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哪可以下載威爾主演的【我,機器人】這部影片
LZ,譯 名 我是傳奇/末日傳奇
片 名 I Am Legend
年 代 2007
國 家 美國
類 別 劇情/恐怖/科幻/驚悚
語 言 英語
字 幕 超美中英雙字幕
評 分 7.2/10 (74,352 votes)
鏈 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0480249
文件格式 DVD-RMVB
視頻尺寸 848 x 352
文件大小 2CD 594MB
片 長 101 min
導 演 Francis Lawrence
主 演 Will Smith ... Robert Neville
Alice Braga ... Anna
Charlie Tahan ... Ethan
Salli Richardson ... Zoe
Willow Smith ... Marley
Darrell Foster ... Mike - Military Escort
April Grace ... TV Pesonality
Dash Mihok ... Alpha Male
Joanna Numata ... Alpha Female
Samuel Glen ... Military Driver - Jay
James Michael McCauley ... Male Evacuee
Marin Ireland ... Woman Evacuee
Pedro Mojica ... Sergeant
Anthony C. Mazza ... Evacuation Cop (as Anthony Mazza)
Steve Cirbus ... Military Police
影片簡介:
無知的人類,往往災難性事件的始作俑者……一場大面積的病毒突然爆發,傳播速度之快幾乎無人能夠阻止,沒有人知道可怕的病毒之源開始於何處,只知道它是沒辦法停止的、不可逆轉的、無法治癒的,最重要的是,它是人為創造出來的。
羅伯特·奈維爾是紐約市一個才華橫溢的病原體學者,為美國軍方服務。他作為政府投資研究抵抗流行性疾病的疫苗的先頭部隊,看著病毒在街道上如此肆虐,卻也只有無能為力的份兒。這種通過空氣就能傳播的病毒最終以一種難以抵禦速度籠罩了整個城市,使得總統只能下令封鎖紐約市,未被感染的人才能出城。可想而知,這種做法造成了市民的極大恐慌,紐約城頓時亂作一團。羅伯特在焦急之中將妻子佐伊和7歲的女兒馬莉送上出城的軍車,卻目睹她們死在面前的慘劇……這種時候,死亡也許是最好的選擇,因為那些被感染卻沒有死的人,身體發生了異變,成為一種可怕的生物,不再存在任何理智的思考,行屍走肉般地居住在城市地下的黑暗和陰影當中,躲避著陽光--他們對新鮮的血與肉,有著最為原始的渴望。
這場災難所導致的後果,就是紐約變成了一座死城,而羅伯特就成了這里僅存的一個人類--不知何故,他的血液對這種病毒有著天生的免疫能力。羅伯特知道自己可以支配兩種武器,那就是他在科學上的專業知識和自己的血液。曾經在軍隊里討生活的經歷,幫助他選擇了在這座被廢棄的城市中生活的方式,完全是高度系統化的,他每天都要堅持大量的體能訓練,還要不間斷地發出求救或尋找和自己一樣的倖存者的無線電波……羅伯特是一個非常自律的人,否則在這種極端孤獨的情況下,正常人都有可能發瘋。惟一還在與羅伯特並肩作戰的,就是他最為忠誠的夥伴薩姆,一隻德國牧羊犬。白天,羅伯特帶著薩姆外出尋找維持生命的供給,然後去實驗室時做研究、發無線電波;到了晚上,他們把自己關在一個堅固得有如堡壘的建築物中,觀察那些怪物在城市的街頭「覓食」。除了每天盡責盡職地做同樣的事情,羅伯特在這座「空城」當中也享受到了完全的自由:他可以駕駛著他的跑車在街道上橫沖直撞;在戰斗機上打高爾夫;用無價的珠寶裝飾他的堡壘等等,就連市中心最繁忙的商業街,如今也變成了羅伯特自家的「後花園」。作為人類最後的希望,羅伯特被惟一的一個殘留下來的任務驅使著,那就是使用自己血液中的免疫系統,尋找逆轉病毒的方法。雖然他知道自己面對的是一個龐大的天文數字,但是他沒得選擇,因為他的時間就快用光了。
一句話評論:
繼《范海辛》之後又一部用CGI堆積出來的糟糕作品,作為主角,威爾?史密斯可選擇的范圍也就變得少之又少。這部失敗的影片甚至讓最近的《致使拜訪》都變成了一個傑作。
——comingsoon網站
威爾·史密斯奉獻出了一場驚人的「獨角秀」,值得一座奧斯卡小金人的嘉獎。
——《火焰新聞》
影片算是對一個陳舊的話題進行了一次非常有創造力的重塑。
——《電影信號燈》
幕後製作:
【我叫羅伯特·奈維爾……】
影片改編自美國20世紀最偉大的作家理查德·馬瑟森(RichardMatheson)創作的同名小說……作為黑人演員中最有影響力的面孔,威爾·史密斯出演過一系列既賣作又受到好評的科幻動作電影,例如《我,機器人》、《獨立日》和《黑衣人》等等,所以對於他來說,這類影片絕對是他的「看家本領」,再加上他本人也是馬瑟森的忠實擁躉,貌似沒有比他更適全的演員人選了,史密斯說:「原著中包含了很多流派,恐怖和科幻也位列其中。當你成為全世界最後一個人類的時候--那種刺激的感覺源於心理,對我有著致命的吸引力,無論是從身體、情感還是精神上。故事中的主角羅伯特·奈維爾惟一的目的就是存活下去,這樣的狀態有可能創造出一個美麗的機會,來講述一下關於人類天性的世界觀。」
為這部新鮮出爐的科幻動作驚悚片做導演的則是弗朗西斯·勞倫斯,他的處女作就是那部同樣具有「末世情結」的《地獄神探》,勞倫斯說:「這類關於一個男人與世隔絕地生活以及在現代的城市環境中孤獨的生存的想法,讓我感到無比地著迷,所以才會產生用影像將這個故事表現出來的想法。《我是傳奇》中的精華部分,就在於這里有一個要和整個世界進行對抗的男人,它雖然誕生於半個世紀前,可是到了現在仍然能夠激起人們無限的想像力。」
