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電影青春之歌觀後感

電影青春之歌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2-07-16 02:11:36

A. 2010暑期電影觀後感

1 歌舞青春

看著教學樓下的海報——《歌舞青春》,不禁心動了,於是在網上看了這部音樂劇。講述的是一個愛打籃球的男主角特洛伊和愛因斯坦似的女主角蓋比·瑞拉在一次邂逅中發現了自己隱藏的共同的優點——唱歌,但因男主角害怕同伴們的嘲笑而與蓋比出現決裂,後來通過理解和雙方的諒解,最終演出了一場完美的歌劇。這和我們的生活太相似了,在生活中,我們一直是在做周圍的人們所期望的人,很少看見或者說是找到真正的自我,即使當我們發現了自己的內心,但是怕被人嘲笑,被人排擠吧!以致於自己越來越虛假。 我無法用語言描述其精彩程度,但其中有很多好聽的英文歌,是男女重唱,特別棒,特好聽,對英語學習很有幫助,而且情節也很棒,最重要的是其中有一些情節很像我自己,或許我自己也作出了一些同樣正確的選擇,也犯了一些同樣的錯誤,不同的是畢竟影片中的兩人可以一起承擔輿論壓力、一起分擔痛苦、一起享受快樂,我卻是有讓自己一個人承受。不過,我相信即使我要有可以分擔的朋友的話,我會有選擇的)。看了電影後,其實還有很多感受,但我想自己體味。還有就是,美國的高中生活或許真的和中國不同,他們的課程與活動是那樣的精彩而不單一,不只是死讀書,而且那裡的學生是那樣的開放,大家自己看了就能體味到。 無論如何,這真的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電影,強烈推薦大家在暑期玩電腦游戲之餘觀看,而且他講述的是同學之間的故事,正好大家可能也會想起同學,大家一定會有體會的。另外,我想我應該相信自己,加油!看著他們最後高興地,毫無顧及地唱出歌曲,用他們最玩笑的聲音唱出他們自己的心聲,看得讓人情不自禁的為其鼓掌,歌舞青春,他們的確實現了他們自己的青春。在我們的生活中,又曾有過誰?「歌舞」過「青春」——慣性的掩蓋已成為我們一味的作風,當然?也就活在了這種虛假中,同樣,也是處於害怕的心理,才不敢吧!就怕吧!怕失敗之後,同伴又譏諷地說:「當初就是這樣告訴你的,你現在該知道後果了罷?!」這樣的我們活在生活中,又有什麼意義呢?!那麼,還談什麼「要在自己的星座發光發熱」,像他這樣,找到真正的自我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說,從現在起,就做快樂的自我吧!來吧!真正的歌舞青春吧!

2 愛國主義電影觀後感——《青春之歌》 青春,是一朵嬌艷的花,永不凋謝;青春,是熾熱的驕陽,永掛天邊;青春,是一首壯烈的贊歌,永遠迴旋於心房。《青春之歌》通過青年知識分子林道靜的成長和進步來反映了一場歷史大風暴,展現了從「九·一八」到「一二·九」這個歷史時期,北京的一批大學生為了反對封建統治,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拯救危難中的祖國而進行頑強的不屈不撓的斗爭,真實生動地揭示了青年一代知識分子走向革命的必由之路。我們作為熱血青年,更加應該把握青春,學會成長。人,總是要一天天長大的,任何人都迴避不了這個事實。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成長起來的,它需要我們的勇氣。現在的青年學生,不少人害怕長大,不想長大。只是一味地玩世不恭,遇到什麼事情都找父母,求朋友,而自己就根本什麼都不去想怕辛苦,怕麻煩,怕失敗,怕承擔,怕勞累,怕責任……他們習慣了讓別人安排好一切,走被別人設計的人生,迷迷糊糊,並自以為順理成章、盲目地一路走下去。林道靜雖然有著悲慘的命運,但他卻一直與命運作斗爭,無論是多大的困難,都沒有將林道靜擊倒。面對後母對她的刻薄;官僚特務一次次的苦苦相逼;余敬唐的欺詐;愛人余永澤的懦弱、自私、迂腐和專制,他並沒有委曲求全,為保生命過安逸、舒適的生活。我真的很佩服她的勇氣,她的剛毅和那一顆勇於面對生活中不幸的心。成長,確實需要勇氣,需要承擔,這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經歷之一,是不可逃避的,就讓我們勇敢地站起來吧!雖然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迷失,迷惘,但是從中會得到教訓、教育,林道靜正是這樣,一點一點成長起來的。所以,我們要在我們青春時期多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用知識武裝頭腦。增長知識的同時多累積生活閱歷。學著去面對,學著在逆境中生存,學著在困境中磨練心志,逐漸成熟。幸福的生活得來不易。那是我們一代代的革命先烈用鮮血換取來的,他們用鮮血譜寫新的歷史,他們用鮮血澆灌大地,我們要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下,依然勇於扛上歷史的重任,把自己的生命與祖國母親的關懷下茁壯地成長起來的精神。林道靜那充滿坎坷、充滿荊棘的,但又豐富多彩的人生隨著她一步步成長,一步步成熟,這也是黨一步步走向成熟的寫照。我們青年一代要勇於成長,善於成長,牢記革命精神!

