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天堂 > 柞水電影院

柞水電影院

發布時間:2022-09-20 16:12:17

A. 西安有哪些古建築

大雁塔

B. 張藝謀原名叫什麼

他的本名 原叫張詒謀

很多人並不知道,張藝謀最早的名字叫張詒謀,是張藝謀的外公取的。詒謀,有遺傳了祖先某種謀略智慧的意思。張藝謀外公對「詒」字的理解是「詒者勛也」,是期望他在未來建立功勛,光宗耀祖。


C. 柞水縣電影院演過熊出沒奇幻空間嗎

應該是演過的,
只要是院線的影片現在全國都是統一拍片的,估計是時間久了,你忘記了,肯定是放映過的。

D. 柞水縣的文化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置孝義廳後,文化工作由訓導署負責。
民國時期由教育科負責。1949年12月,柞水縣人民政府成立後,文化工作由教育科負責;1953年7月由文教衛生科負責;1956年由文教衛生局負責。1958年12月撤銷柞水縣建制,並入鎮安縣。1961年9月恢復柞水縣建制,文化工作仍由文教衛生局負責。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文教衛生局處於癱瘓狀態。1968年9月,成立柞水縣革命委員會,文化工作由政工組負責。1970年恢復文教局,文化工作仍由文教局負責。1981年成立文化局,文化工作由文化局專管。
1953年成立文化館,負責群眾文化工作,兼管圖書、報刊借閱、閱覽。1981年成立圖書館。1957年8月,將石鎮業余劇團改為縣辦職業劇團。1958年12月因撤銷柞水縣制,將柞水劇團並入鎮安劇團。1961年恢復柞水縣制後,1971年成立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1972年擴充演職人員成立文藝宣傳隊,1979年改為柞水劇團。
1965年成立柞水縣電影管理站,1980年11月改為柞水縣電影發行放映公司。 民國23年(1934),柞水成立圖書館,藏書300多冊,多為經史子集。25年(1936),因戰亂藏書被毀,圖書館遂廢。29年(1940)8月,成立縣城民眾閱報室及問事處,有《西京日報》、《中央日報》、《四區民報》及《陝行匯刊》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4年縣文化館購進各種圖書500冊,訂購中央和省級報刊8種,由文化館一名職工專門負責圖書借閱和報刊閱覽。1958年藏書增至2000多冊,報刊增至15種;1965年藏書增至5000多冊,報刊增至32種;1966~1968年「文化大革命」武鬥期間,停止圖書借閱和報刊閱覽,1969年恢復。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重視知識,重視人才,人們的求知慾大增。1981年成立圖書館。1992年藏書增至25740冊(柞水縣平均6人有書一冊),訂報刊97種,職工增至5人。
1954~1958年,年平均借閱圖書412人(次),閱覽報刊1128人(次);1962~1964年,年平均借閱圖書813人(次),閱覽報刊2127人(次);1979~1982年,年平均借閱圖書1013人(次),閱覽報刊3162人(次);1983~1992年,年平均借閱圖書3967人(次),閱覽報刊102267人(次)。
1983~1992年,年平均借閱圖書的人(次)數相當1954~1958年年平均人(次)數的9.62倍;1983~1992年年平均閱覽報刊的人(次)數相當1954~1958年年平均人(次)數的90.7倍。1984年後,各區、鄉文化站相繼購進圖書5238冊,訂報刊17種,年平均借閱圖書1500人(次),閱覽報刊4436人(次)。城關、鳳鎮、紅岩寺、蔡玉窯中學及縣工會,共有藏書34872冊,訂購報刊107種,年平均借閱圖書2136人(次),閱覽報刊13642人(次)。

E. 悲情母子在哪裡拍攝的聽說是在陝西柞水是嗎

是在陝西省商洛市的柞水縣鳳凰古鎮拍的,鳳凰古鎮屬於柞水溶洞國家地質公園。有空可以到景區參觀,古鎮屬於明清兩代的老建築保留下來的老街,曾拍攝《悲情母子》、《鄉鎮》、《院長大人》以及電影《玩命時空》等

