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講述70 80 90 年代的電視劇 電影
1、《沙家浜》
2、《智取威虎山》
3、《小花》
4、《冰山上的來客》
5、《年輪》
6、《北大荒》
7、《孽債》
8、《與青春有關的日子》
9、《夢開始的地方》
10、《空巷子》
11、《空鏡子》
12、《幸福像花兒一樣》
13、《青春的童話》
14、《我的美麗鄉愁》
15、《陽光燦爛的日子》
16、《美人草》
17、《雲水瑤》
18、《有話好好說》
19、《那人那山那狗》
相關介紹:
(1)《沙家浜》與《紅燈記》《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襲白虎團》《紅色娘子軍》《白毛女》《龍江頌》並稱為八大樣板戲。它的前身是滬劇《蘆盪火種》。1963年,北京京劇團接受了改編滬劇《蘆盪火種》的任務。創作組由汪曾祺、楊毓珉、肖甲、薛恩厚4人組成,汪曾祺為主要執筆者。改編成京劇的《蘆盪火種》最初取名為《地下聯絡員》,由趙燕俠飾阿慶嫂,譚元壽飾郭建光。後經國家領導人審看,提出了修改意見,劇名由毛澤東主席定為《沙家浜》。
(2)現代京劇劇名。《沙家浜》與《紅燈記》《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襲白虎團》《紅色娘子軍》《白毛女》《龍江頌》並稱為八大樣板戲。它的前身是滬劇《蘆盪火種》。1963年,北京京劇團接受了改編滬劇《蘆盪火種》的任務。創作組由汪曾祺、楊毓珉、肖甲、薛恩厚4人組成,汪曾祺為主要執筆者。改編成京劇的《蘆盪火種》最初取名為《地下聯絡員》,由趙燕俠飾阿慶嫂,譚元壽飾郭建光。後經國家領導人審看,提出了修改意見,劇名由毛澤東主席定為《沙家浜》。
(3)《小花》是北京電影製片廠製作的劇情片,由黃健中、張錚執導,唐國強、陳沖、劉曉慶等主演,於1979年上映。
該片改編自前涉的小說《桐柏英雄》,講述了在解放戰爭時期,桐柏山區一戶窮苦人家為生計賣掉了親生女兒小花,之後又收養了地下黨員留下的女嬰,他們給這個女嬰取名也叫小花,十幾年後,失散的親人在戰火中又一次重逢。
(4)《冰山上的來客》於1963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製作發行,由趙心水執導,梁音、阿依夏木、谷毓英等人主演。影片從真假古蘭丹姆與戰士阿米爾的愛情懸念出發,講述了邊疆戰士和楊排長一起與特務假古蘭丹姆鬥智斗勇,最終勝利的阿米爾和真古蘭丹姆也得以重逢的故事。 該片曾獲1964年長春電影製片廠「小百花獎」的最佳導演獎。
(5)《年輪》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根據梁曉聲的同名小說《年輪》改編拍攝的,張士會等主演。該劇描寫的是東北哈爾濱幾個知青的聚散離合的故事。該片播出後引起強烈反響,引起知青群體的共鳴。本片榮膺1995年大眾電視「金鷹獎」最佳長篇連續劇之一。
中國電影誕生於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創辦人任慶泰拍攝了由譚鑫培主演的《定軍山》片段,這是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影片。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園內的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戲」,是中國第一次電影放映。粉碎四人幫後,電影事業獲得發展。1977年電影生產開始復甦,1980~1984年平均年產量達120部左右,每年觀眾人次平均在250億左右,中國電影進入一個蓬勃發展的新時期。2012年,中國電影年產量高達745餘部。2013年全年總票房217.69億元人民幣,全國共有銀幕18195塊。
