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2第75屆戛納電影節獲獎名單 湯唯無緣戛納電影節最佳女演員
永遠猜不到的戛納電影節!
戛納當地時間5月28日晚,第75屆戛納電影節舉行了頒獎典禮。
瑞典影片《悲情三角》獲本屆戛納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這是導演魯本·奧斯特倫德繼2017年《方形》後再奪金棕櫚。朴贊郁憑《分手的決心》獲最佳導演,宋康昊憑《掮客》獲最佳男演員,《聖蛛》扎拉·阿米爾·阿布拉希米獲最佳女演員。中國導演陳劍瑩《海邊升起一座懸崖》獲短片金棕櫚。
這個晚上,杭州姑娘湯唯角逐最佳女主角最終還是差了一口氣,輸給了出演電影《聖蛛》的扎拉·阿米爾·阿布拉希米,遺憾落榜。
《聖蛛》是伊朗裔導演阿里·阿巴西的第三部長片,也是他第一次入圍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他上一部作品《邊境》在2018年奪得了第71屆戛納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大獎。
這次,阿里·阿巴西回到了故鄉伊朗,講述了一個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縈繞在他腦海中的現實案件。
女記者拉希米前往馬什哈德,調查一起針對女性性工作者的連環殺人案,從而引發了一系列事件的故事。
獲得今年戛納最佳女主角的扎拉·阿米爾·阿布拉希米,即在片中飾演女記者。
湯唯此次是在韓國導演朴贊郁的犯罪愛情片《分手的決心》中,飾演一位讓偵探也迷上她的“蛇蠍美人”。雖然湯唯因百變的造型和演技獲得了很高的呼聲,但最終還是敗給了飾演女記者的扎拉·阿米爾·阿布拉希米。
今年戛納最佳影片金棕櫚給了瑞典導演魯本·奧斯特倫德執導的喜劇《悲情三角》。
魯本·奧斯特倫德也在今年主競賽單元的七位已拿過金棕櫚的導演中,成為最後的贏家。他也成為了繼阿爾夫·斯約堡、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今村昌平、埃米爾·庫斯圖里卡、比利·奧古斯特、達內兄弟、邁克爾·哈內克、肯·洛奇後,第十位雙金棕櫚獎得主。
2017年,他憑借《方形》拿下金棕櫚,隨後北歐冷感笑匠的名聲傳遍國際影壇。此次新作《悲情三角》仍是一部諷刺喜劇,也是他醞釀了五年之久的首部英語片。
電影講的是,這年頭美麗可以被當作金錢來使用的荒誕故事。
英國演員哈里斯·狄金森飾演的帥氣男模,借光網紅超模女友,搭上超豪華遊艇,參加由超級富豪組織的海上休閑派對。不料海上風雲突變,一群人被迫流落荒島,就此衍生出各種啼笑皆非的荒誕故事。
片名直譯為《悲傷三角區》,指的是人的前額因皺眉而形成的三角形皺紋,對於靠臉吃飯的模特來說,“悲傷三角區”是他們力圖避免的。
今年的二等獎,評審團大獎下了個雙黃蛋,由《親密》和《正午之星》兩片一起獲得。
而湯唯主演的韓國片《分手的決心》導演朴贊郁這次也沒有空手而歸,獲得了最佳導演。朴贊郁在台上,也感謝了女主演湯唯。
出演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韓語片《掮客》的韓國演員宋康昊,則拿下了最佳男主角,他也成了韓國第一位歐洲三大電影節最佳男主角得主。
可以說,韓國電影人此次戛納收獲頗豐,獲得了最佳導演和最佳男主角兩項大獎。
另外,最佳編劇給了塔里克·薩利赫(《天堂來的男孩》),評審團獎也下了雙黃蛋給了《驢叫》《八座山》,75周年大獎給了達內兄弟的《托里和洛奇塔》。
雖然今年戛納沒有華語長片入圍,不過值得欣慰的是《海邊升起一座懸崖》在短片單元中拿下了最高獎短片金棕櫚。
這也是繼《小城二月》《天下烏鴉》後,中國影片第三次斬獲短片金棕櫚。
《海邊升起一座懸崖》由95後青年導演陳劍瑩執導,姚安娜主演。
電影講述了隕石撞擊地球引發海底火山噴發,江邊小鎮居民隨時有被海水倒灌的風險而即將搬離家鄉,在離開的過程中人們對於家鄉有了新的審視與思考。
姚安娜即華為老總任正非的次女,這也是她首次挑戰拍攝文藝短片。
導演陳劍瑩畢業於紐約大學電影學院,電影在宜賓取景,拍攝出了中國小城的獨特美感。
2. 歐洲三大電影節是哪些
歐洲三大電影節分別是:義大利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德國的柏林國際電影節。
