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幽默開場白
第62屆戛納電影節戛納電影節的開幕式也在高科技的布景裝飾下,立體感十足,讓你可以同時感受到這個國際性影展的簡潔和輝煌,開幕和閉幕式主持人法國影星愛德華繼去年的主持後,幽默風格得到戛納認可,今年再接再厲,承擔了開閉幕主持的雙重重任。他的開場白發揮更淺入深出,自然流暢,妙語連珠,逗得現場嘉賓笑聲不斷,具有深意。首先以電影就是工作 簡單而富有深意得詮釋了電影工作的技術含量、辛苦以及付出,談到電影就是另一種職業,工作就是一種健康,工作是很重要,一切都離不開工作,電影就是藝術家把自己內心細微的想法通過工作而表達出來;繼而提到細節,一切離不開細節,上帝和魔鬼都在細節之中,詮釋出電影製作的細節重要性;之後很經典的又以一句「把鹽給我」的台詞,詮釋了不同導演的風格,談到政治以及生活,道出電影的內涵「 一切都在為導演的表達思想服務「;最後以「工作和愛」結束刻開場白,光有工作沒有愛,光有愛沒有工作,會怎樣?
2. 電影節主持人開場白
要看具體情況,例如根據展播電影的名字、內容展開。
大學電影節一般都是為了普及電影文化,也可對電影起源發展做個小的概括方式來開場。
再有就是結合你們學校的文化來做一個電影推介。
3. 第64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的主要看點
執行主席弗雷莫 (Thierry Frémaux) 公布了本屆電影節入圍名單。
弗雷莫在介紹法國電影《征服》La Conquête入圍非競賽單元時,特別指出:這是一部非常特殊的電影, 是以2007年薩科齊總統競選為主題,是第一部描寫有關現任總統的故事片。與某些媒體謠傳相反,在選片過程中,電影節沒有收到政府有關部門的任何壓力,即文化部、法國國家電影中心CNC、以及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總統府,都沒有插手干擾,都沒有表示要電影節選入或者不選這部影片。相反,這些部門都要求電影節組委會保持他們一貫的獨立決定權。
香港名導陳可辛執導的《武俠》入圍了午夜放映單元,成為本屆戛納電影節華語故事片的唯一代表。主演甄子丹、金城武、湯唯等將齊聚戛納亮相,掀開《武俠》神秘外衣。陳可辛執導的《如果·愛》是2006年第二屆巴黎中國電影節的開幕影片。
新加坡華人名導邱金海(Eric Khoo)執導的「辰巳嘉裕」 「Tatsumi 」入圍了《一種關注》單元。這是一部改編自辰巳喜弘漫畫作品的動畫電影。
美國著名演員製片人羅伯特·德尼羅擔任長片評委主席,評審團8位評委中有兩位是中國香港影人:杜琪峰導演,製片人施南生。其他六位是:法國導演、張曼玉的前夫奧利維耶·阿薩亞斯,美國女星、劇作、製片人烏瑪·瑟曼,阿根廷女星、製片馬蒂娜·古斯曼,英國男星裘德·洛,查德導演馬阿馬-薩雷·哈隆恩。塞爾維亞導演 庫斯圖里卡擔任《一種關注》單元主席,短片單元及電影基金會評審團主席是法國導演龔德力,金攝影機獎評審團主席是韓國導演奉俊昊。
1998年創建的電影基金會從82個國家、360所電影院校的1589部畢業作品中篩選了16部影片,其中兩部動畫片,分別來自亞、歐、拉美洲的11個國家。
自2005年,戛納電影節委託電影基金會組織工作室,作為鼓勵電影創作的新舉措。工作室每年從全世界挑選出15部長片電影拍攝計劃,邀請其導演參加電影節,在電影節期間幫助導演與其他電影專業人員建立聯系,以促成影片進入實質拍攝階段。2015年中國有廣東青年導演黃偉凱的《現在是過去的將來》入選。
2011年嘎納電影節又創立了《短片單元》,將短片競賽單元和短片角合二並,以此扶植短片的推廣。其金棕櫚獎也將在閉幕式上頒發。
28歲的法國年輕女明星梅拉妮·洛杭擔任電影節開幕式和閉幕式的司儀。她選中話劇作家和導演尼可拉·貝多斯撰寫幽默輕松的開場白。
美國著名導演伍迪·艾倫的新作浪漫喜劇《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 將於5月11日在Lumière大廳拉開戛納電影節帷幕。開幕式上將向義大利導演貝納爾多·貝托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 頒發榮譽金棕櫚獎。他在1987年執導了中意合拍影片《末代皇帝》。
2004年創立的戛納經典單元在5月12日的開幕影片是1970年由美國女星費`唐娜薇Faye Dunaway主演,男友攝影師傑瑞·夏茲堡Jerry Schatzber執導的第一部電影《顛倒眾生一美人》Puzzle of a Downfall Child。今年戛納電影節海報上也正是這位導演攝下的費·唐娜薇的玉照。
5月12日晚《一種關注》單元開幕影片是美國導演格斯-范-桑特的新作《無法安寧》。
4. 一句幽默的開場白是什麼
大家好!我就是 文能掛機噴隊友,武能越塔送人頭. 進可孤身一挑五,退可坐等二十投. 前能飛腳救殘敵,後能放牆堵隊友. 靜則百年不見人,動則千里送超神.英勇閃現送一血, 賣起隊友不回頭. 順風浪,逆風投,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五人四坑二十投的張三張老師
5. 電影節的開場白和介紹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歡迎來到……。今天讓我給大家介紹幾個新的國際大片,都是誰誰主演的,什麼什麼的。謝謝大家!