3 2010年元旦電影《阿凡達》觀後感
2010年1月4日晚上七點,吹著微風,我准時的來到惠州美博城的5樓大地影院的門口。這是我第一次參加拼客的活動,因為是集體拼,所以很優惠,才30元RMB。於是乎,我今天還告訴了很多朋友和同事,只可惜同事們都沒時間,且……我第一次約男性朋友竟然被拒絕(糾結),不過這不是重點了,人嘛,總有第一次滴。。

話說我們進去劇院的時候,電影已經開始演了,原來有人遲到,這部電影是7點10分開播的,但是我進去的時候已經是7點20了,這些通通都可以忽略。。重點是,我第一次在電影院看3D電影,而且是很精彩的3D。。

先跟大家簡單的介紹下故事情節好了,這個在許多官網上都有視頻的說。

原來地球人到潘多拉星是為了開采一種稀有礦產,「1公斤2千萬美金」的售價讓RDA(Resources Development Administration,資源開發管理局)不惜一切代價開始在潘多拉星的資源掠奪。在潘多拉星的環境正慘遭破壞的情況下,納美人的村落卻剛好坐落在礦產最豐富的地方,Selfridge下令格雷絲·奧古斯汀博士(西格妮·韋弗 飾)解決這一問題,這才有了「阿凡達計劃」(AVTR)。格雷絲和他的小組利用克隆技術,將人類DNA和納美人的DNA結合,製造了克隆納美人,可以讓地球人類的意識進駐其中,成為地球人在這個星球上自由活動的化身--「阿凡達」。「阿凡達」正是全片展現奇幻想像的樞紐,也是影片主題展開的動力。
於是,本已斷腿的殘廢軍人傑克·薩利被再度徵召入陸戰隊,他的任務是混入納美人族群,「從內部了解納美人,贏得他們的信任」。然而,最後與納美女土著涅提妮(佐伊·索爾達娜 飾)相戀的傑克卻背叛了他的使命,化身「阿凡達」的他率領納美人對入侵的地球軍發出了誓死捍衛家園的宣戰「這里是我們的潘多拉!」,影片中傑克將痛苦地掙扎於地球和納美族群之間,而他的選擇也將決定潘多拉星的命運……

看完這部電影後,作為一個平面黨,我也不得不說,這是第一次讓我覺得3D比2D更加出色和精彩……說實話,跟看《阿凡達》的預告片,我更喜歡帶3D眼鏡看這部電影,果然立體多了!

正如簡介一般,故事相當傳統,但正如R.E.所說的,環保~反戰~同時最重要的就是《AVATAR》是一次精彩異常的娛樂歷程!!我在看的時候,特別是勇敢堅強的納美族人和動物一起反戰的時候,我一直有抱以掌聲,並且鼓掌了無數次,盡管都只是輕輕的,但氣氛真的相當感染我…… 仿如一頓視覺盛宴,真的太美了!!

