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國際電影節在上海哪``地址``謝謝``
本屆電影節將於2008年6月14日至6月22日舉行,盛大炫目的開幕式和隆重的頒獎禮暨閉幕式將在上海大劇院舉行。
2. 上海電影節官方海報發布,從海報上能獲得什麼信息
憑借「100年光影,第一個」主題第二十四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官方海報,海報是梅賽德斯 - 賓士向前願景,象徵著中國電影的領導。道路,贊美光明和陰影藝術。火車是工業文明的徽標,電影是電器時代的象徵。火車和電影從未解散過。在19世紀末,隨著紀錄短片《火車進站》,這部電影進入了公眾願景。很快,上海已顯示「西方體育」。這是中國第一部電影篩選,已開辟中國電影的發展。
輝煌的世紀,光線和陰影。組委會表示,他站在一百年的輝煌,開辟了一個重要的歷史節點新時代之旅,將繼續在今年6月24日上海國際電影節,「基於亞洲,注意中文,支持新人「為了提供節日,它將充分發揮平台價值和驅動效果。在全球電影行業的背景下,它抓住了行業恢復了恢復機會的機會,並促進中國電影的高速列車進一步推動世界電影藝術增強信心。
3. 上海電影節好看嗎
第1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於6月22日圓滿落幕,綠色環保電影頒獎作為本次電影節的壓軸環節在PARK97隆重舉行,中國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中心副主任賈峰、上海國際電影節副秘書長唐麗君出席,並頒發了本屆電影節評選出的五個「最佳環保電影獎」。
在聯合國「中國環境意識項目」、《看電影》雜志、SOHO網站的共同支持下,本屆電影節共收到21個國家和地區選送的46部參展環保電影作品。通過綠色環保電影展映,經大眾票選和由電影人、環保專家組成的專業評委會的層層篩選,在多部優秀入圍作品中,最終五部環保主題的電影脫穎而出。中國導演馮小寧作品《青藏線》、馬克�6�1福斯特曼 (Mark Forstmann) 作品《林海驚情》、以及寧敬武的《鳥巢》、吳祖雲的《他們的船》、王蕾的《煤礦瓦斯的綜合利用》成為中國首次評選出的最佳環保電影。
作為馮小寧「生命與環境」三部曲的最後一部,《青藏線》講述了三代修路工人在世界屋脊上修築鐵路,幾十年磨難終成大業的悲壯歷程,《青藏線》劇組更是身體力行,在惡劣自然條件之下以環保的方式拍完了整部電影。澳大利亞《林海驚情》影片看似是在追溯單個個體的生命經驗,實則思考的是人類進化與侵足自然的悖論。《鳥巢》講述的是苗寨小孩響馬要去北京看父親修「鳥巢」,那個象徵人類文明高度發達的奧運場館,竟建成了他熟得不能再熟的鳥巢模樣,原本已經偏離出軌道的現代文明,在繞了一個大彎之後,終又回到了自然的脈絡之上。《他們的船》以2006年遭遇特大山洪災害襲擊的湖南郴州為背景,導演吳祖雲用鏡頭完美捕捉了湖南原生態的湖光山色,而當災難襲來,大自然的暴虐和施虐後家園的破敗,兩相對照更顯觸目驚心。《煤礦瓦斯的綜合利用》在進行科學知識普及的同時,把「節能減排、環保科學生產」的理念貫穿始終,從「環保」的角度為煤礦瓦斯問題找到了新的解決之道。
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為推動世界環保方面邁出了一大步,通過環保專家、電影人和大眾的共同努力,其綠色實踐不僅僅局限於放映環保影片,更是為電影人提供了一次難得的機會,通過一系列創新的舉措來推動整個電影界的環保意識,並將其付諸實踐。
