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經典電影~要自己看過覺得很好的!!!
一下都是我看過的,推薦給你,不知道你喜歡什麼類型的,可以自己選選看。
《海上鋼琴師》如果沒看過這部電影 那麼將是你一輩子的遺憾 它能讓聽不懂音樂的人看懂音樂 從此迷戀音符 安於人生。毋庸置疑,這是一部經典的電影,但是它的經典並不是它的故事情節,而是看完它之後帶來的反思,其實人生總是坎坷不平,我們要做的就是去體會它的真諦~!
《天堂電影院》這絕對是一部傳世的經典。一個男人的一生,從裡面我學會許多,懂得了許多。多少的誤會和錯過,多少的留戀和等待,人生啊,永恆的是愛情!
《辛德勒的名單》歷史,總是和鮮血、淚水相伴,本片卻提供了更多的感動和懷念。辛德勒猶太人,一個堅強而有情有義的族群。一部濃厚的人道精神和史劇片,讓人看後深思。
《美麗人生》life is beautiful!這是一位父親用生命對兒子詮釋的,很棒的片子!感人肺腑的影片,震撼心靈的情感。
《拯救大兵瑞恩》人性。精彩。思考。值得。爺們。美國的愛國主義是這么教育的。
《放牛班的春天》一種職業,當它做到盡心,盡善,盡美的時候,就變成了無可比擬的改變人一生的,徹底滌盪人心靈的一種偉大的事業。
《勇敢的心》勇敢的心,為了真愛,為了自由,為了心靈,為了自己。記住了蘇格蘭,記住了這位精神領袖,這就是力量
《美國往事》敘事手法挺特殊的,一些細節很耐人尋味,音樂恢弘大氣。真實,切實感受到美國街頭的生活。
《阿甘正傳》看完很感動,阿甘那種愚蠢的努力正是我們所需要的。「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會遇到什麼。」這是一部人物傳記電影,而這部傳記影片又堪稱是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
《這個殺手不太冷》優秀的演員,精彩的劇情,幽默的名字,絕對之經典。
《教父》有三部。獲得大獎的電影,太有名了。
《燃情歲月》很有內涵的文藝片,親情充滿了整部電影,讓人明白了世間不只有愛情重要,親情更是永遠不會消滅的感情。值得一看。布拉德皮特演技也很到位。
《蝴蝶效應》 很好的一部片子,很難看懂,我看到將近結束時,才看明白是什麼回事。一隻蝴蝶在紐約中央公園的小黃花上扇動了一下翅膀,於是東京掀起風暴電閃雷鳴…… 也許人的一生就會被當年一點點不經意間細枝末節改變。
《與狼共舞》史上最經典西部牛仔片。深沉而富有內涵 散發著人類最原始的野性並閃耀著人性的光輝。
《卡薩布蘭卡》讓人回味的愛情....,有了曾經,已經足夠....
《蝴蝶夢》女主角太美了。四十年代可以拍出這樣的片子,很是佩服啊!
