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演員大全 > 導演手冊電影

導演手冊電影

發布時間:2022-09-13 08:50:26

❶ 真正的電影導演到底需要哪些能力

往期精彩內容:

淘夢完成9000萬B輪融資導演,有人罵你影視圈的潛規則電影劇組構成珍愛生命,遠離劇組諾蘭電影分鏡副導演的職能《頤和園電影劇本周星馳電影分鏡「殺青」的含義黑澤明電影分鏡4位天才導演20個經典拍攝手法成為導演需要拉多少片影史上無法超越的1994年徐克分鏡手稿17部電影分鏡奧斯卡88以來最佳攝影一個製片團隊的構成史上最美100幀畫面敦刻爾克故事板導演的對話場景《陽光燦爛的日子》分鏡10部最佳配色電影電影分鏡表3種表現類型劇組人值得被尊重世上大多是副導什麼樣的人適合做導演

更多影視干貨請點擊菜單欄或歷史消息

(添加備注職業城市)

真正的電影導演到底需要具備哪些能力?認真看完這篇文章,你不會失望!

我們常說「真正意義上的導演是將電影文學劇本轉化成視聽語言的總的負責人,是影視藝術的創作者」,在這個層面上,導演是具備一定藝術修為的藝術家,同時也是對劇作、攝影、照明、音響、剪接等電影每一環節了如指掌的技術家。

但是我們不能忽視的是,導演也是生活在社會中的個體,豐富的生活閱歷與思想感悟會培養一個導演獨特的思想意識,讓導演創作出富有靈魂的作品,形成自己的風格,從這個層面上說,導演是一位思想家。

細數知名的大導演,他們背後都有道不完的故事,都會用自己獨特的思想去闡釋自己的作品當導演沒有成名前,需要在生活的艱苦中磨練,需要在孤獨中創作,而當頂著壓力終於將凝結了全部精力、心血的電影作品推上銀幕之後,收獲的可能也不全是觀眾的掌聲......所以成功的導演還必須有強大的心理素質,必須是一位能夠忍受孤獨、敢於逆流而上的哲學家兼勇士。

李安導演畢業後失業在家,36歲時才拍出自己的第一部長片電影《推手》

當年馮導只是提出想建立電影分級制度,並沒說取消電影管理制度,就遭到很多人的口誅筆伐。看到這里,你是不是開始畏懼導演道路的遙遠而艱辛?

其實,並不是非要具備以上條件才可以做導演,那是真正意義上的導演,而現在市面上二流的「導演」也很多,他們可能只是為了博得導演的頭銜圈錢,拍攝了某部不成情節的爛片、短片就自詡為「知名導演」。

在很多拍攝現場,你很容易認出他們來。他是現場最白痴的一個,一屁股坐在監視器前從開工到收工,通常不懂攝影,不懂分鏡頭,不懂表演,叫聲"cut"和"ok"就是他的全部工作。

你可以選擇成為二流導演,也可以選擇成為一流導演,至於成為哪一種導演,視乎你的選擇,天分,毅力,還有運氣。但是,我們相信,每個想做導演的人,都是懷揣著做一流導演夢想的人。

庫布里克:導演如果能夠處理就去處理,如果不能就去選擇

庫布里克曾經說「導演如果能夠處理就去處理,如果不能就去選擇。」這個看法說明了兩點:一是導演要具備電影導演的創作能力;二要有判斷能力,特別是敘事和造型表達的能力;我們可以籠統的稱之為藝術感受力和直覺。

但是這種說法還是很模糊,很籠統,究竟好的導演需要什麼樣的創作能力呢?在你拍片之前,還是不要急於下手,看看成功導演需要具備哪些能力,從這些能力出發,培養自己,才會離導演越來越近。

1、敘事能力

這里指的不是講故事的劇作能力,而是用鏡頭內部信息和鏡頭之間關系的組合來形成故事信息量的能力。這里涉及到剪接思維,是比較大的剪接觀念的體現。這一過程,主要體現在分鏡頭階段,當然,實拍和後期也會有所運用。

