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哪些質量高的佛教電影
推薦《爐香贊佛》。
兩千五百年前,在印度誕生了一個新的宗教,它始自於佛陀的思想。佛陀是印度的一位聖人,傳說他在一棵大菩提樹下獲得覺悟而成佛。他從來不曾宣稱自己是人間的神或神的使者,他只是認為他是一個找到了某種「「平靜」的普通人,這種」平靜「,其他人也能找到。這部紀錄片講述了他的生活----- 一段與我們這個時代尤為相關的旅程。
它不反對人們有慾望,但倡導平衡內心,淡定面對。萬事萬物並未獨立,都存在因果聯系,把目光不僅僅是放在自我上,而是放眼整個社會和人群,你就會心存慈悲。
生與死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是不同的形態。但內心的感悟和教義應分享流傳,有什麼樣的人心,就有什麼樣的社會。
我最後想感慨的是:悉達多開始思考的時間是29歲,是不是正應了古人那句「三十而立」?❷ 尋 有關尼泊爾、緬甸、不丹 風光人情的電影
金瓶梅(尼泊爾、緬甸、不丹版) 成靖與火車站小姐的故事(尼泊爾、緬甸、不丹版)
❸ 劉嘉玲父親哪裡人
劉嘉玲的父親劉桂明終年66歲,祖籍廣西容縣妙陽村,是泰國華僑,年少時家人因遭泰國當局抵制,於1955年逃難返廣州,在當地讀書,並以優異成績高中畢業,隨後到蘇州工作,曾從事畫畫。
1964年劉桂明與蘇州才女王馥梅結婚,並生下劉嘉玲與次子劉嘉勇,1976年劉桂明從內地來港定居,當時曾任職銀行職員,至1978年接妻子及兒女來港一家團聚。
雖然劉嘉玲小時候曾與父親分隔異地,但一家感情十分融洽,加入娛樂圈後,嘉玲曾表示家庭是其精神支柱,父親更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男人。
劉嘉玲(CarinaLau),1965年12月8日生於中國江蘇蘇州,1980年隨父母移居香港,中國香港影視女演員、歌手。
1984年畢業於香港無線電視台第12期藝員訓練班;1989年主演TVB電視劇《上海大風暴》一人分飾兩角;1991年憑借《阿飛正傳》獲得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最佳女主角;1998年參演電影《自梳》獲得第3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女主角。
2007年主演《好奇害死貓》獲得第16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最佳女主角;2008年7月劉嘉玲與梁朝偉在南亞佛國不丹完婚;2011年憑借《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獲得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2014年憑借《過界男女》飾演闊太一角榮獲第9屆大阪亞洲影展最佳女主角。
2015年6月劉嘉玲在法國玫瑰山莊被授勛左岸名庄騎士榮譽會員;2016年4月劉嘉玲入駐杜莎夫人蠟像館;2016年7月參與錄制《我們來了》。2017年6月,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正式宣布劉嘉玲成為「2017年奧斯卡」新成員。
(3)愛情電影不丹擴展閱讀:
劉嘉玲演藝經歷:
1983年,劉嘉玲參演TVB電視劇《射鵰英雄傳》飾演婢女,這是她的首部電視劇。
1984年,參演梁朝偉、劉德華主演的電視劇《鹿鼎記》,飾演方怡;10月,與梁朝偉、張曼玉主演電視劇《新紮師兄》,飾演張嘉汶。
1986年,接拍成龍的動作喜劇電影《扭計雜牌軍》,飾演邦妮。
1989年,與林俊賢主演TVB電視劇《上海大風暴》,一人分飾兩角。
1990年,劉嘉玲離開無線電視投身電影圈。
