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長恨歌的導演是
1、長恨歌 (1952年吳回執導電影)
《長恨歌》是由吳回執導的劇情片,芳艷芬,張活游參加演出。《長恨歌》講述教員任重與葉青於往廣州的火車上邂逅,復在酒店內重逢,互相傾慕,回到香港,葉青更前來投靠任重,與熊武夫婦和章子儀等同住。
2、《長恨歌》是根據王安憶同名小說改編,由關錦鵬執導,鄭秀文、梁家輝、蘇岩、胡軍、吳彥祖主演的愛情劇。影片講述了一名上海傳奇美女一生和四個男人的故事。本片於2005年9月29日在香港上映。
3、2006年《長恨歌》是由海潤影視製作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民國愛情故事題材電視劇。由丁黑執導,謝君豪、張可頤、黃奕、吳興國及陳莉娜領銜主演。
❷ 李小龍一生拍過幾部電影
李小龍一生共拍電影28部,其中一部(死亡游戲)屬於半成品。
1、1940年《金門女》
《金門女》是Esther Eng導演的劇情電影,李小龍參與出演,講述了出生僅三個月的李小龍就被父親李海泉抱上銀幕,在《金門女》中扮演名叫「伯父」的嬰兒。
2、1948年《富貴浮雲》
《富貴浮雲》是俞亮執導,羅品超、小燕飛、李海泉、半日安、李小龍、胡美倫等主演的香港電影,該片於1948年出品。
3、1949年《夢里西施》
夢里西施是一部蔣愛民執導作品,羅麗娟、李蘭主演,李小龍作為客串,的作品,故事講述,盲人同住破屋的潦倒戲劇家,生性善良,富同情心,一次,他拯救了遭人凌辱打罵,及又被視作搖錢樹的歌女李施,之後更收容她,教導她,讓她擔任其新劇的女主角。
4、1950年《細路祥》
《細路祥》是一部由馮峰執導,李小龍、伊秋水、陳惠瑜主演的動作電影。影片講述了父母早亡、不甘貧窮而又良心末泯的小匪徒細路祥的故事。
5、1950年《凌霄孤雁》
凌霄孤雁,由中國香港導演吳回指導的一部黑白電影。上映於1950年6月23日。
17、1955年《詐癲納福》
香港電影《詐癲納福》由大成影片公司於1956年出品。該片由蔣偉光執導,新馬師曾、胡楓、白露明、朱丹、劉克宣、李小龍等領銜主演。
18、1956年《早知當初我唔嫁》
《早知當初我唔嫁》是蔣偉光執導的劇情片,1956年12月22日中國香港上映。
19、1957年《雷雨》
吳回導演的《雷雨》以五十年代香港電影感時憂世的中聯精神,承傳了原著以封建家庭為社會壓抑代表的脈絡。
20、1957年《甜姐兒》
香港電影《甜姐兒》由達豐影業公司於1957年出品。該片改編自國語話劇,由吳回執導,文蘭、張瑛、梁醒波、吳回、葉萍、李鵬飛等領銜主演。
21、1959年《人海孤鴻》
《人海孤鴻》是李晨風執導,吳楚帆等主演的劇情片。本片講述何思琪於抗日戰爭時家散人亡,妻子阿蘭及女兒去世,又跟兒子阿陶及傭人五姐失散後發生的故事。
22、1966年電視劇《青蜂俠》
《青蜂俠》是由William Beaudine執導,李小龍,Walter Brooke等人參加演出的電視劇。李小龍第一部好萊塢作品,也是華人在好萊塢主演的第一部電影。該劇講述了一位在城市中懲惡揚善的英雄的故事。
23、1971年電影《唐山大兄》
《唐山大兄》(The Big Boss)是香港嘉禾電影公司出品的武打片,由羅維、吳家驤聯合導演,李小龍、羅維聯合編劇,李小龍、衣依、田俊、苗可秀主演,該影片於1971年10月31日在香港首映。
24、1972年電影《精武門》
《精武門》(Fist of Fury)是香港嘉禾電影公司出品的武打片 ,由羅維導演,李小龍、羅維、倪匡聯合編劇,李小龍、苗可秀、田俊主演 ,該影片於1972年3月22日在香港首映。
25、1972年電影《猛龍過江》