畫面和音樂都很大氣,節奏感特別強。厚重神秘的大森林,千奇百怪的植物和動物,其中我最喜歡就是愛娃的精靈,它們是那麼地友善,那麼地善良,以及它的根,那棵美麗的神聖的而又靈魂的大樹……這一切都深深地震撼了我,大自然神奇的魅力……

還有看著納美族和人類共同抗擊邪惡勢力的時候,為了存亡而團結共戰。這也使我聯想起《亮劍》里的一句經典的台詞:「狹路相逢,勇者勝!」……在人類受傷的時候,拋開種族歧視,互相幫助是多麼美好的事情!

雖然這片中也有無奈的地方,就如故事主人公傑克一般,當他在潘多拉之星時,在另一邊的他卻做不了任何事情,而當他回到現實的另一邊時,阿凡達會自動休克。我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虛擬與現實之中,當我們清醒的時候面對的是一個真實而殘酷的世界,限制、約束、不情願等等等等,被逼無奈的我們每天都在從事著自己並不情願但又必須去完成的事情……當傑克駕御著魅影,在眾人面前降落,表明他就是百年難遇的「魅影騎士」時,「英雄強者!永遠是亂世中的主角」,我們需要強者……在面對巨大無比的太空艦艇,手拿木箭和短刀,損失慘重時,弱肉強食給了我們警示,但堅強團結總能戰勝一切……所以我們不需要想太多,因為世界本就如此……

個人強烈推薦這部影片(事先聲明,我們國產影片也有很多值得推薦的說),不禁是因為它具有強烈的視覺和音樂震撼,而是這其中有太多太多值得我們思考的地方。

比如人類為什麼要戰爭,為什麼要破壞,綠色環保不是更好嗎?人類發展到今時今日,科技的發達,信息的更替,也許我們不可能像片中一樣回歸原始,但我們可以盡力減少對大氣的污染,對水源的污染……正如之前的2012毀滅片,這是告示,我們如果每個人都能更加熱愛這片土地,更加熱愛大自然,少些污染,多些環保,多些愛護身邊的環境的話,這將是地球的福氣,也是人類的福氣……貌似扯遠了,但環保我會一直做,並且有空就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生命的偉大和美好~~

B. 《青春之歌》的影評

——青春之歌是什麼呀?
——一部老電影...
——什麼內容的?看了能哭不?
——抗婚、自殺、獲救、戀愛、抉擇..最後成長為真正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不會哭。
——題材真郁悶,沒意思,不看了...

誰都不會質疑我的答案的,特別是「不會哭」。我在這樣回答的時候,也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或錯誤。本來嘛,一部時隔47年、近半個世紀的老影片,怎麼可能賺得當今社會年輕人的眼淚呢。

因為要寫一篇與愛國主義有關的影評類文章,又要與大學生有聯系,所以選擇《青春之歌》這部片子來寫,上面的對話是幫我找資料的「年輕人」與我的對話。

收集來一些資料。其中有些資料是關於楊沫《青春之歌》的長篇小說和歷史背景介紹的。多看些背景資料對理解影片有益,我想。我一篇篇看,電影一幕幕在腦中重新上演,我也逐漸走入革命者大氣凜然、視死如歸,前赴後繼的精神世界裡。
「比如影片在完成林道靜戰勝個人英雄主義、與舊我決裂的思想轉變過程中,刻劃了她的引路人—盧嘉川的形象:英勇頑強、沉著機智、寧死不屈和高度的樂觀主義精神。當他被捕後,林道靜打開他的小包,裡面是黨的宣傳品,腦海里立即浮現出引導她革命的盧嘉川。盧就義時,鏡頭是林道靜深夜張貼革命標語的特寫。這組鏡頭展現了革命者前赴後繼的場面,盧嘉川倒下,成長的林道靜站了起來...」看到這段文字,我一下子被感動得熱淚盈眶...

