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不是啦。
電影院播放的3D電影有主動式和被動式的。
❷ 主動式3D和被動式3D哪個好
這兩種都是目前主流3D技術,一是SG快門式(又被俗稱主動式),一是PR偏光式(又被俗稱被動式)。就電視機而言:前者以索尼、三星、海信等為代表,後者以LG、創維、康佳等為代表。其實,主動或被動這種說法並非規范用語。雙方各有優劣,但都可以支持全高清顯示,也支持2D-3D的轉換。 要是換成電影技術來說,主動式3D是投影機自帶的功能,可以支持3D功能,但是輸入源為刷新率120HZ。投影機菜單調成3D功能,配戴電子式的原裝眼鏡,就可看了,原理是每秒有60HZ到左右眼,主要是眼鏡前端的電子頻率接受器。這種技術較高清一些,重是也有重影,其次看的時間長很容易眼睛疲勞。
❸ 主動快門式3d眼鏡如何用於普通電視觀看3d電影
主動快門式3D眼鏡只能用於與它相配套的電視或電腦,不能用於其它場合。普通電視機如果想觀看3D電影只能用也必須用具有3D功能的(一般絕大多數是偏振光式的)電視機,戴偏光眼鏡觀看。如果片源是紅藍3D的就可以用沒有3D功能的電視機戴紅藍3D眼鏡觀看了。
❹ 三星電視播放3D電影,主動式眼睛如何連接 我聽說連接上電視會提示。我需要同時按什麼
尊敬的三星用戶您好:
由於不知道您是如何操作的,我們建議您參考以下方法:
1.電視通過HDMI介面連接藍光播放器、3D播放器等設備,或者通過USB介面連接USB設備。
2.播放左右格式或上下格式的3D片源。
3.按電視遙控器的【3D】鍵(智能觸摸遙控器請先按【更多】鍵,然後選擇【3D】),根據播放的3D片源格式選擇「左右」圖標或「上下"圖標。
4.將3D眼鏡對著電視,按住眼鏡的【電源】鍵,當電視屏幕提示連接成功後,再佩戴3D眼鏡進行觀看。
三星企業知道,為您提供優質的解決方案,用心解答您的問題,希望能夠得到您的滿意評價。
❺ 3D電影有幾種類型
1、空分法:
電影院中普遍採用。一般用偏振眼鏡觀看,也有用光譜眼鏡的。
2、不閃式:
不閃式3D 電視方式是最接近我們實際感受立體感, 不閃式3D的特點:有關視角方面,在視聽推薦距離內觀看時不閃式3D全然不成問題。
3、互補色:
是另一種3D立體成像技術,有紅藍、紅綠等多種模式,但採用的原理都是一樣的。
4、時分法:
時分法需要顯示器和3D開關眼鏡的配合來實現3D立體效果。時分法所採用的立體眼鏡構造有些復雜,當然成本也高些。
5、光柵式:
為了迎接2008北京奧運會接收電視立體節目,我國自己製造出了光柵式的立體電視機,但光柵式也有缺點,就是清晰度和其它的立體相比要差些,只有在非常大的電視上清晰度稍高,但這樣一來,價格也就上去了,想克服這個缺點就是要技術進步。
(5)3d電影主動擴展閱讀:
不宜人群:
1、獨眼、雙眼矯正視力相差3行以上、斜視、閉角型青光眼患者及高危人群、眼部手術恢復期的患者。有關專家提醒做過激光近視眼手術的患者在恢復期內不可經常觀看3d電影,在3個星期內最好不要看3d電影。
2、高血壓、心臟病、眩暈症、恐高症者,精神抑鬱或狂躁者。3D電影的畫面內容多為飛行、旋轉、快速切換、穿越起伏的運動場景,對於平時有恐高、暈車症狀的觀眾易產生精神緊張和心理不適,此外3D電影音樂和畫面比較刺激,看後感覺會比較高興,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能會發生血壓升高、頭暈、胸悶等不適。
3、高度近視眼患者、遠視眼患者、老年人、有閉角型青光眼家族史的人、以及「淺前房、窄房角」的觀眾都屬於青光眼的高危人群,不宜觀看3D電影。
眼睛長時間處在光芒較暗環境中,瞳孔擴大,就會使周邊虹膜堆積,房角變的更窄,影響房水循環,導致眼壓升高,誘發閉角型青光眼。另外電影畫面場景驚險刺激,可興奮人體自主神經系統,也可以使瞳孔散大,引起青光眼發作。
❻ 電腦可以看主動快門式3D電影么
3D電視支持左右格式和上下格式3D立體更慢主,你說的什麼主動快門與3D電影無關,而且3D電影沒有此主動快門之類之說,你無需管他,3D立體電影只有左右,上下,交錯格式.電腦可以播放所有格式3D電影格式,包括紅藍等偏色3D電影.最好的3D電影效果為左右格式和上下格式主動快門式3D技術,英文為Active Shutter 3D,配合主動式快門3D眼鏡使用。這種3D技術在電視和投影機上面應用得最為廣泛,資源相對較多,而且圖像效果出色,受到很多廠商推崇和採用,不過其匹配的3D眼鏡價格較高。主動快門式3D主要是通過提高畫面的刷新率來實現3D效果的,通過3D電視把圖像按幀一分為二,形成對應左眼和右眼的兩組畫面,連續交錯顯示出來,同時紅外信號發射器將同步控制快門式3D眼鏡的左右鏡片開關,使左、右雙眼能夠在正確的時刻看到相應畫面。這項技術能夠保持畫面的原始解析度,很輕松地讓用戶享受到真正的全高清3D效果,而且不會造成畫面亮度降低。一般情況下,3D液晶電視屏幕刷新頻率必須達到120Hz以上,也就是讓左、右眼均接收到頻率在60Hz以上的圖像,才能保證用戶看到連續而不閃爍的3D圖像效果。
