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第16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的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梅蘭芳》
評委會獎:《非誠勿擾》
最佳導演獎:章家瑞《紅河》
最佳男演員:甄子丹《葉問》
最佳女演員:周迅《李米的猜想》
最受歡迎導演:葉偉信《葉問》
最受歡迎男演員:范偉《即日啟程》
最受歡迎女演員:張靜初《紅河》
最佳新人:余少群《梅蘭芳》
最佳處女作獎:劉江《即日啟程》
最佳電視電影男演員獎:李心敏《十八個手印》
最佳電視電影女演員獎:張丹妮《藍寶石》
最佳電視電影導演獎:李灌洪《走四方》
最佳電視電影獎:《誰動了我的幸福》
最佳視覺效果獎:《畫皮》
藝術探索獎:《秘密訪問》
教育題材創作獎:《新生萬喜》《夏天有風吹過》
軍事題材創作獎:《霓虹燈下新哨兵》
動畫片特別獎:《風雲決》
組委會大獎:《超強台風》《鄧稼先》《喊過嶺的故事》
B. 中國電影在國際電影節上的獲獎影片
1935年 《漁光曲》在前蘇聯為紀念蘇聯電影國有化15周年舉辦的電影節上獲「榮譽獎」,並獲得一枚金牌。
1950年
《中華女兒》獲第五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自由斗爭獎」;《百萬雄師下江南》、《紅旗漫卷西風》、《大西南凱歌》、《東北三年解放戰爭》獲「紀錄片名譽獎」。《踏上生路》獲「短片名譽獎」。《趙一曼》獲「優秀演技獎」。
1951年 《鋼鐵戰士》獲第六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和平獎」、《白毛女》獲「特別榮譽獎」、《中國民族大團結》獲「報道片獎」、《新兒女英雄傳》獲「導演特別榮譽獎」、《中國人民的勝利》、《解放了的中國》獲「一等斯大林獎金」。
1952年 《人民的戰士》獲第七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爭取自由斗爭獎」、《抗美援朝第一部》、《抗戰的越南》獲「勞動人民爭取自由和平斗爭獎」、《內蒙人民的勝利》獲「電影編劇獎」、《翠崗紅旗》獲「攝影工作獎」。
1954年 《智取華山》獲第八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爭取自由斗爭獎」、《梁山伯與祝英台》獲「音樂片獎」。
1955年 《梁山伯與祝英台》獲第九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映出獎」、《雞毛信》獲「優勝獎」。
1956年 《水土保持》獲「威尼斯第一屆科教片電影節榮譽獎」。
《桂林山水》獲大馬土革第三屆國際博覽會電影節短片銅質第二獎章。
《歡樂的歌舞》獲威尼斯第七屆國際短紀錄片展覽會及第八屆國際兒童電影展覽會獎狀。
《通向拉薩的幸福道路》獲第九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報道紀錄片獎。
《神筆》獲「大馬士革第三屆國際博覽會電影節短片銀質第一獎章、威尼斯第八屆國際兒童電影節8—12歲兒童文藝影片一等獎;南斯拉夫舉辦的第一屆國際兒童電影節優秀兒童電影獎」。
1957年 《神筆》獲華沙第二屆國際兒童娛樂片比賽大會特別優秀獎。
《女籃五號》獲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銀質獎章。
《祝福》獲卡羅維發利第十屆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1958年 《邊寨烽火》獲卡羅維發利第十一屆國際電影節青年演員獎。
《乘風破浪過長江》獲第五屆加拿大國際紀錄片電影節榮譽獎。
《機智的山羊》獲羅馬尼亞木偶片國際電影節獎狀。
《祝福》獲墨西哥國際電影周銀帽獎。
《烏鴉為什麼是黑的》獲威尼斯第七屆國際紀錄片和短片展覽會及第八屆國際兒童電影展覽會獎狀。
《中國的木偶藝術》獲威尼斯第七屆國際紀錄和短片展覽會及第八屆國際兒童電影展覽會獎狀。
1959年 《海魂》獲捷克斯洛伐克工人電影節為世界和平而斗爭二等獎。
《老兵新傳》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技術成就銀質獎章。
《小鯉魚跳龍門》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動畫片銀質獎章。
1960年 《五朵金花》獲第二屆亞非電影節最佳女演員銀鷹獎。
《聶耳》獲第十二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傳記片獎。
《女籃五號》獲墨西哥國際電影周銀帽獎。
《蘿卜回來了》獲捷克第十二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榮譽獎狀。
《砍柴姑娘》、《一幅僮錦》獲捷克第十二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榮譽獎狀。
1961年 《革命家庭》獲第二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銀質獎章。
《非洲之角》獲第四屆國際非洲電影節最高獎—非洲獎。
《小蝌蚪找媽媽》獲瑞士第十四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短片銀帆獎。
《人參娃娃》獲民主德國萊比錫國際電影節榮譽獎。1962年
《小蝌蚪找媽媽》獲法國第四屆安納西國際美術電影節兒童影片獎。
《大鬧天宮(上集)》獲捷克第十三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短片特別獎。
1964年 《小蝌蚪找媽媽》獲法國第四屆國際電影戛納斯電影節榮譽獎。
《金色的海螺》獲印尼第三屆亞非電影節盧蒙巴獎。
《掌中戲》獲澳大利亞第十三屆墨爾本國際電影節優秀獎狀。
《差不多》獲法國第十屆圖爾國際短片電影日青年獎。
《紅色娘子軍》獲第三屆亞非電影節萬隆獎第三名。
1974年 《小號手》、《東海小哨兵》獲南斯拉夫第二屆國際美術電影節獎狀。
《地雷戰》獲奧地利第十四屆維也納電影節紀念獎。
1977年: 中日合拍影片《一盤沒有下完的棋》和中國影片《邊城》在蒙特利爾世界電影節上獲獎。
1978年: 《大鬧天宮》(上下集)獲倫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小蝌蚪找媽媽》獲「南斯拉夫1978年國際美術電影一等獎。
《永不消逝的電波》中的袁霞獲南斯拉夫第七屆索波特為「自由而斗爭」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1979年 《人參娃娃》獲埃及第一屆亞歷山大國際電影節最佳兒童片獎—銀質美人魚頭像獎。
《牧笛》獲在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的故鄉丹麥登塞城舉行的第三屆國際童話電影節金質獎。
1980年 《狐狸打獵人》獲南斯拉夫薩格拉布第四屆國際動畫電影節美術獎。
《小花》中的女主角陳沖獲第七屆索波特「為自由而斗爭」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舞台姐妹》獲第二十四屆倫敦國際電影節英國電影協會的年度獎。
1981年 《舞台姐妹》、《農奴》獲馬尼拉國際電影節金鷹獎。
《苗苗》獲第二屆印度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兒童片獎。
《梅花巾》獲菲律賓第一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1982年 《天雲山傳奇》、《歸心似箭》獲第一屆香港電影節金像獎最佳影片獎。
《四個小夥伴》獲義大利第十二屆季福尼國際兒童和青年電影節最佳榮譽獎。
《阿詩瑪》獲桑德坦爾音樂舞蹈電影節最佳舞蹈片獎。
《阿Q正傳》中的男主角嚴順開獲第二屆國際喜劇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灕江畫童》獲哥倫比亞薩拉曼卡短片電影節二等獎。
《三個和尚》獲第32屆西柏林電影節最佳編劇銀熊獎和葡萄牙埃斯皮尼奧國際動畫電影節獎。