於是想起與幫我找資料的「年輕人」的那段對話,意識到自己其實錯了。影片會老,時代會過去,但是精神是永遠不老的,青春的頌歌將代代傳唱!不被感動只是因為對影片的背景缺乏了解,對影片所要傳達的精神沒有領會。借著「電影百年」的契機,國家號召中小學生要看10部愛國電影,大學生也要接受以電影為形式的愛國主義教育。我想,《青春之歌》應該是大學生必看的一部好片子。看之前不防先了解一下歷史背景,或者做一下欣賞引導,讓學子們先進入「角色」,那麼,再去看這部片子,一定「會哭的」。

C. 青春之歌的影片評價

難忘的青春歲月,不朽的《青春之歌》!
女作家楊沫的長篇小說《青春之歌》是新中國最重要的文學作品之一,而由作家本人改編的由崔嵬、陳懷皚執導的同名影片,則成為十七年革命經典電影的代表作。影片集中了當時影壇的最佳陣容,調集參與拍攝的志願群眾演員達數萬之眾;作為1959年建國十周年的獻禮片,是在文化部的直接領導下,在由新聞媒介倡導的全國性關注中完成的。作為新中國影壇上絕無僅有的一部正面表現知識分子的影片,講述了林
道靜從一個受封建家庭逼迫而走投無路的青年學生,在中國共產黨的教育引導下,逐步在革命斗爭的鍛煉中成長為一名堅強的無產階級革命者的故事。林道靜的道路,也就成為了那個時代進步青年知識分子所經歷的曲折歷程的縮影。影片發行放映時造成了轟動效應,以31萬元的成本,獲票房純利潤36萬元。各大報刊競相報道上映盛況,發表贊譽性評論文章並多次在國外展映,產生了巨大影響。影片得到周恩來總理的高度評價,崔嵬因之而光榮成為全國大躍進群英會代表,並一躍而為北影四大帥之一。主演謝芳通過自己的眼神、表情,准確地揭示了人物細微的感情變化,一夜之間紅遍全國,成為那個時代最受歡迎的女明星。

D. 愛國主義題材電影觀後感大神們幫幫忙

《青春之歌》讀後感 事實上,那個時代離我們並不遙遠,依稀地,身上似乎還留有那個時代的傷痛。可是,那個時代的精神卻離我們遠去了。我們是健忘的。 可是,正如別人說,我們有些事情是不能選擇的。比喻:我們是怎樣一個人,相貌如何,生活在什麼時代,父母親是誰等等。我們可以說我們有權選擇我們的生活,但是我們又是不能選擇的,我們不可能都變成唐吉珂德去。 更悲觀一點,苔絲說:「我們生活在一個壞的星球上……」 我們依稀還記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那段名言,可是我們對著那段名言卻無言。 我是個易沖動的人,盡管在表面上看著很平靜;我又是一個極易冷卻的人,我希望的能和林道靜一起,並肩走在北平的大街上,去面對著凜冽的寒風和閃著寒光的刺刀。但是我沒有了信仰,我不會再像她一樣,看見「中國共產當」幾個字,就會象嬰兒見了母親一樣,感到親切和偉大,我們聽貫了什麼「當性」、「原則性」之類的話,對當,也是另一種感受。在《青春之歌》中我領略到了林道靜對於當的真摯的依賴的象孩子見到母親一樣的情感;領略到他們那一群象火山一樣噴發的熱血的愛國之情;領略著那個動盪的、轟轟烈烈的時代的風雲。一星期以來,每個晚上,我都沉浸在那個時代中。但是,畢竟,我還是從那個時代中走出來了。書看完了,我看了楊沫的再版後記。這一本書,它經過了另一個轟轟烈烈的時代----文化達歌明的時代。它聽取了眾多的意見而改變了一點,增加了林道靜在鄉村農民運動中鍛煉的七章,這表明了「歌明者要與工農商相結合」的歌明思想,也給整部小說展示了更廣闊的天地。同時,林道靜的思想發展、成熟之路也就更加合情合理。我雖反感增寫的理由,但卻還比較喜歡這幾章。最喜歡的是開頭道靜和余永澤生活,和盧嘉川接觸的一段,在獄中和林紅接觸的一段,寫得很成功。可是後來,卻很難理解一個成功的歌明者的真正的斗爭和歌明的情節。這種內部的「左」和「右」的斗爭,也許是因為某些人的批評,也許揉進了文革的一些影子,更也許,我自己天真地沒有預料到當時斗爭的復雜性。 總而言之,楊沫是一個成功的作家,但同時又是一個有太多責任的作家。作品不應該為歷史去背上沉重的包袱。我欣賞的是那種「自由」的作家,他沒有任何責任和工作的目的需要而去寫作,他的作品就應該是他自己最強烈的感情,是他心底最強最高亢的呼聲。楊沫的作品,也許是,也許不是,但是她畢竟寫出了,成功地寫出了一代人最壯美的青春!