這部發行於1954年的小說,以現代人的觀點看,仍然會有一種非常復雜的感覺且極具有煽動性,已經被廣泛認為是邁入現代恐怖科幻領域的入門教材,不但影響了幾代人,還刺激了無數個爭相效仿的後來人,以及兩部電影改編作品:1964年的《地球上最後一人》,由文森特·普雷斯領銜;1971年的《最後一個人》,查爾登·海斯頓是這里的主演……到了如今這部最新版本的影片,其編劇兼製片人阿齊瓦·高斯曼不但曾因《美麗心靈》而獲得了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他自己也是小說的作者理查德·馬瑟森一生的追隨者,所以對於高斯曼來說,能夠主筆將《我是傳奇》再度帶上大銀幕,確實是一件非比尋常的大事件,他表示:「馬瑟森對於我們這些為科幻故事神魂顛倒的怪胎來說,就好比是神。在嚴肅的科幻世界裡,有一個約定俗成的傳統,那就是利用角色性格的深層次根源,來釋放出強烈的主題--這一點和寓言故事很像,而這部影片也沒有脫離開這個潛規則。」
與阿齊瓦·高斯曼一起創作劇本的,還有馬克·波托塞維奇(Mark Protosevich),他們有可能共同得到了一個近年來最受覬覦的電影主題,波托塞維奇說:「我對這個故事,已經垂涎了超過10年的時間了,最終能夠看到它在我的手中慢慢成形,真的是一個不可思議的經歷,尤其幕前和幕後還聚焦了一批如此有天分的電影人。」
【獨角戲】
影片《我是傳奇》大體講述的是一個男從如何以一種孤獨的狀態存活下來,所以製片人和導演知道他們需要一個包容量比較大的演員來飾演這個角色,當他們獲悉威爾·史密斯對這部影片非常感興趣時,心底的最後一塊大石也終於落下。史密斯與合作夥伴製片人詹姆斯·拉斯特(JamesLassiter)近年來一直在多方打探小說改編版權的歸屬,如今算是得償所願,史密斯將會飾演羅伯特·奈維爾,那個雖然占據了整個故事,卻一直都是隻身一人的孤膽英雄,對於史密斯來說,這既是一個機會,也是一個挑戰。阿齊瓦·高斯曼解釋道:「作為一名編劇,我是非常相信用文字去創造一個角色的非凡能力的,但是,將文字用肢體語言表現出來的天分,也是同等重要的。史密斯就是這樣一個出色的演員,他能夠用蘊含了許多想法和感情的表演傳達很多東西。」
即使如此,威爾·史密斯也不得不依靠其他表現形式來描述羅伯特·奈維爾所要經歷的情感跨度,他提議:「對於我來說,這個過程是非常與眾不同的,因為我需要用行為來進行表演,那真的是一個難以置信的鍛煉,因為你沒辦法找到和你說話的人,卻仍然需要交流,這就是我表演的時候需要關注的中心部分。你能從中發現你的角色和你自己本身一些不曾注意到的部分,無論是從藝術形式出發,還是從心理角度出發,那都是一個非常令人著迷、值得探索的內容。」
這是導演弗朗西斯·勞倫斯第一次與威爾·史密斯合作,可是他卻用溢於言表的感激贊揚了這位黑人演員如此出色的發揮:「史密斯最令人著迷的地方,還是他那種形於外的溫暖和魅力,他總能夠給他的角色帶來如此多的不同尺度,讓你的眼睛一刻都沒辦法從他的身上移開。你可能會時而同情他,時而又對他感到懼怕;你會和他一起大笑,然後又和他一起大叫……所有的這些層次感都能同一時間存在於他的表演當中。而這個角色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必須得能夠傳達所有他正在經歷的一切,包括身體和情感方面,在沒有任何形式的對白的基礎上。」
當然,對於威爾·史密斯最大的肯定,還是來自於真正創造了羅伯特·奈維爾這個角色的人--作者理查德·馬瑟森,他表示:「史密斯是飾演羅伯特·奈維爾的非常完美的人選,我幾乎看了他之前主演的每一部電影,他總能完全讓人信服他正在詮釋的那個角色,在這個故事中,羅伯特是一個關鍵,所以,史密斯也是一個關鍵。」
花絮:
·羅伯特·奈維爾和他的女兒馬莉的飾演者分別是威爾·史密斯和威蘿·史密斯(Willow Smith),現實生活中真正的父女。
·最初的時候,影片在90年代就曾有過製作的意向,當時的主演是阿諾·施瓦辛格、導演是雷德利·斯科特,後來因為預算過高,兩人雙雙退出了劇組。
·為了展示影片中的新款福特跑車GT500所能做出的特技表演,工作人員特別把車開上了一個27英尺高的斜坡,然後讓它穿越一塊厚玻璃窗。試演的時候,他們讓車著落在一堆紙盒上,這樣才不會讓這輛昂貴的車受到傷害。第一次試驗中,他們就損壞了車的水箱和支架,只好用其他普通的福特車的零件來替代。
·卡梅隆·莫納漢(Cameron Monaghan)曾為影片中伊桑那個角色進行過試鏡。
·影片的拍攝過程中,威爾·史密斯曾離開兩天的時間,為了去羅馬參加湯姆·克魯斯和凱蒂·赫爾姆斯的婚禮。
·吉爾莫·德爾·托羅本來是影片的第一導演人選,可是他卻拒絕了。
·發生在布魯克林大橋的那部分場景,涉及了至少1000名臨時演員,還有各種不同的軍事武器和戰斗機。
·影片中許多場景都是在紐約的華盛頓廣場實地拍攝的,時間是2006-2007年的秋天和冬天,拍攝的時候,節日裝飾用的彩燈都被拿了下來,取而代之的是超過3個月的喧鬧。
·在布魯克林大橋僅6個晚上的拍攝,就花去了電影公司500萬美元。除此之外,電影公司還要取得14政府部門的拍攝許可。在整個戰斗的場景中,製片人們不得不安排好250名工作人員、1000名臨時演員、還有160名國民警衛隊的調度工作。
·在劇本還沒有的情況下,影片就已經確定會拍攝了。
·華納公司最初的時候反對影片在紐約實地取景,因為花費過於昂貴的原因。但是經驗豐富的製片人邁克爾·泰德羅斯(MichaelTadross)卻取得了封鎖大中央的高架橋、第五街的多個街區以及華盛頓廣場的許可,盡管只能是2006年9月-2007年4月的晚間或周末,卻足以用來完成所有的拍攝工作了。
·影片中的植物是通過卡車從佛羅里達州運過來的,上面掛滿了黑紗,用來渲染整個城市的悲愴氣氛。
[size=3]本片第二結局:
貌似這個結局更符合原著些,廢話不多說,放視頻才是王道……
[swf=720,600,0]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AzMzYzODg=/v.swf[/swf]
這裡面「夜魔」也不再是一味血腥殘暴的異類,而同樣是有感情的「人類」,而且貌似結尾,史密斯更像是大徹大悟一般驟然發覺以往自己的追求是多麼的「荒謬」,更荒謬的還是以「救世主」自居,而執著著這種荒謬。不過相對於主流電影來說,這個結局,顯得不那麼「和諧」,好像是對西方一直以來「世界警察」或者說「救世主情節」的反諷……[/size]
本片迅雷下載地址:
http://www.killman.net/thread-200273-1-1.html
覺得我回答的好的話多給倆分我也很樂意哦!!^-^! 31306希望對你有幫助!
