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一部講明朝倒台的老電影叫什麼 裡面有崇禎自殺,南明皇帝登基的鏡頭的電影,有點老了,知道的請告知!
《傳國密詔》
導演 | 編劇 | 演員 | 製作人
導演 Director:
姚壽康 Shoukang Yao
編劇 Writer:
木生 Sheng Mu
演員 Actor:
尋峰 Feng Xue ....王之明何威 Wei He ....太子孫根發 Genfa Sun ....疤面人王惠 Hui Wang ....清皇太後顧也魯 Yelu Gu李季 Ji Li張林 Lin Zhang 談鵬飛 Pengfei Tan張建民 Jianmin Zhang林榮才 Rongcai Lin王熙岩 Xiyan Wang茂路 Lu Mao 鳳凰 Huang Feng黃達亮 Daliang Huang丁嘉元 Jiayuan Ding王紹光 Shaoguang Wang
製作人 Proced by:
龔楠 Nan Gong
劇情介紹 大明王朝崩潰前夕,崇禎下傳國詔書與太子朱慈烺。太監王承恩的侄子王之明保護太子趕往南京。一路上先有闖王搜捕,後被清軍包圍,王之明假冒太子被抓。清太後故意放了王之明,抓獲了真的太子。在疤面人的幫助下,王救出太子。私立弘光皇帝建立南明的馬士英等得知太子來南京,誣陷太子冒名篡權,太子被下大獄。疤面人勸王之明起兵東征。正在雙方抗衡時,清軍借機南下,滅了南明。原來疤面人時清將軍。悲憤的王之明最後與疤面人同歸於盡。
B. 明朝太子穿越到現代一個愛情電影叫什麼
電影《伏魔太子》是由武漢聚米時代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淘夢影業聯合出品,淘夢網宣傳發行,禹威執導,沈宏翔擔任製片, 赫雷、潘嚴、劉瑜峰、張欣源、欒浚威領銜主演的穿越劇情片。
電影《伏魔太子》於2016年12月27日上線。
C. 比起《大明風華》,《鶴唳華亭》的太子為什麼就那麼難
比起《大明風華》,《鶴唳華亭》的太子為什麼就那麼難?第一:父親(帝王)不同
《大明風華》中的帝王,太子的父親明成祖朱棣,大家都知道歷史上的他是一位文武雙全的才子,而且他善用人才,知人善用。並且也做了幾件大事兒,他組織修訂永樂大典,派鄭和下西洋。當時的明朝也算是比較繁華的。因為用了太多心力在朝堂政治上,他對他的兒子們也就關心教育的很少,以至於他的三個兒子,兩個都走上了謀反的道路。再來看看《鶴唳華亭》,太子的父親對他非常的嚴格,所有人對太子都比他的父親對他好,無論做了什麼事情都得不到父親的關懷和賞識,而一旦踏錯一步,做錯了一件事就會被父親狠狠地責罵和懲罰。自小而來對太子最好的就是他的老師,而他的父親最後也處罰了他的老師,以至於他之後步步為營,身處無盡的勾心鬥角之中。他父親的嚴格程度已經不能用言語形容。
D. 有沒有男主是皇太子的動漫
有一部叫《太子》
E. 明朝洪武年間的太子太傅是誰扮演的
閔政。由著名導演李少紅執導,張永琛擔任編劇,劉濤、周渝民領銜主演的宋風傳奇大戲《大宋宮詞》已於3月20日正式登陸愛奇藝、騰訊、優酷。該劇以劉娥和趙恆的愛情故事為主線,以「咸平之治」與「仁宗盛治」為歷史背景,講述了從公元985年到公元1033年間,北宋真宗時代,名臣、宗族及周邊國家之間邦交,相互依存,相互牽制的故事。實力派老戲骨閔政在劇中飾演太子太傅曹鑒一角。
