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周星馳那個電影開頭是從海里過來給遊客賣古董的
《情聖》是1991年由李力持導演,周星馳主演的一部經典喜劇電影。本片是周星馳跟導演李力持合作的第一部電影。
㈡ 周星馳演撿垃圾的那場電影叫什麼名字,和吳孟達演的
中文名稱 :少林足球
主演 :周星馳,趙薇,吳孟達
外文名稱 :Shaolin Soccer
類型 :喜劇,動作,愛情
片長 :113分鍾
出品時間 :2001年
上映時間 :2001年7月5日
出品公司 :星輝海外有限公司
imdb編碼 :tt0286112
製片地區 :中國香港
對白語言 :國語/粵語
導演 :李力持、周星馳
編劇 :周星馳、曾謹昌
製片人 :楊國輝
㈢ 少林足球周星馳賣廢品是什麼歌
搜少林足球 網路音樂就有 那段音樂 叫《Refrigerator》
㈣ 周星馳收廢品的電影是啥
《少林足球》,他是收廢品,而《長江七號》里是工人,只是在廢品堆里找些能用的用具
㈤ 一部周星馳演的電影,是在搬廢品,叫什麼呢
01:53:00
少林足球 (2001) 電影
主 演: 周星馳 趙薇 吳孟達 謝賢 莫文蔚
導 演: 周星馳
地 區: 中國香港/內地
類 型: 喜劇/動作/運動
簡 介: 二十年前有「黃金右腳」之稱,但因一場被師兄強雄設計陷害的比賽而斷了右腳自此名譽掃地的明鋒(吳孟達)偶然認識了
㈥ 周星馳的電影,原本就不是給小孩子看的——重溫《少林足球》
閑來無事,與幾個好友窩在一起重溫了《少林足球》。
熟悉周星馳的朋友應該都有映象,《少林足球》是周星馳早期的作品,講述了一群落魄的中年人再度追夢的故事。曾經風光足壇的「黃金右腳」明鋒(吳孟達 飾)被人設計而身敗名裂成了瘸子,並在仇人的手底下受盡屈辱混飯吃。直到在街頭遇到了身懷絕技卻以收廢品為生計的阿星(周星馳 飾),後者神奇的「大力金剛腿」和振興少林功夫的熱情讓他看到了重回足壇的希望。於是他說服阿星找到其餘五個同樣生活落魄的師兄弟,組建起一支「少林足球隊」。經過一段艱苦的訓練,「少林足球隊」在全國大賽一路過關斬將,最終戰勝仇人所帶領的「魔鬼隊」,奪得全國冠軍,並將仇人送進監獄。
這是一部典型的周星馳電影,劇情簡單直接,無厘頭的搞笑風格貫徹始終。小時候看這部片子的時候,真是從頭笑到尾,除了誇張的動作和表情,片子里精巧的功夫特效在當時也是讓人耳目一新。而現在重溫,許是這些年看了太多大片的關系,《少林足球》的喜劇成分和打鬥場面再難勾起我的興趣,令我感觸頗深的,是幾個落魄中年人對夢想不曾衰老的熱情和堅持。我猛然醒悟,或許周星馳的電影,原本就不是給小孩子看的。
幾個師兄弟原本各自身懷絕技,卻在社會的最底層苦苦掙扎,有的街頭拾荒,有的刷碗洗盤子,有的當搬運工,生活的打磨使他們放棄了尊嚴和夢想,更有甚者根本不願意提起「功夫」二字,不願想起對已故師父「振興少林武功」的承諾。電影里,幾個落魄中年人熄滅的功夫夢是被五師兄阿星重新點燃的,自此之後,哪怕有著生命的危險,他們也沒有選擇退縮,咬牙吞血,苦苦支撐,最終實現了最初的夢想。
而現實中呢?現實中那些為了生活苦苦奔波的人們,為了工作和家庭不得不放棄年少時美好理想的人們,他們的銳氣被消磨,熱情在減退,身體在衰老,他們不再談論宇宙和哲學,詩歌與愛情,不願提梵高,不願提貝多芬,不再想起文學,想起音樂。他們那熄滅的夢想之火又靠誰去點燃呢?