2、組織情節的能力

在劇本給定故事的情況下,不同的導演會有不同的情節組織方法,當然,編劇也可以給定明確的情節。這里推薦去看《辛德勒的名單》,其中有個獨臂工人被殺的段落,這一故事段落被導演分成4個情節,相互穿插,體現了導演非常強大的對情節理解和組織的能力,嘆為觀止。

其實仔細研究經典作品的話,你會發現,能夠經久流傳的好電影,其故事情節組織的都比較嚴密,這也是中國電影目前亟需提高的地方。

3、現場能力

斯皮爾伯格說過,自己是美國導演中鏡頭位置感最好的人,對於這點,很多低級導演會認為攝影師可以幫助你,他們會找到更好的機位。攝影師也許會有更合理准確的機位感,但是,他仍然達不到你對全劇的理解高度和全面性。

一個成功的導演,不要指望攝影師、美術師等等做更多,你可以不會攝影技術,不會美術設計,但是你一定不能不懂怎樣用攝影畫面表達某一特定內涵,怎樣的色調可以幫助加強電影主題......成功的導演,需要具備較強的現場能力,而這種能力的培養是建立在導演對攝影、美術、音樂等藝術素養積累的基礎上的。

4、文學感悟能力

這里的文學能力不是文字寫作能力,而是對電影作品中人性、情感的把握,我們暫且稱為文學感悟能力。最高明的藝術作品是做感覺的,一部電影作品之所以能成為經典,是因為其中大都反應了人類生活中值得記憶的事件,觸動了人們內心共有的情感,這些情感的表達或悲或喜或勵志,無不從人性出發。

導演要有能力把握這種人性,感悟情感,並且准確的表達,豐富的生活閱歷及文學閱讀、導演個人的思考可以幫助導演培養這種能力。

5、「造型」表達能力

攝影師和美工都是很據導演的要求去工作的,導演的要求必須是具體的,而不是類似「感覺再唯美點,你再弄的狠點」這種似是而非的語氣。如果這樣,那麼,執行者將不能准確執行,有時候甚會曲解你的要求。

所以,如果你不具備這種造型表達能力,當你感覺不好時,也會什麼都說不出來,這是導演對影片失控的表現。

6、剪接能力

這是後期剪接的技術性工作,導演不必有很高的剪接技術,但是必須有敏銳的剪接思維,只有具備這種思維,導演才知道現場該如何拍攝,拍出的素材怎樣才能在後期進行有效剪接組合。

當然還有進一步的剪接技巧——鏡頭辯證關系,這是剪接深入強化敘事的表現,例子很多,很多大師都有精彩的處理,安東尼奧尼,斯通、岩井俊二,楊德昌等都有了不起的辯證關系。

看完這些,您是否真正找到了培養導演能力的方向?而如果一開始能從這些方面去培養自己的導演意識及能力,只要能堅持下來,相信距離導演夢一定不會太遙遠!

【相關書籍推薦】戳二維碼即可購買

【導演創作完全手冊】

分鏡頭腳本《陽光燦爛的日子》分鏡滑動變焦反轉情節分鏡表3種類型電影片頭成龍喜劇電影主題形態第四面牆攝影大全CG特效鏡頭30式黑澤明色彩講故事用構圖講故事調色大全形色愛喝牛奶大導最愛的焦距劇組人諾蘭電影劇本鳥瞰鏡頭安東尼奧尼視覺喜劇教父三部曲今敏剪輯手法《鬼子來了》劇本電影中的暴力元素電影史上的25個特效劇本分解表奧斯卡大導頂級分鏡大全動作片大衛芬奇電影中的懸疑宮崎駿分鏡權利的游戲劇本秘密

