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拍電影的動作捕捉技術

拍電影的動作捕捉技術

發布時間:2022-12-24 04:55:26

❶ 啥是動作捕捉啊誰能解釋哈

由動作捕捉攝像頭捕捉演員身上反光點的運動軌跡,再把捕捉到的運動軌跡匹配到3d角色模型上,讓角色的動作更細膩更逼真。

動作捕捉技術,英文Motion capture,簡稱Mocap。是近年來非常流行的動畫製作方法,主要應用於大型游戲製作、動畫製作、影視製作等等。本論文主要對動作捕捉技術進行一定的總結與延伸,並發表一定的看法。總之,動作捕捉技術設計技術涉及尺寸測量、物理空間里物體的定位及方位測定等方面可以由計算機直接理解處理的數據。在運動物體的關鍵部位設置跟蹤器,由Motion capture系統捕捉跟蹤器位置,再經過計算機處理後向得到三維空間愛你坐標的數據。當數據被計算機識別後,可以應用在動畫製作,步態分析,生物力學,人機工程等領域的一種高端技術。典型的光學式運動捕捉系統通常使用6~8個相機環繞表演場地排列,這些相機的視野重疊區域就是表演者的動作范圍。為了便於處理,通常要求表演者穿上單色的服裝,在身體的關鍵部位,如關節、髖部、肘、腕等位置貼上一些特製的標志或發光點,稱為"Marker",視覺系統將識別和處理這些標志,如圖4所示。系統定標後,相機連續拍攝表演者的動作,並將圖像序列保存下來,然後再進行分析和處理,識別其中的標志點,並計算其在每一瞬間的空間位置,進而得到其運動軌跡。為了得到准確的運動軌跡,相機應有較高的拍攝速率,一般要達到每秒60幀以上。

如果在表演者的臉部表情關鍵點貼上Marker,則可以實現表情捕捉。目前大部分表情捕捉都採用光學式。

有些光學運動捕捉系統不依靠Marker作為識別標志,例如根據目標的側影來提取其運動信息,或者利用有網格的背景簡化處理過程等。目前研究人員正在研究不依靠Marker,而應用圖像識別、分析技術,由視覺系統直接識別表演者身體關鍵部位並測量其運動軌跡的技術,估計將很快投入實用。

光學式運動捕捉的優點是表演者活動范圍大,無電纜、機械裝置的限制,表演者可以自由地表演,使用很方便。其采樣速率較高,可以滿足多數高速運動測量的需要。Marker的價格便宜,便於擴充。

這種方法的缺點是系統價格昂貴,雖然它可以捕捉實時運動,但後處理(包括Marker的識別、跟蹤、空間坐標的計算)的工作量較大,對於表演場地的光照、反射情況有一定的要求,裝置定標也較為煩瑣。特別是當運動復雜時,不同部位的Marker有可能發生混淆、遮擋,產生錯誤結果,這時需要人工干預後處理過程。

上海天地數碼uni-digital

❷ 什麼是動作捕捉

運動捕捉英文Motion capture,簡稱Mocap。技術涉及尺寸測量、物理空間里物體的定位及方位測定等方面可以由計算機直接理解處理的數據。在運動物體的關鍵部位設置跟蹤器,由Motion capture系統捕捉跟蹤器位置,再經過計算機處理後得到三維空間坐標的數據。當數據被計算機識別後,可以應用在動畫製作,步態分析,生物力學,人機工程等領域。
2012年由詹姆斯·卡梅隆導演的電影《阿凡達》全程運用動作捕捉技術完成,實現動作捕捉技術在電影中的完美結合,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其他運用動作捕捉技術拍攝的著名電影角色還有《猩球崛起》中的猩猩之王凱撒,以及動畫《指環王》系列中的古魯姆,都為動作捕捉大師安迪·瑟金斯飾演 。

❸ 國內的動作捕捉技術用來拍3d動畫電影怎麼樣呢

《精靈王座》就是一部裡面全程採用了動作捕捉技術的魔幻動畫電影。裡面的畫面和CG視效相當不錯,很多場景都很美,女王的婚紗、頭紗尤其美,質感相當棒。但影片中還是有些動作表演稍有些僵硬奇怪。