⑵ 有哪些老電視劇(八九十年代的)
1、《射鵰英雄傳》,1976年上映。
該劇是蕭笙執導,白彪、米雪、梁小龍等主演的一部古裝武俠電視劇。該劇講述了郭靖和黃蓉的愛情故事。
2、《白發魔女傳》,1994年上映。
《白發魔女傳》是1994年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出品的古裝武俠電視劇,改編自梁羽生同名武俠小說,由蕭顯輝監制,蔡少芬、何寶生主演。該劇描述了卓一航與練霓裳一段身份對立但又浪漫凄美的愛情故事。
3、《封神榜》,1990年上映。
是由港台大陸合作,1990年出品的古裝神話歷史劇,由郭信玲執導,冰天、顧漢昌、歐陽宇平、余又晨編劇,傅藝偉、藍天野、湯鎮宗、達奇、張曉林、徐婭、何威、王正偉等主演。
該電視劇講述了商末時期,由於紂王得罪女媧、殘暴無道,寵信妖女妲己,苦害生靈;周文王順應天時,招兵買馬,聘請姜子牙出山討伐紂王,最終推翻商王朝的神話故事。
4、《誓不低頭》,1987年上映。
《誓不低頭》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出品的時裝電視劇,由梁材遠執導並監制,韋家輝編審,鄭少秋、曾江、郭晉安、羅嘉良領銜主演。該劇講述了武師謝文武因被人陷害無辜入獄,十多年後方證實無罪,重獲自由後與真凶鬥智斗勇的故事。
5、《射鵰英雄傳》,1976年上映。
該劇是蕭笙執導,白彪、米雪、梁小龍等主演的一部古裝武俠電視劇。該劇講述了郭靖和黃蓉的愛情故事。
⑶ 關於知青下鄉年代的電視劇有哪些
我是做農村工作的,這些年反映農村題材的電視劇作品很多,但我最推崇吳秀波主演的《馬向陽下鄉記》。
吳秀波把包村書記馬向陽演活了,演到家了。這就是第一書記的標桿。直到現在,每每談起農村工作,腦海里最先浮現的就是吳秀波,就是馬向陽。
想了解農村嗎?看一看馬向陽吧。
⑷ 關於以60年代到90年代為背景的電視劇,電影有哪些
《與青春有關的日子》 題材:親情片集數:52集主創人員導演、編劇:葉京主要演員:佟大為 飾方言黃勐飾高晉 常景如 飾百姍白雪(白百何) 飾喬喬 文章飾卓越 果靜林 飾高洋 陳羽凡 飾許遜 齊囊(齊歡)飾 李白玲 佟磊飾 馮褲子 主演:佟大為、齊歡、陳羽凡、白雪、果靜林、張昊、黃勐、文章、佟磊 本片是著名京派導演葉京繼《夢開始的地方》之後又一部自編自導的力作。該劇真實再現五、六十年代生人的那一代人從少年直到中年的學習、工作和情感,人物性格鮮明,故事跌宕起伏、洋洋灑灑、相當有看頭…… 這電視劇是中國最經典的電視劇!既搞笑又感人!
⑸ 80年代十部經典電視劇,7080後的童年回憶
83年大俠霍元甲
描寫武術家霍元甲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以民族大義為重,致力於中華武術界的團結,在民族危亡,列強入侵時,以自己高超的武藝戰勝外國武師、力士,為國爭光、激發了中華兒女的民族自信心和愛國熱情。
83年星星知我心
父親意外去世,母親查出患癌,將5個孩子全部送人的故事,特別催人淚點。後來學校組織看個電影叫《媽媽再愛我一次》跟這個差不多,主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當年是最火的兒歌。
83年射鵰英雄傳
經典之作啊,翁美玲之後,再無黃蓉,郭靖的淳樸仁厚,黃蓉的聰明伶俐,黃葯師的孤傲歐陽鋒的心狠手辣,洪七公的正義,心如蛇蠍的楊康。兒女情長,家國天下,情義二字道盡了金庸先生塑造的江湖世界數不盡的佳話。
85年楊家將
香港無線拍的6集電視劇,雲集了所有香港老牌女神,堪稱最養眼的電視劇。
