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演員大全 > 後樓梯電影導演

後樓梯電影導演

發布時間:2022-10-29 01:01:28

Ⅰ 好看的 歐美電影 說英語的 最好是動漫 喜劇 最近 練習英語語法 謝謝

影片名稱:小魔怪
類型:喜劇/荒誕/恐怖/動作
導演:喬·丹蒂 (Joe Dante)
主演:契克葛林根(Zach Galligan) 菲比凱斯(Phoebe Cates)
影片簡介:比利之父倫德路經一家古董店,看中一隻靈巧的小精靈,想送給比利當聖誕禮物,店主老翁堅持不賣,但是老翁的孫子偷偷將小精靈賣給倫德,一連串不幸的事情就此展開。
===================================================
ftp://download:[email protected]/喜劇片/小魔怪/小魔怪.rmvb
===================================================
奇招盡出
導演:伍迪-艾倫( Woody Allen )
演員:傑森-比格斯( Jason Biggs )
劇情簡介:
《奇招盡出》是美國著名導演伍迪·艾倫的最新作品,也是今年第60屆威尼斯電影節的開幕影片。據悉,伍迪·艾倫將同主要演員出席威尼斯的首映儀式。
除了傑森·畢格斯和克莉絲汀娜·瑞奇兩位主角以外,伍迪·艾倫本人和丹尼·迪維托也將在片中扮演主要角色。
影片講的是一名力爭上游的紐約作家傑瑞(傑森-比格斯扮),對一位無拘無束的年輕女郎艾曼達(克里斯汀娜-里奇扮)一見鍾情。傑瑞聽說愛情就像其他東西一樣簡單,但是他發現愛上出人意表的艾曼達一點也不像其他東西。在愛情上遇到挫折的傑瑞,像以前碰到學術問題一樣,向自己的導師請求指點。這位導師其實自己日子也不好過,是一位正在奮斗多年的藝術家。他決定盡力幫助傑瑞……
====================================================
ftp://download:[email protected]/喜劇片/奇招盡出/1.rmvb
====================================================
影片名稱:死亡錄播
影片主演: KANG
韓國級別 18歲以上觀覽可
主要演員:KANG Sung-min 飾演 Hyung-joon
劇情簡介
因身體敏感而須配戴口罩的Sung-wook在學校里被其他同學排斥和作弄。學期完結後,他被Hee-jung和Eun-mi邀請一起到渡假屋宿營。其實她們正與其他同學計劃拍攝以殺人為題材的錄影帶賺錢,而Sung-wook卻被蒙在鼓裡,成為了錄影帶的主角。為求畫面迫真,Hyung-joon、Jong-ho和Kyung-sik分別用刀和電鋸指嚇Sung-wook,並假裝殺害他。可是拍攝完成後,Sung-wook卻真的被刀刺中身體。
眾人見Sung-wook死去,便決定燒屍毀滅證據,而Eun-mi更把殺人錄影帶放進Sung-wook的屍體上一同燒掉。Sung-wook的屍體著火後,突然彈起,並跌落懸崖下。
一年後,當Hee-jung在家煮食時,門鍾突然響起,門外卻沒有人,只見後樓梯出現一個人影。Hee-jung上前查個究竟,發現一名全身紅衣的蒙面人手持利刀,並試圖襲擊她。幾經逃跑才能擺脫這個蒙面人。其後眾人趕至Hee-jung的家,卻發現雪櫃門旁貼上一張染血的紙。紙上寫著一個網址。他們跟隨網址查看,只見畫面上出現他們一年前殺死Sung-wook的過程,和屠房內出現一把神秘聲音……
==================================================
ftp://download:[email protected]/恐怖片/死亡錄播/死亡錄播.rmvb
==================================================
新格鬥反擊王
影片類型: 動作片
出產地區: 歐美地區
影片長度: 100 分種
影片簡介:
讓高手羅德曼化身使者再次勁暴演出!國際刑警,調查黑市武器彈葯案時,不巧介入一名CIA探員尼克所處理德綁票案,這名被綁票德富家女跟調查德案子有關系嗎…
====================================================
ftp://download:[email protected]/動作片/新格鬥反擊王/1.rmvb
====================================================
今日電影下載精品 2
影片名稱: 現代灰姑娘
領銜主演: 吳啟華 樊亦敏
影片類型: 愛情片
影片級別: 黃金電影
開放對象: 黃金會員
出產地區: 香港地區
影片長度: 100 分種
影片簡介:
「現代灰姑娘」,是以豐富的想像力,加上現代的背景題材,全新的演繹新浪漫感覺。
ELaine(樊亦敏)出身寒微,任職舞小姐,小時候曾扮演灰姑娘的故事,影子一直留在她的心裡,意想不到灰姑娘的故事,果真發生在自己身上。
Gordon(吳啟華)是富家的公子但身患絕症,在認識ELaine後,他感染 前所為有的積極和樂觀,另他重燃生命的鬥志,Gordon與ELaine的相遇,相愛好象是必然的事。但由於Gordon與ELaine的身份及背景懸殊,他們的戀愛亦無疾而終,可是,Gordon心有不甘,他要實踐一直以來的心願,興建一間醫院,因為ELaine曾答應在醫院落成的那天他會參加慶典。醫院落成的日子終於來臨,Gordon在開幕慶典上,發現ELaine的纓子再次出現。。。。。。。
ftp://jlvod4:[email protected]/jlvod4/%CF%D6%B4%FA%BB%D2%B9%C3%C4%EF01.rmvb
ftp://jlvod4:[email protected]/jlvod4/%CF%D6%B4%FA%BB%D2%B9%C3%C4%EF02.rmvb

