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74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於何時舉行
第74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於2021年7月6日至17日舉行。
2020年5月,斯派克·李確認將擔任第74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主席。2021年1月27日,戛納國際電影節組委會發表聲明說,受新冠疫情影響,原定於5月11日至22日舉行的第74屆戛納電影節推遲到7月6日至17日舉行。
2021年6月,第74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陣容正式官宣。7月6日,第74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正式拉開帷幕。
第74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頒獎時主席出錯
當地時間7月17日晚,第74屆戛納電影節舉行了頒獎儀式。在頒獎典禮剛開始的時候,主持人詢問本屆國際評審團主席斯派克·李:「可以告訴我們今晚宣布的第一個獎項是什麼嗎?」
斯派克·李欣然答應,然後展開手中的頒獎名單,想也沒想直接從第一個名字開始念:「金棕櫚大獎的歸屬是《鈦》……」一時間全場嘩然。大概是誤會了主持人的意思,本屆主席一時口誤,將今晚最大的懸念直接揭曉。
不過隨後,在兩位評審團成員塔哈·拉希姆和梅蘭妮·羅蘭的幫助下來,斯派克·李迅速鎮定下來,強掩尷尬地告訴大家,這對拍電影的人來說是「do over」,讓我們假裝一切沒有發生,重頭來過。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第74屆戛納國際電影節
2. 戛納電影節在哪裡舉辦
戛納電影節在法國舉辦。戛納國際電影節,亦譯作康城國際電影節、坎城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46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和國際A類電影節之一。
戛納電影節
戛納電影節與柏林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為「金棕櫚獎」。
戛納國際電影節分為「主競賽」、「一種關注」、「短片競賽」、「電影基石」、「導演雙周」、「國際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等單元。
戛納國際電影節的宗旨在於推動電影節發展,振興世界電影行業,為世界電影人提供國際舞台。第74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於2021年7月6-17日舉辦。
3. 如何評價第 74 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獲獎影片《鈦》
鈦與普通女性電影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在於它不怕展示女性的身體,更不用說殺戮的正義了。鈦合金的女主人決不是一個「完美的受害者」。它不僅不完美,而且在某種程度上「非常糟糕」。觀眾無法取代自己的角色,實現復仇的樂趣,但當殺戮變得越來越激烈時,陷入快樂的聖人開始沉思。
4. 第74屆戛納電影節結果出爐,哪位女導演獲最佳影片金棕櫚大獎
7月17日,第74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落下帷幕。法國女導演朱利亞·迪庫諾憑其第二部作品《鈦》獲最佳影片金棕櫚大獎,此前女導演獲得該獎是1993年簡·康平的《鋼琴課》。
尤霍·庫奧斯曼恩的《六號車廂》和阿斯哈·法哈蒂的《一個英雄》獲評審團大獎。唐藝的短片《天下烏鴉》獲短片金棕櫚獎。
完整獲獎片單
最佳影片:
朱利亞·迪庫諾《鈦》
評審團大獎:
尤霍·庫奧斯曼恩《六號車廂》
阿斯哈·法哈蒂《一個英雄》
最佳導演:
萊奧·卡拉克斯《安妮特》
最佳編劇:
濱口龍介、大江崇允《駕駛我的車》
評審團獎:
阿彼察邦·韋拉斯哈古《記憶》
那達夫·拉皮德《阿赫德的膝蓋》
最佳男演員:
卡賴伯·蘭德里·瓊斯《內特拉姆》
最佳女演員:
西莉亞·史都斯坦《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短片金棕櫚:
唐藝《天下烏鴉》
短片評審團特別提及:
《Céu de agosto》
金攝影機最佳處女作獎:
達妮卡· 庫爾西奇《海鱔》(導演雙周單元)
以上內容參考界面新聞-第74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頒獎 法國女導演朱利亞·迪庫獲金棕櫚大獎
5. 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各國獲獎次數記錄
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各國獲獎次數記錄:
美國:18次
義大利:12次
法國:10次
英國:8次
日本:5次
丹麥:4次
比利時、前蘇聯、瑞典、聯邦德國、塞爾維亞、黑山:2次
阿爾及利亞、巴西、中國、捷克斯洛伐克、希臘、印度、伊朗、墨西哥、紐西蘭、波蘭、西班牙、瑞士、土耳其、韓國:1次
金棕櫚獎的獎項歷史
戛納國際電影節從1946年創立到1954年,最高獎項名為「國際電影節大獎」,獲得大獎的導演一般會收到當代藝術家打造的一份藝術品作為獎品。
1954年,電影節組委會邀請幾位珠寶設計師為電影節設計獎杯,要求主題要與戛納的自然環境相匹配。設計師呂茜埃娜·拉宗(Lucienne Lazon)從戛納海邊隨處可見的棕櫚樹獲得靈感設計出金棕櫚獎。同時棕櫚是戛納的象徵,非常符合宗旨。
1955年,金棕櫚獎首次成為電影節的獎杯。1964年至1974年期間,金棕櫚獎又恢復「國際電影節大獎」的名稱。1975年開始,金棕櫚獎固定。1998年,瑞士珠寶商蕭邦(Chopard)對獎杯進行了現代化的修改,使之更加與時俱進,具有現代生氣。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戛納國際電影節
6. 戛納電影節在多少年建立
戛納電影節創辦時間是1946年。
20世紀30年代末,法國有感於當時德國、義大利高漲的法西斯主義氣焰,特別是德國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在1936年大力運作萊尼·里芬斯塔爾拍攝當年的柏林奧運,之後便成為1938年的紀錄片《奧林匹亞》,強勢入圍1938年的威尼斯電影節並還奪下最佳外國影片「穆索里尼獎」;於是法國公共行政及藝術部長尚·傑伊接受菲利普·艾藍傑的建議,決定在戛納創立新的國際電影節.