F. 家鄉巨變作文

家鄉巨變作文1

清晨,蔚藍色的大海擁著一輪紅日展現在我的眼前:海水在陽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藍瑩瑩的海好似一面玻璃鏡,映著藍天,映著白雲,映著我們的雙眼。潔白的浪花從睡夢中醒來,又開始了她一天的呢喃……看著這一幅幅秀麗的景色,聆聽著大海這熟悉的浪濤聲,哦!我陶醉了,醉在一個千礁石島上,醉在一塊富饒的土地上……

「麒麟出東海,明珠落平潭,千礁百島神仙境,詩情畫意在人間……」聽,平潭之歌正在美麗的海島上唱響,讓我帶你一同走進我美麗的家鄉——平潭島,一起去感受它的巨變吧!

我們的家鄉是全國第五大島,福建省第一大島。四面環海,享有「海濱沙灘冠全國,海蝕地貌甲天下」的美譽,是國家級旅遊勝地。目前,它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正在實現由海防前哨到開放前沿的華麗轉身。

自從平潭成為綜合實驗區後,它的變化更為明顯:你看,原先並不寬敞也不平坦的公路已變成寬敞、筆直的柏油馬路;馬路上來來往往、川流不息的車輛除了兩輪的摩托車和普通的四輪車外,更多的是賓士、寶馬、奧迪、保時捷等名車;馬路兩旁隨處可見的垃圾被綠草茵茵、鮮花盛開的綠化帶所取代;橫沖直撞、無視交通規則的司機也學會了盯著紅綠燈,做一個文明的駕駛員。

再看,原來雜草叢生的一個個小山包如今已被那一棟棟造型別致、直入雲霄的高樓大廈所取代;各家門前的小院落如今變成了環境優美、管理規范的小區,成為大人、小孩休閑、活動的公共場所;過去,多高的樓只能靠兩腿向上爬,如今,再高的樓,只要幾秒鍾電梯就能把我們送到目的地。

過去,四面環海的平潭島,人們出行是多麼不便,如今,那海面上多了既像彩虹又像巨龍的建築——萬眾矚目的「海峽大橋」,它帶著我們飛躍大海,人們再也不用望洋興嘆了。海峽大橋的建成,拉近了我們平潭島同外界的距離,也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商機。每天經過大橋來我們這兒旅遊觀光或投資做生意的客人與日俱增。

目前,我們實驗區的許多大項目、大工程都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環島路正在修建;平潭至福州的高鐵站也已經動工;五星級國際酒店已經開建,從此將改寫平潭沒有五星級酒店的歷史;在海峽大橋之外,與福州空港相連的平潭二橋(長樂古槐至平潭高速公路)目前也在積極籌建之中……

迎著輕柔的海風,聆聽著美妙的濤聲,我再一次陶醉了,醉在家鄉蒸蒸日上的發展中,醉在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上。「海西春潮湧,麒麟現東方」,平潭的宏偉藍圖已經在我的腦海里勾勒出來了,我將更加努力學習,長大後用知識和智慧把自己的家鄉——平潭島建設成一座舉世矚目、璀璨奪目的現代化海濱城市!

家鄉巨變作文2

呦!一條條泥濘的山路不見了,嗬!一座座陡峭的土坡鏟平了,呀!一間間破舊的土房不見了!它們在哪呀?哦,原來它們換了新裝,泥濘的山路變成了平坦的柏油馬路,峻峭的土坡變成了平川,破舊的土房變成了廣闊舒暢的樓房。這是哪呀?這是我那美麗的家鄉——柞水。

憶往昔,人們砍伐樹木給自己家造房,導致沙塵暴、狂風雨成了「常客」,無數良田毀於一旦;無所控制的開墾荒地,使土地越來越貧乏,幾乎種不出莊稼;天天燒香拜佛,碌碌無為,使莊稼一每天的枯敗下去,直到顆粒無收;從前有著「重男輕女」的思維,不讓女孩去上學,而是做一些家務活或農活。

看當初,人們的文化素質促提高,明白了,樹木可能抵擋沙塵暴跟暴風雨的襲來。於是,紛紛拿起鋤頭、水桶、樹種……在幽谷跟門前植樹,從此,沙塵暴、暴風雨成了「稀客」,村民明白了無所把持的開墾土地會使土地貧乏,就打算土地,循環利用土地,村民人在電視中懂得了燒香拜佛是迷信,什麼用都不,相反,用科學種植方法,使莊稼大獲豐收,人們安居樂業,政府在城市建立起了一所所學校,又奉勸著一位位家長,讓他們讓孩子上學……終於,大部分孩子都上了學,圓了多年的讀書夢!

