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評價電影《我的姐姐》
總地來說,故事的取材很真實(那又怎樣,這么多年各種家庭倫理肥皂劇翻來覆去拍,題材也僅僅是貴在真實、早就不新穎了),但是故事的發展卻極其生硬。演員彷彿是導演的提線木偶,更別提6歲的小孩的一系列表現,彷彿就是導演搶了這么一個小孩的身體在念台詞。
女主面對著本就親情斷裂(從小打罵的爸、背著自己改高考志願、大學之後就沒花過一分錢)的原生家庭、一年沒見過幾面根本沒有感情基礎甚至說陌生的6歲弟弟,很多行為根本不合常理。
要不是我和我女朋友都不是獨生子女,我們差點就信了;要不是我和我女朋友都是醫學生,我們差點就買賬了。
女主就算18歲高考畢業,護理專業讀了4年或5年,考證參加工作,按照在電影里的表現怎麼也得有一兩年的工作閱歷了,這時候至少也25歲了。這還是假定女主是本科護理。如果是專科,還要先專升本,那就更久了。那就按女主是25歲吧。
你說你是性格原因不願意說話也就算了,電影前半段小孩再怎麼搗,女主要麼是躲躲躲,要麼就說的話幾乎沒幾個字是在點上的。正常人面對一個這樣沒有教養也不懂事的熊孩子,早就該,「你爸媽已經死了,肉包子?自己買去。敢鎖門?反手把你關門外面,你鬧去?」
熊孩子敢來搗電腦鍵盤?這個動作至少重復了六七次,一開始是用手搗,女主就換位置,換姿勢,然後是爬到沙發上用腳搗,左腳搗完右腳搗……我都看不下去了,這種情況不巴掌甩臉就算好的了。對這個情景中的姐姐來說,小孩不能碰別人東西、要懂事的道理,是需要教的,你不教,以後他還使勁煩你。你指望著平白無故就把6歲小孩感化了?得虧這是在電影里。
看到有別的答主說,女主缺愛,是弟弟給了她愛。敢問弟弟給了她什麼愛?6歲,幼兒園都沒畢業,跟姐姐一起過了這么久還是沒學會穿鞋子系鞋帶,還是依然那麼鬧騰,你說他懂燒水泡姜?
6歲的小孩會說「我就想你陪我?」說「我想去那個叔叔家玩玩具」還差不多。
女主被叫了幾聲姐姐,就心軟了?跟弟弟的互動戲,還有跟父母的懷念戲,壓根不存在的感情基礎,硬是發展起來了。
男朋友也幾乎沒有什麼存在感,唯一的貢獻是讓觀眾看清楚,男朋友的家人頂多也就是想著趕緊結婚,給生個兒子罷了。剛跟家長見第一面就說起兩米二的大床和嬰兒房了,這也有點太司馬昭之心了。
且不說舅舅是怎麼精準定位到女主是從哪個單元門走出來的,舅舅指示小孩跑過去叫媽媽,是個什麼動機?6歲小孩懂不懂什麼叫男朋友什麼叫談戀愛?這一段除了讓觀眾看到小孩的令人討厭、舅舅的無厘頭和女主回家之後又雙叒叕沒有爆發的悶炮,對整部影片幾乎沒有任何幫助。
結尾也是,就硬洗成所謂的「開放式結尾」——自己好生備考考研,孩子都給別人家養了幾個月了,結果你考上了,機票買好了臨走前一天了,才來簽協議,然後你又不捨得了?又把孩子從別人家帶走去踢球?
這如果也能說成是「去養父母的草坪上踢球告別」——導演好不容易煽情,給了那麼久的慢鏡頭看子楓妹妹如何把眼淚憋出來,手顫顫巍巍了那麼久愣是沒簽下字,然後一聲不吭就把自己小孩拽走了,敢情捨不得,出去瘋跑一圈又給孩子送回來了,這不是逗人玩呢?
