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今年春節電影票那麼貴
其實每一年到了春節的時候電影票價都會有所增長,只不過今年真的是特別的貴。根據一些業內人士的介紹,他們說是因為這幾年受到疫情的影響,所以電影院的經營狀況一直都不是特別的好。平常的時候很多檔期都缺乏一些優質的影片,而在春節檔的影片的確是比較突出,所以那個自然就會貴一點。
咱們去看個電影,就是為了圖個開心,可是你的價位這么高,讓我的錢包受了傷,那麼我怎麼可能會開心的起來呢?反正這部片子再過不了多久也會在各種app上面上架,那麼我再繼續去上面充個會員看,還不是可以省很多的錢。反正如果是我的話,我是不會選擇去看的,因為我的錢包真的承受不起。
Ⅱ 2022 年春節檔電影票均價已飆到 56 元,為什麼電影票價格會突飛猛漲
中國電影的票房創收已經極端依賴所謂運動式觀影。
這是中國電影市場的奇葩之處。本來,大家對中國電影的最終預期是和成熟市場一樣:影院的普及培養出一大批有事沒事去電影院的新新青年,大家用穩定的消費給相關產業持續供血,由此形成良性的市場循環。但現實是,這個目標目前只在一二線城市部分實現,更多的新新青年們因為票價也好因為工作因為游戲也好,總之是沒有把看電影當成自己的日常節目。但他們又不是壓根不看,而是偶爾去看,不僅自己去,還帶老人伴侶孩子去。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某部爆款電影刷爆社交網路,或者某個特殊節日到來的時候。
這就是運動式觀影的內涵:絕大多數時間里的絕大多數影院門可羅雀,但在某個集中的節點上卻人滿為患供不應求。旱澇差距如此之大,以至於製作公司也好院線也好,不得不把收益的可能寄託在運動式觀影的發生上。
那麼在當下,什麼運動式觀影是最可預測的呢?春節檔。張藝謀的名字不能保證什麼,易烊千璽的名字也不能保證什麼,甚至連吳京,也可能產出像攀登者這樣的在國慶檔票房不上不下的電影。換句話說,沒有什麼導演演員題材能保證運動式觀影的出現,而春節檔可以。
因為春節就在那裡,它依然是中國人最為看重的傳統節日。而當看電影稀里糊塗地成為年味活動的一種,成為一種新的習俗之後,春節檔的觀眾體量就得到了保證。爆款電影的出現是必然事件,運動式觀影的發生也是必然事件,它甚至和電影的製作質量無關。還記得一七年的春節檔嗎?那個檔期齊聚了大鬧天竺西遊伏妖功夫瑜伽三部大爛片,還有乘風破浪這樣的平庸之作,但絲毫沒有妨礙它刷新春節檔票房新高。為什麼?因為無論如何,一家人總是要去電影院看電影的。電影爛不爛無妨,重要的是年味。最多最多在幾部大爛片里選那部不太爛的就好了。
票價飆升也是同樣的邏輯:多少公司院線一年就指著春節檔賺錢過活呢!既然加價幅度只要不超過過年預算(那肯定不到呀依然不夠一頓飯錢)你們就會來,那我幹嘛不加呢!
Ⅲ 春節檔為什麼更貴了
你想問的是不是春節檔的電影票為什麼更貴了。
原因如下:
由於疫情原因,影院的上座率受控制,眾所周知,影城的票房收入與上座率密不可分,在上座率受影響的情況下,影院也只能調整票價。
受疫情影響,全國各地影院關門,工作人員只能打零工的消息,曾經見諸報端,而更令影院生存困難的是,觀眾的觀影習慣發生改變,看電影已經不再是長期觀影行為,導致電影票變貴了。
電影消費畢竟屬於市場行為,期待春節檔票價與平日一樣似乎不太可能,但業內人士建議,觀眾可以適當延長觀影時機,只要在撤檔前觀看影片即可,或者選擇在非黃金時段觀看電影,由此可以獲得較高的觀影性價比。
Ⅳ 春節檔第二天票房降幅如此「恐怖」,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春節檔電影混戰已經來到了第三天,經歷了兩天票房與口碑積攢,有一些電影明顯後勁不足,不過就算熱門電影口碑逆襲,卻挽救不了大年初二當天整體票房下跌的事實。
綜合來說,看賀歲檔原本是能夠讓闔家歡樂的一種方式,但資本方抓住了消費者的心理,不停漲價,還沒有特別叫好又叫座的電影,這種方式無異於殺雞取卵,希望來年能夠有所調整吧,不然連電影都看不起,觀眾也不會再有興趣走進電影院啦。
Ⅳ 春節期間高昂的電影票會導致你不去電影院嗎
我確實會因為高昂的電影票而不去電影院,因為我覺得沒有必要花費這么多的錢在電影上。
在春節檔來臨的時候,雖然春節檔有幾部非常賣座的電影,這些電影的口碑也非常好,但因為這些電影的電影票普遍比較貴,所以電影的總票房並不理想。對於普通觀眾來說,很多人的心理預期價格是20元到40元之間,但春節檔的電影普遍在50元到100元以上,有些電影票甚至已經達到了200元,這個價格確實有些貴。
一、我會因為高昂的電影票而不去電影院。
對於普通觀眾來說,很多人會選擇在節假日的時候和親朋好友一起看電影,通過這樣的方式享受家庭團聚的時光。在觀看電影的時候,因為家庭檔的電影普遍需要買3~5張票。如果一張電影票的價格達到100元以上的話,觀看一場電影的成本至少需要300元以上,這對很多人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Ⅵ 農信卡8.8元買電影票過年能用嗎
不能
活動截止日期到2021年4月30號!
成功注冊綁定銀行卡後,
1.8.8元通票每月限購兩張,
2.25元通票每月不限次數購買,
3.原價25元賣品雙人套餐只需10元,每月限購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