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天堂 > 小區民俗文化與電影節

小區民俗文化與電影節

發布時間:2022-09-18 20:16:45

1. 吉林省有什麼風俗

吉林當地特色風俗:

1、秧歌

東北大秧歌秧歌是我國漢族中廣為流傳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歷史十分悠久。

目前,流行在吉林的秧歌,是一種舞蹈、歌唱、戲劇三者綜合,以舞為主的民間藝術。從表演形式上可分為地秧歌、高蹺秧歌、寸子秧歌以及抬桿、背桿、橛桿等多種表現形式。通常還把耍龍燈、舞獅子、跑旱船、推車、打霸王鞭等民間舞蹈結合在一起。

地秧歌是幾種秧歌中最為普及、最靈活的一種。關於吉林地秧歌的淵源,有幾種說法。其中流傳最廣的是,元朝忽必烈稱帝建立大元帝國之後,把百姓每五十戶編成一隊,派一個元兵看管。在春節、元宵節期間,元兵為了防止百姓們聚眾謀反,就把各戶男子集合起來,由他領隊唱唱跳跳。後來這一活動作為一種表演形式流傳下來,演變成今天的秧歌。這一說法的依據是,吉林傳統地秧歌中有「老撻」(指元兵)這個人物,並且是秧歌隊的領頭和指揮。

江城的秧歌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和鄉土氣息,有淳樸自然的生活原型美。它具有火爆歡快、豪放矯健、質朴憨厚、幽默詼諧等藝術風格和特色,其中尤以踩高蹺、耍龍燈、跑旱船和逗獅子最為著名。

2、踩高蹺

踩高蹺,是我國各地廣為流傳的一種民間舞蹈形式,是春節、元宵節、廟會等傳統節日里深受群眾喜愛的一種民間舞蹈。吉林地區也很盛行。流行於我們吉林地區的高蹺內容較為豐富,傳統高蹺扮演的人物有頭蹺(武扮公子)、二蹺(武扮旦角)、漁、樵、耕、讀、青蛇、白蛇、許仙及一般的上裝(女角),下裝(男角)等。

踩高蹺的表演藝術性很強,要求演員具有較好的基礎,除在行進中和廣場上邊走邊舞的各種隊形的大場外,還有兩三人為一組表演的小場。小場秧歌的表演多以特技為主,也很吸引人。如今,高蹺作為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形式,已被賦予了新的內容,它或扮演成活報劇,或扮演成戲中角色,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

3、龍舞

「龍舞」是一種形式完美,具有較高藝術技巧的舞蹈。由於流行的地區不同,龍舞的表演形式也多姿多彩,在東北,群眾把龍舞歸於秧歌范疇,習慣稱之為「耍龍燈」。

我國古代人民為寄託美好願望而創造了龍的形象,人們把「龍」作為吉祥的化身,用舞龍祈禱神靈的保佑,以求得風調雨順,五穀豐收。耍龍燈的動作很豐富,吉林地區比較流行的有「龍操水」、「龍卧沙」、「小花子」、「掏腰窩」、「金龍盤玉柱」等多種形式。其藝術特點是氣魄宏偉,舞姿生動,變化多端。但無論表演哪種花樣動作,表演者都得用碎步起跑。在今天,舞龍成為了振興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是重要節慶期間,最受群眾歡迎的民間舞蹈藝術。

4、跑旱船

流行於吉林地區的「跑旱船」多隨秧歌隊活動,屬秧歌雜耍部分。「旱船」傳統的表演程序一般都是漁翁做解纜繩等模擬動作,漁婦乘船前行,二人輕盪漫舞。現在也出現了許多新內容。比如,「喜送公糧」、「夫妻趕集」等形式,更為群眾所接納和喜聞樂見。

5、獅子舞

「獅子舞」是擬獸舞蹈,是我國民間舞蹈寶庫中的一顆明珠,也是一項傳統的民間體育活動,它起源於南北朝時代。現在,我們江城所流行的,是著名的「北獅」派,俗稱為「逗獅子」,歸屬秧歌類。舞獅生動活潑,技巧高,造型美,伴著歡天喜地的鑼鼓聲,更顯得喜慶有餘,增添了濃郁的歡樂氣氛。

吉林節慶活動:

吉林省的地方節日性活動很多,以「長春電影節」、「長春汽車博覽會」、「吉林市霧淞冰雪節」、「通化人參節」等較有影響。兩年一次的電影節在八月中下旬舉行,每次電影節都有海內外電影界名星及大腕參加,備受矚目。汽車博覽會和人參節則以招商活動為主。霧淞節在每年最寒冷的一月份舉行,因為只有這時才是觀賞霧淞奇景的最佳時機。