有的答主還說女主要把孩子接走,說什麼不影響追夢,真是搞笑,6歲的小孩,完全撫養成人還需要多久?12年,前面說過女主已經至少25歲左右了,25+12=37,女主怎麼自己帶?更何況現在還是6歲,就算賣了房子有點錢,就一定能比養父母給他更好的生活嗎?將來到了青春期,吵架必然會有「你當初為什麼要帶走我?你能給我什麼?你能當我爸媽嗎?你算老幾憑什麼管我?」這樣的問題出現。這壓根就是異想天開。
Ⅱ 電影《我的姐姐》
電影《我的姐姐》由香港金像獎最佳編劇游曉穎操刀劇本,新生代女導演殷若昕執導。
講述一場意外車禍把父母帶走,也把素未謀面的親弟弟帶到姐姐(張子楓 飾)的面前。在一系列風波過後,姐姐原本來自原生家庭的傷痛慢慢被治癒,她也成長為更好的自己的一段親情故事。兩位優秀的女性創作者帶著女性關懷視角,在家庭女性題材中書寫了一個能引發集體女性共振的故事,從家庭、職場、 社會 中反應了當代女性日常,融合了中國式家庭 情感 ,同時將目光聚焦在二胎家庭上,以姐姐安然的家庭為基底,用細膩的手法展現兩代人對於家庭的觀念的撕裂與融合,「我們太需要這種反應 社會 現實的電影了!
該片領銜主演張子楓將在片中同時演繹姐姐、女兒、侄女、女友等多重女性身份,處在矛盾漩渦中的她,將展現出復雜細膩的多種人物狀態和情緒。揭示中國式家庭眾生相,以及兩代人觀念命運變遷。
中國式家庭眾生相 兩代人觀念命運變遷盡在其中。電影《我的姐姐》展現了極具中國式家庭特色的面面觀,兩代人在不同時代背景影響下,產生了不同的家庭觀念和命運走向。開篇的對比就十分強烈,作為長輩中的姐姐,姑媽在葬禮上既要哭喪、照應賓客,還要忙前忙後給打牌的親友們端茶送水,而身為弟弟的舅舅則輕松地打著麻將。
在「什麼都要優先兒子」的傳統觀念影響下,女性家庭成員「天生」就要為家庭付出更多犧牲,除了生計之外還要操心每一位家庭成員。
而新一代的孩子們並不能苟同,姑媽的女兒不能理解媽媽:「咋有你這么無私的人哦」,後輩中的姐姐安然更是無法接受這種觀念,姑媽曾被迫把讀書機會讓給弟弟,現在同樣面對弟弟的姐姐安然,則繼續計劃著和男友考研去北京。
她在四面八方涌來的游說中無奈地反抗著,將自己的命運攥緊在自己手中。而曾被這個家庭偏愛的舅舅,如今的命運卻是既脫離了上一代的傳統家庭,同時也並沒有被下一代的子女所接納,漂泊無依的他只能感嘆道:「像我這樣的兒子,屁用都沒有。」
由殷若昕指導,游曉穎編劇,張子楓領銜主演,肖央特別主演,朱媛媛、段博文、梁靖康主演,金遙源、王聖迪特別出演的電影《我的姐姐》,金牌班底攜手打造銀幕佳作 ,眾演員驚喜蛻變演技拉滿,飆戲實力爆發。
作為領銜主演的張子楓為了塑造獨立且背負著復雜情緒的姐姐安然,在電影中打破世俗桎梏、追求個人理想,或是歸於 情感 、接納與弟弟相依為命,姐姐從自身出發做的選擇,尊重自己的內心意願。
更重要的是,一旦做出選擇就要對此負責。另其實任何選擇都會有得失,這也是成長必經之路。張子楓飾演象徵了新一代女性在家庭和自我之間的掙扎,同時也亮出了當代女性自我實現的宣言。姐姐大學起自己賺錢交學費,工作後攢錢努力實現理想,職場遇到不公挺身而出,不盲從接受舊思想對女性的規訓。
從弟弟那體會到親情溫暖,從舅舅姑媽那拓寬了對家庭角色的認知,逐漸豐滿成為一個有血有肉、有 情感 有溫度的女性形象。。張子楓對表演的理解一直是超出她年齡的,她是天生做演員的那種人。她身上有著巨大的能量,她是像一個容器,可以把各角色裝進身體里。張子楓在影片中承擔了女兒、侄女、女友等多種女性身份與責任,有著許多各不相同且復雜細膩的人物展現。
肖央飾演花襯衣中年浪子,逝去的理想主義化身,城市中的堂吉訶德。表面瀟灑不羈, 情感 內斂本質善良。理解姐姐保護姐姐,也心系曾經被自己辜負的女兒。朱媛媛飾演詮釋上一代女性典型形象,代入很多觀眾對母輩女性的共情。姑媽放棄自我一生為家庭付出和犧牲,帶領子楓貢獻片中兩代女性談話的淚點高潮。