《猛龍過江》(Way of the Dragon)是香港嘉禾電影公司出品的動作片,是由李小龍自編自導,李小龍、苗可秀、羅禮士、小麒麟等主演,該片於1972年12月30日中國香港首映。
26、1973年電影《龍爭虎鬥》
《龍爭虎鬥》是1973年嘉禾影業和華納影業聯合製作的一部動作電影,由羅伯特·克洛斯執導,李小龍、茅瑛、洪金寶、石堅、吉姆·凱利、約翰·薩克松、喬宏等人主演。
27、1973年電影《死亡游戲》未完成,只有李小龍的片段剪輯,其他的是唐龍(金泰中)替身演出。
《死亡游戲》是1978年洪金寶、李小龍、羅伯特·克洛斯執導的動作電影 。由李小龍、洪金寶、唐龍、卡里姆·阿布杜爾·賈巴爾、吉格·揚、考林·加普、元彪、田俊、苗可秀、喬宏等人主演。
28、2000年《勇士的旅程》收錄李小龍真正的遺作
《李小龍:勇士的旅程》是一部動作紀錄片,由李小龍、洪金寶、元彪、成龍、茅瑛、苗可秀、黃仁植、田俊等人主演。
❸ 電影洛神是誰主演的
洛神(2002)
導演:梅小青
編劇:陳靜儀/梁詠梅
主演:蔡少芬/馬浚偉/陳豪/郭羨妮
類型:劇情/古裝
製片國家/地區:香港
語言:粵語
首播:2002-6-24
集數:26
單集片長:45
蔡少芬 Ada Choi
性別: 女
星座: 處女座
出生日期: 1973-09-17
出生地: 香港
職業: 演員
更多外文名: Siu-Fun Choi / Siu-fan Choi / Winnie Choi
更多中文名: 美女芬(昵稱)
家庭成員: 張晉(夫) / 張楚兒(長女) / 張信兒(次女)
❹ 鴛鴦淚的主題曲是哪部電影
鴛鴦淚是電影《鴛鴦淚》的主題曲。
《鴛鴦淚》是1958年信誼影片公司出品的一部香港電影,由周詩祿執導,芳艷芬、羅劍郎、林家聲、譚倩紅、半日安、檸檬等主演。《鴛鴦淚》講述了杜文學被奸臣陷害,投奔其兄周仁和周仁之妻寶蝶,從而發生的一幕幕恩怨糾葛,最終沉冤昭雪,誤會解開,真相大白。
歌曲《鴛鴦淚》是歌手陳瑞和 阮以偉演唱的歌曲,李天平作詞作曲,包琦編曲。
歌詞:
女:輪回千年 若絮漫天
踏雪瞧盼愛人歸來
男:生生世世 至死不離
鵲語遙寄隨風送情
女:滿目濁淚 小雪凍情
鬢發相望人已在兩地
男:黯影人孤單白山鎖思情
女:雁飛南 地北蒼涼
鵲站枝 頭琢心觴
男:今生緣 來生相伴相依
合:相伴到海枯石爛
合:睜開眼就看見 你的一顰一笑
只因我愛你在我的心中
女:也許天註定
我們要相遇相知相愛
合:睜開眼就看見 你的一顰一笑
只因我愛你在我的心中
男:來世前生我不管
我多願永遠追隨你
女:輪回千年 若絮漫天
踏雪瞧盼愛人歸來
男:生生世世 至死不離
鵲語遙寄隨風送情
女:滿目濁淚 小雪凍情
鬢發相望人已在兩地
男:黯影人孤單白山鎖思情
女:雁飛南 地北蒼涼
鵲站枝 頭琢心觴
男:今生緣 來生相伴相依
合:相伴到海枯石爛
合:睜開眼就看見 你的一顰一笑
只因我愛你在我的心中
女:也許天註定
我們要相遇相知相愛
合:睜開眼就看見 你的一顰一笑
只因我愛你在我的心中
男:來世前生我不管
我多願永遠追隨你
合:睜開眼就看見 你的一顰一笑
只因我愛你在我的心中
女:也許天註定
我們要相遇相知相愛
合:睜開眼就看見 你的一顰一笑
只因我愛你在我的心中
合:來世前生我不管
我多願永遠追隨你
❺ 芳艷芬的人物生平
芳艷芬3歲時,父親把她送給了同鄉梁簪姑撫養,易名梁燕芳。梁簪姑是梁元桂的孫女,梁元桂是清咸豐年間進士,朝廷副欽差大臣,以及台(灣)澎(湖)兵備道兼提督學政。她自幼學粵劇,10歲進國聲劇院,11歲與紅線女同時進勝壽年劇團,16歲升為省港大班的正印花旦,40年代在廣州大龍鳳劇團以演《白蛇傳》、唱《夜祭雷峰塔》一曲成名。1947年在香港組成艷海棠劇團,以後又組成金鳳屏劇團,新艷陽劇團等,與白玉堂、任劍輝等多位著名粵劇演員合作過。1953年在香港被觀眾選為「花旦王」,聲名大噪。以自創「芳腔」,用鼻顎發聲,腔調圓潤雅淡,感情豐滿,廣受歡迎。1959年婚後退休。1984年與李曾超群成立群芳慈善基金,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服務,並曾為籌募善款,於1987年和1991年分別在香港和廣州登台義演。主要劇目有《洛神》、《竇娥冤》、《梁祝恨史》,《火網梵宮十四年》等。
