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有北海道風景的電影 謝謝
西西里島美麗傳說
碧海藍天
熏衣草(電影版)
布拉格之戀
走出非洲
齊立馬扎羅的雪
理智與情感
日歷女郎
勇敢的心
然情歲月
大河戀
夢旅人(日本)
花與愛麗絲
關於莉莉周的一切
站在世界中心呼喚愛
雪國
情書
那年夏天,寧靜的海
菊次郎的夏天
六個夢
雛妓
弓
基本上來說,已經美到一個境界了~~
❷ 找一部日本電影是很久以前看到 畫面是日本農村風景很美 有小孩在河裡捉魚還有一個爺爺
如果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圖畫里的村莊》,但在網上找不見
❸ 求風景秀麗類電影
1.日本清新真夏《菊次郎的夏天》
2.美國南部鄉村《冷山》
3.加拿大的河谷《大河之戀》
4.英國湖區山色《波特小姐》
5.巴黎浪漫點滴《巴黎,我愛你》
6.奧地利山水色《音樂之聲》
7.離開地球表面《銀河系漫遊指南》
8-茜茜公主
9.世界最唯美風景動畫電影:小世界系列
10.哈利波特
11.101隻斑點狗
12.《巴黎,我愛你》
❹ 推薦幾部日本動漫,畫風是描繪很多日本的風景、古建築或者鄉村風光,最好是以鄉村生活為背景的
宮崎駿的動漫一般都是這種風格的:
如《幽靈公主》《千與千尋》
《龍貓》(額,這個只有一點)
也比如《螢火之森》《浪客劍心》《夏目友人帳》
《暗殺教室》中有一個旅遊的情節符合
❺ 從細微處感知生活之美――日本電影《小森林精編版》觀感
文:荊棘鳥
第一次被一部不以情節取勝的影片吸引,是看《小森林精華版》。從始至終彷彿置身於影片構建的田園風光,被各種自然美景包圍,吞吐呼吸間,空氣里似乎也滿溢了山林氣息。
《小森林精華版》是《小森林》夏秋版和冬春版的精編版。
如何界定這部影片呢,不是劇情片也不是純紀錄片,我把它看作介於美食與人物風景之間的有中心人物的田園片吧。
這里不討論影片的外在風格樣式,影片融合的內容絕對不會讓你失望,我是看評分進來看的,雖然整部片子圍繞種植,找食材,做料理,享受美味,周而復始,但兩個多小時的電影看完一點都不沉悶,反而感覺饒有趣味,大飽眼福,當得起高分。
影片大多由橋本愛飾演的女主市子的畫外音串起,卻絕不突兀多餘,富有意蘊:
此時屏幕呈現出想像中游泳的畫面,簡直超現實。
還有的畫外音有趣極了:
――不讓空氣流通的話,作物就要生病了,不過要小心露水啊。
――面片用溫水揉和小麥粉,揉至 耳垂 那樣的硬度,再放置兩小時以上,如果放置時間不夠,就沒法做出有韌勁的面片。
市子在片中有一句話很有心得,蘊含意味:―― 雖然這么冷的天氣很讓人頭疼,但有些食物只有天冷的時候才能做,寒冷也是重要的調味劑之一。
――去我家租用的田地,騎自行車得十分鍾,今年的花季又是下雨又是低溫,我擔心得每天都去田裡,看一下,拔拔草, 稻子會聽著人的腳步聲慢慢長大 。
確實是一部很值得安靜品味的紀錄片,令人無限展望片中的返璞歸真的日子。
「田裡雜草的生命力越來越強,這艾蒿昨天剛拔過,根部又長出嫩芽,嚇了我一跳,綠色的侵略者,田野和道路都被雜草覆蓋了。」
這時候畫面上女主角的手背上,頃刻間長出植物,發芽生葉到枝葉繁茂一整個過程都秒速完成,電影用這種 特效語言來表現女主的內心活動,非常直觀形象。 很有喜感。
市子媽媽突然間離家失蹤,很久沒音訊,常常勾起女兒回憶,媽媽炒的青菜都比自己做的好吃,因為媽媽把小青菜的筋都細心地去掉了,可那時候市子卻常常幼稚地嫌棄媽媽懶。看到這里,覺得影片人物跟觀眾好貼近,回想一下,我們懵懂無知的成長過程中不也因自以為是的私心這樣跟自己最親近的家人產生隔閡的嗎?
