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頭腦特工隊》,皮克斯腦洞大作,這部動畫電影有哪些亮點
《頭腦特工隊》是一部極具皮克斯特色的動畫,是一部面對全年齡段的電影,更是一部送給所有觀眾的一件治癒禮物。《頭腦特工隊》最大的精彩看點無疑是看導演是如何將頭腦中的各種情緒具象化,如何讓喜怒哀樂以動畫形象呈現在我們面前;其次我們也對這樣一部動畫電影會講述怎樣一個故事感到十分好奇,畢竟在我們的記憶中,還沒有過類似的作品。
⑵ 《頭腦特工隊》:關於情緒,你必須知道的10件事情
情緒是個什麼樣的東西呢?從《頭腦特工隊》這部動畫電影中,讓我們來看看關於情緒的10個重要的事情吧。從這些小貼士中,你有沒有感受到一點點不一樣呢?有沒有看到自己的影子呢?
1、你的所有情緒都有用處。不論看起來是微不足道還是負能量慢慢,你的每一種情緒都不可或缺,他們保證了你的健康和平安。如同電影中提到的,害怕讓你躲避危險,厭惡讓你遠離中毒,憤怒讓你追求公正,所有這些情緒只要在正確的場景下使用,都有重要的意義。
2、 情緒不分好壞。許多人會把一些情緒比如憂傷看成是不好或是軟弱的象徵。當悲傷來襲,成年人努力營造快樂的假象,孩子們則因為哭鬧而被家長訓斥。其實感到傷心並沒有錯,這部電影試圖告訴我們,有的時候悲傷會幫你獲得來自他人的支持。
3、壓抑情緒不利於健康。你不可能一直快樂,壓抑你的其他情緒長期來講會對健康有害。不去感受你的情緒會讓你變得麻木而沮喪,而且如果你不跟那些關心你的人表達、交流自己的感受,他們又怎麼知道你的真實想法,怎麼知道你何時需要支持呢?
4、情緒來去匆匆。對於一個情緒穩定而健康的人來說,任何一種情緒都不會長時間駐留,它們總是來得快去的也快。感受你的情緒,然後放手讓它走,一切都如此自然,以至於我們沒有意識到情緒可以被輕松的釋放。
5、當一個人感到憤怒時,他會在腦中反復咀嚼讓他生氣的事情,然後變得更加氣憤。電影里則告訴我們,其他情緒完全可以輕松的介入,然後阻止這一惡性循環。
6、傾聽不斷出現的情緒。情緒是你身心健康的指示器,如果某種情緒總是不斷的出現,那一定說明了什麼。當你持續感到消沉或憤怒,這說明哪裡出現了問題,你需要處理一下了。關注你的情緒,傾聽它們帶來的訊息,如果某一時刻你應當感到悲傷,那就去感受悲傷。給它足夠的時間,然後理解這些情緒出現的原因。
7、一段記憶擁有不止一種情緒。頭腦特工隊告訴你情緒並非如你所想,非黑即白,一段記憶可能包含快樂和憂傷兩種感情。因為萊利對家鄉的想念,她在明尼蘇達的快樂回憶可以瞬間轉變成傷心的回憶。這一切都取決於在你大腦中當時是誰在做主。
8、你的情緒影響著你的行動和決策。情緒對你的行動和決策有著巨大的影響,從選擇食物的喜好到面對困難的態度,它們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為你出謀劃策、指點方向。
你的情緒沒有最終發言權。盡管情緒會極大的影響你的言行,它們並不是最後拍板的人。說到底,控制權和自由屬於你,是你在為自己做決定。你的情緒不能控制你,除非你自己要讓它們掌權。
9、你會對他人的情緒做出反應。當一個人憤怒的時候,其他人也很容易生氣。萊利和她父母在餐桌上的一幕說明了這一點,你的情緒可能只是對他人情緒的一種回應,有時你會被完全控制而不明所以。
10、擁抱你的每一種情緒。你的情緒就是你自己,不管喜歡與否,它們都將賦予你多彩和完整的人生。
那麼,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應該如何度量情緒呢?
