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攝像中的拍攝手法,推拉搖移四種 學術上解釋 各都代表什麼.
沒有什麼特別的說法,只是表達的重點不同。
推鏡頭:側重於表現主體
拉鏡頭:交代主體所在的環境
搖鏡頭:主體在固定位置對環境的視角
移鏡頭:以不同的視角觀察主體
大致是這個意思,可能有說法不準確的地方。
『貳』 推拉搖移跟鏡頭的拍攝要求
運動攝像,就是在一個鏡頭中通過移動攝像機機位,或者改變鏡頭光軸,或者變化鏡頭焦距所進行的拍攝。通過這種拍攝方式所拍到的畫面,稱為運動畫面。如:由推、拉、搖、移、跟、升降攝像和綜合運動攝像形成的推鏡頭、拉鏡頭、搖鏡頭、移鏡頭、跟鏡頭、升降鏡頭和綜合運動鏡頭等。
一、拉
拉攝是攝像機逐漸遠離被攝主體,或變動鏡頭焦距使畫面框架由近至遠與主體拉開距離的拍攝方法。用這種方法拍攝的電視畫面叫拉鏡頭。
1 、拉攝鏡頭的畫面特點
第一、拉鏡頭形成視覺後移效果 。 第二、拉鏡頭使被攝主體由大變小,周圍環境由小變大
2 、拉鏡頭的功能和表現力
第一、拉鏡頭有利於表現主體和主體與所處環境的關系 第二、拉鏡頭畫面的取景范圍和表現空間是從小到大不斷擴展的,使得畫面構圖形成多結構變化。 第三、拉鏡頭是一種縱向空間變化的畫面形式,它可以通過縱向空間和縱向方位上的畫面形象形成對比、反襯或比喻等效果。 第四、一些拉鏡頭以不易推測出整體形象的局部為起幅,有利於調動觀眾對整體形象逐漸出現直至呈現完整形象的想像和猜測。 第五、拉鏡頭在一個鏡頭中景別連續變化,保持了畫面表現空間的完整和連貫。 第六、拉鏡頭內部節奏由緊到松、與推鏡頭相比,較能發揮感情上的余韻,產生許多微妙的感情色彩。 第七、拉鏡頭常被用作結束性和結論性的鏡頭。 第八、利用拉鏡頭來作為轉場鏡頭。
3 、拉鏡頭的拍攝及其要求
拉鏡頭的拍攝鏡頭運動的方向與推鏡頭正相反,但它們有著基本一致的創作規律和一般要求。不同的是,推鏡頭要以落幅為重點,拉鏡頭應以起幅為核心。
二、移
移攝是將攝像機架在活動物體上隨之運動而進行的拍攝。用移動攝像的方法拍攝的電視畫面稱為移動鏡頭,簡稱移鏡頭。
1 、移動鏡頭的畫面特徵
第一、攝像機的運動使得畫面框架始終處於運動之中,畫面內的物體不論是處於運動狀態還是靜止狀態,都會呈現出位置不斷移動的態勢。
第二、攝像機的運動,直接調動了觀眾生活中運動的視覺感受,喚起了人們在各種交通工具上及行走時的視覺體驗,使觀眾產生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第三、移動鏡頭表現的畫面空間是完整而連貫的,攝像機不停地運動,每時每刻都在改變觀眾的視點,在一個鏡頭中構成一種多景別多構圖的造型效果,這就起著一種與蒙太奇相似的作用,最後使鏡頭有了它自身的節奏。