F. 是一部國產動漫,主角是一個皇朝的太子,被他媽殺死了靈魂附體在一個奴隸身上,又被抓去礦山挖礦,
這部動漫名字叫 武庚紀
G. 皇上一覺醒來把他爹認成孫子的動漫是啥
應該是太子一覺醒來把他爹認成孫子,這個動漫是《太子得了失心瘋》。
相關劇情:
大啟王朝的病弱太子封瑾琰,只剩下最後一口氣,皇桑命國師伍年開壇做法,以期用招魂之法從閻王殿,搶回心愛的兒子。 然而他卻不知道,伍年開壇做法之後招來了九百年前的封無豫。醒來的太子知道所身處的朝代便對著自己的皇帝爹喊孫子。
簡介:
《太子得了失心瘋》的作者為虎三、豆豆豆,由二三陸玖工作室出品。《太子得了失心瘋》在B站上能看到,是國漫改編的動畫。講述的國師伍年給病弱太子封瑾琰招魂,結果卻招錯為自稱九百年前的太子封無豫,為了保住各自小命,讓封無豫暫時成為現在的太子,並且與伍年一起破玄幻疑案,保住太子之位的故事。
H. 哪吒的父親李靖明明不是皇帝,為什麼別人還叫他「三太子」
太子就是皇帝的兒子,一般都是嫡長子,皇帝只要一死,別的皇子不鬧事,那麼太子就會成為下一任皇帝。
李靖不是皇帝,他只是陳塘關的總兵,而他的三兒子哪吒居然敢稱「三太子」,難道李靖活膩了不成?
李靖就是托塔天王,他是《封神演義》中虛構的人物,但他是有 歷史 原型的,原型有兩個,一個是唐朝李靖,一個是毗沙門天王。
唐朝李靖是李世民手下著名大將,他為大唐開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後來列居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第八位。
毗沙門天王是印度佛教護法神,由唐玄奘引入中國,後來受到唐朝人供奉,名氣變得越來越大,毗沙門天王有個兒子叫哪吒。
《封神演義》將李靖和毗沙門天王中外合而為一之後,一個嶄新的人物—托塔天王就誕生了!
太子,就是皇帝的嫡長子。但是,「皇帝」這個稱謂是自秦始皇嬴政才有的,秦始皇之前不叫「皇帝」,而是叫「王」,如西周的周文王、周武王、周幽王等等。
西周實行的類似於現代的聯邦制度,由眾多諸侯國組成,周天子是名義上的「共主」,但其實並沒有多大的權力,諸侯國各管各的,他們有各自國家,各自的軍隊,各自的王宮,他們的繼承人也稱為「太子」。
李靖是由毗沙門天王衍化而成的,天王也是王,所以他的嫡長子稱為太子也是合理的。
這就歸因於民間了,民間百姓可分不清誰是大兒子,誰是二兒子,誰是三兒子,他們將帝王的兒子一概稱為太子。
就像清朝皇帝的兒子都叫王爺一樣,事實上並不是每個兒子都被封王,但民間還是習慣稱他們叫作王爺。
再比如,就像公司的中下層職員都叫經理一樣,事實上並不是每個職員都有任命書,但大家習慣叫他們經理。
一、他叫哪吒三太子,而不是三太子哪吒!這個非常重要!
二、哪吒不是太子!哪吒的兩個哥哥也不是什麼大太子二太子!所以這個三太子就一定不是我們認為的太子!就是說他根本不是太子!李靖是什麼身份?去考證李靖這么明顯的身份無疑是個「廢柴」的做法。去考證哪吒是不是誰的干兒子之類更是「廢柴」。因為誰都不能改變哪吒不是太子的事實!
三、哪吒三太子是誰給取的名字?作者?不一定!一個明朝寫書的人,取材來自哪裡?民間傳說,市井雜談。傳說中的哪吒可不是什麼善類,古代形容這等厲害的臉色可用「太歲」來形容,想這個厲害的小孩子估計用小太歲來形容。但畢竟哪吒是個正面的人物,「太歲」「小太歲」這樣的稱呼未免不當,說書的應該有演義變通的能力,日久天長,太歲改太子就是最大的可能!
