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一部動漫電影,裡面講的是可以進入一個VR虛擬世界,還有一個女孩不知是人還是機器
《黑客帝國》系列是一個以人工智慧為主題的架構特別宏大的影片。《黑客帝國》系列(包括動畫)故事的時間跨度約為600年上下(時間可能不準確但至少有600年的歷史),可以說是一個史詩級的故事了。但是電影本身並沒有什麼特別宏大的描寫,除了第三部有一場不算特別大的戰爭之外,所以電影並不是一個史詩電影,不像同時期的《指環王》給人感覺宏大。這部電影的主要賣點還是特效(那個時候3d特效剛剛興起,《黑客帝國》是第一個大規模使用3d特效的電影),其次還有中國功夫,動漫式的打鬥情節(導演是做動畫出身,開創了在電影里使用慢鏡頭打鬥這種極具沖擊力的表現手法,比如360°躲子彈的經典鏡頭)。大部分觀眾對電影的理解也止步於此。
不過《黑客帝國》這部電影的最精彩之處不在於劇情,而在於隱藏於電影之中的哲學思想。這部電影的導演對人類社會有著深刻的洞察,所以電影中的很多細節給人提供了一個深邃想像空間。
《黑客帝國》是我最喜歡的電影。它涉及了人工智慧,人類社會,歷史,哲學等很多我感興趣的話題。看過這個電影後很長一段時間都覺得其他電影過於膚淺,但其實是這部電影的潛藏的暗示,隱喻太多。這部電影可以說是開放式電影的一個里程碑。
電影的劇情沒有什麼好說的,敘事上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很簡單很容易理解。本文側重於分析暗示,象徵等細節內容,以此來分析開放式電影。但還是先講解一下黑客帝國的背景歷史。
電影的背景跨度大約有600多年,而黑客帝國三部曲講的僅僅是其中十幾年的故事。
關於時間可能有爭議,我個人認為是600年左右。因為電影里說過有好幾代矩陣,而墨菲斯認為現在已經是2199年也就是里人工智慧誕生已經過了100年左右,也就是Zion城已經建立了100年左右。而現在Zion已經被毀滅了6次了,如果每次都是100年的話那麼應該有至少600年左右。
從動畫版和黑客帝國二中可以了解到600年間人類歷史的大概進程。
(史前時期:約為21世紀初)
首先,人工智慧的發展導致機器人有了自己的意識,但人類卻把依然把機器人當成機器,讓他們從事危險的勞動。
機器們當然不願意,一開始他們想要和人類和平相處,但是發現行不通,因為人類對始終存在戒心。
最後人類通過了一項法案,決定把機器人趕到一個固定的區域,讓他們在那裡生活。後來機器人在中東中部地區建立了一個國家。因為機器人可以不知疲倦的工作,而且差錯很少,又不需要什麼額外的娛樂活動,需求又很少。這樣就導致,機器國生產的東西廉價又好用,長此以往資本大量流入了機器國,而人類社會的經濟越來越不景氣。
當人類與機器矛盾越來越大時,人類與機器爆發了戰爭。但此時,機器已經進化出了更高的智能,科技水平早已遠遠超越了人類。人類不是對手節節敗退。
到最後關頭,人類不得已使用終極武器,那就是切斷機器人的能源——太陽能。人類用黑煙遮蔽天空,企圖使用這種方式消滅機器。但是還是失敗了,因為機器已經有了新的科技,生物能源。
(黑客帝國三部曲時期:約為2699年)
生物能就是把人類身體作為電池(確切來講是生物核能),接入機器農場,人類就像蔬菜一樣在農場里被種出,然後成長,直至死亡。然後不停地給人類餵食,輸送營養,維持人的基本生理功能。但是為了提高存活率,需要讓人有足夠的意識活動。為此,機器設計了一個名為Matrix的系統。Matrix是一個虛擬現實系統,模擬了現實世界(約為20末到21世紀初期),它可以讓所有接入機器的人類的意識自由活動。
但是Matrix依然很不穩定,因為有一部分人感知到了虛擬世界的存在。然後Matrix的設計師,改進了Matrix,讓一部分人脫離了Matrix。這些人在真實的世界建立了一座城市,名為Zion。但是人類脫離了Matrix發展越來越強大,又會引導越來越多的人脫離Matrix。這樣越來越強的人類將會對機器人造成威脅。Matrix只好毀滅Zion,由Neo選中一部分人再次脫離Matrix建立新的Zion。
如此輪回了數個世紀,現在已經到了第六次毀滅Zion。但這次Matrix有些異常,因為這個版本的Neo,擁有了更多的特性。這次Zion並沒有毀滅,但是Neo犧牲了自己與已經異化的特工同歸於盡。
以上是黑客帝國的歷史。這個歷史是解讀電影中各種暗示的關鍵。不過解讀並不一定完全准確,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但這也是開放式電影的魅力。
電影中大量使用了聖經或者基督教的元素。
電影中主角叫做Neo(下圖),而Neo-的意思就是「新」,而Neo重新拼寫就是One,在電影里叫做The one,或者救世主。意思就是為人類打開新世界的救世主。
這次架構師考察了人類的歷史,設計了更多符合人類的「荒唐的天性」,但是還是失敗了。
這里我沒有想明白為什麼他失敗了,但是從電影的敘述中,他還是過於追求完美。總以為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公式去計算人類的心智。雖然設計出了人類的「荒唐的天性」但依舊無法完美的符合人類的精神世界。
其實仔細思考一下現實中人的行為就可以想明白,人的行為真的無法用公式去計算。比如:現實中有很多人是異性戀,有少部分人是同性戀;但有些人本來不是同性戀,卻因為某些原因開始同性戀;而有些人性取向沒有問題卻喜歡易性;有些人既不喜歡男性也不喜歡女性,所以就做手術成了無性人。更不要說那些有有心理疾病的人,食人,解屍,人獸雜交之類的了。
B. VR怎麼看3d電影 VR觀看3D電影教程
推薦給你的電視機或者電視盒子安裝一個當貝應用市場,然後到當貝應用市場裡面下載安裝3D播播軟體!