2 、移動鏡頭的作用和表現力
第一、移動鏡頭通過攝像機的移動開拓了畫面的造型空間,創造出獨特的視覺藝術效果。
第二、移動鏡頭在表現大場面、大縱深、多景物、多層次的復雜場景時具有氣勢恢宏的造型效果。
第三、移動攝像可以表現某種主觀傾向,通過有強烈主觀色彩的鏡頭表現出更為自然生動的真實感和現場感。
第四、移動攝像擺脫定點拍攝後形成多樣化的視點,可以表現出各種運動條件下的視覺效果。
3 、移動鏡頭的拍攝要點 移動攝像主要分兩種拍攝方式,一種是攝像機安放在各種活動的物體上;一種是攝像者肩扛攝像機,通過人體的運動進行拍攝。這兩種拍攝形式都應力求畫面平穩、保持畫面的水平。在實際拍攝時盡量利用攝像機的變焦鏡頭中視角最廣的那一端鏡頭。因為鏡頭視角越廣,它的特點體現的越明顯,畫面也容易保持穩定。
三、跟拍
跟攝是攝像機始終跟隨運動的被攝主體一起運動而進行的拍攝。用這種方式拍攝的電視畫面稱跟鏡頭。
1 、跟鏡頭的特點
第一、畫面始終跟隨一個運動的主體 第二、被攝對象在畫框中的位置相對穩定 第三、跟鏡頭不同於攝像機位置向前推進的推鏡頭,也不同於攝像機位置向前運動的前移動鏡頭
2 、跟鏡頭的作用
第一、跟鏡頭能夠連續而詳盡地表現運動中的被攝主體,它既能突出主體,又能交待主體運動方向、速度、體態及其與環境的關系. 第二、跟鏡頭跟隨被攝對象一起運動,形成一種運動的主體不變、靜止的背景變化的造型效果,有利於通過人物引出環境 第三、從人物背後跟隨拍攝的跟鏡頭,由於觀眾與被攝人物視點的同一,可以表現出一種主觀性鏡頭 第四、跟鏡頭對人物、事件、場面的跟隨記錄的表現方式,在紀實性節目和新聞的拍攝中有著重要的紀實性意義
3 、跟鏡頭拍攝時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跟上、追准被攝對象是跟鏡頭拍攝基本的要求
第二、跟鏡頭是通過機位運動完成的一種拍攝方式,鏡頭運動起來所帶來的一系列拍攝上的問題,如焦點的變化,拍攝角度的變化,光線入射角的變化,也是跟鏡頭拍攝時應考慮和注意的問題
四、搖
遙攝是指當攝像機機位不動,藉助於三角架上的活動底盤或拍攝者自身的人體,變動攝像機光學鏡頭軸線的拍攝方法。用遙攝的方式拍攝的電視畫面叫遙鏡頭。
1 、遙鏡頭的畫面特點
第一、搖鏡頭猶如人們轉動頭部環顧四周或將視線由一點移向另一點的視覺效果。
第二、一個完整的搖鏡頭包括:起幅、搖動、落幅三個相互貫連的部分
第三、一個搖鏡頭從起幅到落幅的運動過程,迫使觀眾不斷調整自己的視覺注意力。
『叄』 動畫片中鏡頭畫面的設計
動畫片中鏡頭畫面的設計
在動畫片中鏡頭畫面的設計具有重要作用。鏡頭設計涉及的范圍非常廣,需要多個設計師參與到手繪畫面、劇本製作、鏡頭接洽、分鏡頭管理中。鏡頭設計還需要調度好方位,在設計稿中它起到了重要的畫面構圖、觀看視覺的作用。下面來看看!