1、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英文: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創立於1932年,是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故被稱為「國際電影節之父」。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為「金獅獎」,宗旨是「電影為嚴肅的藝術服務」。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於每年8月至9月間在義大利威尼斯麗都島舉行。在20世紀30年代至60年代之間,威尼斯電影節是諸多世界電影大師的搖籃。
2、戛納國際電影節
戛納國際電影節(亦譯作康城或坎城國際電影節,英文: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創立於1946年,因兼有大海(Sea)、美女(Sex)和陽光(Sun)而被稱為「3S電影節」。戛納國際電影節最初是為對抗當時受義大利法西斯政權控制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而創辦,最高獎項為「金棕櫚獎」。戛納國際電影節於每年5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
3、柏林國際電影節
柏林國際電影節(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英文: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20世紀50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得到當時的聯邦德國政府和電影界的支持和幫助,1951年6月在西柏林創立。柏林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為「金熊獎」,以加強世界各國電影工作者的交流,促進電影藝術水平的提高為宗旨。柏林國際電影節於每年2月間舉辦,為期兩周。
(2)歐洲三大電影節韓國獲獎情況擴展閱讀
歐洲三大電影節「三大滿貫」獲得記錄
1、最高獎大滿貫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夜》柏林金熊(1961)、《紅色沙漠》威尼斯金獅(1964)、《放大》戛納金棕櫚(1966)。
羅伯特·奧特曼:《陸軍野戰醫院》戛納金棕櫚(1970)、《西塞英雄譜》柏林金熊(1976)、《人生交叉點》威尼斯金獅(1993)。
2、最佳導演大滿貫
保羅·托馬斯·安德森:《狂野之愛》戛納最佳導演(2002)、《血色將至》柏林最佳導演(2008)《大師》威尼斯最佳導演(2012)。
3、二等獎大滿貫
皮埃爾·保羅·帕索里尼:1964年《馬太福音》威尼斯評審團大獎、1971年《十日談》柏林評審團大獎、1974年《一千零一夜》戛納評審團大獎。
張藝謀:1991年《大紅燈籠高高掛》威尼斯銀獅獎、1994年《活著》戛納評審團大獎、1999年《我的父親母親》柏林評審團大獎。
4、最佳男演員大滿貫
傑克·萊蒙:1979《中國綜合症》戛納影帝、1981《奉獻》柏林影帝、1982《大失蹤》戛納影帝、1992《大亨游戲》威尼斯影帝。
西恩·潘:1996《死囚漫步》柏林影帝、1997《可人兒》戛納影帝、1998《浮世男女》威尼斯影帝、2003《21克》威尼斯影帝。
5、最佳女演員大滿貫
朱麗葉·比諾什:1993《藍》威尼斯影後、1997《英國病人》柏林影後、2010《合法副本》戛納影後。
朱麗安·摩爾:2002年《遠離天堂》威尼斯影後、2003年《時時刻刻》柏林影後、2014年《星圖》戛納影後。
6、終身成就獎滿貫
讓娜·莫羅:1992年終生成就金獅獎、2000年終生成就金熊獎、2003年終生成就金棕櫚獎。
7、主演最高獎滿貫
馬塞洛·馬斯楚安尼:1960年《甜蜜的生活》戛納金棕櫚獎、1961年《夜》柏林金熊獎、1962年《家庭日記》威尼斯金獅獎。
鞏俐:1987年《紅高粱》柏林金熊獎、1992年《秋菊打官司》威尼斯金獅獎、1993年《霸王別姬》戛納金棕櫚獎。
