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電影院里很多大片都是 3D 的
一般是些科幻或者展示特效的才多吧。
一個是體驗好啊,尤其是科幻類的,3D觀看比2D觀看的效果還是要好的多。
二個是市場需求,市場需求大,再者一些影片的噱頭,多賣錢啊,3D電源普遍比2D的要貴的多...
㈡ 電影院的3d電影是什麼格式還有家裡的3D電視與3D眼睛能看什麼格式的電影
電影院目前的3D成像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雙機偏振光式,主要分三種:IMAX 3D、RealD 3D、MasterImage 3D三種。
一種是採用的DLP快門技術,不同的成像方式使用的片源都不相同的,這是電影公司在推出電影的時候就會轉制相應的格式,在這裡面最好的3D技術就是IMAX的。IMAX使用提專用標準的IMAX膠片。
家裡的3D電視機和3D眼鏡能看什麼格式,取決於你的電視機具體型號,一般就3D格式來說是支持左右格式和上下格式,如果是視頻格式來說,一般是TS和MKV格式,SONY的電視機只支持MP4的格式。
那個是要放3d電視節目的時候戴上才有效果的,你可以去電腦上試試 搜一下3d電影,然後戴上眼鏡看就有效果了。
立體電影(ANAGLYPH):將兩影像重合,產生三維立體效果,當觀眾戴上立體眼鏡觀看時,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亦稱「3D立體電影」。
立體電影是利用人雙眼的視角差和會聚功能製作的可產生立體效果的電影。出現於1922年。這種電影放映時兩幅畫面重疊在銀幕上,通過觀眾的特製眼鏡或幕前輻射狀半錐形透鏡光柵,使觀眾左眼看到從左視角拍攝的畫面,右眼看到從右視角拍攝的畫面,通過雙眼的會聚功能,合成為立體視覺影像。
立體電影就是用兩個鏡頭如人眼那樣的拍攝裝置,拍攝下景物的雙視點圖像。再通過兩台放映機,把兩個視點的圖像同步放映,使這略有差別的兩幅圖像顯示在銀幕上,這時如果用眼睛直接觀看,看到的畫面是重疊的,有些模糊不清,要看到立體影像,就要採取措施,使左眼只看到左圖像,右眼只看到右圖像,如在每架放影機前各裝一塊方向相反的偏振片,它的作用相當於起偏器,從放映機射出的光通過偏振片後,就成了偏振光,左右兩架放映機前的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互相垂直,因而產生的兩束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也互相垂直,這兩束偏振光投射到銀幕上再反射到觀眾處,偏振光方向不改變,觀眾使用對應上述的偏振光的偏振眼鏡觀看,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機映出的畫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機映出的畫面,這樣就會看到立體景像,這就是立體電影的原理。互補色、開關、柱鏡、狹縫光柵等都是在保證左眼看左圖,右眼看右圖這一基本原理上的幾種屏幕觀看立體的不同方式。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在屏幕上看立體的方式會更多。
㈢ 談一談為什麼電影院里很多大片都是 3D 的
同樣一部影片,3D版比2D版票價高,這樣影院的分成也會更高,因此影院很願意放3D版的影片。
㈣ 為什麼電影院里很多大片都是3D的呢