② 你看過最感人的電影是哪部
最感人記憶最深的是周潤發和黃坤玄主演的《阿郎的故事》,這部催人淚下的電影收割了無數的眼淚。相信看過這部電影的朋友們,無不為之感動。
電影開頭還是挺歡快的,阿郎和波仔在大街上走,阿郎玩失蹤,波仔找不到他,阿郎突然從身後出現當街脫他兒子的褲子,然後父子倆互相追逐打鬧漸漸遠去。
前妻從美國歸來,父子倆的生活被打亂,阿郎想讓兒子跟他媽媽回美國在好的環境下接受好的教育,兒子不肯,結果被毒打一頓,兒子把媽媽買的衣服全扔出了窗外,最後非常懂事的邊抽噎著邊收拾東西走人,臨走還倔倔的要二十塊錢車錢。兒子走了,阿朗蜷縮在椅子里,無聲的哭泣。此時的我心裡刺痛,鼻子酸酸的,眼裡已有淚花。
阿郎為了波仔的生活重出江湖再次跨上賽車准備贏取比賽,波波也明白了什麼是十年的父子感情明白誰又深深愛著她決定留下來陪伴阿郎和波仔,一切隨人心願萬事如意順利發展的時候悲劇發生了鮮血滿面的阿郎駕著賽車風馳電掣沖過終點之,後搖搖晃晃摔倒在地的時候,當波仔和波波從一臉的喜悅瞬間轉為滿臉淚水繼而瘋狂奔入賽車跑道,在撞擊聲爆炸聲喊聲哭聲和一片火光漫天硝煙中依舊自信樂觀阿郎的生命卻隨著"你的樣子"漸漸消逝。而我早已置身於故事中,情緒崩潰,眼淚止不住的流,久久無法平息。
這部電影我至少看了六遍,本以為自己很堅強,但看電影總想忍住不掉眼淚,可是一次又一次的使我不相信自己不容易被打動。而電影里最普通的鏡頭、最平凡的瞬間也最能打動我。
.
【我以為你不會走,你以為我會挽留】《前任3》2017年12月29日在中國內地上映,說實在的,關於前任系列的電影我全部喜歡並且看完了,說實在的,就是這部電影讓我多出流淚,雖然有 搞笑 的片段,但是淚點也很多。在2018年8月18日,被評為2017年度優秀愛情影片。 剛開始我接觸這補電影的時候是以為太無聊,不知道幹嘛,隨便的點了部電影,就是這片《前任3》了,開始看的時候我是把它當喜劇來看的。甚至幾次的笑出聲來。因為真的很有趣。可是到後半段可是,越來越催淚。【我以為你不會走,你以為我會挽留】結果雙方都不斷的為對面創造機會,對面也一次次的躲避著。 最後就演變成了悲劇,我也是多麼希望雙方可以重歸於好,也多希望這只是個喜劇片。開始哪有前任願意回頭,所以有機會便自己抓緊吧,《前任》這個系列的電影真的很好看我也很推薦各位朋友去看,我是看了前任3之後把其他的《前任攻略》《前任2備胎反擊戰》多看完了,還有之前的一次,在網上刷新聞的時候,看到了前任4的背影,我一看是在情人節的時候上映當時我多麼興奮,忙著去毛用電影裡面看看有沒有電影票好去看看。可是沒用發現這部電影,後來才知道原來這只是個謠言,當時我是多麼的失落。所以說,前任的電影是我看過的最感染的電影!
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其他朋友們要是有什麼好看的電影請寫在評論區與我分享可好。
這部電影講了男主維爾是一名空軍飛行員,在工作上勤勤懇懇也很願意幫助別人的一個人,在一次事故中,救下了來自巴基斯坦的女主扎拉,然後維爾帶著扎拉游遍了印度每個地方,兩人因此多心裡多很愛對方,可是其實扎拉已經有未婚夫了,再者扎拉是巴基斯坦,兩個人的宗教信仰完全不同,於是不舍的回國了,但是心裡還是依依不捨的想著維爾,維爾其實也一樣心裡對扎拉的思念源源不斷,維爾在經過一段思想斗爭後,決定去巴基斯坦尋回自己的真愛,在這過程中,卻被巴基斯坦軍方認為是間諜,關押了22年,22年後,精明的律師薩米亞幫助了維爾尋找真愛,終於找到了扎拉,然後兩隊久別的戀人終於走到了一起!