3. 韓國電影在各大電影節獲獎情況
《撒瑪利亞的女孩》-柏林電影節銀熊獎
《空房間》-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4. 宋康昊是韓國首位戛納影帝,東亞演員在戛納拿獎有多難
2022年5月29號,第75屆戛納電影節的各個獎項已經公開了,韓國演員宋康昊憑借這電影《掮客》獲得了第75屆戛納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這一個獎項,讓宋康昊成為韓國第一個獲得了戛納電影節最佳男演員,這也讓韓國第一個在歐洲三大電影節上獲影帝的男演員。
還有在者就是東亞女演員要在拿獎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比如說在2004年,張曼玉憑借著《清潔》獲得了第5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還有在2007年,全度妍憑借著電影《密陽》獲得了第6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這么多年來,東亞的演員要能在這個獎台上獲得認可,是很困難的。
5. 三大電影節是哪三個分別是些什麼獎啊
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
柏林電影節--金熊
威尼斯電影節--金獅
6. 華語片折戟第67屆柏林電影節|附完整獲獎名單
時光網
當地時間2月18日晚,第67屆柏林電影節冷冷清清的閉幕了,相比前一日《金剛狼3:殊死一戰》首映的火爆,閉幕式上星光慘淡,加上天氣下著雨,整個紅毯環節只能用「冷」來形容。
在獎項方面,雖然國產動畫片《好極了》獲得了一致好評,但仍然顆粒無收,張震在《龍先生》的表演也沒有獲得評委的青睞,華語片與演員全部折戟。
本屆柏林電影節在評委會主席保羅·范霍文的帶領下劍走偏鋒,一眾講述變性人、講述敘利亞難民、講述中產階級生活狀態、講述人性沖突的「政治正確」電影全被無視,反而是一部來自匈牙利的「小清新」影片《肉與靈》摘得金熊獎。
喬治·弗里德里希憑借在《明亮的夜》中的出色表現拿下了影帝,影後桂冠則歸屬韓國80後女星金敏喜,這也是繼全度妍在戛納封後以來再次有韓國女演員在歐洲三大電影節上登頂影後。
第67屆柏林電影節完整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金熊獎
《肉與靈》 A Teströl és Lélekröl
導演: 伊爾蒂科·茵葉蒂(匈牙利)
評審團大獎
《菲里希黛》 Félicité
導演: 阿蘭·戈米斯
阿爾弗雷德·鮑爾獎(Alfred Bauer Prize)
《糜骨之壤》 Pokot (2017)
導演: 阿格涅絲卡·霍蘭(波蘭)
最佳導演
阿基·考里斯馬基(芬蘭)
《希望的另一面》 Toivon tuolla puolen
最佳女演員
金敏喜(韓國)
《獨自在夜晚的海邊》 밤의 해변에서 혼자
導演: 洪尚秀(韓國)
最佳男演員
喬治·弗里德里希(澳大利亞)
《明亮的夜》 Helle Nächte
導演: 托馬斯·阿斯蘭(德國)
最佳劇本
《普通女人》 Una mujer fantástica
導演: 塞巴斯蒂安·萊里奧 / 剛扎洛·瑪薩(智利)
傑出藝術貢獻獎
《安娜,我的愛》 Ana, mon amour
導演: 卡林·皮特·內策爾(羅馬尼亞)
Glashütte原創紀錄片獎
ISTIYAD ASHBAH (GHOST HUNTING)
導演:Raed Andoni
GWFF最佳處女作獎
ESTIU 1993
導演:Carla Simón
最佳短片金熊獎
CIDADE PEQUENA by Diogo Costa Amarante
評委會銀熊短片獎
EN LA PRADERA by Esteban Arrangoiz Julien
7. 近三年戛納電影節的獲獎影片
第五十九屆(2006年)
最佳影片金棕櫚:《風吹稻浪》英國
評委會大獎:《弗朗德勒》法國
評審團獎:《紅色之路》英國
最佳導演:阿加多·岡薩雷斯·伊納里多《巴別塔》美國
最佳男演員:《光榮之路》(法國)5位男演員
Jamel Debbouze、Sami Bouajila、Roschdy Zem、Samy Naceri、Bernard Blancan
