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部歐美關於真實與幻想的恐怖片我記得名字叫歐西卡,但是找不到
片名:歌西卡 Gothika
導演:馬修·卡索維茨Mathieu Kassovitz
主演:哈莉·貝瑞Halle Berry
佩內洛普·克魯茲Penelope Cruz
小羅伯特·唐尼Robert Downey Jr.
查爾斯·塔頓Charles S. Dutton
類型:驚悚/靈異/動作
級別:R級(粗口、暴力及裸露鏡頭)
片長:99分鍾
發行:華納兄弟公司Warner Bros Pictures
上映日期:2003年11月21日
官方網站:http://gothikamovie.warnerbros.com/
[劇情簡介]
心理分析家兼精神科醫生米蘭達·格瑞(哈莉·貝瑞)一向致力於研究犯罪心理學方面的課題,聰明過人的米蘭達從來都對自己的專業能力深信不疑。某天,她所工作的精神病研究院新來了一位叫克羅伊(佩內洛普·克魯茲)的病人,開始米蘭達並沒有特別注意到她,只是按部就班地試圖勸服克羅伊信任自己,對她敞開心扉以便於治療,但克羅伊卻不像米蘭達之前遇到的病人那樣語言混亂和難以自圓其說,她的思維很有邏輯,看起來似乎並沒有失去理智,米蘭達暗自覺得蹊蹺。
沒過幾天,米蘭達就遇到了一件怪異的事情,她失去了知覺,而等她恢復神智時,發現自己已經變成了被囚禁的重犯病人,對她的指控是謀殺了自己的丈夫道格·格瑞(查爾斯·塔頓)!米蘭達發現自己的處境和之前的克羅伊一模一樣——面臨絕境,需要外界援助,但所有人都當她是個瘋子,沒人相信她說的話,她越是聲明自己無辜,就越被別人看成是發瘋的表現。更恐怖的是,米蘭達意識到,有一股神秘而強大的力量正在擺布著她,宛如暗夜中的幽靈一樣,不知不覺中入侵了她的意志、利用了她的身體,而她對這種力量卻一無所知,米蘭達逐漸陷入瘋狂與崩潰的邊緣……
[什麼是「Gothika」]
這部電影的名稱「Gothika」來源於「Gothic」,意為「歌特式的」。通常,這個詞被用來形容兩種事物,一是那種有著尖頂塔樓,以巨大立柱和圓形拱門為標志的歌特式建築,二是指歌特文學,這種文學的特點是通常以死亡或絕望為主題,故事設置於一個荒涼偏僻的背景之下,而情節常常則有關那些血腥、神秘或詭異的超自然事件。
歌特式建築起源於法國北方,12到16世紀在歐洲,尤其是西歐廣泛盛行,而歌特文學則出現在18世紀的英國,社會的動盪、階級的混雜、宗教的盛行都導致神秘主義文學甚至迷信的興盛,歌特文學也就是在這個階段應運而生,這種充滿了懸疑、神秘、幻想、恐怖和荒蠻氣味的文學風氣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期占據了英國文壇的主導地位,這其中最有名的,當屬瑪麗·雪萊1818年出版的小說《弗蘭肯斯坦》,這部作品後來成為了神秘主義文學的經典。
而本片之所以取了這樣一個名字,是因為片中的氛圍和情節描寫都頗有歌特文學的特點——陰森的瘋人院(好聽點叫精神疾病研究所)、瘋狂錯亂的故事和處於絕望境地的人物,都堪稱歌特文學的典型特徵。
[關於導演]