85年八仙過海
在山東蓬萊拍攝,鐵拐李,漢鍾離,張果老,藍采和,呂洞賓,韓湘子,何仙姑和曹國舅,凡人經過仙人的點化不斷修煉成仙,遭遇不相同,卻本著一個原則: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除惡行善。
85年濟公
游本昌的濟公堪稱經典,南宋時期,杭州靈隱寺住這一位瘋癲和尚,人稱濟公,傳說為羅漢轉世。他本姓李,祖上乃宋太宗駙馬。濟公二十七歲出家,不戒酒肉,破衣拉撒,不知情者皆道其瘋癲,卻不知其實為得到高僧。濟公濟困扶危,懲治強梁,經常用一些詼諧的小法術教訓那些欺壓百姓、魚肉鄉民的奸佞惡霸。惡人提起他又恨又怕,百姓們則對濟公師父愛戴有佳。
86年西遊記
六小齡童扮演的孫悟空 遲重瑞扮演的唐僧,馬德華版的豬八戒,閆懷禮的沙和尚,四大名著中的經典,小時候最喜歡看的電視劇,每年暑假的經典重播,無人超越。
86年聊齋
以蒲松齡的小說《聊齋志異》為題材,薈萃了廣為流傳、膾炙人口的50個左右生動故事。小時候認為最驚悚的電視劇了,一聽開場那個音樂就毛骨悚然,一到關鍵時刻就用被蒙住頭,想看又不敢看,看完晚上都不敢上廁所,總覺得有雙眼晴在身後。現在再回想起來也沒那麼恐怖了。
86年封神榜
紂王無道,信寵妲已,斬妻誅子,殺文害武,治造炮烙螢盆,酒池肉林鹿台,聚斂民財,苦害生靈。姜子牙時運不至,了世垂釣潘溪,年至八十方時來運轉,得文王相聘,扶保武王姬發,身犯三十六路兵伐,東進五關,孟津河大會天下八百諸候,共減無道,捉拿妲姬,血濺朝歌,與周滅紂封神演義。
87年紅樓夢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奇斗艷的丫鬟小姐,劇中三十六人各有特色,紅樓夢是個悲劇,隨著元春進宮,賈府逐漸昌盛,元春封貴妃,賈府達到鼎盛,元春病死,賈府走向衰敗,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與賈寶玉愛而不得,寶釵雖然嫁給寶玉,卻是孤獨的,黛玉的扮演者陳曉旭,17歲出道,40歲出家,41歲離世,一生沒走出林黛玉的影子,令人惋惜。
⑹ 有哪十部評價高的的年代劇
《大宅門》、《闖關東》、《父母愛情》、《金婚》、《老農民》、《平凡的世界》、《風車》、《正陽門下》、《福貴》、《請你原諒我》。以上十部年代劇展現了在時代背景下不同人生的起伏,值得推薦。
9、《福貴》:這部劇改編自余華小說《活著》,通過地主少爺福貴一生的經歷,描寫了從解放前的1946年到三中全會幾十年中國農村的生活畫面和時事變遷。此劇保留了原小說的悲劇色彩,在悲劇的基調中賦予了這個悲劇故事以一種不動聲色的幽默與詼諧。
10、《請你原諒我》:全劇以情為主題,深情展現了那段遠去的歲月,以及當時人們發自內心的單純、簡單、無私無畏的愛情,幾乎所有跌宕的命運皆因情而起,感情既是改變命運的內在驅動力,也是造成曲折、跌宕的核心因素。
⑺ 反映八十年代的電視劇有哪些
1、《請你原諒我》
電視劇《請你原諒我》由九洲音像出版公司、北京春天融和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北京新經典影業公司出品,由劉惠寧導演執導,吳秀波、吳越、海清、董潔、房子斌、王大治等主演。
該劇以20世紀70年代高考恢復為背景,圍繞幾名大學生的感情糾葛展開,通過講述他們在以後數年彼此間錯綜復雜的生活和情感境遇,展現了上世紀八十年代獨有的人文風貌。該劇於2011年12月21日在天津、安徽、陝西、河北衛視首輪上星播出。
2、《母親的戰爭》
《母親的戰爭》是由劉新擔任總導演、王義明導演,翹楚編劇,張少華、奚美娟、郝平、姜宏波、王茜華等主演的家庭倫理劇。
