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今年國慶檔的主旋律電影:在細膩中獲得感動,往年都有哪些經典主旋律電影
回顧了十年國慶檔電影,花費大量時間寫下這些文字,感謝您的閱讀。主旋律電影這個名詞是從2019年開始提出,在以前的電影中,觀眾更多稱為紅色電影。
2012年
《長津湖》累計票房已經突破32億元,《我和我的父輩》累計票房突破9億元,在國慶期間舉家觀看主旋律影片,已經成為了國慶檔的特色。
《長津湖》上映以來,以「燃點」和「淚點」打動了無數觀眾,影片帶觀眾重回抗美援朝戰場,展現了志願軍戰士在極端艱苦條件下的堅守與奮戰,人物刻畫、鏡頭語言精雕細琢,顯示了中國電影工業化水準以及發展潛力;繼《我和我的祖國》以新中國的發展歷程為軸,《我和我的家鄉》以不同區域為序後,此次《我和我的父輩》以代際為章,通過「我和父輩」的故事,演繹了優秀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譜系的傳承。
Ⅱ 吳京、鄧超、沈騰、王寶強、黃渤五個票房「百億」先生,誰的含金量最高
如果可以選兩個人,那麼這些百億先生裡面票房含金量最高的無疑是吳京和沈騰並駕齊驅,如果只能選擇一個,百億票房構成更加復雜的沈騰要更勝一籌。
01王寶強、鄧超、黃渤屬於同一檔次的百億先生
首先,別誤會,把他們歸於同一檔次的百億先生僅依據他們對自己參演過的電影的貢獻,不摻雜人氣,演技,影響力等其他元素,在對電影票房的貢獻這方面,他們三人確定屬於同一檔次,差距不大。
先說說王寶強,可能在很多人眼裡王寶強要比鄧超和黃渤差一點,不能放在一起,因為王寶強都是和其他人搭檔出演,沒有擔任過單人大男主電影的主角,沒有單杠過票房,所以他應該比鄧超和黃渤要差一點。
另外,單純論對票房的貢獻,吳京沈騰在鄧超黃渤王寶強面前是沒有優勢的,他們應該算同一檔次的百億先生,但是吳京和沈騰除了演員以外,還是電影的投資人,編劇,導演,監制,他們在整個電影的創作環節投入的更多,出於這個考慮加上再電影裡面他們確實更加耀眼所以把他們放在同一個層次。
03沈騰出演過更多優秀的電影
從吳京和沈騰裡面選擇一個人是很痛苦的,因為他們都同樣優秀,如果一定要選一個,我選擇沈騰,因為他出演過更多的電影,給我帶來過更多的不同體驗。
Ⅲ 2014年誕生了中國電影票房的50億影帝,他是誰
是黃渤
2013年賀歲檔黃渤主演的《人再囧途之泰囧》、《西遊降魔篇》、《101次求婚》同時上映,3部影片的票房總和近30億元,黃渤當下就被封神為「卅帝」;讓人沒想到的是,2014年黃渤再創奇跡,國慶檔3部影片《心花路放》《痞子英雄2》《親愛的》票房總和11.72億元,加上他個人之前拍的所有電影,累計票房破50億元大關,順理成為「50億影帝」。
Ⅳ 中國大陸今年賀歲欄票房最高的是哪部電影
2014年,內地票房最終沒能達到300億,預計將定格於294億,與去年同期的217.69億相比,增幅約為35%,實現了連續11年內地全年票房30%的增幅。今年,國產片票房約為160億,佔全年票房收入的54.4%,比進口片票房多了26億。其中,全年票房過億影片達到66部,國產片佔了36席。
2014全年票房虎頭蛇尾 12月連續兩年拖後腿
進入2014年,票房數字一直都在增長,最起碼到國慶檔時,眾人還對全年300億的目標抱有堅定信心。確實,今年前幾個熱門檔期的票房都刷新了紀錄。
首先便是一鳴驚人的春節檔,7天吸金14.4億,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幅高達84%,而且每天的單日票房都在1.7億以上;7天內放映場次超過80萬,比去年高出了28萬多場;觀影人次方面,今年春節檔突破了3890萬,幾乎是去年的一倍。《西遊記之大鬧天宮》在春節檔內狂攬了6.66億票房,成為當之無愧的檔期霸主,該片的最終票房定格於10.45億,在內地影史華語片票房榜上位列第四。
今年第一季度的內地票房超過67億,實現了連續6年來的正增長;上半年票房收於134億,已經超過了2012年的全年票房總和,增幅之快令人嘆服。
2014年暑期檔,6月至8月,92天捲走了90億票房,對比2013年同期增長了一半,幾乎是一天一個億。而7月份的票房更是達到了史無前例的36.5億,這個單月票房紀錄保持至今。
再之後,經過了平淡的9月份,大盤又在國慶檔爆發了。十一7天內地票房達到了11億,大盤連續7天票房破億。寧浩執導的《心花路放》在國慶檔勁收6.4億,該片也是今年最賣座的華語片,最終票房約為11.46億。
國慶檔之後,10月和11月歷來是進口片的天下,《銀河護衛隊》、《忍者神龜:變種時代》、《星際穿越》等分賬片陸續上映,也令影市維持在一定的熱度。
但是,到了11月最後一周,內地周票房便跌破了5億大關,《黃飛鴻之英雄有夢》和《撒嬌女人最好命》等片的話題性雖然高,但都沒能斬獲更多的票房。進入12月之後,原本萬眾期待的賀歲檔更是偃旗息鼓。12月2日上映的《太平輪(上)》剛剛上映就遭到影迷的吐槽,最終票房難過兩億;而18日上片的《一步之遙》更是出師未捷身先死,還未公映負面評價就鋪天蓋地地襲來,這部原本被寄予了厚望的大片,在2014年內只收得了4.9億票房,根本無法超過姜文的上一部作品《讓子彈飛》。而12月23日上映的《智取威虎山3D》雖然叫好又叫座,無奈上映時間過晚,只能為今年的全年票房貢獻4.2億了。這個12月,票房最高的一部影片竟然是《匆匆那年》,12月5日開畫,蟬聯兩周票房冠軍,年內吸金約5.8億。至此,2014年12月的單月票房約為25億,超過了去年同期(21億),與2012年同期持平。所以,12月的票房成績已經連續兩年沒能出現大幅增長,拖了全年票房的後腿。