《大地雄心》經典,的確經典,阿湯哥,愛死你了
《濃情巧克力》看著它,就覺得像在吃巧克力,品味人生的細膩,回味無窮。
《燃情歲月》
《魂斷藍橋》費雯麗主演,全世界的愛情經典
《兩小無猜》一種法式電影,很好看,如法式大餐,有很好的口味。
《穿越時空愛上你》帥哥美女的浪漫愛情~強烈推薦
《一生的唯一》看過的最好看的音樂電影,falling slowly一出場,絕了
《人鬼情未了》這是一部經典之作,毫無疑問的經典。愛情可以讓天使變凡人,同樣愛情可以讓鬼也不願離棄。
《亂世佳人》It's really worth watching!看了很多名著改編的電影~能把名著拍到這個水平的~至今也就是《飄》了吧。
《霸王別姬》有太多太多感人至深的神來之筆。這部電影濃縮了中國近一個世紀的歷史。程蝶衣戲里戲外都是人生,一樣的人生一樣的認真,不瘋魔不成活。
《戀空》日本純愛電影翻身之作,最熱手機小說改編。感人。
《我的機器人女友》日韓合拍郭在容野蠻女友三部曲。超感人!改變了我對機器人的看法。
《我腦海中的橡皮擦》、《戀戀筆記本》當你不能夠再擁有,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記。
比較近的,個人覺得不錯的:《暮色》《阿凡達》《歲月神偷》《愛有來生》
有關動物的也有經典的:《忠犬阿八的故事》《人狗奇緣》《海豚灣》《帝企鵝日記》。
動畫的:《僵屍新娘》《訓龍記》《千與千尋》《機器人總動員》《風之谷》
《哈爾的移動城堡》
❷ 微信好友刪除了頭像換了能看見嗎
這個可以看到的,你刪除了對方,你這里就沒有對方的任何記錄了,但是對於對方,只是不能跟你進行聊天,不能看你朋友圈,但是你的微信仍然在對方的通信錄里,你的頭像的變化對方也能看到,另外包括你的微信號對方也能看到。
❸ 神經病和瘋子有啥區別
神經病、神經症和精神病三者有何區別?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開玩笑或者罵人時經常使用「神經病」這個詞,其實,人們心裡想表達的內容主要是「精神病」方面的涵義。一般的人不大清楚神經病、神經症、精神病三者之間到底有何關系,有時甚至以為他們是一回事。其實,三個概念有很大的區別。 (1)神經病。神經病指神經系統發生的器質性疾病。根據神經所在的位置和功能不同,可以把神經系統分為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根據神經所支配的對象的不同,又可以把神經系統分為軀體神經和內臟神經。神經病指中樞與周圍神經或者說內臟神經與軀體神經表現出解剖學上的病理特徵,其主要特徵是神經有器質性的病變。 (2)神經症。神經症又稱神經官能症、心理症或精神神經症,是一組輕性心理障礙的總稱。神經症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主要基本上都是主觀感覺方面的不良,沒有相應的器質性損害。表現為當事人一般社會適應能力保持正常或影響不大;有良好的自知力,對自己的不適有充分的感受,一般能主動求治。 (3)精神病。精神病指嚴重的心理障礙,患者的認識、情感、意志、動作行為等心理活動均可出現持久的明顯的異常;不能正常的學習、工作、生活、;動作行為難以被一般人理解,顯得古怪、與眾不同;在病態心理的支配下,自殺或攻擊、傷害他人的動作行為;有程度不等的自知力缺陷,患者往往對自己的精神症狀喪失判斷力,認為自己的心理與行為是正常的,拒絕治療 第2 在很多人的頭腦中,常常存在一種錯誤的概念,就是把神經病和精神病混為一談。每當聽到人家說「神經病」,馬上就會想到「瘋子」、「傻子」。所以,不少文藝刊物和電視、電影中常常出現將精神病稱為神經病的錯誤叫法。其實,精神病和神經病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疾病,不能混為一談。 精神病,也叫精神失常,是大腦功能不正常的結果。現有的儀器設備還查不出大腦結構的破壞性的變化。根據現有的資料表明,精神病是由於患者腦內的生物化學過程發生了紊亂,有些患者的中樞神經介質多了,有些則是缺少某些中樞神經介質,或是某些體內的新陳代謝產物在腦內聚集過多所致。