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從西安出發自駕十天左右去哪裡
從西安出發,十天自駕游可以選擇的目的地太多,內蒙、寧夏、甘肅、青海、四川、重慶、湖北、河南、山西都可以,甚至更遠一點的雲南、貴州、江西、湖南、安徽、山東、河北、江蘇都沒問題,建議可以根據季節來選擇,如果要去西部、北部、川西等地,夏秋季較為合適,其他地方的限制還要更少,下面提供三條比較適合自駕游的線路供參考:
一、青甘大環線:西安——平涼——蘭州——西寧——塔爾寺——大通——黑泉水庫——達坂山——祁連——峨堡鎮——扁都口——民樂——馬蹄寺——張掖——七彩丹霞——嘉峪關——敦煌——陽關——阿克塞——大柴旦——南八仙——水上雅丹——德令哈——茶卡鹽湖——黑馬河——青海湖——倒淌河——拉脊山——貴德國家地質公園——坎布拉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尖扎——循化——臨夏——臨洮——天水——寶雞——西安,全程約4500公里。
二、大甘南環線:西安——寶雞——天水——臨洮——冶力關——卓尼——臨潭——合作——王格爾塘——夏河——桑科草原——阿木去乎——碌曲——尕海湖——瑪曲——阿萬倉——久治——班瑪——色達——翁達——觀音橋——馬爾康——紅原——唐克鎮——若爾蓋——花湖——郎木寺——迭部扎尕那——臘子口——舟曲拉尕山——隴南——漢中——西安,全程約3300公里。
三、山西加沿黃公路:西安——韓城——臨汾——洪洞——靈石——介休——平遙——祁縣——太原——忻州——五台——台懷鎮-五台山——代縣——雁門關——寧武——蘆芽山——府谷府州城——沿黃觀光公路——佳縣香爐寺——佳縣白雲山——磧口古鎮——吳堡古城——天下黃河第一灣——乾坤灣——壺口瀑布——古渡龍門——司馬遷祠-國家文史公園——洽川濕地——豐圖義倉——華陰——西安,全程約2300公里。
三條線路都是環線,基本沒有回頭路,而且都有大量的景觀路段,很適合自駕游,10天時間,其中任意一條都是很好的選擇。
從西安出發十天自駕游,如果去川藏線跑的話也不夠的,因為西安到成都就800公里了,再進藏時間也不夠。要看和西安不一樣的風景,可以走一趟甘青大環線,這條環線在全國來說,景色都是不錯的,而且你十天的時間剛好夠用。包含了湖泊、沙漠、名勝古跡、地質公園、草原、花海。
一、先上一下甘青大環線的景點,可以大概了解一下景點的位置。
二、這個是甘青大環線的具體行程安排表。
三、下面詳細介紹一下每天的行程安排。
1.第一天主要趕路為主,今天全程高速,800多公里,路途較遠,所以需要一個老司機負責主要駕駛,一個司機輔助駕駛,一般開個150公里進服務區休息一次,一天800公里沒問題的。
2.第二天從西寧市出發到青海湖,環湖一天游,青海湖全湖都是風景,環湖一天時間應該也夠了的。好好看看青海湖景區 旅遊 導覽圖,線路都標好了的。晚上趕回海南藏族自治州住宿。
青海湖景區 旅遊 導覽圖
青海湖
青海湖