當初,貧苦掉隊的家鄉正緩緩的變得美麗、繁榮富饒。

漂亮的故鄉,我愛你,愛你的山清水秀,愛你的燕語鶯聲,更愛你的俏麗與茂盛!

家鄉巨變作文3

一天晚上,我們一家人坐在茶幾旁聊天。我問公公:「以前我們的家鄉怎麼樣,美嗎?」公公打開話匣子,說:「哪有啊!以前的生活和現在的生活可沒法比。」

公公又說:「以前住的房子是土坯房,只有兩間。房子里有昏暗又潮濕,一到晚上,因為捨不得點燈,所以伸手不見五指。那時候,誰家要是有一輛自行車,那可真是『稀世珍寶』,可不能輕易借給別人。沒車的人出門都得靠雙腳,想去泉州也只能走著去。」

現在的生活和以前對比,那可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人們穿的衣服各式各樣,五顏六色,美麗極了!穿小了穿舊了,隨時可以買。人們吃膩了大魚大肉,倒懷念起以前的粗茶淡飯。我家現在住的是磚頭砌成的五層高樓,房間又寬敞又明亮,我還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小天地呢!現在每家每戶都有自行車、摩托車,有的還買上了小轎車,走路倒成了健身運動。

這些翻天覆地的變化,都要歸功於改革開放;歸功於中國共產黨召開的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讓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讓我們能快樂地享受著改革開放的碩果。我想:擁有如此優越條件的我們應該努力學習,這樣我們的祖國才會越來越富強,人民的生活才會越過越紅火。

家鄉巨變作文4

在山東省的.東北部,位於黃河入海口的三角洲上,有一座美麗的城市,那就的我的家鄉——東營。

那裡是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近年來,那裡有著巨大的變化。過去的舊東營非常貧窮,到處是鹽鹼地,坑坑窪窪的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那裡以前的人沒有文化,好多人一輩子都沒有見過山,你說過去的東營是不是很落後啊?

但是,現在的東營看不到這些了,只能看到進步的科技代替了牛馬等工具。地下豐富的石油資源把那裡變的富饒起來,在寬闊的柏油馬路上行駛著各種型號的汽車,大小不一,形狀各異,也不伐名牌車。道路兩旁許多高樓大廈拔地而起,高聳入雲,有好多人也建起了自己的小洋樓,買上了私家車,。現在幾乎每個村子都有寬敞明亮的學校,請的是高級教師,為了教育好下一代不惜代價,造就了新一代的有文化有素質的東營人,我好像已經看到了未來的東營人多麼文明,多麼偉大。現在那裡的人不會不知道山是什麼樣的,是因為那裡富了,有空時經常出去旅遊。需多的名山大川他們都知道。

現在的家鄉雖然很美麗,很富饒,但是,等我長大了一定要回去把它建設的更美麗,更富饒。

我愛我的家鄉,我愛我的東營,我更愛我們的祖國。

家鄉巨變作文5

由於暈車比較厲害,我五年沒有回老家看爺爺了,非常地想念他們。這次國慶節我和爸爸媽媽回到老家,這次和上次回家相比,家鄉有了180°的大轉變後,真是感覺好極了。

一變是道路

在我們回去的路上,走的全是高速公路,只需三個小時就可以到家了,並且道路走起來非常平坦,整個回家的路上只出現過一小段不平坦的路。記得我四歲回老家時,道路簡直沒法走,由於暈車讓我嘔吐了好幾次,並且全是鄉下公路,幾乎沒跑高速公路,整整坐車坐了一天才到家。看,交通方便了,什麼都方便多了。