我到現在還記得《麥田裡的守望者》中霍爾頓的那段自述:
「 我將來要當一名麥田裡的守望者。有那麼一群孩子在一大塊麥田裡玩。幾千幾萬的小孩子,附近沒有一個大人,我是說——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帳的懸崖邊。我的職務就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個孩子往懸崖邊來,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說孩子們都是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兒跑。我得從什麼地方出來,把他們捉住。我整天就干這樣的事,我只想做個麥田裡的守望者。 」
少年終究是要長大,有些東西一旦丟了就再也找不回來。不管是你的功夫夢,還是我的守望者,所有人都一樣。
�
㈦ 周星馳背著垃圾穿著破鞋在櫥窗看一雙足球鞋是什麼電影
《少林足球》是由周星馳自編自導自演,吳孟達、謝賢、黃一飛等聯合出演的喜劇片。該片於2001年7月12日在中國香港上映。
㈧ 周星馳的特異功能電影
《百變星君》
【影片評價】
這部《百變星君》明顯借鑒了《變相怪傑》的構思。雖然變身的構思是一樣,但是東西方的搞笑模式還是不同的。金凱利和周星馳在各自的影片中都有著不同風格的發揮。星爺作品中太多受到低級趣味的商業因素影響,很多劇本瞎拼胡湊、低級的「屎尿屁」笑料充斥其中,使作品水準大打折扣,《百變星君》也自然不能倖免。
和周星馳大部分影片相反的是,影片前半部分中,周星馳的角色是個沒有本事、靠錢拽起來的敗家子。而以往的影片,周星馳多半都是很窮或是很倒霉,但有一種特殊的「功夫」幫他戰勝壓制他的環境,這樣的角色更適合大多數中底層小市民的幻想和帶入。在這半部影片只是迎合香港影片一貫的低級口味大肆炮製無聊的笑料。周星馳的表演雖然偶有發揮,但基本上特色並不突出。李壽星的胡鬧整人手段實在有夠低級,手法和想像力甚至比不上幾年以前的《整蠱專家》,只有幾句周星馳特色的對白還保持了一貫的風格和水準。最搶眼的就是周星馳對金·凱瑞的服裝和誇張動作的模仿,但這既非原創,又有點味道不正。此外,對94年美國當紅影片《低俗小說》的調侃和戲仿也是值得一提的,但這一段調笑過度、生硬突兀,既比不得國產007成系統成規模的顛覆性戲謔,也不是隨興而至、即興而發的片刻幽默,總之是一段不成功的情節。
在李壽星被炸得只剩一張嘴之後,影片才真正進入周星馳自己的天地。雖然主要的噱頭是在模仿金·凱瑞,但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周星馳一手「拿來」,再消化消化就成了地地道道的港產絕活。尤其是周星馳的角色是廢品拼湊出來的低級貨,這更適合周星馳以往的路數。既然周星馳當老師的癮頭還沒過去,那就再回學校,暴力加懷柔,徹底制服這些「壞孩子」。再度挑戰自己的代表佳作《逃學威龍》。
㈨ 周星馳的《長江7號》大家看後有什麼感受,對周星馳的電影有何看法
說到周星馳的《長江7號》屬實不像星爺的畫風,但也因此投射出嘻嘻哈哈的星爺,內心柔弱、溫暖、有愛的另一面。透過小狄和七仔看似單純的 情感 交流,讓人們感受到人間最美好的愛,就是你快樂所以我快樂。在七仔救活小狄父親的那一刻,我哭了……
星爺一直是我最喜歡的喜劇演員,看過《長江七號》這部電影後,第一感受是想哭,很多人一直都以為星爺的電影是喜劇,但其實不全是,他只是以一種喜劇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喜劇只是他的外表,暗藏的人生哲理則是其內涵。說說看完《長江7號》這部電影,我想哭的原因吧!
《長江7號》—圓夢為什麼我擬定的這個標題叫做圓夢?