講述了以奚美娟和張少華為首的馬、梁兩家,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因種種誤會和沖突引發的恩怨情仇以及兩代人之間的情感糾葛。本劇於2011年3月21日在北京影視頻道播出。 於2011年10月31日山東、河南、安徽衛視上星。
3、《愛是一顆幸福的子彈》
《愛是一顆幸福的子彈》是由胡坤創作同時擔任導演,沈佳妮、陳思成、張歆藝、張子晨等人主演的青春電視劇。劇情圍繞一些小青年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數十年間錯綜復雜的情感關系與友情糾葛展開,通過幾個年輕人的感情經歷,記錄了一個時代的變遷,充滿了讓人感動而又懷念的故事情節。
4、《當愛已成往事》
《當愛已成往事》改編自小說《雲上的日子》,是由張海東擔任製作人,夢繼執導,李光潔、郝蕾、高雲翔、譚濤、唐於鴻、劉越等主演的都市情感劇,共32集,於2009年10月30日起在濟南新聞頻道和吉林生活頻道播出。
該劇講述的是生於60年代,愛在80年代,交錯90年代的三對情侶的動人愛情和曲折經歷的故事,表現了光榮與夢想,陰謀與愛情這一永恆的主題。
5、《父輩的旗幟》
《父輩的旗幟》是中央電視台文藝中心影視部出品的一部故事生活劇,由李小平執導,邱對編劇,聶遠、王力可、張默、曹磊、李小萌等人主演。該劇主要講述了上世紀80年代初,一個大工廠的三個勞模師兄弟家庭間恩怨糾葛的故事。該劇已於2008年4月22日登陸央視八套黃金時段播出。
《父輩的旗幟》作為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的獻禮片,將時代的變遷和發展濃縮在幾代人身上。該劇反映了80年代的人對崇高理想的追求和對生存價值的感悟,以及在急劇變革的年代裡,每個人的思想和感情的變化。
⑻ 求幾部關於60-70年代的電視劇。
一、《如歌的歲月》
該劇以70年代為背景,講述三男三女來到太湖邊的小山村插隊落戶。在那樣一個新舊時代交替的年月,和所有年輕人一樣,他們迷惘多於理想,思考多於狂熱;在精神與物質都極度匱乏的環境中,他們總在探討未來會是什麼樣。多年以後,這六個年輕人在如今這個波瀾壯闊的時代占據了不同的位置,往事又將他們聯系在了一起。
二、《血色浪漫》
《血色浪漫》是由北京潤亞影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的電視劇,滕文驥執導,都梁編劇,劉燁、孫儷、連奕名、林好等主演。該劇以60年代為背景,描述了經歷過文化大革命一代年輕人成長的故事,並已於2004年11月30日在江蘇衛視首播。該劇於2019年6月10日在西瓜視頻獨播。
三、《北風那個吹》
該劇是高滿堂根據自己年輕時下鄉的真實感受創作,由安建執導,高滿堂編劇,夏雨、閆妮、馬蘇、於恆等聯袂主演的電視連續劇。
講述七十年代知青的真實生活,以二十多載的命運跨度,以笑淚交融的獨特講述方式,閆妮在劇中扮演了憨厚朴實的大隊長牛鮮花,她愛上了由夏雨飾演的知青帥子,兩人由此開展了一段跨越20年的姐弟情緣。
四、《我們的知青年代》
該劇是李源執導,符馨尹、許亞軍等主演的電視劇。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生活。並用大量的篇幅描寫了後知青時代的生活。在商場激烈的角逐中,這些從農村回歸到城市的青年人與名利為伍與愛恨糾結,讓故事變得跌宕起伏。
五、《福貴》
該劇是朱正執導的家庭情感劇,由陳創、劉敏濤、李丁及張鷹共同主演。2005年12月16日首播。該劇改編自余華小說《活著》,通過地主少爺福貴一生的經歷,描寫了從解放前的1946年到三中全會幾十年中國農村的生活畫面和時事變遷。
⑼ 八九十年代農村題材電視劇有哪些
1、渴望(1990)
《渴望》是1990年出品的50集電視連續劇,由魯曉威、趙寶剛執導,張凱麗、李雪健、黃梅瑩、孫松、藍天野主演。
