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所謂導演是什麼導演應該做什麼
這個看法說明了兩點:一是導演要具備電影導演的創作能力,二要有判斷能力,特別是敘事和造型的判斷力,我們可以籠統的稱之為藝術感受力和直覺。但是,庫布里克的這種判斷還是很模糊,很籠統。
1,敘事能力。
這里指的不是講故事的劇作能力,而是用鏡頭內部信息和鏡頭之間關系的組合來形成故事信息量。這里涉及到剪接思維,是比較大的剪接觀念的體現。這一過程主要體現在分鏡頭階段,當然,實拍和後期的時候也會有所運用。
2,組織情節的能力。
在劇本給定故事的情況下,不同的導演會有不同的情節組織法,當然,編劇也可以給定明確的情節。這里推薦去看《辛德勒名單》里,第一個被殺的工人(獨臂人)的故事段落的例子,這一故事段落被導演分為4個情節,相互穿插,我覺得這是斯皮爾伯格在分鏡頭階段和編劇合作的結果,體現了導演非常強大的對情節的理解和組織能力,嘆為觀止。如何組織情節是中國電影嚴重落後的方面,在中國電影中很少看到嚴密的多層次的情節織體。這里不多說,還是去拉這個段落更直觀。
3,現場能力。
斯皮爾伯格說過自己是美國導演中鏡頭位置感最好的人。對於這點,很多低級導演會認為攝影師可以幫助你,他們會找到更好的機位。攝影師也許有更合理准確的機位感,但是,他仍然沒有你對全劇的理解高度和全面性,所以,這些問題上,不能指望攝影師做更多。不過,中國電影很多導演是這樣工作的,徐靜蕾這些所謂導演都是藉助攝影師工作的,他們都不是真正的導演,只能說是電影項目管理者,這些人都不是導演。
4,文學能力。
這里的文學能力不是敘事能力也不是文字能力,而是對電影作品中詩意的表達能力(因為,在電影作品中,這種詩意大都通過台詞來表達,姑且稱為文學能力,所以,電影學院的考試會有敘事散文和小說創作考題)。一個電影作品之所以耗費巨大而被製作,是因為其中大都反映了人和人類生活中值得記憶的事件,這些事件的表達悲愴也好,嬉戲也好,贊美人格也是任何作品的任務。作者要有能力感受到人格的詩意,並且准確的表達。具備酒神精神是導演的基本條件。中國電影充滿太多的市井氣質。推薦《jfk》法庭陳詞段落。
5,理性和感性的結合。
6,造型能力。
攝影師和美工都是根據導演的要求去工作的,記住一點,這些要求必須是具體的,而不是類似——感覺再唯美點,你再弄的狠點這種似是而非的語氣。如果這樣,那麼,執行者不能准確執行,你的要求往往被消弭甚至曲解。但是,因為你不具備這個能力,所以你感覺不好,卻也說不出什麼來,這就是導演對影片失控的表現。這也是很多導演從事過繪畫工作的原因。
7,剪接能力。
這點是後期剪接的技術工作,我們可以說是微觀的方面。體現為合理的轉場,動作匹配和各種匹配,時間觀念的表達,蒙太奇段落,節奏,速度感,等等很多方面,不一一贅述。當然,還有更進一步的剪接技巧——鏡頭辯證關系,這是剪接深入強化敘事的表現,例子很多,很多大師都有精彩的處理。安東尼奧尼,斯通,岩井俊二,楊德昌等都有了不起的辯證關系鏡頭的處理。
上面說的這些是導演的主要工作和任務,因篇幅和性質所限,還有很多方面沒有具體指明。我想中國導演也都未具備這些能力,主要是中國電影教育病症所造成的問題。不具備這些能力,你拍的電影不可能好,即使你得獎。中國電影大概就是如此。作為專業人士,希望大家能夠清醒獨立的思考,因為,中國電影再這么胡說八道下去的話,再做什麼市場努力,也將離崩潰不遠了。
中國電影導演存在的問題
1 電影導演工作——本應該是知識分子(韋伯語)從事的行業在中國卻越來越江湖化,這種野化並未給中國電影帶來活力,相反帶來的是混亂和低劣,而在這個低俗化過程中,電影生產的幾方沒有人願意坐下來解決問題。狡辯只能助長口才但是不能幫助你思考。