滿意請採納
❼ 3d電影主動立體 投影機的動作是什麼
3D是兩台機器打出一個畫面重疊,機器上用兩個偏光片
❽ 3D電影讓人身臨其境的效果是如何形成的
最常見的電影3D效果,是用「光分技術」來實現的。它依賴於偏振光和濾光片,讓每隻眼睛只接收到一部分光,而濾掉另一部分。在上世紀拍攝3D電影時,人們會在一個鏡頭前加一塊水平方向的偏振片,只讓水平方向振動的光透過;另一個鏡頭前加垂直方向的偏振片。再將這兩個鏡頭並列,之間的距離和人眼之間距離差不多,就可以開始拍攝了。在播放時,讓觀眾戴上帶有偏振片的眼鏡,偏振方向和攝像機偏振片的方向相同。這樣,左眼的眼鏡就會完全濾掉右側攝像機拍攝的畫面,而右眼的眼鏡則濾掉左側攝像機的畫面。這種3D電影要求觀眾必須坐得筆直。
後來,利普頓改良了這種技術,造就了RealD
3D。它的偏振光振動方向在一個圓周上旋轉,再加上傳統電影速度6倍的播放速度,想怎麼歪著看電影都行。現在,RealD
3D已經成為了使用最廣泛的3D電影技術。
光分技術是被動式的3D電影技術。也就是說,它不需要控制眼鏡。色分技術也是這樣。可能有些人還會對上世紀80年代的立體電影記憶猶新———它的兩片眼鏡片顏色不同。如果不戴眼鏡的話,這種電影投影出來像是印刷有偏差的彩色畫冊。戴上濾光眼鏡之後,眼前就能出現色彩鮮艷的立體場景。它最大的弱點是容易引起視覺疲勞,已經淡出電影製作領域了。直到2007
年,Dolby公司開發出Dolby
3D系統,色分技術才重新熱起來。藉助放在放映機前的濾光片將投影機射出的光線分成紅綠藍三原色光,並分別投影到屏幕上。通過濾光眼鏡來分別接收這些光譜的高頻部分和低頻部分,同樣可以實現立體效果。該技術比傳統色分技術好得多。最重要的是,放映機裝上濾光片就可以放映3D電影,而取下濾光片,還可以放映傳統電影。《阿凡達》首映禮上,採用的就是Dolby
3D+IMAX。
只要讓兩隻眼睛看到的圖像精確的不同,我們就會看到一個立體的世界。所以主動式3D電影技術採用了另一種思路———控制眼鏡的透光,讓每隻眼睛看到其中一半的畫面。只要鏡片變黑的程序與顯示畫面同步,就能構成立體視覺。現在顯卡大廠Nvidia已經在家用電腦上提供了這種產品,有些電影院也開始使用這種技術。但是它的成本較高。
目前的3D電影技術已經達到了成熟階段,至於哪種技術最後會成為主流,已經早已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另一個問題了。
3D電影並非電影技術發展的唯一方向。例如「巨型超大銀幕」IMAX屏的可視面積比普通電影屏大上10倍左右,且通過多種技術革新來保證在大屏幕上依然能獲得清晰良好的視覺效果,更容易讓觀眾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在經過30年的發展之後,IMAX屏幕開始成為人們觀影的重要標准。這也是許多文章鼓勵大家去看3D+IMAX《阿凡達》的原因。
❾ 用主動快門式3D眼鏡在電視上看什麼格式的3D電影
主動快門式3D眼鏡幾乎可以看所有格式的3D電影。
本行是看幀序列的3D電影,這種3D電影目前只有藍光格式,網路上可以下載到ISO格式的藍光鏡像文件,一般比較大,從十幾個G到四、五十G都有,快門式看這個最佳,因為是左右眼共120Hz的刷新率,故可以支持兩眼1080P全高清的3D模式,不過比機器要求較高。
此外偏光式3D顯示器能看的左右格式和上下格式快門式都可以看,不過這種格式的3D片源達不到全高清,要麼是960X1080,要麼是1920X540的。
紅藍的3D是個顯示器配個2元的眼鏡就能看,這個早已淘汰,我們這里就不討論了。
❿ 主動快門式3D眼鏡怎麼看3D電影
這些格式之間不是能下個軟體就能轉化得了的,他們3D的技術根本就不同,主動快門式是最先進的,但是片源現在是最少的,電影院放的片源是偏振式的,還有現在片源最多的是紅藍的,但是都用不了,像你買的3D電視要過兩年才能流行起來
還是那句話,主動式和偏光式只是輸出方式,就像LCD電視和CRT電視,區別只是成像技術不同,你給他們有線信號,他們都能使用的.左右格式的片源是屬於3D片源的,理論上你可以放在任何一種3D設備裡面播放.不同的是設備需要配套,電視裡面,偏光的電視配合偏光的眼鏡,快門式的電視需要配合快門的專用眼鏡,電腦上的3D顯示器需要配合專門的3D眼鏡,投影機需要配合投影專用的眼鏡,幾種之間基本上不能兼容.
偏光的眼鏡分在投影上用的和電視/顯示器上用的.投影上的是專門用於偏光的投影(一般是由兩個投影機組起來的)上的,而電視/顯示器上的偏光眼鏡是他們專用的,因為偏振鏡片的偏振方向都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