最佳女演員:《回歸》(西班牙)6位女演員
Penélope Cruz、Carmen Maura、Lola Duenas、Blanca Portillo、Yohana Cobo、Chus Lampreave
最佳編劇:阿爾莫多瓦《回歸》西班牙
金攝影機:《布達佩斯島》
最佳短片金棕櫚: 《sniffer》導演:Bobbie Peers 挪威
費比西獎:《氣候》/土耳其 《巴拉圭樹吊床》/巴拉圭 《BUG》/英國
關注單元最佳影片:《江城夏日》導演:王超 中國
第六十屆(2007年)
最佳影片金棕櫚獎:Cristian Mungiu《四月三周兩天》羅馬尼亞
評委會大獎:河瀨直美《殯之森》日本
60周年特別獎:加斯·范·桑特《迷幻公園》美國
最佳導演:朱利安·蕭貝爾《潛水鍾和蝴蝶》法國/美國
最佳編劇:費斯·阿金《在人生另一邊》土耳其/德國
最佳男主角:康斯坦丁·拉朗尼柯《驅逐》俄羅斯
最佳女主角:全度妍《密陽》韓國
金攝影機獎:Shira Geffen/Etgar Keret《MEDUZOT》以色列
金攝影機特別獎:Anton Corbijn《Control》
最佳短片金棕櫚獎:Elisa Miller《VER LLOVER》墨西哥
最佳短片評委會獎:安東尼·陳《Ahma》 Mark Albiston《RUN》 新加坡
評委會獎:瑪嘉·莎塔碧/波斯波利斯《我在伊朗長大》法國/美國
評委會獎:卡洛斯·雷加達斯《沉默的陽光》墨西哥/法國/荷蘭
關注單元最佳影片:Crisitan Nemescu《加州之夢》羅馬尼亞
第六十一屆(2008年)
金棕櫚大獎 《牆壁之間》ENTRE LES MURS/THE CLASS(法國)
評委會大獎 《格莫拉》Gomorra (義大利)
評委會特別獎 凱瑟琳·德納芙 (法國)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美國)
評審團獎 《大牌明星》Divo, Il (義大利)
最佳導演獎 努里·比格·錫蘭 《三隻猴子》(土耳其)
最佳男演員獎 本尼西奧-德爾-托羅 《切-格瓦拉》 (西班牙)
最佳女演員獎 溫妮塞斯·德·奧利維拉 《越線》 (巴西)
最佳編劇獎 讓·皮埃爾·達內/呂克·達內《羅娜的沉默》
金攝影機最佳影片 《飢餓》Hunger (英國)
金攝影機特別獎 《ils mourronttous sauf moi》(俄羅斯)
最佳短片金棕櫚獎 《盤封管》 megatron (羅馬尼亞)
一種關注最佳影片 《Tulpan》 (哈薩克)
8. 嘿~~~誰能告訴我戛納電影節「一種關注」的歷屆獲獎影片
「一種關注」的歷屆獲獎影片如下:
1、第61屆2008年,一種關注最佳影片 《Tulpan》 (哈薩克);
2、第63屆2010年,"一種關注"大獎 洪尚秀《夏夏夏》(韓國) ;
3、第64屆2011年,一種關注」大獎 《阿里郎》 導演:金基德(韓)、《停站間》 導演:安德里亞斯·德里森(法);
4、第65屆2012年,「一種關注」最佳影片 《露西亞之後》 導演:米歇爾-弗蘭克 墨西哥 ;
5、第66屆2013年,「一種關注」最佳影片 《殘缺影像》(柬埔寨) ;
6、第67屆2014年,「一種關注」大獎 《白色上帝》(匈牙利)導演:凱內爾·穆德盧佐 ;
7、70屆2017年, 「一種關注」最佳影片 《謊言》導演:默罕默德·拉索羅夫;
(8)歐洲三大電影節韓國獲獎情況擴展閱讀
戛納國際電影節(英文: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法文:Festival De Cannes),亦譯作康城(坎城)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39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是"金棕櫚獎"。
戛納電影節每年定在五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通常於星期三開幕、隔周星期天閉幕。其間除影片競賽外,市場展亦同時進行。電影節分為六個單元:"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和"會外市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