2 中國電影荒謬事件中的典型現象——一個連基本導演能力都沒有的人為什麼在中國可以從事導演的工作?這是中國電影的悲劇,也是中國電影落後的原因。而這些不僅僅是製片人造成的。說明中國電影資源的分配不是以專業能力來界定的。有人認識這個認識那個,從而說明你會混,因此拿到資金。會混就能拍電影?當然,你會說,他們都是這樣。是的,中國電影有太多這種怪事,但是,行業內的人,愛好者,掌握資源的人都應該去思考這個問題——究竟是什麼促成了一個投資決策的?中國文化里充滿反智的成分,在中國電影中,這種情況尤甚。來自電影之家(有刪減,有重新組織)
B. 電影行業的現狀以及就業前景是怎樣的
一、電影行業的現狀
2020年,全球電影市場受新冠疫情影響,各地區總票房均同比降幅超過70%。而此前一直占據世界電影市場C位的北美,在2020年度累計票房僅20.89億美元,僅為2019年的18.45%,創40年來歷史新低。
2020年中國率先從疫情中恢復過來,封城措施解除後人們對於外出娛樂的熱情高漲,盡管中國電影總票房因疫情影響比上年減少68.23 %,但中國電影票房仍然以29.83億元的好成績,遠高第二名北美8.94億元的票房,取得2020年全球票房第一的好成績。
二、電影行業的就業前景
電影學的就業前景很好,就業率也不錯。畢業生主要到廣播電視,新聞宣傳部門,電影行業,娛樂行業等從事電影的製作、策劃等工作。
電影產業市場規模仍需時間恢復
2015-2019年,中國電影票房總收入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2019年前中國電影行業發展良好,電影票房達到642.7億元,同比增長5.4%;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中國電影市場受到重創,2020年票房僅有約204.2億元,同比下降68.23%。2020年後,電影產業將逐年回歸正軌。
C. 電影導演是一種怎樣的職業
電影導演應該是單一職業來說個體差別最大的了,門檻即高又低,收入十倍百倍的差別都有,生涯從一舉成名到幾十年磨一劍皆是,種類包含藝術家到純商人盡有,學歷沒有限制,天賦可有可無,能力時高時低,這職業的屬性波動基本等於古代皇帝了。
導演就是這樣一個職業,自己需要花盡一切心思帶動整個團隊去創造一個好的作品,去接受大眾的審視,和自己相同的,和自己不同的,所有的人的審視,而他們中有人的意見中肯值得聽,有的人的意見又需要屏蔽。需要掌控團隊與掌控自己。
D. 中國電影行業現狀分析,是什麼影響了行業
電影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國產電影軟實力亟待提升
優秀的電影工業體系不僅要求技術手段過硬,更要做到故事充實、流程完善、製作精良、均衡發展,「硬工業」中的「軟實力」決定著電影的核心競爭力。國產電影工業化是一項系統工程,從「五毛特效」到「奇幻大片」只是技術層面脫貧,電影製作各個環節同步提升,兼顧藝術上的精益求精,才能真正彌補短板、實現飛躍。
暑期過半,今年的電影暑期檔表現可圈可點,除了社會民生題材影片大熱外,某些奇幻工業化大製作題材影片尤其值得探討,其中顯露出有關中國電影工業化進程中的進步與不足也引人思考。
上半年國產電影票房統計分析
截至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559.11億元,國產電影票房301.04億元,占票房總額的53.84%。
2018年上半年全國市場共產出綜合票房320億,較去年同期大漲17.8%。6月全國票房最終以35.71億的成績收官,表現比去年同期倒退9%,成為繼4月後今年第二個票房同比衰退的月份。6月票房相比5月43.17億元來說,環比增長下降17.28%;單月觀影人次為10415萬人,環比下降13.79%;6月電影上映場次897.810萬場,比5月上映場次增加了14.89萬場。
今年僅暑期檔票房已突破百億元大關,全年總票房有望再創新高。但是,相較於電影工業發達的國家,我國電影工業化仍處於成長上升階段,並一度陷入追求電影「重工業化」的誤區,有「大作」無「大獎」、有「大導」無「大師」。