影片大體上用市子的回憶串起來一年四季的農村生活,女主市子在那綠色環繞的田野里進行的耕地除草犁田等農耕勞動,給觀眾特別美的視覺沖擊,不同於尋常印象中普遍描繪的干農活場景:粗糙密布的一手老繭,飽經風霜一臉滄桑,躬耕隴畝,汗滴禾下土的忍苦耐勞,看了讓你頓生大地悲憫之心甚至產生懼怕農活的心思。
而在此片中看到的膚白水靈的市子,妙手純心從事耕作,手腳麻利,活力滿滿,釋放健康的能量美,勞動之餘咀嚼的也是自給自足的純天然食物,有滋有味,於是對這種流自己的汗吃自己飯的生活方式心生嚮往。
其實,這正是電影的美化攝影想要達成的效果,片中有意選取富饒肥美適合高產種植的地域拍攝,拍攝的也僅僅片段場景,之前觀看的反映農村貧苦生活的電影,會選取地處偏僻交通不便利的閉塞落後的不富裕鄉村,物產不豐富,甚至連供水電都困難的貧瘠地帶,選取那樣的角度呈現出的農村生活,表達的主題不同,表現手法自然有別。
所以,即便知道自己果真下到田間地頭采種收割一天,同樣累得骨頭散架癱成死狗,但影片帶給你的確確實實就是田間農耕美得詩情畫意,不同凡響,藝術的手法不同給人的藝術感受差別迥異。
這也算一個不太成熟的理解吧。
這部影片就是如此帶給你超美的視覺享受,幾乎每一個畫面都是美不勝收值得收藏的美圖秀,除此之外,這個紀錄片還在細水長流的日常中教你慢慢體悟感受認真細致的生活:像蒸桑拿一樣鋤完草後,喝一杯自釀的米酒又甜又順口,基本上不會剩的。
手捧親手製作的盛滿果醬的瓶子,透過玻璃觀察那鮮活的色彩,市子想:「這個就是我現在內心的顏色嗎?摘了一上午胡頹子,只得了小小三瓶果醬」。第二天早上就迫不及待開了一瓶,味道濃郁有點澀,酸味很重。
吃麵包干,裹上新作的果醬,聽她發出真切的咀嚼聲音,麵包干是剛烤出來的,咬下一口聽到那種聲音特別的崩脆誘人,簡直身臨其境啊。看到她一邊品嘗美食一邊情不自已的偷笑,能體會女主的心情一定無比美妙。
特別陶醉影片中湉淡自然的意境,人們愜意的享受日常,生活簡慢閑適,不暴殄天物,最重要的是樂陶陶地沉浸在這樣的慢生活中,讓觀眾看後恨不得立馬告別腳步匆匆的虛華浮躁。
同時也領悟到日益冷酷的現實社會的慘烈搏殺多麼倒退,讓人們錯過了多少大自然中更值得你留意和玩味的妙不可言的情趣,忽略了許多讓人流連忘返的美好景緻。
可是竟依然有眾多人駐足於喧囂紛爭中爾虞我詐,算盡伎倆,糾結迷途,無可自拔。
市子和裕太(三浦貴大飾演)在野營地幹了一天活之餘,津津有味地吃著親手料理的鹽烤鱒魚,看得人垂涎欲滴,真想一飽口福。
影片還適時介紹了做鱒魚味噌湯的秘訣:並不復雜,只要把魚切大塊放水裡煮,加點味噌就行了。
片中有大量鏡頭回味無窮。
女主市子在鋸木頭,好朋友和鄰家大嬸不約而同與她分享糖煮栗子,大家品評完後散去,女主細致地用專用工具把鋸齒里的臟物一一清理拿抹布擦拭乾凈,收拾好了,極其認真的對鋸說:今天辛苦你了。
這種能夠用心尊重和對待生活中平常物件的人,生活一定不會虧待她。其實人利用了物件創造了美好生活,有什麼理由不好好伺弄,不誠意感謝,善待這些尋常相伴的普通物品呢?