附錄:第1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環保電影獎」獲獎名單
《青藏線》(The Railway in the Cloud) 導演:馮小寧 出品:中國
「二十年前拍攝《大氣層消失》使我感到環境污染的嚴重性;七年前拍《嘎達梅林》,使我深入草原沙化的歷史真實;一年前拍攝《青藏線》使我看到環保的典範和希望。」作為馮小寧「生命與環境」三部曲的最後一部,《青藏線》講述了三代修路工人在世界屋脊上修築鐵路,幾十年磨難終成大業的悲壯歷程,修路隊在與高原惡劣環境抗爭的過程中,同時又不惜代價地保護她固有的寧靜、原始和獨特,終把青藏線修成了一條綠色鐵路。而銀幕之下的整個《青藏線》劇組,在惡劣自然條件之下,亦是延續了片中築路工人們對於大自然的敬畏,以環保的方式拍完了整部電影。
《林海驚情》(Monkey Puzzle) 導演:馬克�6�1福斯特曼Mark Forstmann 出品:澳大利亞
迪蘭以及同伴三人去尋找世上最珍貴的樹種,穿越峽谷與溝壑後,地圖遺落,徹底迷失在荒野之中。絕望中他們開始回憶上半生,發現以為擁有過的愛情原來只是索取,在麻木中對身邊人日漸冷漠,他們在尋找出路的同時,也在尋找已經陌生的友情和愛情。影片看似是在追溯單個個體的生命經驗,實則思考的是人類進化與侵足自然的悖論,就像他們尋找的那棵樹,幾千年前還曾蔥蔥鬱郁地覆蓋在河畔,如今卻難覓蹤跡。他們情感的隔膜正是現代文明的異化物,只有重新與土地連接上斷了許久的臍帶,才能打通人與人之間的銅牆鐵壁。
《鳥巢》(Bird』s Nest) 導演:寧敬武 出品:中國
苗寨小孩賈響馬收到父親一封信,信上說他正在北京修建鳥巢,鄉鄰們不以為意,讓響馬很是慪氣,決心積攢路費去北京看望老爸,也算給村裡人一個說法。響馬生活的苗寨里,青山如屏,綠樹蒼莽,碧水如環,響馬整日在循藤上樹、摸石下水中自然生長,長出了質朴敦厚的性子。待其出得山林,便極不適應,在響馬身上,淳樸自然與現代文明摩擦出了刺耳的鳴聲。但響馬絕想不到,在那個遙遠的大都市北京,那個象徵人類文明高度發達的奧運場館,竟建成了他熟得不能再熟的鳥巢模樣,原本已經偏離出軌道的現代文明,在繞了一個大彎之後,終又回到了自然的脈絡之上。
《他們的船》(Their Noah』s Ark) 導演:吳祖雲 出品:中國
一場突如其來的洪災,捲走了因救人而落水的大牛,大牛妻子柳葉嫂強忍悲痛,挑起了全家災後重建的重擔。對當初未能救起大牛而深感內疚的河木樁,盡自己努力給予這家人以幫助,這個破碎的家庭也在此過程中開始重新上路。該片以2006年遭遇特大山洪災害襲擊的湖南郴州為背景,導演吳祖雲用鏡頭完美捕捉了湖南原生態的湖光山色,而當災難襲來,大自然的暴虐和施虐後家園的破敗,兩相對照更顯觸目驚心。人類在面對災害時表現出的堅強固然可敬,但仰望大自然的力量,看清自己在生態中的角色,學會與自然和睦為鄰,才能在災難之後進行物質與精神的重構,才是人類生生不息的生存之道。
《煤礦瓦斯的綜合利用》(Use of Gas Explosion Colliery) 導演:王蕾 出品:中國
在煤礦瓦斯爆炸事故接連發生、無數礦工喪命礦井的今天,煤礦安全問題已成了懸在所有相關人員頭上的一把利劍,《煤礦瓦斯的綜合利用》無疑出現得適逢其時。該片詮釋了煤礦瓦斯爆炸事故形成的原因、井下瓦斯的危害、如何科學疏散瓦斯、如何杜絕瓦斯積聚、瓦斯的人為原因及防止方法等數十項知識點,並結合動畫形式、實景扣像技術、故事性的敘事語言,將原本乏味的科學知識講述得極為生動有趣。該片在進行科學知識普及的同時,把「節能減排、環保科學生產」的理念貫穿始終,從「環保」的角度為煤礦瓦斯問題找到了新的解決之道。
