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評價戛納電影節中國明星「沒有作品只為走紅毯」的現象
戛納電影節每年定在五月中旬舉辦,So,70屆戛納電影節已於5月18號開始了。因為戛納電影節創立於1939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國際電影節之一,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在世界電影史上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所以不難解釋中國影星「沒有作品只為走紅毯」的現象,只有一個目的「想紅」。
❷ 第51屆韓國大鍾獎電影節玄彬出席了么
出席了
❸ 在今年的第74屆戛納電影節上,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不戴口罩
不得不說,疫情問題確實是人們比較在意的一個話題了。而且在危急關頭,每個人要做好自身的防疫措施,這是非常重要的。而有一些細心的網友發現,在第74屆戛納大電影上,有很多人都不戴口罩。這個現場不得不說,確實讓人有一些提心吊膽。那麼到底為什麼在電影節這么人多的場合會有很多人不戴口罩呢?
❹ 韓國電影史上最權威的電影獎項是大鍾獎嗎
提問
?1分錢充5元話費網路錢包新用戶專享好禮立即充值
韓國都有哪些電影節?在什麼時間
問題補充:還有沒有呢?每年都開還是幾年開一次, 大賞是什麼意思
更多
十分鍾內有問必答,網路知道立即
滿意回答
韓國國內的有「青龍獎」「大鍾獎」「百想藝術大賞」。
青龍獎是專門的電影節,如同金像獎金馬獎一樣,是韓國國內最有名的電影大獎,時間在每年的11月下旬。
大鍾獎是韓國部門唯一主管的電影節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節。時間在6月。
有「韓國奧斯卡」之稱百想藝術大賞,是韓國國內唯一一個綜合藝術獎項,包攬了電影、和綜藝節目等多種類型獎項。時間在2月末。
本人青龍獎和百想藝術大賞。明星雲集呀。真的很好看。
另外於由韓國的電影和演員分的比較清,如果你喜歡的一些演的演員可以韓國三大電視台每年年底的演技大賞和演藝大賞。也是明星雲集呀。
外加一條,喜歡韓國的音樂的話也可以看看韓國三大電視台年底的歌謠大賞。絕對的好看!
❺ 一些女明星穿著暴露出席大型活動是什麼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當然是為了吸引人的眼球了。多數時候,不,是任何時候,演藝圈的大型活動都會有諸多知名媒體到場,那些在活動中表現比較亮眼的明星勢必會成為媒體的報道的對象。而媒體的報道會提升明星藝人的名氣。
❻ 劉德華為什麼這幾年很少出席電影節
年齡大了,有錢了!在折騰也沒啥意思!
❼ 多位大牌明星不願意參加,今年的金馬獎為何如此慘淡
不太明白你的大牌明星指的是怎麼樣的大牌明星,是因為這個獎項出席的人沒有很出名,還是怎麼一回事,這個有點搞不清楚。先個大家普及一下金馬獎,雖然自己對這個獎項也不是很熟悉,把自己所了解的東西都說一下,說出自己對這個獎項的理解。
可能是含金量不怎麼高了,大家都不願意去,沒有像之前那麼的火熱,好像還有其中的人吵架什麼的,有矛盾好像,人名我記得不是很清楚,關系復雜,中國台灣那邊的藝人自己也不是很喜歡參加,今年的這個金馬獎真的是有點慘啊,看到少了很多人,有些小眾的明星也不願意去,太過於慘淡了。
❽ 為啥鞏俐可以說出沒有作品就不出席電影節這樣的話
鞏俐可以說出,沒有作品就不出席電影節這樣的話,說到底,是因為實力,是因為底氣!
鞏俐是第一代謀女郎,不僅成就了她後來在好萊塢的地位,也因為張藝謀的影片,在藝術上成就了更完美的鞏俐。
鞏俐是第一個在國際影壇通過實力獲得尊重的內地演員,她的第一次戛納首秀,就是白襯衫,很普通,但是卻是那麼美。
所以,有實力才是真正的保障,也是獲得尊重的來源。
鞏俐有資格這樣說,所以,我打支持票!