因為這部電影的靈感來源於星爺自身,星爺曾說過,他有一個夢想,就是能和父親在電影院一起看一場動畫片,星爺也算是圓了這場夢,星爺基本上是由母親一手帶大的,因為星爺的父親和母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
然後我們再回到《長江7號》這部電影,再說說電影裡面的劇情,小狄和爸爸在廚房一起打蟑螂那一段,這段劇情是在星爺的童年裡真實存在過的,那我們再從整體劇情聊聊這部劇。
《長江7號》—劇情這部電影從整體劇情來看,是很緊湊與夢幻的,一條故事線貫穿全局,與之來輔助的是主線延伸出來的故事情節,這部電影的主題是外星來客小七與小狄和爸爸發生的故事,延伸出來的故事線是故事的內容,主題從而因為故事的內容而變得具體,而且內容的豐富上細節做的很棒,讓人很有記憶點,例如在選角上,喜歡小狄的那個胖女生、小七萌萌的形象等等。
那麼說完對這部電影的感受之後,我們再來談談對星爺電影的看法。
首先,我是星爺的資深影迷,星爺的每一部電影我都是力挺的,但這里我要提的是,我不是愛屋及烏,是因為他的每一部電影都值得去看,他獨特的表演形式給人帶來的感覺是很有吸引力的,影片中給觀眾所傳達的一些東西是很有價值的。
所以,這是我對星爺電影的一些看法,你們有沒有不同的意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如果你的生活中出現了一個陪伴你長大有超能力的七仔,你的生活又將會變成什麼樣子,這就是周星馳的《長江七號》。
周星馳,是多少人心中的電影白月光,一部《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那個人好像一個狗,直接讓他在華語影壇風生水起。可隨之在周星馳轉為幕後,拍攝的諸多電影,口碑兩極化趨勢明顯。
《長江七號》的上映,票房不錯,可差評卻不少,人們對此最大的評價是周星馳的江郎才盡,而多年之後,重新觀看這部電影則有著一個全新的感受。
其一,劇情主打父子溫情。
《長江七號》的故事非常簡單,周鐵是一個貧窮的建築工人,為了兒子周小狄能夠上貴族學校,接受更好的教育,他不辭辛苦,白天工作,晚上還會去廢品回收站撿垃圾。可周小狄在貴族學校之中,並非經歷過幸福的校園生活,反而因自身家境貧寒,而遭到同學們的欺負。
機緣巧合之下,在垃圾桶撿到的七仔,成為周小狄命運改變的開始,而周小狄又將和七仔發生什麼樣的故事呢?
《長江七號》是一部不錯的電影,它的不錯在於,一部電影,當其褪去熱度後,你還願意去再看它一遍,這部電影本身便稱得上優秀。
周星馳電影中的父親,並不高大上,卻貼近於生活,底層人民的不易被他在影片中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出身於草根的周星馳,對於這類接地氣,現實的題材,掌控得當,整個情節設計邏輯嚴密,令人捧腹大笑的同時,又感受到生活中的不易。
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本就是最好的題材,溫馨現實的電影,也並不比那些深刻揭露 社會 現實的電影差。
影片中的周鐵是幼稚又心懷夢想的,他用盡自己的全部努力,將周小狄送入了貴族學校,旨在用知識改變命運,用學習成就未來。他同時也是自卑的,這種自卑在於他與周小狄的袁老師第一次相遇之際,他先是將手抹乾凈,這才與對方握手。更是拒絕了袁老師讓他探望周小狄的想法,希望同學不會因此去嘲笑周小狄。那扇學校的鐵門,看似阻攔的是周鐵和周小狄的距離,實則象徵的富裕與貧窮。
終其一生,這種貧窮之於周鐵來說,都是難以擺脫。或者說在他人的白眼與漠視之中,他早已習慣了自身所面對的 社會 環境,所接受的待遇。成年人的苦澀和心酸,向來是無法對外人言表的,很多事情,都是一個人默默地接受,將血與淚一起吞咽下去。同時一個呵護孩子,願意為了孩子去委屈自己的偉大父親形象,被鮮明地展現出來。
其二,好的家庭教育才能夠形成一個好的人格。
貧窮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在貧窮的過程中,失去了脊樑和骨氣。周鐵是一個最為普通的父親,一個農民工,卻用盡一切努力,所有的付出將周小狄送入了貴族學校。他的人生原則是,再窮也不能說謊,不能夠偷東西,打人,要做對於這個 社會 有用的人。