二變是房屋

家鄉對我的印象是一個字「土」,因為家裡的房子全是土坯房,可是這次我走進家門一看,滿院子不見土坯房的影子,接替土坯房的卻是一座座結實的水泥房,一共有四座,加起來,比我家的房子不知道大多少倍。睡覺時,我輕輕地摸了一下牆,卻不像那次那麼臟,取而代之是光滑的牆壁。

三變是電器

在我的印象中家鄉不光房子「土,」家裡電器也很舊,上次奶奶家是黑白電視,而這次奶奶家有很大的彩電,還用上了電磁爐,再說我奶家,吃水,自已家有井,並且還有潛水泵,電源一合,那天然礦泉水就流了出來;想吃面條很容易,不用手擀,也不用去買,奶奶家有電動軋面條機,你說方便不方便啊!爺爺奶奶的生活真的便利多了。

看,短短的五年時間,家鄉變了這么多,爺爺和奶奶過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全家人高高興興地坐在一起說著,笑著……

家鄉巨變作文6

60年以來,家鄉人民的生活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

聽奶奶說,她小時候的生活很困苦,每天放學回家要幫她媽媽做很多的活,不象我一回家就寫作業,什麼家務事也不用做,她們那時候的教學不象我們現在這么多門課程,她們每天只學語文、數學這兩門課,家庭作業很少;她們小時候的書包食用破布拼湊而成的,不像我現在的書包那麼漂亮;當年,她們上學的路全是泥巴路,一下雨新中國成立60,路就會打滑,人們經常滑到,而我上學的路是水泥路,下雨天不用穿膠鞋,照樣騎自行車上學,很輕松;小時候,她們難得吃上一次米飯、豬肉,她們一年中吃得最多的是米湯、鹹菜。而現在,隨著經濟飛速發展,我們每家每戶都能吃上噴香的米飯,鮮嫩的紅燒肉;每當夏天到來,奶奶家裡沒有電風扇,連兩分錢的冰棍也買不起,現在經濟好了起來,孩子們能吃到各種各樣可口的冷飲。奶奶小時候穿的衣服都是她的姐姐穿小了給她穿,而現在,有些小姑娘一天換一套衣服,只要有一點舊的就不要了;冬天時,奶奶一個月才能洗一次澡,現在的姑娘天天可以洗澡。

小時候,奶奶總盼著不要挨餓挨凍,有新衣服穿,有米飯吃,有大一點的房子住……現在,奶奶的願望都一一成真了。

和奶奶我的生活相比,我感到無比的幸福!我會珍惜今天的一切,努力學習,將來吧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讓家鄉和全國人民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家鄉巨變作文7

我的家鄉坐落在大運河畔,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小城,美麗如畫的荷藕之鄉——寶應。

近幾年來,家鄉有著很大的變化,你們知道嗎?聽我來講一講吧。

寶應從一個不起眼的小縣城,到了熱鬧繁華的大縣城。其中最顯眼的是鋪在開闊的田野上一條陽光大道--寶應大道。寶應大道西到寶應環城路口,東至京滬高速公路寶應段路口,路面寬闊平坦,一盞盞美觀的路燈照亮行人前面的道路。走在這條路上,一陣陣微風輕輕拂過,你會感覺很舒服。路邊有不少建築,如新建車站、新的縣政府、大上海國際公寓等,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不少住宅小區已經有了十幾層高的樓房,還安裝了電梯。路兩旁的長方形花壇里開著五顏六色的小花,環境非常優美。以前老城區路面坑坑窪窪,路燈已經不那麼亮了,下大雨時有些房子還漏雨,與如今的新城區比起來,簡直是天壤之別,寶應商業街,一個比一個的繁華。

寶應的經濟正在發展,城區的周圍荒地也變成了一排排非常漂亮的高大的樓房,城區周圍也擴建了許多工業園區,有許多外商也紛紛來到寶應投資辦企業。

啊!這就是我的家鄉,它的變化真大呀!經過不斷地創建後,它將會變得更繁榮,更美麗!