《猴子撈月》獲第4屆渥太華動畫電影節一等獎。
《美在運動中》獲義大利科爾蒂納電影節特別極獎。
《中國冰川》獲「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國際科技片榮譽獎。
《藍色的血液》獲第12屆西柏林綠色農業電影節金穗獎。
1983年 《城南舊事》獲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鷹獎。
《孔雀公主》獲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陌生的朋友》獲第三十三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泉水叮咚》獲第13屆季福尼國際兒童電影節義大利共和國總統獎、第3屆印度國際新青年電影節最高獎—金像獎、各族兒童評委會最佳獎、最佳兒童女演員二等獎。
《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獲第七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美洲大獎。
《筆中情》獲法國魯瓦揚電影節外國影片獎。
《馬路天使》、《三毛流浪記》、《甲午風雲》、《阿Q正傳》、《早春二月》、《林家鋪子》、《舞台姐妹》獲葡萄牙第12屆菲格拉達福茲國際電影節評委獎。
《四個小夥伴》獲法國郎市青年觀眾電影節青年觀眾獎。
《中國水城》獲第17屆法國國際旅遊電影節特別獎和音樂獎。
《中國旅行》獲第17屆法國國際旅遊電影節公眾獎,同時獲音樂二等獎。
《自古華山一條路》獲特蘭托第31屆國際高山探險電影節卡洛、阿貝爾·基耶薩特別獎。
《飛毽》獲波蘭國際短片電影節榮譽獎、克拉科夫國際短片電影節榮譽獎。
《內蒙古草原》、《江蘇秀色》獲法國塔布市第17屆國際旅遊電影節音樂獎。
《遺傳工程初探》獲法國第36屆國際科學電影協會年會榮譽獎狀。
《鹿鈴》獲第13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1984年 《河南尋古》、《江蘇秀色》獲法國蓬沙拉國際旅遊電影節最高金獎。
《貴州風情》、《絲綢之路上的甘肅》、《中國人參之鄉》、《北京之游》獲第18屆國際旅遊電影節特別獎。
《西藏—西藏》獲法國塔布國際旅遊電影節旅遊片冠軍—金比利蕾娜獎。
《青春萬歲》獲塔什干國際電影節紀念獎。
《泉水叮咚》獲第5屆托馬爾青少年國際電影節小演員表演獎。
《城南舊事》獲第14屆貝爾格萊德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影片思想獎。
《女大學生宿舍》的導演史蜀君獲第24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導演處女作比賽獎。
《沒有航標的河流》獲夏威夷第4屆國際電影節東西方中心獎。(最佳影片獎和柯達獎)
《鷸蚌相爭》獲第34屆西柏林國際兒童電影節銀熊獎、南斯拉夫薩格勒布市第6屆國際動畫片電影節特別獎、加拿大國際動畫片電影節特別獎。
《水面莊稼》獲聯合國糧食及農業業組織獎。
《民族體育盛會》獲突尼西亞第4屆國際運動電影節獎牌1枚。
1985年 《黃土地》獲瑞士第38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銀豹獎、第29屆倫敦電影節倫敦電影研究所電影獎、第7屆(亞、非、拉)三大洲電影節攝影獎。
《邊城》獲加拿大第9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評委會榮譽獎。
《泉水叮咚》獲伊朗德黑蘭第15屆國際教育電影節教育類專片比賽銅獎。
《月光下的小屋》獲印度第4屆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國際評獎團授予金像獎和兒童評獎團授予的金牌。
《騰飛吧,中華健兒》獲義大利第14屆都靈國際體育電影節二等獎。
《九寨溝夢幻曲》獲波蘭第22屆克拉科夫國際短片電影節銅龍作曲獎。
《錦綉中華》獲第14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榮譽獎和蘇聯國家旅遊委員會積極宣傳旅遊,鞏固和平與友誼獎。
《體育盛會》獲第8屆匈牙利國際體育電影節匈牙利電影總局獎。
《灰喜鵲》獲葡萄牙第11屆聖塔倫農業環境國際電影節環境短片組科教片一等獎—金葡萄獎。
《昆蟲世界》獲第11屆國際技術電影節紀錄片一等獎。
《不當演員的姑娘》獲伊斯坦布爾國際電影節優秀影片獎。
《孔雀公主》獲捷克斯洛伐克第14屆兒童電影節水晶蝴蝶杯。
1986年 《郵緣》、《烏鴉與麻雀》獲「法國第1屆科羅朱埃國際消遣片電影節青年觀眾獎。
《飛來的仙鶴》獲法國阿朗松國際兒童電影節農業信貸銀行獎。
《四個小夥伴》獲伊朗第16屆國際教育電影節榮譽獎。
《流浪漢與天鵝》中的吳丹獲蘇聯第9屆塔什干國際電影節主角獎。
《良家婦女》獲捷克斯洛伐克第25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主要獎和國際電影評論家組織獎、西班牙第18屆大西洋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獎、安達魯西亞電影作家協會評論獎、西班牙電影俱樂部聯合電影俱樂部獎、比利時皇家電影博物館皇家電影資料館發掘新電影獎。
《少年彭德懷》獲「葡萄牙第15屆菲格拉達福茲國際電影節兒童片獎。
《絕響》獲義大利第四屆都靈國際青年電影節特別獎。
《月光下的小屋》獲美國第8屆洛杉磯國際青少年電影節外國家庭電影優秀獎。
《野山》獲法國第8屆三大洲國際電影節大獎。
《移核魚》獲西柏林第14屆國際農業電影節金穗獎、捷克斯洛伐克第3屆尼特萊國際農業電影節A類一等獎和唯一的聯合國糧農組織埃及農業神獎。
《防治沙漠化》獲西柏林第14屆國際農業電影節金穗獎、《森林與我們》獲銀穗獎、《籠養蒼蠅》獲銅穗獎。
《三峽情趣》獲法國第20屆國際旅遊電影節銀比雷娜獎和公眾獎。
《浙江山水情》獲法國第20屆國際旅遊電影節最佳音樂獎。
《魚桑爭秋》獲捷克斯洛伐克俄斯特拉發第13屆國際環境保護電影節一項主獎。
《紅蟻樹》獲波蘭克拉科夫第23屆國際短片電影節銀片獎。
《中國西南行》獲第19屆捷克斯洛伐克卡羅維發利國際旅遊電影節金花獎大獎。
《長江截流》獲第1屆瑞士洛桑國際能源電影節特別獎第一名。
《貓頭鷹》獲列寧格勒第38屆國際科學影片協會榮譽證書。
《三十六個字》獲南斯拉夫第7屆薩格勒布國際畫片電影節D組教育片獎。
1987年 《回聲》獲捷克斯洛伐克第14屆環境保護電影電視節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教育部獎。
《猴子撈月》獲保加利亞卡布洛沃第4屆國際喜劇電影節最佳短片獎。
《草人》獲第2屆廣島國際動畫片電影節C組一等獎。
《超級肥皂》獲第二屆廣島國際動畫片電影節D組二等獎。
《老井》獲第7次夏威夷國際電影節評委特別獎。
《以蟎治蟎》、《蝴蝶》獲聖塔林第14屆國際農業與環境電影節特別獎。
《五虎將》獲第17屆德黑蘭國際科教片節金像獎、《灰喜鵲》獲銀像獎、《瀑布》獲榮譽獎。
1988年 《山水情》獲88上海國際動畫電影節大獎。
《不射之射》獲88上海國際動畫電影節特別獎。
《盜馬賊》獲第4屆第三世界電影節頭獎。
《褐馬雞》、《中國珍稀動物》、《不能消失的顏色》獲第2屆國家公園紀錄片國際影視節優秀影片獎。
《井》獲義大利第29屆陶爾米納國際電影節銀質獎;女主角潘紅獲演員銀質獎。
《紅高梁》獲第38屆西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老井》獲義大利第11屆大沙爾索國際新電影節一等獎。
《中國造船》獲米蘭第27屆國際海洋紀錄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獎。
《南北少林》獲都靈第43屆國際體育電影節一等獎——都靈頭獎。
《植物內生菌》獲第15屆西柏林國際農業電影節金穗獎。
《一人一畝地》獲第15屆西柏林國際農業電影節銅穗獎。
《遠離戰爭的年代》獲蘇聯烏茲別克共和國第10屆亞非拉國際電影節霍賈·納斯列金獎。
《化石寶庫》獲「第14屆貝爾格萊德國際科教片電影節金獎。
《生命的能源》獲第2屆洛桑能源電影節金獎。
《人鬼情》獲巴西第5屆國際影視錄像電影節