四、作者,或許一筆之間更改了 歷史 ,沒想到我們在這兒較勁。哪吒三太子,或許就是一個厲害名頭,不要理解為真的「太子」。就像豬八戒一樣,我們不能認為他是老八吧!太,在這里就是厲害的意思!!
五、結果可能簡單了點,你有更合理的說法以上推測測作廢。
相信最近刷爆大家社交軟體的一定有一部動漫,那就是關於哪吒的動漫電影《哪吒·魔童降世》。筆者和大家一樣一路走來,見證過一代代哪吒的發展歷程,關於這一代哪吒到底如何,筆者在這兒就不多敘述了。今天我們探討的是另一個網友們非常關心的問題,是關於哪吒被稱為「三太子」的原因。
大家都知道我們華夏素來被稱為「禮儀之邦」,在我國古代,「禮」是必不可少的一環,小到最普通的稱謂,大到國家的祭祀等,都有著各種各樣的講究。
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作為封建王朝中權力地位最高的人,皇帝所遵從的禮數更為嚴苛,在古代,皇帝所選定的皇位繼承人才有資格被稱為太子。而其他兒子只能被稱作皇子,更不用說王宮貴族和普通百姓了。
筆者經過仔細查閱後發現,這應該還要先從他的父親李靖身上說起。
托塔天王李靖,是《封神演義》中虛構出來的人物,但是其不是憑空捏造出來的,而是有 歷史 原型的。一個為唐朝的李靖,另一個為毗沙門天王。
在唐不空譯《北方毗沙門天王隨君護法儀軌》中還記述說:
所以在唐朝時,唐玄宗封毗沙門天王為戰神。而李靖,在《唐書》有傳,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列,官拜西本軍將奉祀,稱唐時名將第一,在歷代名將中能與韓信並提。
而且李靖生前戰功無數,特別以後期外戰尤為突出,長期鎮守唐王朝北門,他死後逐漸被軍中供奉成為戰神。
所以經過民間也一番加工藝術化之後,一代托塔天王李靖就此誕生。
哪吒作為毗沙門天王的三兒子,本來就是叫哪吒,在本土化之後就成為了李靖的兒子李哪吒了。
大家可能會問,就算他父親是天王,可天王又不是皇帝,他憑什麼稱為三太子?
大家可不要忘了,《封神演義》的故事背景發生在商朝,在這個時期並沒有「皇帝」這個稱謂。在秦始皇以前,那時候的皇帝叫「天子」,天子的嫡長子做為儲君的人選,被稱為「太子」。
太,指大,年齡長者,「太子」即是嫡長子。諸侯和藩王的長子這時可以稱「太子」,也可以稱「世子」,並沒有明確的規定稱謂。這時「太子」又可以是嫡子的統稱,前面加序號以區分年齡大小,比如「大太子」、「二太子」等,依次類推。
到了漢朝,稱謂才有了准確區分,為了強調皇室的身份和尊貴,因此劃分出等級,與諸侯的嫡子區分開來。只有皇室繼承人才可以叫做「太子」,以顯其獨一無二的尊貴身份,其他諸侯和藩王的兒子只能叫「世子」,是比「太子」低一級的身份。如果諸侯的兒子叫「太子」,則是冒犯了皇家尊嚴,輕者治過失之罪,重者以謀反罪論處。
階級在漢朝正式分化,等級制度正式明確。而哪吒的老爹是李靖,是手握兵權的陳塘關總兵,是有實權的一方諸侯,在商朝時其嫡子自然可以稱「太子」,因為這時「太子」就是嫡子的代稱,並沒有劃分等級之說,要與皇室繼承人區分開來以顯皇室獨有的尊貴和尊嚴。
所以哪吒被稱為「三太子」是合情合理的。
而在神話故事中,陳塘關總兵李靖的殷夫人懷胎三年六個月後,生下一個肉球。忽然光芒四射,李靖大驚之下用寶劍劈砍,卻從中跳出一個男孩。李靖悶悶不樂,一位名叫太乙真人的道長卻來賀喜,為孩兒取名哪吒,收為徒弟,當場贈他兩件寶物:乾坤圈和渾天綾。七年後的一天,七歲的哪吒來到東海遊玩,天旱地裂,東海龍王滴水不降,還命夜叉去海邊強搶童男童女 。