1、霧凇冰雪節:

時間:每年1月份

以觀賞中國四大自然奇觀之一的吉林霧凇為主,節慶活動時間約1個月。期間舉辦盛大的東北大秧歌會,松花江上放河燈、彩燈,五彩繽紛的綵船游江會,焰火晚會,國際及全國性的滑冰滑雪及冰球賽事,各種大型的商品定貨、洽談會和旅遊產品交易會以及冰燈、冰雕游園盛會。目前,霧凇冰雪節已舉辦五屆。

2、北山廟會:

素負盛名,向有「千山寺廟甲東北,吉林廟會勝千山」之譽。

北山寺廟具有佛、道、儒三教圓融共處的特點。每年進入夏歷四月,廟會接連而來:四月初八佛誕節、四月十八的娘娘廟會、四月二十八的葯王廟會、五月十三的關帝廟會。其中以四月二十八的葯王廟會最為熱鬧。自康熙三十年建葯王廟,就逐漸形成一年一度的廟會。近年來,廟會更是盛況空前,每年遊人都在30萬以上。

廟會期間,香煙繚繞,鍾磬齊鳴,男女信士虔誠禮拜。山上山下,人山人海。山下有馬戲雜技表演,衛生知識展覽宣傳。國營商店、私營企業、個人攤床百貨雜陳。各種風味小吃比比皆是。

北山廟會已是東北最大的民俗旅遊節會。

3、江面捕魚:

時間:每年隆冬季節

地點:松花江或松花湖上

簡介:到吉林市旅遊有一個活動很值得參與,那就是在冬季的江面上捕魚。首先要為出江捕魚的漁民們敬壯行酒,之後跟隨30多艘漁船同時出江捕魚。在捕魚現場,開江魚歡騰跳躍,您可以體驗漁民喜獲豐收的快樂。捕魚結束後,可以在愛林度假漁港湖邊搭建8個灶台,與捕撈的開江魚和潔凈湖水為原料,用原始的烹飪方式製作「江水燉江魚」。

2. 山東特色文化有那些

山東特色文化有:山東方言、山東宗教、山東飲食、山東戲曲、地域文化等。

1、山東方言

根據《中國語言地圖集》的漢語方言分區資料,山東一百多個縣市的方言均屬於官話大區(也叫北方方言)。參考古代清聲母入聲字和次濁聲母入聲字在今天各地的分化規律,山東各地方言又分別劃歸三個不同的官話小區:冀魯官話、中原官話、膠遼官話。

(1)冀魯官話:指通行於河北省、天津市以及山東省濟南、聊城、德州、濱州、淄博、泰安等40餘縣市在內的方言。

(2)中原官話:指分布在河南省、陝西省、安徽北部、江蘇西北部及山東臨沂、菏澤、棗庄、濟寧、曲阜等30個縣市在內的方言。

(3)膠遼官話:分布在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其中山東青島、煙台、威海,大致相當於人們常說的「膠東方言」的范圍。

2、山東宗教

山東省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五種宗教。

佛教和道教在山東有千年以上歷史,伊斯蘭教主要自13世紀隨回族穆斯林徙居山東後發展的。天主教和基督教主要是在鴉片戰爭後迅速傳播起來的。

3、山東飲食

魯菜是中國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八大菜系之一,以其味鮮咸脆嫩,風味獨特,製作精細享譽海內外。省內地理差異大,因而形成了沿海的膠東菜和內陸的濟南菜以及自成體系的孔府菜三大體系。宋代後,成為「北食」的代表之一。

4、山東曲藝

山東是中國較早有戲劇活動的地區之一。隋代齊倡名動全國,到了唐代參軍戲在山東流行。可以說長期流行的歌舞百戲,俳優活動,是戲曲孕育發展所必不可缺的重要過程。

宋雜劇形成後亦波及山東,金末元初產生用北曲演唱的戲曲形式即元雜劇,山東是主要流行地區之一,元人鍾嗣成的《錄鬼簿》和明初賈仲明的《錄鬼簿續篇》中記載的山東籍戲曲作家共28人,能歌擅唱者4人。

5、地域文化

齊魯文化是先秦時期齊魯國地盤對照至今山東形成和發展的一種地域文化,包括道家文化、兵家文化、法家文化、墨家文化以及陰陽、縱橫、方術、刑、名、農、醫等。其中最核心是儒家文化。據當代作家田茂泉說,進入秦漢以後,齊魯文化逐漸由地域文化演變為一種官方文化和主流文化。