❹ 電影特效採用了超多動作捕捉設備來協助拍攝,是怎樣實現的

太空科幻大片《星際迷航:暗黑無界》難得一見的用IMAX攝影機拍攝了其中三十多分鍾的場景,堪稱科幻題材片中IMAX3D版先河之作,同時也受到超過90%的科幻迷熱烈期待。

電影特技作為電影藝術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為其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旨在為觀眾營造出一個獨一無二的視覺盛宴,給觀眾們真切地感受到"身臨其境"的觀影感受。


好萊塢大片大量運用了電影後期製作技術,尤其是數字特效,在創造影視藝術中的現實世界時,又在創造異乎尋常的"夢幻世界"及"超人"故事



一些高難度、大投入的科幻片、災難片、動作片廣泛地使用了數字特效,變幻出了"虛擬現實"和"未來世界"。

那麼,這些電影特效到底是如何運用的呢?


人、妖怪、建築物,以及交通工具的模型都被用來製作電影特效。

當模型必須被移動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式中的任意一種來移動它們:用手、機械,或者電來使它們移動。運用手工來移動它們需要很長時間,因為模型在銀幕上一秒種內的活動,至少需要有24個動作。


人、妖怪、建築物,以及交通工具的模型都被用來製作電影特效。

當模型必須被移動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式中的任意一種來移動它們:用手、機械,或者電來使它們移動。運用手工來移動它們需要很長時間,因為模型在銀幕上一秒種內的活動,至少需要有24個動作。電影攝制者利用它們來避免讓演員處於危險的境地、減少電影的製作成本,或者理由更簡單,只是利用它們來讓電影更扣人心弦。在影視拍攝中,經常用微型模型,例如:人、妖怪、建築物等各種,來實現電影中特效的需要。

伴隨著計算機圖形計算技術的發展,使電影特效的製作速度和質量有了巨大的進步,製作者可以在電腦在完成更細膩、真實、震撼的畫面效果。

比如可以使用Maya軟體來製作風雨雷電、山崩地裂、幽靈出沒、異形、房屋倒塌、火山爆發、海嘯等用實際拍攝或道具無法完成的效果,也可以使用Maya軟體製作模擬的角色,例如:精靈鼠小弟中的老鼠,冰河世紀中的松鼠、星球大戰中的Yoda大師等等。

在影視電影中,人們通過計算機技術製造出來的假象和幻覺,被稱為影視特效。


特效可以分成兩大部分,一是三維特效,二是後期特效。兩者在特效領域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相鋪相成。

三維特效很容易理解,即通過三維軟體技術,製作三維相關的內容。

後期特效指通後實拍內容、照片素材和三維軟體渲染的素材進行合成,得到最終的效果。

這兩部分相輔相成,熟知後期特效,可以幫忙製作人員在三維製作過程中提供更多的想法思路和解決方案。有些效果可以在三維中完成,也可以後期下完成,而有些效果只能在後期下完成。如果製作人員熟練掌握後期特效和三維特效的應用,可以選擇一條最好的製作方案,在高效率情況下追求最好的品質。


摳像,屬於後期特效部分,摳像就是摳素材,去除實拍素材中的多餘部分。比如我們在看電影時經常看到很壯觀的場景,有一個人站在山上,在遠處火山爆發,火光沖天,實際上拍的時候一般找不到這種景觀,這就需要做後期處理。

我們經常在電影花絮中看到,演員站在以藍色或綠色布為背景的前面進行拍攝,這樣使前景角色和背景之前產生顏色差異,由製作人員將藍色或綠色拍攝區域摳掉,然後再通過電腦圖形技術將特效場景與拍攝人物合成在一起,得到真實的震撼效果。