馬修·卡瑟維茨(Mathieu Kassovitz)這個名字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比較陌生,可能是因為這位35歲的法國帥小伙一直在本國發展,雖然年紀不大,但是他在歐洲影壇已經頗有名氣,特別是在法國觀眾心目中,他代表了法國電影今後的發展方向。出身演藝世家的馬修多才多藝,他的父親是法國著名導演彼得·卡索維茨(Peter Kassovitz),馬修23歲的時候就自己編寫劇本自己擔任導演拍攝了一部黑白喜劇短片,後來他曾做過電視模特、演員、導演、編劇及電影剪輯師等多種職業,可謂是電影圈裡的多面手,1995年,由他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仇恨》(Hate),獲得了當年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並摘取了次年的四項法國愷撒大獎。馬修出演過的比較知名的影片有妮可·基德曼和本·卓別林主演的《生日女郎》,呂克·貝松執導的《第五元素》。不過他讓觀眾印象最深刻的表演,應該是2001年票房黑馬——《天使愛美麗》中一直被女主角暗戀著的神秘青年。
相對於走上大屏幕當演員,馬修更喜歡導演的工作,他在2000年執導的驚險懸疑片《暗流》(The Crimson Rivers)不管在法國國內還是全球范圍都取得了不錯的票房和口碑,本片是他首次導演英文電影,雖然改變了語言,但是相信凡是看過《暗流》的觀眾,除了欽佩編劇絲絲入扣、懸念密布的情節安排之外,一定也都對影片營造的那種陰森壓抑的氛圍尤其記憶深刻,而這種恐怖的感覺,是不需要用某種特定的語言來表現的。和《暗流》中被雪山包圍的那所大學一樣,《歌西卡》的故事也是發生在精神病研究所這樣一種壓抑而密閉的環境中,幽深的建築,昏暗的光線,陰霾的天氣,導演運用他一貫的手法,用盡一切背景來襯托影片女主角焦慮絕望的心情和充滿靈異色彩的情節。
[關於主角]
看過奧斯卡頒獎典禮的的人都不會忘記去年哈莉·貝瑞在折下影後桂冠時梨花帶雨的獲獎感言,美麗出眾的貝瑞在背了多年「花瓶」的名聲後,終於憑借《死囚之舞》里的單身媽媽形象讓電影圈和觀眾認可了她美麗背後的不俗演技。眼下縱觀好萊塢的女星,貝瑞的風頭除了妮可·基德曼之外,無人能出其右。
而《歌西卡》整部影片的劇情設計,幾乎全都是哈莉·貝瑞的獨角戲,而始終擺脫不了花瓶形象的佩內洛普·克魯茲,雖然也拿著不低的片酬,其實只有出演一個配角的份兒。看電影的海報就可以發現,一臉驚恐無助的貝瑞占據了整個畫面,名字更是放在海報最上面的顯眼位置,而其他的兩個主要演員,在海報上根本連臉都沒露出來。
由於影片本身無時無刻不充滿著猜疑與恐懼,所以女主角的精神狀態非常特殊,她既要體現出心理學家過人的智慧和分析能力,又要表現出精神病人那種敏感近乎錯亂的心態,而這兩種迥然不同的心理狀態將在隨著情節發展穿插展現在人物身上,演出難度可見一斑,相信貝瑞這次會把自己的演技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讓所有人對她刮目相看。
[花絮]
*在拍攝本片的一場動作戲時,男主角小羅伯特·唐尼由於用力過猛,不慎把哈莉·貝瑞的手臂尺骨扭至骨折,所幸送到醫院檢查後確認無大礙。這已經是她第二次在拍片現場傳出受傷的意外事件。之前貝瑞在西班牙拍攝007系列電影《擇日再死》一段與直升機對戰的動作場景時,被煙霧彈碎片吹進左眼,被工作人員緊急送醫。
*雖然是一部驚悚恐怖片,但是華納並沒有按照慣例把它安排在萬聖節前後上映,而是後挪到了11月底,這樣既避開了「鬼魅橫行」的10月,讓人們從陰森鬼氣里喘口氣,又趕上了感恩節的公眾假期。
*可能沒人注意到,這是已經貴為奧斯卡影後的哈莉·貝瑞第一次讓自己的名字登上演員和海報的頂頭位置,成為影片無可置疑的頂樑柱。