Ⅱ 有一個電影:一個人躲在樓梯後面,然後吳鎮宇拿槍把樓梯打穿了,把他幹掉了。那是什麼電影

片名 西風烈

導 演 高群書

主 演 段奕宏 倪大紅 張立 吳京 吳鎮宇余男 夏雨 楊采妮
大概劇情 戈壁公路上 豹子向西 藏獒何建中 氂牛韓朝東以及羊倌兒楊曉明正在追蹤殺人嫌犯張寧及其女友孫靜四人原本是同屬於當地公安局的「四大名捕」 但在數年前的一次任務中楊曉明的哥哥因公殉職 而向西則因為那次任務被提升到了湖南省廳這次抓捕行動是四人分別後的首次重新聚首 逃犯張寧為了向女友孫靜證明自己的愛一直依靠打黑拳掙錢 但積蓄卻意外被朋友騙走 走投無路的張寧接下了一樁暗殺的買賣卻在逃亡前拍下了神秘的幕後黑手的照片 被「四大名捕」抓捕後的張寧提出要與警方合作交出照片的條件便是放了已經懷孕的孫靜 而此時由幕後黑手所派出的兩名職業殺手麥高和阿諾也帶著大量精密設備追蹤而至 兩股勢力在西部荒漠中狹路相逢 張寧和照片成為了爭奪的焦點 在臨時駐扎於廢棄礦點的帳篷內張寧被偷襲的麥高二人劫走 面對麥高的嚴刑拷打張寧毫不屈服 他表示要想讓自己配合麥高的行動就必須救出還在警察手中的孫靜 麥高為張寧熾熱的情感所感同意了他的要求 土匪暗堡 空城廢 棄的派出所 「四大名捕」與兩名職業殺手一路展開生死搏鬥 麥高與阿諾因為彼此的觀念不同開始發生矛盾 而「四大名捕」之間也因為數年前的那樁舊案一直埋藏著心結 但是在緊要關頭 四人還是毫不猶豫的團結在了一起 一番激戰後何建中身負重傷韓朝東和孫靜不幸身亡 廢墟中已經沒有多餘子彈的向西提議與麥高決斗 同樣耗盡裝備的麥高答應了這個提議 而另一邊楊曉明也與阿諾正面相遇 兩組人展開了最後的較量 兩聲槍響過後麥高與阿諾永遠的閉上了眼睛 公路上一列警車車隊飛馳而過 失去了孫靜的張寧坐在囚車中百感交集最終決定將幕後黑手的照片交給向西 在另一輛救護車上楊曉明和何建中相視而笑車隊漸漸的駛離了這片風雪戈壁灘

