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影片如何表現時間性
通過場景的細節表現 鏡頭切換後場景的變換 例如衣著 擺設 環境 語言 等等方面 想想最能體現當代的東西是什麼 就OK了。 祝你成功
㈡ 常常在電影里看到如美國軍隊表示時間的方法如0600時之類的,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這么用
這是把小時數與分鍾數合並在一起報數的方法。
都是採用24小時制的。
0600就是「06:00」,也就是「上午6點整」。
1234就是「12點34分」,也就是「中午12點34分」。
2345就是「23點45分」,也就是「深夜11點3刻」。
這種記時法的主要目的是:
1、簡單
2、因為簡單,所以在電報或口頭報數的時候,不容易發錯、記錯或聽錯。
3、一目瞭然。
4、因為一目瞭然,所以在電報等場合下,佔用的位數少,節省時間。
㈢ 影視敘事時間包括哪三種剪輯表現形式
影視敘事時間包括三種剪輯表現形式如下:
1、鏡頭與鏡頭之間的組接,即上下兩個鏡頭之間的關系。
2、將若干場面構成段的剪輯,即蒙太奇段落。
3、作為影片整體結構的剪輯,即影片的總體構思。
早期電影只是將拍攝到的自然景物、舞台表演原封不動地放映到銀幕上。採用了分鏡頭拍攝的方法,然後再把這些鏡頭組接起來因而產生了剪輯藝術。但隨著有聲電影的出現聲音和音樂素材的剪輯也進入了影片的製作過程,剪輯設備也越來越進步,於是出現了專門的電影剪輯師。
影視剪輯的基本流程具體如下:
1、標記
在素材庫中,樣片會分類標記清楚。每場戲都可能會包含導演或攝影師額外的備注。這是剪輯師初次看到的樣片,它是按照故事情節發展拍攝的,因此與內容相符。一個優秀的剪輯師會仔細觀看樣片,尋找可以融入電影中的動作和細節。
2、初次排序
剪輯師認真推敲在每個場景下拍攝的所有音頻和視頻素材,將重新排序,以最好的方式敘述故事。對於大製作片子,一般會一邊拍攝一邊剪輯。剪輯師將樣片剪輯整理好,供導演和製片人觀看。為了在剪輯時有更多選擇,一般這時剪輯師和導演可能會多拍些重要時刻的鏡頭。
3、粗剪和更改
粗剪通常要三個月時間完成。每個剪輯師都有不同的工作方法。有時候剪輯師獨自工作,然後給導演和製片人看一天或者幾周的工作成果;有時候和導演一起工作,討論電影的每個細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影視剪輯
㈣ 影片諾丁山中表現時間的方法
影片諾丁山中,表現時間的方法就是一個沙漏。
㈤ 如何利用影視時間的特點進行電視時間的處理
影視時間的三層涵義
_匈牙利的電影理論家貝拉·巴拉茲認為電影的時間:"首先是放映時間(影片延續時間),其次是劇情的展示時間(影片故事的敘述時間)和觀看時間(觀眾本能地產生的印象的延續時間)."
1、播映時間:_單部影視片或節目播映的總體時間長度.即電視節目(或者鏡頭段落)的實際佔有的時間,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片長.電視節目必定受到播出時間和屏幕畫框空間的限制,而這樣的限制又對編輯導演安排影視片結構情節提出了要求.
2、敘述時間:_銀屏幕上表現事物的時間,即這個節目(或者鏡頭段落)所表現的事件發生的事實時間,創造出來的藝術化的時間(蒙太奇時間).屏幕敘述時間不是真實的自然時間,它只是摹擬人的視聽感知經驗,將片段的時間重新結構成一個視覺或者想像中連續的時間.
3、觀眾的心理時間:播映時間和敘述時間綜合作用在觀眾心理造成的獨特時間感(主觀的時間形態),即觀眾在觀看時主觀心理感覺的時間.
2,影視時間的特點
從巴拉茲的論述中,我們起碼可以得出這樣兩個結論:
影視時間是多義的,即使是同一個作品,由於座標不同,時間的含義不盡相同.
影視作品不僅可以再現時間,還可以創造時間.影視中的時間有著無限的自由度.
電視時間的時態:節目敘述時間和事件時間在時間上的先後關系.大致可分為:
事後敘述(過去時態)
事前敘述(將來時態)
與事件同時的敘述(進行時態)
交錯進行的敘述(混合時態)
電視時間與空間
電視時間具有更為復雜的形態,還具有播出和收看時間上的直接性,連續性.
所謂直接性是指電視擁有直播信息的時間,它使現實的影象具有現場感,同步性.
所謂連續性是指電視從縱向上可以24小時連續撥出各類節目,從橫向上可以日復一日定時,定點播出某一節目.
㈥ 光影如何在影視中表現時間和時間的變化
舉個簡單的例子,太陽的為hi變化,光的敏感都可以,表達一天中的不同時間,甚至,一年中的春夏秋冬,比如菊花開在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