可周鐵對於周小狄的教育,從來都是逼迫他去實現自己所想要擁有卻不曾觸碰的東西,他只是盡力在以一個父親的角度,為周小狄提供一切可能的資源,讓他盡可能與其他孩子們擁有相同的受教育環境。他壓抑了自己的生存欲求,將其作為交換,提供給周小狄人生的可能。
在周鐵這樣悉心的教導下,周小狄也成長為一個非常樂觀自信的孩子。他的身上是有缺點的,比如說篡改自己的考試成績,讓父親高興。可他的身上更多的是優點,他的自信和樂觀,是最為閃光之處。在貴族學校中,周小狄的存在,是格格不入的。
當其他學生穿著得體,手中拿的是最新的電子產品,周小狄所擁有的卻是一個翻來覆去被反復使用的記事本。可周鐵的教導,讓周小狄堅信,只要有骨氣,即便是窮也能受到他人的尊重。
一個人內心勇往直前,堅定勇敢,是人生最大的財富。父母無需要說什麼大道理,他們在生活中的處事方式和人生原則,往往影響的是孩子的一生。
貧窮,從來都不是可怕的存在。人是有能力靠自己實現既有階層的跳躍,擺脫舊日的貧窮。可一個人甘於貧窮,沉溺於貧窮,則變成了極其恐怖的事情。當作弊,盜竊,甚至犯罪,一個錯誤的開始如果得不到遏制,只會最終一錯再錯。
其三,溫馨的背後其實蘊藏著悲傷。
七仔的存在,是這部電影之中最為科幻的元素,七仔有著一個特別的能力,無論是什麼東西,只要被毀壞掉,七仔都可以將其完整復原,不過唯一需要消耗的就是它自身的能量。
結局表面上是一個喜劇,七仔用自己的能量救活了在工地上摔下去的周鐵,周鐵更是追求袁老師,一家人歡歡喜喜地生活在一起,而恢復能量的七仔再一次的出現在了周小狄的面前。
可實際上,周星馳的電影,永遠都不能夠只看錶象。這個故事,還有這另一個悲傷的結局。這個支離破碎的家庭,本就是靠著周鐵在堅持著,周鐵的死亡直接給周小狄帶來的是人生深重的打擊,他的人生支柱倒塌,一個小小的孩子又將何去何從。
假若一切都無法挽回,這死而復生不過只是一場夢,結局的那些美好不過是周小狄極度悲傷之下的幻想,這樣的結局更加現實和悲涼。當然,人永遠懷抱著希望和溫暖,周小狄的故事,我們所希望看到的是一家人和和美美地在一起,而非是生與死的分別。
童話,即便是長大了,還有人相信的本質在於,每個人都願意看到美好團圓喜樂的東西,並不願意接受悲傷。希望在另一個平行時空的周小狄和周鐵,永遠有一個幸福快樂的生活。
我喜歡,對於一般人來說往往是在失去過後才懂得珍惜可惜已經沒有機會,可是這部電影卻給了你第二次珍惜的機會。 又讓你明白這個道理,又讓你不至於那麼內疚和惋惜
周星馳的大多電影都是以無厘頭 搞笑 的形式呈現給大家,而這部劇反應了一個充滿溫情的家裡有個慈愛的父親和孩子的故事其中回添加了科幻色彩使電影更加有吸引力。
影片中周星馳在片中扮演一個窮困潦倒的父親,和兒子居住在一棟破舊房子里,為了讓兒子能夠過上好生活,周星馳被迫到建築工地上打工,不過卻遭遇到民工欠薪的悲慘待遇,他為了給兒子買玩具但是沒有錢於是在垃圾堆里撿到了一個很奇怪的東西,周星馳准備把這個東西當作玩具送給兒子,竟然沒想到這個玩具竟然是和外星人聯系而且能力巨大於是他兒子就在學校依仗這個玩具也就是長江七號,啟動了開掛模式的故事。
人類的進步帶動了 科技 的發展,不斷的 探索 發現
你好!看完了《長江七號》,我收獲很多。
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感情擺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等到失去以後才後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且行且珍惜,請用心地去愛你的家人吧!
2.我對周星馳電影的看法:
我和很多人一樣,小時候就開始觀看星爺的電影,可以說,星爺的電影對我影響非常大。 小時候看星爺的電影,大多是因為它 搞笑 ,長大後看星爺的電影,都是含著淚感受的,也許是經歷過的事情多了,就更能體會星爺想表達的那種意境了。
觀看星爺的電影,永遠不會疲倦,總是一部接著一部輪翻觀看,或許是因為星爺自己對於電影認真地態度,或許這就是"周星馳無厘頭"的魅力吧!