❷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讀的書

給你推薦編導專業必讀書幾本書:
1.《文藝心理學》朱光潛的 北大藝術學的必讀的書 學編導的不會心理學就完蛋了,以後別想在本專業有所作為。
2.《美學散步》《美的歷程》 美學是哲學的分支,學習美學不僅提高欣賞水平,還會對你的藝術創作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等你大學編導專業學完後,你要說你沒看過美學之類的書,你就糗大了。
3.《電影鏡頭設計(第二版)》《導演手冊》 編導在大學一定會搞藝術創作,你拍片子會是一門綜合藝術的運用,怎麼調度演員和工作人員,怎麼引導其他團隊人員搞好創作都是你的責任。
4.多看一些文學、歷史的書 藝術和文學的都是息息相關的,到大學後,不論編導的那種分支都會接觸文學和歷史。
舉個例子吧,秦朝的官服多為黑色,因為秦朝屬水,皇帝自稱有水德,水代表黑色。漢朝開始皇帝的服裝為黃色,漢朝屬土,土代表黃色。你在拍電影的時候把秦始皇的衣服弄成黃色,你就太弱智了。

如果書你看不下去,可以多看電影,看完一部電影進行點評,然後再看專家的點評,找出差距。慢慢的你的藝術能力就會提高。

❸ 誰屬於電影手冊派和電影作者論

摘要 哪些?

❹ 急求誰有表兄弟Lescousins(1959)的百度雲資源或下載地址求分享

《表兄弟Lescousins》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AeLP2SNh2kWQ6uTeJSt7aQ

提取碼: rtr2

導演:克洛德·夏布洛爾

編劇:克洛德·夏布洛爾/保羅·熱戈夫

主演:熱拉爾·布蘭/讓-克洛德·布里亞利/朱麗葉特·麥涅勒

類型: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法國

語言:法語

上映日期:1959-03-11

片長:112分鍾/Canada:103分鍾/Spain:103分鍾/WestGermany:108分鍾(BerlinFilmFestival)/Argentina:107分鍾

又名:TheCousins

一個外省青年來到巴黎求學,與表哥同住,他是個聽話本分的老實人,與生活放盪不羈、只追求享樂與刺激的表哥截然不同。但後來他卻迷戀表哥的一個情人,在表哥的陰影下他必須面對愛情和倫理的考驗。表哥知道事情後本想幹掉他,但卻在玩鬧中命喪於他的槍下。新浪潮導演夏布洛爾一鳴驚人的成名作,為他帶來柏林影展金熊獎的榮譽,本片也是新浪潮電影的代表作之一。影片呈現出當時法國青年混亂的精神狀態和糜爛的生活方式,充滿現實主義的風格。導演非常冷靜,不加任何批判地看待這個倫常悲劇,如實表現出其時社會上空虛迷惘的道德觀念。片中的表兄弟形象非常具有批判性,在當時風靡一時。影片初步建立了導演自己的風格,有謊言的編織、有謀殺的情節、有對中產階級生活的愛與恨、還有運動的特寫鏡頭等等,從此查布洛爾開始了他對資產階級犯罪行為和道德心理進行剖析和批判的電影風格。《表兄弟》成為1959年法國國產電影票房第五,首輪放映即收得18萬美元。在「新浪潮電影」真正的實驗場——巴黎的電影院來看,1959年的《表兄弟》在《電影手冊》導演當中排第二,41.6萬的入場人次僅次於特呂弗《四百擊》的45萬人次。

法國電影手冊2005十大佳片

法國電影手冊評選的05年10大佳片

1.最後的日子(加斯·范桑特)【美】
2.暴力史(大衛·柯南伯格)【美】
3.規則情人(菲利普·加萊爾)【法】
4.世界(賈樟柯)【中】
5.小小警官(澤維爾·比奧沃依斯)【法】
6.最好的時光(侯孝賢)【台】
7.三分之一的眼睛(奧利維埃·扎巴特)【法】
8.伴我心(邱金海)【新】
9.劇場前(洪尚秀)【韓】
10.灰熊人(維納·荷索)【美】
罪惡之城(羅伯特·羅德里格茲,弗蘭克·米勒)【美】