1989年 《大小夫人》獲保加利亞第5屆幽默與諷刺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紅高梁》獲布魯塞爾國際電影節21電台青年評委最佳影片獎。
《晚鍾》獲第39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獎—銀熊獎。
《江南居民》、《美在自然》獲瑞士能源博士後研究人員協會特別獎。
《少年犯》獲伊朗第7屆曙光旬國際電影節少兒影片國際賽類最佳演員獎。
1990-2008《紅河谷》《永樂大鍾》《一個都不能少》《一聲嘆息》《蘇州河》《站台》《月蝕》《我的父親母親》《卧虎藏龍》《霸王別姬》《戲夢人生》《活著》《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春光乍泄》《鬼子來了》《花樣年華》《本命年》《阮玲玉》《喜宴》《香魂女》《女人四十》《紅粉》《太陽有耳》《河流》《悲情城市》《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愛情萬歲》《陽光燦爛的日子》《一個都不能少》《過年回家》《可可西里》《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孔雀》《立春》《西幹道》《左右》
參考自 唐懿馨:http://..com/question/68456033.html
C. 中國電影報道主持人
姓名:塗經緯
昵稱:經緯
生日:9月6日
星座:處女座
身高:166cm
出生地:貴州省貴陽市
籍貫:北京
民族:漢
座右銘:「因為自信、所以完美」
畢業院校:北京廣播學院播音主持本科
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學在職研究生
特長:手風琴
業余愛好:旅遊
最喜歡的水果:桂圓
最喜歡的食品:辣火鍋
最喜歡的服飾:T-shirt、牛仔褲
主持特點:親切、甜美、時尚
經緯工作簡歷
2003年—至今 擔任CCTV6大型日播資訊欄目《中國電影報道》主持人
一、主持大型晚會:
3屆中國電影華表獎頒獎典禮、
3屆金雞白花電影節紅地毯儀式
4屆北京大學電影節頒獎典禮
2屆「喜盈門」電影人春節大聯歡晚會
3屆中國電影劇作家聯歡晚會
2屆澳大利亞電影節
2屆北京青少年公益電影節
2屆北京國際體育電影周晚會
上海國際電影節頒獎典禮
長春電影節頒獎典禮
紅河電影周頒獎典禮
等等大型晚會30多場
二、主持電影首映禮:
《功夫》、《無極》、《如果愛》、《霍元甲》、《十面埋伏》、《冷山》、《佐羅》、《七劍》、《神話》、《哈里波特4》等電影首映300多場。
三、采訪明星:
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周星弛、成龍、李連傑、章子怡、趙薇、周迅、劉德華、梁朝偉、蘇菲·瑪索、蕾妮齊·維格、安東尼明格拉等國際國內影星200多位。
經緯曾獲榮譽
金雞百花電影節形象宣傳大使
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持人專業委員會頒發的2006年「金鷹之星」榮譽稱號
「萬校聯動優秀影片放映計劃」貴州形象代言人
本文轉自人物E網:http://www.erenwu.com
D. 門徒女主角是誰演的
電影《門徒》是由爾冬升執導的劇情片,劉德華、古天樂、吳彥祖、張靜初、領銜主演,由無限映畫電影製作有限公司出品;影片講述一個關於毒品的故事,他的目的在於告訴人們遠離毒品珍惜生活,片中的每一個角色幾乎都是毒品的受害者,但他們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結果承擔責任;
角色介紹:
張靜初飾演阿芬(女主角),吸毒者,育有一女,為了向有毒癮的丈夫證明意志可以戒毒,以身嘗試,可惜失敗,為了逃避丈夫的糾纏,帶女兒出走,認識阿力之後,因心靈空虛,與他發生互相慰藉的微妙感情。雖曾嘗試藉助阿力的幫忙戒毒,但再次被丈夫纏上,令阿力對她失去信心;
個人簡歷:
張靜初;
外文名:ZhangJingchu
別名:小靜初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民族:漢族
星座:水瓶座
身高:165cm
出生地:福建省永安市
出生日期:1980年2月2日
職業:演員
畢業院校:中央戲劇學院1997級導演系
經紀公司:張靜初工作室
主要代表作品:《孔雀》、《花腰新娘》、《芳香之旅》、《紅河》、《門徒》、《唐山大地震》
演藝經歷:
張靜初因2003年參演電影《孔雀》成名;2005年並憑藉此片獲得第5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2006年憑電影《芳香之旅》獲得第三十屆開羅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成為國際A類電影節影後;2007年與成龍合演《尖峰時刻3》;2010年主演馮小剛導演的作品《唐山大地震》;2012年與劉德華合作主演《天機·富春山居圖》飾演特工林雨焉成功塑造了其強悍、膽大的形象;2015年張靜初出演科幻片《三體》中的女主角葉文潔;同年參演林嶺東執導的電影《飛霜》和東方魔幻史詩巨制《九州·海上牧雲記》;2016年主演懸疑驚悚3D電影《蜜月酒店殺人事件》;主演電影《快手槍手快槍手》;11月25日主演的動作片《沖天火》將在全國上映。
E. 中國電影在世界各電影節或電影展上獲獎的歷史
中國電影國際獲獎情況
1950年
《中華女兒》獲第五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自由斗爭獎」、《趙一曼》獲「優秀演技獎」。
1951年
《鋼鐵戰士》獲第六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和平獎」、《白毛女》獲「特別榮譽獎」、《新兒女英雄傳》獲「導演特別榮譽獎」、《中國人民的勝利》、《解放了的中國》獲「一等斯大林獎金」。
1952年
《人民的戰士》獲第七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爭取自由斗爭獎」、《抗美援朝第一部》、《抗戰的越南》獲「勞動人民爭取自由和平斗爭獎」、《內蒙人民的勝利》獲「電影編劇獎」。
1954年
《智取華山》獲第八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爭取自由斗爭獎」、《梁山伯與祝英台》獲「音樂片獎」。
1955年
《梁山伯與祝英台》獲第九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映出獎」、《雞毛信》獲「優勝獎」。
1956年
《神筆》獲「大馬士革第三屆國際博覽會電影節短片銀質第一獎章、威尼斯第八屆國際兒童電影節8--12歲兒童文藝影片一等獎; 南斯拉夫舉辦的第一屆國際兒童電影節優秀兒童電影獎」。
1957年
《神筆》獲華沙第二屆國際兒童娛樂片比賽大會特別優秀獎。
《女籃五號》獲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銀質獎章。
《祝福》獲卡羅維發利第十屆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1958年
《邊寨烽火》獲卡羅維發利第十一屆國際電影節青年演員獎。
1959年
《老兵新傳》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技術成就銀質獎章。
《小鯉魚跳龍門》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動畫片銀質獎章。
1960年
《五朵金花》獲第二屆亞非電影節最佳女演員銀鷹獎。
《聶耳》獲第十二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傳記片獎。
《女籃五號》獲墨西哥國際電影周銀帽獎。
1961年
《革命家庭》獲第二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銀質獎章。
《非洲之角》獲第四屆國際非洲電影節最高獎----非洲獎。
《小蝌蚪找媽媽》獲瑞士第十四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短片銀帆獎。