這時,哪吒見義勇為,用乾坤圈打死夜叉 ,又殺了前來增援的龍王之子敖丙。 龍王去天宮告狀,途中又被哪吒打得半死。於是,東海龍王請來三位兄弟 ,共商報復之計。第二天,四海龍王帶領水兵水將興風作浪,水淹陳塘關 ,要李靖交出哪吒才肯收兵。
哪吒想要反擊,遭到李靖的阻攔,並收去哪吒的兩件法寶。哪吒為了全城百姓的安危,挺身而出,悲憤自刎。事後, 太乙真人借蓮花與鮮藕為身軀,使哪吒還魂再世。復生後的哪吒手持火尖槍、腳踏風火輪,大鬧龍宮,戰敗龍王,為民除害。
而敖丙被稱為「龍宮三太子」,傳說太乙真人為哪吒塑身時曾把敖丙的靈魂加了進去,所以哪吒也被稱為「三太子」。
他是由兩位人物的故事糅合而成的,一個就是本尊哪吒,我們熟悉的哪吒故事中,「托塔天王之子」的身世、東海殺龍、箭射石磯之子、割骨還父、蓮花化身的典故都處於這個版本的哪吒太子。
而另一個原型為《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的「太歲殷元帥」。「正名金哪吒,又名殷郊」——這位太歲殷元帥的大名,也叫哪吒!而生為肉球,被一劍劈開而降生、拜師真人、後助武王伐紂、拜為元帥等故事,卻是出自這位金哪吒的事跡。
而這位金哪吒的父親,就是商紂王,其母即是正宮姜皇後,所以這位哪吒才是根正苗紅如假包換的「太子」啊。
一般認為,許仲琳在寫《封神演義》時有意將李哪吒與殷郊兩個人物進行了融合與再分割。而實際上,早在《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之前,這兩個形象就很可能已經融合過一輪了,一個李哪吒,一個金哪吒的重名,應該不是巧合。許仲琳有意地避免了以子伐父的劇情,而把殷郊大部分的故事情節都安給了李哪吒,把殷郊的人設拉出來重寫了一遍,而把武王帳下元帥改寫成了托塔天王李靖之子李哪吒——這也就是現在大部分群眾眼中的完整的「哪吒」形象。
至於毗沙門天王第三子的故事,究竟是如何和商紂王之子殷郊的形象攪合到一起去的,何時最開始融合的,恐怕已不可考。
或許是在之後人物形象的不斷演化、變遷中,這個「太子」名號才轉落到了同名哪吒的托塔天王三子身上呢?
這也僅僅為筆者的一種猜測。
最後筆者看來,這可能是戲曲、小說、演義創作中的一種寫法。縱觀我國文學史,這種手法也是層出不窮,如《三國演義》中關羽的義子關平(住:史料記載中為親生兒子)也被稱太子;泰山神的兒子泰山三郎,代入小說《封神演義》里是黃天化的封號,炳靈公,也叫炳靈太子;清末戲劇大家也稱呼二郎神為金花太子。
此外太子很可能是只是一種稱謂,泛指年輕的仙二代。
還有就是老百姓對神仙樸素的敬畏崇拜之情,認為男神仙厲害的就是「大帝」,女神仙厲害的就是「娘娘」,年輕的神仙厲害的就是「太子」,小孩子厲害的就是「童子」,之所以這樣稱呼,可能是因為古代百姓認為神仙非常厲害,所以就用凡人中最厲害的稱呼來叫神仙了吧。
綜合上述的 歷史 因素和小說特有的寫作手法,我們不難推斷出哪吒被稱作為三太子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哪吒「三太子」的由來,不能以父親是皇帝來做為評判標准,因為哪吒是商朝末年陳塘關總兵李靖的兒子。眾所周知,千古一帝秦始皇建秦稱帝才有了皇帝的開端,由後世的標准去衡量前朝的稱謂,是不是指鹿為馬呢?