一、動畫片鏡頭是什麼
有畫面就有鏡頭,這兩者是因果關系密不可分的。從動畫藝術方面分析,是手繪畫面和圖像畫面設計及電影場景設計的結合。這當中的圖片和鏡頭設計不是相對立的,也不是相交的,是因果關系互相影響並且也相互制約。
二、 動畫片畫面設計在鏡頭中怎麼表現
在鏡頭設計中,我們應該想到最終的體現應該是電影院銀幕上所體現的效果,主要載體還是電影院銀幕。製作中我們可以假想銀幕就是一個畫面,設計師就相當於觀看電影的觀眾,畫面鏡頭就是在銀幕上變動而為設計師轉換視角的一個時間貞。動畫鏡頭設計主要分三個部分來體現:
第一排點陣圖形,也就是構圖。動畫片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構圖體現出來的,所以說構圖很重要,它也是所有電影畫面設計的重點。構圖有兩種,一種靜態構圖一種動態構圖。手繪圖,也就是靜態構圖,在美術繪畫藝術中是這樣定義它的:在四邊形的繪畫板中,設計師繪畫對於主題圖形進行一個位置分配。在電影中重點表達事物所給觀眾的視覺美感,把前期拍攝的素材結合劇本剪切再組合接洽形成,形成一個畫面形式。但電影和繪畫構圖存在形式的區別。
現代動畫中一般都是運用動態構圖。運用攝像機不同方位不同運動所產生的畫面稱為動態構圖。以《埃及王子》來說,它運用了模仿電影拍攝中運用升降攝像機的上下效果。鏡頭先從摩西的頭部大大的特寫開始,運用升降效果拉動攝像機鏡頭往下拉到摩西全身,一直到動畫中主角在雲霧中消失。這就是設計中的一個典型的動態構圖的效果,一下子就表現了主角的表情、長相、情景、人物、環境等。只需要一個鏡頭就可以把所有的都表現出來,不過這種鏡頭構圖需要設計者對畫面設計以及拍攝都要參與協調,突出畫面的流暢運動性。
三、動畫片中鏡頭應該怎麼設計
我們都知道動畫片是人們思想設計的,它屬於虛構的世界。鏡頭在動畫片設計當中也使用了虛擬設計,是虛擬實拍設計;是模仿攝像機鏡頭拍攝而製作出來的,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達到了這種效果,在加上其他的分鏡頭設計是手繪出來的,再兩者結合。在實拍電影中這種效果很容易達到,但是在動畫片中要達到這種電影的效果還是比較有難度的!比如,在動畫片製作中,攝像機就沒有辦法拍攝透視的變化。我們從另外的角度分析,對動畫片鏡頭來說,現在所有以前不能實現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因為可以運用實拍手法加一點運動拍攝,所有需要的鏡頭都可以在慢慢的調度中運用到動畫片的製作當中。結合這些來看動畫片畫面設計,鏡頭設計就包含了攝影自身前後左右移動變化所產生的畫面效果,稱為畫面變幻效果。
四、機位於鏡頭畫面設計
動畫片鏡頭作為攝像機虛擬鏡頭,它所處的`位置也是虛擬的,但是卻十分講究,大家都知道動畫的起源是屬於電影,但是動畫片把他靜止下來就是漫畫,在過去漫畫只出現在簡單的一副一副的畫面中,比較生硬。後面經過發展結合電影的鏡頭加以組合形成了現在的動畫。
五、鏡頭設計中的鏡頭調度