1925年,梁燕芳隨母移居廣州。簪姑喜愛粵劇,燕芳經常陪伴觀看,耳濡目染,久而之久也愛上了粵劇,喜歡唱唱跳跳。卻巧,鄰居是粵劇老師傅王九,見她聲音甜潤,舞姿不俗,頗為喜歡,就教她唱功,並帶她上舞台表演,初露藝術天賦。從此,她走上粵劇藝壇,取藝名為「芳艷芬」。
1932年,剛滿10歲的小芳,就進入當時著名的國聲劇院。不久,在壽勝年粵劇團與小燕紅(紅線女)一起從藝,被譽為該團一對美麗「小宮燈」。接著,她在花錦綉粵劇班隨馬師曾、衛少芳等名伶邊學邊演,這就為她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實踐機會,使她在藝術上有長足的進步,聲色藝俱全。她從16歲開始,便擔當了省港名班正印花旦,成為粵劇新秀。
抗戰期間,廣州淪陷,她所在劇團經常到珠江三角洲城鄉演出,曾多次回恩平為鄉親們獻藝。一次在江洲鎮與陳露薇合演,另一次在聖堂墟與羅家權演出,她在《木蘭從軍》飾演花木蘭,女扮男裝,子喉平喉,運腔自如,引吭高歌,正氣凜然,同仇敵愾,借木蘭之口抒發愛國豪情,令人振奮,激發了人們的愛國熱情。 抗戰勝利後,她在廣州與梁醒波、白玉堂、薛覺先、新馬師曾等名伶同台演出《梁山伯與祝英台》等許多著名劇目,場場爆滿,盛況空前。在《白蛇傳》她唱「夜祭雷峰塔」一曲,以鼻顎發聲,圓潤淡雅,餘音裊裊,如珍珠落盤,水銀瀉地,創造了「芳腔」,形成了獨特流派,令聽者著迷,譽滿羊城。
一段時間,隨著電影興起,粵劇藝術也搬上銀幕。為適應觀眾需求,她接受香港電影公司邀請,任該公司第一女主角。她與林家聲、鄧碧雲等拍演了粵劇藝術片150多部,使她的演藝事業達到顛峰。她的影片頗為暢銷,直到今天,香港兩家主要電視台幾乎每天都播放有關節目,她的唱片和錄音帶,在港澳市場也十分搶手。1990年,她花了大量心血將歷年來積累的首本曲目,灌錄成一套激光唱片——《芳腔新唱》,完成了一項藝術工程,受到粵劇界和觀眾普遍好評,她對粵劇藝術的傳承和創造作出不少貢獻。 20世紀50年代末,她與香港名醫楊景煌結為伉麗,退出藝壇。但她仍然依戀藝術,從未有停止活動,把藝術投向社會慈善事業。1984年,她與粵劇愛好者曾超群女士合作,成立「群芳慈善基金會」及「群芳藝苑」等團體,研究藝術,灌錄唱片義賣,用作經費。1987年10月間,她親自登台舉行慈善演唱會,這次共籌款1260多萬港元,分別贊助給港島10個慈善機構。到1988年,她為「群芳慈善基金會」籌得基金達4170萬港元,資助一批學校、慈善單位和醫院的建設,受到社會稱贊。她的慈善活動,由香港而至美國。早在1985年,群芳慈善基金會美國紐約分會特設加州路德大學、紐約丕士大學的「群芳東亞研究所」及「群芳獎學金」等機構,經常邀請著名學者來演講,或舉辦學習班,宣傳東亞文化,獎勵成績優異的東亞學生。功成名就,情系桑梓。她離開家鄉半個多世紀了,然而愛鄉之心誠切。開放改革後,她出資修建南坑壟村祖屋的同時,也幫助鄉親建造新居,鄉親們甚為感激。1998年6月華東地區遭受特大洪澇災害。當時她剛從美返港,立即參與在快活谷馬場舉行的大匯演,並與蕭芳芳、鍾楚紅等紅伶影星合唱《滔滔千里心》一曲,還將精心繪制的《富貴蝶來》畫幅,以及錄制卡式錄音帶2000盒獻給大會,當場拍賣,所得款全部賑濟華東災區。同年8月,廣州市文聯和文化局藝術委員會,借酬報她捐贈之機,在廣州友誼劇院舉行「芳艷芬藝術欣賞會」,她與紅線女等同台演出,堪稱省港粵劇界一大盛事。省人大、省政府、新華社香港分社領導在會上發表講話和觀看演出,各大報分別作了報道和發表評論文章,大加稱贊,恩平人民特為她送上了大花籃,表示祝賀。「花旦王」芳艷芬,憑著熱心推廣粵劇藝術,並鼎力支持慈善事業,獲授香港2003年銅紫荊星章。