*在為本片作宣傳時哈莉·貝瑞為雜志拍了一套穿緊身衣及拳套的性感照片,評論家指她身為影後,應該拍一些更莊重的照片。哈莉的發言人則反駁說《歌西卡》的對象是年輕的男影迷,所以穿性感一點拍封面照是理所當然。
*而在本片中,還有一個女主角在浴室和其他病人打群架的情節,劇情需要女主角犧牲色相露兩點,貝瑞的經紀人建議她使用替身,但敬業的貝瑞堅持要親身上陣,專業精神可見一斑。
*貝瑞在接受一家娛樂媒體訪問時說,她的母親擔任精神科護士長達35年,她對心理學的領域了解頗多,這些知識雖然基礎,但對她在這部新片中的表演有很大幫助。
*在本片的拍攝過程中,二號女主角、西班牙美女佩內洛普·克魯茲一度傳出和湯姆·克魯斯發生感情危機的消息,由於阿湯上半年一直在紐西蘭拍攝新片《最後的武士》,而佩內洛普則在加拿大拍攝本片,兩人難得見面,導致感情疏遠。
*可能由於同時簽下了哈莉·貝瑞和佩內洛普·克魯茲兩大熱門女星而導致影片預算陡增,所以華納兄弟找來了哥倫比亞公司合作投資,哥倫比亞公司因此也獲得本片的海外發行權。
下載地址:http://lib.verycd.com/2004/03/07/0000006597.html
B. 電影生化危機和死亡錄像相比,那個更恐怖
呵呵 你自己分的級啊
按你說 生化危機真的是入門級別的恐怖電影1 2 部屬於4級 3 4 5降級為5級了
死亡錄像也就是3 級別的 有點寫實風格的
至於咒怨和貞子 我個人認為能達到1級
至於1級恐怖類的 一般玩的都是心理 聽覺上的追求 典型的一驚一乍 地獄般的化妝 血腥很少但是 死的會非常的掙扎 非常的慢 讓觀眾心理提心吊膽 簡直就是一種煎熬
給你推薦點
日本《咒怨》系列——莫名其妙的著名恐怖片!
《午夜凶鈴》系列——搞笑的貞子!
《車靈》——恐怖的地鐵!
《恐怖爆發》——最惡心的恐怖片!
《筆仙》——想招鬼就這樣做。
《死亡錄播》——玩笑不是這樣開的!
《鬼紅鞋》——其實那鞋也不是很漂亮!
總結
如果是害怕鬼阿魂兒阿什麼的,應該日本就能嚇唬住,血腥類喪屍變態類那麼歐美的可以嚇住,不過如果看多了,就免疫了~
discovery 做過一個亞洲恐怖片的專題
亞洲因為有一些傳統文化和習俗的關系,出現的恐怖片大多涉及惡靈,而且惡靈普遍以生活中的弱勢群體作為化身,比如說女人、小孩兒等
1.亞洲最傑出的恐怖片基地應該就是日本,涉及到的手法和故事都很獨特
2.港鬼也有比較久的歷史,而且有別樹一幟的喜劇鬼片的特色,最近幾年喜歡走溫情路線
3.韓國的恐怖片以校園題材居多,喜歡糾結友情和背叛
4.泰鬼是最近幾年亞洲比較活躍的恐怖片分支,泰鬼讓人比較印象深刻的恐怖片是以降頭類為主以CULT喜劇為輔
5.歐西的恐怖片多以喪屍片、逃殺片和物種變異類為主,相對來說血漿豐富一些,但是也有許多出色的宗教題材或者以惡靈為元素的恐怖片
C. 粵語長片的分類
粵劇粵語長片是頗受普羅大眾喜愛的粵語長片的一種,大多粵劇藝人在當時都離開了戲台,到片場去拍電影。其中有以下著名伶人:
1.任劍輝及白雪仙(簡稱「任白」):是當時頂級紅星。任劍輝擅長反串生角配合白雪仙的旦角,她們合作拍了超過50出電影,包括《紫釵記》(1959)成為恆久不衰的經典。
2.梁醒波:以身型肥胖,造型逗趣,扮演角色幽默而出名,行內人尊稱為「波叔」。所演的粵劇電影多與「任白」合作,故他們的組合稱為「任白波」。波叔扮演的角色多為忠直之人,也有時演奸角、丑角(因身形肥大)
3.麥炳榮:天生一副「沙喉」和牛精過人,故人稱「豆沙榮」和「牛榮」,其妻於素秋(於占元之女,亦是一位粵語長片演員,容後再敘)。麥炳榮聲線帶有滄桑之感,不像任劍輝、林家聲、何非凡等的柔情腔調。著名作品有《鳳閣恩仇未了情》(與鳳凰女合作,1962年版)