在秦始皇以前,那時候的皇帝叫「天子」,天子的嫡長子做為儲君的人選,被稱為「太子」。太,指大,年齡長者,「太子」即是嫡長子。
諸侯和藩王的長子這時可以稱「太子」,也可以稱「世子」,並沒有明確的規定稱謂。這時「太子」又可以是嫡子的統稱,前面加序號以區分年齡大小,比如「大太子」、「二太子」等,依次類推。
到了漢朝,稱謂才有了准確區分,為了強調皇室的身份和尊貴,因此劃分出等級,與諸侯的嫡子區分開來。只有皇室繼承人才可以叫做「太子」,以顯其獨一無二的尊貴身份,其他諸侯和藩王的兒子只能叫「世子」,是比「太子」低一級的身份。如果諸侯的兒子叫「太子」,則是冒犯了皇家尊嚴,輕者治過失之罪,重者以謀反罪論處。階級在漢朝正式分化,等級制度正式明確。
哪吒的老爹是李靖,是手握兵權的陳塘關總兵,是有實權的一方諸侯,在商朝時其嫡子自然可以稱「太子」,因為這時「太子」就是嫡子的代稱,並沒有劃分等級之說,要與皇室繼承人區分開來以顯皇室獨有的尊貴和尊嚴。
李靖有三子,在《西遊記》中都有出場,大太子金吒,二太子木吒,三太子哪吒。這里的太子跟皇帝無關,就是李靖兒子的稱謂,也就是長子、次子、三子的關系。
金吒靈山伺奉如來,任職前部護法。
木吒普陀山伺奉觀音,又稱惠岸行者。悟空大鬧天宮隨觀音出場,不敵悟空。收八戒和沙僧都有出場,是唯一和唐僧三徒弟交過手的神仙,後收紅孩兒也有出場。
哪吒任職玉帝座下護架大神,在花果山與悟空交戰失敗,後在斗青牛怪和牛魔王時出現助悟空降妖。
在商朝時,天子和諸侯的兒子都可以稱「太子」,等級制度並沒那麼分明,李靖做為掌握實權的一方諸侯,其兒子當然可以稱「太子」,按長幼排序,哪吒排行老三,自然就被稱為「三太子」了。
在中國,特別是古代,對於稱呼有很大的講究,尤其是「太子」這個稱呼,通常代表了皇帝的下一任繼承者。那麼,哪吒的父親李靖不是皇帝,為啥別人還叫其「三太子」呢?下面聽聽有書君的幾點分析。
1.貴族身份的象徵
在《封神演義》里,哪吒是城塘關的總兵李靖的兒子,屬於商朝後期。 在那個年代,還沒有「皇帝」一說,最高的統治者被稱為大王,而諸侯生的兒子大多稱為太子。李靖在當時,算是諸侯級別,哪吒又排行老三,所以稱他為三太子。「太子」只是王孫公子的一種稱謂,並非指帝王的繼承人。
2.哪吒的出生
《哪吒鬧海》里哪吒是殷夫人懷孕三年生下的,剛出生並非和其他嬰孩一樣赤裸裸的,他右手戴著一個金鐲子,肚皮上有塊紅菱,人們便說這分明就是「太子爺」,加上排行老三,人們便稱他為三太子。
3.托塔天王的兒子
在《西遊記》里哪吒是托塔天王李靖的兒子,既然是天王的兒子。在古代稱皇帝位天子,就是天神的兒子,而李靖是四大天王之一,那身份一定要比皇帝還高。就連龍王的兒子都叫太子,托塔天王的身份不比龍王低,因此稱哪吒為三太子也很正常。
4.來源於佛教
中國神話源自佛教神話,傳說佛教有毗沙門天王,因打敗了魔王,而成為了北天守護神多聞天王。他的第三個兒子叫哪吒,而哪吒就是從這個演變過來的。所以,稱為三太子。