國內外電影質量對比分析
大製作、大場面、大明星」的大片曾一度成為票房保證和電影工業化標桿。然而,縱觀近年電影市場的變化,我們不難發現,奇幻、動作大片票房遇冷、難以追回成本等現象屢見不鮮。今年暑期檔某些國產大片甚至遭遇換檔、撤檔危機。比如,某部影片聲稱邀請了數十個國家上百位頂級電影工作者,重金投入、耗時多年打造,上映3日票房不足5000萬元,口碑、商譽雙失。
反觀國外,日韓電影近年來佳作涌現,離不開電影政策支持和人才培養,更依託於對本國文化氣質的細膩呈現;印度「寶萊塢」的電影工業始終立足本土特色,逐漸實現由「量大」到「質優」的提升。國外的經驗再次表明,優秀的電影工業體系不僅要求技術手段過硬,更要做到故事充實、流程完善、製作精良、均衡發展,「硬工業」中的「軟實力」決定著電影的核心競爭力。
一個國家的電影發展乃至文化進步,不能機械照搬「技術性指標」、迷信「商業化標准」,要結合本國國情和文化特色走出符合自身實際的道路。好的電影工業體系,依賴於導演、編劇、製片、攝影、美術、特效等各個環節同步成長,還需具備從「造產品」向「創文化」的轉型姿態。所以說,國產電影工業化是一項系統工程,從「五毛特效」到「奇幻大片」只是技術層面脫貧,電影製作各個環節同步提升,兼顧藝術上的精益求精,才能真正彌補短板、實現飛躍。要打造具有本土化特色的電影工業化道路,讓中國電影享譽世界,必須常懷技術與藝術並重的精品意識,銘記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兼顧的使命擔當。
E. 戲劇影視導演專業就業方向及前景分析,未來好就業嗎
戲劇影視導演專業就業方向及前景分析如下:戲劇影視導演專業培養具備戲劇、戲曲和影視文學基本理論及劇本創作能力,能在劇院(團)或電視台、電影廠、編輯部等部門從事文學創作、編輯和影視導演的工作,以及在國家機關、文教事業單位從事實際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導演專業是培養具備戲劇、戲曲導演、電影、電視劇導演和戲劇理論研究能力的人才的專業,包括戲曲導演、戲劇導演和影視導演等幾個學習方向。「導演」的本義就是演出的組織者、解釋者和演員的鏡子,導演的出現也只是19世紀70年代,而學校教育中的導演產生出現要再晚一些。
戲劇影視導演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熟悉我國的文藝、政策,系統地掌握戲劇、戲曲影視文學的基本理論和創作技能,有較強的觀察、理解、概括生活的能力,有較強的劇本創作能力,及較強的文藝編導能力。
該專業對科目要求不高。該專業適合對戲劇影視導演感興趣的學生就讀。
1.掌握戲劇、戲曲、影視文學創作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具有戲劇、戲曲影視創作的基本能力;
3.了解我國的文藝、宣傳、出版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4.了解戲劇、戲曲、影視理論和創作的現狀和發展動態;
5.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論研究和理論批評能力。
F. 電影行業背景及前景
1、電影行業背景及前景:
按照目前院線電影上映的票房情況來預測,您投資10萬,這四種收益都到手您可以直接在二線城市全款買套房子了。
沒有哪個導演差錢,我們想找投資方可以找銀行,也可以通過基金。但是這些投資方解決的只是錢的問題,我們既然把投資權給我們普通老百姓,目的是通過粉絲經濟能有個更好的宣傳效應!
大聖歸來大眾投資人89名,引爆200場包場觀影。我們的目的,電影靠投資人宣 傳大賣,同樣可以獲得高額票房盈利,這樣雙贏!
