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72屆柏林電影節獲獎名單公布,都有哪些藝人獲得獎項
引言:近日,第七十二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獲獎名單出爐,都有哪些藝人獲得獎項?
三、總結
柏林電影節,是世界上廣受關注的一場電影節,在這場電影節,會有很多電影界的大咖,和巨星,前來參加,此前,張藝謀導演的紅高粱,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是中國電影第一次獲得金熊獎。
2. 中國哪些影片獲過國際大獎
1、本命年 (1990)
根據劉恆的小說《黑的雪》改編,獲得1990年柏林電影節銀熊獎
2、我們倆(2005)
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金雅琴)
3、美麗在唱歌(1997)
1997東京國際電影節 最佳女演員 (劉若英)
4、楊貴妃(1962)
第十五屆戛納電影節最佳室內彩色攝影獎
5、十三棵泡桐(2006)
2006年東京國際電影節 評委會特別獎 (導演呂樂)
6、可可西里 (2004)
2005年柏林國際電影節 評委會特別獎 (陸川)
7、暖 (2003)
第16屆東京國際電影節金麒麟大獎、最佳男演員獎(郭曉冬)
8、伊莎貝拉
2006年柏林最佳音樂獎
9、黑暗之光
1999年東京金麒麟
10、藍風箏
1993年東京金麒麟 (導演田壯壯)
11、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1991)
1991年東京評審團大獎、 國際影評人大獎
12、戲夢人生 (1993)
1993年戛納評委會獎
13、青紅 (2005)
2005年戛納評委會獎
14、三峽好人 (2006)
2006年威尼斯金獅獎
15、俠女 (1969)
1975年 戛納電影節 技術大獎 胡金銓
1975年 戛納電影節(金棕櫚) 最佳影片(提名) 胡金銓
16、太陽有耳 (1996)
1996年 柏林電影節(FIPRESCI Prize) Competition 嚴浩
1996年 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 最佳導演 嚴浩
17、女人四十
1995年柏林最佳女演員獎
18、 阮玲玉
1992年柏林最佳女演員獎
19、孔雀
2005年柏林評審團大獎
20、愛你愛我
2001年柏林最佳導演獎
21、十七歲的單車
2001年 柏林國際電影節 Jury Grand Prix 王小帥
2001年 柏林電影節(New Talent Award) Actor 崔林
2001年 柏林電影節(New Talent Award) Actor 李濱
22、我的父親母親 (1999)
2000年 柏林國際電影節 Jury Grand Prix 張藝謀
2000年 柏林國際電影節 Competition 張藝謀
23、河流 (1997)
導演: 蔡明亮
1997年柏林評審團大獎
24、圖雅的婚事
2006年柏林金熊獎
25、香魂女 (1993)
1993年 柏林國際電影節 金熊獎 謝飛
26、喜宴 (1993)
1993年 柏林國際電影節 金熊獎 李安
27、紅高粱 (1987)
1988年 柏林國際電影節 金熊獎 張藝謀
28、陽光燦爛的日子 (1994)
1994 威尼斯電影節 最佳男演員 夏雨(姜文獲金馬獎最佳導演)
29、過年回家 (1999)
1999年威尼斯最佳導演獎
30、色,戒 (2007)
2007年 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李安(各種電影節最佳!!)
31、一個都不能少
1999年威尼斯金獅獎 張藝謀
32、春風沉醉的夜晚 (2009)
被提名2009年第62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並獲最佳編劇獎
33、愛情萬歲 (1994)
1994年威尼斯金獅獎
34、秋菊打官司 (1992)
1992年威尼斯金獅獎
35、悲情城市 (1989)
1989年威尼斯金獅獎
36、花樣年華 (2000)
戛納電影節 2000 技術大獎 杜可風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1557/awards/(獲獎太多,點左邊鏈接自己看)
37、春光乍洩 (1997)
戛納電影節(金棕櫚) 1997最佳影片 (提名) 王家衛
38、鬼子來了
2000年戛納評審團大獎
39、活著 (1994)
金球獎(Golden Globe) 1995
最佳外語片 (提名)
戛納電影節 1994
普通評審團獎 張藝謀
英國電影學院獎(BAFTA Film Award) 1995
最佳非英語對白電影 張藝謀
最佳非英語對白電影 邱復生
戛納電影節(金棕櫚) 1994
最佳影片 (提名) 張藝謀
戛納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1994
張藝謀
戛納電影節(影人類) 1994
最佳男演員 葛優
Chlotrudis Awards 1995
最佳女演員 (提名) 鞏俐
40、霸王別姬 (1993)
奧斯卡(美國電影學院獎) 1994
最佳攝影 (提名) 顧長衛
最佳外語片 (提名)
金球獎(Golden Globe) 1994
最佳外語片
戛納電影節 1993