該劇講述了年輕漂亮的女工劉慧芳面對兩個追求者遲疑不決。一個是車間副主任宋大成,一個是來廠勞動的大學畢業生王滬生。她渴望愛情,但是,前者有恩於她,後者身處困境,需要幫助,這使她左右為難。1990年12月在中央電視台播出。
2、趟過男人河的女人(1995)
《趟過男人河的女人》是1995年由陳國軍執導,李琳、張兆北等主演的劇情電視劇。
該劇講述了美麗善良山杏深得同村年輕人喜歡,村治保主任兒子大寶,更要非山杏不娶,而山杏卻與下鄉扶貧幹部玉生相愛了。
3、夜深人不靜(1996)
《夜深人不靜》 是一部農村家庭喜劇電視劇,主要演員為趙本山,范偉,高秀敏。以趙本山飾演的農民老樂回家為兒子張羅婚事為劇情主線,展示新時代農民的精神風貌。
4、一鄉之長(1997)
《一鄉之長》是張惠中執導,趙本山等主演的電視劇。該劇以最小的政府機關"鄉"為背景,通過一鄉之長的沉浮,展示新時期農村進步與落後,廉政與腐化,權利與金錢之間的復雜社會斗爭。
5、山城棒棒軍(1997)
《山城棒棒軍》是重慶電視台、中國電視劇學研究會合作出品的方言電視劇,該劇由束一德執導,龐祖雲、趙亮、王群英、張新、仇小豹、謝先麗等聯袂主演,該劇於1997年首播。
該劇講述了一群棒棒軍在重慶朝天門碼頭一帶,靠著一根竹棒、兩條繩索,下力討生活的故事。
《庄戶人是天》是一部20集的電視連續劇。劇作家郭建華先生融合《姜守本進城》、《橋》、《三掌櫃》三部小說改編劇本。本劇吳俊華擔任導演,青島電視台出品。
⑽ 求講述70—80年代的農村歷史生活電視劇和電影
1、《上門女婿》
主演:張豐毅,曲國強,張莉莉,趙倩
該劇以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末黃河流域的農村生活為背景,講述了地地道道的中國農民在由貧困走向致富的時代變革中,觀念、心靈、情感、命運的變化。
2、《當家的女人》
張曉春擔任導演,王茜華、孫濤、蔣寶英、戈治均等主演的農村電視劇。
該劇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後10年為歷史背景,圍繞著女主人公菊香的曲折人生經歷,透過幾個家庭錯綜復雜的矛盾糾葛,展現了十一屆三中全會給農村帶來的巨大變化,進而揭示了中國農民在生存、生活、情感、觀念上的變化。
3、《我的土地我的家》
楊晶執導,譚文峰、仧演編劇,張洪傑、由力、關小平、初星一、霍亞明、張二丹、張錚主演的農村題材電視劇。
該劇是以1978年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以來的發展變化為背景,描述了三十年來農村改革開放的歷程。劇中以農民張老存一家人的恩怨糾葛為縮影,講述了農村和農民在改革開放30年間的悲歡。
4、《老農民》
編劇:高滿堂、李洲,總導演:張新建,導演、攝像指導:王濱、張開宙。
該劇從1948年開始,講述山東黃河岸邊的麥香村,由土地改革始發的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故事。
5、《絕戀》
張元龍執導,謝蘭、孫岩主演的家庭倫理劇。該劇根據何群倉同名小說改編,描述的是上世紀70至80年代,發生在原長安縣3戶人家之間的愛情、親情和友情故事。
6、《平凡的世界》
簡介:以農村題材為主,通過對年輕人生活的描述,反映了新生活中一代年輕人的價值觀。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而最引人感動的,還是孫氏兄弟不甘為命運的玩偶,在沉重的生活中發掘自己被禁錮的價值,自強不息的命運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