第一屆電影節全名為「國際電影節」(Festival international film)。選擇戛納是因為那邊氣候舒適。
7. 第74屆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開幕,都有哪些中國明星現身紅毯
因為它每年都在法國夏納舉行,所以命名為法國夏納國際電影節。從1946年就已經開始舉辦,在每年的五月中旬舉行。是當今最具影響力的國際電影節之一,與柏林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我國有多部電影入圍過競賽單元,也有多部電影獲得過獎項。電影節的最高獎項金棕櫚獎採用符合標準的原料進行製作,具有環保意義,它的外形設計也獨具匠心,有五位大師花費40個小時以上時間進行手工雕琢,是電影節最令人夢寐以求的最高獎項。
法國迦納電影節雖然有延遲,但是能夠順利開展也說明疫情在法國以及國際上其它國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全世界人民還是應該在生活和工作中注意防控疫情。
8. 第74屆戛納電影節結果出爐,《鈦》登頂金棕櫚大獎,這部作品為何能獲獎
在第74屆戛納電影節中的結果也已經出爐了,並且我們可以看到《鈦》登頂了金棕櫚大獎,而大家對於這個結果也是非常滿意的,因為我們可以看到這部電影他的質量還是非常不錯的 ,而且戛納電影節也同樣說非常公正的,所以我認為這個結果還是非常令人滿意的。
而且在這部電影裡面,演員們的演技也同樣是非常好的,而且我們也可以看到主角們他們在裡面的表現也同樣是非常精彩的,所以我認為這個也同樣是非常不錯的,而且他們也同樣很好的將劇情也表現出來,所以我認為這個對於電影的質量來說也同樣是非常不錯的,而我認為這樣的電影也可以去獲得這樣的一個大獎的。因為從各個方面來說,這部電影還是非常精彩的。
9. 戛納電影節對於全球產業和中國電影有什麼重要性
戛納電影節是全球最大的電影交易市場。每年來自世界各地的數萬家參展商和片商前來電影市場。無論是放映規模還是放映數量都與其他電影節不同。粗略估算,全球每年70%的電影交易是在戛納完成的。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戛納電影節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全球電影產業的脈搏,同時也深深影響著中國電影。
中國電影在戛納呈現兩種面孔。一方面,是以張藝謀、陳凱歌為代表的第五代導演商業影片在戛納電影節上獲得了較高的熱門,另一方面,是以賈樟柯、婁燁、王小帥為代表的第六代導演在競賽單元上也頗有收獲。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當年中國大陸電影的兩極特點。
兩種電影均向世界展示了兩種中國特色電影,一種是較為奢華的中國古代獵奇圖像,另一種是當代中國的當下持續時態。兩種電影都在戛納獲得了較好的評價,售賣到了全世界。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全球電影市場的聯系越來越緊密。戛納電影節與中國的關系也在逐漸發生變化,但服務產業、服務影人,一直是戛納電影節的宗旨,未來也不會改變。
第74屆戛納電影節舉行頒獎儀式
當地時間7月17日晚,第74屆戛納電影節舉行了頒獎儀式。首先頒發的是榮譽金棕櫚大獎,電影節組委會專門邀請了義大利導演保羅·索倫迪諾作為特別頒獎嘉賓,將這個意義重大的獎項頒給了義大利影壇泰斗馬可·貝洛基奧,並且播放了貝洛基奧從影以來經典作品的混剪短片。
隨後揭曉的是最佳男演員獎,由最後一個競賽日上映的澳大利亞影片《內特拉姆》的男主角卡賴伯·蘭德里·瓊斯獲得。初次獲得表演大獎的卡賴伯·蘭德里·瓊斯情緒十分激動,一上台就連說「fuckfuck」,對評審團表達了感激,這個獎項對他來說意義重大。
卡賴伯·蘭德里·瓊斯在《內特拉姆》中飾演了1996年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亞瑟港大屠殺事件的兇手,29歲的馬丁·布萊恩特。他在影片中以精湛的演技,塑造了這個飽受精神疾病之苦的年輕人脆弱、浪漫又暴戾的形象。
獲得最佳女演員獎的是挪威影片《世界上最糟糕的人》的女主角雷娜特·賴因斯夫。這位女演員主要活躍在劇場,被法國國寶級女演員伊莎貝爾·於佩爾發掘,推薦給導演約阿希姆·提爾,從而主演了這部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