實際上它們也是人們身邊的另外一種形式的夥伴和朋友。這樣一來你會對物件吐露心語,就一點也不足為奇。
很感念日本小孩也學大人一樣在開挖雪地納豆之前,很虔誠的對雪地祈願:「希望你變得好吃」,看日本影視,奇妙地發現他們彷彿與身邊物件、動植物環境等等息息相通,慣於向一切物事表白抒情,傳遞心意,互通能量。
看看打年糕做糯米團一幕,打一下,圍觀的人們就一邊齊聲祈願:希望你變得好吃報答我們,再打一下,再同聲祈願:要變成好吃的年糕。很有節奏,極富有儀式感。
其實,日本有很多文化源自中國,所以很多情景看上去很熟悉。我國的農村也有很類似的打年糕糍粑的場景,寒冬臘月里,有人用力打,有人在一旁用手配合揉捏,還有更多人圍成一圈觀看。興奮和熱氣遠遠驅趕了外圍的寒氣。
那種情形下的年糕出爐,是承接了眾人心底的期許,經過打年糕人的千錘萬擊又經由搓年糕團的人揉捏成形,還有小孩子們一旁渴盼的雙眼切切注視,負載了這一切的熱氣騰騰的年糕,就絕不同於超市貨架陳列的普通食品,生冷硬僵,徒有錢幣色。
鄉鄰們一起參與製作的年糕,被傾注了一年收獲的喜悅,包裹了滿滿生命能量,煥發動人的獨特神采,散逸濃濃的人情芳香,一定有誘人的奇異魔力,滿足你的味蕾,安撫你的脾胃,口裡唇齒留香,吃起來連靈魂都舒坦。
村民們合力打下糍粑,會互相送給各家嘗嘗,平添了過年的年味,城裡有親戚的,收到這種自家做的糍粑會不勝感激,加倍回饋。尤其在今天的快節奏社會更視為珍貴又難得的佳品,遠勝過市場隨處可買到的了。
如今,是不是農村年輕一背人們變得更缺乏手工製作農副食品的熱情,不屑於學習,漸漸失傳了那些手藝技能,還是追求效率,日漸豐富的市場就滿足了人們的消費需求呢?
看到女主 收割稻穀後,整齊的碼放,成行成跺,猶如閱兵儀式 不由暗暗佩服,影片把田間地頭的豐收美景一網打盡,一年的耕耘勞作,豐收的莊稼就像是等待主人檢閱的士兵,主人的自豪和喜悅富足被精緻展現,一覽無余,產生美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1.看這部影片,會有很多意外驚喜和收獲。在享受視覺盛宴的同時,了解諸多廉價的農家美食從種植到採收直至變成盤中美味的傳統製作過程,比如就地取自大自然的食材果醬、巧克力榛果醬、糖煮板栗製作,核桃飯、糯米團年糕……
2.適於推薦給學生群體
對於生活在城市的中小學生群,鄉間的日常於他們越來越隔膜,日益遙遠,《小森林》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美育鑒賞和社會實踐課的生動教材,妙趣橫生。
日常見到的果蔬怎麼樣從遙遠地頭經過多少雙手來到自家廚房和餐桌上,觀看一下此片會有不同程度的解惑, 懂得一食一飲,來之不易。培養惜食愛物的樸素情感,增長見聞,開拓視野,親近自然,培植美感,從樸素的日常獲得心靈的滋養。
比如觀看一段生動的鏡頭:
等稻子長得比小鴨子高,就把鴨子放到田裡,鴨子排成一排蹣跚著走過田埂,可以 吃雜草和稻穗上的蟲子,而且在稻田游來游去,能給稻子根部輸送氧氣,把水弄渾濁了可以遮蔽陽光,這樣雜草就不容易生長了,糞便可以做肥料。
這就是西洋鴨種水稻法。小森養鴨的人都不怎麼想要殺或吃鴨子,就很好理解。第一次殺自己養的鴨子,是把它放在袋裡抱著走了一段路,記得比想像的要重。
在你欣賞情趣盎然的畫面時,讓你不知不覺了解了田間耕作的知識,沒有生硬冷僻的枯燥說理,卻把滲透了農科知識的觀念植入心田,於無意間普及了很多不曾有興趣的新知,發現一片認識自然的新天地。
這也是我觀影的意外收獲。
3.觀賞這部影片,對於擁擠在熙熙攘攘的都市人群,更是調劑和愉悅精神之餘重新審視自己,比照內心經營人生的一面鏡子。