《人參娃娃》獲民主德國萊比錫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1962年
《小蝌蚪找媽媽》獲法國第四屆安納西國際美術電影節兒童影片獎。
《大鬧天宮(上集)》獲捷克第十三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短片特別獎。
1964年
《小蝌蚪找媽媽》獲法國第四屆國際電影戛納斯電影節榮譽獎。
《掌中戲》獲澳大利亞第十三屆墨爾本國際電影節優秀獎狀。
1974年
《小號手》、《東海小哨兵》獲南斯拉夫第二屆國際美術電影節獎狀。
《地雷戰》獲奧地利第十四屆維也納電影節紀念獎。
1978年
《大鬧天宮》(上下集)獲倫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小蝌蚪找媽媽》獲「南斯拉夫1978年國際美術電影一等獎。
1979年
《人參娃娃》獲埃及第一屆亞歷山大國際電影節最佳兒童片獎----銀質美人魚頭像獎。
1980年
《小花》中的女主角陳沖獲第七屆索波特「為自由而斗爭」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舞台姐妹》獲第二十四屆倫敦國際電影節英國電影協會的年度獎。
1981年
《舞台姐妹》、《農奴》獲馬尼拉國際電影節金鷹獎。
《苗苗》獲第二屆印度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兒童片獎。
1982年
《天雲山傳奇》、《歸心似箭》獲第一屆香港電影節金像獎最佳影片獎。
《四個小夥伴》獲義大利第十二屆季福尼國際兒童和青年電影節最佳榮譽獎。
《阿Q正傳》中的男主角嚴順開獲第二屆國際喜劇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三個和尚》獲第32屆西柏林電影節最佳編劇銀熊獎和葡萄牙埃斯皮尼奧國際動畫電影節獎。
《猴子撈月》獲第4屆渥太華動畫電影節一等獎。
《美在運動中》獲義大利科爾蒂納電影節特別獎。
1983年
《陌生的朋友》獲第三十三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泉水叮咚》獲第13屆季福尼國際兒童電影節義大利共和國總統獎、第3屆印度國際新青年電影節最高獎----金像獎、各族兒童評委會最佳獎、最佳兒童女演員二等獎。
《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獲第七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美洲大獎。
《鹿鈴》獲第13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1984年
《河南尋古》、《江蘇秀色》獲法國蓬沙拉國際旅遊電影節最高金獎。
《貴州風情》、《絲綢之路上的甘肅》、 《中國人參之鄉》、《北京之游》獲第18屆國際旅遊電影節特別獎。
《西藏----西藏》獲法國塔布國際旅遊電影節旅遊片冠軍----金比利蕾娜獎。
《鷸蚌相爭》獲第34屆西柏林國際兒童電影節銀熊獎、南斯拉夫薩格勒布市第6屆國際動畫片電影節特別獎、加拿大國際動畫片電影節特別獎。
《水面莊稼》獲聯合國糧食及農業業組織獎。
1985年
《黃土地》獲瑞士第38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銀豹獎、第29屆倫敦電影節倫敦電影研究所電影獎、第7屆(亞、非、拉)三大洲電影節攝影獎。
《邊城》獲加拿大第9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評委會榮譽獎。
《泉水叮咚》獲伊朗德黑蘭第15屆國際教育電影節教育類專片比賽銅獎。
《月光下的小屋》獲印度第4屆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國際評獎團授予金像獎和兒童評獎團授予的金牌。
《昆蟲世界》獲第11屆國際技術電影節紀錄片一等獎。
1986年
《良家婦女》獲捷克斯洛伐克第25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主要獎和國際電影評論家組織獎、西班牙第18屆大西洋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獎、安達魯西亞電影作家協會評論獎、西班牙電影俱樂部聯合電影俱樂部獎、比利時皇家電影博物館皇家電影資料館發掘新電影獎。
《移核魚》獲西柏林第14屆國際農業電影節金穗獎、捷克斯洛伐克第3屆尼特萊國際農業電影節A類一等獎和唯一的聯合國糧農組織埃及農業神獎。
1987年
《猴子撈月》獲保加利亞卡布洛沃第4屆國際喜劇電影節最佳短片獎。
《老井》獲第7次夏威夷國際電影節評委特別獎。
《以蟎治蟎》、《蝴蝶》獲聖塔林第14屆國際農業與環境電影節特別獎。
1988年
《山水情》獲88上海國際動畫電影節大獎。
《不射之射》獲88上海國際動畫電影節特別獎。
《紅高梁》獲第38屆西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植物內生菌》獲第15屆西柏林國際農業電影節金穗獎。
《一人一畝地》獲第15屆西柏林國際農業電影節銅穗獎。
1989年
《紅高梁》獲布魯塞爾國際電影節21電台青年評委最佳影片獎。
《晚鍾》獲第39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獎----銀熊獎。
1990年
《黃河謠》獲第14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山水情》獲最佳短片獎。
《本命年〉獲第4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
《菊豆》法國第43屆戛納電影節路易斯·布努埃爾特別獎、第35屆巴利亞多利德電影周金穗獎。
《晚鍾》獲哥倫比亞第7屆波哥大電影節最佳影片、導演和音響效果獎。
《童年往事》獲美國洛杉磯奧斯卡學院電影節銀獎。
《芙蓉鎮》獲民主德國電影家協會1989年發行影片最佳外國故事片評論獎。
《三個女人的故事》獲第12屆克雷黛國際電影節評委特別提名獎。
1991年
《出嫁女》獲第17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中國岩溶》獲西班牙巴塞羅那國家地質學電影節大獎棗最高藝術質量獎。
加拿大、香港、中影合拍故事片《秦俑〉獲法國巴黎奇情動作電影展大獎----最受歡迎影片;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配樂。
西影廠和台灣合拍故事片《大紅燈籠高高掛》獲第48屆威尼斯電影節銀獅獎、金格利造型特別獎、國際影評人獎和艾維拉諾莉特別獎。
北影廠香香港合拍故事片《過年》獲第4接訥京國際電影節評委特別獎;趙麗蓉獲
最佳女演員獎。
1992年
《來自火焰山的鼓手》獲第四十二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兒童影片獎」。
《大紅燈籠高高掛》獲義大利大衛獎評選活動「最佳外語片獎」。
《四十不惑》獲第四十五屆瑞士洛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評獎」。
《秋菊打官司》獲第十四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和「最佳女演員獎」。
《留守女士》獲第十六屆開羅國際電影「金字塔金像大獎」和「最佳女演員獎」。
《心香》獲夏威夷國際電影節「評委特別獎」。
1993年
《香魂女》(導演:謝飛)、《喜宴》(長春電影製片廠攝制)獲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血色清晨》、《四十不惑》、《雙旗鎮刀客》、《媽媽》獲第四十三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新電影論壇獎。