4.譚蘭卿:同是以肥胖出名於銀幕上,戲行人稱「六姑」。因其肥胖,嗓音大,樣子看起來有點威嚴,所以多扮演惡家婆和包租婆。多與梁醒波合作。
5.新馬師曾:原名鄧永祥,人稱「祥哥」或「新馬仔」。身材瘦小,多在粵劇電影中扮演正派人物、主角。其聲線悲愴高亢,別有一番風味。此外,尚有靚次伯(人稱「四叔」,著名填詞人黎彼得之叔)任冰兒(任劍輝之妹,人送美譽「二幫王」)劉克宣(已故亞視演員劉志榮之父,多於劇中飾演奸角,著名的有《狸貓換太子》中的郭槐)李香琴(多飾演奸角,如西宮王後。因為演技太好,觀眾對她也咬牙切齒,稱為「西宮琴」)林家聲、何非凡、羅艷卿、羅劍郎、朱少坡、半日安等 喜劇片因適宜廣大市民觀看,適合男女老少的口味,所以「笑片」出產較多。五六十年代,喜劇片代表人物為:新馬師曾、鄧寄塵、梁醒波、鄭君綿等,配角也是逗笑之人:高魯泉、矮冬瓜、周吉、西瓜刨、俞明等 。七十年代由於粵語片粗製濫造,歐西片、國語片的左右夾擊,粵語片不得不推出一些所謂「風月片」(不算暴露,僅是露出肩膀,或露出乳罩,仍時有物遮掩,較之李翰祥乃小巫見大巫)。這個時期,粵語片演員有:譚炳文、鄭君綿、沈殿霞、杜平、俞明、周吉、李香琴等。由這個時期,造就一代艷星「奇女子」狄娜。
D. 粵語流行音樂的歌曲起源
一般說法粵語流行曲源於1950年代初期,但確切的源頭仍然莫衷一是,有著不同的說法。惟初期的粵語流行曲脫胎自粵曲中的小曲,乃不爭的事實。小曲是傳統粵劇的過場譜子,除原有的廣東譜子外,大量套用易於上口及流行的國語時代曲、歐西流行曲以至外省民歌,填上粵語曲詞,以粵曲的唱腔及配樂出現。 1950年代前的香港社會結構大致可分三為階層:上層是英國殖民政府高官、外資商行高層與一小撮華人商辦與富商;中產階層只佔少數;下層是傭工、文員、和佔大多數的勞動人口。各階層的交往與流動不多,涇渭分明,絕少互相溝通。但1949年大量移民湧入香港,香港人口激增到250萬人,是戰前的四倍多。新移民之中,除了少數的資本商家和專業人士外,絕大部份都是操粵語的廣東農村居民,在1950年初期,真正流行的音樂是粵曲。
從粵劇滋生出純演唱的粵曲歌壇,將全出粵劇化整為零,在民間流傳,一般歌壇附設在茶樓之內,供人品茶聽曲,消費尚算普及,平民可以負擔,在五十年代初期,十分興旺。 及至1960年代時,也是香港粵語電影流行的年代,不少香港電影更賣埠東南亞等地而大受歡迎,譚炳文、 鄧寄塵和鄭君綿等當時的電影演員均曾推出唱片。當時粵語流行音樂只是粵語電影的附屬品,未能獨當一面成為藝人發展的事業。而且一般香港粵語片中粵劇風格的唱腔亦不易受年輕人的喜歡,被認為是陳舊和市井的,好像「廟街王子」-尹光就是其中的代表。當時的大部份年輕人還是依舊偏好於英文歌曲和國語歌曲。1960年代後期,來自新加坡的鄭錦昌和麗莎打開香港市場,當時的鄭錦昌有「粵曲王子」之稱、而麗莎被稱為「粵曲王後」。他們的經典名曲包括《新禪院鍾聲》、《唐山大兄》、《相思淚》等,可是仍未令粵語流行音樂走出低下階層音樂的形象。其他當時的主要電影演員如陳寶珠、胡楓、呂奇、蕭芳芳等也有不少歌曲作品,主要是電影插曲。
早期香港的娛樂場所如酒廊、夜總會被英文歌曲及國語歌曲所主導,當時本地著名歌手較為現時香港人所熟悉的包括祖·尊尼亞(Joe Junior)與黎愛蓮(Irene Ryder)和泰迪羅賓(Teddy Robin)等。英文歌曲主要流行的原因是演唱這類高級娛樂場所以上流社會的洋人為主,只有少數華人較有社會地位和經濟能力來負擔這類高級消費。