家鄉巨變作文8

我清楚地記得,那裡原本是個美好的地方:大大小小的樹多得樹不清,令人看得眼花繚亂。那一排排的樹,棵棵把腰挺得直直的,有的像堅強的戰士那著槍一樣,有的像身強力壯的小夥子,還有的像軍人似的,一動也不動......它們日日夜夜「守護」著整個村莊,只要有一點風吹草動,它們就摩拳擦掌,准備迎戰;一條條清澈的小溪里,小魚兒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一棵棵大樹倒映在清凌凌的溪水裡,顯得更綠了;一片片雲朵倒映在清凌凌的溪水裡,顯得更白了;無邊無際的天空倒映在清凌凌的溪水裡,顯得更藍了。那裡的環境如此之好,誰不希望居住在那兒呢?

可是,我發現,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家鄉的景色完全不同了:居民們隨意砍伐樹木,使綠色漸漸減少,它們再也不像堅強的戰士,不像一動不動的軍人,而是像奄奄一息的病人,像生命垂危的老人!變了,變了,一切都變了!那蔚藍的天空不再藍了,那清澈的小溪不再清了,那牛奶般的雲朵也像被黑水淋了的被子,不再白了......

罪魁禍首就是居民們!是愚昧的居民們!居民們隨意砍伐樹木,隨意把污水倒進小溪里,隨地丟垃圾,隨地吐痰......是居民們的所作所為才造成家鄉災害的!

啊,家鄉!你變了,變得不再美麗,變得面目全非......

我多麼希望這個重大的發現能引起居民們的注意,使他們重振自己美麗的家園啊!!!

家鄉巨變作文9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們的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記得去年,我的爸爸外去打工,好幾年才回來,結果回家後,發現自己原來的家不見了,眼前是一片片高樓大廈,再也找不到原來的瓦房了,他簡直不知道自己在哪兒了!於是,他趕緊拿起手機給家裡打電話,當時剛好我在家,我一聽是爸爸回來了,連喊:「爸爸回來了!爸爸回來了!」興沖沖地下樓去接爸爸。

到了樓下,看到發呆的爸爸,我忍不住笑著說:「我們的家早搬到了樓房裡了,再也不是以前小瓦房了。」爸爸這時才恍然大悟。感慨地說:「家鄉的變化可真大啊!」

我還聽奶奶說:「以前的房子都是自己用泥土和草堆成的,現在呢,一間房子30多萬!這對於以前來說就是天文數字啊!以前的人家一家有一部電話就非常富有了,現在幾乎人人有手機,而且功能越來越多,簡直是十全十美。以前人家吃著稀飯,連饅頭都沒有,更別說填飽肚子了,而現在,天天都有包子吃,吃不完還仍了,真是太浪費了。」

奶奶的話說得很有道理,家鄉的變化的確很大,我覺得,這都與祖國的強大有關。我們愛家鄉,我們更愛祖國!

家鄉巨變作文10

每當村子裡夜幕降臨,華燈齊放,在社區大院里村民們就伴隨著歡快的鑼鼓聲扭起秧歌來,你們看,這里真是熱鬧!

這幾年,家鄉變化可大了!各家各戶都住上了標準的房屋和嶄新的樓房,村子裡的所有路面都是筆直平整的硬化路面,有供人們學習娛樂的活動場所,大部分人家出行都開上了小車。

村民變富裕了,精神生話也充實了,這從我媽媽身上就能看得出。前幾年媽媽只知道在幹活,可現在一到農閑,媽媽就扭起了秧歌,還是村子裡秧歌隊的義務輔導員。她變的精神煥發,扭起秧歌來不知疲倦,是秧歌隊里的積極分子。教起秧歌來很認真,隊員們每個動作必須做到家才可以。秧歌隊經常義務演出,前幾天還在鎮里得了一個一等獎。媽媽是個大忙人,都快要成了「明星」了,左鄰右庄都知道她。我村社區里還建有兒童俱樂部、庄戶劇團、農家書屋、體育鍛煉中心等學習娛樂場所,平時來鍛煉學習的人們還真多!