年度票房優勢: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數據顯示,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的票房分別是218億、296億、441億、455億,559億,尤其是18年2月電影票房一舉打破世界單月最高紀錄100億,2017年度中國電影年度票房突破500億元,中國電影票房已保持了近10年的高速增長,增長速度超百分子50%,目前行業進10年 中最穩最快的高速發展行業,影視行業是國家高速中必要發展的行業。投資影視行業也是順應國家發展趨勢。
從數據分析,從2013年開始到現在18年 特別是18年2月電影票房一舉打破單月最記錄100億,年度票房一直在強勁增長,會很快成為全球最大電影市場。
根據數據顯示美國3億人口有4萬塊屏幕,而中國想要達到這種持平狀態 那麼我國今年要增加8000塊左右,達到4萬塊才可以持平。那麼根據中國13億人口來說,那麼未來電影增長的空間在4倍之大的空間,市場前景一片空白需要開發。
2、影視行業安全可靠,公開透明:
電影行業信息公開,一切都是透明化的,影視上映後票房有權威,專業的網站查詢,貓眼,淘票票,影視項目可在廣電總局官網進行查詢,那麼投資者是通過工商注冊成為影視項目合夥企業股東,獲取真實收益權,作為影片有限合夥人根據持有的份額按比例公平分配,並能在工商局查詢清晰知道資金去向,情況特殊者可探班劇組。
3.操作簡單、投資周期短
操作上簡單便捷,不需要開戶等繁瑣的程序,客戶打款簽合同就正式成為該影視的合夥人;一部電影拍攝下來也就一年左右的時間,電影上映後不久就能產生收益,客戶開發周期短。
我們公司今年才成立,電影投資是去年才開始的,現在正是處於萌芽期,我們看過的很多電影也已經是用這種方法製作的如《大聖歸來》《前任3》《葉問3》等。與其說製作方尋找小資金的合夥人,不如說是在為電影製作上映「票房」在做宣傳及澆水施肥。
4.投資風險低,收益高
電影投資可以說是金融行業風險比較低的,只要選擇好題材和項目,可以說基本都是能夠賺錢的,我們可以從歷史的數據可見。
電影名稱上映日期票房類型製片成本收益
戰狼22017-7-2756.82億軍事預計2億9.3倍
唐人街探案22018-2-1631.93億喜劇
紅海行動2018-2-1631.2億軍事預計5億2倍
前任32017-12-2919.4億愛情預計1.5億4.3倍
芳華2017-12-1514.2億愛情預計1.3億3.6倍
5.門檻低,投資者接受度高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水平的提高,國民對消費需求的轉變,消費者轉向對文化藝術精神層面的消費需求愈加強烈,特別是電影行業,這一點在今年春節檔電影票房上就已經充分體現,在之前投資一部電影最低都是上千萬,目前只需要幾十萬的資金就能成為一部電影的合夥人,投資電影在以往是圈內人士或者有強大資源的人才能做的事情,現在國家政策開放了,大家可以一起投資拍電影,成為影視合夥人,對於投資者來說有新鮮度,達到條件的投資者還可以去拍攝地點探班和參加電影首映禮,和明星面對面,側面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影視投資風險如何規避
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光有收益沒有風險的項目絕對是騙局,我勸你也不要投資,如果要投資關鍵就是要權衡利弊和規避風險,如何規避詳見如下:
1.投資款項是否安全可靠?
A.首先確定影視公司的真偽和影視項目的關系(1.通過企查查核實該影視公司的真偽和是否存在徵信問題;2.影視公司和影視項目是否有簽約合同;3.是否有導演簽約合同;3.是否有版權簽約合同;4.影視項目是否在廣電總局立項備案可通過廣電總局官網核實)
B.投資款項選擇該項目的對公賬戶統一打款,保留打款憑證,獲取真實收益權。
我們的觀念仍還處於一兩年前電影應該是某大導演指導掏自家底出資拍攝,或者某某大公司直接投資製作完成,其實我們知道的也沒有錯,但是實際來說這種獨享電影大蛋糕蛋糕的時代早已過去,普通人參與投資拍電影已經成為時代的必然趨勢。
G. 中國電影導演的發展概況