法國著名電影雜志《電影手冊》一月號公布了剛剛評選出的2005年十佳電影,兩部華語電影攜手上榜,分別是賈樟柯的《世界》和侯孝賢的《最好的時光》,兩片並列第四名,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美國導演古斯·范桑特執導的《最後的日子》、法國導演菲利普·加萊爾執導的《經常性的情人們》和美國導演大衛·柯南伯格執導的《暴力史》。《電影童話》

《電影手冊》年度十佳電影是每年從世界各地的影片中評選出來的優秀作品,入選的電影被認為是延續電影藝術發展,提供世界電影新的經驗的年度最佳作品,基於《電影手冊》在全球范圍內獨特持久的影響力,每年出爐的十佳電影實際上也為各個地區的電影文化在全球電影譜系中的地位進行了評估,因而每年的評選結果備受全球媒體關注。今年除了兩部華語片外,還分別有韓國導演洪尚秀作品《電影童話》和新加坡導演邱金海作品《伴我心》上榜,四部亞洲片上榜,在入選數量上與美國電影持平,說明亞洲電影具有非常強大的活力。

❻ 《電影手冊》2021年十佳片單公布,哪些導演深受青睞

電影手冊2021年十佳片單公布,在這十佳片單當中導演凱莉·雷查德以及萊奧·卡拉克斯還有阿彼察邦·韋拉斯哈古 受到了很多網友的青睞。首先導演凱莉雷查德所導演的電影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第一頭牛》,這個電影改編自一本小說,小說的名字叫做《半條命》。在改變的過程當中導演和雷蒙德共同改編,所以說整個作品當中都融入了導演的風格,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所以這個作品才受到了這么多人的喜歡。

阿彼察邦·韋拉斯哈古

除此之外導演阿彼察邦·韋拉斯哈古所拍攝的作品《記憶》同樣也受到了大家的認可,這個作品主要講述的內容就顯得有一些奇特了。電影講述的主要內容就是一個女人在外出旅遊的時候聽到了一個特別奇怪的聲音,而這個聲音則引起了女人的思考,於是這個女人就開始回想這個聲音到底在什麼地方出現過。

❼ miranda july的資料以及<愛情你我他>的相關評論!謝謝!

http://www.dy.com.cn/Moles/ActorContent_4161.htm
米蘭達·朱萊 Miranda July_明星圖文資料

1
《愛情你我他》(Me and You and Everyone We Know),一部非常可愛的習作性小品,
獲得2005年戛納電影節的最佳處女作獎,攤開導演米蘭達。朱萊(Miranda July)的
「導演手冊」,在其獲獎或者提名欄里,舉目都是『最佳處女作』, 『最有潛力。。。。。。」
的獎項,算是一個虎虎有生氣的新新電影人。當然,這個膚色蒼白、眼神倉惶的女
導演自己也主演了這部影片,和大多數以處女作打響的作家和導演一樣,她在片中
詮釋的角色,一個積極探索多媒體影像裝置藝術形式的女藝青Christine,就是她本
身或者她生活、工作圈子中的那些人。

有人說,「沒有怪物的社會,就像一道沒有加鹽的料理」,《愛情你我他》就是用
一群無害怪人來為這個電影里的小社會撒點鹽花的:一個正處在分居期、帶著兩個
小男孩在狹仄公寓棲身的百貨商店賣鞋男;他的兩個小兒在網上和陌生女人探討經
由糞便在人與人之間的傳遞所帶來的快感;一個熱衷搞多媒體裝置藝術、平時靠接
送老年人辦事來謀生的女藝青;一個雖然只有7歲,卻早已私下裡籌了滿滿一大箱嫁
妝等著交給她未來丈夫和女兒的小聖女;兩個號稱已經18歲,為了誰的「口技」高
超爭執不下,而決定找一個14歲的男人當場比出高下的14歲女中學生;一個在現實
生活中冷若冰霜,在網上風騷無比的女博物館藝術總監。。。。。。