E. 電影指環王中精靈種族
電影指環王中的精靈種族是中土世界最迷人的種族。
在遠古時期,精靈就分為兩大類,西方精靈(艾爾達精靈)和東方精靈(阿瓦瑞精靈),後者大多為蘿林和黑林,但當時他們並沒有自己的語言,所有精靈的姓名與詞彙都原於埃爾達式。
艾爾達語分兩種:純種精靈語昆雅,灰精靈語辛達林語。昆雅是諾多族精靈帶到中土的,但後來作為日常用語,特別是自辛格爾王頒布禁令後。只有在極為正式的場合使用。
(5)歐西電影院擴展閱讀:
《指環王》中的著名精靈
《指環王》(又名《魔戒》)中著名的精靈王族裡,凱蘭崔爾(Galadriel)是金發的諾多族精靈;凱蘭崔爾的女婿、瑞文戴爾(Rivendell)的創建者埃爾隆德(Elrond)則是黑發的諾多族精靈;凱蘭崔爾的丈夫凱勒鵬(Celeborn);
幽暗密林精靈王瑟蘭迪爾(又譯瑟蘭督伊)(Thranil),瑟蘭督伊的兒子萊戈拉斯(Legolas),以及金色叢林的守護者哈爾迪爾(Haldir)都是辛達族精靈;
與帖勒瑞族精靈同宗,頭發是銀灰色。在至尊魔戒被銷毀後,幾乎所有的精靈都駕船前往西方;只有埃爾隆德的女兒阿爾溫(又譯亞玟)(Arwen)和少部分黑暗精靈留了下來,成為中土世界人民口中流傳的傳說。
F. 哪一部電影主題曲是肝膽相照
並沒有電影主題曲是《肝膽相照》。
著名香港女歌手葉麗儀曾演唱過一首《肝膽相照》作為無線電視劇"英雄刀少年"主題曲,而不是電影。歌詞表達了一種大無畏的正義精神,發揚一種懲奸除惡、兄弟情義的正面力量。
另外在1987年黎大煒執導、劉德華主演的電影《肝膽相照》的主題曲叫《當中究竟》,原唱是劉德華。但這是電影片名,並非主題曲。
葉麗儀——肝膽相照
專輯:笑迎人生
歌手:葉麗儀
作曲:Jason Wei
作詞:鄭雋詠
編曲:Allan Lan
歌詞:
盡心將奸惡巢
若見招可拆招
好家邦
是我要保的鏢
未肯屈膝折腰
神勇小子不少
手足心
不將信義忘掉
神力滿一雙手
天生有烈血在流
懷著理想
是永遠不退後
肝膽照 刀鋒叫
葉麗儀,1948年10月13日出生於香港新界,憑參加無線電視的《聲寶之夜》歌唱比賽奪得冠軍而晉身樂壇。早期以唱歐西歌曲為主,70年代在粵語流行曲方面發展不大,至主唱無線電視劇主題曲《上海灘》,到叫人意外的成功,一躍而成一線女歌手。
G. 找幾本言情小說,完美結局噠
《左岸純情,右岸媚色》
《愛是至奢華的一件事》
《愛是天時地利的迷信》
《瞎子,原來我很愛你 》
《指間歡顏》作者晴空藍兮TXT下載
《人生若只初相見》
《驀然回首》
《二十八歲未成年》
《定義獨一無二》作者南向草TXT完
《你是我的茶》完作者芭蕉TXT下載
《聽說愛情回來過》完作者已不再是纓絡
〈何以笙簫默〉
〈第三種愛情〉
〈城市下下簽〉
〈愛你,是我做過最好的事〉
《眼淚的上游》(完) 作者:明前雨後
〈人生若只初相見〉
《笑容依舊》
《瓶子晚安》完作者芸菁
《何所冬暖》含vip,完
如果你要,我可以打包發給你,都是txt格式的,我的寶貝收藏~~~
歡迎和我交流讀書心得,本人主攻都市言情~~~
H. 電影達人進~~~在線急等
不知道你想看日本的韓國的還是歐西或是國產的愛情片,這些也各有不同,適合不同的情節。比較經典和熱門的有:
《我的野蠻女友》
《人鬼情未了》
《大話西遊》
《泰坦尼克號》
《甜蜜蜜》
http://..com/question/34273476.html
還有很多,慢慢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