❻ 有情飲水飽,無情吃飯飢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只要兩個人真心相愛,即使客觀環境再差,也能開心快樂,就像喝白開水也能當飽飯。有情飲水飽的下一句是無情金屋寒。兩個人如果沒感情的話,就是住在金屋裡也會感覺冷。意思是感情比物質重要。
《有情飲水飽》也是1952年上映的香港電影,由任護花執導,芳艷芬、羅劍郎、梁醒波、紫葡萄、伊秋水、黃楚山等領銜主演。
主要講述一日,商人方翁請來馮偵探調查家中珠寶失竊案,馮偵探曾一度懷疑竊匪是方翁女兒綺文的戀人羅申,隨後卻發現身為車行工程師的羅申原來也是密探。於是與羅申合力偵查,發現真凶實為方翁本人。原來方翁因生意失敗欠下巨債,本欲變賣妻子珠寶周轉,不料卻被二人識破......
❼ 「天賜良緣」是什麼意思
「天賜良緣」意思是上天賜下的美好的姻緣。
良緣:
拼音:liáng yuán。
釋義:美好的緣分;美好的姻緣。
出自:
1、唐·李商隱《風雨》詩:「新知遭薄俗,舊好隔良緣。」意思是新交的朋友遭到澆薄世俗的非難,故舊日的老友又因層層阻隔而疏遠無緣。
2、清·李漁《蜃中樓·雙訂》:「國色難逢,良緣不再。本待說起求親之事,又不好唐突他。」
3、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意思是都說是美好的姻緣,我卻說是木石前盟。
造句:有些婚姻,看錶面條件,根本好像沒有辦法維持下去,可是一樣有人苦中作樂,糾纏數十年。有些明明是天賜良緣,偏偏無疾而終,黯然分手。
「天賜良緣」的近義詞:
天付良緣:
讀音:tiān fù liáng yuán
意思:指上天給予的美好姻緣或緣份。
出自:《群英類選·〈鮫綃記·鮫綃會合〉》:「到今日天付良緣重聚首。」意思是到今天上天給予的緣份讓我們重新相聚。
❽ 天賜良緣演員表
1947年10月28日,《天賜良緣》製片地區 中國香港主 演 黃曼梨,張瑛,葉萍,伊秋水,廖夢覺,鄧美美
1959年02月25日,香港電影《天賜良緣》由桃源電影企業公司於1959年出品。該片由芳艷芬、羅劍郎、李香琴、鄭君綿、白龍珠、馬笑英等領銜主演。主要劇情是:葉珊松遭僱主七姑苛待,因打破古董花瓶,被七姑趕走,獲梁志德仗義收留。志德庶母向七姑借貸,以家傳玉佛作抵押,志德親母心痛不已。志德與松在街上路不拾遺,歸還給富翁。富翁為報恩,助志德奪回玉佛,志德母親大喜,並撮合志德、珊松二人。
1987年版《天賜良緣》是由黎應就執導,張學友、鄭裕玲、張曼玉、夏文汐、鄧碧雲、陳百祥等參演的一部劇情片。
影片講述了面對與吉仔間的朗情妾意,小立不知如何是好的故事。
《天賜良緣》是2003年由羅漢西皮執導的印度歌舞愛情電影。艾什瓦亞·拉伊,阿布舍克·巴強主演,影片講述了英俊瀟灑的拉吉,卻對婚姻之事毫不動心,這可急壞了母親和叔叔。為了盡早使他結束漂泊的生活,叔叔一家人用計將他從美國騙回印度。於是,無奈的拉吉開始在叔叔的安排下,約見一個又一個適齡女子。漸漸地,他發現自己的心被叔叔的雇員——美麗的納姆拉塔占據了。他害羞地向堂妹吐露了心聲,不想竟然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原來,自己一心仰慕的女子竟然是一位單身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