中國電影在全世界的文化價值上一直是有地位的,但商業片要想占據國際市場短期內是沒有可能的
在談到當代中國電影在世界電影中的演變和位置時,他回憶了上個世紀80年代起,中國文化開始面對世界崛起開放,電影逐漸走出國門並在各大影展取得佳績:1986年謝飛導演帶領《湘女瀟瀟》走到歐洲,此後又有《本命年》在柏林得獎。直到90年代初期的《霸王別姬》、《喜宴》、《香魂女》和《秋菊打官司》,中國在國際三大電影節上實現一年內都有最高獎項斬獲,是中國在文革後藝術最輝煌的一個時段。當然這也和中國此前的文化封閉有關,然而這一高峰期很快就過去了,被諸如伊朗韓國等電影代替。在談到電影節的作用時,謝飛導演分析它主要是對藝術電影和多民族電影的支持平台,是對主流商業電影市場的補充。很長時間內,主流商業市場都被美國文化統治,別人很難進去。不像導演成長的五六十年代期間的中國,可以看到來自全世界二三十個國家的電影,電影節正是在支持這些電影。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起,中國就一直被世界電影節電影文化關注。最近二十年來,他們通過張藝謀、陳凱歌和賈樟柯等導演的電影了解中國社會。國外將賈樟柯視做大師,國內很多人不理解,認為他的影片不過類似紀錄片,不好看,也沒有票房, 但是國外認可它的文化含量。中國電影在全世界的文化價值上一直是有地位的 。
然而,近年來由於國內的拜金主義等思潮,國內嚴肅文化的位置越來越差,也造成了我們今天文化藝術電影質量的下降。中國近年來商業片有很多進步,在國內發展也不錯,但是商業片要想在國際市場上占據地位,短期內是沒有可能的,也許三十、五十年後會有希望。所以說對商業電影不要太抱幻想,因為全世界電影都受到美國文化統治,就象今天的年輕人願吃麥當勞而不願吃炸醬面,讓那些外國年輕人看中國產的商業片,似乎很難。要慢慢來不著急,不要幻想用商業電影去統領別人。導演舉例在戛納碰到一個美國電影公司,要拍攝一部以花木蘭為題材的故事片。得知中國剛剛拍完一部趙薇主演的影片後,對方卻回應那隻是給中國人看的影片,世界其它國家不會看。他們要拍的,是邀請章子怡,拍出美國動畫《花木蘭》一樣給全球觀眾看的影片。這里,確實有一個主流商業電影和民族電影之間的區別。
國產電影的未來發展: 應該進一步完善國內市場,國有壟斷應該消弱
在談到中國電影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是,謝飛導演表示中國人多,天才也多,自己教過的學生中很多就都很有才華。因此,電影的發展關鍵還是國家要給於正確和科學的政策支持引導。近十年來的進步正是得益於國家政策的正確。原本不許外來資本的進入,發行也要許多證件批准,現在都有了一定程度的簡化。市場競爭實際上是平等競爭,只有這樣才能有活力。所以,應該進一步完善國內市場,國有壟斷應該消弱。現在有不同民營資金參與,但它們又受到壟斷的抗拒。因此重要的還是改革。
謝飛導演坦率地分析,中國電影要真正走進國際市場還需要時間,即便政策上正確,也不會在短時間內實現。也許三十五十年後,中國成為世界軍事政治大國後,全世界都學中文,那時將封神榜拍成三維電影,就不會像現在,拍出來西遊記這樣的古典外國人根本不懂。
中國商業電影的現狀: 娛樂片要有娛樂性,但是也應該有正常的道德輿論要求
在談到今天的中國商業電影市場,謝飛導演表示,今天的中國基本是個半市場經濟,要想成為完全的健康的市場經濟,還要政策配套。這不賴我們的演員編劇和導演,他們很多都才華橫溢,是政策有問題。就象大家開玩笑說現在實施的是娛樂宣傳主義,而過去的年代除卻現實主義就是浪漫主義,如今正確的創作方法都仍掉了。
這不是針對商業電影,商業電影本身沒有問題,是要有文化。美國或者西方其它國家的電影,比如《拆彈部隊》,就是《阿凡達》這樣很商業的東西,它中間的愛情故事,對人類命運的思考都是有內容的。不像我們的有些娛樂電影太沒有內容了,跟現實沒關系,跟人類的文化思考沒關系,而且一味的簡單宣傳。比如《葉問》是個很成功的片子,但是你一味的打外國人解恨,這種簡單的民族主義是很傻的思想。這些在文化上都是很傻的東西。娛樂片要有娛樂性,但是也應該有正常的道德輿論要求,被提倡的道德標准才是有價值的。
擔任今典影業藝術總監:發揮余熱幹活
當謝飛導演談到高齡仍接受擔任今典影業的藝術總監時,解釋到想要發揮余熱。教書了很多年後,希望不再只教書,得干點活了。經典影業的總裁張保全曾是謝導的學生,因此,從各種角考慮,接受了擔任藝術總監的邀請。