4. 第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有哪些國外明星
陳凱歌、馮小剛、唐國強、張國立、李幼斌、劉勁、王伍福、黃聖依、侯勇、成龍、杜悅、李愷悅、季家希、辛思晴、周佳儀、孫圳、黃安儀、黃曉明、李冰冰、張涵予、周迅、柳雲龍、陳可辛、黎明、范冰冰、黎明、王學祈、黃秋生、梁家輝、甄子丹、曾志偉、謝霆鋒、方力申、鄧紫棋、苗圃、宋春麗、廖京生、李宇春、章子怡、楊紫瓊、劉德華、趙薇、陳坤、房祖名、徐嬌、胡軍、劉青雲、張靜初、方中信、吳彥祖、古天樂、周傑倫、余文樂、梁朝偉、舒淇、張家輝、郭富城、鄭伊健、蔡卓妍、吳尊、陳喬恩、徐子珊、林峰、吳君如、鄭秀文、葉念琛、側田、鄧麗欣、周筆暢、吳雨霏、鍾舒漫、黎耀祥、邱勝翎、高文竹、韓庚、蘇珊·薩蘭登夫婦、丹澤爾-華盛頓、安妮-海瑟薇、喬治-克魯尼、艾瑪-湯普森、西恩-潘、休-格蘭特、簡-方達、瑪麗莎-托美、萊昂納多-迪卡布里奧、娜塔莉-波特曼、凱特-溫斯萊特、哈里·貝瑞、本木雅弘、木村拓哉、宋康昊、全度妍、全智賢、鄭宇成等300多名中外演員出席第1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第1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邀請出席海外明星名單:
蘇珊·薩蘭登夫婦、丹澤爾-華盛頓、安妮-海瑟薇、喬治-克魯尼、艾瑪-湯普森、西恩-潘、休-格蘭特、簡-方達、瑪麗莎-托美、萊昂納多-迪卡布里奧、娜塔莉-波特曼、凱特-溫斯萊特、哈里·貝瑞本木雅弘、木村拓哉、宋康昊、全度妍、全智賢、鄭宇成等100多名海外明星出席第1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5. 上海電影節有哪些名人參加
莎朗斯通、米歇爾羅德里格茲、桃井薰、張曼玉、舒淇、張震、周傑倫、周迅等270多位中外影視明星和嘉賓
6. 上海國際電影節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影響力如何
上海國際電影節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影響力還可以。平心而論,現在的上海國際電影節在場面上確實有了A級電影節的「腔勢」,要真正提升電影節的國際地位,首先還是要爭取中國電影在世界影壇的話語權。中國電影從第一部電影《定軍山》至今,已經走過了百年的歷史,但是,上海國際電影節還很年輕,正處在一個成長期;中國電影已經有了世界級的導演和明星,不可否認的是,在國際上真正有影響力的影片還屈指可數,這就需要中國電影人的共同努力。 「辦成一個充滿活力的電影節,期待這里能出現一個『上海新浪潮』」。博伊爾的寄語既是對上海國際電影節留下的一個美好印象,更是對上海國際電影節未來的希望,因為她年輕,所以她充滿活力。「活力」既是上海這座城市的魅力,也應該成為上海國際電影節的魅力。我們要為「年輕」付出艱辛的努力。 參考一下,希望能夠幫到你。祝你愉快。(*^__^*) 嘻嘻……
7. 姜文在上海國際電影節上說了什麼
6月17日,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評委見面會在上海舉辦。本次評委見面會分為動畫和紀錄片評委見面會和主競賽單元評委見面會,姜文作為本次主競賽單元主席,攜張震、秦海璐、美國製片人大衛·佩穆特等亮相現場;芬蘭紀錄片導演皮爾喬·汗卡薩羅和法國動畫片導演雅克-雷米·傑瑞德分別作為紀錄片和動畫片單元評委會主席攜各自的評委會成員出席見面會。