鏡頭設計在電影辭典中的定義是:「通過鏡頭的運動(不是指拍攝對象的運動)來進行的調度工作」。其包括一個鏡頭中攝影機的移動(移動攝影)和各個鏡頭之間的組接,即蒙太奇鏡頭轉換。它屬於電影場面調度的一種手段。動畫片由於拍攝方式的限制,攝影機的運動只是平移、推、拉,這和電影實拍有很大的不同。實拍中除推、拉、搖、移外,還有升降鏡頭、跟鏡頭、甩鏡頭等。動畫片中的推拉搖移鏡頭已經做得很到位了,而動畫的本質決定了用二維動畫來表現摹擬升降機是比較困難的,因為一個虛擬的二維角色在角度變化時透視角度很大,畫起來不易掌握,特別是背景在帶有角度的旋轉鏡頭時,更為困難,雖然動畫片能摹仿一切電影拍攝手法,但有時這些摹仿的手法是費力不討好的。
六、結論
電影鏡頭都是由攝像機加人實拍的,但是在動畫片當中鏡頭的設計就是虛擬的,但是這種虛擬在動畫片中是真實的,動畫片鏡頭設計和電影鏡頭一樣追求畫面流程、情節突出、視覺震撼。這些因素也是每個學習動畫片鏡頭設計製作所要了解的。
;『肆』 電影中鏡頭移動的方法有哪些
我們都知道經過專業培訓或者出自影視攝影專業的學生都學過電影鏡頭拍攝的運鏡方式,其實拍攝視頻時鏡頭的運動方式有很多種。其中推、拉、搖、移這四種鏡頭的運動方式是我們短視頻拍攝中最常用的拍攝方式,也是電影攝影師在藝術創作中必不可少的拍攝方法。學會如何拍攝,有利於提高我們短視頻的質量,下面就和大傢具體分析。
特寫鏡頭鏡頭的運動方法是在人物不動的前提下,鏡頭向前勻速運動或者不勻速運動(運動速度也與你想讓此鏡頭表達的意義有關)。 俗話說土辦法還是有的。我們深知必須讓攝影機往前勻速移動,這時我們使用移動的三腳架拍攝或用貨運平板車拍攝就能解決此類問題。但是,大家要注意的是要做好視頻防抖和直線運動。
『伍』 推鏡頭,拉鏡頭,功用是什麼舉例說明
1、將攝像機放在移動車上,對著被攝對象向前推近的拍攝方法以及所攝取的畫面。突出主體、描寫細節,使所強調的人或物從整個環境中突現出來,以加強其表現力。推鏡頭可以連續展現人物動作時的變化過程,逐漸從形體動作推向 臉部表情或動作細節,有助於揭示人物的內心活動。
舉例:報道50周年慶典新聞中的一組鏡頭:推鏡頭,升旗儀式。
2、將攝像機放在移動車上,對著人物或景物向後拉遠所攝取的畫面。攝像機逐漸遠離被攝主體,畫面就從一個局部逐漸擴展,使觀眾視點後移,看到局部和整體之間的聯系。
舉例:拉鏡頭,從幾位兒童拉出天安門廣場大全景。
(5)動畫電影推拉搖移鏡頭分析擴展閱讀:
推鏡頭特徵
推鏡頭具有以下一些特徵:
1 、推鏡頭的畫面特徵:第一、推鏡頭形成視覺前移效果第二、推鏡頭具有明確的主體目標第三、推鏡頭使被攝主體由小變大,周圍環境由大變小。
2 、推鏡頭的功能和表現力第一、突出主體人物,突出重點形象第二、突出細節,突出重要的情節因素第三、在一個鏡頭中介紹整體與局部、客觀環境與主體人物的關系。
3 、推鏡頭的拍攝及應注意的問題第一、推鏡頭形成的鏡頭向前運動是對觀眾視覺空間的一種改變和調整,景別由大到小對觀眾的視覺空間既是一種改變也是一種引導。
參考資料:網路——鏡頭組接
網路——動畫分鏡頭
網路——MV
『陸』 推鏡頭、拉鏡頭和搖鏡頭各有什麼作用(表現力)
你說應該是攝像機 不是照相機
以下是幾種基本的鏡頭語言
運動鏡頭中的推、拉、搖、移、跟、升降
1.推與拉: 推,是指觀眾的視線逐漸接近被攝對象,逐漸把觀眾的觀察由整體引向局部。 拉,正好與推相反,是把觀眾的注意力由局部引向整體,使人獲得一個較為全面的印象。 推、拉鏡頭,實際上是一種逐漸改變視距的方法,一般是將攝象機放在移動車上拍攝成的。 用變焦鏡頭拍攝也可以獲得推拉效果。
