語:我……我不行。如果你不去做生活的主人,那你只會成為自卑的僕人!將在懊惱與嫉妒中消逝自己的青春。相信自己,闊步走進荊棘叢吧!當你傷痕累累地走出來時,溫暖的陽光將會灑滿你的全身,每一個毛孔都將感受到金色的喜悅。只有經歷過苦難的人才會懂得:信心對於成功是多麼重要。所以,請大聲告訴自己:我——能行!課堂上,有問題盡管回答,別因為害怕可能的出錯而猶豫不決。不必擔心別人的嘲笑,因為只有你才是站著說話的巨人!而別人,只是坐著聽話的矮子。相信自己:我能行!賽場上,看著同學疾弛於跑道,猶如體育健將,不要退縮。誰一出生就會走路?別因為擔心技術不行而怯場,勇敢地去試試、多練練,也許在不久的將來,賽道上又多了一名風馳電掣的健將,那極可能就是你!相信自己:我能行!丹尼斯?威特勒曾說過:成功者的態度包含眾多的成份。但是,最重要的是具有自信心。朋友,請高高舉起信心這盞明燈,它將引導你在漆黑的夜裡找到光明的前途。

閱讀全文

與關於感恩方面的電影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外一部電影里有天堂 瀏覽:893
勵志微電影大全 瀏覽:364
村花來了是什麼電影 瀏覽:990
海盜和俄羅斯海軍電影 瀏覽:447
什麼的情人電影 瀏覽:771
古惑仔全集電影第一集人在江湖 瀏覽:928
春節電影票房銷量 瀏覽:399
15cy影城電影網app下載 瀏覽:623
電影遇到俄羅斯軍艦 瀏覽:528
悟空傳電影主要講了什麼 瀏覽:620
美國槍戰動作電影 瀏覽:243
春節檔電影院放什麼電影 瀏覽:466
歐美電影獵捕 瀏覽:559
普通人美國電影 瀏覽:459
保護小白球動漫電影 瀏覽:685
日本陰獸電影解析 瀏覽:378
電影吧2018最新電影 瀏覽:671
俄羅斯籃球教練電影 瀏覽:919
電影院的商品 瀏覽:219
講述非洲移民到美國的電影 瀏覽: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