段博文飾演獨自養育女兒的單親爸爸,意外撞上姐姐的父母,從開始的以為姐姐為了要錢而找他麻煩,到後來理解知道一個人帶孩子的艱辛。梁靖康飾演一個家庭富裕從小被家庭呵護的獨生子,相戀五年帶給姐姐許多的溫暖和光亮。但最終因為理想追求的不和分手。
金遙源飾演心思細膩敏銳的小男孩,與姐姐發生許多細膩的 情感 流動,融化姐姐堅硬的外殼,喚起姐姐對親情的渴望,治癒姐姐曾經在家庭中所受的創傷。王聖迪飾演童年的姐姐,曾因父母想要二胎被迫裝瘸,遭受毒打。
《我的姐姐》 直擊二胎矛盾,當代女性困境,中國式家庭 情感 核心等問題。在傳統思想下,一般男性家庭成員受到家族的偏愛,女性家庭成員的付出還常被視為理所當然。影片真實再現了二胎家庭中,男性更被偏愛的現象。
姐弟羈絆引人無限猜想,姐弟「從敵到友」的感情變化過程。姐弟之間一開始冷漠,姐姐在與弟弟相處的過程中,慢慢建立了久違的 情感 ,被弟弟的溫暖逐漸融化和治癒,兩人互相走進對方的處境,最後也願意為了對方付出彼此。現下 社會 輿論常有因性別而產生語言暴力,女性主義在網路語境中被污名化也愈演愈烈……現實生活與網路輿論環境中也存在很多對女性不友好的現象。
還原女性共通困境,影片在家庭關系、親密關系、 社會 關系等多方面中,還原展現了現實生活眾女性共通的困境。家庭中,弟弟從小受到家中偏愛,而姐姐卻被迫早早獨立;生活中,姐姐面臨著追求個人理想與男友 情感 間的抉擇;職場里,姐姐因為護士身份而受歧視或區別對待,職業屬性對女性的標簽化和貶低; 社會 上,當姐姐宣布不養弟弟時, 社會 輿論直接倒向指責姐姐自私。
中國式家庭 情感 核心,它是建立在血濃於水、日常相處之上的愛與理解,偶爾撕扯但難以割裂。我們也許有過爭執或對立,但始終無法割裂親情紐帶。影片細膩刻畫出中國式家庭親情的復雜與張力,表達了家人在相處之下彼此去理解和共情的 情感 內核。
中國式家庭圖鑒縮影每個人物代表了中國式家庭中的典型面貌,真實還原家庭身份形象圖鑒。姐姐是性格獨立的叛逆者,弟弟是家庭中被偏愛的對象,舅舅是非教條式的朋友型長輩,姑媽是犧牲奉獻的女性形象,男友是被呵護寵愛的獨生子,貨車司機也代表了單親家庭。
每個典型形象背後都宣示了不同家庭成長背景下性格塑造和命運書寫。家庭的故事,有你有我,《我的姐姐》期待觀影。
Ⅲ 我的姐姐上映具體時間
2021年4月2日。《我的姐姐》影片的時長為127分鍾。上映的時間為2021年4月2日。電影的類型為親情題裁。這部電影講述的是父母去世。姐姐要養弟弟的故事。《我的姐姐》由殷若昕導演,張子楓,肖央,朱媛媛等主演。劇本的起因是因為2015年獨生子女政策取消,而當時她身邊的朋友也發生著類似的故事,看到這樣的家庭里有很多親情的撕扯和碰撞,因此想探究這背後的原因。
Ⅳ 我的姐姐這個電影是什麼類型的電影
個人覺得這可能更像是家庭倫理片,但也可以說是親情片,這部片如果沒有猜錯,應該是根據挺多年前一個真實故事改編的,只是知道當時以為是一個故事,但最後才發現這是一件真事,而且很短,幾年前看到的時候也在想,女孩子到底應該怎麼做才好,而電影的結尾跟現實是有很大的出入的。
她的那些親人,姑姑,叔叔來勸她,不讓她把弟弟送人,她問親戚不送人,是不是他們幫忙照顧幫忙養大,她反正是不會照顧弟弟的,她也有自己的人生,憑什麼才二十歲的年紀要帶著一個孩子,她哭著問憑什麼,你們不是說送走弟弟可憐嗎,那你們倒是接回家養啊,沒有一個親人願意接回去,卻又都在勸她去照顧養弟弟。
而最後的結果我覺得應該也如她自己說的那樣,弟弟送人,她從此不再聯系弟弟,一個人到陌生的城市生活吧,而電影就比較好,比較美化親情,所以最後的結局是姐姐帶著弟弟一起生活。
Ⅳ 電影《我的姐姐》講述的是什麼故事
由張子楓主演的電影《我的姐姐》主要講述了一對失去父母的姐弟,姐姐與弟弟年齡相差二十幾歲,姐姐在自己的未來前程與弟弟的撫養問題上展開了一系列的矛盾爭執。