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 陳凱歌
英國電影學院獎(BAFTA Film Award) 1994
最佳非英語對白電影 陳凱歌
最佳非英語對白電影 徐楓
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NBR Award) 1993
最佳外語片
戛納電影節(金棕櫚) 1993
最佳影片 陳凱歌
凱撒獎 1994
最佳外語片 (提名) 陳凱歌
41、 一一
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 2001
最佳外語片 (提名) 楊德昌
戛納電影節(金棕櫚) 2000
最佳影片 (提名) 楊德昌
戛納電影節(影人類) 2000
最佳導演 楊德昌
3. 柏林電影節的最高獎項是什麼含金量有多高
柏林電影節最高獎項是金熊獎,與戛納電影節和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並稱“世界三大電影節”由此可見,柏林電影節含金量是很高的。
柏林電影節在1951年創立,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之一 、國際A類電影節之一,並且柏林電影節關注的更多的是政治和社會現實相關的電影,柏林電影節的評獎流程一般由選片和評審團投票兩個部分組成。
隨著時代的進步,美蘇冷戰格局的結束,柏林電影節雖然還是以政治和社會現實為主題,但是也增加了很多其他獎項,最佳導演,演員,編劇,攝影,美工的銀熊獎還有優秀青少年,兒童片的水晶熊獎以及同志片的泰迪熊獎,總的來說,柏林電影節含金量是很高的,影片進入就至少是被得到認可了的優秀影片。
4. 第4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的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金熊獎:米洛斯·福爾曼《性書大亨》
最佳導演:埃里克·赫曼《吉瑪港》
最佳男主角: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羅密歐與朱麗葉》
最佳女主角:朱麗葉·比諾什《英國病人》
評審團特別獎:《河流》
最佳短片:《Senaste Nytt》
阿爾弗萊德獎(敢斗獎):《羅密歐與朱麗葉》
終身成就金熊獎:《金·諾瓦克》
藍天使獎:《心裡的秘密》
傑出個人獎:《The Island on Bird Street》
卡里加里獎:《Nobody's Business》
最佳紀錄 / 散文電影:《MURDER and murder》
5. 戛納電影節評審團獎是什麼獎
評審團獎(法語:Prix
Jury)是法國戛納電影節正式競賽項目的獎項之一,被認為是繼金棕櫚獎跟評審團大獎後,電影節的第三大獎。
1951年到1966年間,評審團特別獎(Special
Jury
Prize)一直為電影節第二大獎。1967年時第二大獎改為Grand
Prize
of
the
Jury而評審團特別獎則取消,直到90年代才又出現評審團特別獎兩次,1969年起增設Jury
Prize。
此外,1946年曾出現國際評審團獎(International
Jury
Prize)。
6. 第6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的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金熊獎:阿斯哈·法哈蒂《內達與西敏:一次別離》(伊朗)
評審團銀熊獎:《都靈之馬》(匈/法/德/瑞)
最佳導演銀熊獎:烏利胥·柯雷《嗜睡症》(德國、法國、荷蘭)
最佳編劇銀熊獎:喬舒亞·馬斯頓、安達米昂·穆拉塔吉《血之救贖》(美國、阿爾巴尼亞、丹麥、義大利)
最佳男演員銀熊獎:巴巴克·卡里米、佩曼·莫阿迪、沙哈布·侯賽尼《內達和西敏:一次別離》 (伊朗)
最佳女演員銀熊獎:蕾拉·哈塔米、薩瑞·巴亞特《內達和西敏:一次別離》( 伊朗)
最佳藝術貢獻獎(攝影):沃伊切赫·斯塔龍《獎賞》(墨西哥、法國、波蘭、德國)
最佳藝術貢獻獎(美術):芭芭拉·恩里克斯《獎賞》(墨西哥、法國、波蘭、德國)
最佳電影處女作:《在冰上》
最佳電影處女作特別榮譽獎:《無父之人》、《守衛》
阿爾弗萊德獎:《除了我們還有誰》
最佳短片金熊獎:《波瀾萬丈》
評審團最佳短片銀熊獎:《破碎的夜晚》
最佳短片特別榮譽獎:《對父親的問題》
終身成就獎:阿明·繆勒·斯塔爾
7. 史上首次!柏林電影節將不再按性別頒發表演獎
第70屆柏林電影節現場
1905電影網訊 8月24日,柏林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宣布從2021年起,柏林電影節將不再設置「最佳男、女演員」獎項,而是合並成一個綜合的「最佳主角」銀熊獎,並增設一個「最佳配色」銀熊獎。這兩個獎項均不再區分男女,這也是該獎史上首次不以性別區分和定義的演技類獎項。
第71屆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將頒發8個獎項,分別為金熊獎、評審團大獎、最佳導演、評審團獎、最佳主角獎、最佳配角獎、最佳劇本獎、最佳技術成就獎。
組委會總監表示:「我們相信,在表演領域不按性別來劃分獎項,意味著在電影行業中需要有更敏感的性別意識。」
據悉,第71屆柏林電影節將於2021年2月11日-21日舉行。