❺ 《毒液》這款電影的影視特效團隊在拍攝現場是怎麼處理動作捕捉特效製作的

《毒液》這部電影中特效鏡頭巨多,很多觀眾觀看後大呼過癮。這些特效很多都是在拍攝現場運用了三維光學動作捕捉設備來製作的。而在這一技術層面,我國的產品發展速度迅猛,在高博會上我見到了國內頂尖的三維光學捕捉技術產品NOKOV度量,這款動作捕捉系統應用下的實現了實時跟蹤、採集目標人體運動信息,重建肢體關節點的空間位置與姿態參數,精度高,將虛擬角色與人物或動物綁定後,可實現角色與被捕捉物的同步運動,實時觀看捕捉效果,提高影片或動畫的製作效率和質量。這款產品主體全部實現了自主技術產權,性價比高。有了這么高精尖的技術保

❻ 阿凡達用的什麼技術

全程運用動作捕捉技術完成,實現動作捕捉技術在電影中的完美結合,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阿凡達》中的懸浮山,創意來源於哈利路亞山。導演卡梅隆表示,哈利路亞山確實很中國,因為靈感來自哈利路亞山,他們只是把哈利路亞山抬到了空中而已。劇組還專門派人到中國采景,最後組成動畫。

詹姆斯·卡梅隆證明了他的確是世界之王,作為視覺特效技術大軍、生物設計大軍、動作捕捉大軍、替身演員大軍、舞蹈演員大軍、演員大軍、音樂和音響大軍的總統帥,他用讓人目瞪口呆的方式把科幻片帶進了21世紀,這就是《阿凡達》。

(6)拍電影的動作捕捉技術擴展閱讀

雖然影片裡面根本沒有說明過故事發生的年份是哪一年,但根據主角傑克·薩利所錄制的視頻日誌里,左下角的時間所顯示,故事發生於2154年的5月-8月。

在英國,為了防止《阿凡達》在上映之前泄密,電影膠片的運送途中被分為兩個部分,代號是Redbird。1-5卷先運到英國,等1-5卷膠片到了英國之後,才開始運送剩下的6-10卷。

納威人的語言比較靠近澳大利亞口音,所以來自澳大利亞的薩姆·沃辛頓能夠更容易的學會這門沒啥人用的原創語言。

納威人的身體主色調是藍色,這是因為一個傳說的印度宗教里,神的顏色都是以藍色為主,而且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詹姆斯·卡梅隆本人很喜歡藍色。

❼ 詹姆斯·卡梅隆在他所有的電影中都引入了哪些新技術

毫無疑問,詹姆斯·卡梅隆是電影行業特效大片的先驅。1984年最初的《終結者》,卡梅隆的初稿有兩個終端,有肉覆蓋的金屬框架(t - 800),另一種是由金屬和堅不可摧的常規武器(t - 1000),但由於技術的限制和預算問題,他擱置了續集的t - 1000原型。卡梅隆大量使用定格特效,這是他在Roger Corman工作室擔任特效助理時學到的技能。T-800基本上是一個用定格技術拍攝的金屬木偶,它的運動是模仿阿諾德的T-800在與凱爾·里斯打鬥後受傷和一瘸一拐地離開,這樣觀眾就可以知道阿諾德正在扮演一個精確的版本的T-800。終結者的面部疤痕和暴露的控制學,化妝和逼真的假體帶來了T-800的生活,他們甚至使用假體製作了紅色激光視力,使其更具威脅性。

在《阿凡達》中,詹姆斯·卡梅隆運用了動作捕捉技術,並完成了另一個特效里程碑,動作捕捉技術在當今高度逼真的視頻游戲電影和超級英雄電影中得到了廣泛應用。《阿凡達》中的環境是在詹姆斯·卡梅隆獨自潛入馬里亞納海溝創下紀錄時構思出來的。《阿凡達2》似乎有一些復雜的水下場景,毫無疑問,這是借鑒了卡梅隆自己的水下冒險。

❽ 什麼是動作捕捉

如果從字面上進行理解,「動作捕捉」可以認為是這樣一個操作:通過某種手段對被觀察對象(人物或者其它「動物」)的動作(肢體動作或表情等)進行有效記錄。

《猩球崛起》中並不存在一群猩猩演員

除此之外,動作捕捉還可以運用到軍事訓練、文旅展示、醫療、動畫、教育等領域(參考國產動捕領軍企業「瑞立視」的行業案例)。隨著數字感測器、5G通信、軟體演算法等技術的發展,動作捕捉將會更加成熟,前景更廣闊。