阿飛正傳阿飛正傳1991年,憑借電影《阿飛正傳》,獲得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以及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第28屆台灣金馬獎的「最佳女主角」提名;同年,參演由香港電影界為籌款捐助大陸華東水災而合力義拍的喜劇片《豪門夜宴》飾演「粵劇名伶」。
1992年,主演愛情影片《雞鴨戀》,並獲得第11屆的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的提名。
1993年,參演喜劇電影《射鵰英雄傳之東成西就》,飾演「周伯通」。
1994年7月,與張國榮、袁詠儀合作同性題材電影《金枝玉葉》;9月,參演王家衛執導的武俠影片《東邪西毒》,飾演「桃花」。
1996年,與周星馳合作主演古裝武俠影片《大內密探零零發》,飾演零零發的妻子。
1997年,主演電影《自梳》,扮演喜歡上女同志的紅牌歌女「玉環」,並獲得第3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女主角」及第1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的提名。
1998年,與梁朝偉、李嘉欣等演員合作主演、台灣導演侯孝賢執導的劇情影片《海上花》,飾演「周雙珠」。
2001年,出演張敏導演的動作愛情電影《靚女差館》;同年,與古天樂、梁詠琪、劉青雲主演由陳慶嘉、梁柏堅執導的愛情喜劇片《絕世好BRA》。
劉嘉玲劉嘉玲2003年,主演警匪片《無間道Ⅱ》、《無間道3:終極無間》,並憑借《無間道Ⅱ》中「Mary」一角獲得第2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2004年,參演由王家衛執導,梁朝偉、鞏俐、木村拓哉、章子怡等演員主演的劇情影片《2046》;同年,與朱茵、張柏芝等演員合作主演劇情片《性感都市》。
2006年,與胡軍主演《好奇害死貓》,獲第16屆金雞百花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2009年,客串以穿越為題材的電影《用心跳》。
2010年,出演由徐克執導的武俠片《狄仁傑之通天帝國》,飾演武則天,並榮獲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同年,在姜文導演的動作喜劇片《讓子彈飛》中飾演縣長夫人,該片內地總票房為6.76億元人民幣。
❹ 不丹電影49天簡介和內容
從西藏進尼泊爾,坐車就行了。 之後到印度的kolkata 加爾各答。加爾各答,可以去不丹,回來再去孟加拉。 再回加爾各答,之後轉緬甸。再回國。
因為在kolkata呆過一段時間,所以對那邊比較熟悉。
問題: 你去這幾個國家干什麼?旅遊? 我個人印象而言,就尼泊爾非常值得一去。❺ 電影《巴黎最後的探戈》講述的是什麼故事
編劇:貝爾納多。貝托魯奇、弗朗哥。阿爾卡利導演:貝爾納多。貝托魯奇攝影:維多里奧。斯托拉德主演:馬龍。白蘭度、瑪麗婭。施奈德獲獎紀錄:榮獲1973年紐約影評協會最佳男演員獎禁級:XXXXX [劇情]保羅是一位年近五旬的美國作家,定居巴黎。保羅寫作成績平平,生活上偏又遇到了意外的打擊,他娶了一個小旅館的老闆娘作妻子,妻子因為有外遇而自殺身亡。於是,保羅離開小旅館,到一座公寓里租一間房子住。在那裡,他遇見了一位叫讓娜的姑娘。讓娜即將同一位電視導演結婚,因為不願與母親擠在一套簡陋的房子里,也來這里租房。
年輕美麗的讓娜,渾身散發著一股誘人的青春氣息。保羅和讓娜一見鍾情,互相吸引。僅僅幾句簡單的交談,兩人便不顧一切地抱在一起,瘋狂地接吻,並且像野獸一樣迫不及待地在房裡的地板上做起愛來。未經整修的房間布滿塵埃,除了幾件破爛傢具,一無所有。保羅和讓娜為便於經常幽會,商定共同租下了這所房子。