這是一部唯美的愛情片,但是從頭到尾我多非常感動,幾次忍不住的留下眼淚,這部電影也沒有印度所謂的那種神片開掛的那種感覺,是一部真正好看的愛情片,特別是
沙魯克·汗這為大牌明星的出演,基本上他的每一部電影多很感動,確實演技非常到位,這部電影講述了兩個人為了愛,不管你是遠在千里之外的,還是你是不同宗教信仰和其他國家的,兩人不離不棄的追求自己的真愛,真的感動到了我,希望樓主有時間可以去看看,包括沙魯克汗的每一部電影多值得看,還有一部《天生一對》也是非常的經典,多能讓我感動到不停的流淚,心裡琢磨著自己能有這樣一段曠世奇戀多好,哈哈開玩笑了!
歡迎各位小夥伴們推薦一些其他感人的電影,因為我是一個非常愛好電影的人,謝謝,歡迎各位留言評論和關注,非常感謝!
③ 電影《 勇敢的心》 的主演是誰,曾獲得什麼獎項
梅爾·吉布森
原名:Mel Columcille Gerard Gibson
出生年月:1956年1月3日
出生地:美國紐約peekskill
身高:5英尺9寸
教育:澳大利亞悉尼國家戲劇藝術學院
It's all happening too fast. I've got to put the brakes
on or I'll smack into something. ---------- Mel Gibson
梅爾-吉布森,1995年在《勇敢的心》中為世人塑造了一個傳奇般的愛國英雄----威廉-華萊士,今年他又為世人帶來了另一位偉大的《愛國者》----本傑明-馬丁。他稜角分明的臉龐、英俊剛毅的氣質、至剛至陽的男人血性,使他完美地為世人奉獻了二位用生命捍衛神聖家園的偉大的愛國者,憑著自身的實力成為好萊塢頂級的電影巨星。
梅爾-吉布森1956年1月3日出生於美國紐約州,因濃重澳洲口音被當成澳洲人。父親是鐵路司機,母親是澳大利亞歌劇演員,雙親是愛爾蘭虔誠天主教徒。由於受周圍環境的影響,他從小就對電影產生了較大的興趣。據說由於吉布森的父親在美國遇到大麻煩,於是1968年他們全家遷至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居住。吉布森中學畢業後,來到了悉尼國家戲劇藝術學院學習表演,在校期間他遇見了已有一定知名度的朱迪-戴維斯(Judy Davis),並應邀參加了其處女作《夏日城市》(「Summer City」)的拍攝。畢業後,他加入了南澳大利亞劇團也演一些小角色,並逐步涉足影壇。
1979年,出道不久的吉布森接連出演了兩部不同題材的故事片。一部是令他一舉成名的、由著名導演喬治-米勒執導的科幻片《瘋狂至極》(「Mad Max」),他在劇中飾演一位將面臨原子戰爭毀滅的、身穿金屬外衣的未來警官。第二部是米勒導演的另一部感人的情節片《蒂姆》(「Tim」),他在劇中擔任主演,因成功地演繹了一位反應遲鈍的勤雜工,而獲得了澳大利亞薩姆獎,成為澳大利亞一顆冉冉升起的耀眼新星。1981年他又得到了另一位澳大利亞名導演彼得-維爾的賞識,同年參加了維爾的精彩劇情片《加利波里》(「Galiipoli」)的拍攝,並因該片第二次獲得薩姆獎最佳男主角獎。同年,吉布森在《沖鋒飛車隊》(「Mad Max 2: The Road Warrior」)中的出色表演使他首次被國際影壇所關注。1983年他與維爾二度合作,拍攝了影片《危險年代》(「The Year Of Living Dangerously」),在片中飾演一位企圖掩飾印尼血腥政變的麻木無情的記者。在這些早年的影片中,吉布森的演技不斷得到提高,他要開始尋求更廣闊的表演空間。
1984年,吉布森進軍美國。他在好萊塢主演了《河流》(「The River」)、《獎金》(「The Pointy」),但反應平平。同年吉布森應邀重返澳大利亞,又一次在刺激、瘋狂的《沖鋒飛車隊2》(「Mad Max Beyond Thunderdome」)中出演狂熱的馬克思,歌手迪娜-特納加盟了此片的拍攝。吉布森在休整了兩年後,1987年美國名導演理查德-唐納邀請他主演轟動一時的動作影片《致命武器》(「Lethal Weapon」),吉布森在劇中飾演警探馬丁-瑞格斯,他所體現的幽默詼諧、勇敢堅強、堅持正義,敢於與邪惡勢力作斗爭的精神,使吉布森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一躍成為好萊塢超級動作明星。他與丹尼-格洛弗的傾情聯袂表演使《致命武器》取得了巨大成功,成為當時最賣座的影片。隨後他又出演了《致命武器》的2部續集,為吉布森贏得了巨大的聲譽。
1990年他創辦了自己的電影製片公司ICON Proctions,並出品了《哈姆雷特》(「Hamlet」)和《天荒情未了》(「Forever Young」)等影片。這期間他還參加拍攝了《破曉時刻》(「Tequila Sunrise」)、《電線上的鳥》(「Bird on a Wire」)等影片。1990年和1991年兩度被美國《People》雜志選為世界最瀟灑人士前50名之一。
1993年,吉布森首次執導了影片《無臉的男人》(「The Man Without a Face」),講述了一個古代傳奇故事,並親自在片中扮演一位被嚴重燒傷但深藏秘密的老師。這部影片製作精細,體現了吉布森多年來在影壇中的豐富經驗和心得。雖然影片宣傳浩大,但只取得了中等的票房收入。1994年,他主演了由理查德-唐納執導的《賭俠馬華力》(「Maverick」),該片改編自收視率不錯的同名電視喜劇,他在劇中飾演了一個西部槍手、賭徒,影片上映後好評不斷,體現了他的實力和活力。
1995年吉布森自編自導的古裝片《勇敢的心》(「Brave heart」),給了世界一個非同尋常的震驚。他在影片中史詩般地描述了13世紀蘇格蘭領袖威廉-華萊士的生活和創建獨立王國的奮斗史,這是一部具有深刻民族主義和政治內涵的古裝史詩巨片。吉布森傾注了全部的精力和情感,表現出非凡的才能。此片1996年共獲得了10項奧斯卡獎提名,並最終贏得五項奧斯卡大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音響、最佳化妝),這一年成為梅爾-吉布森的黃金之年,他當之無愧被稱為世界巨星。
1996年,他轉身幕後,為迪斯尼公司出品的動畫片《風中奇緣》(「Pocahontas」)中的約瀚-史密斯配音和配唱,並拍攝了影片《綁票通緝令》(「Ransom」1996)、《陰謀理論》(「Conspiracy Theory」1997)和《致命武器4》(「Lethal Weapon 4」1998),吉布森的名望越來越高、越來越受人矚目。1999年在影片《危險人物》(「Payback」1999)中,他開始了從影以來的全新嘗試,出演一位亦正亦邪的黑道人物,英雄神采仍然不減當年。2000年他又重操舊業,為夢工廠的最新動畫片《小雞快跑》("Chicken Run")中的神奇的大公雞Rocky配音,給這部影片增色不少。
