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哪些有名的越劇
《漢文皇後》《北地王》《風雪雨樵》《十一郎》《孔雀東南飛》
《西廂記》
《梁山伯與祝英台》
《碧玉簪》
《紅樓夢》
《荊釵記》《西施斷纜》
《寒情》《藏》
《雪裡小梅香》
《古墓香魂》
《三月春潮》《百花江》
《蛇戀》
《風流才子》
《楊乃武》
《末代皇後》《倩女離魂》《箍桶記》《金山戰鼓》
《則天皇帝》
《魂斷銅雀台》《盤夫索夫》
《情探》
《蓮花女》
《第十二夜》
《凄涼遼宮月》
《追魚》《春香傳》
《花中君子》
《李娃傳》
《西園記》
《三看御妹》《血染深宮》
《玉簪記》《早春二月》
《舞台姐妹》
《珍珠塔》
《祥林嫂》
《青雲夢》
《五女拜壽》
《大觀園》
《長樂宮》
《天長地久》
《醉公主》
《日落日出》
《綉花女傳奇》
《桐花淚》
《蝴蝶夢》
《蔡鍔與小鳳仙》
《重生緣》
《琥珀情》
《何文秀》
《真假駙馬》
《皇帝與村姑》
《孔乙己》
《琵琶記》
《國色天香》
《金鳳與銀燕》
《馬龍將軍》
《胭脂》
《將門之子》
《趙氏孤兒》
《白兔記》
《游龍飛鳳》
《梨花情》
《啼笑因緣》
《玉蜻蜓》
《阿育王》
《青衫紅袍》
《葉香盜印》
《畫龍點睛》
《三夫人》
《是我錯》
《女皇與公主》
《孟麗君》
《招駙馬》
《屈原》
《柳毅傳書》
《蔡文姬》
《沙漠王子》
《梅龍鎮》
《桃李梅》
《沉香扇》
《李清照》
《畫眉》
《天之嬌女》
《漢宮怨》
《血手印》
《張羽煮海》
《狀元打更》
《江姐
》
《新版紅樓夢》
《魯迅在廣州》
http://www.cujn.com/jspx_list.asp?action=more&c_id=37&s_id=473&page=1
這里有每場戲的介紹
㈡ 越劇老電影有哪些
紅樓夢,碧玉簪,柳毅傳書,五女拜壽
㈢ 越劇代表作有哪些
越劇代表作有:
一、將原唱書節目變成戲曲形式演出。如《賴婚記》、《珍珠塔》、《雙金花》、《懶惰嫂》、《箍桶記》等劇目。
二、從兄弟劇種中移植。如從新昌高腔移植的有《雙獅圖》、《仁義緣》、《沉香扇》等劇目,從徽班移植的有《粉妝樓》、《梅花戒》等劇目,從東陽班移植的有《二度梅》、《桂花亭》等劇目,從紫雲班(紹劇)移植的有《龍鳳鎖》、《倭袍》、《三看御妹》等劇目。
三、根據宣卷、唱本、民間傳說的故事編寫。如《碧玉簪》、《蛟龍扇》、《燒骨記》等劇目。
名稱由來
「越劇」起源於「落地唱書」,後又有稱為「女子科班」、「紹興女子文戲」、「的篤班」、「草台班戲」、「小歌班」、「紹興戲劇」、「紹興文戲」、「髦兒小歌班」、「紹劇」、「嵊劇」、「剡劇」等。
1938年起,多數戲班、劇團稱「越劇」。但各戲報上的稱謂依舊不統一,記者與投稿者經常各用各的。1939年,《大公報》記者樊迪民,兼為姚水娟之「越吟舞台」的編導,受李白《越女詞》之啟發,兼考慮紹興是越王勾踐生聚教訓擊敗吳國的復興基地,而越劇發源地嵊縣是紹屬之一。
又受越劇名伶姚水娟「我就是要越唱越響,越唱越高,越唱越遠」之豪言觸動,遂給茹伯勛編的《戲劇報》寫稿,刊出正名為「越劇」的動機和意義的文章,告諸觀眾。自此以後,各報「女子文戲」的廣告陸續改稱為「越劇」,新中國成立後,更是統一稱為「越劇」。
㈣ 越劇有那些著名劇目
1、越劇《紅樓夢》
越劇《紅樓夢》根據我國古典文學巨著《紅樓夢》故事改編,劇本以寶黛愛情故事為主線,在有限的范圍內盡可能體現原著的精神風貌。1958年首次公演,由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徐玉蘭和王文娟主演。越劇《紅樓夢》是越劇舞台上一座極難逾越的藝術高峰、也是中國戲曲寶庫中一筆寶貴財富。