第二天,讓娜急急忙忙地從未婚夫的拍片現場趕到旅館。保羅對她說,他們彼此不需要了解對方的身世,甚至連名字也不用詢問,他們相聚只為做愛。讓娜對此深表贊同。因為她也是為了尋求性刺激才來這里的。這種刺激一旦結婚就得不到了。在保羅看來,性愛是擺脫煩惱的惟一良葯。於是,旅館就成了他逃避現實的一個孤島。這對忘年的男女沉湎於這個與世隔絕的房間里,肆意狂歡,享受著性愛的快樂。不過,保羅雖然每天沉醉於性愛帶來的快感中,但卻不能隔斷往事的記憶,這使他痛苦不堪。他回想起同岳母的爭論,岳母曾執意請牧師出席女兒的葬禮,這讓保羅怒不可遏,因為他認為宗教最偽善。他又回憶起在妻子遺體旁痛哭的情景。失敗的婚姻和孤獨的境遇使他變得頹廢和沮喪,而此時,讓娜似乎成了他惟一的救命稻草,於是,他抓緊不放。
讓娜每天准時赴約,甘願忍受他的種種變態行為,但卻拒絕同保羅結婚。在讓娜看來,同保羅的艷遇只是她尋求刺激的一種手段,但在骨子裡,她並不愛他。終於,讓娜對幽會產生了厭倦,便開始設法擺脫保羅,但保羅卻不想結束。保羅把安娜拖到一家舞廳,裡面正在舉行探戈舞大賽。他們進門後胡跳亂舞,丑態百出,干擾了正在進行的比賽,最後,保羅和讓娜被評委們轟了出去。
出門後,讓娜告訴保羅,她就要結婚了。保羅仍死纏不放。讓娜掙開保羅毅然離去,保羅竟一直追到讓娜的家裡。被逼無奈的讓娜用父親的手槍打死了保羅。對於讓娜來說,保羅是一個完全陌生的男人,因為直到這個時候,她還不知道保羅的名字。
[焦點]由於色情內容和自然主義的表現手法,本片首先在導演貝托魯奇的祖國義大利遭到抵制。在當年舉辦的威尼斯電影節上,只放映了影片的片斷。隨後輿論界便開始抵制這部「淫穢」的影片。根據猥褻語言和行為的法律,影片在義大利被起訴。在義大利當局和教會看來,《巴黎最後的探戈》是在教唆人們傷風敗俗,為通行的道德倫理觀念所不容。
雖然影片在義大利遭到冷遇,但在美國卻引起了轟動。影片先是在林肯文化中心舉行了世界性的首映式,接著又作為壓軸戲拉下了第十屆紐約電影節的帷幕。
[背景]執導本片的貝爾納多。貝托魯奇是義大利繼費里尼之後最引人矚目的大師級電影導演,被西方電影界認為是「60年代義大利新一代導演中最有才華和最出人意料的一位」。貝托魯奇於1940年生於義大利帕維亞,他的父親是一位詩人,在父親的影響下,貝托魯奇也喜歡做詩,1962年,貝托魯奇22歲時就出版了一本詩集,並獲得了詩壇大獎。20世紀60年代初,21歲的貝托魯奇跟隨著名的帕索里尼進入電影界,作為帕索里尼的助手,協助拍攝了《迷惘的一代》(1961)。貝托魯奇是一名意共黨員,作為義大利「政治電影」的開拓者之一,拍攝過一系列反映普通人生活及工人階級斗爭的影片。如《蜘蛛策略》(1970)、《1900年》(1974)等。其中,拍攝於1964年的《革命之前》是其代表作品。這部影片的抒情性、印象性和散文性的敘事風格,使他贏得了「電影詩人」的桂冠。
貝托魯奇注重對人物的心理分析,善於描寫人在特定環境下的內心矛盾,並且賦予一定的社會性。如《隨波逐流的人》(1969)一片,即以精巧優美、筆觸細膩的藝術風格,成功地再現了30年代義大利病態的社會氣氛和處在「危機與混亂」狀態下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精神世界,進而折射了當代義大利的社會現實,被認為是反映義大利現狀的一幅現實主義的壁畫。
受導師帕索里尼的影響,貝托魯奇也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融入了他的創作。除《巴黎最後的探戈》外,他拍攝的《月亮》(1979)表現一個母親為了挽救因吸毒而墮落的兒子,竟與之發生了亂倫關系,甚至提出要以「異性之愛」去醫治青少年受傷的心靈。貝托魯奇的這種對社會生活所做的畸形反映在西方世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這兩部電影也因此成了貝托魯奇最有爭議的作品。
20世紀80年代,貝托魯奇開始把關注的目光投向東方。1986年,他來到中國,拍攝了著名影片《末代皇帝》,之後又在不丹拍攝了《小佛》、在摩洛哥拍攝了《遮蔽的天空》,從而完成了他夢想中的「東方三部曲」。20世紀90年代以後,貝托魯奇鮮有作品問世,十餘年中僅拍了兩部小品式的作品:《偷香》(1996)和《圍困》(1998)。