E. 王星軍新青春之歌電影觀後感

老師組織我們觀看了《青春之歌》,主要有下列思考: 一、 恰同學少年,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在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民國時期的學生,尤其是大學生的精神很激昂,關注國家命運。這個是我們現在的大學生最缺乏的一點,我們稍微關心或者說是留意一...

F. 《青春之歌》電影觀後感

這部電影像一首幽美而又慷慨激昂的現代詩歌,敘述與寫意畫共存,渾厚與細致的抒發感情、嚴苛與樂觀主義的實際結合得極其和睦,在新中國電影史上面有其關鍵的影響力。電影不但在中國造成劇烈反響,並且遭受諸多海外觀眾們的鍾愛,尤其是日本青年人遭受電影所呈現的精神風貌的深遠影響。


主角林道靜的觀念路途,是每一個發展青年人的觀念路途。在她所處的哪個時期,不太可能有現有的路讓她挑選。她是一邊走一邊尋找心裡的路。她遲疑、分歧,一遍滿地選擇。直到碰到盧嘉川、江華、林紅等頑強的共產黨人,她總算找到自己心裡的路。

現如今時期,每一個年輕人都是在遭遇著挑選。這類挑選是各個方面的,包含:理想化、婚姻生活、家中……。大家每一個人都有可能立在人生道路的十字路口,不清楚該如何選擇?此刻,你的信念、你的人生價值觀就起了根本性的功效。

G. 2012年5月4日(周五)晚上7點55,中央十台眼《青春之歌》。老師讓寫觀後感,我不知道第幾集,求告!速求!

老師組織我們觀看了《青春之歌》,主要有下列思考:
一、 恰同學少年,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在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民國時期的學生,尤其是大學生的精神很激昂,關注國家命運。這個是我們現在的大學生最缺乏的一點,我們稍微關心或者說是留意一下現在大學生關注的事情,就會發現,大家主要集中在娛樂。在近期,我黨召開了十七大,我們專業的同學也圍繞此展開了一個調查。但是結果很驚人,很多我們學校的同學竟然不知道十七大是什麼意思,裡面還有不少文科生和黨員。我們太需要關注政治了!現在很流行談知識分子精神,什麼是知識分子精神?不同的學者給出了不同的解釋與說法。但是有一點是相近的,那就是社會責任心和啟蒙大眾的意識。我們現在的學生很缺乏。
現在不少學者和文化名人呼籲發揚五四精神或者是五四傳統。換個角度想,那就是因為我們現在太缺乏了。這個因該說是很悲哀的事情,現在的文化氛圍政治氣氛都是好於民國時期的,為什麼人們都不談國事了?不是人們不敢談,是不願意談,因為沒興趣,或者就是一位簡單地認為政治是假、大、空的東西,避而不談。
二、 遇人不淑與所託非人。
北京大學青年余永澤有美麗動聽的語句和在林道靜看來「騎士兼詩人」的風度,可以說是很多女性理想的對象。但是,事實卻總不那麼美麗,在他的身上,有很多不良的小資知識分子的陋習。同時,在對女性的溫柔的同時,他對自己家裡的佃戶又是那麼的冷酷。以及作為革命時期既得利益的階層中所表現出來的保守和自己對女性的不尊重(余永澤需要林道靜,只是把她當作欣賞的花瓶)。如果女人嫁了這樣的老公,那會是多麼的不幸。而且,這樣的傷痛很深刻,因為是理想的偶想的破滅。
作為林道靜而言,在經過長時間的生活發現余永澤的本質面孔時,毅然而然的選擇了離開,這個也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是一個覺悟的女性形象。
三、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同樣是北京大學的學生,盧嘉川是一個有激情有理想的熱血青年。我們可以注意到,在電影裡面其實可以看出林道靜和他應該說是有感情的。這個在余永澤的角度來看就更加深刻。我們在把余永澤想的齷齪的同時也會發現:兩個人的關系好像真的是有點曖昧。
我們可以這樣想:兩人已經發生了感情。但是由於二者自身的矜持(原因當然不是矜持了,只是代替那個原因),兩人並沒有走到一起。每每回想這個,總是感到有那麼一點點的遺憾,沒有中國傳統小說中的大團圓的場景。心中不是很舒服。
四、 不要無謂犧牲。
在電影中,林道靜曾經多次表示自己可以為革命犧牲,但是革命同志們教育她:死要死得有價值。應該說,這個也是林道靜自身思想上的一個缺陷。但是在革命同志的幫助下,她不斷克服自身弱點,逐步走向成熟。
是的,沒有什麼比死更容易了。但是,要死得重於泰山卻時也是一門技術,更是每一個人必須認真思考與對待的。
五、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在電影中,塑造了各種各樣的知識分子。有徘徊猶豫的,有喪失脊樑的,有追名逐利的等等類型。但是,在現在的社會,這樣的人就沒有嗎?其實好像是越來越多了。現在的文化界學術界已經不再讓人感到令人尊重。學術腐敗、派系斗爭、文人相輕、為富人代言。相反,越來越多的人轉而研究國民時期的人物。因為人們認為那個時期的知識分子比現在的還好一些。
其實,一個學者並不是有個博士學位(年長的老師或許沒有),發表幾篇文章(有的還是買的版面)就可以自稱學者專家教授了。對社會的關注和自覺承擔起的社會責任才是其真正的身份體現。而現在的狀況是他們連自身的問題都解決不好,怎麼啟蒙大眾?現在的學者太多了,有學者自身原因,也有一些吹捧。本來是副教授,人就不好意思這樣叫,稱為教授。本來只是一個剛畢業的碩士生,文章沒寫幾個,也沒有找到工作(現在流行招博士),於是就自稱自由撰稿人。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我們把知識分子想得太神聖了。知識分子也是人嘛,這一點,也是我們必須注意的。
以上就是我看了電影《青春之歌》後的感想。