《天堂回信》(導演:王君正)獲第43屆柏林電影節「國際兒童青年電影中心獎」;荷蘭第7屆國際兒童電影電視節最高獎「兒童電影節獎」;美國芝加哥第10屆國際兒童電影節成人評委和兒童評委兩項最佳影片獎;伊朗第9屆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找樂》(導演:寧瀛)獲第四十三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新電影論壇獎和特別榮譽獎;第6接訥京國際電影節青年導演競賽項目金櫻花獎和東京都知事獎;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青年導演大獎」首獎,獎金35萬美元;第十五屆法國南特亞非拉三大洲電影節金熱氣球獎,男主角黃宗洛獲最佳男演員獎。
由田壯壯執導、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的《藍風箏》獲第6接訥京國際電影節大獎,最優秀女演員獎(呂麗萍)、新人特別推薦獎和東京都知事獎。
《霸王別姬》(導演:陳凱歌)獲法國第4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金棕櫚獎」和國際影評聯盟大獎;洛杉磯影評家協會最佳外語片獎;日本福岡第38屆亞太電影節最佳導演和最佳剪輯獎。
《菊豆》(導演:張藝謀)獲保加利亞瓦爾納市首屆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鞏俐),鞏俐還獲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秋菊打官司》(導演:張藝謀)獲法國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獎,並名列香港第12屆電影金像獎最佳十大華語片之冠。
《大紅燈籠高高掛》(導演:張藝謀)獲英國影視藝術學院最佳外語片獎、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獎、比利時電影評論家協會大獎。 動畫片:上海美影廠《12隻蚊子和5個人》獲法國第19屆安納西國際動畫電影節教育獎。《悍牛與牧童》獲第3屆伊斯梅利亞國際紀錄片、短片電影節塔胡特銀像獎。謝晉導演獲法國首屆《軒尼詩》創意和成就獎。
1994年:
《火狐》(導演:吳子牛)獲第四十四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推薦獎」和在法國蒙彼利埃舉行的中國電影節金熊貓獎。
中國遼寧電視台拍攝的電視紀錄片《兩個孤兒的故事》獲第二屆亞洲電視映像節最高獎賞——最優秀獎,中國中央電視台的電視片《姊妹溪》獲優秀獎。
《炮打雙燈》獲第42屆西班牙聖塞瓦斯蒂安電影節評委特別提名獎。女主角寧靜獲最佳女演員獎。
《黃土高原徑流林業》在第11屆國際農業電影上,獲聯合國糧農組織獎。
1995年
《紅粉》(導演:李少紅)獲第4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優秀單項獎視覺效果「銀熊獎」。
《黑駿馬》(導演:謝飛)獲第19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藝術節最佳導演獎,男主角騰格爾獲最佳藝術獎。
《紅櫻桃》(導演:葉大鷹)獲第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軒尼詩記者杯棗最佳創意獎」。女主角郭柯宇獲最佳女演員獎。
《二嫫》(導演:周曉文)獲第四屆國際電影節「瑪雅美洲豹」金獎,女主角艾麗婭獲最佳女演員獎。
《霸王別姬》(導演:陳凱歌)獲日本東京東影評論家大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張國榮獲最佳男主角獎。同時該片還獲得日本東京每日新聞電影大獎、最佳影片獎。
《陽光燦爛的日子》(導演:姜文)男主角夏雨獲第一屆新加坡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影片被美國《時新周刊》評為年度國際「十大最佳影片」第一名。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導演:張藝謀)獲第4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電影技術獎」;被美國全美影評人聯盟評為年度格里菲思電影獎「最佳外語片獎」;獲美國第61屆紐約影評人協會年度電影獎「最佳攝影獎」。
《女兒紅》(導演:謝衍)女主角歸亞蕾獲捷克第30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蘭陵王》(導演:胡雪樺)獲美國洛杉磯桑塔·克拉里德國際電影節最佳外語片獎;出品人鄭凱南獲榮譽獎狀;攝影顧長衛獲夏威夷國際電影節「攝影獎」。 《與往事乾杯》(導演:夏鋼)獲葡萄牙第24屆菲格拉達福茲國際電影節國際電影俱樂部聯合榮譽獎。
《活著》獲香港第14屆電影金像獎評選「十大華語片」之一;男主角葛優獲「第47屆戛納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1996年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導演:張藝謀)獲69屆奧斯卡攝影獎提名。
《太陽有耳》(導演:嚴浩)獲4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國際電影評論協會獎」和最佳導演「柏林銀熊獎」。
《紅粉》(導演:李少紅)獲第27屆印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孔雀獎。
《紅櫻桃》獲第5屆不結盟及發展中國家平壤電影節大獎「火炬金獎」,導演葉大鷹獲最佳導演獎,女主角扮演者郭柯宇獲最佳女演員獎。
1997年
《鴉片戰爭》(導演:謝晉)獲加拿大蒙特利爾電影節「美洲特別大獎」。
《金秋鹿鳴》獲第七屆開羅國際兒童電影節長故事片金獎和兒童評委獎。
1998年
《變臉》(導演:吳天明)獲第29屆印度國際電影節「金孔雀獎」。
《我也有爸爸》獲印度海德拉巴第10屆國際兒童電影節最高榮譽獎「金象獎」。
兒童演員王泉(影片中飾病童大志)獲本屆影展「特別獎」。導演黃蜀芹獲由兒童和青少年觀眾組成的評審委員會頒發的「最受歡迎的兒童故事片」--「金匾獎」。
《紅色戀人》獲第22屆開羅國際電影節「金字塔獎」銀獎,片中女主角扮演者梅婷被評為最佳女演員。
1999年
《紅河谷》獲第十七屆伊朗「曙光」國際電影節「最佳影幕獎」。
《永樂大鍾》獲第一屆布達佩斯國際科學電影節「國際電影、電視和廣播合作理事會獎」。
《一個都不能少》獲第五十六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
參考資料:http://www.ccnt.com.cn/china/guoqing/huilist/huojiang3.htm
F. 成功無捷徑作文5篇
成功無捷徑作文1:
她出生在福建山城永安一個普通的窮人家庭,從山區長大。小時候,她發現每次哥哥從山上回來,籃子里的果果都比其他夥伴的多。他問哥哥,哥哥用衣角擦擦臉上的汗水,告訴她:“我在樹上摘的和其他人差不多,下樹後,其他夥伴急著回家,而我會把樹下草里的每一個果果撿起來,這樣才會更多一些。撿起每一個小果果,拾到籃籃的才是自己的。”,哥哥說這話的時候,仰著頭,一臉堅毅。她用清水洗去山果上面的泥土,放進嘴裡,真脆,真甜。撿起每一個小果果,拾到籃籃的才是自己的。哥哥說的這句富含哲理的話從此種到了她幼小的心靈中,慢慢向上吐芽,向下紮根。
1994年,初中畢業的她,考入福州師范藝術學校幼師美術班。在學校里,她努力地學好每一門課,她覺得這些課都是自己成功路上的一個個小果果。幼師畢業幾年後,她的心中有了更大的夢想,毅然辭去幼兒教師的工作,選擇了北漂,無論多麼苦,她都沒有哭過,她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也清楚地懂得,所有的苦都是為了實現自己的那個夢想:進人演藝圈,成為一個演員或導演。每一天,她都為這個目標默默努力。困窘中的她沒有想過放棄,始終有堅定的信念在內心。