由於精神病患者大腦功能不正常,所以這些患者出現了精神活動的明顯不正常,如莫名其妙地自言自語,哭笑無常,有時面壁或對空怒罵,有時衣衫不整,甚至赤身裸體於大庭廣眾面前…… 神經病是神經系統疾病的簡稱。前面已提到神經系統是人體內的一個重要系統,它協調人體內部各器官的功能以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起著「司令部」的作用。凡是能夠損傷和破壞神經系統的各種情況都會引起神經系統疾病。例如頭部外傷會引起腦震盪或腦挫裂傷;細菌、真菌和病毒感染會造成各種類型的腦炎或腦膜炎;先天性或遺傳性疾病可引起兒童腦發育遲緩;高血壓腦動脈硬化可造成腦溢血等等。 那麼,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有哪些症狀呢?頭痛、頭暈、睡眠不正常、震顫、行走不穩定、下膠癱瘓、半身不遂、肢體麻木、抽風、昏迷、大小便不能自己控制、肌肉萎縮以及無力等均是最常見的表現。概括地說,可以將症狀分為兩類:一類是刺激症狀,表現為疼痛、麻木;另一類是破壞症狀,表現為癱瘓。當然,有些神經病患者也可以表現出一定程度的精神失常,但這種精神失常和精神病人的精神失常有所不同,醫生根據症狀、檢查以及各種化驗等可以把這兩者區別開來。 由此可見,神經病和精神病是不同范疇的兩種疾病,其發病原因、臨床表現等均不一樣,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把這兩種概念搞清楚。如果遇到精神病患者看病的話,應當建議他到精神病院或精神科去;而神經病患者,則應該到神經科去看病。 需要說明的是,神經衰弱和神經病、精神病也完全不同,更不能混為一談。
採納哦
❹ 神經病有什麼症狀
精神病有很多不同的種類,例如躁狂抑鬱症表現:
1、情感高漲
這是躁狂狀態的主要原發症狀。病人表現為輕松、愉快、熱情、樂觀、興高采烈、無憂無慮。這種情感是愉快的並具有相當的感染力。症狀輕時可能不被視為異常,但了解他/她的人則可以看出這種表現的異常性。有時病人也可以以易激惹的情緒為主,尤其當有人指責他的狂妄自大或不切實際的想法時。表現為聽不得一點反對意見,因細小瑣事而大發雷霆,嚴重者可出現破壞或攻擊行為。病人常常在患病早期表現為愉快而在後期則轉換為易激惹。
2、思維奔逸
是指思維聯想速度的加快。病人言語增多,高談闊論,滔滔不絕,感到說話的速度遠遠跟不上思想。有時可出現音韻聯想,隨境轉移。在心境高漲的基礎上可以出現自我感覺良好,言辭誇大,說話漫無邊際,認為自己才華出眾,出身名門,權位顯赫,腰纏萬貫,神通廣大等,並可達到妄想的程度,有時可在誇大的基礎上產生被害體驗或妄想,但其內容一般並不荒謬,持續時間也較短暫,幻覺較少見。
3、意志行為增強
即協調性精神運動性興奮。其內心體驗與行為,行為反應與外在環境均較為統一。與精神運動性遲滯恰恰相反,病人活動增多,喜交往,愛湊熱鬧。與人一見如故,好開玩笑或搞惡作劇,好管閑事,整日忙碌。但做事虎頭蛇尾,一事無成。盡管自己感覺什麼都能幹成,腦子靈光至極,但由於不能專心於某一事物之上,因而成事不足甚至敗事有餘。辦事缺乏深思熟慮,有時到處惹事。
4、伴隨症狀
躁狂發作病人常伴有睡眠需要減少,終日奔波而不知疲倦。病人性慾亢進,偶可出現興之所至的性行為,有時則可在不適當的場合出現與人過分親熱、擁抱、接吻而不顧別人的感受。由於活動過度,入量不足,可能會導致虛脫、衰竭,尤其是老年或體弱病人。輕躁狂病人可能保持一定自知力,而躁狂病人一般自知力不全。
(4)神經馬電影網擴展閱讀:
很多人只知道精神疾病,卻不了解為什麼會患上精神疾病,也不知道很多精神疾病是可以達到有效治療效果的。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我國在冊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達599.4萬例,包括六類精神障礙疾病。
2019年世界精神衛生日公益宣傳活動上,與會專家共同發出了「關注精神衛生,共建美好未來」的倡議,指出精神疾病已成為嚴重而又耗資巨大的全球性公共衛生問題,影響著不同年齡、不同文化、不同社會經濟地位的人群,並應為精神障礙患者提供更多的家庭和社會支持。
❺ 這部電影叫什麼.. (200分問題!)