8. 柏林國際電影節的獎項設置
主獎有「金熊獎」和「銀熊獎」。「金熊獎」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銀熊獎」授予最佳導演、男女演員、編劇、音樂、攝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別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還有國際評論獎、評委會特別獎等。80年代,每年30到4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放映影片200—300部。
柏林國際電影節於1951年在美國或者從更寬泛意義上說在三個西方盟國的倡議下創立。這以後的十年內,電影節已經確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瑪·伯格曼、薩蒂亞吉特·雷伊、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羅曼·波蘭斯基和法國「新浪潮」導演讓-呂克·戈達爾、弗朗索瓦·特呂弗、克羅德·夏布羅爾都以他們的影片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了巨大的國際性的成功。
柏林國際電影節的標志物是一隻抬起手臂向人們致意的柏林熊。
金熊像雛形是女雕像家雷尼·辛特尼斯於1932年設計而成的,自1951年開始為獲獎者頒發的的金銀熊像,正是在她的原創基礎上製作而成並一直沿用到1959年。從1961年開始,原先柏林熊抬起致意的右臂變為左臂,和其他各處那些歡迎來到柏林的大熊塑像一致起來。電影節的熊像原鑄制模型由在弗雷德諾的諾阿克鑄制廠所擁有。他們曾與辛特尼斯有過密切的合作,至今仍在為電影節提供熊像。
金熊獎 金熊獎最佳影片-自1951年起開始頒發 終身成就獎/榮譽金熊獎(Honorary Golden Bear)-自1982年起頒發 銀熊獎 評審團大獎銀熊獎-自1965年起 最佳導演銀熊獎-自1956年起 最佳男演員銀熊獎-自1956年起 最佳女演員銀熊獎-自1956年起 最佳劇本銀熊獎-自2008年起 最佳短片銀熊獎-自1956年起 傑出藝術成就獎-自1978年起 最佳電影配樂-自2002年起 其他獎項 水晶熊獎(Crystal Bear) 泰迪熊獎-最佳同志電影 流星獎(Shooting Stars Award)-頒給有才華的年輕歐洲演員 阿弗雷鮑爾獎(Alfred Bauer)-紀念創立電影節的阿弗雷·鮑爾
9. 戛納電影節評審團獎是什麼獎
戛納電影節評審團獎又名評委會獎,是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的主要獎項,是僅次於金棕櫚獎和評審團大獎的三等獎,在世界影壇具有公認的權威性和巨大的影響力,是對世界傑出電影藝術家的表彰。
1951年至1966年,評審團特別獎是戛納國際電影節的二等獎。1967年,二等獎改為評審團大獎,評審團特別獎取消。1969年,增設評審團獎。20世紀90年代,評審團特別獎曾出現兩次。此外,1946年曾出現國際評審團獎。
評審團獎的華人獲獎情況
1、1993年(第46屆):侯孝賢《戲夢人生》
《戲夢人生》是一部記實性的電影,由侯孝賢執導,台灣布袋戲大師李天祿飾演本人。影片於1993年9月13日在加拿大上映。
影片以李天祿前半生的生活經歷為敘事主線,李老本人的口述回憶與拍攝重塑的場面相互穿梭交織,以李天祿的個體經歷呈現出台灣自清末至1945年日本投降五十年間的歷史風貌。
2、2005年(第58屆):王小帥《青紅》
《青紅》是由星美傳媒出品的一部劇情片,由王小帥執導,高圓圓、李濱、姚安濂、秦昊等主演。該片於2005年5月17日在法國上映。
影片講述了一個發生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的故事,父親認定遷回上海才是唯一的幸福,於是將自己的理想強加於女兒,因此扼殺了青紅人生中最可貴最美好的青春時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戛納電影節評審團獎
10. 2022柏林國際電影節獲獎名單
《阿爾卡拉斯》《小說家的電影》《雙刃劍》等。
北京時間2022年1月19日,第72屆柏林電影節公布主競賽單元入圍名單,本次入圍影片有18部。弗朗索瓦·歐容、克萊爾·德尼、洪常秀、保羅·塔維亞尼、德尼·科泰、尤里西·賽德爾、潘禮德等名導們的新片都紛紛入圍。
第7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72屆柏林電影節頒獎典禮於2022年2月16日舉行,本屆回歸以線下活動為主的活動和放映形式。
2021年10月,柏林電影節官方宣布,導演、編劇、製片人M·奈特·沙馬蘭擔任第72屆柏林主競賽評委會主席。[2]2022年2月15日,伊莎貝爾·於佩爾獲第72屆柏林電影節終身成就獎「榮譽金熊獎」。
2022年2月,第7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獲獎名單出爐。卡拉·西蒙憑借《阿爾卡拉斯》獲得最佳影片金熊獎,洪尚秀憑借《小說家的電影》獲得評審團大獎銀熊獎,克萊爾·德尼憑借《雙刃劍》斬獲最佳導演銀熊獎,唯一入圍主競賽單元的華語影片李睿珺《隱入塵煙》遺憾落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