裕太說他在離開小森後才開始真正學會尊重這兒的人以及父母,意識到他們的生活方式能讓他們說出的話言之有物。
市子理解裕太從城市回來,是要真實面對他的人生,真心接受一切並認真對待,在小森生活下去,小森的老一輩也是這樣,才會打心底里享受生活。
市子反思「而我回來是以努力為借口在逃避。回頭看之前的足跡,發覺常常在同一個地方摔倒,盡管一直很努力,卻在同一個地方轉圈圈,徘徊到最後不過是回到原點,很讓人失落,但也都積累了經驗,所以不管失敗成功,都已不再是原點,應該叫螺旋。」
「畫的圓每次不斷變大,所以螺旋也不斷變大,想想還是應該再出去努力一把。」
市子決定再回城裡,因為之前她回小森村是感覺在城裡無法立足,現在發覺以這樣消極的心態回到小森是對小森不尊重,她要以積極的心態面對。
影片結尾,5年後她帶著在城裡找的丈夫重新回村了。
雖然兜兜轉轉一圈兒,到達的是新的起點。
影片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通片沒見有人使用手機,甚至還經常有送信的郵遞員出入。那些鄉郵員同村民拉呱家常像自己人一樣。
女主做凍蘿卜,把白蘿卜從中間切成二段,綠色白色分開放縱向切成片,把生蘿卜片戳個洞4、5個一組串上繩子,晾在室外,利用低溫將它們凍住,這樣晾乾的凍蘿卜可以保存一年。
那個鄉郵員看見了,說這里都是把蘿卜煮熟了才晾乾的,他老婆娘家就是這么做的,燉菜里少不了凍蘿卜,沒時間燉時,這樣就能省事,味道也不錯。
這幕對話,讓我瞬間感覺鄉間人與人天然淳樸氣息撲面而來,心頭一點微微震撼。
「吃時,凍蘿卜切成三角形,用水泡開,加上用米湯水泡開的腌腓魚一起煮,很入味,好吃,加入當季的時蔬比如胡蘿卜 藕塊更好,野菜和竹筍是最合適的。一邊吃著這道菜一邊盼著春天到來。」
我在看上段畫面時,感受到女主角心馳神往,似乎在等待趕赴一場與春天的邀約。身在寒冷的冬季,心裡住有春天,多麼溫暖熱切的期盼,足以抵禦多少嚴酷寒冷。
從平凡日常中發現美,挖掘生活真諦,使觀眾獲得美的感知,從而更熱愛自然貼近生活。應該說,它絕對不該僅僅視作一部普通電影。閑暇時,偶然靜靜重溫任意某個片段,也一點不乏味。
-----------――――――――――――――
以上是《小森林精華版》觀影雜記。並誠心實意向您推薦此影片。
遇見有緣,感謝閱讀。
❻ 你最喜歡的田園系治癒電影是
我最喜歡的田園系治癒電影是由三島有紀子執導,大泉洋、安藤裕子、染谷將太主演的電影《葡萄的眼淚》。全片以北海道為舞台,講述了經營葡萄酒廠的兄弟之間上演的一段歡笑與淚水交織的家族兄弟情。
❼ 推薦風景漂亮鄉下生活的日本動漫動畫片
元氣囡仔,講的是一個青年書法家和一個小蘿莉之間的勵志故事。
銀之匙,講的是一個高考落榜生為了逃避父母來到鄉下的一所農業學校學習的故事,同樣勵志
❽ 思維導圖看電影《小森林》分享
我的微信社群上的一次電影分享,以下為文字記錄,留作紀念。
#小森林(夏/秋),小森林(冬/春)
大家好,我是光卿。很高興有這次機會來做思維導圖看電影的分享。我給大家帶來的是日本的一部影片,名為《小森林》。
#我為什麼看這部電影
《小森林》這部電影是單位同事推薦給我的,她比較了解我的喜好。我從她對電影的描述中也感覺到這是一部至少不會差的電影。她和我講裡面有對大城市生活的迷茫,有鄉村美景,有用心做的每一頓飯,也有不安定,有對自我的懷疑……我也是從小地方來到北京這個大帝都的,預感到這是一部能從中找到很多情感共鳴的影片。
#電影基本信息
這部電影的導演是森淳一,據我查到的有限資料,《小森林》是其目前評分最高的作品。主演:橋本愛,96年出生的模特+演員。上映時間夏秋篇是2014年8月,冬春篇是2015年2月。豆瓣評分很高,8.9,10萬人次以上的評價。
#小森是個什麼地方?