2000年應大導演維姆-溫德斯的邀請,吉布森客串演出了《百萬大飯店》(「The Million Dollar Hotel」),飾演一名追凶警官,冷酷的扮相和玄秘的風格,為整部影片增添了不少魅力。暑期期間,吉布森繼《勇敢的心》後再次著古裝出場,主演大製作電影《愛國者》(「The Patriot」)。該片由《獨立日》一片的導演羅蘭德-艾莫里奇執導,編劇為《拯救大兵瑞恩》的羅伯特-羅戴特,講述的是在18世紀70年代美國獨立戰爭期間一位美國人英勇對抗英國入侵者的故事,吉布森飾演的本傑明-馬丁是一個有7個孩子的鰥夫,他是為保衛家人安全而不惜出戰、在戰火中高喊著「Forward」的戰爭英雄。該片場面浩大,既壯觀、又感人,表現出了極強的英雄主義色彩,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吉布森憑此片進一步確立了其銀幕「英雄形象」,成為好萊塢身價最高(2500萬美元)的演員。吉布森今年接下來的一部影片是年底前即將上映的喜劇片《女人想什麼》(「What Women Want"),他在影片中飾演一個能看透女人心思的大男子主義者,不知這次吉布森又能為我們帶來些什麼。
梅爾-吉布森是一個眷戀自己的家庭、虔誠的家庭型男人,對結婚14年的妻子忠貞不二,妻子羅賓(Robyn)和他共同生育了7個子女。世界上大約有半數女人為他著迷,在今年5月份美國Zogby進行的一項民意測驗中,梅爾-吉布森當選最佳銀幕愛侶,但他從未有緋聞傳出,他認為婚外戀是「庸人自擾,何苦來著」。說到自己的家庭時,他表示會像《愛國者》中的本傑明-馬丁一樣,為家人的安全而不惜付出任何代價……。平時,他為人親切、隨和、聰明、幽默,這個被評為「世界最性感的男人」最喜歡做的事,是同全家一起在澳大利亞自己的農莊裡悠然而居,他曾表示:自己並不是什麼"世界最性感的男人",他更喜歡人們把他看作是「世界上最普通的男人」。
1997年10月 英國Empire雜志,世界前100名明星排名第12位。出生於美國東部標准時間下午4:45,1996年被美國People選為世界50位最漂亮的人之一,他的父親休頓吉布森,1968年攜家眷從紐約的鄉村搬遷到澳大利亞悉尼新南威爾士。吉布森和妻子Robyn共有6個孩子,1975年和堂兄查里斯吉布森合演了「早安美國」。畢業於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
梅爾吉布森是一個虔誠傳統的天主教徒與朱蒂戴威斯一起參加了戲劇學校,並合演了「羅米歐與朱麗葉」,1991年和1990年兩度被People雜志選為世界最瀟灑人士前50名之一
拍攝影片:
導演:
啟示 Apocalypto (2006)
耶穌受難記 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 (2004)
勇敢的心 Braveheart (1995)
無臉的男人 The Man Without a Face (1993)
Complete Savages(2004)
編劇:
啟示 Apocalypto (2006)
耶穌受難記 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 (2004) (screenplay)
演員:
瘋狂的麥克斯4 Mad Max: Fury Road (2005) 'Mad' Max Rockatansky
狗仔隊 Paparazzi (2004) Anger Management Therapy Patient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2003) Himself
奇探心魔 The Singing Detective (2003) Dr. Gibbon
靈異象限 Signs (2002) Rev. Graham Hess
第74屆奧斯卡頒獎典禮 The 74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2002) Himself - Presenter: Best Director
我們曾是戰士 We Were Soldiers (2002) Lt. Col. Hal Moore
2000 Blockbuster Entertainment Awards (2000) Himself
小雞快跑 Chicken Run (2000) Rocky (voice)
Lord Stanley's Cup: Hockey's Ultimate Prize (2000)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
百萬美元旅館 The Million Dollar Hotel (2000) Detective Skinner
愛國者 The Patriot (2000) Benjamin Martin
男人百分百 What Women Want (2000) Nick Marshall
永遠的好萊塢 Forever Hollywood (1999) Himself
危險人物 Payback (1999) Porter
致命武器4 Lethal Weapon 4 (1998) Martin Riggs
絕密陰謀 Conspiracy Theory (1997) Jerry Fletcher
精靈傳奇 FairyTale: A True Story (1997) Frances' Father (uncredited)
我有兩個爸 Fathers' Day (1997) Scott the Body Piercer (uncredited)
The 69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1997) Himself - Presenter: Best Director
贖金風暴 Ransom (1996) Tom Mullen
The 68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1996) Himself - Winner: Best Picture & Best Director/Presenter: 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also archive footage)
勇敢的心 Braveheart (1995) William Wallace
鬼馬小靈精 Casper (1995) Himself (uncredited)
風中奇緣 Pocahontas (1995) John Smith (voice)
賭俠馬華力 Maverick (1994) Bret Maverick, Jr.