時代呼喚英才,希望在於青年。「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打倒漢奸賣國賊!……」這屬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聲音,在今天依然響亮著。今天,當我看到帶著滿身的塵土甚至帶著斑斑血跡,聲嘶力竭地呼喊著這口號的青年人時。此時,誰的心情不感到沉重?誰的眼睛裡不是滿目凄涼?他們就是那時代的青年,英勇的青年。
在電影《青春之歌》中,我看到了滄桑的歲月,但當時社會環境下,進步青年敢於投身革命之中的熱情應該值得現代這社會中的青年人學習,學習他們的信念和無私的奉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今天,盡管我們國家處於和平時期,但「天下雖安,忘我必危」。同樣需要我們有一種強烈的餓愛國情懷。
我們從事的餓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是偉大的事業,這個事業一定要成功也一定能夠成功。但是,任何偉大的事業在其發展的途程中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現代化建設也是如此,必然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挑戰、困難和風險的考驗。廣大共青團員要團結全國各族青年,牢固樹立長期艱苦奮斗的思想,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堅韌不撥地開拓前進。
青年人一定要有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當代青年要樹立的理想,就是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的全面振興。當代青年要建立的信念,就是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和基本路線不動搖,堅定不移地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理想和信念,是我們戰勝艱難險阻,贏得勝利的強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而理想和信念的力量,只能通過投身火熱的社會實踐而不斷煥發出來。青年人要自覺地到祖國最需要的餓地方去,到條件艱苦的地方去,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建設的偉大實踐中經風雨,見世面,長才幹,作貢獻。也只有在這樣的偉大實踐中,才能使自己更快更好地成長和成熟起來。
從一定意義上講,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有希望,未來的發展就有希望。全黨全社會都要從永保中華民族生機與活力的高度,從確保我們祖國長治久安的高度,熱情關心青年一代的成長,積極創造各種有利條件,促進青年人才脫穎而出,希望新一屆團的中央委員會和書記處以及全體團的幹部,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工作能力,密切聯系廣大青年群眾;團結和帶領他們為實現黨的十五大提出的各項任務而共同奮斗。
青年是祖國的為來,是民族的希望。任何一個時代中,青年都是社會上最富有創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體。黨和人民對全國各族青年寄予殷切期望,希望你們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以自己的青春活力和滿腔熱血,為祖國和人民建立傑出的功績!
今天,我們在這隆重集會,紀念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80周年,這是全國億萬團員青年的盛大節目。此時此刻,我們這些為祖國和人民奮鬥了幾十年的老***員和老共青團員們,也同你們一樣,感到非常高興。
80年來,在中國***的領導下,一代一代青年站在時代的前列不屈不撓地奮斗。歷盡艱辛地求索,創造了令世人贊嘆的業績,涌現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先進模範人物和先進模範群體。如臨危不懼,捨身炸碉堡的全國戰斗英雄董存瑞,面對敵人的刺刀堅貞不屈、視死如歸的劉胡蘭,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的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雷鋒,身殘志堅,在逆境之中拼搏進取的女青年張海迪,在與滔滔洪水殊死搏鬥中英勇犧牲的新時期英雄戰士李向群,紮根基層,拼搏奉獻的當代青年榜樣秦文貴等。在我過青年運動的長期發展中,這樣的先進人物數不勝數,他們是我國有志青年的典型代表,他們身上閃爍著中華民族偉大奮斗精神的光彩,一切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作出貢獻的青年,他們的奮斗精神和光榮業績將永遠銘記在人民共和國的史冊上。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青年們去奮斗。希望青年們珍惜大好年華。牢記黨和人民的厚望。矢志奮斗,不懈進取,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征程中譜寫出更加壯美的青春之歌!!向著祖國更加美好的明天,前進!!!