你看,我的家鄉變化多大呀!人們變得更富裕了,村莊變得更整潔了,人們的精神世界也變得越來越充實了。

家鄉巨變作文11

曾幾何時,人們眼裡的周口,垃圾滿天飛,路上的行人亂闖亂撞,大小車輛亂停亂放,路上經常出現堵車、撞車、闖紅燈、逆行、非機動車走機動車道的現象,還有些做小生意的叔叔阿姨將物品擺在店外……如今,周口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過去的周口已經不復存在……

現在走在七一路上,你會有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道路由窄變寬,地面也被修得平平坦坦,再也不見堵車、逆行等現象了。原來道路被一些流動商販據為己有,影響車輛、人員通行,還有一些建築垃圾被隨手丟在路邊,有些不小心的小朋友經常因此而摔倒。現在,流動商販越來越少,路邊上再也看不見磚瓦、石子了。

原來,爸爸上班走時腳上的皮鞋擦得鋥亮,可中午回來時,腳上的皮鞋好像穿上了一件灰色的大衣。現在,爸爸的皮鞋再也不用每天擦了,因為道路干凈了。我還驚奇地發現,因為一點兒小事發生爭吵的現象不見了,大街上的人都很有禮貌,見面問好,不小心做錯事也以一句「對比起」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且,現在再也看不到闖紅燈的車輛和行人了。

這就是周口——我的家鄉,它正以嶄新的面孔屹立在世人的面前。

家鄉巨變作文12

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們的家鄉——營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三十年裡,我們這座有著悠久歷史的海濱城市處處煥發著勃勃的生機,下面就讓我們隨著歷史的車輪以營口開發區一角來領略一下我們的家鄉營口在這改革開放三十年間發生的巨大變化。提起營口開發區,我們不由得想起三十年前的那個營口小漁村,低矮的小平房,泥濘的鄉土道,不便的交通,而如今我們的營口開發區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在我們的政府正確指引下,舊貌換新顏。2008年,對於營口開發區來說是不平凡的,在北京舉辦的「2008城市盛典」頒獎大會上,營口開發區從全國43個參加競選的城市中脫穎而出,獲得中國2008年最具投資價值的開發區獎,成為魅力四射的現代化、生態化港口城區。驕人的成績,來自營口開發區高起點以發展的戰略和「環境建設年」活動深入開展。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和國內自然災害等諸多不利因素,營口開發區積極採取應對措施,繼續保持了經濟高位增長、社會各項事業蒸蒸日上的喜人態勢。營口開發區「五區、三帶、四廊、兩園」開發建設成果豐碩,現代化、生態化城市魅力顯現。南部新區開發快速推進,區投資服務中心、鞍鋼公寓等已投入使用。金泰海景和高檔酒店即將竣工。道路、綠化、亮化、水系改造等配套功能進一步提高,濱海新區形象進一步展現。老城區環境明顯改善,高質量進行社區的環境改選,路燈安裝、道板更換,高檔次完成主要廣場、樓宇亮化和城市雕塑工程,城市品位進一步提升。三條旅遊帶初見形象,新海濱浴場按期對外開放。營口望兒山母親節獲首屆「節慶中華——最佳主題活動獎」,旅遊風景區,全年接待遊客328萬人次。綠色生態走廊基本完成,累計投資額4.38億元,開展了以路面、山體等為重點的城鄉大綠化,總面積400多萬平方米,彰顯生態開發區的新魅力。經過兩年的艱苦奮戰,總長138公里的「六橫六縱大路網全面貫通。營口開發區作為環渤海經濟圈和遼寧」五點一線「的疊加區域,伴隨著」遼寧五點一線「上升為國家戰略,將創造更多的發展楊遇,推動經濟又好又快以展。改革開放,為中國立下了大功。改革開放,讓我們過上了好日子!是改革開放,讓中國過上了好日子!我們要感謝鄧小平爺爺,是他,讓我們中國沒有了戰爭,沒有了鬧革命,和平一片,幸福一片!

改革開放,一定會讓中國的日子更加美好!

