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院復工了嗎
已經復工了,是7月20日復工的,不過上線的影片一般都是之前放過的重放
⑵ 全國影院復工,防控措施如何到位
自從疫情開始爆發,全國各地的影院都關閉了,到現在為止已經有6個月。隨著新冠病毒慢慢的被控制住,電影院也逐漸對外開放。
國家電影局發布,低風險地區的人只要各項防控措施有效落實到位,就可以有序恢復開放營業。
電影院的防控措施一定要做好才能去,否則一旦發生交叉感染,會是一場不小的風波,會給國家添不少的亂子。我還是建議安安靜靜呆在家裡,等到疫情全部結束了,想去哪裡就去哪裡。現在這個情況下如果發生大批感染,很有可能讓疫情又進入緊急狀態,說不好再在家裡封閉半年。
⑶ 7月20日低風險電影院復工,涉及的地區有哪些
自7月20日起,我國低風險地區的電影院可以開始營業。本次所宣布的低風險地區包括:湖北低風險區、甘肅低風險區、福建低風險區、唐山低風險區、江蘇低風險區、重慶低風險區。這些地區都是發病率極低或是進行了高度消殺措施的地區,相對來說比較安全,所以被選定為低風險地區,可以開放電影院等公共場所。
雖然沒有賀歲片上映,不過也有很多優質電影正在熱播,所以生活在低風險區的朋友可以叫上自己的好友一同去觀看,再次體驗這久違的觀影感覺。也希望高風險地區能早日控制住疫情。
⑷ 各地電影院陸續開始復工,電影院復工前後都經歷了什麼
受新冠肺炎影響,餐飲行業和娛樂行業都相繼關停,隨著疫情得到控制,各地放寬政策,工業企業開始了復產復工,影院也不例外也陸續開始復工。但是電影院復工也需要做好充分的疫情防控工作。再大的環境下,國家鼓勵復產復工,但是需要走正規的流程。電影院復工前需要向上級部門和工商部門提供相關的佐證材料,並且提供復產復工申請,在這一系列准備就緒後得到上級許可,方可開始正常運營電影院,但是在電影院復工前還需要上交一份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防控工作方案。製作這套方案的目的是為了復工復產企業或行業,在新冠肺炎的疫情下可以進行有效有序的工作。
並且在電影院門口設立專門人員進行登記和測體溫,確保電影人的人身健康安全。同時電影院在復工期間也要給電影院里的工作人員做核酸檢測,確保電影院內是安全的。避免發生封閉空間內多人感染的情況。
⑸ 「報復性觀影」來了影院復工首日排片已破6000場
電影院開門第一天,你准備好看電影了嗎?
據貓眼專業版客戶端顯示,截至20日早9時,全國198家影院實時票房共152.3萬,約5.5萬人次觀影。
來源:貓眼專業版APP截圖
此外,全國放映總場次達6259場。其中《第一次的離別》最多,達1727場(排片較多的城市有上海、杭州、長沙、成都、寧波、南寧、無錫等),其次為《戰狼2》《誤殺》《尋夢環游記》。
根據國家電影局7月16日發布的通知,低風險地區的電影院在各項防控措施有效落實到位的前提下,可於7月20日有序恢復開放營業。目前,已有湖北、上海、北京等多地「官宣」復工,成都一影院甚至推出3.1元票價,播放的均是老片。
疫情防控方面同樣不能掉以輕心,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日前發布電影放映場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指南提出,對恢復開放後的電影放映流程作出指導,如採取網路實名預約、無接觸方式售票;實行交叉隔座售票,保證陌生觀眾間距1米以上;每場上座率不得超過30%;電影放映場所減少放映場次,控制觀影時間,每場不超過兩個小時;電影放映場所原則上不售賣零食和飲料,影廳內原則上禁止飲食等。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認為,人們確實有著很大的觀影熱情等待釋放,但這熱情能否轉化成「報復性觀影」,取決於是否有真正高質量頭部電影的帶動。「重中之重是電影行業上上下下、方方面面乃至全社會如何有效有序有力推動頭部影片盡快入市,激發觀眾的觀影熱情和熱潮。
文章來源:中新經緯
⑹ 影院復工後單日票房首破3000萬是怎麼回事
全國影院自7月20日有序復工之後,隨著復業影城數量增多、排片增長,票房也持續增長。據貓眼專業版最新數據,全國大盤在7月25日晚間突破3000萬,觀影人次突破100萬,排映場次超10萬,都在穩步增長中。
影院復工,片源也十分重要,7月24日上映的進口新片《多力特的奇幻冒險》《喋血戰士》對票房大盤帶動明顯,重映的《瘋狂動物城》也取得了不錯的票房。
(6)電影院復工復工最新消息擴展閱讀
四地影院復工率領跑:
據21世紀經濟報道,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7月23日,影院復工率快速提升,山東以超過50%的復工率排名第一,江西、浙江和上海的復工率也已經超過40%。共有10地的復工率超過30%,但也有13地的復工率仍然不足20%。
而在此前的7月20日,河北、山西、天津、河南、遼寧、吉林、海南、甘肅、寧夏、黑龍江10個省份,影院復工數量也不超過10家。
盡管復工率快速上升,但對於各地影城來說,仍然面臨不小的難題,票房偏低就是其中之一。數據顯示,復工5天以來,平均票價均不超過24元。這一價格和去年同期35元左右的平均票價相比明顯偏低。而這又與目前新片上映較少、多數為復映片有關。
⑺ 影院恢復開放的第三版防控指南9月25日起實行 上座率不超75%
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發布《電影放映場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指南》(第三版),9月25日起實行。