3. 民俗文化需要傳承和發揚,如何使當代年輕人切身體會到民俗文化呢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強調,要「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當下,做好傳統文化傳承保護工作,物質基賜技術手段已不再是難以克服的困難,重要的影響因素在於年輕一代對傳統文化的熱衷程度和對其保護傳承的積極性。在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工作中怎樣對待「微心態」這一新問題是需要很好思考的新課題。

2005年創立的青年社團「漢未央」將漢服文化很好地普及到了青年人群,漢服成了婚禮等重要誠的「常客」,引領了一種新的時尚,樹立青年人更高審美情操的同時弘揚了傳統文化。另一方面,利用「微元素」的傳播力對傳統文化「揚棄繼承、轉化創新」,對部分陳舊、不合時宜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加以改造,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和表現形式,更好地契合「微時代」的流行趨勢和個人體驗。上海的「國學新知」公益組織就利用線上線下的有機結合,將眾多青年人聚在一起誦讀古書,舉辦茶道、棋藝、古琴等古典文化沙龍,議題開放,視野廣闊,其微博已擁有近百萬互動「粉絲」。

與此類似,不少網上創建的「詩社」「古風」類原創流行音樂團體將傳統經典元素融入流行藝術中,實現了「一加一大於二」的良好效果,收獲了可觀的人氣。如此雙管齊下,才能在「微時代」中賦予傳統文化對年青一代更高的「黏度」和更強的使命感、責任感,實現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


4. 關於中國傳統節日與文化生活的開題報告

怎麼寫開題報告呢?
首先要把在准備工作當中搜集的資料整理出來,包括課題名稱、課題內容、課題的理論依據、參加人員、組織安排和分工、大概需要的時間、經費的估算等等。
第一是標題的擬定。課題在准備工作中已經確立了,所以開題報告的標題是不成問題的,把你研究的課題直接寫上就行了。比如我曾指導過一組同學對倫教的文化諸如「倫教糕」、倫教木工機械、倫教文物等進行研究,擬定的標題就是「倫教文化研究」。
第二就是內容的撰寫。開題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所謂課題背景,主要指的是為什麼要對這個課題進行研究,所以有的課題乾脆把這一部分稱為「問題的提出」,意思就是說為什麼要提出這個問題,或者說提出這個課題。比如我曾指導的一個課題「倫教文化研究」,背景說明部分里就是說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倫教作為珠江三角洲一角,在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她的文化發展怎麼樣,有哪些成就,對居民有什麼影響,有哪些還要改進的。當然背景所敘述的內容還有很多,既可以是社會背景,也可以是自然背景。關鍵在於我們所確定的課題是什麼。
二、課題研究的內容。課題研究的內容,顧名思義,就是我們的課題要研究的是什麼。比如我校黃姝老師的指導的課題「佛山新八景」,課題研究的內容就是:「以佛山新八景為重點,考察佛山歷史文化沉澱的昨天、今天、明天,結合佛山經濟發展的趨勢,擬定開發具有新佛山、新八景、新氣象的文化旅遊的可行性報告及開發方案。」
三、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課題研究的目的,應該敘述自己在這次研究中想要達到的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結果。比如我校葉少珍老師指導的「重走長征路」研究課題,在其研究目標一欄中就是這樣敘述的:
1、通過再現長征歷程,追憶紅軍戰士的豐功偉績,對長征概況、長征途中遇到了哪些艱難險阻、什麼是長征精神,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感悟。
2、通過小組同學間的分工合作、交流、展示、解說,培養合作參與精神和自我展示能力。
3、通過本次活動,使同學的信息技術得到提高,進一步提高信息素養。
四、課題研究的方法。
在「課題研究的方法」這一部分,應該提出本課題組關於解決本課題問題的門路或者說程序等。一般來說,研究性學習的課題研究方法有:實地調查考察法(通過組織學生到所研究的處所實地調查,從而得出結論的方法)、問卷調查法(根據本課題的情況和自己要了解的內容設置一些問題,以問卷的形式向相關人員調查的方法)、人物采訪法(直接向有關人員采訪,以掌握第一手材料的方法)、文獻法(通過查閱各類資料、圖表等,分析、比較得出結論)等等。在課題研究中,應該根據自己課題的實際情況提出相關的課題研究方法,不一定面面俱到,只要實用就行。
五、課題研究的步驟。
課題研究的步驟,當然就是說本課題准備通過哪幾步程序來達到研究的目的。所以在這一部分里應該著重思考的問題就是自己的課題大概准備分幾步來完成。一般來說課題研究的基本步驟不外乎是以下幾個方面:准備階段、查閱資料階段、實地考察階段、問卷調查階段、采訪階段、資料的分析整理階段、對本課題的總結與反思階段等。
六、課題參與人員及組織分工。
這屬於對本課題研究的管理范疇,但也不可忽視。因為管理不到位,學生不能明確自己的職責,有時就會偷懶或者互相推諉,有時就會做重復勞動。因此課題參與人員的組織分工是不可少的。最好是把所有的參與研究的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通過民主選舉的方式推選出小組長,由小組長負責本小組的任務分派和落實。然後根據本課題的情況,把相關的研究任務分割成幾大部分,一個小組負責一個部分。最後由小組長組織人員匯總和整理。
七、課題的經費估算。
一個課題要開展,必然需要一些經費來啟動,所以最後還應該大概地估算一下本課題所需要 的資金是多少,比如搜集資料需要多少錢,實地調查的外出經費,問卷調查的印刷和分發的費用,課題組所要佔用的場地費,有些課題還需要購買一些相關的材料,結題報告等資料的印刷費等等。所謂「大軍未動,糧草先行」,沒有足夠的資金作後盾,課題研究勢必舉步維艱,捉襟見肘,甚至於半途而廢。因此,課題的經費也必須在開題之初就估算好,未雨綢繆,才能真正把本課題的研究做到最好。