《紅色沙漠》1964年 29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主演:莫尼卡·維蒂 查理德·哈里斯 卡洛·吉奧內蒂
在該片之前,安東尼奧尼有意識地擯棄色彩,他認為自己身處一片黯淡,無所謂紅藍綠紫。在影片中,他也並沒有意識到紅的熱情和藍的冷靜。絢爛的顏色僅僅是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表達他們經過城市異化和扭曲的內心後看到的被扭曲的世界。安東尼奧尼改
變了景物的自然顏色,大量的把建築物塗成紅、黃和灰色。紅色是出現最多的刺目的顏色,象徵恐懼、神經質的女主角朱麗婭娜內心想掙脫,渴望新生活和自由的願望,然而在和丈夫的朋友偷情之後,似乎她的希望又從這場感情的逃亡中破滅了,她明白這不過又是一次重復而已。於是她沒有搭上那條紅色的輪船,而告訴兒子小鳥不會再往有毒的地方飛。
《紅色沙漠》為世界塗上顏色,被譽為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彩色影片。但人們面對它斑斕的色彩時只會感到壓抑和冷,女主角莫尼卡·維蒂驚慌無助的傳神表情濃縮了所有安氏影片的主題:徘徊在封閉的內心,失落了被拯救的可能的世界。
批判和真實
《紅字》 美國
導演:羅蘭德·喬菲
主演:黛米·摩爾、加里·奧德曼 、羅伯特·多夫
故事梗概:
17世紀中期,美貌的羅傑夫人海斯特遵照丈夫的安排,獨自來到一座新建的小鎮生活。在那裡,生性自由的她與年輕的牧師阿瑟一見鍾情,但因為受到沉悶的社會環境和兩人特殊身份的限制,他們一直用理智約束著自己的腳步。直到數月之後,小鎮上傳來了羅傑在沉船事故中意外喪生的消息,海斯特認為這是上天在幫助她從痛苦的婚姻中解脫出來,與阿瑟的愛情也頓時變得如潮水般洶涌澎湃。
不久海斯特便懷孕了,這件事被嫉妒她的人們揭發出來,對她的過激言論一直以來就心懷不滿的教派權力機構也借機發難。他們逼迫海斯特懺悔並供出同犯。倔強的海斯特因為拒絕了這一要求,很快便被關進了監獄。在女兒出生後,又被迫在胸前佩戴著意味著通姦的紅色「A」字,站在古老的枷刑台上示眾。在人們無情的注視下,她拒絕了阿瑟提出的懺悔並供出同犯的要求。
然而,與此同時,在印第安人的囚禁中僥幸逃脫的羅傑已經悄悄潛入小鎮,他要對背叛自己的人展開可怕的報復……
受過懲罰後,海斯特在城外遠離人群的一間小茅屋裡住了下來。她以做針線活維持生計,並細心地照料著她的女兒--珠兒。這時,海斯特的丈夫來到了美國,他滿懷仇恨地改名換姓,以醫生的身份暗中調查與海斯特通姦的同犯。
很快七年過去了。珠兒已成長為一個美麗可愛的小姑娘。而海絲特因為不斷熱心接濟和幫助別人,最終贏得了人們的尊敬,使胸前那本來代表恥辱的紅字變成了美好善良德行的象徵。 而經過多年的窺探,羅傑也認定了牧師阿瑟就是那個隱藏的同犯。於是他千方百計地接近阿瑟,旁敲側擊、冷嘲熱諷,不停地在精神上對他進行折磨。