青春,是一朵嬌艷的花,永不凋謝;
青春,是熾熱的驕陽,永掛天邊;
青春,是一首壯烈的贊歌,永遠迴旋於心房。
《青春之歌》通過青年知識分子林道靜的成長和進步來反映了一場歷史大風暴,展現了從「九·一八」到「一二·九」這個歷史時期,北京的一批大學生為了反對封建統治,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拯救危難中的祖國而進行頑強的不屈不撓的斗爭,真實生動地揭示了青年一代知識分子走向革命的必由之路。
我們作為熱血青年,更加應該把握青春,學會成長。
人,總是要一天天長大的,任何人都迴避不了這個事實。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成長起來的,它需要我們的勇氣。
現在的青年學生,不少人害怕長大,不想長大。只是一味地玩世不恭,遇到什麼事情都找父母,求朋友,而自己就根本什麼都不去想怕辛苦,怕麻煩,怕失敗,怕承擔,怕勞累,怕責任……他們習慣了讓別人安排好一切,走被別人設計的人生,迷迷糊糊,並自以為順理成章、盲目地一路走下去。
林道靜雖然有著悲慘的命運,但他卻一直與命運作斗爭,無論是多大的困難,都沒有將林道靜擊倒。面對後母對她的刻薄;官僚特務一次次的苦苦相逼;余敬唐的欺詐;愛人余永澤的懦弱、自私、迂腐和專制,他並沒有委曲求全,為保生命過安逸、舒適的生活。
我真的很佩服她的勇氣,她的剛毅和那一顆勇於面對生活中不幸的心。
成長,確實需要勇氣,需要承擔,這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經歷之一,是不可逃避的,就讓我們勇敢地站起來吧!
雖然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迷失,迷惘,但是從中會得到教訓、教育,林道靜正是這樣,一點一點成長起來的。所以,我們要在我們青春時期多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用知識武裝頭腦。增長知識的同時多累積生活閱歷。學著去面對,學著在逆境中生存,學著在困境中磨練心志,逐漸成熟。
幸福的生活得來不易。那是我們一代代的革命先烈用鮮血換取來的,他們用鮮血譜寫新的歷史,他們用鮮血澆灌大地,我們要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下,依然勇於扛上歷史的重任,把自己的生命與祖國母親的關懷下茁壯地成長起來的精神。
林道靜那充滿坎坷、充滿荊棘的,但又豐富多彩的人生隨著她一步步成長,一步步成熟,這也是黨一步步走向成熟的寫照。
我們青年一代要勇於成長,善於成長,牢記革命精神!