家鄉巨變作文13

家鄉環境的變化赤峰市翁牛特旗廣德公中心小學唐小雪我曾幻想著有一天,我的家鄉能變得非常美麗:有清凌凌的水,藍瑩瑩的天,綠茵茵的草。聽爸爸媽媽說,他們小時候的家鄉,就是我幻想中的樣子,那時候,山上長年綠樹成蔭,樹下野花盛開,山腳邊的小河清澈見底,有許多小魚自由自在地游著,夏天孩子們在小河裡戲水,小魚偶爾會咬你的腳;冬天,小河一片潔白,這時又成了孩子滑冰的樂園。湛藍的天空,清新的空氣,沒有一絲污染,人們在這個小村子裡過著幸福的生活。

可是,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人們覺得樹能為自己造福了,就無節制的亂砍濫伐,山上的樹一天天少了,裸露的土地慢慢擴大,再加上人們亂倒垃圾。清澈的小河不告而別,樹木蔥郁的小山也不知道去哪兒了,孩子們歡快的童音再也聽不見了。人們眼前的生活似乎是好了,可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等待自己的將是什麼?當風沙席捲村子時,連續幾年的旱災,導致顆粒不收後,人們終於品嘗到了自己種下的惡果。但他們不知悔改,更有可笑的人說,老天真是太反常了。家園只有一個,地球不能克隆。破壞自然環境的人醒悟吧!我們對自然的每一點傷害,它們終究會以另一種方式降臨到我們的頭上。請愛護身邊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水,讓天更藍,水更清,草更綠,花更艷。珍惜自然資源,共營生命綠色。

家鄉巨變作文14

以前,每到五六月份,我就吵著讓媽媽給我買楊梅吃。可是媽媽總說:「村子裡種楊梅的人家少,很難買到,我又沒空去城裡買。」不錯,以前像我們這種生活條件差一點的人家是根本捨不得去買楊梅吃的。人們看到那紅通通的楊梅就像是看到寶一樣,眼睛眨也不眨,都看得流口水了,可是一聽價錢,要五十元錢一斤,一般的老百姓就只有乾瞪眼的份了。媽媽給我買了幾個楊梅,我就小心翼翼地捧著,瞪大了眼看著,把它當珍寶似的,總也捨不得吃。可是現在想吃楊梅,那不再是什麼難事了,現在賣楊梅的商販滿街都是,最好的也才八九塊一斤,便宜的時候幾毛錢也能買上一斤。因此我們石屏還有一個特殊的節日——楊梅節。

出家門口走七八分鍾的路程就可以來到楊梅森林了,為什麼這么說呢?請聽我細細道來:我們村子裡平均每家每戶都種著二三十棵楊梅樹,村子裡一共有一千三百餘戶人家,於是就有了成千上萬棵楊梅樹,平均每棵楊梅樹要結十公斤楊梅。到了六月份中旬,楊梅全部成熟了,一個個紅似火的楊梅夾在綠葉之間,那美簡直讓你無法形容。你可以拿幾張報紙到小森林裡來,一邊乘涼,一邊吃楊梅。你睡在報紙上,張著嘴巴,風兒姐姐就會摘一個又大又紅的楊梅,把你當小寶寶一樣,輕輕放進你的嘴裡,這時,酸甜的楊梅汁會在你在你嘴裡蔓延開來,讓你忘卻所有的疲憊。這片楊梅森林就像是人間的仙境,就像是世外桃源,就如同是我們亞花寨人的掌上明珠,是我們家鄉的驕傲!

你不知道,我們這兒的楊梅樹個子可高了,最高的達二米五,比小巨人姚明都還高,最矮的也有一米七。再說那葉子,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特別的綠,像塗了一層油似的,綠得發光,綠得發亮。風婆婆一吹呀,楊梅就彷彿是在跟我們招手,歡笑著,翻滾著,在對我們說:遊客們,我代表所有的楊梅同胞歡迎你們。我們這兒的楊梅可有意思了,近處的楊梅樹呈嫩綠色,遠一點的楊梅樹呈翠綠色,再遠一點的楊梅樹呈墨綠色。我們這還有一個傳說,說我們這里人傑地靈,小姑娘吃了嫩綠色楊梅樹的楊梅能變得更美麗,小男孩吃了翠綠色楊梅樹的楊梅能變得更聰明,老爺爺、老奶奶吃了墨綠色楊梅樹的楊梅能變得更年輕。

家鄉的變化太大了!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巨變」。我要努力學習,讓家鄉的變化更大,到那時候你一定不知道要用什麼詞來形容我美麗的家鄉變化大了!