3.第三天出發去茶卡鹽湖,茶卡鹽湖要在晴空萬里無雲的時候才能拍出天空之境的效果,就算是有幾朵白雲也不能。下面看一下我航拍陰天下的茶卡鹽湖吧。根本勾不起你去的慾望。茶卡湖半日游後趕往海西蒙古藏族自治州住宿。
茶卡鹽湖
茶卡鹽湖,就是有幾朵雲也是出不了天空之境的效果
4.第四天就出發去翡翠湖,翡翠湖特有的綠色不需要天氣來配合。晚上趕到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住宿。
翡翠湖
翡翠湖
5.第五天上午去看月牙泉,下午去看莫高窟壁畫,因為兩個景點距離比較近,所以一天走馬觀花下來應該可以看得完。
月牙泉
莫高窟
莫高窟壁畫
6.第六天去嘉峪關看古長城,號稱天下第一雄關。晚上趕到張掖市住宿。
嘉峪關長城
嘉峪關
7.第七天去張掖七彩丹霞地質公園看獨特的紅色地貌。晚上趕到民樂縣住宿。
8.第八天上午游祁連大草原,在草原可以體驗一下騎馬,下午游門源花海,帶上無人機航拍花海效果還是不錯的,晚上趕回門源回族自治縣住宿。
祁連大草原
門源花海
9.第九天和第十天就是返程趕回西安了。
夢幻金秋,額濟納胡楊林,西安出發十天自駕游路線推薦
每年的這個時候,是胡楊的葉子開始逐漸變黃的時候,從西安出發,十天的自駕游時間,剛好可以前往額濟納旗胡楊林,行程路線如下:
西安—延安(雨岔大峽谷)—中衛(沙坡頭)—張掖(丹霞地質公園)—額濟納(胡楊林)—銀川(鎮北堡影視城)—延安(壺口瀑布)—西安
下面詳細說下每天的自駕行程:
行程第一天,西安到延安甘泉縣雨岔村
西安距離雨岔大峽谷300公里左右,路況比較好,全程高速,自駕大概需要4個小時的時間,下午就可以在雨岔大峽谷遊玩。
雨岔大峽谷主要為丹霞地貌峽谷,是黃土高原自然地縫奇觀,大自然留給人類的傑作,峽谷壁上的紋路有些奔放,有些精細,宛如一幅幅壯麗的天然畫卷,今晚可以住在甘泉縣的酒店。
tips:對於雨岔大峽谷景區,出行之前一定要查詢天氣,如果遇上下雨天氣,峽谷內會積水,一般景點就會關閉,禁止遊客入內了。
行程第二天,雨岔大峽谷到中衛沙坡頭
第二天一早,從雨岔大峽谷出發,前往中衛沙坡頭景區,大約有500公里的路程,沙坡頭景區是集黃河、大漠、高山、湖泊為一體的景點,是國家的首批5A景區,沙坡頭套票280元,含著景區內的沙漠越野車、羊皮筏子、黃河快艇、駱駝、滑沙等,如果感覺感覺這個票價會略貴,也可以在回程的時候去銀川遊玩,因為在銀川有一個景點叫做黃沙古渡,和沙坡頭的項目類似,票價比沙坡頭低,今晚的住宿就住在中衛了,可以在中衛的向陽街,品嘗一下寧夏當地的特色 美食 。
行程第三天,中衛沙坡頭到張掖地質公園
中衛距離張掖大概600公里,今天安排的景點就是張掖丹霞地質公園,是國內唯一的丹霞地貌和彩色丘陵景觀的復合游覽區,當夕陽西下之時,本來就是七彩的丹霞地貌會更加的色彩斑斕,今晚的住宿入住在張掖。
行程第四天,張掖到額濟納旗
張掖距離額濟納旗570公里左右,今天的行程會安排兩個景點,黑城遺址和怪樹林。
1、黑城遺址
這是「絲綢之路」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城,西夏黑城,雖然整座古城給人一種凄涼、悲壯的感覺,但依然展現著它往日的文明。
