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國產動畫電影發展現狀怎麼樣如何評價
國產動畫電影發展現狀我個人不看好,這就是最基本的評價。
你當然可以拿各種高票房的例子,滿座率等等來反駁我。但是,什麼時候要拿商業價值衡量動畫來達到是不是這是一部優秀的動畫的標准?
那是不是我能這么衡量?
畫師畫的畫,賣的畫一分不值,所以他學美術就是毫無意義的?
是不是你掙不到高收入,所以就人生沒有意義?
我不反對電影,尤其是動畫電影附帶商業價值,因為能平衡商業性和藝術性的導演,說明他能力確實非常高。但是,我們在這片中國的土壤下,動畫電影僅僅只有商業電影是不是太單一了。
且不論電影這種體量的動畫,就連番劇,也未必有百花齊放。
反觀日本,歐美,動畫製作產業發達的地區。各種各樣的故事,角度,棒球,網球,乒乓球。工作職場,學生校園,家庭,涵蓋了幾乎方方面面。
當然,我們確實丟失了一段時間,差距拉開了一段時間。但是正是因為拉開了,看清楚自己與前面的人的差距,進而奮起直追,這才是應該去做的事。而不是沉醉於表面超過的「美夢」中。
或許是,我這個人很悲觀,我沒有發現那些讓我驚喜的東西。
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會認真的看動畫吧,
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會把熱愛變成職業吧,
或許,是我太固執了
㈡ 哪些國產動畫給你的童年留下深刻的回憶
我小的時候特別喜歡看動畫,因此有很多優秀的國產動畫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回憶,就比如說《中華小子》《圍棋少年》。下面分別來介紹一下這兩部優秀的國產動畫。
1.《中華小子》
第一部是《中華小子》,這部動畫片真的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就是因為這一部動畫片,我對少林充滿了嚮往。這一部動畫的背景是,被關了千年的惡魔黑狐王掙脫了枷鎖,帶著他的虎倀來到人世,四處作威作福,企圖成為世界的霸主。人們沒辦法忍受水深火熱,因此來到少林請求僧人出謀劃策,打敗黑狐王。少林寺中有三人是曾經打敗黑狐王的英豪轉世,因此也就只有這三個人可以打敗黑狐王。這個設定雖然奇怪,但也還算合理。他們分別是小蘭,小虎和小龍。說實話,當年我並沒太看懂劇情。可能是因為當時和動畫中的人物的年紀相仿,所以會更加喜歡那三個主角。
也許是因為童年濾鏡,但我依然還是覺得這兩部國產動畫很優秀,是它們豐富了我的童年,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回憶。
㈢ 唯美中國風動漫動畫短片《相思》好評連連,它究竟好在哪
相信有很多人都聽說過王維的一首詩《相思》,2017年的時候,有一個以《相思》為片名的動漫短片迅速刷爆朋友圈,這部動漫就是以王維的詩為背景,創作的一個關於青梅竹馬,兩個人之間的愛情故事,並且兩個人的愛情故事就像詩裡面那樣有些甜美又有些凄涼。
可以說,這部動漫直擊了很多人的心,因為在感情中,有的時候就是這樣,如果一方比較富貴的話,兩個人就很難走到一起,而這部動漫就和現實是一樣的。並沒有以往動漫的那種,團圓的大結局,相反,而是兩個人天各一方,這樣的凄涼讓很多人共鳴。
㈣ 中國動畫片和國外的有什麼區別
1、內容不同。
中國動漫片突出了中國文化的優良傳統,這里沒有血腥,更沒有色情。概括的來看日本動畫片,一般分兩類主題,一類比較突顯團結就是力量這一主題。美國以劇情片為主,情節曲折,生動有趣,人物性格鮮明,音樂優美動聽,引人人勝,特別注重細節的刻畫,做到了雅俗共賞。
2、形式不同。
上下五千年、悠悠文明史,造就了中國動畫片百花齊放的格局。同是水墨動畫片,就可以運用多種風格的畫意。齊白石、賈又福、李可染的筆法在不同的動漫當中體現了不同的風格。
美國人物造型設計規范,與生活中的原型差別不大,大多不大變形,形象優美;動物形象大都做大幅度誇張:大頭、大眼、大手、大腳,成為被世界各國廣泛借鑒的卡通模式。
3、風格不同。
中國的動畫片可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從繪畫到雕塑,從剪紙到皮影,很多優秀的民族民間藝術,都是我們值得借鑒的好材料。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借鑒和對本土現實生活的提純,使中國的動畫片呈現地道的中國風貌。
與古希臘、古羅馬以及歐美等國的魔鬼、魔法、巫術不同,中國動畫片中描寫的神仙、鬼怪、法術也完全本土化,像手持如意金箍棒、火眼金睛的孫悟空,這些都完全是土生土長的「中國風」,即使繪寫現代生活的動漫片,也都純然是一派中國氣概。
㈤ 國產的動漫電影很多,但是低幼向成為主流,如何看待這些電影
在中國文化產業整體崛起的背景和趨勢下,我國的動畫電影產業實現了井噴式發展。
《西遊記之再世妖王》影片兼具中國傳統文化底色與視聽語言創新,是一部具有鮮明東方特徵的合家歡國漫。其中人民日報在刊文中寫道,影片「以傳統文化為底色,兼顧了少年兒童的趣味性需要和成人的思想性需求」。
《白蛇:緣起》在故事上對白蛇傳原作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編,創作空間大,人物塑造上沒有違和感。不過這樣的顛覆式改編並沒有失去原作中故事的內核,全片仍然講述的是那個人妖相戀、共克時艱然後生離死別的故事。整個故事由全片唯美的電影語言講述出來,使得觀眾對於片中人物的遭遇更加有代入感,也更加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