5. 電影節策劃書要怎麼寫啊

首先要確定電影節的名稱,一般主要是以開辦地的地名稱呼的,比如上海電影節、戛納電影節。
然後確認開辦地點、開辦時間、主辦單位、協辦單位、贊助單位
再就是具體的策劃項目:
1、電影節的舉辦宗旨:如為了豐富廣大群眾的娛樂生活、提高本國或本地的電影質量等;
2、電影節的目的:希望達到什麼目標,如提高本國本地的電影在世界影史的地位等;
3、受邀參展影片都有哪些,寫明參展影片的拍攝國、主創人員、參與競賽單元;
4、電影節開幕式、過程、閉幕式的策劃:
(1)開幕式的步驟:如開幕式晚會的形式、主持人、受邀嘉賓、表演節目、電影評委、獎項的內容及重要領導講話;
(2)電影節過程:包括參展影片的播放順序、評審過程、評分標准、一些重要影片的公開放映時間、記者采訪過程(包括影片主創人員的采訪、評委的采訪時間、內容),還有期間一些需要大眾參與的活動
(3)閉幕式的步驟:閉幕式頒獎晚會的過程。
5、電影節期間的廣告措施,比如平面媒體和紙面媒體的廣告內容、簽訂的廣告協議、廣告收入的使用,電影節需投入的資金來源以及開銷的項目等等。