在《巴黎最後的探戈》中扮演男主人公保羅的是美國著名演員馬龍。白蘭度。馬龍。白蘭度是20世紀50年代美國影壇「叛逆一代」的代表人物,他於1924年4月3日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多年來,馬龍。白蘭度以《碼頭風雲》、《野小子》、《慾望號街車》、《教父》和《現代啟示錄》等片在影壇上獨領風騷,為觀眾建立了一種風格、一種特性、一種典範。他是一位「方法派」表演大師,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樣,既是魅力十足的男性性感象徵,又有令人稱道的出色演技。但隨後他沉寂黯淡了10年,當人們以為他將一蹶不振時,他卻如傳說中的火鳥神話般復活,並開始了他電影生涯中第3個輝煌的10年。
馬龍。白蘭度曾7次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其中兩次奪標。一次是因主演卡贊的名片《碼頭風雲》;另一次則是應導演科波拉之邀,在《教父》(1971)中扮演黑手黨魁維多。格里昂。由於他將一個義大利5大家族之一的首領塑造得既充滿陰郁可怖的兇殺氣,又富有凄切悲涼的人情味,而再次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在《巴黎最後的探戈》里,馬龍。白蘭度塑造的境遇不佳、心緒惡劣的美國中年男子的形象,與他之前扮演的所有角色都大異其趣。尤其是一段敘述童年生活的戲,白蘭度的表演自然鬆弛,極為精彩。他躺在地板上,用粗俗的俚語喃喃述說著童年往事,台詞也是白蘭度即興發揮的。不過,拍攝這部電影對白蘭度來說並不是一段愉快的經歷,拍完此片後,白蘭度曾一度抱怨感覺很糟糕,因為貝托魯奇毫不客氣地把已人到中年、身材微微發福的白蘭度做愛的場景拍得很難看。
擔任本片攝影的是貝托魯奇的老搭檔、攝影大師維多里奧。斯托拉羅,他曾因《現代啟示錄》(1979)、《赤色分子》(1981)和《末代皇帝》(1987)而三次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獎。
[欣賞]《巴黎最後的探戈》是導演貝托魯奇第一部獲得商業成功的通俗影片。影片具備了許多吸引大眾的要素:性、暴力、明星效應、神秘感、偷窺欲和奇遇等。盡管許多宣傳都把它看作是一部性電影,但導演貝托魯奇卻認為,《巴黎最後的探戈》並不是一部色情影片,它只是一部關於色情的電影。盡管男女主人公的最初相遇有浪漫的影子,但我們很快便看到兩人的真實關系:憂郁、殘酷和絕望。在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西方社會里,人的思想反而變得空虛,人與人難以交流溝通,神經脆弱的現代人的孤獨感揮之不去。於是,他們把解脫的希望寄託在歇斯底里的發作和瞬間的快感上。如果說,以前的西方電影大師把存在主義作為人的終極追求,讓空虛無聊的主人公通過性發泄而獲得精神滿足的話,那麼到了《巴黎的最後探戈》,就連這一點兒追求也喪失了,而對於保羅和讓娜來說,就連性愛也是空虛的。其實,貝托魯奇講的不僅僅是一個駭人聽聞的浪漫愛情故事。影片的深意在於通過對這對不同尋常的戀人的行為和心理描繪,深刻剖析了現代人的迷惘心態,反思資產階級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對現代人的精神苦悶進行深入探索。
貝托魯奇以懾人的真實感描繪了讓娜和保羅這對年齡懸殊的男女之間充滿原始野性的性關系。除此之外,電影還設計了另外兩種輔助關系,為全片主題提供了一種和弦。讓娜已經和電視導演湯姆訂了婚,他們相親相愛,並一起設想著美好的未來。保羅的妻子不久前自殺身死,保羅仔細回顧了他們的共同生活,發現那是一次失敗的婚姻。通過這些錯綜復雜的關系,貝托魯奇對家庭和性進行了透徹的分析,對虛假的浪漫愛情進行了有力的抨擊。
另外,讓娜與保羅的關系也是貝托魯奇對20世紀60年代電影激進傾向的一個最好的評注。影片中幾次出現湯姆拍戲的場面,而湯姆的打扮酷似「新浪潮」的旗手特呂弗。作為一名導演,湯姆獻身於一種政治真實電影。他帶著攝制組跟拍讓娜,即興拍攝讓娜與他的浪漫鏡頭。對湯姆而言,生活就是電影,電影就是生活。扮演湯姆的讓—皮埃爾。萊奧是特呂弗「安托萬」系列自傳體影片的明星。貝托魯奇通過對他的選用,將對電影風格和生活方式的批評合為了一體。