認可我的回答,請關注我。
❾ 韓國大鍾獎和青龍獎哪個更重
區別在於評選的方式不同,只是大鍾獎歷史更悠久,反正都是韓國最高級別的獎
大鍾獎作為韓國政府部門唯一主管的電影節,是為了韓國電影的發展而設立的電影藝術獎。它的前身是1958年由文教部(現教育部)設立的「國產電影獎」,此後1961年正式更名為「大鍾獎」,1962年迎來了第1屆大鍾獎。
1969年第8屆和1970年第9屆的時候,該電影節更名為「文化藝術獎」(電影部門),後來到1971年的第10屆開始又改回原來的名稱「大鍾獎」。
第12~17屆的大鍾獎是由文工部和電影振興公社共同主辦、第18屆~24屆是電影振興公社單獨主辦、第25屆是電影人協會和電影振興公社共同主辦。
第30屆(1992年)開始有民間企業的參與,三星集團負責了財政支持,那一屆由電影人協會和三星集團共同主辦。第32屆開始三星集團旗下的三星美術文化財團與電影人協會共同主辦大鍾獎電影節。
大鍾獎剛開始的時候設立了優秀作品獎、導演獎、演技獎、攝影獎、音樂獎、美術獎、劇本獎等18個部門獎項。1973年的第12屆開始擴大為22個部門獎項,1989年由增設了功勞獎等4個部門的獎項,共達到了26個部門獎項。
現在雖然在韓國有很多媒體和電視台主辦的各種電影節,但大鍾獎電影節是純粹的電影人和電影團體主辦的電影節,繼承了它過去的傳統。
作為韓國最傳統,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節,2006年第43屆「大鍾獎」又進一步的鞏固了它韓國最具代表性電影節的地位
作為韓國電影三大獎項之一的青龍獎於1963年由《朝鮮日報》開辦,70年代由於韓片受好萊塢沖擊而嚴重蕭條,一度停辦,1990年改由《朝鮮日報》的姐妹機構「朝鮮體育」(Sports Chosun)(《朝鮮體育報》)接手恢復舉辦。
「青龍獎」的評選方法有別於其它國際電影獎。它的第一步由觀眾網上投票而來,投票范圍為去年11月至當年上映的所有電影作品及其電影人、演員,所有觀眾可於青龍官方網站投票。但有3項獎項觀眾無投票權,由評委會直接評選:攝影獎、技術獎、腳本獎。至於「韓國映畫最高票房獎」則是由最賣座電影獲得。第二步是從觀眾投票結果中得出入圍名單。第三步則由評委會從入圍名單中投票審定得出最終獲獎結果,而每年誰會擔任評委(通常在10名左右),則要在最終結果頒獎現場才會揭曉,因此結果也更具懸念性。
❿ 韓國的大鍾獎和青龍獎有什麼區別
1、創辦時間不同
大鍾獎:第1屆韓國電影大鍾獎在1962年舉行,2006年韓國大鍾獎被評為最具權威性及公正性的電影節
青龍獎:1963年創立,由《朝鮮日報》開辦,一度停辦,1990年改由「朝鮮體育」《朝鮮體育報》恢復舉辦。
2、獎項設置不同
大鍾獎剛開始的時候設立了優秀作品獎、導演獎、演技獎、攝影獎、音樂獎、美術獎、劇本獎等18個部門獎項。1973年的第12屆開始擴大為22個部門獎項,1989年由增設了功勞獎等4個部門的獎項,共達到了26個部門獎項。最佳作品獎視為大鍾獎最高榮譽的獎項。
青龍電影節頒獎獎項設立了最佳作品獎、導演獎、男女主演獎、男女配角獎、攝影獎、照明獎、劇本獎、技術獎、美術獎、配樂獎、新人導演獎、新人男女演員獎、人氣明星獎、韓國電影最多觀眾獎等17個部門獎項。
3、權威性不同
2006年韓國大鍾獎被評為最具權威性及公正性的電影節,由SBS電視台與專屬電影機構通過網上輿論調查結果,有近36.7%的觀眾們表示大鍾獎在業內最具權威性及公正性。
而韓國的青龍獎以22.8%的成績排名第二位,第三位是百想藝術大賞,獲得了14.2%的選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