談到經典影業未來的藝術發展,謝飛導演透露,公司有具體的房地產酒店業在背後支持。同時,今天的影業投資有別過去,比如經典影業和銀行談判貸款已經談妥。只要有市場潛力有希望,就會有財務後盾。其次就是全面營業,先做發行和技術,在現在的200多塊銀幕基礎上,希望可以增到一千多塊。同時還做數字放映,為三維電影准備。謝飛導演幽默的比喻,電影業最重要的都是賣菜,種菜都是賠錢的。所以能把影院建設起來,自己種菜自己賣,雖然這個賺了那個賠了,很難預料,但是這個路子還是對的。
H. 影視編導就業前景怎樣
影視編導專業的就業前景還是非常寬泛的,在專業學習中,可以把自己培養成一個專業領域的全才也可以就專業中某一項成為一個高端人才。無論哪一樣,都可以有很好的職業前景。
影視編導專業包含:廣播電視編導、影視導演、戲劇影視文學、數字媒體等方向,主要學習導演基礎、攝像的技術與藝術、中外電影史、中外戲劇史、影視劇本寫作、小說寫作、紀錄片創作、電視欄目製作、電視欄目策劃、電視節目編輯(後期)、經典影片分析等。除此之外,編導專業還涉及到了藝術管理、文化產業管理、影視製片管理、文化傳播等專業方向。
畢業後可以從事編導、後期製作、視頻編導、視頻編輯、文案策劃、攝影師、視頻剪輯等工作,綜上所述,對影視編導專業就業前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了,如果想要人生充滿驚喜創意,那就學編導吧。
學習影視編導可以咨詢專業的培訓機構,湃樂思教育就很不錯。先後在全國各地開設了數十家教學中心,幫助數萬藝考生成功升學,並聘請全國藝考名師研發在線藝考課程,針對編導專業的考試要求,開展線上編導全程課,幫助學生夯實互聯網文藝、電影電視的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文學藝術的鑒賞和分析能力,讓考生在文字創作、即興表達、電影鑒賞等方面均衡發展。
I. 電影導演是一種怎樣的職業
導演,是個註定要喪失尊嚴的職業。 這時代,無人保護導演。李安《卧虎藏龍》拿奧獎後,內地聲譽封神,因榮耀而仰慕他者成軍,但凡有人敢說半字不,必遭信徒口誅,其情幾如伏地魔。 今年《比利林恩》奧獎顆粒無收,信徒一夜間消失大半,再查口碑,一夜間竟幾乎淪落至被踩為三流導演,無數人都在說李安已老,江郎才盡。但事實上《比利林恩》分明是頂尖之作。信徒說的好,究竟是自己認為的好,還是跟著獎項選擇的好,李楊因《盲井》《盲山》成為國內獨立電影戰士型標桿人物。今年《盲道》出世,口碑跌至谷底,導演創作生涯有低點本是常事,作品挨批是情理之中。 但翻看評價,卻不單是批電影,觸目可及處,竟皆仇恨。李楊近成渣滓代名詞。 此前優秀電影的貢獻,直接被一筆勾銷。何苦當一個好導演。 拍出好電影,卻早晚要失去尊嚴。尊嚴也許是他人奪走,導演保護作品失敗,自責,被自己仇恨。 也許是自己主動放棄,導演保護作品已耗盡心力,便不再保護自己,不再做需要保護的作品,被曾經的信徒仇恨。事實上,依然自我仇恨,只是認命而已。 導演的心理,帶著自毀傾向。徐浩峰老師《刀背藏身》殺青夜曾發文。談自己的創作,提《師父》拿金馬時的小插曲:《師父》拿第一個編劇獎時,我的獲獎感言是「一個好劇本,往往因為導演的肆意妄為而崩潰。非常感謝徐浩峰導演,沒有亂改我的劇本,讓我拿了這個獎。」 引起笑聲掌聲,主辦方和觀眾都很滿意,對我是良好記憶。
J. 我國目前的電影行業如何,你看好該行業的前景嗎
在我們的國家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收入的上升,人們越來越注重自己在日常生活觀影方面的一些體驗。然而在我們國家,電影行業是非常火熱的,因為現在電影作為我們國家主要消遣方式,是有非常大的一些需求的,所以說對於電影這一方面,我們國家也是投入了相當大的精力來發展。然而在我國目前的電影行業來看,該行業的前景確實是值得人們去討論的一點。對於我們國家目前的電影行業可以說是還處在萌芽的階段,正在蓬勃的發展當中。很多人對於電影行業也都非常地看好,也紛紛投入到電影行業當中的建設,我對於我們國家電影行業是非常看好的,也非常看好電影行業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