《變4》刷新多項紀錄 分賬片捲走了112億
2014年的全年票房冠軍非《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莫屬,該片也是內地影史上最賣座的電影。6月27日上映,零點場就拿下了2100萬的票房,先聲奪人,首日1.9億,單日最高2.2億,首周三天6.3億,這一系列的數字將內地影史的零點場、首日、單日、首周等幾乎所有票房紀錄都打破了。該片的最終票房定格於19.78億,這個數字令無數國產片壓力倍增,如果2015年的春節檔無片能夠打破此紀錄,那麼就要等到《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上映之時了。
在《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的帶領下,今年的34部分賬片一共拿下了112億票房,增幅超六成。實際上,今年只上映了33部分賬片,《飢餓游戲3:嘲笑鳥(上)》佔用今年名額,卻要等到明年才能與內地觀眾見面。
在今年上映進口片票房總和中,分賬片的票房佔了大約84%,而且,科幻片處於絕對的統治地位。票房前十名的分賬片,有九部都是科幻片,只有第十名《極品飛車》是單純的動作片。分賬大片的票房實力有目共睹,不過單片之間的票房差距也是非常之大。以7月18日上映的《曼德拉》為例,最終票房只有70萬,還不如《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熱映時一個小時的收入多,可見該片所受的冷待。
全年66部影片票房過億 國產片再勝進口片
2014年新上映的影片中,共有66部票房破億。其中,國產片有36部,回顧2010年,全年票房破億的國產片僅有17部,今年已經是四年前的兩倍。而進口片在今年有30部票房過億,略低於國產片。
經歷過2012年分賬大片的強勢襲擊、十年來國產片票房首次低於進口片後,2013年,國產片全面反擊,最終以全年127.67億的成績,贏過進口片大約37億。到了今年,國產片與進口片之間的對壘此起彼伏、平分秋色。
第一季度,國產片以42.42億的票房完勝25.44億的進口片;前六個月,國產片敗下陣來,比進口片的票房少了5億;前三季度,國產片反超進口片,優勢不足6億。今年最後三個月,好萊塢大片雖然源源不斷與觀眾見面,可終究抵不過國產片在檔期上的優勢,最終,這場中外大戰以國產片的勝利告終,最終票房約為160億。
9月30日上片的《心花路放》以11.46億的成績奪走了今年華語片票房冠軍寶座,排在第二至五名的華語片及票房分別是:《西遊記之大鬧天宮》10.45億、《爸爸去哪兒》6.96億、《分手大師》6.66億和《後會無期》6.29億。值得一提的是,《分手大師》和《後會無期》的導演鄧超和韓寒都是首次做導演,電影處女作便收獲了超過6億的票房,無論口碑怎樣,至少都獲得了市場上的成功。
Ⅳ 歷年國慶檔有哪些經典影片(回顧國慶檔電影史,重溫經典佳作)
國慶節是中國的重要節日之一,也是電影市場的黃金檔期。每年的國慶檔期間,各大電影公司都會推出重磅電影,爭奪票房。這里回顧一下歷年國慶檔期間的經典影片,重溫那些令人難忘的電影時光。
2000年代
2001年:《英雄本色2》
2001年國慶檔期間,吳宇森執導的《英雄本色2》上映,這部電影不僅是一部警匪動作片,更是一部充滿人性關懷的電影。周涌、劉德華、葉倩文等一眾實力派演員的精彩表演,讓觀眾深受感動。這部電影成為了中國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
2004年:《夜宴》
2004年國慶檔期間,馮小剛執導的《夜宴》上映,這部電影講述了明朝嘉靖年間的政治斗爭和宮廷陰謀,演員陣容強大,包括張曼玉、嚴屹寬、黃曉明等一眾明星。這部電影不僅在國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還在國際上獲得了多個獎項。
2007年:《心中有鬼》
2007年國慶檔期間,劉偉強執導的《心中有鬼》上映,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充滿懸疑的故事,由劉德華、余文樂、陳慧琳等演員主演。這部電影在國內票房超過1億,成為當年國慶檔期間的票房冠軍。
2010年代
2010年:《唐山大地震》
2010年國慶檔期間,馮小剛執導的《唐山大地震》上映,這部電影講述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真實故事,由陳道明、張靜初等演員主演。這部電影不僅在國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還在國際上獲得了多個獎項。
2012年:《十月圍城》
2012年國慶檔期間,陳凱歌執導的《十月圍城》上映,這部電影講述了1948年國共內戰的歷史事件,由張國榮、張豐毅、江一燕等演員主演。這部電影在國內票房超過1億,成為當年國慶檔期間的票房冠軍。
2017年:《戰狼2》
2017年國慶檔期間,吳京執導的《戰狼2》上映,這部電影講述了中國軍人在非洲維和的故事,由吳京、弗蘭克·格里羅等演員主演。這部電影在國內票房超過5億,成為當年國慶檔期間的票房冠軍,也是中國電影史上的票房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