該電影是有現實中真實原型存在,因電影中的姐姐與真實原型的姐姐做法不同,因此電影在上映就受到廣大關注,且爭議兩極分化。
電影中姐姐在車禍現場不知所措,真實故事中的姐姐父母在她二十一歲時,不顧她的意見執意生下了弟弟,後來父母意外身亡留下她和弟弟孤身兩人。
姐姐名下有爺爺給她的一套房產和媽媽曾經為了防止爸爸出軌瓜分財產而轉到她名下的房子,親戚理所應當認為她該撫養弟弟,但是姐姐並不認同。
電影中親戚讓姐姐撫養弟弟在妥善處理好父母的身後事之後,姐姐便讓人抱養了弟弟並且簽了不見面的協議,自己賣了她名下房產去遠方追求自己的生活。
在電影《我的姐姐》中,張子楓演的姐姐是一名護士,她的夢想是考上研究生去北京。但就在這時她的爸媽出車禍雙雙離世,留下了她連面都沒見過幾次的弟弟。電影中姐姐的親戚也要讓姐姐承擔起撫養弟弟的責任,但是從小就在重男輕女家庭長大的姐姐根本就沒受到過父母任何關愛,對於這個調皮多動的弟弟她更是壓根不想接觸。
姐姐給弟弟洗澡本就是同命相連的,當兩人感情漸深時,年幼的弟弟也明白了姐姐的無奈選擇,便主動要去領養家庭,他不想成為姐姐負擔。而姐姐同樣也是對弟弟的不舍,最後帶著弟弟回到了屬於他們的家。
姐姐帶著弟弟離開領養家庭不管是現實原型還是電影中,法律上姐姐對弟弟並沒有撫養的義務,但很多人基於道德與親情多是指責現實原型中的姐姐。
可有一句話說得挺好,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網路上真實原型姐姐所寫的未必是她所有的經歷,這是她的選擇,而電影中的姐姐也是她的選擇,我們都應該尊重她們的選擇。
不得不說,這部影片實在是太真實了,「重男輕女」觀念戳中了太多家庭的痛點!
Ⅵ 張子楓2021年有四部電影待映,你知道有哪些電影嗎
一直以來,子楓妹妹的演技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讓大家印象深刻的可能有子楓妹妹在《唐人街探案1》中飾演的思諾,思諾的詭異笑容可能嚇到了不少觀眾吧。在2021年子楓妹妹又將有幾部電影要上映。
一、《我的姐姐》,這部電影將於2021年4月2日上映。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失去父母的女大學生面臨好好選擇自己的未來(是否考研)還是就業照顧年紀尚小的弟弟的困擾。這個角色需要展示多種人物狀態和情感,對演技的考驗是非常高的。
Ⅶ 電影我的姐姐劇情簡介
電影《我的姐姐》講述了失去父母的姐姐在面對追求個人獨立生活還是撫養弟弟的問題上,發展的一段親情故事。
姐姐安然(張子楓飾)的父母為了要一個男孩,不惜謊報她身有殘疾,是個瘸子,甚至在檢查人員撞破姐姐身體健康的真相時,父親對她一頓暴打。高考時姐姐填報的北京臨床醫學專業,也被父母偷偷改成了家鄉的護理專業,理由是「女孩要早點賺錢養家」。
考研去北京成為姐姐擺脫父母的光明出路。但父母不幸車禍身亡,給她留下了年僅六歲的弟弟。原本已經明確人生規劃的姐姐,面臨著要撫養關系冷漠疏離的弟弟,還是追求個人理想的艱難抉擇。
《我的姐姐》是殷若昕執導,游曉穎編劇,張子楓領銜主演,肖央特別主演,朱媛媛、段博文、梁靖康主演,金遙源、王聖迪特別出演的劇情電影。該片於2021年4月2日在中國大陸上映,4月22日在北美、澳新上映,9月9日在韓國上映。
《我的姐姐》是一部揭示社會倫理及其變遷的深刻之作,影片圍繞著女主人公姐姐究竟是去追求個人事業發展還是撫養幼弟的艱難抉擇逐步展開,背後的邏輯是在中國現代化過程中人們所面臨的個人本位價值觀、人生觀對傳統的家庭本位價值觀、人生觀的激烈撞擊。
影片通過一系列戲劇性沖突為我們揭示了這個正在發生的深刻變化,即傳統的男尊女卑的性別秩序正在發生深刻的改變,一個現代化的男女人格平等的新秩序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