海斯特為了使阿瑟逃離丈夫的陰影,決心帶著女兒和他一起逃走,但卻被羅傑發現,計劃失敗了。而對羅傑的恐懼和自己隱瞞罪責的煎熬使阿瑟的健康每況愈下。終於在離開塵世前夕,他在全體教眾的面前,挽著海斯特和女兒珠兒登上了枷刑台,用以生命為代價的深切懺悔換取了道德上的新生。
精彩視點:
影片《紅字》根據霍桑的名著改編而成,以新英格蘭殖民時期信奉加爾文教的清教徒移民的生活為背景,表現出宗教對人們思想和心靈的壓制和摧殘。但在敘事主題和情節上與原著相去甚遠,除愛情由悲劇結局變成好萊塢式的團圓結尾之外,為了增加敘事的神秘感和曲折性,還加入了大量印第安人的生活背景,大大加強了影片的可看性。
本片由著名影星黛米·摩爾和演技派明星加里·奧德曼聯袂出演,細膩表演絲絲入扣,不容錯過。
❻ 求一部美國喜劇電影的名字
2008美國動作喜劇電影《In Bruges 殺手沒有假期》
美國喜劇影片《老友有錢》
美國喜劇電影*家有仙妻
[喜劇影片]美國派3處男有喜
更多到這里看看
http://video..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C3%C0%B9%FA%CF%B2%BE%E7%B5%E7%D3%B0
最後安全》(1923年)
哈羅德·洛伊德是典型的精力充沛的美國人,為了讓女友相信自己是大城市裡事業最成功的人士,他什麼都肯做。至於冒著生命危險爬上高高鍾樓,吊在即將斷裂的時針上,只不過是這部以「蔑視死亡」為目的的經典鬧劇中無數令人愉快的瞬間之一。該片也是上榜電影中年代最早的一部。
《淘金記》(1925年)
流浪漢受在「淘金熱」的帶動決意采礦,最終卻落得只能吃皮鞋果腹的天地。這也是卓別林默片時代最瘋狂、最具創造性的傑作。
《將軍號》(1927年)
「膽小鬼」巴斯特·基頓人生有兩大至愛——女友和火車。為了兩者得兼,他不得不以身犯險。這部被公認為默片時代最偉大喜劇之一的影片絕不是什麼勵志愛情片。它透過完美的敘事與精彩的場面調度,反諷了所謂「英雄事跡」。在利用大型交通工具作為喜劇視覺「包袱」方面,影片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為未來包括成龍擅長的動作喜劇路線奠定了基礎。
《一夜風流》(1934年)
弗蘭克·卡普拉-羅伯特·里斯金組合為後世「神經喜劇」這一流派樹立了模板:荒唐、莽撞的富家小姐離家出走、老實巴交的悶包男主角不解風情,貌似無厘頭然而又明顯另有諷刺當下的玄機。看過影片的人倒不一定會被克拉克·蓋博和克勞黛特·科爾伯特逗笑,但一定深感親切,並且喜歡得要命。
《育嬰奇譚》(1938年)
一隻美洲豹「寶寶」、一塊恐龍骨化石,以及凱瑟琳·赫本與加里·格蘭特之間激情的化學反應,這些足以讓這部「神經喜劇」化腐朽為神奇。這對男女明星搭檔在《費城故事》里的表現也許更浪漫些,但在《育嬰奇譚》里肯定是最滑稽的。
《鴨羹》(1933年)
《歌聲儷影》(1935年)
《我的高德弗里》(1936年)
《春閨風月》(1937年)