2.搖與橫移: 搖,是攝像機位置不動,只是鏡頭變動拍攝方向。搖,可以左右搖,上下搖,也可以斜搖,轉圈搖。 搖鏡頭的作用是,更好地表現空間,表現人和物在空間的關系,可以把許多事物連起來表現。搖鏡頭的落幅有時也有突出主題的作用。 橫移,是把攝像機放在移動車上,向一側拍攝的鏡頭。 橫移的作用也是表現空間和把一些事物連起來表現。 橫移鏡頭與搖鏡頭不同的是:搖鏡頭,攝像位置不動,只改變拍攝方向;橫移鏡頭是方向不變,只移動攝像機。
3.跟 跟,是攝像機跟隨運動中的物體拍攝。有搖跟和移跟,也可以連搖帶移地跟,作用是更好地表現運動的事物。
4.升降 升、降,是把攝像機擺在升降機械上拍攝的鏡頭。在拍攝過程中,由於攝像機的升降而不斷改變視點的高度,以變化畫面的空間。
『柒』 推鏡頭,拉鏡頭和搖鏡頭各有什麼作用
推鏡頭是改變鏡頭焦距把主體拉近放大,使主體更突出;拉鏡頭是改變鏡頭焦距把主體推遠縮小,加大場面感;搖鏡頭是攝像機在原地轉動拍攝,拍攝廣闊場面,還有一個「移」,是用攝像機的移動來拍攝廣闊場面,電視劇拍攝時常裝在導軌上移動,保持穩定。
希望採納。
『捌』 純手繪的動畫片中推拉搖移的鏡頭要怎麼做
因為手繪的動畫都是鉛筆線,需要掃描進電腦之後才能繼續上色和合成,所以和單純的FLASH製作有很大的不同,推鏡的時候,如果不是深推,只要單純的放大畫面就可以,但是有很多時候用到深推鏡,這時候鉛筆的弊端就暴露出來了,因為遠遠看去的時候還不覺得,但是一旦放大那鉛筆線就會粗到一個很誇張的程度,我知道你想問什麼~~~~~~~~~挺好了少年,解決的方法有2個,一個是在製作的時候,把需要深推鏡的角色放大200%或者400%,之後縮小放在原位置上,再推鏡的時候就會神奇發現,完全沒有違和感哦~~~第二種是死辦法,你製作一大一小的2張原畫,在推鏡的同時,在中間多加幾張動畫~~這種方法需要很嚴謹的中間張製作,稍微跑型一點,人物就會大大小小。所以我個人推薦第一種方法。只是推鏡~
拉鏡的話,就好說了,因為是在原基礎的畫面上縮小,所以不會有什麼問題
搖鏡和移鏡呢,說實話,我不知道你想問什麼,這2種鏡頭的運用,其實就是在定位紙上多加一個定位條就可以搞定,說白了就加長紙張的長度,之後把紙上的畫面移動就可以~~~~~
『玖』 什麼叫做推拉搖移
這是攝像術語。是指攝像機拍攝中的六個狀態。推是指攝像機正面拍攝時通過向前直線移動攝像機或旋轉鏡頭使拍攝的景別從大景別向小景別變化的拍攝手法。反之,拉是指攝像機正面拍攝時通過向後直線移動攝像機或旋轉鏡頭使拍攝的景別從小景別向大景別變化的拍攝手法。而搖是指攝像機拍攝時以攝像機為軸心從左向右或從右向左弧線型移動攝像機來拍攝景物的拍攝手法。移是指攝像機拍攝時鏡頭方向與攝像機移動方向成直角而攝像機移動速度相對固定景別相對不變的拍攝手法。跟是指攝像機拍攝一個運動對象時隨拍攝對象運動速度方向一致而跟隨拍攝的手法。甩是指攝像機拍攝時以攝像機為軸心快速從一個固定場景搖到另一個固定場景的拍攝手法。
『拾』 遠山的呼喚,開頭片段,從景別的角度分析遠景的作用,活著用鏡頭的角度分析推拉搖移的運用效果。