青春——「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道,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青春——一朵綻放的菊花,獨領風騷。
青春——一朵飄動的白雲,變化無窮。
青春——一首激昂的贊歌,迴旋心房。
青春之歌,我們正在譜寫《青春之歌》,當代文學史上第一部描寫學生運動,塑造革命知識分子形象的優秀長篇小說,作者楊沫個人經歷對其創作有很大影響。而今青春之歌作為一部電影呈現在人們面前,給人帶來的不僅是美的視覺享受,更多的是心靈深處的思考。。。
從「九一八」到「一二九」這一歷史時期為背景,以學生運動為主線,描寫了以大學生為中心的一批愛國進步青年。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的革命斗爭,塑造了各種類型的知識分子形象,反應了在政治階級矛盾日益激烈動盪的年代下,知識分子們的崛起和發展,表現了中國共產黨的思想道德教育下,知識分子們不斷更新思想,不斷擺脫封建思想的束縛,不斷進步的曲折過程。此影片更成功地塑造主人公林道靜這一在三十年代覺醒,成長的革命青年的形象。
林道靜出生於一個地主階級家庭,母早亡,她深受繼母的虐待。這也成就了她孤僻倔強的性格。為了反抗不幸的命運,離家出走,雖然現在的我們不被提倡離家出走,但是在當時,在一個封建地主的家庭里,這種行為是極其惡劣的,這也正表現了林道靜對當時社會思想的不滿,勇於反抗,有自己的思想性格,但她也並不成熟。
現在有不少學者和名人在呼喚要發揚五四精神或五四傳統,這是為什麼呢?不就正因為我們缺少這些嗎?在當時廣大的青少年學生們為了國家的利益,付出了自己的那一份最真摯的情感,用行動來維護中國的利益,維護我們的母親的利益。而今,天下太平,不需要我們像他們那樣,但他們敢於與邪惡斗爭的勇氣很值得我們學習,現實中,有很多地誣邪之處不就需要我們有這種勇氣去與之斗爭嗎?不過這也是需要一定的度,君子雖曰學不可以己,但學也要求其精,對之處,不能照搬,如是而已。
劇中林道靜長時間與余永譯生活在一起,並逐漸地發現了其本質面孔並毅然而然的選擇了離開,這需要勇氣,同時也呈現出了一個覺悟女性的形象。吾與之同為女,雖然我並沒有她那種私人情感,但卻有其感,不正如交友吧。擇友選益友著我們都知道,可是當你發現自己的益友非己所需,則何如?棄之?你會嗎?要想做到這樣需要勇氣去戰勝心裡的那一份不舍柔情。
盧嘉川是一個有激情有理想的熱青年,他是我們學習的一個很好的榜樣,充滿青春活力的我們不就應該對生活充滿激情,對未來有理想抱負嗎?青春就應該是激情,理想的。
在劇中,林道靜多次表示自己可為革命犧牲,但革命老同志教育她:死要死的有價值;應該說她自身思想還是有缺陷的,在老同志的幫助下,林道靜克服弱點,走向成熟。而今我們並沒有達到要死的地步,不過,首先活也要活得有價值,死要死的有價值是一門技術,活要活的有價值更是一門大學問,更需要自我換討,如何實現人生價值。
青春——林道靜的無私奉獻。
青春——盧嘉川的無限激情。
青春——五四青年們的愛國心。
青春——屬於我們的時光。
青春——絢麗人生的華偉篇章。
青春之歌——你,我,他的....

閱讀全文

與電影青春之歌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15cy影城電影網app下載 瀏覽:623
電影遇到俄羅斯軍艦 瀏覽:528
悟空傳電影主要講了什麼 瀏覽:620
美國槍戰動作電影 瀏覽:243
春節檔電影院放什麼電影 瀏覽:466
歐美電影獵捕 瀏覽:559
普通人美國電影 瀏覽:459
保護小白球動漫電影 瀏覽:685
日本陰獸電影解析 瀏覽:378
電影吧2018最新電影 瀏覽:671
俄羅斯籃球教練電影 瀏覽:919
電影院的商品 瀏覽:219
講述非洲移民到美國的電影 瀏覽:674
羅文姬演過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489
百線廣場的電影院 瀏覽:446
射殺老虎的印度電影 瀏覽:399
搜貓電影電視劇官場現形記在線全集 瀏覽:209
四川電視電影學院首頁 瀏覽:264
國產電影黑馬2018 瀏覽:388
2018電影排行總榜 瀏覽: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