2、怪樹林
在當地流傳著一句話,叫做「胡楊千年不死,死後千年不倒,倒下千年不腐」,一顆顆倒下的胡楊林,都有著不朽的身軀,怪樹林最美的時候就是在落日時分,可以18:00左右抵達這里,當太陽快落山的時候,就是它最美的時刻。
行程第五天,額濟納胡楊林
今天的遊玩主要就是胡楊林景觀,內蒙額濟納胡楊林保護區內共設有八個區域,從一道橋到八道橋,分布著不同景觀的胡楊林,景區內有免費的觀光車,來往於一、二、三、四、七、八道橋之間,在五道橋和六道橋是不停的。
一道橋:陶來林
二道橋:倒影林
三道橋:紅柳海
四道橋:英雄橋
五道橋:土爾扈特特庄園
六道橋:暫時未開放
七道橋:夢境林
八道橋:沙海林
張藝謀著名的電影《英雄》就是在四道橋拍攝的,一般遊玩來說,最值的去看的就是二道橋、四道橋和八道橋。
行程第六天,額濟納到銀川
今天主要就是前往銀川,如果能夠早起,可以先前往居延海看日出,然後再出發,額濟納距離銀川將近800公里,抵達銀川後,入住休息就可以了。
行程第七天,銀川鎮北堡影視城
銀川可以遊玩的景點還是比較多的,由於昨天自駕時間是整趟行程中最長的一天,今天建議稍做休息,安排的景點是鎮北堡影視城,這是一個與橫店影視城齊名的地方,很對著名的影視劇都曾在這里取景拍攝,像《大話西遊》、《新龍門客棧》等。如果在去程的時候,你沒有購買中衛沙坡頭的套票,那麼在這里你可以去黃沙古渡景區遊玩,它的性價比會比沙坡頭強很多。
行程第八天,銀川沙湖景區、西夏王陵
這是在銀川遊玩的第二天,上午建議自駕前往沙湖景區,距離銀川市區大概不到1個小時的車程,沙湖景區一面是湖水,一面是沙漠,真正體現了塞上江南的感覺。西夏王陵是西夏歷代帝王的皇家陵墓,也是現存最大的帝王陵園之一,來到這里,將會帶你揭秘那神秘的西夏王朝。
行程第九天,銀川到延安
如果在去程的時候,你沒有購買中衛沙坡頭的套票,那麼在銀川你就可以去黃沙古渡景區遊玩,它的性價比會比沙坡頭強很多,早上的遊玩結束後,踏上回程,自駕前往延安,今天在延安入住。
行程第十天,延安經壺口瀑布,回到西安
今天就要前往本次自駕遊行程的最後一個景點,位於陝西省延安市宜川縣壺口鎮的黃河壺口瀑布景區,壺口瀑布是黃河上唯一的黃色大瀑布,中國的第二大瀑布,遊玩結束後,下午驅車回到西安,這次從西安出發,十天的自駕遊行程圓滿結束。
從西安出發能去的地方很多。
1)、陝北:可自駕沿黃公路,一定要體驗延線的 歷史 文化及人文風情(三秦大地的黃土文化)。
西安-華陰-處女泉-韓城-壺口瀑布-乾坤灣-王宿里-袁家溝-佳縣-榆林-靖邊-安塞-延安-甘泉-黃陵-西安。
2)、甘南:神奇的草原凈土,西安-寶雞-天水-隴西-渭源-臨洮-夏河-桑科草原-碌曲-尕海-瑪曲-郎木寺-若爾蓋花湖-合作-蘭州-六盤山-平涼-西安。
3)、青海:西安-蘭州-西寧-青海湖-茶卡-都蘭-格爾木-察爾汗鹽湖-小柴旦湖-水上雅丹-冷湖-敦煌-嘉峪關-酒泉-張掖-金昌-武威-中衛-固原-平涼-西安。
4)太多太多了
我推薦一條線路,是我自駕去過的:路線:西安-——昭化古鎮——劍門關——北川——成都——都江堰——汶川——映秀鎮——樂山大佛——閬中——西安,全程2400公里,花費5000多元。