「)) <> ((」 這個ASCII符號是片中的7歲小男孩在和陌生女子在網聊時創作的。小
孩子說:「我們來玩這個游戲,我把一撅屎拉到 你的屁股里,你把再把它拉回來,
就這樣拉來拉去, 拉來拉去。。。。。。」對面的成年女子立刻在網上熱烈地回應
說:「這真讓我渾身發熱啊。。。。。。」而富有諷刺意義的是,當女藝青到博物
館,當面把自己的藝術裝置作品的錄像交給同一個女人時,她卻遞給女藝青一張名
片,用她的大便臉,以剛用過大便的口氣告訴她,請你把它郵寄到這個地址。
「)) <> (( 」這個符號,便是隱喻在這個數碼時代里,人和人之間的面對面交流已
如大便般干澀、困難和氣味難聞,人們轉而摸到數碼空間,在那種「垃圾進、垃圾
出」的世俗感官交流中獲取拯救。

《愛》象2004-05年間突然冒出的《情歸新澤西》(Garden State ),《炸彈的異想
世界》( Napoleon Dynamite )等電影一樣,都是一些可愛的,硬核的,獨立製作小
怪片。那些電影中的主角們無一例外地都羈絆在青春期這輛過度擁擠、並堵在人生
這條塞得水泄不通的高速公路上,他們無比焦灼,但又都盡量以不過於唐突其他乘
客的自虐形式來細小地打發內心的巨大不安。他們雖然都與主流社會格格不入,但
仍然很用功又配合地和它共處著,害羞又勇敢地,每天早晨准時起床、吃飯。《愛》
又是輕盈愉快、不刻意努力、淡淡哀傷而不停失望的,卻又不忘記以誠摯的溫暖告
終。所以,它會適合在春末夏初的時節觀看,好讓你對這個雖然還沒有來,卻似乎
早已洋溢著告別姿態的夏天抱起一點點信念。

。。。。;;;;;;』『』『「」「」「
!!!!! 、、、、、、、、、
,;;;;;;;!!!!! 『「」「」「」「」「」「」「
『「」「」「」「」「」「」「,,,,,,,
!!!!! 『「」「」「」「」「」「」「

14歲男孩指著上面這堆符號,對7歲弟弟說,這是從天上俯視地上的情形,他指著其中
的一個個?甑惴�潘擔�癟his is Me and You and Everyone We Know」(這便是我
和你和我們所認識的每一個人)。

❽ 《電影手冊》2021年十佳片單公布了,都有哪些影片上榜了

《電影手冊》2021年十佳片單中包括了:《第一頭牛》、《安妮特》、《記憶》、《駕駛我的車》、《法蘭西》、《法蘭西派》、《南法撩妹記》、《女孩和蜘蛛》、《算牌人》、《聖母》。這些影片負責執導的導演有來自日本、泰國、法國、美國等國家的,作品的題材和類型都不盡相同,通過《電影手冊》這本雜志,我們能挖掘很多國際上頗具水平的好作品。

每每臨近年末之際,各大電影媒體都會就一年內上映的電影選擇出自己的最佳榜單,《電影手冊》是一本來自法國的電影雜志,國內知道這本雜志的人甚少,但是這本雜志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如果你喜歡看國際大片,就可以看看這本雜志評選出來的優秀電影。

《電影手冊》中能夠上榜的作品每一部都很精彩,推薦給大家去觀看。

❾ 導演入門書籍推薦

1、《影視導演基礎》

《影視導演基礎》由2009年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心語。這本書是涉及這一領域的基礎教材,它為業內和業外熱愛影視導演專業的人提供一些可資學習的知識與幫助。

2、《經典電影理論導論》

本書是美國著名電影理論家達德利·安德魯的經典著作,清晰透徹地挖掘了經典時期主要電影理論的傳統與核心。作者是達德利·安德魯。

3、《電影鏡頭設計:從構思到銀幕》

《電影鏡頭設計:從構思到銀幕》由2010年後浪出版咨詢(北京)有限責任公司、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卡茨。