貝托魯奇是一位擅長剖析人物心理的電影大師,他對影片中人物的剖析,實際上也是一種自我剖析。拍攝《巴黎最後的探戈》時,貝托魯奇正處於思想極度頹廢的狀態中。1968年,席捲歐洲的左翼文化運動雖已過去3年,但它的影響卻不能一下從人們心裡驅散。在這樣一個動盪的年代,有人在搖滾樂中尋找刺激,有人在個人情感中徘徊,也有人在苦苦地思索。貝托魯奇則通過影片抒發自己壓抑的情感,《巴黎最後的探戈》恰似雙面鏡,一方面從宗教道德上折射出保羅的內心世界,另一方面凸現出導演的「自我」靈魂。
影片最後一場戲堪稱是全片的點睛之筆。無奈的讓娜向保羅開了槍,臨死前,保羅蜷曲在陽台上,把嘴裡的一塊口膠粘在欄桿上,閉上了眼睛,那姿勢,如同母體中的胎兒一般,彷彿終於得到了解脫的保羅又回到了母體,完成了人生的輪回❻ 布丹電影《四十九天》主要講的是什麼
《四十九天》不丹電影ཞག་ཞེ་བཅུ་ཞེ་དགུ 講述的是有一個男人和他的舊情人的故事,他給他老婆講述他和舊情人怎樣發生關系,他老婆生氣了,拉開門走了,最後原諒了沒我就不知道了。我關注的是他們的藏語,有些不大明白,大概是這樣
❼ 印度電影午餐盒男主角最後去了不丹嗎
他們相約去了不丹。
《午餐盒》是由賴舒·彼查執導,伊爾凡·可汗、妮拉特·考爾、納瓦祖丁·席迪圭等主演的愛情片,於2013年9月20日在印度上映。
該片講述了伊娜給丈夫精心烹制的午餐被錯誤送到費蘭迪手中,於是兩人就展開書信來往,盡訴心中情的故事。
(7)愛情電影不丹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伊娜(妮拉特·考爾飾)精心烹制並托運給異地上班丈夫的午餐盒被送錯,到了即將退休的中年喪偶男子費蘭迪(伊爾凡·可汗飾)手中,這頓彷彿施過魔法的午餐,有家的氣息,有女人的味道。主婦與這位不曾謀面的男子便展開書信來往,盡訴心中情,以排遣寂寞,最終也因午餐盒連起兩顆孤獨的心。費蘭迪也因此變得開朗起來,面對前來接替他的年輕人謝赫(納瓦祖丁·席迪圭飾),由排斥到交心,在工作中處處維護謝赫。
❽ 如何評價電影《教室里的一頭氂牛》
本片是一部2019年的不丹電影,不丹原本提交本片參加2021年的第93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獎項。
但由於不符合規定,直到第二年才獲得提名,成為角逐2022年第94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的五部電影之一。本片也成為不丹電影首次角逐奧斯卡獎項。
有意思的是,影片一開始就給烏金印有「國民幸福指數」的襯衫拍了一個特寫。
國民幸福指數是誰提出來的呢?正是不丹國國王在1970年代提出的新概念。他表示「政策應該關注幸福,並應以實現幸福為目標」,人生「基本的問題是如何在物質生活(包括科學技術的種種好處)和精神生活之間保持平衡」,他提出由政府善治、經濟增長、文化發展和環境保護四級組成的「國民幸福總值」(GNH, Gross National Happiness)指標。❾ 求 嘿瑪 嘿瑪 百度網盤免費資源下載鏈接,謝謝
《嘿瑪 嘿瑪》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3Ve4b-fWurKrt8IsaBTWWw
提取碼:m0u5
《嘿瑪嘿瑪》是一部由欽哲·諾布執導、策林·道爾吉、梁朝偉、周迅共同出演的影片。6月21日,不丹電影《嘿瑪嘿瑪》中國首映禮在上海舉行,《嘿瑪嘿瑪》是欽哲·諾布第四部電影長片,電影名取自不丹語中的「很久很久以前」,也是一個奇幻的傳說:每隔十二年在森林深處會有一場為期兩周的神秘聚會,所有與會者都是秘密收到邀請,並且全程戴著面具……
❿ 有沒有電影是講轉世輪回的
基努·里維斯和電影《小活佛》
http://video..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0&fbl=1024&word=%D0%A1%BB%EE%B7%F0