6. 寫一篇我喜歡的節慶民俗文化及作用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各種城市節慶活動達5600多個,但更令人驚奇的是——在北京舉辦的IFEA(國際節慶協會)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節慶活動評選中,「中國豆腐文化節」榮獲「IFEA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的十大節慶活動」稱號。要知道,國際節慶協會(IFEA)每年都將對全球范圍內眾多節慶活動進行評選,並頒發節慶行業最高榮譽獎。「IFEA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節慶活動」是我國首次與國際節慶協會共同舉辦的評選活動。此次,中國豆腐文化節從全國上千傢具有影響力的節慶活動中脫穎而出,並將被提名推薦參加「2006年度IFEA全球節慶行業綜合獎」的評選活動。這真是不可思議!雖然之前也聽說過豆腐節,但印象中其不過是城市活動的「小字輩」,沒想到會有如此大的魅力!難道這是是一種自我包裝?是一種默許有的炒作?多方查詢,方才得知,淮南之豆腐節還真不是浪得虛名!以下就是對淮南這張名片的簡單剖析。
1.淮南真難:淮南地處華東腹地,外向型經濟比重一貫較小。一般人看來,淮南除煤炭外,似乎就沒有什麼了。其一不靠海、二不靠江,自身經濟實力很是薄弱。不說國內繁華都市,但就與省內一些兄弟城市比,其綜合實力和城市功能遠不及合肥,其旅遊資源之豐富它不及黃山,論交通之便捷、區位之開放它不及蕪湖、馬鞍山。
2.黑白名片:淮南有煤,但孰不知,豆腐也是淮南一寶。史載,漢淮南王劉安發明了豆腐,從此這一美味佳餚便從八公山上流向四海,福澤萬民。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東西應當最能打動人,由此,中國豆腐節「順理成章」誕生了。
3.豆腐魅力:前十屆豆腐節,淮南共接待中外賓客3萬餘人,其中外賓和港澳台同胞2000多人。
4.豆腐焦點:2002年時就有300多位中央、省、海外和國外的記者先後來到淮南采訪,國內大多數主流媒體及日本《朝日新聞》、法國《歐洲時報》、美國《世界日報》等眾多國外新聞媒體紛紛對淮南豆腐節進行了報道。近年來還與中央電視台合作,聯合舉辦開幕晚會,並在中央電視台和通過國際互聯網播出,極大地提高了淮南的知名度。
5.節慶經濟:據有關資料顯示,前8屆豆腐節經貿成交額達80億元,2002年合同金額達28.6億元,2005年,四天的豆腐節共簽約項目 54個,總投資更是高達70.9億元,其中外資1200萬美元,合同項目40個,總投資29.4億元.
6.豆腐姻緣:每屆豆腐節期間,韓國、美國、日本等國家和港澳台地區的大批客商都紛紛來淮南投資興業,國內眾多大企業、大集團也把淮南作為投資的新熱土。如:2.6億美元的淮南韓國工業園、綠十字生物製品有限公司、香港柏華集團金玉蘭置業投資有限公司、韓國獨資的信昊紡織公司、韓國信友、萬向集團、聯想集團等一批大企業相繼「落嫁」淮南。
7.豆腐旅遊:八公山因淝水之戰留下「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故事而名聞海內,這也是豆腐的發源地。藉此,淮南市進行了一系列的開發和包裝,近幾年先後投入4000多萬元建設資金,重建了漢淮南王宮、升仙台、白塔寺等景點,並以其為龍頭,帶動了上窯山景區、卧龍山景區、茅仙洞景區的開發,遊客逐年增多。八公山近日被評為國家地質公園,「淮南沒有好玩的地方,生活單調」的歷史正在逐步結束。
8.節外生枝:目前除了淮南豆腐節,全國還有劍門豆腐文化節、樂山西壩豆腐節、四川蓬安縣河舒鎮河舒豆腐節、(廣東)佛岡高崗豆腐節(類似西方的狂歡節、歐洲的番茄節)。大洋彼岸的美國甚至把每年的8月15日定為全國的「豆腐節」。
驚嘆之餘,我們不免沉思:中國城市活動可利用的各種資源浩瀚無邊,一塊小小的豆腐尚能如此威力,試想,如果我們策劃、籌備、運作得當的話,那麼中國豈不會出現更好、更多的城市活動。而事實上,大多的城市活動目前還停留在「文化搭台,經貿唱戲」等簡單、原始的思維裡面,實踐中更是主題重復、內容單一、千篇一律、大同小異、盲目跟風、缺少本地區文化休閑特色,對此我們油然而生一種危機感……

一、城市活動引述:
相對於流行的「主題公園」,有人形象地稱城市(節慶)活動為「主題公眾慶典」、而本質上,城市活動就是平民參與的節日。在國際上,全城傾動的慕尼黑啤酒節、全國聯動的狂歡節和奔牛節、全球狂舞的世界盃…這些節日無不是一個城市,甚至是一個國家的代名詞,當人們一提到嘎納,就會自然想到電影節的盛典;提到奧斯卡,就會聯想起美國(洛杉磯);提到淄博,就會聯想到風箏節,提到服裝節,就會聯想到大連和寧波,提到孔子文化節,就會聯想到中國(曲阜)……這些城市節慶活動無不極大地影響和提升了一個城市、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因為其不僅是城市和地區招商引圖 1. 濰坊風箏節掠影(圖片來源:山東旅遊信息網)資的重要途徑和手段,也不單單是一種人們創造出來的旅遊吸引物、特殊的旅遊產品,而且對傳播城市信息、推介城市形象、促進城市文明、發展城市經濟提升國家、地區綜合競爭力也是功不可沒。
雖然城市活動是獨立存在的,但是其發展及成長卻與經濟水平緊密相關。目前,中國已經取得了市場經濟的地位,所以城市活動也隨之活躍起來。而且可以說,城市(節慶)活動本身已經成為21世紀新一輪城市競爭中的新經濟、新視點,其關聯性、輻射性和帶動性廣被認可和看好,大連、濰坊、博鰲、青島、南寧、曲阜、吳橋等城市/城鎮紛紛因為城市活動而魅力四射、揚名天下!