《你逃我也逃》(1942年)
在波蘭淪陷期間與劇團成員一起同納粹官兵鬥智斗勇「社交女王」這一形象是卡洛爾·隆巴德最後的獻禮,也許還是她最傑出的銀幕形象。劉別謙執導並親自出演的這部電影高雅優美、非常人性、雅俗共賞,並且令人捧腹,開創了「高雅喜劇」這一流派。
《女友禮拜五》(1940年)
《脫線大王》(1940年)
《銀行妙探》(1940年)
《摩洛哥之路》(1942年)
《摩根河的奇跡》(1944年)
《賊博士》(1955年)
《曼哈頓的大人物》(1958年)
《熱情似火》(1959年)
《奇愛博士》(1964年)
庫布里克這部黑暗且高深莫測的諷刺電影,講的是狂熱好戰分子代表人物康格少校如何引發和末日的故事,彼得·塞勒斯在片中一人分飾三個有機會阻止轟炸行為、改變世界命運的角色——英國空軍將領、軟弱的美國傀儡總統,以及片名中所指的那名德國科學家。這部電影充分詮釋了何為「冷戰喜劇」的巔峰之作。
《黑夜怪槍》(1964年)
烏龍探長粉紅豹系列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最受大眾歡迎的偵探喜劇。作為該系列第一集,本片堪稱彼得·塞勒斯的獨角戲。
《公寓春光》(1960年)
《製作人》(1968年)
《風流醫生俏護士》(1970年)
被搬上電視熒屏一拍就是11季之後,也許人們已經很難想起羅伯特·奧特曼原先的大銀幕版本是多麼令人吃驚且具顛覆性了。影片龐大的演員陣容堪稱豪華,其挑戰權威的態度則如清風一般令人愉悅,而跟其他大多數直白的喜劇片相比,這部電影則更趨邊緣化。
《安妮·霍爾》(1977年)
從這時起,伍迪·艾倫正式與自己「早期的滑稽路線」告別。他精心打造了一部有關紐約神經質分子之間離奇愛情故事的電影。誰能想像一個有馬歇爾·麥克盧漢(媒介傳播學者)參演的故事竟能如此好玩?(當然,據說伍迪·艾倫構思那個在影院門口出現糾正喋喋不休的「演講者」錯誤的角色時,首選倒不是麥克盧漢,是費里尼不想去美國拍這么一段戲,布努埃爾也不願意,於是才請了麥克盧漢。)
《傻瓜大鬧科學城》(1973年)
《灼熱的馬鞍》(1974年)
《新科學怪人》(1974年)
《巨蟒和聖杯》(1979年)
《陽光小子》(1975年)
《動物屋》(1978年)
《上錯天堂投錯胎》(1978年)
《妙親家與俏冤家》(1979年)
《大笨蛋》(1979年)
《空前絕後滿天飛》(1980年)
提問:如果讓你把一個愛唱歌的修女、一個狂愛說話的瘦小白種女人、阿布杜·賈巴爾和飛行恐懼症組合在一起,你會得出什麼答案?回答:一部由萊斯利·尼爾森主演、如今滿大街「饅頭」都得叫它一聲「爺爺」的電影!
《一條名叫旺達的魚》(1988年)
英式鬧劇小品與美式粗劣笑話結合在一起反而產生了「升華」效果。提到以荒誕和意外為精髓的黑色喜劇,該片絕對是集大成之作。這部盜賊題材經-經-經-經典……喜-喜-喜-喜劇圍繞一夥搶劫犯以及一系列鉤心斗角與歪打正著展開,片中獨特的「義大利語」,你再也沒機會在別處聽到了!