電影中夏秋冬春每個季節的開篇都是上面這么一段話。和實際中的拍攝地是是完全相符的,實地是在日本東北部的岩手縣奧州巿。夏天非常悶熱,冬天是大雪紛山,沒Wi-Fi,沒3G,條件惡劣,生活艱苦,和國內絕大多數山村一樣,年輕人流失非常嚴重。
#故事梗概
故事很簡單,主人公叫市子,自幼生長在一個叫小森的小山村,成人後便去了大城市,但不適應大城市的生活,遇到一些障礙,就逃回了老家,這個時候家裡唯一的親人媽媽也已經是不告而別,她開始一個人過起春夏秋冬、日復一日種菜、收菜、做菜的農耕生活。看起來生活簡單美好,和諧靜謐,但事實上不是這樣的。
市子內心並不安定的,她是帶著恐懼逃回到小森的,她並不甘心,並且對媽媽的不告而別也難以釋懷。
美食和美景可以治癒一切傷痕吧,市子在製作美食的過程中回憶起兒時和媽媽的相處的時光,憑著記憶做著媽媽做過的菜,體會媽媽當時的心情。就這樣慢慢地在內心與媽媽達成和解。也與自己達成和解。也終於,她鼓起勇氣再次回到逃離的大城市,去直面問題。五年後。她帶著內心的安定,帶著選擇,還帶著額外的收獲-找到了可終身相伴的愛人,重新回到小森。自此她終於可以真正安定地在小森生活下去了。
這部電影畫面很美。每一幀都可以做壁紙。很寫意,給人一種」孤寂「的美。說實話,有時候孤寂到讓我都感覺到有點害怕。
#舌尖上的日本?
這部電影中有近30道菜的製作。因此有人把這部影片類比《舌尖上的中國》,稱作《舌尖上的日本》,但我不認同,雖然美食都是重頭戲,但舌尖上的中國畢竟只是一部紀錄片,做的只是一個收錄整理的工作。《小森林》卻是劇情片,故事性雖不強,卻有濃郁的情感表達,有對現實的表達,是一部有態度的電影。裡面的美食真的是喚起我很多回憶,比如蹲在田裡吃西紅柿,比如上山挖蕨菜,每頓飯前的「我開動啦」,那種對食物尊重的態度,都能帶給人一絲感動。
#走心台詞
這些台詞真的句句都很走心,深有共鳴。
#關於配音和音樂
這部電影配音和音樂都很美。可以在安靜的時候慢慢去品味,有森林中雨滴淅淅瀝瀝的聲音、騎行中自行車鏈條的沙沙聲、燒柴火的霹靂聲,稻田裡馬蠅的嗡嗡聲,有各種各樣細微的聲音,會讓人有種想去觸摸大自然的沖動。
還有背景音樂很多,基本每一道美食都配有背景音樂,都是出自自宮內優里之手。很清新、治癒、安靜。每個季節結束都有一首片尾曲,名為春、夏、秋、冬,都值得一聽,下面分享一首我最喜歡的背景音樂,是一開頭女主騎著自行車穿越小森的背景音樂。
http://h.xiami.com/song.html?id=1770491807&f=&from=singlemessage&disabled=
#觀影感悟
關於大城市和小鄉村——
我不知道大家見過的國內最美的山村是哪裡?我去過山西的、河北的、江蘇的、浙江的、福建的山村,自然條件的原因,江浙的、福建的都很美,福建是我老公的老家,待的時間最長,最有感觸。我老公的老家是福建漳州丘陵山區的小鄉村,雖然沒有電影中的山村更原生態,但同樣非常美麗。和電影中一樣,清晨山上會有水蒸氣傾注,整個村落都是霧氣騰騰。我們早上起來的第一件事,出去晨跑,繞著村子跑一周,然後去串串門,喝茶聊天,中午就去屋前菜地摘菜、洗菜、做飯。飯後去屋後摘楊桃摘甘蔗,山上摘野菜,果園摘芭樂,魚塘里釣魚。晚上沙地里烤鴨蛋、烤地瓜。很美好很享受。