4、《導演的攝影課》

《導演的攝影課》由2014年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後浪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傑奎琳·弗洛斯特,是面向導演和攝影師的UCLA課程。

5、《青年電影手冊》

國內第一本以影評、導演對話、電影理論和電影創作與參展指南的專業性圖書,以「網聚電影人的力量」為目標,關注新人的成長發展和中國電影商業和藝術方面的新浪潮趨勢。現主編為程青松。

6、《拍電影》

《拍電影》是電影大師費里尼的人生自述,他在此書中追憶了自己的似水年華,講述了對電影的奇思妙想,以及電影與生活之間千絲萬縷的羈絆。透過他直率幽默的話語和對藝術的個性化解讀,我們將在字里行間重新領略迷人的「費里尼風格」。

費里尼是電影史上公認最偉大的天才導演之一,與英格瑪伯格曼、安德塔爾科夫斯基並稱為世界現代藝術電影的「聖三位一體」,執導過《甜蜜的生活》《阿瑪柯德》《八部半》《大路》《卡比利亞之夜》《浪盪兒》等20世紀最偉大電影,獲得過五次奧斯卡金獎和各種電影節大獎。

7、《電影語言的語法》

本書是烏拉圭電影導演丹尼艾爾·阿里洪根據本人創作實踐經驗編寫的電影敘事技巧教程,其專業性、實用性、經典性為全球各影視院校所公認。全書涉及到電影製作中如攝影機位、場面調度、剪輯等關鍵問題,對兩個以上演員對話場面的處理、攝影機位三角形原理的運用、內外反拍等均有詳細論述。

全書層次分明,清晰准確,並有近500幅插圖貫穿其中,便於讀者充分理解和掌握,此外對大量經典影片的典型段落進行了多角度分析,如《西北偏北》、《放大》、《廣島之戀》、《桂河大橋》,深入揭示其中激動人心的奧秘。

8、《如何指導演員:導演的必修課》

好萊塢明星導師朱迪絲·韋斯頓在書中分享了自己三十餘年的授課經驗,深入解析了導演和演員在合作當中的心理狀態,幫助導演在紛繁的片場保持頭腦清醒,向演員提供精確、細致的指導。

本書自出版以來暢銷十餘年,已譯為德、日、西、韓等語言,被世界各大影視類高校和好萊塢電影公司列為指定讀物。其介紹的劇本分析方法、排練技巧,從選角到拍攝的一系列准則,不僅對於導演具有指導作用,對於演員及編劇而言也能打開視野、激發靈感。

9、《導演的誕生:我的第一部電影》

這是一本有趣有料、坦率至極的當代導演訪談錄,集中關注僅憑第一部獨立執導的長片就躋身世界影壇的十位「新人」。他們成長背景、性格志趣、際遇發展各不相同,既有非科班出身且賭上家當的林克萊特,勇闖大製片廠高層過關斬將的門德斯,拋棄會計金飯碗征戰寶萊塢的卡普爾,又有兩次拿下金棕櫚的庫斯圖里卡,處女作票房在本土超越《泰坦尼克號》的莫迪松,兩度在職業巔峰換跑道從此成為「電影節獎項收割機」的伊尼亞里圖。

在洛溫斯坦的引導下,諸位導演回溯初執導筒時遭遇的種種煎熬,從苦尋資金、演員、拍攝場地,與劇組成員並肩作戰,到最終殺青、死磕電影節,向讀者敞開了人生中最精疲力竭的一段浴火重生之路。路途中有滑稽,有慘烈,有熱血,有鋒芒,個中滋味與他們的作品一樣精彩。