《瘋狂高爾夫》(1980年)
《傻妹從軍》(1980年)
《金色年華》(1982年)
《你整我,我整你》(1983年)
《假期歷險記》(1983年)
《搖滾萬萬歲》(1984年)
《土撥鼠日》(1993年)
從荒謬開始發展到溫馨結束,比爾·默里飾演了一個尖酸刻薄的氣象預報員。
《謀殺綠腳趾》(1998年)
這部電影在混合黑色電影與神經喜劇元素的基礎上,加上了一名易怒的越戰老兵、幾個嚴重的懷疑論分子偵探,以及一起身份混淆的綁架案,科恩兄弟就這樣打造出了一部「老煙槍」版《梟巢喋血戰》。
《我為瑪麗狂》(1998年)
這部大大超值的「寶石」本質上只是一個簡單的愛情故事,一個令人討厭的傢伙(本·斯蒂勒)重遇中學情人(卡梅倫·迪亞斯)後展開追求攻勢。在此過程中,他在生理和心理上均吃盡苦頭,充分向我們演示了一個人的痛苦和恥辱到底可以變得多麼滑稽、好玩。
《王牌大賤諜》(1997年)
《青春年少》(1998年)
《愛犬大賽》(2000年)
《超級名模》(2001年)
《婚禮混混》(2005年)
《40歲的老處男》(2005年)
❼ 有哪些你看了至少五遍以上的電影
《三傻大鬧寶萊塢》,這部電影不知不覺真看的許多遍。因《地球上的星星》等電影知道了阿米爾汗後,在三傻可以看的第一時間就先自己看了一遍。後推薦給朋友、家人陪同至少又看了五遍,
All is well!
口音很重的英語,聽久了,卻能給人會心的微笑。
當我們的導演都在鋪張大場面,玩特技的時候,看看印度,從過去甚至現在,都被我們嘲笑的國家,這個落後,貧窮,擁擠的國家,生產出了怎樣的藝術,生產出了怎樣的激動人心的作品。
每一次看這部電影都會有不同感受,剛開始看或許是喜劇越看到後面越讓人感覺到這部電影帶來的震撼一點都不亞於《星際穿越》等科幻大片!
剛開始看,會因為那把勺子、那幾個黑白畫面感到愉悅。在後面會發現這部電影在談教育,也在談人生,也在談社會。
我們就是身處這樣的教育,理想缺失,我們已經沒有了理想,我們每天都聽著別人說:現實點吧,現實點吧,也沒有去想想這個現實,它到底合不合理,它到底對不對。
我們就身處這樣的人生,害怕失敗,害怕面對,害怕追逐夢想,被一切的一切所牽絆,無法成長,無法成熟。我們就身處這樣的社會,比你強大的人說做你就做你,沒有商量,強者壓迫弱者,弱者向更弱者揮舞屠刀。
❽ 跪求2020年上映的台灣電影,【免費高清】在線觀看百度網盤資源
資源鏈接:https://pan..com/s/12Z9KeLyGin8zDWhZAo8Q_w?pwd=k2fa
一段穿越50年時空的真情。兩個女人的苦難與愛恨,讓人心碎卻也心醉。現代女性阿慧(李綺虹飾)從美國學習建築業歸來,在香港與大陸間經營事業,是個新時代的女強人。其男友(趙文煊飾)也是其下屬,二人感情漸淡,男友移情別戀。阿慧傷心卻也無奈。阿慧父親委託阿慧陪其幼年時的奶媽歡姑(歸亞蕾飾)回鄉探舊友,兩人一見面就針鋒相對,相處不太愉快。隨著旅程的進行,二人矛盾不斷,卻也漸漸磨合。歡姑在開導感情脆弱的阿慧時,道出了一段隱藏在心底的往事。 40年代的廣東順德,女子還生活在男權制的枷鎖下。年輕的意歡(楊采妮飾)被父親賣於地主,她寧願做自梳女,寧死不從。被途經路過的杏花樓妓女玉環(劉嘉玲飾)救下。玉環嫁給了當地織布廠廠主陳耀宗(董瑋飾)做了八姨太,與其他太太明爭暗鬥不斷,卻將意歡認為知己,二人無話不談。意歡與青梅竹馬的戀人(錢嘉樂飾)兩情相悅卻難成眷屬。
❾ 真有神經病這種病嗎
呵呵~~~~其實是這樣地: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開玩笑或者罵人時經常使用「神經病」這個詞,其實,人們心裡想表達的內容主要是「精神病」方面的涵義。一般的人不大清楚神經病、神經症、精神病三者之間到底有何關系,有時甚至以為他們是一回事。其實,三個概念有很大的區別。