情緒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和情境性,要精確量化情緒確實很難。好在幾個世紀以來,心理學家發明了一系列方法來量化人類的情緒,在科學研究和臨床治療中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一.第一類是主觀報告法
這是最直觀的情緒測量方法。正性負性情感量表(PANAS)就是心理學中最常用的情緒量表,包括了十個正性情感詞彙(如「高興的」、「激動的」、「興奮的」)和十個負性情感詞彙(如「恐懼的」、「難過的」、「憤怒的」),被測者為每個詞語從「1分-沒有」到「5分-極強」打分。某些更加復雜的情緒,如焦慮、抑鬱等則有專門的心理病理學量表,需要由專業人員施策。當然,如果你覺得這些量表條目太多,太耗時間,那麼有一個最簡單的測量方法-視覺模擬評分法(VAS),你只需要在紙上畫一條線段,一端標記為0,表示情緒極度糟糕;一端標記為100,表示情緒非常好。你根據自我感覺在這條線段上畫個記號,就可以量化自己此時的情緒。當然,如果你連紙和筆都懶得拿,那就在心裡默默給自己的情緒從0-100分打分好了。
二.第二類是行為/生理測量法
這種方法克服了主觀報告法過於強調主觀體驗,而由他人通過分析你的行為和生理數據來量化情緒。美劇《lie to me》中一定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過其中多少有點追求節目效果的戲劇化,真正的心理學研究使用的是標準的編碼系統,通過攝像機捕捉精細畫面並由計算機編碼,有時還會記錄肌電、皮膚電、心血管活動、呼吸活動等生理指標,通過綜合各種指標最終量化某種情緒。近年來,也有心理學家通過聲音來衡量情緒,在不同情緒狀態下,聲音的各種特徵如音色、響度、音調都會有所不同,通過聲波分析就能知曉說話者的情緒狀態。
三.第三類是腦測量法
縱然行為/生理測量法摒棄了主觀體驗,但仍有偽裝和掩飾的餘地,而大腦活動卻能將一切人類的小心思暴露無遺。認知神經科學通過使用功能性磁共振(fMRI),正電子發射斷層成像(PET)等腦成像技術,捕捉了人類情緒活動時激活的腦區和活動的強度。一般認為,杏仁核是人類的情緒中樞,而扣帶回、海馬、內嗅皮層等其他邊緣系統的組織共同構成了基本的情緒環路。如果涉及到更高級的情感如同情、內疚等,則需要前額皮層等其他腦區的參與。不過,這方面還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探索,當前該領域還處於科學研究階段,還無法和其他兩類測量方法一樣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廣泛使用。
⑶ 《頭腦特工隊》五個情緒小人是什麼
《頭腦特工隊》五個情緒小人是樂樂、憂憂、怕怕、厭厭和怒怒。他們就是人類的五種主要情緒。樂樂作為團隊的領導,她協同其他夥伴致力於為小主人營造更多美好的珍貴回憶。
看這五種情緒在萊利的腦海中如何分工合作很有意思,但更重要的是,從動畫片中你也會對自己的情緒有更多的了解。
《頭腦特工隊》的核心創意之一,一群小人在大腦里作為控制中樞指揮人的一舉一動,這是一個關於成長,關於親情,關於自我認知,關於情緒與情感的故事。
電影的核心,是以五種情緒,解釋小主人公的一言一行,以及性格的形成,也言之有理。五種性格化為小人後,在電影中似乎也有自己的思維邏輯,只是大多數決策與行為都與其情緒符合,那麼是不是人的行為舉止都只是由情緒來主導而已呢,現實中我們常常會說,理智佔了上風,或者情緒佔了上風。
而在電影中,理智似乎就混合在五個情緒小人身上,而沒有了與情緒相抗衡的存在。五個情緒小人住在大腦控制中樞,悉心呵護著萊利。整個故事向所有觀眾展示了一個天馬行空卻又嚴密自洽的世界。
⑷ 《頭腦特工隊》在這部影片裡面,提到了哪些關於人類心理發展的一個命題,看完電影,學到了哪些情緒管理的
致五彩斑斕的童年
文/夢里詩書
是什麼控制著我們不同的情緒?《頭腦特工隊》中當大腦情緒的波動被想像成為各自分工明確的情緒化人物,電影用天馬行空的想像營造了一個屬於所有人五彩斑斕的童真共鳴,孩子們收獲於歡樂,而大人則更能被這場致童年的成才觸及心靈。
擬人化的大腦總部,五個各具代表開心,憂傷,理智,憤怒,厭倦的小人,他們成為了電影塑造大腦全新世界觀中情緒思想的調控者,運行著各種情緒的表述,並將大腦構築成了一個充滿記憶的五彩之城,而故事就在一個普通小女孩的成長中展開,一場意外的搬家打破了小女孩原有的生活,不適的情緒契合大腦總部的意外營造了一場滿是驚喜歡樂的冒險故事,就在這場童話般絢麗的意外冒險中,電影將孩童時那極具趣味性的奇想一一予以了呈現,逝去的童趣就在此中上如泉涌般入人心底。
成長的經歷教會了我們理性讓我們變的所謂成熟,而這部皮克斯的又一力作之所以能如此觸及心靈,便在於它喚醒了人們那已然隱藏在內心世界的感性,雖然我們可能絕大部分人並沒有打過冰球,雖然我們歡樂時的方式可能並不是如電影中的模仿猴子來逗樂彼此,雖然我們每個人的成長經歷各自不同,但成長的命題卻是共通的,這部作品的魔力就在於在整個過程中那些被遺忘的童年往事能一幕幕伴隨著電影中的記憶,昔日的童真彷如也在人們的腦海中被一一喚醒,且這種感觀體驗不僅只是一味的歡樂,還有著對那過往美好歲月的感懷。
沒有人能永遠生活在天真浪漫的歡樂中,但我們能做的卻是不忘初心記住幸福點滴,隨著時間的成長,面對這般那樣的困窘挫折,兒時一座座如電影中「歡樂」的島嶼不經意間便會崩離消逝,那幼年如同電影中Bingbong粉紅大象能哭出糖果的幻想角色,更或也早已作別,而這些被我們所遺忘的美好,在電影滿懷親情的鏡頭語言中,又變的尤為親切而清晰,童年的時間雖無法再度重來,但那些美好的記憶卻並不應該被忘記,《頭腦特工隊》其實不單是一部給孩子的動畫電影,它更是一個關乎愛與幸福獻給逝去童年大人們的人生寓言。
片尾最後字幕有這樣一段話:謹以此片獻給我們的孩子,請永遠不要長大,那五彩斑斕的童年確是我們永遠不該遺忘的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