第一天,路線:西安——昭化古鎮,500公里,下午5點左右,到達第一站昭化古鎮。住在昭化古鎮。
第二天,路線:昭化古鎮——劍門關——新北川,210多公里,爬劍門關,夜宿新北川。
第三天,新北川——成都,參觀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羌族碉樓,下午到成都,夜宿成都。
第三、四天天,成都——都江堰,寬窄巷子,杜甫草堂等知名景點,夜宿都江堰。
第五、六天,都江堰、青城山,夜宿汶川。
第七天,汶川,映秀鎮,夜宿映秀鎮。
第八天,樂山大佛,住在樂山,
第九天,閬中,夜宿閬中。
第十天,返回西安
我也是西安的,也經常出門玩耍,給您分享幾條線路,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握手][握手]
向東~浪潼關看黃河渡口、三門峽看地坑院游天鵝湖、洛陽看石窟、開封拜相國寺、鄭州看二七廣場,推薦您再轉轉鄭州博物館。
向南~浪重慶游三峽!重慶周邊縣域有很多的自然和人文風光值得您去一探究竟,推薦三峽博物館。
西南~翻秦嶺經漢中入蜀地,游劍門關,順路轉轉綿陽和德陽,這兩個小城市很漂亮,成都是西(西南)部重要的 旅遊 城市,值得吃喝玩樂一把,推薦慢慢游四川。
向西~轉寶雞市青銅器博物院,陳倉老街和太陽市。上塬浪西府老街,咥臊子面。出陝西進甘肅,游天水吃甘肅釀皮。再向西去蘭州,游黃河鐵橋,登白塔山遍嘗蘭州牛肉麵。
向北~浪陳爐古鎮、參觀照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繼續到聖地延安參觀毛主席舊居,仰望寶塔山,緬懷開國先烈。再進入內蒙古暢游大草原,建議到康巴什感受一下。
以上是我個人憑以往經歷推薦的路線,不足之處望批評指正!十天左右時間趕緊了就是一路打卡「 旅遊 」,不著急了就是「旅行」。對了~這些路線的國道風景能給您帶來意想不到的感受!
去年十一,西安出發-漢中-閬中-成都-重慶—武隆仙女山-豐都鬼城-商洛-西安八天八夜一個人開車拉著老婆和寶寶,全程2800公里
說下我們當時的情況吧,我和伙計三家三台車,我是第一次自駕,新手學會開車半年多吧,啥也不懂,主要就是跟著伙計跑,我們一共十二天,來回不到5000公里,西安-銀川-中衛-西寧-青海湖-茶卡鹽湖-大柴旦-回西寧-甘肅敦煌-蘭州-天水-西安,有的地方具體地名城市都記不清楚,只能用景點代替,全程導航路痴一個,沒導航就迷路了,從塔爾寺出來到了一個拉脊山的地方,景色確實很美,漫山遍野的草地山坡,可惜手機沒星號,越往裡越沒星號,當時我們走散了,只能退出來到有星號的地方聯系定位,其他時候都是有星號可以導航的,幾乎每天也就500多公里吧,三家人差不多每家都花了不到2萬吧,經歷很多事,很有意思,下次再去趟西藏
西安-武當山-襄陽-武漢-岳陽-汨羅-長沙-韶山-常德-張家界-鳳凰古城-梵凈山-貴陽-黃果樹瀑布-遵義-重慶-安康-西安。去年9天自駕。路線和景點你可以自己選擇一下。
我想問下,題主是否有目的地?