無臉的男人 The Man Without a Face (1993) Justin McLeod
天荒情未了 Forever Young (1992) Capt. Daniel McCormick
致命武器3 Lethal Weapon 3 (1992) Martin Riggs
飛離航道 Air America (1990) Gene Ryack
驚弓之鳥 Bird on a Wire (1990) Rick Jarmin
哈姆雷特 Hamlet (1990) Hamlet
第6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 The 62nd Annual Academy Awards (1990) Himself - Co-presenter (via satellite from London)
致命武器2 Lethal Weapon 2 (1989) Martin Riggs
破曉時刻 Tequila Sunrise (1988) Dale 'Mac' McKussic
The 60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1988) Himself - Co-Presenter: Best Cinematography
致命武器 Lethal Weapon (1987) Sergeant Martin Riggs
沖鋒飛車隊第三集 Mad Max Beyond Thunderdome (1985) 'Mad' Max Rockatansky
鐵窗外的春天 Mrs. Soffel (1984) Ed Biddle
叛逆巡航 The Bounty (1984) Fletcher Christian Master's Mate
怒河春醒 The River (1984) Tom Garvey
Z字特攻隊 Attack Force Z (1982) Captain P.G. Kelly
危險年代 The Year of Living Dangerously (1982) Guy Hamilton
加里波底 Gallipoli (1981) Frank Dunne
沖鋒飛車隊 Mad Max 2 (1981) 'Mad' Max Rockatansky
迷霧追魂手 Mad Max (1979) 'Mad' Max Rockatansky
我從未承諾給你一座玫瑰花園 I Never Promised You a Rose Garden (1977) Baseball Player (uncredited)
主演:
1 Sam and George (2007) .....
2 Under and Alone (2006) ..... William Queen
3 The 78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2006) ..... Himself, in opening segment [pre-recorded] (uncredited)
4 誰摧毀了電車?/誰消滅了電動車 Who Killed the Electric Car? (2006) ..... Himself
5 11th Annual Screen Actors Guild Awards (2005) ..... Himself - Co-presenter: Life Achievement Award
6 The 31st Annual People's Choice Awards (2005) ..... Winner
7 Mel Gibson: God's Lethal Weapon (2004) .....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8 The Making of '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 (2004) ..... Himself
9 The Big Question (2004) ..... Himself
10 Mel Gibson: The E! True Hollywood Story (2004) ..... Himself
11 "Retrosexual: The 80's" (2004) .....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12 狗仔隊 Paparazzi (2004) ..... Anger Management Therapy Patient (uncredited)
13 The Passion Behind 'The Passion' (2004) ..... Himself
14 Acting Lessons: Should Have Looked Like Mel (2003) ..... Himself
15 奇探心魔 The Singing Detective (2003) ..... Dr. Gibbon
16 Making 'Signs' (2003) ..... Himself
17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2003) ..... Himself
18 靈異象限 Signs (2002) ..... Rev. Graham Hess
19 第74屆奧斯卡頒獎典禮 The 74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2002) ..... Himself - Presenter: Best Director
20 我們曾是戰士 We Were Soldiers (2002) ..... Lt. Col. Hal Moore
21 We Were Soldiers: Getting It Right (2002) ..... Himself/Lt. Col. Hal Moore
22 The One Dollar Diary (2001) ..... Himself
23 Breaking the News (2001) ..... Narrator
24 Cleopatra: The Film That Changed Hollywood (2001) .....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
25 "Drama School" (2000) ..... Himself
26 愛國者 The Patriot (2000) ..... Benjamin Martin
27 The Simpsons: America's First Family (2000) ..... Himself
28 The 72nd Annual Academy Awards (2000) ..... Himself - Presenter: Best Original Screenplay
29 Nickelodeon Kids' Choice Awards 2000 (2000) ..... Presenter
30 百萬美元旅館 The Million Dollar Hotel (2000) ..... Detective Skinner
31 2000 Blockbuster Entertainment Awards (2000) ..... Himself
32 Poultry in Motion: The Making of 'Chicken Run' (2000) ..... Himself
33 The Hatching of 'Chicken Run' (2000) ..... Himself
34 Mel Gibson's 'Braveheart': A Filmmaker's Passion (2000) ..... Himself
35 男人百分百 What Women Want (2000) ..... Nick Marshall
36 The Art of War (2000) ..... Himself
37 小雞快跑 Chicken Run (2000) ..... Rocky
38 Lord Stanley's Cup: Hockey's Ultimate Prize (2000) .....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
39 永遠的好萊塢 Forever Hollywood (1999) ..... Himself
40 危險人物 Payback (1999) ..... Porter
41 Pure Lethal (1998) ..... Himself (also archive footage)
42 Hollywood Salutes Arnold Schwarzenegger: An American Cinematheque Tribute (1998) ..... Himself
43 Warner Bros. 75th Anniversary: No Guts, No Glory (1998) .....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44 致命武器4 Lethal Weapon 4 (1998) ..... Martin Riggs
45 Celebrity Profile: Danny Glover (1998) ..... Himself
46 我有兩個爸 Fathers' Day (1997) ..... Scott the Body Piercer (uncredited)
47 精靈傳奇 FairyTale: A True Story (1997) ..... Frances' Father (uncredited)
48 The 69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1997) ..... Himself - Presenter: Best Director
49 絕密陰謀 Conspiracy Theory (1997) ..... Jerry Fletcher
50 The 68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1996) ..... Himself - Winner: Best Picture & Best Director/Presenter: 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51 贖金風暴 Ransom (1996) ..... Tom Mullen
52 風中奇緣 Pocahontas (1995) ..... John Smith
53 Australia's Outback: The Vanishing Frontier (1995) ..... Himself/Narrator
54 勇敢的心 Braveheart (1995) ..... William Wallace
55 鬼馬小靈精 Casper (1995) ..... Himself (uncredited)
56 Amy Grant: Building the House of Love (1994) ..... Himself
57 賭俠馬華力 Maverick (1994) ..... Bret Maverick, Jr.