家鄉巨變作文15

從過去到現在,我的家鄉——慈溪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聽年紀大一點的老人說,以前,我們這里非常窮,公路上難得看見一輛車子,路旁壓根就沒有什麼商店、修車店、電影院等。到處是爛土牆、破瓦房。屋子裡黑暗又潮濕,地上是一個個泥坑。下雨天,院子里村道上全是泥濘不堪的爛泥巴,一腳踏下去,鞋子就再也拔不起來了。屋頂漏水,屋子裡到處是接水的瓶瓶罐罐。以前沒有自來水,只能接下雨天的雨水來喝。遇到乾旱的年份,就要到很遠的井裡打水喝。人們吃不飽,穿不暖,日子真的很苦很苦。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日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改革帶動了人們的積極心,帶動了經濟的發展。原來的破草房、土瓦房變成了一座座高樓大廈。泥濘的道路變成了寬闊平坦的水泥路。路上的小汽車是一輛接著一輛。家裡有自來水、有飲水機,再也不愁沒水喝了。家家戶戶都用上了天然氣。屋子裡特別寬敞,有大客廳、廚房、衛生間大人小孩都有了自己的房間,睡的是席夢思床。家家戶戶都有了電飯鍋、電冰箱、洗衣機,不但裝上了電視、電話、計算機,出門還帶手機呢!慈溪人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各種高檔的4S店紛紛落戶慈溪,有寶馬、豐田、奧迪……哦,我們的家鄉還建了一座世界上最長的杭州灣跨海大橋呢!聽說5月1日就要通車了,奧運接力火炬這里通過。

啊家鄉的變化可真大呀!我愛我的家鄉!

G. 盤點張藝謀的四個老婆都是誰

張藝謀沒有4個老婆,只有2個。分別是肖華、陳婷。

1,肖華

1979年,張藝謀和肖華終於修得正果,兩人舉行了簡單的婚禮。988年在女兒張末7歲那年張藝謀由於種種原因與肖華離婚。張藝謀之後和鞏俐相戀8年也分了手,而後一直單身。

2,陳婷

陳婷,無錫人,1981年9月30日出生,曾是無錫舞蹈團舞蹈演員,傳聞稱曾在北京電影學院就讀 ,是張藝謀再婚妻子。育有三個孩子,大兒子張壹男、二兒子張壹丁和小女兒張壹嬌分別於2001年、2004年和2006年在北京出生。

(7)柞水電影院擴展閱讀:

張藝謀的名字是父親給起的,最初是叫張詒謀,父親是希望孩子將來能有所成就。張藝謀的祖籍為陝西臨潼,晚清時期家族已是臨潼市田市鎮大戶。民國初年,祖父從燕京大學畢業後擔任陝西柞水縣縣長。

張藝謀的父親張秉鈞曾經擔任國民黨軍需官,解放後在陝西省農林局工作。1949年西安解放前夕,29歲的張秉鈞迎娶就讀於西安的一所教會學校(玫瑰女中)的19歲女學生張孝友為妻,張藝謀的媽媽是西安交大二附院的醫生。1950年生下張藝謀。張藝謀有兩個弟弟,分別為張偉謀和張啟謀。

閱讀全文

與柞水電影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成龍的電影大全 瀏覽:572
泰國的一部電影老師 瀏覽:985
吳孟達全部電影大全 瀏覽:641
沈陽鐵西大天地電影院 瀏覽:837
大傻拍的電影 瀏覽:416
超級漂亮女主角高鑫電影 瀏覽:992
海綿寶寶大電影版全集 瀏覽:820
電影院聲學 瀏覽:694
2017年first青年電影展 瀏覽:264
法國電影小偷槍戰 瀏覽:524
國外教育題材的電影 瀏覽:987
法國超級間諜電影 瀏覽:310
遼化新視覺電影院排表 瀏覽:513
法國電影love完整版在線觀看 瀏覽:207
美國免費科幻電影推薦 瀏覽:37
韓國電影身材的面試 瀏覽:442
手機下載電視電影視頻 瀏覽:235
金星談泰國拍電影是哪一期 瀏覽:554
日本帶寺的電影 瀏覽:600
美人韓國版電影在線 瀏覽: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