天道酬勤,憑借扎實的根基和不懈的努力,她縱然一躍,考入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除了用心學好自己專業課程外,她還經常去旁聽表演系的課程,表演課、形體課、台詞課,還有語文、政治、外語等必修的文化課,她都當成是一個個甜滋滋的山果果撿起來。為了學好英語,她一到暑假就去北京新東方英語學校苦學英語,她相信外語也是一個小果果,不管以後做什麼,學好它,終究會用得著。一有機會,她就去參與演戲,鍛煉自己。不管角色大小、台詞多寡,她都全心投入,把自己融入到角色中。她覺得應該珍惜命運的垂青,對每一個到手的角色都兢兢業業,這為她賺來許多意外的加分和機會。
2005年11月2日,她在日記本上寫下這樣一行字:命運讓我和“姐姐”狹路相逢,我終於踩著點兒了。這一年,她主演了著名導演顧長衛執導的影片《孔雀》。在《孔雀》里,她的角色是內心安靜淡定卻又為了愛情熱烈奔跑的痴情“姐姐”。這部影片在參加柏林電影節時,她用一口流利的英語接受多家國外媒體的采訪,無需翻譯,毫不怯場。媒體興奮地評價她為“章子怡之後又一個具有國際明星潛質的女孩”,有人甚至開始叫她“小章子怡”。她微笑處之,她知道出色的談吐只不過是原來努力撿起來的一個果果對自己的回報而已。
一次次准備,一步步努力,撿成功路上的每一個個小果果,她開始成為目前大銀幕上炙手可熱的演員。她是《七劍》里灰頭土臉的村姑,是《花腰新娘》里媚惑的彝族姑娘鳳美,是《紫玉金砂》里的曾家大小姐,是《門徒》里鬼魅一般的吸毒者,是《證人》里一口流利粵語的律師,是《紅河》里的智障少女小桃……
為了演好《紅河》這部電影,她每天早上都會跑步到橋頭看越南人過關,看他們來買菜,也跟她們聊天、推車,學習說越南話。拍戲的過程中,她差一點就跌入深不可測的懸崖。但她說起時,依然很是淡然:“扮演這個小女孩阿桃,我覺得最重要的不是她的肢體動作,而是她的眼神。小孩子的眼神都是最純潔、最閃亮的。我覺得這是這個人物的亮點。”在劇組見到張靜初,是在吃晚飯的時候。沒有名正言順的小灶,沒有前呼後擁的排場,她隨手拿了一盒工作餐走進了旁邊的一家茶館,在冰冷的冬天裡一口一口地吃著冰冷的快餐,連口熱湯也沒有。這是一個不張揚、不給別人添麻煩的女明星。但一旦進入拍戲狀態,看她的眼神,你解讀到的是無一例外的專注與自信以及對角色極其到位的理解。
她就是張靜初。2009年,她共主演了《紅河》、《天水圍的夜與霧》、《拉貝日記》、《竊聽風雲》、《A面B面》五部大片。2009年4月26日,憑借電影《紅河》中出色扮演智障少年小桃,張靜初成為第十六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受大學生歡迎女演員。2009年9月閉幕的首爾電影節上,《紅河》以黑馬之勢獲得最佳電影大獎,張靜初又攜《拉貝日記》和《天水圍的夜與霧》兩部影片再戰釜山國際電影節。有媒體評價,2009年是“張靜初年”。在2009年度《福布斯》中國名人榜中,張靜初排名第53位。
張靜初,這個而立之年的女子,外表雖然嬌柔,內心卻異常堅強,有夢想,肯堅持。談到成功,張靜初一臉微笑:“成功沒有捷徑,我只不過是恰當的時間,及時將每一個果果撿起而已。對我,夢想才是最甜的果果。”
成功無捷徑作文2:
每一條通往成功的路都是一樣的遙遠、一樣的充滿荊棘;如果你想尋求一條快速高效的捷徑,我只能遺憾的告訴你:“沒有。”成功不對任何人提供捷徑,它公正的對待每一位挑戰者。
你想成功么?做個把生活過得像詩篇一樣優美、動人的成功者;做個把家建設得和睦、溫暖的成功者;做個把事業做得蒸蒸日上,把學習做得榜上有名,和同學之間互幫互助、相親相愛的成功者。我們都渴望金榜題名,我們都熱枕事業有成,我們都嚮往和諧美滿;但是這些美好的成功是靠一分一厘的積極進取,一點一滴的堅持努力,一絲一毫的細心專注。
如果失敗是無拘無束的放縱自我,那麼成功就是不斷受鞭打還要不停旋轉的陀螺,它一旦轉動就不能停下,否則將會被淹沒在昏暗的陰影跌得遍體鱗傷,最後倒置在骯臟的塵土裡,所有的光芒就此埋葬。
想成功就得一刻不停的讓自己轉動,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師承父親,王獻之為了讓自己的書法能與父親匹敵從小便開始勤奮練筆,據典故記載,他堅持不懈費了數年光陰磨盡缸水,在書法造詣上苦下功夫直到入木三分,最終成為一代書法大師,取得與父齊名的偉大成就。
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與時間抗爭著,流年似水,一去不返,而我們都渴望成就,那麼從現在開始學會珍惜手中的時光吧,它們將會使你的生命變成最璀璨的瑰寶。
美國史上最年輕的總統約翰遜·肯尼迪從小到大都是百病纏身,可就是這樣一位快接近廢人的人卻從平民百姓起步,從工人、軍人到議員,一步一步走到總統的位置。他為什麼有如此傳奇的成就?因為他懂得時光的短暫,明白時間的珍貴;盡管病痛把他折磨得身心疲憊,甚至在三十歲是被醫生斷言“最多隻能再活一年”,但他在各種發病期都孜孜不倦的勤奮著,廢寢忘食的學習、工作;死亡無時無刻不在威脅著他,可他卻更加珍惜寶貴的時光,加緊利用,充分高效的使它們為自己的效盡最大的力。約翰遜肯尼迪被許多人譽為“與時間賽跑的人”他用短暫而又有限的四十六年生命為我們創造出一席珍惜時光的佳話,他的成就也將鼓舞著無數代在成功路上摸索的人,給他們一份啟迪和動力,不管何時何地,不管處於什麼境地我們都不要忘記學習。
也許成功不過是一個模糊的理論,是一個人生命籠統的概括;但是這個名詞對每一位上進的同學來說都是彌足珍貴的。只有我們時刻准備出最優秀的自己,才有足夠的魄力和勇氣去面對它。
成功要求我們問心無愧,盡最大的努力對得起自己;成功叮囑我們奮力拚搏,人生的意義在於力挽狂瀾的的拼搏;成功警示我們勤奮踏實,一切道路都沒有捷徑可走,有的只是勤勤懇懇的鋪路,安安穩穩踏好每一步。
成功無捷徑作文3:
每一條通往成功的路都是一樣的遙遠、一樣的充滿荊棘;如果你想尋求一條快速高效的捷徑,我只能遺憾的告訴你:“沒有。”成功不對任何人提供捷徑,它公正的對待每一位挑戰者。
你想成功么?做個把生活過得像詩篇一樣優美、動人的成功者;做個把家建設得和睦、溫暖的成功者;做個把事業做得蒸蒸日上,把學習做得榜上有名,和同學之間互幫互助、相親相愛的成功者。我們都渴望金榜題名,我們都熱枕事業有成,我們都嚮往和諧美滿;但是這些美好的成功是靠一分一厘的積極進取,一點一滴的堅持努力,一絲一毫的細心專注。
如果失敗是無拘無束的放縱自我,那麼成功就是不斷受鞭打還要不停旋轉的陀螺,它一旦轉動就不能停下,否則將會被淹沒在昏暗的陰影跌得遍體鱗傷,最後倒置在骯臟的塵土裡,所有的光芒就此埋葬。
想成功就得一刻不停的讓自己轉動,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師承父親,王獻之為了讓自己的書法能與父親匹敵從小便開始勤奮練筆,據典故記載,他堅持不懈費了數年光陰磨盡缸水,在書法造詣上苦下功夫直到入木三分,最終成為一代書法大師,取得與父齊名的偉大成就。
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與時間抗爭著,流年似水,一去不返,而我們都渴望成就,那麼從現在開始學會珍惜手中的時光吧,它們將會使你的生命變成最璀璨的瑰寶。
美國史上最年輕的總統約翰遜·肯尼迪從小到大都是百病纏身,可就是這樣一位快接近廢人的人卻從平民百姓起步,從工人、軍人到議員,一步一步走到總統的位置。他為什麼有如此傳奇的成就?因為他懂得時光的短暫,明白時間的珍貴;盡管病痛把他折磨得身心疲憊,甚至在三十歲是被醫生斷言“最多隻能再活一年”,但他在各種發病期都孜孜不倦的勤奮著,廢寢忘食的學習、工作;死亡無時無刻不在威脅著他,可他卻更加珍惜寶貴的時光,加緊利用,充分高效的使它們為自己的效盡最大的力。約翰遜肯尼迪被許多人譽為“與時間賽跑的人”他用短暫而又有限的四十六年生命為我們創造出一席珍惜時光的佳話,他的成就也將鼓舞著無數代在成功路上摸索的人,給他們一份啟迪和動力,不管何時何地,不管處於什麼境地我們都不要忘記學習。
也許成功不過是一個模糊的理論,是一個人生命籠統的概括;但是這個名詞對每一位上進的同學來說都是彌足珍貴的。只有我們時刻准備出最優秀的自己,才有足夠的魄力和勇氣去面對它。
成功要求我們問心無愧,盡最大的努力對得起自己;成功叮囑我們奮力拚搏,人生的意義在於力挽狂瀾的的拼搏;成功警示我們勤奮踏實,一切道路都沒有捷徑可走,有的只是勤勤懇懇的鋪路,安安穩穩踏好每一步。
成功無捷徑作文4:
一歲的見證是乳白色的奶嘴,兩歲的見證是滿臉紅暈的洋娃娃,三歲的見證是塑料的挖土玩具,五歲的見證是大聖的定海神針,七歲的見證是古樸的四輪小車,十歲的見證是鳴響的電子琴,十五歲是手中帶著“斑點”的鋼筆。十多年來,我一步一個腳印大步走來,去追尋光芒萬丈的朝陽,我要驕傲地喊出我的口號:成長路上無捷徑,我心永恆見證光芒!
