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動漫里的畫面,電影里的特效,單機游戲里的過場動畫哪個成本高
樓主提出了三個概念,我逐一說說,先說成本,如果按照單位時間算的話:
電影特效>動漫畫面>=游戲過場
我解釋一下,動漫里的畫面:樓主所說動漫畫面相信指的不是2d動畫,應該是指3d動畫畫面,比如《玩具總動員》這樣的三維動畫。這種動畫全三維製作,當然也依題材風格不同成本也會不同,但由於全片採用全三維製作,在資源整合以轎讓及部門配合上效率非常高,所以按單位時間來算(比如10秒鍾)成本就低於了電影特效。
而電影特效由於要配合實拍的環境以及人物,牽扯部門人員繁雜,對精細度要求極高;並且量小,這里說顫帆亂的量小指的是特效環節占整個電影片場的比重,有的電影就幾十秒的特效,算起來當然比動畫貴。
游戲過場比較特殊,因為上述討論的范疇都有一個前提,就是要達到同樣的視覺效果,在這一前提下游戲過場根本沒有可比性。
為什麼呢?因為以現在流行的做法,游戲中的過場百分之八十茄檔都是以即時演算的形式出現,而即時演算的畫面是達不到cgi的水平的,(至少現在不能)。什麼是即時演算?說白了就是畫面和你操作游戲時的畫面一樣,並不是經過專門製作的動畫,而是程序根據模型和劇情設計出來的情節罷了。
當然,游戲過場也有純cgi的,這種過場的成本和三維動畫就差不多了。
② 做游戲跟做動漫比哪個省錢
1.做游戲的成本。2.做漫畫的成本。
製作游戲需要游戲研發需要很大一筆錢並且一個游戲也不能自己研發要有員工還要做宣傳等等,事實上,一款游戲的投入成旅肆本主要花在兩個方面,一個就是開發團槐鎮團隊的費用,另一個就是產品推出前後推廣運營和維護的費用。
推廣運營和維護的成本彈性比較大,上線就涼了這兩項成本是0,沒涼請個明星代言,上千萬沒鉛橘了;運營一年垂死掙扎,綁個頂級ip續命,800萬燒了??本篇主要討論游戲正式上線前的製作成本。做漫畫的成本。頁漫類似日本漫畫,按頁計算稿費的。一般來說是看劇情好壞,分鏡能力以及畫面質量來定,綜合能力越高稿費越高。製作漫畫的成本會很低因為投入的不一樣,自己一個人就可以獨立完成。
③ 3d游戲製作和3d動畫製作哪個難
都是非常難的。不過如果單就畫面效果來說那無疑是動畫了,就預算來說上億的游戲很少見,但是一部動畫電影如果預算不上億是沒有競爭力的。
現在3d動畫最強的無非就是好萊塢的那兩家,皮克斯和夢工廠了。他們除了使用我們一些熟知的一些軟體製作動畫之外,他們還會自己研究一些強大的插件。比如夢工廠的動畫,史瑞克。他的精湛的面部表情便是用了他們自家的技術。而每一部動畫都會運用各種全新的技術。而且動畫之於游戲最大的卻別就是動畫是高精度的模型的集合演出,而游戲只是一些低精度的模型。而一個高精度模型的製作成本是那些低精度的好幾倍。而且除此之外動畫還需要長時間的渲染和繁雜的後期。
再來就是游戲了。開發平台對游戲製作很重要,360上的游戲開發難度是比不上PS3的。對游戲來說引擎的好壞直接決定了游戲畫面的品質。製作一款引擎是一件十分費力的事情,馬克思佩恩的游戲引擎據說研發了數年之久。今年最強悍的虛幻引擎仍在不斷的更新研究。不過就目前的科技水平來說,游戲的即時演算畫面是不可能比得上3D動畫的,所以即便有最好的引擎,想要在畫面上就製作難度來說,動畫的難度壓倒游戲了。而游戲不僅僅有畫面,他還有平衡性、bug、一系列的更新,即便游戲全部做完了,但是還要有一大批「志願者」幫助對游戲進行測試,比如現在的星際2一樣,畢竟做一款游戲需要的技術是不一樣的。
總的來說現在游戲越來越像CG電影了,隨之而來的便是巨大的開發難度。而動畫來說它的難度一向都是艱巨的,因為它必須將業界最強悍的技術帶給觀眾才行簡粗帆。不過單就目前而言,好萊塢的3D動畫電凳瞎影的預算遠高於一些游戲大作攔雹。
④ 游戲製作賺錢還是電影製作賺錢
成本:游戲製作主要就是電腦、高技術人才、簡單的宣傳,後期加上收森帶野費功能,總之就是行正對人的要求高,對設備要求低。電影對設備、道具、人員、高技術人才要求都高,
回報:游戲由於門檻低,製作完畢後需要後期推廣,說白了就是吸引玩游戲的人,還不能上來就收費,等人多了才能開始增加收費功能,這樣比較容易接受,回報就根據玩游戲的人來定了。此喊電影製作成本就高,推廣宣傳更高,可以先從網路電影開始做起,看的人多了,有了知名度,開始通過廣告費用、下級觀看費用等回報。
⑤ 為什麼說製作一部動畫片要很多錢而且要1萬1分鍾
首先1萬1分知拿迅鍾這種說法有點言過其實了
不過製作動畫確實要花很多錢。主要是人力成本,製作成本,哪怕是二維動畫,在50集左右前期搭此投入也要幾百萬左右,更不用說燒錢的三維動畫了,但凡其中一幀畫面出錯,就要全部渲染這樣的投入遠超想像。
這要看製作到什麼樣的水準了.在歐美和日本,動畫片的製作成本一般都在3000美元/分鍾以上,最高的超過10000美元/分鍾,比如《寶蓮燈》的成本是800萬人民幣,《花木蘭》的成本則是7000萬美元,5、6億人民幣啊~至於那些pixar的3D動畫,至少都是以億計的美元的投入.而國內比較普通的製作最少也要5000元一分鍾,目前國產動畫片製作成本約為1萬元1分鍾,日韓則是1.5萬元至2萬元1分鍾,所以國產動畫片20分鍾為20萬元,日韓則是30—40萬元.!