一部網上下載的電影,由曾經執導《末代皇帝》的義大利著名導演伯納多.貝托魯奇在1993年拍攝的《小活佛》。這部電影取材於在西班牙尋找1984年圓寂的西藏高僧耶喜喇嘛轉世活佛的真實故事。
兩位來自不丹的西藏高僧在夢中受到指引,千里迢迢來到美國西雅圖尋找一位先師的轉世靈童。這個金發男孩叫傑西,在喇嘛諾吉的感召下,他的父母終於同意由父親陪同傑西和喇嘛回到不丹的寺院接受轉世靈童的驗證。這是故事現代部分的主線,而穿插於其中的,是喇嘛諾吉給小傑西講述佛祖釋加牟尼成道的故事,如何從迦毗羅衛國太子悉達多成為一名出家苦修的修行者,最後又如何在菩提樹下得道成為佛祖。這一段影片將鏡頭放到了古印度,而扮演釋加牟尼佛的是美國演員基努·里維斯。在片中他把臉塗成褐色,從開始一個無上高貴、意氣風發的印度王子,到後來身披黃衣,黑發高束的苦修行者,基努·里維斯個人高貴純凈的氣質、入木三分的表演,尤其是他清澈無邪的眼神、緩慢磁性的聲音、庄嚴慈悲的氣度,當然,還有他近於完美的一張面孔,使得整個影片有了靈魂,這個靈魂就是釋迦牟尼。基努不像是在演釋迦牟尼,而是在重現釋迦牟尼,他的表現是無可挑剔的。特別是他在菩提樹下最終成道一段更是美輪美奐。電影鏡頭、音樂、色彩和特技雖然趕不上今天的技術水平,但還是完美表現出了這段深入人心、並引發人們無窮想像的情節。影片中悉達多以無比的定力和超然,戰勝了天魔瑪拉派來的分別代表驕傲、貪婪、恐懼、無知和慾望的五位美女,也戰勝了用萬千燃火的飛箭指向他的天魔軍隊,然而當戰爭平息之後大地萬物重回安寧和靜謐,悉達多望著他面前地上的一灘水,水中是他自己的倒影。影片畫外音說:悉達多即將開始最後的戰斗。於是看到悉達多伸出手從水中拉出自己的倒影,然後進行了如下的對話:
悉達多的影子:「敢於進入無人所至之處的你,可否成為我的神?」
悉達多:「建造者,我終於與你相遇。你將無法再建你的房子。」
悉達多的影子:「但我是你的房子,而且你也住在這裡面。」
悉達多:「自我的執著,你僅是幻相,根本不存在。大地是我的見證。」
悉達多輕觸地面,於是看到他的影子變老、變丑、然後變成天魔瑪拉的面孔,最後消失在空氣中。爾後,在一片肅穆和靜謐中,悉達多的身後和頭頂上顯出了金色光暈,並且最終消其視像,無影無蹤。
據說基努·里維斯的血統中有四分之一的中國血統,這大概奠定了他身上那種悠悠散發的東方氣質。而據這部影片的相關報道說,為了演好這一角色,基努·里維斯特意讀了不少的佛教書籍,影片拍攝期間他禁絕葷腥,只吃橘子和喝水,而且經常在片場誦讀佛經,神情非常虔誠(據說其在之後的影片拍攝中也會在片場誦經)。的確,從影片最後的效果來看,基努與佛祖似乎是有無比殊勝的緣分。而聯繫到基努·里維斯個人的經歷,他雖然身為炙手可熱的明星,但是卻經歷了人生巨大的痛苦,先是懷孕的女友不幸車禍身亡,又接連喪失數位親友,包括自己的妹妹以及《黑客帝國2》的拍檔艾莉雅,他自己又遇上交通意外險些喪命。而基努·里維斯的很多友人也都說,他雖然特立獨行,但是卻非常注重親情。妹妹得癌症彌留之際,他不間斷地從片場趕回醫院,並且斥資千萬為妹妹買了養病的別墅,然而妹妹還是在他的別墅里離開了人世。
如今有報道說基努·里維斯已經皈依佛門成為一名虔誠的佛教徒。真實與否不得而知。這兩天看清定上師的開示錄,裡面提到:能生為人身並能聽聞到佛法是一種非常大的福報和緣分。所以相信,基努·里維斯在《小活佛》中與佛教結下的緣分一定會幫他在日後的種種厄運中獲得精神的援助和智慧的指引。
最後還想再說說這部電影,尋找靈童的諾吉喇嘛其實有重病在身,知道時日不多。經過驗證終於相信傑西就是活佛轉世後,當他俯身參拜只有八歲的傑西,在傑西耳邊輕輕地說:「也許有一天你將會找到我「。師徒間樸素的一句話卻道出了無比堅定的信仰和真摯宏大的關愛,是一種穿透生死輪回的力量。最後諾吉喇嘛在打坐三日後安靜地圓寂。
下載「成道「片斷或整部電影,請到 http://www.fosss.org/jcxs/yy.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