大發明家愛迪生說過,成功是1%的正在進行+99%的汗水。因此明確看出追求如火朝陽的道理是崎嶇的,沒人能以舉手之勞打造完美世界。成長真的是一個磨礪的過程:人人都像是打著巨大十字架前進的朝聖者,我們同樣走在一條有來無返的單行道上。成長過程中的壓力,痛苦責任就如同樣巨大的十字架,一鼓腦重壓在我們肩上,有時候我們狼狽不堪,有時令我們痛苦難當。有些人咬牙堅持,“忍辱負重”,繼續艱難前行。有些人則動用小聰明,一次次截短著十字架。於是有些人越走越學生卻越走越充實,有些人則越走越輕盈越走越彷徨。當大家抵達考驗時候——一片長長的斷崖時,堅持者將十字架鋪下來當橋,橫過斷崖一騎絕塵。而自以為逍遙自在閑雲野鶴的人只能望著自己手中極短的十字架,流下充滿悔恨的一把老淚,黯然失色,開始吟唱“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名言警句。或許痛苦在今朝,但不斷成長中的積淀才是實在令人贊美的。
享受成長路上的點點滴滴,享受每一次挫折,享受每一次痛苦,腳踏實地,一步步走過歲月的江濤,一次次穿越無知的彷徨。
站在我人生歷史的風口浪尖,我已明白我如今的責任與使命——以優異的成績昂首闊步邁出一中的青蔥校園,而我也知道,成長路上無捷徑,貌似的輕松小路只是日後巨大痛苦的外在糖衣,只有從現在就開始堅持做出的努力——努力學習努力充實完美自我,用心見證與體會每一步進階才是最現實最可靠最唯一的法則!
成長路上無捷徑,我心永恆為見證,願我永葆信念,在成長路上劃過一道燦爛的虹光!
成功無捷徑作文5:
為成功而前行,就像去一個遙遠的聖地,道路崎嶇而漫長,可你千萬不能半路放棄。沙漠旅人的失敗,由於他在挫折面前的放棄;更令人遺憾的是,這位旅人已來到勝利之門,卻由於自己的氣餒而丟掉了近在咫尺的成功。旅人的悲劇,再一次告訴我們:在實現理想的征途中,不能在挫折面前放棄,而應有一種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的精神。
也許我們都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你在等一個人,等得不耐煩就走了,你前腳走,他後腳到。事後,你又懊悔怎麼沒多等一會兒。同樣,追求成功,卻半路放棄,而成功也許就在幾步之外。蘇軾說過:“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世間渴望成才的人很多,而真正成才的人卻很少,很重要的一點在於有無持之以恆的精神。這正如天上的雲,朝朝暮暮游動,但形成降雨的雲能有幾何?鑽研學問,成就事業,決不能一曝十寒,成績面前不驕不躁,挫折面前不屈不撓,只有堅持不懈地奮斗,才有成功的希望。許多名人的成功無不說明這一點:著名的體操運動員李寧戰績赫赫,他在奧運會上曾以“三金一銀”的成績掀起了美國的李寧熱。許多人羨慕他的成功,可這成功的後面,包含了多少遍體鱗傷中的苦練。如果他沒有堅強的毅力和持之以恆的精神,克服前進道路上的一個個困難,一座座堡壘,他能多次登上冠軍的領獎台嗎?
相反,遇到一點困難就自暴自棄,有了一點成績就自高自大,這樣的人是不會事業有成的,即便取得的一點成績也只能是曇花一現。“指物為詩”、自恃神童的方仲永後來不也“泯於眾人”了嗎?以《別賦》著稱於世的江淹不也落得個“江郎才盡”的笑柄嗎?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他們有了一點成績便孤芳自賞,沒能向更高層次追求,缺乏持之以恆的進取精神。貴在堅持,這道理誰都懂,但做起來並不容易。一位哲人說:“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行動是架在兩岸的橋梁。”這行動的含義,就是要我們不怕困難、持之以恆地去做。
世上萬物的發展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成功的背後包含了無數失敗。強者在失敗中激發鬥志,執著地用無數次失敗做奠基,直到抵達成功的金字塔;弱者在承受了若干次失敗後,迫於自身的壓力和周圍輿論的壓力,在失敗面前舉手投降。自古雄才多磨難,歷來紈絝少偉男。當你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切不可熄滅心中奮斗的火焰;一蹶不振,自暴自棄,也便成了困難的俘虜。我們應當從沙漠旅人的悲劇中吸取教益。
G. 張靜初在武林外史演誰
張靜初在《武林外史》中並無飾演角色。
1、張靜初
張靜初,1980年2月2日出生於福建永安,中國內地女演員,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
2003年參演電影《孔雀》成名,2005年並憑藉此片獲得第5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2006年憑電影《芳香之旅》獲得第三十屆開羅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成為國際A類電影節影後。2007年與成龍合演《尖峰時刻3》,2010年主演馮小剛導演的作品《唐山大地震》。2012年與劉德華合作主演《天機·富春山居圖》,飾演特工林雨焉成功塑造了其強悍、膽大的形象。2011年6月8日,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與韓國旅遊發展局委任張靜初為「韓國文化觀光宣傳大使」,負責在中國宣傳韓國旅遊。
代表作品:《孔雀》、《花腰新娘》、《芳香之旅》、《紅河》、《門徒》、《唐山大地震》、《拉貝日記》、《竊聽風雲》、《畫江湖之不良人》、《九州·海上牧雲記》、《沖天火》等。
主要成就:上海影評人獎最佳女主角、中國電影華表獎最佳新人獎、開羅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女主角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女主角。
2、《武林外史》簡介
《武林外史》是根據古龍原著同名小說改編的古裝武俠電視劇,由夢繼、王永執導,黃海冰、王艷、朱宏嘉、張棪琰、卓凡、岳躍利、戴春榮、王建新、史可、李倩、楊俊毅、張晉等聯袂主演。
該劇講述了名動江湖的賞金獵人沈浪因一次意外捲入了快活王昔日的恩怨情仇,結識了汾陽首富女兒朱七七、外表柔弱實則武功高強的白飛飛,並與二人展開了剪不斷理還亂的感情糾葛。沈浪與熊貓兒惺惺相惜,與王憐花之間的發展從友情到敵人的關系,最終愛恨情仇都付於一笑中。
H. 這女星是誰
張靜初,1980年2月2日出生於福建永安,中國內地影視女演員,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
2000年,憑借愛情劇《你的生命如此多情》進入演藝圈。2002年,主演了古裝言情劇《愛情寶典》的《風箏誤》單元。2005年,主演的劇情片《孔雀》上映,憑借該片獲得了第6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女主角獎 ;同年,還憑借愛情喜劇片《花腰新娘》獲得了第12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2006年,主演了劇情片《芳香之旅》,憑借該片獲得了第30屆開羅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2007年,因犯罪電影《門徒》而獲得了第2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2008年,主演了警匪片《證人》。2009年,主演了劇情片《天水圍的夜與霧》,由此獲得了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2010年,因出演災難電影《唐山大地震》而獲得了第2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第4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第3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配角提名 。
2011年,出任第14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委 。2012年,主演的愛情電影《醉後一夜》上映。2013年,因在公益電影《我的影子在奔跑》中飾演「田桂芳」而獲得了第2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2014年,在愛情電影《脫軌時代》中出任主演並參與影片的製片及編劇工作。2015年,參演了動作電影《碟中諜5:神秘國度》。2016年,主演了都市情感劇《咱們相愛吧》。2017年,出演了冒險動作片《俠盜聯盟》。