問及作為本屆金爵獎評委會主席,將以什麼樣的標准去評判別人的電影作品時,姜文提出兩個他個人的重要標准:「我個人認為(這部電影)要麼要具有原創性,要麼如果沒有原創性就把非原創的部分做到更好。」
8. 上海國際電影節的主體活動
金爵獎國際影片評選:是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核心,是電影節賦予優秀電影人最新作品的最高榮譽。保持真我,有力量、有創意直指人心的藝術與商業兼容的高品質影片是金爵獎的首選。
亞洲新人獎評選:推動亞洲電影原創力與生產力的結合,同時向世界推薦亞洲電影產業新生力量,關注中國乃至亞洲電影的未來。
手機電影節短片大賽:通過短片這個影像載體,為電影產業的持續發展孵化、發現新人,拓展發行渠道,探索新媒體領域中新疆域。 電影交易市場:通過產業服務平台的結構性搭建,以國際標准為要求、強化專業服務功能,廣邀國際買家,藉此推動中外多元電影內容產品的交流與交易。
電影項目市場(包括中國電影項目創投與合拍片項目洽談):電影項目與資本對接的橋梁,也是發掘、推廣電影新銳的重要平台。其中,中國電影項目創投以世界范圍推廣中國新銳電影力量為目的。邀請行業內權威人士擔任評審,從報名項目中選取8個最具創意的中國導演及其項目。電影節期間,組委會為8個項目的導演和製片人提供專業培訓,提供他們向中外投資方、製作公司及專業媒體等進行公開陳述的平台。經國際評委現場評審,產生「最具創意項目」,並給予相當數額的啟動資金作為鼓勵。張猛《鋼的琴》、韓傑《Hello樹先生》等。 以「發現中國、發現價值」為宗旨,把脈症結、激盪思想,共探通衢——發掘產業新引擎,達到助推中國電影全面升級的目的。每年的論壇由「主席講壇」、「產業論壇」和「電影新浪潮」「電影大師班」四大板塊十多個專場組成,為業內交流合作搭建平台,為產業發展提供風向標。
默多克、呂克·貝松、安東尼·明格拉、丹尼·博伊爾、斯蒂芬·戴德利、比利·奧古斯特、山田洋次、吳宇森、王家衛、馮小剛、姜文、徐克、何平、陳可辛、成龍、賈樟柯、婁燁、張元、王小帥、王全安、彭浩翔、鈕承澤、戴立忍以及文化界名人陳丹青、劉震雲等都曾在電影論壇演講,國際各大重要電影節主席、美國各大電影公司CEO、韓三平、任仲倫、江志強、於冬、王中軍、覃宏等業界名人,各大投資界大佬閻焱、熊曉鴿、朱雲來、沈南鵬、王冉等都是電影論壇的常客。 市場飛速發展的同時,中國電影的產業格局也在發生新的變化,互聯網企業紛紛試水電影行業。作為國際A類電影節中率先踏足新媒體領域的上海國際電影節,在2015年也將與互聯網企業全面合作,推出首屆「互聯網電影節」,藉助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平台優勢,打造互聯網影視新人與優質IP(知識產權)的孵化平台、互聯網電影產業探索與思考的聚焦平台以及影迷互動與體驗電影互聯網化的推廣平台。此外,上海國際電影節還將推出首屆「成龍動作電影周」,該活動由國際動作巨星成龍與上海國際電影節聯合發起,旨在表彰為動作電影做出傑出貢獻的電影人,著力培育華人動作新生力量,更好地傳承中國動作電影。除論壇、展映外,還將設8大觀眾票選獎項並頒發「鋼鐵人」獎。
9. 第1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快來了,怎麼參加開幕式要買票嗎
開幕紅地毯是6.12 18:20-20:00 上海大劇院
志願者現在基本上已經招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