(大家有什麼想法,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周星馳是個很有才華的人,他非常注重人物心裡細節,演得人物很真實。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演員能把看似誇張 搞笑 卻讓故事的情節發展能感動觀眾……這種無厘頭的演繹更加吸引觀眾的眼球。
你好,我是《電影小捕快》
以往周星馳電影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特異功能、李小龍、星女郎……《長江七號》里頭,一個都沒有少。先來說說特異功能。所謂特異功能,通常無須苦練,與生俱來,渾然天成。雖屬典型的好逸惡勞心態,卻是小孩子始終不渝的狂想。少年時代,在清醒與睡眠的 交界,我無數次幻想自己生具異能,流著口水進入了夢鄉。後來,我發現周星馳把類似的幻想一個一個地變成了現實。譬如,有一雙神奇的手,只要把撲克牌放在手中,揉搓幾下,就能換成自己想要的任何牌,這是《賭聖》;有一隻天生神力的胳膊,一拳擊出,無堅不摧,這是《新精武門》;有一隻精準強悍的腳,他不是一個人在踢球,彷彿全世界的頂級前鋒全都靈魂附腳,這是《少林足球》;有一副金剛不壞之身,是千載難遇的練武奇才,怎麼打都打不死那種,這是《功夫》。
到了《長江七號》,周星馳變得很慷慨,甘心做一個平凡的農民工,把特異功能全部讓給了一隻狗。這是一隻非常非常非常Q的外星狗,它是天才演員,變臉比翻書還快,每一個表情都可愛之極,可愛到讓你恨不能把它緊緊抱在胸前揉碎;它是超級維修工,不僅能夠維修電風扇,還能夠維修人體,令摔得稀里嘩啦的死人神奇復活;值得一提的是,它拉屎的本領也委實了得,「突突突」的像是一柄掃射的AK47。
比這更慷慨的是,周星馳把剩餘的全部風頭,讓給了一個女扮男裝的小朋友。從前一味跑龍套跑怕了,周星馳沒命地做主角;後來主角實在做累了,周星馳這回做起了配角。他在《長江七號》里戲份不算很多,始終在重復這樣一句台詞:「做人要有骨氣,不吹牛,不打架,不拿別人的東西,雖然窮,別人也會尊重你。」話是好話,須是在富了之後才夠資格說的。
總之,是一部可愛的電影。 惡人都不是真正的惡人,好人都好得一塌糊塗,清清爽爽,簡簡單單,沒有任何一點少兒不宜的成分。形容某一種電影老少咸宜的程度,說是「從9歲到99歲都愛看」。《長江七號》可以說是「從9個月到99歲都愛看」就算是無知的小寶寶,看到那個很Q的外星狗,也會想要抱一下的吧。
周星馳的《長江7號》不像星爺早年的電影,因此我覺得映射出嘻嘻哈哈的星爺,內心柔弱、溫暖、有愛的一面。透過小狄和七仔看似單純的 情感 交流,讓人們感受到人間最美好的愛,就是你快樂所以我快樂。在七仔救活小狄父親的那一刻,我感動的哭了。
周星馳的電影一直都是表面無厘頭 搞笑 ,其實細看是道盡人間冷暖滄桑,每個小人物都有著無奈的命運,每個角色都在為自己愛的以及自己的生活所努力。
周星馳的《長江七號》大家看後有什麼感受,對周星馳的電影有何看法?
開始就告訴你這部劇評分不高,但值得一看,雖然沒有星爺其它的劇那種 搞笑 ,但最後你可能看哭,當然了你可能鐵石心腸,還哈哈大笑。
話不多說,進入主題,下面說說我對長江七號的感受:
起初看劇時是帶有一顆童心,感覺長江七號特萌的那種,結果也沒讓我失望。與現在的「胡巴」等,相比簡直強萬倍,個人觀點,不接受反駁。
整劇在喜劇中算是中規中矩,劇情很是溫情,可以很確定是部值得一看的影片。劇中的七仔實在太可愛了,那個質感看得我好想伸手揉揉,把萌展現淋漓盡致,也非常注重細節,老爸要打兒子的時候先拿木板然後換衣架最後換成報紙,這就是父愛吧。看到星爺的農民工扮相的真的很戳心,還沒從青蔥的周星星緩過神來,一下子就白頭了,做父母的真辛苦,有煽情橋段雖然平凡還是忍不住要掉淚。
要是你對長江七號無感,可能是因為看多了周氏喜劇,長江七號笑點感覺差了一截。長江七號重點突出感人,劇情也很緊湊,故事說的很完整,配樂各方面也都相當精彩,為什麼評分如此低?那是大家在看這部電影時,沒有拋開星爺的其它影片給的印象。
換一種角度靜下心來觀賞,你就會發現這部片其實相當好看,淚點恰到好處。
㈩ 周星馳的一部穿著破鞋背了好多東西的是什麼電影
《少林足球》,絕對的,周星馳演一個撿破爛的!!,大力金剛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