7. 小區文化牆的意義有哪些

文化牆是以倡導文明、宣傳公益、健康運動、綠色環保、宣傳新城市文化、推動城市品牌建設以及幫助城市提升 品牌形象為己任。把牆景美化作為支持城市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的一項行之有效的載體,與改善美化城市街景結合起來。把城市的形象品牌有效融合。描繪和諧、文明、人文、藝術的城市風景線。

文化牆(文化景牆)林立的高樓,滾滾的車流,紛雜的色彩……趨同的現代元素令人渴望於找回城市的個性。尋覓中,我們發現唯有文化才能賦予一個城市獨特的氣質。文化流淌於城市的歷史,散落於城市的街巷,浸潤於城市的民俗。

傳承中國孝道文化,唐語磚雕二十四孝文化背景牆展示牆面,為弘揚孝道起到了積極的左右,唐語磚雕二十四孝不僅圖案精美,而且工藝精湛。城市建起"文化牆"熱潮澎湃,營造出城市文明的新風尚。

文化讓城市充滿內涵,文化使城市風情萬種。文化牆人們苦於為城市文化尋找空間,何不啟用閑置的圍牆?美麗的圖畫和精緻的文字將使這些圍牆神采飛揚,成為彰顯個性,傳播文化的新興載體--文化牆。它摒棄無章的塗鴉和粗陋的文字,代之以融藝術

也許你揮不出鏗鏘有力的書法,也許你描不出五彩斑斕的畫面,也許你譜不出沁人心脾的旋律,也許你舞不出柔美輕盈的步伐,也許你刻不出巧奪天工雕塑。但,你可以擁有隻屬於自己的海市蜃樓。

8. 社區文化活動都有哪些

社區文化活動有花卉布藝製作、唐燈製作、手工皮具體驗、手工香囊、環保布藝袋製作、藝術扎染DIY圍巾、插花體驗活動、社區籃球賽等活動。

1.開展植樹護綠活動:業主、物業人共同參加,在綠化養護人員的指導下,對園區綠地進行清理和養護,體會園區優美整潔環境來之不易,強化園區人從愛綠護綠的意識,倡導「綠色、環保的生活理念。

2.兒童繪畫展:服務中心組織業主、小業主上繳個人精品圖畫,由物業服務中心向全體業主展示;與繪畫顏料銷售商合作,推出厘米繪畫,小業主現場作畫,銷售商提供顏料。

3.全國消防日,全民學消防:物業配合市消防大隊開展形式多校報 消防宣傳活動,提高市民的消防安全意識,排除火災隱患。

4.足球友誼賽:業主們經過幾周的專業課訓練,積累了足球運動技巧,綠茵場地上,每一個運球、傳球、射門都是那麼的認真,「凝聚力」、「團隊精神」這一刻已經種在成長的心路歷程上。

5.書畫苑活動:書畫苑亦為廣大書畫愛好者建立溝通交流平台,滿足大家對藝術作品交流、展示的文化需求。

6.鮮花手繪課:鮮花手繪課日日滿場,花藝師手作鮮花束忙的應接不暇,永生花精油、鮮花手工護膚皂精緻禮品相送,十種花果茶、四款花卉草本糕點讓味蕾充滿創意。花的美好清澈了每一個心靈!

網路-社區文化建設

閱讀全文

與小區民俗文化與電影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石頭的故事電影網 瀏覽:979
七十年代的日本電影市場特質 瀏覽:850
75電影院 瀏覽:34
勁爆動作功夫電影 瀏覽:256
怎麼給剪輯的電影排順序 瀏覽:610
2018電影寂靜 瀏覽:888
日韓電影免費觀看網址大全 瀏覽:689
古天樂阿就是什麼電影 瀏覽:90
號大電影 瀏覽:947
2017新電影百度雲 瀏覽:480
韓國愛情動作電影迅雷下載下載地址 瀏覽:435
台灣八十年代武俠電影大全 瀏覽:184
黯然煲仔飯周星馳電影 瀏覽:850
動畫最火的電影 瀏覽:148
手機怎麼下載電影視頻剪輯 瀏覽:827
美國電影古宅驚魂 瀏覽:747
電影泰國鋼琴家 瀏覽:885
校園暴力電影推薦韓國電影 瀏覽:560
女人的心機美國電影 瀏覽:988
今天中影國際影城有什麼電影上映的電影 瀏覽: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