沒有的話我推薦2個吧:
一、10天的話,雖然時間很趕,但是川進青出還是可以走一圈的,不過就是特別的累。
正常情況下,走走停停,看看風景,一天也就400-500公里(沿線景點基本不進)。一個是限速、一個是路況(全稱山路,臨崖臨河,第一次走絕對要小心),10天,時間太緊張了。雖說風景都在路上,但是一天到晚都在開車,甚至經常趕夜路,風景我估計顧不上欣賞的,另外也太危險。
10天的安排(今年還想再去一回,上癮走火入魔了)
1、西安到康定,1000公里;
2、康定到巴塘,440公里;
3、巴塘到八宿,450公里;
4、八宿到到林芝,450公里;
5、林芝先去羊湖再到拉薩,610公里;
6、拉薩一日游晚上趕到當雄,160公里;
7、當雄到納木錯(聖象天門選去,太遠)到安多,430公里;
8、安多到格爾木,700公里;
9、格爾木到察爾汗鹽湖再到西寧,850公里;
10、西寧到西安,850公里。
二、西北大環線,這個時間充足,能玩的痛快:
第一日:西安——西寧
第二日:西寧—塔爾寺—拉脊山—日月山—倒淌河—青海湖—黑馬河(宿);
第三日:黑馬河—橡皮山—茶卡鹽湖—德令哈—柯魯可湖(戈壁中的一滴淚)—柴達木盆地—大柴旦(宿);
第四日:大柴旦—南八仙雅丹魔鬼城—當金山—阿克塞沙漠小鎮—陽關—敦煌(宿);
第五日: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敦煌沙洲夜市(宿);
第六日:敦煌—瓜州(哈密瓜之鄉)—嘉峪關長城—臨澤(沙棗之鄉)—七彩丹霞—張掖(宿);
第七日:張掖—馬蹄山(1700年 歷史 )—最美國道—冰溝林海—祁連(宿);
第八日:卓爾山—祁連大草原—門源;第九日:門源——中衛沙坡頭;第十日:沙坡頭——西安。
Ⅱ 山西省洪同縣大槐樹人為什麼要遷徙
因為在明朝時期山西人滿為患,而中原地區由於戰爭人力不至,久致荒蕪,所以山西省洪同縣大槐樹人要往中原遷徙。
明朝建立後,各地官吏紛紛向明政府告具各地荒涼情形,中原地區處處是「人力不至,久致荒蕪」,積骸成丘,居民鮮少」,「多是無人之地」,累年租稅不入,」勞動力嚴重不足,土地大片荒蕪,財政收入劇減,直接威脅明王朝統治。
就連朱元璋也深知:「喪亂之後,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謂田野辟,戶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務」,於是採納了萄州蘇琦,戶部郎中劉九皋,國子監宋納等人的奏議。
為了恢復生產,維護大明江山,制定了移民墾荒為中心的振興農業的措施,決計把農民從狹鄉移到寬鄉,從人多田少的地方移到地廣人稀的地方。至此開始了中國歷史上延續五十年的遷民活動。
折槐枝與供神樹
在晉、豫、冀、魯、秦等省民間,不少人都把槐樹視為一種吉祥樹,過去都喜歡在大門口和十字路口栽植槐樹,並把那些古老的槐樹視為「神樹」,常常在數上釘有「靈應」「保佑」之類的小牌子,並且用紅布包裹樹干,若樹上有鳥巢,更不許孩子去摸。據說這些傳統習慣與明代遷民有關,源自明代遷民時的「折槐枝」的傳說。
當初,移民們被困了手,官兵刀槍相逼著上路時,不少人紛紛拽住大槐樹,就像拉著親人的手,死死不放。那些官兵用棍棒驅趕不開,便拔出刀劍,砍斷人們拽著的槐枝,驅趕移民啟程。無情的刀劍把移民跟大槐樹分隔開了,但移民們望著槐樹,手抓槐枝仍然不願扔掉。
直至移民們被押解著越走越遠,故鄉的大槐樹漸漸望不見了,唯有手中的槐枝,成了人們心目中古大槐樹的象徵。到了移民地後,移民們對家鄉的戀情,對親人的思念,就都傾注在這小小的槐枝上了。