但是另一面,這里沒什麼就業機會,除了過年平常村子裡都是留守老人和兒童。年輕人基本都在廈門打工。我和我老公也只是計劃到退休年齡後回去養老。
不是說我們不可以像電影中的市子一樣過鄉村生活。但是鄉村生活比城市生活更艱難。沒有一顆真正寧靜的心,沒有對慾望的掌控力,沒有足夠的自律性,對於年輕人鄉村生活比城市生活更難適應。
我很喜歡我看到的一句影評,鄉村生活不應該是無奈之下對生活的妥協,而應該是一種可選擇的人生。我很認同這句話。希望我們哪天回到了鄉村,真的是因為是我們想要這樣的生活。
#談談對「思維導圖看電影」作業的感受。
在老大布置作業前剛看完這部電影,作圖時才發現很多方面沒注意到,尤其是電影配樂,腦子里一片空白。還有台詞,也沒有記憶。電影太長又不想看第二遍,所以為了完成導圖看了幾篇精彩影評。沒想到這次被投票選中,為了完成分享,把這部電影重過了一遍。帶著問題看電影。對畫面、配音、台詞都格外關注。思考多了,感觸也多,收獲也更多。影片中有句話是「做菜能看出人心」,其實不管是看電影還是做什麼,都能看出人心。人生的精髓是什麼呢,或許正如這部電影傳達的價值觀吧,珍惜平常人生、愛惜食物和日常。
最後想分享一首看這部電影讓我想起的松尾芭蕉的經典俳句,「古老池塘啊,一隻蛙驀然跳入,池水的聲音。」這句俳句在日本是家喻戶曉,我也很喜歡,這部電影在我看來很典型的日本風,能看出日本的民族精神,日本的地域文化,日本的審美取向。就像一首日本的短詩。
#我的提問,你心中的最美鄉村是哪裡?
#分享結束,謝謝大家
❾ 推薦一部風景很美,可以讓人內心變得安靜的電影
提到風景很美又可以讓人內心變得安靜的電影,小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日劇《小森林》,這部影片小佑重溫了至少要在七八遍左右了,《小森林》秉承了日劇一貫的溫情慢節奏,不管是《小森林夏秋篇》還是《小森林冬春篇》都值得一再重溫,這部影片帶給你的不僅僅有美食更有著暖心的情節以及沉浸的感受,可以說真的是特別符合大多人的需求。
《小森林》這部影片會讓你真正體驗到最平凡的幸福,那就是認真生活,懂得珍惜並且也要好好吃飯,珍惜大自然給予我們的所有饋贈,這部暖了人心的《小森林》是小佑的真心推薦,可以讓你在疲憊不堪的生活中多些甜。
❿ 有沒有日本動漫鄉下風格的主要是風景漂亮的。推薦謝謝
《冰菓》畫風漂亮,不在城市
《RDG瀕危物種少女》
《銀之匙》《夏目友人帳》
《元氣團仔》小島,民風淳樸,9歲女孩配音,很可愛(有點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