綜上,動作捕捉是一項具備巨大發展潛力的實用技術。

❾ 動作捕捉的介紹

動作捕捉字面意思可以直觀地理解為通過各種技術手段記錄被觀察對象(人或物,或是動物)的動作,並做有效的處理。從專業角度來看,動作捕捉是一項能夠實時地准確測量、記錄運動物體在實際三維空間中的各類運動軌跡和姿態,並在虛擬三維空間中重構這個物體每個時刻運動狀態的高新技術。


既然是一項技術,那麼總是有各類不同方式實現這項技術的。動作捕捉技術現階段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光學式,慣性式,機械式,聲學式,電磁式


光學式動作捕捉,顧名思義,是通過光學原理來完場物體的捕捉和定位的。是通過光學鏡頭捕捉固定在人體或是物體上面的marker的位置信息來完成動作姿態捕捉。光學式動作捕捉依靠一整套精密而復雜的光學攝像頭來實現,它通過計算機視覺原理,由多個高速攝像機從不同角度對目標特徵點進行跟蹤來完成全身的動作的捕捉。光學動作捕捉可分為被動式和主動式兩種。這個分類是從marker來區別的。主動式是指marker是主動發光甚至可以自帶ID編碼的,這樣鏡頭在視野中可以通過marker自身發光來觀測它,並記錄捕捉到其的運動軌跡。而被動式光學動作捕捉是通過鏡頭本身自帶的燈板發出特定波長的紅外光,照射到marker上,marker是通過特殊反光處理,可以反射鏡頭燈板發出的紅外光,這樣鏡頭就能在視野里捕捉記錄該marker的運動軌跡。

慣性動作捕捉則是採用慣性導航感測器AHRS(航姿參考系統)、IMU(慣性測量單元)測量被捕捉者或物體的運動加速度、方位、傾斜角等特性。慣性動作捕捉需要各類無線控制項,電池組,感測器等一些配件。類似一個整裝衣服穿在身上,通過各個部位的感測器來捕捉人體或物體的數據。


目前主流的動作捕捉技術是慣性動作捕捉與光學動作捕捉。光學動作捕捉中,由於主動式marker需要供電,在固定marker時需要的配件和線路會影響使用,所以現在主流使用的光學動作捕捉幾乎為被動式光學動捕。與被動式光學動作捕捉亞毫米級的精度相比,慣性動作捕捉的誤差隨著時間而累積,精度上不如被動式光學動作捕捉;在使用環境上,由於慣性動作捕捉的感測器長時間暴露在磁場中可能會造成感測器磁化,所以在使用時要遠離磁場(包括但不限於電腦、鍵盤、電視等)。在自動化控制、運動分析、步態分析、虛擬現實、人機工效、影視動畫等領域,被動式光學動作捕捉往往更具優勢。考慮到慣性動作捕捉相對被動式光學動作捕捉具有的價格優勢,在一些對精度要求不那麼高的領域(如部分電影電視中的人群的動作捕捉),往往會選用慣性動作捕捉。

閱讀全文

與拍電影的動作捕捉技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馬寶莉大電影所有歌 瀏覽:61
女主變小的動漫電影 瀏覽:416
傳奇2015電影海報 瀏覽:363
屍油電影完整版觀泰國 瀏覽:100
劉德華鍾楚紅在越南電影 瀏覽:583
賞金獵人電影票 瀏覽:85
人在驢途電影在哪裡拍的 瀏覽:467
一張電影票可以帶兩個孩子 瀏覽:132
聚影電影網 瀏覽:612
奪冠空閑電影網 瀏覽:250
俄羅斯帥哥電影 瀏覽:478
如何看待花木蘭電影引發的熱議 瀏覽:666
2017最新倫理大全電影神馬 瀏覽:462
美國黑人成功的電影 瀏覽:621
公交車愛情韓國電影 瀏覽:400
電影你好李煥英最後一段插曲 瀏覽:251
木村拓哉上海國際電影節 瀏覽:176
推薦的國產電影喜劇 瀏覽:484
快樂大本營播出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206
十賭九輸電影女主角 瀏覽: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