為了表示不忘故土和思念家鄉親人,移民們便把從古槐樹上折下的槐枝,栽植在新居的院子里,精心澆灌、培育,待到生命力頑強的槐枝,在新土上生根發芽後,移民們眼看著回歸無望,漸漸也就安心墾荒耕作,繁衍子孫了。
但他們始終把自家院子里的槐樹,作為故鄉的象徵,逢年過節時,不少人還在此樹下獻上好吃的,燒香焚紙,叩頭祭拜。隨著時光的流逝,這種做法便沿襲成俗,漸漸又將槐樹當做先祖的象徵,家裡有了什麼難事或疾病,人們也習慣對著槐樹,祈求先祖保佑,時至今日,這一習俗仍在不少地方沿用著。
Ⅲ 洪洞大槐樹來歷
“問我老家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這首古老民謠,在年復一年地口耳相傳中保留下來。這些民謠,廣泛流傳於全國各地,從那些古稀老人低沉而滄桑的聲音里流出來,彷彿在向人們訴說著一個遙遠而漫長的故事。那麼,洪洞大槐樹的背後,到底藏著一個怎樣的故事呢?這還得從元末明初時期開始說起。
現在我們看到的洪洞大槐樹早已不是原來的那棵,而是在原來的槐樹的位置上,用鋼筋水泥重新還原成的。但即便如此,它還是成為了國家5A級景區,也是中國唯一一個以民間祭祀活動為特色的5A級景區。
曹文軒在散文《前方》里說“人的悲劇性實質還不完全在於總想到達目的地卻總不能到達目的地,而在於走向前方、到處流浪時,又時時刻刻地惦念著正在遠去和久已不見的家、家園和家鄉。”這大概就是大槐樹存在的意義,也是為什麼在人口遷徙日益頻繁,鄉村文化日益衰落的今天,仍然有那麼多人,對鋼筋水泥築成的大槐樹念念不忘的原因。
參考文獻:《中國救荒史》
Ⅳ 洪洞縣的正確讀音
洪洞縣的正確讀音:hóng tóng xiàn。
洪洞(tóng)縣,隸屬於山西省臨汾市,地處山西省南部、臨汾盆地北端,東隔霍山與古縣為鄰,西靠呂梁與蒲縣相接,北與霍州、汾西毗連,南與堯都區接壤,總面積1494平方千米。下轄10個鎮、5個鄉。
洪洞縣是中華民族古老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被稱為「華人老家」,境內有250多處人文名勝及自然景觀,從遠古神話傳說到有明確的文字記載,僅《中國歷代名人詞典》所列的26位遠古人物中,有一半之多在洪洞都能找到其活動遺跡。
歷史沿革:
1954年,洪、趙兩縣合並為洪趙縣,縣治在洪洞縣城,同時運城與臨汾專署合並為晉南專署,洪趙縣屬晉南專署管轄。
1958年12月,洪趙縣與霍汾縣合並,稱洪洞縣,縣治在洪洞城。
1959年7月,霍汾縣從洪洞縣分出,恢復原建置。
1971年,臨汾與運城專署分設,洪洞縣歸臨汾行署管轄。
2000年,臨汾地區改市建置,洪洞縣上隸臨汾市管轄。
Ⅳ 山西洪洞大槐樹遷移到哪裡去了
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下集體南遷河南南陽一帶的後代現在至少有600萬人。李氏估計不下100萬。我的祖先是元朝中葉從河南商丘遷到洪洞。元朝後期又從洪洞遷到鄭州,明朝正統年間又遷到南陽。
南陽童謠
房前種上大槐樹, 不忘洪洞眾先祖。 村村槐樹連成片, 證明同根又同源。 春天裡來吃槐花, 味道鮮美人人誇。
■明朝的洪洞移民
眾所周知,南陽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曾一度百業興旺,人口眾多。然而到了元朝末年,因歷年戰爭和自然災害,南陽居民死亡慘重,大批難民南逃。其時轄5州13縣的南陽府只有692戶4293口人,不及現在的一個大村莊,人口瀕於滅絕的邊緣。
朱元璋當上皇帝後,針對「中原諸州,元季戰爭,受禍最慘,積骸成丘,居民鮮少」的狀況,決定從山西等地移民。大規模的移民最早開始於明洪武二年,直至明永樂十五年,歷時近50年時間。遷民主要來自山西。洪洞縣當時時山西一個人口稠密之縣,因此被列為遷民的重點區域之一。