58 1993 MTV Movie Awards (1993) ..... Himself - Presenter
59 無臉的男人 The Man Without a Face (1993) ..... Justin McLeod
60 The Chili Con Carne Club (1993) ..... Mel
61 天荒情未了 Forever Young (1992) ..... Capt. Daniel McCormick
62 致命武器3 Lethal Weapon 3 (1992) ..... Martin Riggs
63 Earth and the American Dream (1992) ..... Narrator (voice)
64 Mel Gibson's Unauthorized Video Diary (1991) ..... Himself
65 Mel Gibson's Video Diary 2: Lethal Weapon 3 (1991) ..... Himself
66 第6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 The 62nd Annual Academy Awards (1990) ..... Himself - Co-presenter (via satellite from London)
67 Sinatra 75: The Best Is Yet to Come (1990) ..... Himself
68 驚弓之鳥 Bird on a Wire (1990) ..... Rick Jarmin
69 A Night on Mount Edna (1990) ..... Himself
70 哈姆雷特 Hamlet (1990) ..... Hamlet
71 飛離航道 Air America (1990) ..... Gene Ryack
72 致命武器2 Lethal Weapon 2 (1989) ..... Martin Riggs
73 破曉時刻 Tequila Sunrise (1988) ..... Dale 'Mac' McKussic
74 The 60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1988) ..... Himself - Co-Presenter: Best Cinematography
75 致命武器 Lethal Weapon (1987) ..... Sergeant Martin Riggs
76 The Ultimate Stuntman: A Tribute to Dar Robinson (1987) ..... Himself
77 沖鋒飛車隊第三集 Mad Max Beyond Thunderdome (1985) ..... 'Mad' Max Rockatansky
78 叛逆巡航 The Bounty (1984) ..... Fletcher Christian Master's Mate
79 怒河春醒 The River (1984) ..... Tom Garvey
80 The 56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1984) ..... Himself - Co-presenter: Writing Awards
81 The Making of 'Mrs. Soffel' (1984) ..... Himself
82 The Making of 'The Bounty' (1984) ..... Himself
83 鐵窗外的春天 Mrs. Soffel (1984) ..... Ed Biddle
84 Z字特攻隊 Attack Force Z (1982) ..... Captain P.G. (Paul) Kelly
85 危險年代 The Year of Living Dangerously (1982) ..... Guy Hamilton
86 沖鋒飛車隊 Mad Max 2 (1981) ..... 'Mad' Max Rockatansky/The Road Warrior
87 加里波底 Gallipoli (1981) ..... Frank Dunne
88 "Punishment" (1981) ..... Rick Monroe
89 The Chain Reaction (1980) ..... Bearded mechanic (uncredited)
90 迷霧追魂手 Mad Max (1979) ..... 'Mad' Max Rockatansky
91 Tim (1979) ..... Tim
92 我從未承諾給你一座玫瑰花園 I Never Promised You a Rose Garden (1977) ..... Baseball Player (uncredited)
93 Summer City (1977) ..... Scollop
94 "The Sullivans" (1976) ..... Ray Henderson
④ 找一場電影,急!高分
《火線保鏢》
也譯著《趕盡殺絕》,是由美國導演邁克爾·戴維斯導演,克里夫·歐文、莫妮卡·貝魯齊和保羅·吉亞瑪提主演的一部冒險動作片。影片有參照吳宇森執導的《辣手神探》的動作。
版本一史密斯先生(克里夫·歐文)是一個外表冷酷而又神秘的人物,他帶著槍遊走於城市的大街小巷卻沒有人知道他的過去,他如影子一般游盪,如獵手一般蟄伏……他既不是什麼救死扶傷的醫生,更沒有身為人父的體驗,但當他看到一個懷胎八月的孕婦被一群持槍悍匪追殺時還是本能的伸出了援助之手,盡管女人還是沒能躲過一劫死於亂戰,但所幸嬰兒安然無恙。史密斯本以為女人一死這事就此了結,自己也無心再繼續參合下去,但他隨即發現對方的目標竟然是女人留下的小嬰兒。不忍就此舍棄嬰兒,史密斯決定向朋友圈中最有母性特質的DQ(莫妮卡·貝魯齊)求助,DQ是DairyQueen的縮寫,是黑道中聞名的專門對付戀母情結顧客的妓女。費勁心思取得這個不太可靠的搭檔的協助後,史密斯開始了荷槍實彈的生猛槍戰。他的對手是一心要得到嬰兒的黑幫老大赫茨(保羅·吉亞瑪提)。史密斯想要知道這所發生的一切背後所隱藏的內情,然而就算得不到答案史密斯同樣能從痛快地殺戮中得到滿足……版本二硬漢與baby?顯然,這不是好萊塢獨創的戲劇形式,但只有在美國才能將這種形式化的強烈反差發揮到淋漓盡致。