做為一名終端從業者,來說一下一部影片同時發行2D、3D 版時,為什麼你很難看到2D 版。3D 影廳沒有2D 版本密鑰 影院開業前需向中影提供每個影廳的屬性(是2D廳還是3D廳)。之後,當遇到一部影片同時發行2D、3D 版時,中影會根據影廳的屬性提供相應版本的密鑰。即,3D 廳給3D 密鑰,2D廳給2D 密鑰。因為目前3D 市場的火熱,現在的影城大多數影廳,甚至全部影廳都是3D 廳,所以盡管影片發行了2D版,但影院沒有密鑰,自然無法排片。普通觀眾選擇;3D 電影看著又暈又暗,帶眼鏡還不舒服。但是,還是有很多觀眾喜歡這種體驗。一般的普通觀眾也多不知道什麼是轉制3D,中國特供3D版又是怎麼回事。我所在的影院,在開業初期,每逢影片同時發行2D、3D 版,都會排幾場 2D 版。但是,2D 版本上座率太低,和3D 版本的上座率完全不能相提並論。遇到這種情況,影院自然會調整排片,減少2D 版場次或者直接不排。3D票價高:這點不用解釋了,票價高,上座率還高。2D 版哪還有機會!中國 3D 電影的虛火,是多方面的原因,看這架式,一時半會這火是下不去。做為觀眾,現在能做就的是用腳投票,在能看到2D版本的時候多支持,用實際行動留住2D 版。對於3D 單發的電影,選擇亮度有保證的影院,條件允許的話,就選擇 IMAX 或雙機3D。本身就帶眼鏡的朋友,推薦自購夾片式3D眼鏡,佩帶舒適還衛生。購買前請確定常去的影城使用哪種3D 系統,避免購買後眼鏡不可用。
㈤ 你如何評價現在電影院里的電影全都是3D的這件事
我覺得這樣子挺好的,因為現在電影大多都是科幻,或者是玄幻,這樣做成3d的,看起來效果也比較好,而且觀眾也比較喜歡看,我覺得3d更是一種體驗感,我自己還挺喜歡看3d電影的。
㈥ 為什麼現在中國影院的電影普遍都是3D的
其實很簡單,因為所有電影的參與者都想賺更多的錢。
同樣的電影,3D的電影票價一般要比2D的貴3~5元,在同樣的場次下,更高的票價就意味著更多的票房,也就意味著從製片方、發行方、到院線、影院的整個電影產業上中下游都能賺到更多的錢。在中國的電影市場里,3D電影場次也已經超過2D,人次更是占據了絕對的優勢。
3d製作
與此同時,對片方來說,轉制3D的成本卻又非常低廉。因為現階段在國內上映的電影中,多數的3D版均為2D轉制的,一位從事相關工作的業內人士向壹娛觀察透露,盡管《泰坦尼克號》在轉制的過程中花了1800萬美元,但大多數片方並不願意如此下功夫,如今國內轉制一部電影,500萬人民幣的預算已經算不低的了。因而現如今對於絕大部分片方來說,只需花上不多的錢,就能在市場上獲得數倍於此的受益。
㈦ 為什麼電影院里很多大片都是3D的呢
至於3d電影的「泛濫」。不管是歸結於政府鼓勵、分成偏高,或者片商限制,這些既和行政盲目管制有關,也和市場無序競爭有關。影院里絕大部分所謂3d電影,首先它們完全沒必要做成3d,惡果是片商僅僅出於多掙幾塊的目的而完全拋棄電影藝術的考量。其次它們多數根本不是3d電影,更多的是「後期3d字幕片」等讓人看後直喊坑爹的次品。最後,即使影院放映了真正的從拍攝到後期到轉制到放映皆符合規范的3d電影,你也沒必要去追著看。為什麼,這還是跟國內商人的傳統——缺斤短兩有關:放映機燈泡亮度達到標準的影院,也許在你的城市,一個都沒有。所以你的多數3d電影觀影感受是:眼前的銀幕昏暗模糊,你不得不努力睜大雙眼,然而還是看不太清楚。
㈧ 電影院的3D電影是怎麼回事
電影院的電影原版3D和英文3D其實都是英語,原版3D就是英文3D,國內除了英文3D還有中文配音版3D。
3D是英文「3 Dimensions」的頃緩態簡稱,中文是指三維、三個維度、三個坐標,即有長、寬、高。換句話說,就是立體的雀源,3D就是空間的概念也就是由X、Y、Z三個軸組成的空間,是相對於只有長和寬的平面(2D)而哪畢言。
根據科學猜想,人們本來就生活在四維的立體空間中(加一個時間維),眼睛和身體感知到的這個世界都是三維立體的(時間是虛構的),並且具有豐富的色彩、光澤、表面、材質等等外觀質感。
原版3D的特點:
1、原版就是沒有字幕,角色對話也是英文的,英文就是有中英文字幕,角色對話是英文的。中文就是中文字幕或者沒有字幕,角色對話是中文配音的。
2、原版的話是純粹外國進口的,藍光原盤這樣的,需要去網上找字幕,但英文版指的是有中文字幕的,區別很大。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