成本高的原因有兩個:人力成本+技術成本。
一、國內「渣」片為什麼這么貴
先不說迪士尼,夢工廠,皮克斯的大製作了。國產幾十上百集的動畫,很多時候都要用上上百人。我們用民工價4000元/人/月,到手3000出頭(看,我多熟悉)。正規企業,五險一金,各類稅金,企業用人成本在5500元/人/月,這就是55萬。管理崗位老闆什麼的加起來10萬,設備水電,物業房租,各類報銷一月也算個10萬吧。以上總共75萬/月,一般幾十上百集的動畫項目製作時間在1—2年左右,這就是750萬。企業怎麼也要賺點錢吧,會有各種公關或者其他費用。而且上邊的這是成本,做公司還需要賺錢,不是花多少掙多少就行了的。公司盈利算個3成多湊個整,這就是1000萬。看看,這就是在中國拿著民工工資動畫人,做的很多國人覺得「渣」的「低幼」動畫的投資成本。
上邊就是舉個例子,各種數字抓來不負責任的一估,權當參考。在你們看來這么「爛」的國產動畫都得千萬投資才顧得其這么多人做。就當純內容20分鍾一集,50集1000分鍾。動畫電影一般為90分鍾,但一般都是做100分鍾或者120分鍾往下剪出來的。一般的上電影院的動畫電影單位時間成本是電視台上的那些動畫的10倍,或者還沒有10倍,不高吧。
二、國外大片為什麼這么貴
上邊不談國內談人才技術成本是因為談沒意義,首先是國內動畫製作人才本就不多,有幾個還是給外國動畫公司打工的。為什麼?不是轉游戲去掙大錢去了,就是外國做的片子牛逼啊,成就感足啊。歸根結底是沒有足夠優秀的動漫領頭羊企業,更沒有成熟優秀的動畫團隊養的住人才。精品動畫不是你大街上隨便拉個人進公司就能做出來的,動畫人才是高技術含量人才。要做好,需要長時間累積的扎實基礎做為功底,豐富的項目參與經驗。什麼國內找些沒什麼經驗的人擺3D模型做片子,總想著出一個是人都能乾的流水線,如同富士康。抱歉啊,起碼以目前的動畫技術我不認為隨便找些人人進入動畫流水線,就能做出好動畫。
國外按照題主問的說1分鍾100多萬的成本,那麼那邊參與製作的工作人員月薪的單位肯定是萬,跟咱們國產動畫民工不同,這成本就可以乘以個10倍了。近幾年來在中國搶走票房的都是3D動畫大片,3D渲染那些設備也是極貴的,動不動幾百萬,3D渲染做特效燒錢無底線。國內國外做動畫大部分都會有大量外包。不是你看那個啥啥動畫公司或者動畫項目組里有幾十上百個員工,就認為只有幾十上百人參與做動畫。真實參與製作動畫的人數再多算個幾倍吧!很多外包工作人員片尾都是連上名字的機會和資格都沒有的,所以也別傻傻的數片尾STAFF算全體動畫製作參與人員了。
為什麼貴=高昂的技術型人才+需要好多技術型人才+長時間的製作周期+昂貴的敏蠢硬體設備+明星配音等
國產做3D動畫為了節約成本,很多都是通過各種討好賣臉不花錢的用學校或者研究院的3D設備。因為票房有限,不掙錢喝西北風啊。為了壓縮成本,苦逼兮兮的做動畫,還要挨國內觀眾罵。也反觀國內有些不把投資,公司錢當錢的畜生,肆意揮霍,做著國內觀眾叫好不叫座的片子而洋洋自得。
⑥ 請問單機游戲製作成本有沒有電影高,例如美國末日 神秘海域 gta cod 戰地系列等等
當然有,過億美元製作成本的游戲很常見,比如GTA5,幾千萬美元級別的很常見。雖然製作投入不一定和游戲出品的品質成正比,但是製作水平精良、有強大技術支持、優仿仔尺秀的劇本創作,這些成本對於3A大作來說都是很燒錢的方面,特別是不已多人模式長期戚攜吸金、注重真正的內容質量的大型備高單機游戲來說更為重要,哪怕是炒冷飯的作品,比如最近算是熱度話題的生化2重製版,通過現有的先導內容就可以看得出,算是一個大投入的良心重製,畢竟是卡普空單個作品的金字招牌之一(個人感覺比完全新作的生化7製作水平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