(1)神經病。神經病指神經系統發生的器質性疾病。根據神經所在的位置和功能不同,可以把神經系統分為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根據神經所支配的對象的不同,又可以把神經系統分為軀體神經和內臟神經。神經病指中樞與周圍神經或者說內臟神經與軀體神經表現出解剖學上的病理特徵,其主要特徵是神經有器質性的病變。
(2)神經症。神經症又稱神經官能症、心理症或精神神經症,是一組輕性心理障礙的總稱。神經症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主要基本上都是主觀感覺方面的不良,沒有相應的器質性損害。表現為當事人一般社會適應能力保持正常或影響不大;有良好的自知力,對自己的不適有充分的感受,一般能主動求治。
(3)精神病。精神病指嚴重的心理障礙,患者的認識、情感、意志、動作行為等心理活動均可出現持久的明顯的異常;不能正常的學習、工作、生活、;動作行為難以被一般人理解,顯得古怪、與眾不同;在病態心理的支配下,自殺或攻擊、傷害他人的動作行為;有程度不等的自知力缺陷,患者往往對自己的精神症狀喪失判斷力,認為自己的心理與行為是正常的,拒絕治療
第2
在很多人的頭腦中,常常存在一種錯誤的概念,就是把神經病和精神病混為一談。每當聽到人家說「神經病」,馬上就會想到「瘋子」、「傻子」。所以,不少文藝刊物和電視、電影中常常出現將精神病稱為神經病的錯誤叫法。其實,精神病和神經病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疾病,不能混為一談。
精神病,也叫精神失常,是大腦功能不正常的結果。現有的儀器設備還查不出大腦結構的破壞性的變化。根據現有的資料表明,精神病是由於患者腦內的生物化學過程發生了紊亂,有些患者的中樞神經介質多了,有些則是缺少某些中樞神經介質,或是某些體內的新陳代謝產物在腦內聚集過多所致。由於精神病患者大腦功能不正常,所以這些患者出現了精神活動的明顯不正常,如莫名其妙地自言自語,哭笑無常,有時面壁或對空怒罵,有時衣衫不整,甚至赤身裸體於大庭廣眾面前……
神經病是神經系統疾病的簡稱。前面已提到神經系統是人體內的一個重要系統,它協調人體內部各器官的功能以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起著「司令部」的作用。凡是能夠損傷和破壞神經系統的各種情況都會引起神經系統疾病。例如頭部外傷會引起腦震盪或腦挫裂傷;細菌、真菌和病毒感染會造成各種類型的腦炎或腦膜炎;先天性或遺傳性疾病可引起兒童腦發育遲緩;高血壓腦動脈硬化可造成腦溢血等等。
那麼,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有哪些症狀呢?頭痛、頭暈、睡眠不正常、震顫、行走不穩定、下膠癱瘓、半身不遂、肢體麻木、抽風、昏迷、大小便不能自己控制、肌肉萎縮以及無力等均是最常見的表現。概括地說,可以將症狀分為兩類:一類是刺激症狀,表現為疼痛、麻木;另一類是破壞症狀,表現為癱瘓。當然,有些神經病患者也可以表現出一定程度的精神失常,但這種精神失常和精神病人的精神失常有所不同,醫生根據症狀、檢查以及各種化驗等可以把這兩者區別開來。
由此可見,神經病和精神病是不同范疇的兩種疾病,其發病原因、臨床表現等均不一樣,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把這兩種概念搞清楚。如果遇到精神病患者看病的話,應當建議他到精神病院或精神科去;而神經病患者,則應該到神經科去看病。
需要說明的是,神經衰弱和神經病、精神病也完全不同,更不能混為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