6. 東方衛視主持人陳蓉的資料
陳蓉,1976年10月7日出生於浙江省寧波市,中國內地女主持人、製片人,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電視藝術系主持人專業本科、主持藝術研究碩士。
1997年,開始主持娛樂綜藝節目《智力大沖浪》。2006年,主持娛樂脫口秀節目《今晚喜唰唰》,並首次擔任製片人 。2010年,開始主持都市情感類節目《幸福魔方》。2018年2月,開始主持扶貧公益節目《我們在行動》,並擔任製片人、總導演。
陳蓉早年經歷
陳蓉出生在浙江寧波的一個普通家庭,由於父母是工廠里的雙職工,所以從小被外婆照看,但由於還有幾個孫子要照顧,被外婆晾在一邊的陳蓉往往會在搖籃里獨自哭一上午。小時候的陳蓉並不伶牙俐齒,直到4歲還不會說話,急得父母帶著她四處求醫。
陳蓉的學生時代奔波於寧波和上海間。8歲時,她寄居在姑媽家。小學畢業後,回到寧波上初中,就讀於浙江鎮海中學。高中時,進入上海北虹中學,成為了校廣播台台長,主持學校「北虹之春」藝術節,並遇到了改變她命運的伯樂——副校長,在副校長的三次建議下考入上海戲劇學院主持專業。
7. 《半生緣》播出17年:主角或隱退或無戲可拍,只有誰成為了常青樹呢
2019年三個選秀節目同時播出,從電視的《我是演員》到平台的《演員請就位》。許多新演員參加了演出,經典的場景被重現。這里可以看到許多熟悉的面孔,包括67歲的李立群老師,他生於1952年。
在《我是演員》中,李立群接替了張國立,從主持到表演,他什麼都能做。由於他豐富的經驗,交叉的情節既合適又有趣,為節目增添了不少色彩。
從「半衰期」男主角Tam Yaowen,可以更多的經驗這些無助,大約在2013年,他回到香港,內地電視劇市場的完全淡出,現在香港電影翻來覆去的配角,很少有機會帶頭。他的電影《犯罪現場》於2019年10月份上映,票房收入2.51億元,但他在這些電影中排名第七,這意味著他並沒有在很多電影中露面。
16年後,同一部電視劇的明星們的處境卻截然不同。他們的命運只在一部劇中發生了交集,而由於個性、選擇和機會導致了不同的結局,他們也分道揚鑣了。娛樂業是如此善變。
《半條命》的主角很幸運地仍然被提及,而且還有工作要做,在這個圈子裡有許多曇花一現的奇跡藝術家。你記得他們的名字嗎?他們在哪裡?
8. 電影節策劃書要怎麼寫啊
首先要確定電影節的名稱,一般主要是以開辦地的地名稱呼的,比如上海電影節、戛納電影節。
然後確認開辦地點、開辦時間、主辦單位、協辦單位、贊助單位
再就是具體的策劃項目:
1、電影節的舉辦宗旨:如為了豐富廣大群眾的娛樂生活、提高本國或本地的電影質量等;
2、電影節的目的:希望達到什麼目標,如提高本國本地的電影在世界影史的地位等;
3、受邀參展影片都有哪些,寫明參展影片的拍攝國、主創人員、參與競賽單元;
4、電影節開幕式、過程、閉幕式的策劃:
(1)開幕式的步驟:如開幕式晚會的形式、主持人、受邀嘉賓、表演節目、電影評委、獎項的內容及重要領導講話;
(2)電影節過程:包括參展影片的播放順序、評審過程、評分標准、一些重要影片的公開放映時間、記者采訪過程(包括影片主創人員的采訪、評委的采訪時間、內容),還有期間一些需要大眾參與的活動
(3)閉幕式的步驟:閉幕式頒獎晚會的過程。
5、電影節期間的廣告措施,比如平面媒體和紙面媒體的廣告內容、簽訂的廣告協議、廣告收入的使用,電影節需投入的資金來源以及開銷的項目等等。
9. 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那段句子是什麼
「這一切的背後到底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這句話出自中央十二套以前的一個節目,叫做《道德觀察》。
《道德觀察》以記者的視角調查在現實生活中發生的、值得我們關注的涉及道德倫理和行為規范的事件和人物,主持人在演播室對記者調查的事件和人物做深刻剖析和評述。
《道德觀察》每天上演著關於:愛、恨、情、仇、恩、責、義的人間悲喜劇。這是一個個發生我們在身邊的故事,這就是我們的真實生活——紛繁復雜,千姿百態。關注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關注我們心靈的環境,共同築造我們良好的道德風尚。觀察了別人,也就發現了自己。
從業20年來,始終致力於紀錄片創作和主持人談話節目。
代表作有《我眼裡的爸爸》、《回延安》、《天津市長李瑞環》、《天安門》、《畢業》、《魏家胡同》、《周恩來》、《小毛與麻雀》、《布達拉宮》等。多次獲得國內各大獎項,如中國廣播電視新聞獎、金鷹獎、華表獎;幾次參加國際電影節及展覽,如鹿特丹紀錄片電影節、柏林電影節之「青年論壇」、美國MOMA現代藝術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