2、越劇《孟麗君》
越劇《孟麗君》是越劇中的經典,這部越劇孟麗君情結曲折,受到許多人的喜愛。越劇孟麗君被許多流派進行過演藝,使得越劇孟麗君成為了越劇常演曲目 吏部尚書孟士元之女麗君才貌雙全,國丈劉捷之子劉奎壁與元帥皇甫敬之子皇甫少華皆慕名提親。
士元左右為難,決定比箭招親,少華獲勝。皇甫敬戰事失利被俘,劉捷借機誣陷其叛變,並請成宗皇帝將麗君賜與奎壁為妻。皇帝聽信讒言准奏。皇甫夫人讓少華逃走,自己與女長華進京請罪,為衛勇娥所救。麗君留書請乳娘之女映雪代嫁,女扮男裝逃走。
3、越劇《則天皇帝》
楊谷中1981年編劇。取材於《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及熊德基《論武則天》(1979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王文娟飾演武則天。寫唐高宗的嬪妃武昭儀,掐死親生嬰兒,嫁禍於王皇後,計奪正宮之位。又欲加害親生子——皇位的繼承人太子賢,以奪取皇位。
武後的所作所為,引起太子賢、程賢妃、大臣裴炎和上官儀等人的憂慮和不滿。唐高宗亦有所察覺,經密議,決心下詔廢後,以除隱患。誰知消息泄漏,正當上官儀草「廢後詔」時,武後趕到,上官儀遭囚。太子賢被貶後,舉兵討武。
4、越劇《忠魂曲》
越劇現代劇。薛允璜、薛寶根、張森興於1977年編劇。寫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楊開慧遵照毛委員指示,帶領兒子岸英與保姆孫嫂留居東鄉板倉,堅持地下斗爭,因被密探發現一起被捕。楊開慧在敵人酷刑面前堅貞不屈,不幸犧牲。上海越劇院1977年10月首演於中國劇場。
5、越劇《西園記》
《西園記》,越劇古裝戲。庄志1980年根據明吳炳所作的同名傳奇及貝庚改編的昆劇本改寫。中國明末傳奇作品。吳炳著。西園記》描寫細膩,藝術構思巧妙,以真假誤會、人鬼錯認的手法推動劇情發展,起伏跌宕,錯落有致,適合舞台演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曾改編上演,並攝成影片。
㈤ 有那些著名越劇
《玉簪記》《雙珠鳳》《沉香扇》《花中君子》《真假駙馬》《雙烈記》《孟麗君》《紫玉釵》《珍珠塔》《春香傳》《舞台姐妹》《穆桂英掛帥》等
㈥ 越劇代表作是什麼
越劇的代表作品有:《雙珠鳳》《家》《祥林嫂》《梁山伯與祝英台》《八女投江》《柳市故事》《通達天下》《貂蟬與呂布》《蔡文姬》《蘇秦》《情探》。
1、《祥林嫂》
該劇較好地體現了魯迅原著精神,成功地塑造了祥林嫂這一典型的藝術形象,全劇具有鮮明的時代風貌和濃郁的鄉土氣息,但在藝術處理上尚欠「戲曲化」,內容與形式還不夠完美協調。
1978年,該劇由上海電影製片廠和香港鳳凰影業公司攝製成彩色寬銀幕戲曲藝術片在全國放映。
1959年,劇本被收入《中國地方戲曲集成·上海卷》。
上海文藝出版社在1960年出版了該劇的單行本。1978年再版發行。該劇主要唱段由中國唱片社和音像出版單位製成唱片和音帶,發行國內外。
2、《梁山伯與祝英台》
《梁山伯與祝英台》是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的越劇戲曲藝術片,由桑弧、黃沙執導,袁雪芬、范瑞娟主演,於1954年8月24日上映。