10、《以眼說話:影像視覺原理及應用》

本書介紹了空間、線條和形狀、影調、色彩、運動、節奏等基本視覺元素,以及如何運用這些元素駕馭視覺結構、表達人物情緒、展現故事主題, 進而創造出更具表現力的影像。

作者布魯斯布洛克有三十餘年的影視行業工作經驗和電影教學經驗,對影像的視覺結構有著深入而獨到的認識,該書已被譯為5種文字,是電影專業的經典教程。

11、《導演創作完全手冊》

本書詳細介紹了編、導、攝、美、錄各部門職能、合作重點及運作原則,幫助導演規劃職業生涯,涵蓋了在整個電影創作過程中必須了解的導演方法、拍攝技術、創作思維和判斷標准,在逐項分解之後揭示如何使劇組這樣一個分工明確的龐大拍攝團隊精誠合作,順利完成導演想要講述的故事。

本書強調低成本數字製作技術,幫助創作者在有限的預算下保證最好的創造力和專業性。作者非常重視從實踐中磨練技能,因此提供了大量需要實際操作的有效評估和練習。這些都能夠幫助創作者去發展可信的、有吸引力的故事。自出版以來,本書已經讓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的讀者受益,使他們得以實現自己的藝術想像、製作出扎實的好電影。

12、《電影藝術(影印第10版)》

作者以一個非常系統性的方式進行電影「形式」與「風格」方面的概念思考,同時佐以巨細靡遺的影片舉例,詳細分析電影的元素,說明電影的形式系統(敘事性與非敘事性)及風格系統(攝影、剪輯、場面調度與聲音)如何在影片中交互作用。

本書內容宏廣,從對電影製作的技術性解說、對構成電影各元素的系統化評介,到電影分析方法的示範、電影史的梗概提要,無不做到深入淺出、思慮縝密而觀點周全。第10版更與時俱進地對電影數字化製作、發行和放映進行全面介紹。

13、《大師鏡頭(第三卷)》

《大師鏡頭(第三卷)》是《大師鏡頭》系列的最新力作,作者秉承了該系列深入淺出、圖例明晰的寫作特點,從攝影機運動、布景設計以及場景調度等方面為讀者梳理了100個經典案例,以達到讓電影脫穎而出的神奇效果。

《大師鏡頭》系列前兩卷側重於故事情景設計,而《大師鏡頭(第三卷)》作為前兩卷的升級版,更多的是對片場工作的還原和提煉。每個章節基本上概括了拍攝過程中的某個重要環節,例如鏡頭的選擇、縱深的調度、布景設計、取景與構圖等。讀者既可以選擇通讀全書,也可以選擇將《大師鏡頭(第三卷)》本書帶在身邊,作為技術手冊隨時進行翻閱。

14、《世界電影史(第二版)》

本書是世界電影的全球通史,是一本被最廣泛採用的電影史教程。書籍圍繞下述三個基本問題展開:電影媒介的使用怎樣隨著時間變化而變化以及形成了怎樣的規范?電影工業的狀況對電影媒介的使用造成了怎樣的影響?電影媒介的使用上和電影市場中的國際性趨勢是怎樣出現的?提綱挈領呈 現百餘年世界電影脈動的主流,精微處描畫重要歷史情境的豐富褶皺。

本書作者克里斯汀·湯普森是威斯康星—麥迪遜大學傳播藝術系的名譽教授。她擁有艾奧瓦大學電影方面的碩士學位以及威斯康星—麥迪遜大學電影方面的博士學位。目前她正在研究劉別謙的無聲長片。另一位作者大衛·波德維爾是威斯康星—麥迪遜大學傳播藝術系雅克·勒杜電影研究教授。

15、《電影是什麼》

安德烈巴贊一向被人們尊為「電影的亞里士多德」,因為巴贊不僅奠定了電影作為一門藝術的基礎,也奠定了電影作為一門學科的基礎,他的《電影是什麼?》一書向來被稱為「電影的聖經」,50餘年來一直是世界各國電影專業必備書籍和影評寫作的實用參考書。