安裝當貝應用市場教程:
一、網路【當貝應用市場】下載當貝應用市場.APK到U盤。
二、插上盒子,打開電視盒子里的應用管理,找到U盤里的當貝應用市場APK文件點擊安裝即可。
三、打開當貝應用市場,首頁搜索下載安裝你需要的軟體。
如果無法識別,建議打開【當貝應用市場裡面的教程中心】裡面有海量機型的安裝教程,找到與你電視或者盒子品牌以及型號相匹配的教程。
C. vr電影就是左右格式電影嗎
不是。
1、VR電影,即虛擬現實電影。虛擬現實藉助計算機系統及感測器技術生成三維環境,創造出一種嶄新的人機交互方式,模擬人的視覺、聽覺、觸覺等感覺器官功能,使人能夠沉浸在虛擬境界中,觀眾走進電影場景中,可以360度查看周圍的環境。
2、據了解,VR電影有兩大指標:
①全景式的立體成像與環繞音響,以徹底沖破傳統影院的維度,使觀眾在視覺和聽覺上完全浸潤於影片內容;
②通過對觀眾的頭、眼、手等部位的動作捕捉(藉助VR眼鏡和座位按鈕的感測器等可以做到),及時調整影像的呈現,繼而形成人景互動,且擁有劇情的選擇權,尤其是對於關鍵情節和人物命運的「掌控」權。
(3)3d虛擬現實電影擴展閱讀
VR電影的相關情況
1、VR電影使用的播放設備與傳統銀幕播放設備不同,當前最主流的是頭戴式的播放設備,而這一技術特點意味著觀眾觀看電影的地點將從電影院等特定地點向生活場所轉移。
2、體驗者在自己的起居室或者任何公共場所就可以隨時地體驗沉浸式的VR電影帶來的全方位享受,而不再受到播放地點、播放時間及播放場次的限制。
3、VR電影對傳統電影業產生巨大的沖擊,傳統影院要不斷探索及創新,並向新型的電影娛樂場所積極轉型,才可以把握住娛樂業的流行趨勢,而這一變化也將為電影業帶來全新的市場機遇。
D. 上下分屏格式的3d電影用VR眼鏡怎麼看
分析如下:
1、我們得准備幾個工具:手機,VR播放器(橙子vr、utovr都可以),vr眼鏡
(4)3d虛擬現實電影擴展閱讀:
VR的特徵:
1、多感知性
指除一般計算機所具有的視覺感知外,還有聽覺感知、觸覺感知、運動感知,甚至還包括味覺、嗅覺、感知等。理想的虛擬現實應該具有一切人所具有的感知功能。
2、存在感
指用戶感到作為主角存在於模擬環境中的真實程度。理想的模擬環境應該達到使用戶難辨真假的程度。
3、交互性
指用戶對模擬環境內物體的可操作程度和從環境得到反饋的自然程度。
4、自主性
指虛擬環境中的物體依據現實世界物理運動定律動作的程度。
E. VR電影是什麼 VR電影和普通的3D電影有什麼區別
1.ugp
vr和3d電影的立體顯示原理都是基於人體左右眼的視差,但是實現方式略有不同,3d電影的常用做法是,把左右眼對應的圖像加不同的偏振光,然後重疊在一起,通過屏幕播放出來,裸眼觀看是模糊的,戴上對應於左右眼的偏振光眼鏡之後觀看,使左眼看到左眼圖像,右眼看到右眼圖像。而ugpvr的做法比較簡單直接,就是為左右眼提供具有視差的兩組圖像。雖然都是具有立體視覺效果,但它們最大的不同點在於ugpvr提供的是沉浸式的體驗,讓人彷彿身臨其境。
F. VR電影:它和3D電影一樣嗎
不一樣。
區別如下:
1.概念不同
①VR電影是利用虛擬現實通過計算機系統及感測器技術生成三維環境的電影;
②3D電影是利用人雙眼的視角差和會聚功能製作的可產生立體效果的電影。
2.原理不同
①VR電影創造出一種嶄新的人機交互方式,模擬人的視覺、聽覺、觸覺等感覺器官功能,使人能夠沉浸在虛擬境界中;
②3D電影使觀眾左眼看到從左視角拍攝的畫面,右眼看到從右視角拍攝的畫面,這樣一來通過雙眼的會聚功能就可以合成三維立體影像了。
3.效果不同
①VR電影可以讓觀眾走進電影場景中360度查看周圍的環境;
②3D電影可以讓觀眾戴上立體眼鏡體驗身臨其境的感覺。
(6)3d虛擬現實電影擴展閱讀
VR電影不同於3D電影的特別之處
1.有全景式的立體成像與環繞音響,以徹底沖破傳統影院的維度,使觀眾在視覺和聽覺上完全浸潤於影片內容。
2.可以通過對觀眾的頭、眼、手等部位的動作捕捉(藉助VR眼鏡和座位按鈕的感測器等可以做到),及時調整影像的呈現,繼而形成人景互動,且擁有劇情的選擇權,尤其是對於關鍵情節和人物命運的「掌控」權。
這樣一來當影片結束時,基於每種選擇的差異性,每位觀眾都擁有一部屬於自己的影片。與視聽覺的感官刺激相比,這種能讓觀眾介入故事發展、甚至自創影片版本的代入性和可玩性,正是VR電影的最大賣點,亦是對電影的美學貢獻,更是對體驗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