該片講述祝英台女扮男裝到書院讀書,與同學梁山伯相愛,但祝父把英台許配給馬家,梁山伯憂郁而死,英台殉情,二人化蝶永不分離。
3、《八女投江》
越劇現代劇,郭大宇根據史實,突破生活原形局限,於1995年編劇。1995年由南京市越劇團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50周年演出。
導演韓林根,作曲王水庚,舞美設計余暉、張海豹。竺小招飾冷雲,魏小梅飾小於,陶琪飾黃桂芳,趙時鶯飾王娟,樊建萍飾胡秀芝,朱藺飾安順姬,李萍飾金霞,水小燕飾李秀珍。
4、《柳市故事》
《柳市故事》描繪了柳市一個普通創業家庭、一群先行者篳路藍縷的創業探路歷程,再現了改革開放在樂清柳市是如何起步的。
5、《蘇秦》
越劇《蘇秦》是張琳榮獲中國戲劇「梅花獎」後的又一新作。該劇講述了戰國年代,蘇秦因落魄窮歸,遭到家人恥笑,在妻子一番勸勉後繼續讀書,夜夜不眠錐刺股。一番苦讀換得六國拜相後衣錦還鄉的故事。該劇還有國家一級演員周燕萍及陳雯婷、婁周英、何夢萊、鄭敏、樓慧琴、陳麗等共同主演。同時,越劇《蘇秦》還將於6月赴杭州劇院獻演。
㈦ 50-60年代越劇電影有哪些
是袁雪芬啦,那個時期的越劇電影,我看過《追魚》《紅樓夢》由徐玉蘭,王文娟主演,《梁祝》由范瑞娟,袁雪芬主演,《碧玉簪》由金采鳳,陳少春主演,《柳毅傳書》由竺水招,筱水招主演,《情探》由傅全香,陸錦花主演,金寶花,張茵主演《西廂記》《越劇菁華》《相思樹》應該是解放前拍的,夏夢主演的《三看御妹》《金枝玉葉》《王老虎搶親》,
㈧ 建國後我國拍攝的越劇電影都有哪些
五女拜壽 長春電影製片廠
越劇古裝劇。顧錫東1982年新編
楊繼康:董柯娣;楊夫人:徐愛武
大小姐(元芳):周美姣(戚派);大姑爺(俞志雲):邵雁(徐派)
二小姐(雙桃):吳海麗;二姑爺(丁大富):陳筱珍
三小姐(三春):何英(傅派);三姑爺(鄒應龍):方雪雯(范派)
四小姐(四香):應惠珠;四姑爺(陳文新):傅江風
五小姐(五鳳):陶慧敏(王派);五姑爺(陳文華):江瑤
翠雲:何賽飛(張雲霞張派);鄒士龍:茅威濤
春蘭:洪瑛;夏蓮:陳輝玲(呂派);
親家公(陳松年)——王連琴;陳夫人——俞會珍
門童:夏賽麗(陸派)
越劇紅樓夢焙 茗————————————筱春芳
長府官————————————錢妙花
賈寶玉————————————徐玉蘭
賈 母————————————周寶奎
賈 政————————————徐天紅
林黛玉————————————王文娟
琪 官————————————曹銀娣
晴 雯————————————沈正心
傻丫頭————————————熊維新
王夫人————————————鄭忠梅
王熙鳳————————————金采風
襲 人————————————陳蘭芳
喜 娘————————————沈紅笑
小 紅————————————江敏莉
綉 鸞————————————張娟莉
薛寶釵————————————呂瑞英
薛姨媽————————————朱玉昆
雪 雁————————————張東娟
鶯 兒————————————王佩珍
鴛 鴦————————————唐月瑛
周媽媽————————————竺菊香
紫 鵑————————————孟莉英
㈨ 越劇十大經典有哪些
穆桂英掛帥屬於豫劇
㈩ 有什麼好看的越劇電影
君安的盤妻和玉...很好看..有空可以去看看...
《珍珠塔》
《五女拜壽》
《梁山伯與祝英台》
《紅樓夢》
《西廂記》
《打金枝》
《追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