史密斯先生,沒有人知道他來自何處,去往何方,有的時候,他就像是龜縮在街角的最普通的流浪漢,為了一點殘羹剩飯可以和野狗大打出手……很少有人能夠了解,他其實是這個世界最殘暴、最無情的男人--至少有一位準媽媽知道,所以她才會在大腹便便的時候就將孩子的生命託付給他。史密斯對於這樣的委託有點嗤之以鼻,一個孩子能引來多大的殺身之禍?在經歷了幾次的槍林彈雨,孩子的生母也一命嗚呼之後,史密斯先生終於意識到原來自己當初的想法實在是太簡單了,即使是這個世界上最無辜的生命,也有可能招致最邪惡的報復。當史密斯再一次在槍戰中帶著嬰兒成功生還後,他了解到追殺他們的其實是一個專門培養神秘的暗殺高手的犯罪組織,頭頭叫赫茲,出於某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原因,他要抹殺這個嬰兒在這個世界上存在過的一切痕跡。在子彈聚集成的疾風驟雨中,面對著每一場無法想像的槍戰時,一直獨來獨往慣了的史密斯也頗感吃不消,他找來舊相識,一個名叫DQ的妓女幫他照顧孩子,兩人結成了暫時的夥伴。他們想要知道的是,這其中到底牽涉了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為何會有人想要一個連話都不會說的嬰兒的性命。這個臨時組合在一起的「爸爸」、「媽媽」雖然不太靠得住,但他們至少達成了共識,那就是拼盡一切,也要保住孩子。可是,他們遇見的每一個人似乎都對這個嬰兒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後快。
⑤ 電影《理查德·朱維爾的哀歌》原型人物現身說了什麼
1、維爾母親的扮演者凱西·貝茨不禁感慨“這是一個警世故事,一個美國悲劇。”2、母親的原型也在特輯中表示“這些年來我仍未釋懷,人們需要知道真相。”3、 朱維爾辯護律師的原型目睹了英雄隕落的全過程,“朱維爾遭受了媒體不公正的誣陷,他被指控為爆炸案兇手。” 朱維爾母親的原型嗚咽表示:“這些年來我仍未放心,人們需求曉得真相。”
像理查德·朱維爾這樣的悲劇今天仍然在不斷重新上演,新聞媒體和公眾總是喜歡在不了解全部事實的情況下,匆匆忙忙得出結論,而這樣的結論往往是基於偏見和成見,與事實相去甚遠。實際上,《理查德·朱維爾的哀歌》已經運作了數年,之前,《O.J.:美國製造》的導演伊斯拉·埃德爾曼已經在這個項目上用了兩年半的時間。按照計劃,本片將會在今年的12月13日上映。這也是一個典型的頒獎季檔期。
⑥ 《加勒比海盜》中,大家為什麼都討厭威爾特納
《加勒比海盜》是很多小夥伴都非常喜歡的冒險電影,其中的角色維爾特納雖然是一名好人,卻也招人嫌,遭到了不少網友的吐槽。為何大家都很討厭維爾特納這個“好大哥”人設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他的性格太過單一,缺乏生動的層次感,在劇情進行的過程中,從未做出過令人驚喜的舉動,正是這種循規蹈矩的狀態,會使他看起來固執己見,所以不少觀眾都表示不喜歡他。
要說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應該就是傑克船長了。他的造型甚至奠定了後續海盜類電影的角色基礎造型。有很多同類型的電影,都會去借鑒他的造型。傑克船長樂觀積極,不畏艱險。即便遇到重重阻礙,也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突破那些障礙,最終取得勝利,這種正能量的精神同樣值得觀眾學習。
⑦ 誰知道有一個歐美的電影,一個個子不高的男主角,向黑社會要回屬於自己的7萬美金,最後用電話引爆炸彈。
結尾你說的不對。美國電影:危險人物。
劇情簡介:
波特(梅爾·吉布森飾)尋仇的動機其實是很簡單─討回屬於自己的錢。波特雖然是混黑社會的,但卻是一位有原則、有格調的漢子。他不輕易發火,也講道理,但千萬不要惹惱他,否則踢至的準是一塊鐵板。他和同夥維爾(葛瑞洛亨利飾)從老闆那裡黑吃黑幹了一筆錢,正准備要分贓,得到他應得的七萬元美金,但維爾卻犯了三個大錯:他一槍打倒波特,吞了所有的錢,拐走他的女人。但最致命的錯誤是,維爾當時應該確認波特是不是已經一命鳴呼。 波特當然沒死,等他傷勢復原,重出江湖,變得更有原則,冷酷懾人。當他放話要找維爾簡直把他嚇的屁滾尿流。但維爾當然也不是簡單貨色,調齊身邊所有人手,計劃再一次整垮波特。波特有備而來,准備好好玩一場,單槍匹馬把黑社會秩序搞得大亂,就連替維爾撐腰的犯罪集團大頭目卡特(威廉狄凡飾),都心悸於抓狂的波特。黑吃黑的社會,波特如何以寡擊眾,但....他不計任何代價拿回那筆錢的決心,未曾改變。
⑧ 男主叫巴維爾的電影是什麼
《艾列倫大酒店》。
《艾列倫大酒店》是由葉卡婕琳娜·維爾科娃、米洛斯·比柯維奇等主演,2016年在俄羅斯首播。
本電視劇幾乎是飯店迷情的原班人馬,可以說是飯店迷情的延續 在一個叫Eleon的酒店裡發生一系列的故事。
《艾列倫大酒店》是一部不錯的劇,首先是劇情,全程沿用飯店的套路,但用的並不好,比如飯店裡誤會推動劇情提供笑料,雖然後期水平也下降,但艾列倫里用的也太多了,而且有的用的真的不好。
比如達莎和塞爾維亞男主分手,而且還用那麼極端的方式當著所有人侮辱達莎小姐姐,直接路轉黑,而且一個二世祖狂什麼狂。艾列倫基本上所有的劇情都是靠誤會和謊言推動的,這也是後面越看越乏味的一個原因。比如後面老謝耍酒瘋把米其林星丟了。
⑨ 印度片中有個叫維爾的是什麼電影
慾望之偷窺
倫理 / 劇情
年代:2014
地區:大陸
演員: 任德勇 晁金晟
導演: 任德勇
⑩ 威爾史密斯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他演繹過哪些經典角色
他演繹過很多經典的角色,比如《我是傳奇》中的軍方病毒學家,《黑衣人》中的星際移民局探員等。
電影《我是傳奇》是威爾·史密斯最重要的商業大片之一。這部電影的前半部分幾乎是威爾·史密斯的獨角戲。當一個人面對末世的冷漠、恐懼、焦慮和希望時,他通過精湛的演技將這些一一展現出來,讓有些漏洞的劇本變得無關緊要,也讓影片取得了5.8億美元票房的優異成績。
在《獨立日》中,威爾史密斯扮演的是一個年輕而充滿活力的飛行員。威爾·史密斯不是獨立日的絕對主角。電影畢竟是群戲,但他無疑是片中最亮眼的角色之一。就像有一次,阿湯哥在《壯志凌雲》里演了一個很酷的角色,轉行當飛行員的威爾·史密斯也不錯。大家肯定不會忘記他給外星人一拳,拿出雪茄,說出那句經典台詞“歡迎來到地球”的場景。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