無獨有偶,就像二郎神,其實也是從佛教神話里的人物演變的,二郎神是毗沙門天王的二兒子獨健,慢慢演變成的二郎神。
這就是為什麼二郎神明明沒有兄弟,卻要叫二郎神的原因。
有書君語:有書君送福利啦!!董卿說:「讀書是可以給人以力量的,它更能給人以快樂」。私信回復有書君,回復「福利」即可【免費領取52本】高分好書,限時福利,不容錯過哦~
哪吒三太子的稱呼由來追根溯源是因為哪吒是「舶來神」佛教那吒基礎上,經過與中國本土神話的結合後形成的。
至於三太子的稱呼,自然是因為那吒是佛教多聞天王毗沙門的第三個兒子。
那哪吒是如何誕生的呢?又如何成為李靖的兒子呢?
中國眾多神明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人造神。比如老子成為太上老君,關羽、包拯、秦瓊等等。
人造神運動讓許多生前名聲響亮的人死後被百姓建祠紀念,甚至被國家政權認可紀念,久而久之逐漸神話,被佛道儒三家吸收成為神明。
李靖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逐漸成神。
談到 歷史 中的李靖,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唐朝名將李靖。李靖一生東征西討,北破胡虜,西定青海。
唐玄宗把時期,李靖被引入武成王廟享受供奉,成為其神話的資本。再加上唐傳奇的演繹,李靖逐漸被神奇化,到了晚唐時期,李靖在民間被神話。
毗沙門天王原形象為右手托寶塔,左手持三叉戟。
天寶年間,據說曾幫助唐玄宗退蕃兵,於是大唐軍中開始供奉毗沙門天王,唐朝軍隊之中,也都以多聞天王形象繪制旗幟,號曰「天王旗」,以保佑武運昌隆。
李靖的常勝軍神形象與毗沙門天王的形象不斷重合。
也許是毗沙門天王外族的形象不符合中國人審美,在元代時期,毗沙門天王與李靖逐漸重合。
比如《樂毅圖齊七國春秋平話後集》:「獨孤角獨戰四將,五匹馬混戰,如黑殺神真武賢聖斗毗沙門托塔李天王。」
毗沙門天王從此變成了托塔李天王,而那吒順便成為了李靖的兒子。
在神話中,李靖有三個兒子金吒、木吒、哪吒,為什麼哪吒不按五行命名呢?原因就是上面說的,哪吒是舶來神的本土化。
在佛經中,那吒是一位凶惡的夜叉神,他三頭六臂降伏惡魔、安寧三界,曾經殺死那伽(多頭與劇毒的蛇,在中國傳播時,佛經中翻譯為龍)。
如此一看哪吒的神通與故事與那吒非常像。
在儒道佛三教的交流以及民間傳說中,那吒的形象被道教本土化,也許原本凶惡的形象不為中國人所喜,所以就選定了一個兒童形象作為真身,道教神明哪吒誕生。
在經歷如此漫長的時間與演繹後,哪吒大約在宋代又加入了剔肉還母,剔骨還父的故事,最終在明朝《西遊記》與《封神演義》中固定成經典的神明形象,托塔李天王與三太子哪吒。
要弄明白哪吒為什麼叫三太子要,從「太子」這個稱謂怎樣一步步演化為代表皇位繼承者講起。
歷代太子代表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