洪洞縣境內有個廣濟寺,寺內有株「樹身數圍,蔭蔽數畝」的漢槐,就是億萬移民後裔時常念叨的那棵大槐樹。當年,汾河灘上的老鴰,在古槐的樹杈間構築窩巢,密密匝匝,叫聲連天,成為當地一大奇觀。樹下設有移民局,明王朝派官員在此集中給外遷人員發放憑照川資,辦理有關手續。被遷民眾在出發遷,匯集於這棵大槐樹周圍,傾訴離情,祭奠故土,他們將大槐樹及樹上的老鴰窩入於眼而印於腦,當做告別家鄉的紀念。因此,洪洞縣是「家」,大槐樹是「根」,在中原等地廣為流傳,數百年來,成了一個民族的記憶。
據《明實錄》等史書記載,從山西洪洞大槐樹下大規模移民,明朝洪武年間10次,永樂年間8次,移民姓氏共554個,分布18省(市),498縣(市),其中南陽各市縣區均有洪洞移民。
當年,成千上萬的移民來到南陽後,官府規定的是每人給15畝地、2畝菜園。但實際情況是,當時南陽肥田沃野,一片連著一片,誰有本事把地開墾出來就算誰的。這一下子移民們可就慌了手腳。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有土地就意味著能夠生存和發展下去,於是盆地興起了佔地熱潮。有的人家,牽牛犁溝佔地,圍著大塊地犁上一圈,這塊地就算他家的了;有的人家在地里載上木樁,寫上姓名,就算他名下的土地了;還有人家縣在一塊地周邊種,里邊的土地待以後再去開墾。
洪洞移民遷入南陽,使各州縣的人口得以增長,明洪武二十四年,全境人口增至1.48萬戶9.12萬餘人。到明朝中期,南陽的官民田地已達18.69萬頃,夏稅4.3萬斗。同時,移民們還開發了銅礦、硫鐵礦、鉛銀礦、煤礦等。
隨著遷民的移入,南陽又漸趨繁華。明洪武三年(1370年),南陽衛指揮使郭雲,在元朝土城舊址基上,將南陽府城改建為磚石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太祖朱元璋分封其第二十三子唐王於南陽。是年,在城內通淯街修建唐王府,建宮室殿堂800餘間,府後有石山,俗稱王府山。
資料
http://tieba..com/f?kz=225139834
http://..com/question/7022543.html
http://www.21gwy.com/whzg/2631/a/1370/51370.html
Ⅵ 山西洪洞有哪些鄉鎮啊
至2019年,洪洞縣轄9個鎮、7個鄉,分別是:大槐樹鎮、甘亭鎮、曲亭鎮、蘇堡鎮、廣勝寺鎮、明姜鎮、趙城鎮、萬安鎮、劉家垣鎮、淹底鄉、興唐寺鄉、堤村鄉、辛村鄉、龍馬鄉、山頭鄉、左木鄉。
1、大槐樹鎮
大槐樹鎮,2001年由原來的南王鄉、城關鎮、馮張鄉合並組成。東與明姜鎮、廣勝寺鎮、蘇堡鎮、曲亭鎮為鄰,西隔汾河與辛村鄉相望,南與甘亭鎮相連,北與趙城鎮接壤。
2、甘亭鎮
甘亭鎮,隸屬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1984年建鎮。位於縣境南部邊沿,距縣城15公里。面積53.53平方公里。境內現有山西省經濟轉型示範區——臨汾甘亭新型工業園。
3、趙城鎮
趙城鎮位於山西省洪洞縣北端,1958年置趙城公社,1984年建鎮。東接興唐寺,北連霍州市,南與大槐樹接壤,西與堤村鄉隔汾河相望。
4、劉家垣鎮
劉家垣鎮地處呂梁山南麓洪洞縣的羅雲山下,是一個典型的丘陵旱地區,煤炭資源豐富,境內有國營煤礦——回坡底礦,年生產能力80萬噸。
5、堤村鄉
堤村鄉,位於洪洞縣北部汾河西岸,距縣城20公里,東隔汾河與趙城鎮相望,西與劉家垣鎮為鄰,南與辛村鄉相連,北與汾西縣、霍州市為界。全鄉南北最長處達20公里,東西最寬處達12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