16、《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

本書是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得主是枝裕和歷時8年,寫下的首部自傳性隨筆集。作者在書中回顧三十餘年的創作生涯,講述每一部經典作品背後的傳奇故事、緣起與理念,記錄各個創作時期對電影的探索與思考,以及對世界和人生的看法。書中不僅匯集了電影大師的哲思與靈光,更講述了一位導演腳踏實地,從賒賬拍片到斬獲世界各大電影節獎項的勵志旅程。

17、《剪輯之道》

全書以問答的形式展開,講述了默奇剪輯《教父》《對話》《現代啟示錄》《英國病人》等重量級影片的創作心得。在這些對話中,默奇的剪輯觀念、電影觀念乃至整體的藝術觀念表現得淋漓盡致。跟隨其創作軌跡,可以看到他以及同時代的科波拉、

盧卡斯這群有才氣的鬍子拉碴的年輕人,如何從獨立製作起步,成立反好萊塢的西洋鏡公司,再創作出《現代啟示錄》這樣的里程碑作品。書中還談到了文學、音樂乃至易經、夢境等與創作息息相關的「題外話」。無論是電影製作者、影迷還是小說家等其他藝術工作者,或許都能從中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18、《好萊塢類型電影》

這是一本類型研究領域的標桿之作,建立了其歷史與理論基礎。本書立足於形式美學、文化研究、產業分析、符號學方法,把電影創作視為工業體系與觀眾互動的動態過程,探討類型如何應對人類基本的文化沖突、表達社會共同理想,並隨著時代變化而演進。

作者將目光集中在好萊塢黃金年代的西部片、黑幫片、硬漢偵探片、神經喜劇、歌舞片、家庭情節劇六大重要類型,通過細致的文本分析,層層剝開藝術家、資本、觀眾三股力量間復雜的博弈,揭示特定故事被大眾認可、被創作者不斷重復或再造的深層機制。書中的經典論斷已在影史中得到了驗證,對我們認識當今的類型創作與文化也深具啟發。

註:以上部分內容引自北京尚影藝來科技官方帳號「美藝尚影電影留學」

❿ 電影手冊的介紹

《電影手冊》的年輕批評家們提出的最具影響力並於日後獲得普遍共識的電影觀念,就是「作者論」。後來電影工業中普遍沿用的導演中心制,可以說就是它的一個遺產。「作者論」認為,一個導演對於一部影片佔有的分量,應該與一個作家對自己小說佔有的分量一樣多。而作家的文風同樣可以在電影中置換成「個人影像風格」或「視聽語言方式」。我們在新浪潮的創作中可以看到那麼多風格迥異之作,聯系這一點看,就顯然不足為怪了。來自《電影手冊》的三位導演,直接決定了六十年代以來法國電影的圖景,他們是弗朗索瓦-特呂弗、克洛德-夏布羅爾和讓—呂克-戈達爾。在這些重要的電影作者的影響下,該雜志直到今天仍保持著促進創作實踐,關注電影本體的辦刊風格。

閱讀全文

與導演手冊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院會計如何做合並報表 瀏覽:908
電影男主角是個攝影師女主警 瀏覽:466
2015八到12月電影 瀏覽:427
恐怖變異人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54
成龍大哥拍的最新電影片 瀏覽:185
關於西藏動畫電影 瀏覽:305
韓國影片中的電影字幕如何翻譯 瀏覽:167
金融電影電視推薦 瀏覽:247
1905電影如何轉格式 瀏覽:671
英男是日本什麼電影 瀏覽:350
類似愛情電影上映 瀏覽:226
多a夢哆大電影大全 瀏覽:584
好看的大俠電影推薦 瀏覽:740
國內搞笑電影推薦 瀏覽:998
15電影網電影城宅男 瀏覽:456
有關音樂與愛情的電影 瀏覽:167
印度電影主角勇者 瀏覽:634
電影院基金 瀏覽:924
蘇州大光明電影 瀏覽:242
淺淺電影網 瀏覽: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