指拍攝遠距離事物的鏡頭,人物在畫面中只佔有很小位置。常用來表現環境的全貌。遠景中包含大遠景,常用來展示廣闊空間環境,表現規模浩大的人物活動和氣勢宏大的場面。不過,遠景也完全可以用來表現人物的心境和表達寓意。影片《林則徐》中,在林則徐奔上城垣,極目遠眺乘船離去的鄧廷楨這一場景中,連用三個大遠景,使惜別之意、惆倀之情充溢畫面。遠景的運用,還可以使影片保持一種格調的一致性。日本影片《遠山的呼喚》中,以一個兒童遠眺的視點,將一場打架置於遠景表現,保持了影片恬淡風格的統一。 【近景】指攝取人物上半身活動的鏡頭,或拍攝與此相當的景物局部的鏡頭。近景中,環境已居於很次要的地位。近景多用於強調人物表情和重要的細微動作,或表現物體局部,能鮮明而強烈地表現人物關系和人物思想感情,使觀眾彷彿置身於人物活動的事件之中。近景是集中觀眾注意力於人物的主要景別之一,在電影中出現的頻率相當高。推鏡頭】 指被攝對象位置不動,攝影鏡頭由遠而近向對象推進拍攝的方式。這種手法使畫面視點由遠而近,取景范圍由大變小,主要部分逐漸占滿銀幕,逐漸增強觀眾的視覺感受。推鏡頭拍攝有快慢之分。慢推使觀眾注意力逐漸集中,快推可產生緊張急促感。採用變焦距鏡頭拍攝時,從短焦距調至長焦距拍攝,也可產生各種推鏡頭效果。但變焦距推拍與推鏡頭還是不一樣的。變焦距推拍只改變鏡頭視角大小,造成畫面內部景別遠近的變化,它和推鏡頭的透視關系、景深范圍不同,和人在運動中的真實感受也不同。 【拉鏡頭】 指被攝對象位置不動,攝影鏡頭逐漸由近及遠拍攝的方式。取景范圍由小變大,視點就有由前向後移動的感覺,畫面便產生逐漸遠離被攝主體或從一個對象到更多對象的變化。拉鏡頭也有快慢之分,也可以應用變焦距鏡頭。拉鏡頭的功用很多,可以使觀眾在同一個鏡頭內,漸次了解到局部與整體的關系;可以在一定的影像構成中預示某種結局,也可以表示人物的心境和處境及其他各種藝術效果。 【搖鏡頭】 也稱「搖拍」,簡稱「搖」。指攝影機位置不動,機身依託於三角架上的底盤作上下、左右、旋轉等運動,如同我們站在原地環顧周圍的人或事物。搖鏡頭的基本作用是不必經過剪接而使畫面的內容發生變化。搖鏡頭分左右搖、上下搖、閃搖。閃搖,又稱甩鏡頭,是速度極快的搖攝鏡頭。它們均呈現為生動的動態構圖、不同的藝術表現效果和多種表現力,如漸次展示廣闊環境,舒緩或急速地表現動態中人物的精神面貌,烘托情緒與氛圍等等。搖鏡頭的使用與觀眾的視覺感受和觀賞情緒密切相連。搖攝的不同速度會引起觀眾視覺感受的各種變化,觀眾對畫面內事物的辨認速度和接受情緒也制約著搖攝的速度。 【移動鏡頭】 即「移動拍攝」、「移動攝影」,簡稱「移」。廣義說,運動攝影的各種方式都為移動攝影。這里的移動攝影專指把攝影機安放在軌道移動車或其他運輸工具上(火車、汽車、飛機等),在沿水平面作各種方向移動中拍攝對象。按移動方向可大致分為左右移動、橫向移動和縱深移動。被攝對象為靜態時,攝影機移動,使景物從畫面中依次劃過;被攝對象為動態時,攝影機跟隨移動,即跟移。移拍與搖拍結合可以形成搖移拍攝方式。移動鏡頭把運動著的人和不斷變換的景物交織起來,可連續展示寬闊的空間環境,可在較強的動態中表現人物的活動、揭示心理、渲染氛圍等,可以形成強大的造型沖擊</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