以下為全文:
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電影放映場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指南(第三版)》
一、總體要求
(一)堅持屬地管理,有序復工復產。各地電影放映場所要嚴格按照屬地黨委和政府統一部署,在地方電影主管部門和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的指導下,推進復工復產工作。
(二)堅持常態防控,健全應急機制。擬復工復產的電影放映場所,要繼續把疫情防控放在首位,毫不放鬆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提前做好預案,制定科學可行的具體措施,明確應急處置流程,並根據當地疾控部門最新指導意見及時進行動態調整,確保安全。
(三)落實防控主體責任,做到精細化防控。電影放映場所要嚴格執行疫情防控規定,健全防控工作責任制和管理制度,落實本場所防控應急預案,把防控責任細化到具體個人。
二、員工健康監測和管理
(四)做好員工健康管理。要按照當地要求做好員工健康管理,掌握員工出行軌跡等情況,對中高風險地區返崗的人員實行居家或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員工上崗前要檢查體溫,出現發熱(體溫高於37.3度)、呼吸道症狀時,要暫停工作、及時報告並就醫。
(五)強化疫情防控培訓。員工應當減少不必要的外出,避免前往人群聚集場所。應對員工開展傳染病預防知識、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等方面的培訓,確保員工具備必需的防控和處置知識與能力。
(六)嚴格崗位工作規范。指導員工做好個人防護,按照《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修訂版)》等要求,正確佩戴口罩、手套等防護用品。減少人員聚集,加強對員工用餐和工作會議的科學管理。
三、場所防控管理
(七)配備防護用品。電影放映場所要配備口罩、手套等防護物資,並在洗手間配備洗手液及消毒用品,為員工和觀眾提供必要防護保障。
(八)保持良好通風。按照《夏季空調運行管理與使用指引(修訂版)》要求,加強電影放映場所營業前和營業過程中空調通風系統的運行管理。
(九)加強清潔消毒。
1.大堂、影廳、衛生間、走廊、疏散通道等公共區域,每日不少於2次噴霧消毒。
2.售取票機、商品售貨區、自動販賣機、公共區域座椅、入口閘機、衛生間等重點區域,每日不少於5次擦拭消毒。
3.影廳座椅扶手、3D眼鏡等觀眾直接接觸物品,每場消毒一次。
4.做好垃圾分類處理,防疫用品類垃圾應定點投放,日產日清。
(十)加強防疫宣傳。電影放映場所應通過設置提示牌、擺放宣傳品、使用電子顯示屏、播放映前公益廣告片等多種方式,加強疫情防治知識科普宣傳,使員工和觀眾充分了解掌握防治知識、支持配合防控工作。
四、觀眾進出管理
(十一)做好入場檢測。電影放映場所應配備測量體溫設施設備,並安排專人值守。登記觀眾信息,檢查體溫,未戴口罩和體溫37.3度以上者不得進入。在電影院入口配備手消毒劑,引導員工和觀眾做好手衛生。
(十二)調整售票方式。
全部採取網路實名預約、無接觸方式售票;原則上每場上座率不得超過75%。具體由各省級電影主管部門在當地疫情防控部門指導下,進行動態調整。
(十三)建立值守制度。安排專人做好現場管理,監督進入影院區域的工作人員和觀眾必須佩戴口罩,對號入座;電影放映期間不得飲食。
(十四)合理安排場次。電影放映場所減少放映場次,延長場間休息時間,對影廳充分清潔與消毒;不同影廳錯時排場,避免進出場觀眾聚集。
五、設施設備管理
(十五)做好運行前檢查。清潔打掃放映機房,設定合理的溫度與濕度區間,對供電、排風、光源、還音、冷卻等系統進行徹底檢查,及時排查隱患。
(十六)加強維護保養。做好放映窗口、設備表面、放映鏡頭、空氣濾塵網、冷鏡及光管、散熱金屬網格等的專業清潔工作。定期進行試放映,防止器件老化。保證耗材的充足儲備。
(十七)堅持正確操作。在使用放映機、伺服器和還音系統等設備時,嚴格按照規定流程進行操作。
六、突發情況處置
(十八)加強溝通聯動。建立疫情應急溝通機制,加強與當地衛生健康和電影主管部門聯動,發生異常情況及時上報。
(十九)做好發現疫情時的應對處置。發現疑似或確診病例的電影放映場所,要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做好現場管理,配合疾控部門採取隔離措施,加強密切接觸者追蹤、疫點消毒等工作,並及時關閉場所。
⑻ 我國電影院何時開始復工
因為去年年底爆發的疫情嚴重影響人們的生命安全,為了防止病毒傳染,全國絕大多數地區大型公共場所都開始停止營業,就連電影院也不例外。經過全國醫護人員幾個月的努力控制之後,國內的疫情也基本得到有效的控制。在一段時候的觀察後於7月16日當天,國家電影局發布關於《國家電影局關於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
電影院作為一個大型封閉的公共場合,防疫安全一定要放在第一位。所有的院線、影院都必須嚴格遵守當地疫情防護要求。認真做好健全制度,完善措施,切實做到常態防控到位、預約限流到位、排片間隔到位、人員排查到位、環境消毒到位、應急處置到位等各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