2000年,張靜初參演了由尹力執導,常遠、劉棟、李法曾等領銜主演的愛情劇《你的生命如此多情》,由此進入演藝圈 。2001年,出演了由何中華、俞飛鴻、陳繼銘等聯袂出演的古裝武俠劇《三少爺的劍》。
2002年,與范冰冰、樂珈彤、沈曉海等聯袂出演了由張多福、朱德承執導的古裝言情劇《愛情寶典》,張靜初在《風箏誤》單元出演詹府才貌雙全的二小姐「詹淑娟」 。
2003年,主演了由顧長衛執導的劇情片《孔雀》,張靜初在片中飾演外表安靜、內心執拗的姐姐「高衛紅」,憑此角色獲得了第6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女主角獎 。該片於2005年2月18日在第5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期間上映,並獲得了評委會大獎銀熊獎 。
2005年4月13日,與印小天搭檔主演的愛情喜劇片《花腰新娘》上映,張靜初飾演野性難馴的花腰彝族女孩「鳳美」,憑借該角色獲得了第12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7月29日,由徐克執導,甄子丹、黎明、楊采妮等聯袂主演的武俠片《七劍》上映,張靜初出演對楚昭南一見鍾情卻又羞於表達的少女「劉郁芳」,憑此角色獲得了第2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提名 。8月25日,參演由導演袁衛東執導的兒童動作賀歲片《淺藍深藍》 。
2006年2月14日,與范偉、聶遠共同主演的劇情片《芳香之旅》上映,張靜初扮演活潑的公車售票員「春芬」,並憑借該角色獲得了第30屆開羅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4月,客串由顧長衛執導的影片《立春》 ;10月13日,由中國、芬蘭、法國、荷蘭四國合拍的魔幻武俠片《玉戰士》上映,張靜初在片中飾演來自東方古國,神秘而美麗的「品玉」 。
2007年2月13日,與劉德華、古天樂、吳彥祖等領銜主演的犯罪電影《門徒》上映,張靜初飾演為了勸丈夫戒毒而染上毒癮的妻子「阿芬」,由此獲得了第2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8月10日,與成龍、克里斯·塔克合作出演的動作電影《尖峰時刻3》上映 。
2008年,張靜初與謝霆鋒、張家輝領銜主演了由林超賢執導警匪片《證人》,飾演性格沉默硬朗的檢控官「高敏」 。
2009年4月10日,與張家輝、李修賢、李麗珍等共同主演的劇情片《紅河》上映,張靜初扮演純真善良的智障少女「阿桃」 ;4月29日,與烏爾里奇·圖克爾、丹尼爾·布魯赫、史蒂夫·布西密等聯袂領銜主演的歷史傳記電影《拉貝日記》上映,張靜初飾演南京金陵女校擅長攝影的學生「琅書」 ;4月30日,與任達華、羅慧娟、覃恩美等合作主演的劇情片《天水圍的夜與霧》上映,張靜初因飾演柔弱純良的四川姑娘「王曉玲」而獲得了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7月24日,由古天樂、劉青雲、吳彥祖領銜主演的驚悚犯罪電影《竊聽風雲》上映,張靜初在片中飾演有責任的好媽媽「任婉兒」 。
2010年7月9日,與黃曉明、任賢齊、周立波等領銜主演的喜劇電影《唐伯虎點秋香2之四大才子》上映,張靜初變身身份神秘的俠女「秋香」 ;7月12日,張靜初與徐帆、李晨、陳道明等聯袂出演的災難電影《唐山大地震》首映,她在片中飾演劫後餘生的方家女兒「方登」,由此獲得了第2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第4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第3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配角提名;8月6日,全球首部華語變異人動作電影《全城戒備》上映,張靜初轉型「打女」,飾演自幼學習太極武功的內地專家「程秀華」,憑借該角色獲得了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提名 。
2011年3月25日,與任達華、黃聖依等共同主演的犯罪電影《守望者:罪惡迷途》上映,飾演長飾演風情萬種的旅館老闆娘「紅姐」 ;4月8日,與文章、白百何、莫文蔚等合作出演的愛情電影《萬有引力》上映,張靜初演繹了為求子而不斷努力的小嬌妻「雪蓮」 ;5月26日,張靜初被上海國際電影節組委會任命為第14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委 。
2012年,張靜初與余文樂、林宥嘉、朱雨辰領銜主演了由曾國祥、尹志文執導的愛情電影《醉後一夜》,她在片中飾演見慣各種規則卻仍信奉愛情第一的導演助理「桐欣」 。
2013年6月9日,與劉德華、佟大為、林志玲聯袂主演的動作電影《天機·富春山居圖》首映,張靜初扮演堅韌果敢、智慧知性的「林語嫣」 ;6月19日,與龍品旭、黎兆豐等領銜主演的公益電影《我的影子在奔跑》上映,張靜初因飾演溫柔強悍的單親媽媽「田桂芳」而獲得了第2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10月11日,與盧卡·巴巴拉斯基、吳嘉龍、卡瑞·劉易斯等主演的懸疑電影《危情黑吃黑》上映 。
2014年3月7日,由五百執導得愛情電影《脫軌時代》上映,張靜初除了在片中飾演講話犀利、內心善良的失婚女「許可」外,還參與了影片的製片及編劇工作 。
2015年3月18日,主演的科幻電影《三體》開拍 [39] ;7月3日,客串出演的勵志電影《我是路人甲》上映 ;7月31日,參演的動作電影《碟中諜5:神秘國度》上映 。
2016年5月27日,與何潤東、金永敏聯合主演的懸疑驚悚電影《蜜月酒店殺人事件》首映,張靜初在片中一人分飾兩角:性格高傲刻薄的佩兒和容貌欠佳、性格也唯唯諾諾的佩兒前助理「菲菲」 ;6月,參演真人網劇《畫江湖之不良人》,在劇中飾演女帝 ;7月15日,與林更新、騰格爾、劉曉慶等領銜主演的動作喜劇片《快手槍手快槍手》上映,她在片中飾演冷艷女特工「李若雲」 ;11月7日,與張歆藝、秦嵐、袁弘等共同主演的都市情感劇《咱們相愛吧》首播,張靜初出演才華洋溢的建築系才女「林笑笑」;11月25日,張靜初與吳彥祖、張若昀、郭采潔等領銜出演的動作懸疑電影《沖天火》上映,她扮演繼承潘教授的遺願的科學助手「高玉」 。
2017年5月,主演的犯罪動作片《無雙》開機 ;6月,與張歆藝、王櫟鑫、譚維維等合作出演電影《泡芙小姐》 ;8月11日,與劉德華、舒淇、楊祐寧等合作出演的冒險動作片《俠盜聯盟》,張靜初飾演對劉德華因愛生恨的前女友「Amber」 。
I. 俠盜聯盟中的主演張靜初都有什麼作品
張靜初,1980年2月2日出生於福建三明,中國內地女演員,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
2003年,張靜初參演電影《孔雀》,擔綱劇中「姐姐」一角。
2005年,憑借《孔雀》獲得第55屆柏林電影節評委會大獎銀熊獎。同年以《花腰新娘》榮獲第12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11月上旬,中國、芬蘭、法國共同投資拍攝的超豪華魔幻電影《玉戰士》殺青。
J. 《雲南三部曲》是哪三部是哪個導演的
章家瑞
姓名:章家瑞
性別:男
地區:中國大陸
職業:導演
個人簡介
北京青年電影製片廠導演。 畢業於四川大學哲學系。
代表作:電影《婼瑪的十七歲》。處女作電影《婼瑪的十七歲》在2002年韓國釜山電影節、2003年德國柏林電影節展映,廣受好評,2004年獲法國卡普巡迴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獎。電影《芳香之旅》2006年獲開羅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字塔大獎,最佳男女演員金鑰匙獎。章家瑞多年潛心研究哲學並多方感受東方人及其文化的魅力,因此他的作品一經出世就受到了國內外的好評和欣賞,同時他的真誠與平和使他的影片陡增魅力。
導演作品
《紅河》Red River (2009)
《遠雷》(2008)
芳香之旅 The Road (2006)
花腰新娘 Hua yao xin niang (2005)
婼瑪的十七歲 When Ruoma Was Seventeen (2003 )
其中《紅河》《花腰新娘》《諾瑪的十七歲》,為其「雲南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