你說的那段劇情 在結尾處

Ⅲ 電影的風格有哪些

電影風格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

紀實風格

紀實風格的影片要求逼真性而摒棄假定性,少用人為強化的沖突和情節,最好按照生活原型「紀實」。電影藝術家多用這種風格來處理重大歷史題材和人物傳記,使史詩題材富於紀實性,讓觀眾信服。這種風格的影片,常常採取在扮演鏡頭中穿插紀錄片鏡頭,並以彩色和黑白相區別的方法,或是使彩色鏡頭「老化」,以引起「歷史回憶」的方法拍攝。重要鏡頭常在歷史現場拍實景,對歷史人物避免神化與醜化,甚至用特型演員扮演近現代歷史人物。非歷史題材的紀實風格片,尊重生活的原始形態,並按照這種形態去構建作品,使作品的敘述方式盡量顯示生活的本來痕跡,結構一般多層而分散。情節方面力求非戲劇化,對人物和矛盾的復雜關系,不做人為的雕飾,彷彿沒有經過藝術的鋪排,如同生活一樣的自然。它所追求的是反映生活本身就存在的「戲劇性」,重視生活細節的真實描寫。技術上採取拼帖法、長鏡頭、無技巧剪編等等。義大利的新現實主義作品《羅馬十一時》《偷自行車的人》和我國的《見習律師》《開國大典》等都是這類風格的影片。

溶合風格

溶合風格即把幾種不同的風格溶合為一種風格。在傳統的戲劇分類中,正劇、喜劇、悲劇的風格樣式歷來是涇渭分明的,而實際生活卻是復雜多樣的。藝術家為了反映真實生活,有的在嚴肅的正劇中滲入喜劇的幽默和諷刺;有的又在喜劇中滲入悲劇的痛苦與哀傷;還有的甚至把悲劇、喜劇、鬧劇、打鬥等雜糅在一起,產生特殊的藝術效果。卓別林的影片就是悲喜交集的嚴肅作品。

共現風格

過去電影拍攝風格分「戲劇式電影」如《於無聲處》《陳毅市長》《茶館》等,「詩的電影」如美國片《黑馬》、法國片《紅汽球》等,「散文電影」如《苦惱人的笑》《巴山夜雨》《鄉情》等,「史詩性電影」如《列寧在一九一八》《從奴隸到將軍》《南昌起義》等,以及繪畫式電影、小說式電影等。共現風格是六七十年代前,前蘇聯電影文學的一種新風格。提出這種風格的電影理論家認為,隨著時代的發展,生活本身變得更加豐富多樣,它的反映形式也必然跟著變化。電影作為一種綜合藝術,已經從初級的綜合走向高級綜合,因此應在綜合各種風格的基礎上,形成一種「共現風格」,以便更全面、更真實地反映生活。這種風格的特點是採用多線索、多層次、多角度的結構,藝術概括復雜、廣闊,形象的發展也是多側面的,容量比過去擴大了。這種風格的代表作品有《戀人曲》《這里的黎明靜悄悄》等。

繪畫風格

繪畫風格是本世紀60年代出現的一種電影風格,強調挖掘鏡頭內的豐富表現力,注重鏡頭結構、場面調度、影調、照明、色彩變化,以及各種新的攝影方法,而且愛用長鏡頭。這種風格講究純觀賞性、造型的圖解性,力求以純畫面的、風格化的靜態形象來表達影片的內容,並以此與戲劇化的電影相對立。瑞典影片《夢幻世界》、捷克影片《非凡的埃瑪》、前蘇聯影片《畫家蘇里柯夫》等都是具有繪畫風格的影片。

電視風格

主要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發展起來的。其特點是:要求極高的逼真性,甚至採取「隱藏攝影法」;多用采訪片、報導片形式,或近似活的新聞特寫;強調及時性,多拍最新題材,播送、放映力求迅速;提倡多集片形式,每集不宜過長,以便與電視的多節目性相協調。如日本片《鐵臂阿童木》、英國片《大衛·科波菲爾》、朝鮮片《無名英雄》等,都是這類風格的影片。

韓國電影著名導演大盤點

小巴今天來帶大家漲漲姿勢,10位韓國著名電影導演大盤點,注意排名不分先後哦~

奉俊昊,出生於1969年,在他2000年憑借長篇處女作《綁架門口狗》出道前,他拍攝過《白色人》等幾部短片。他屬一鳴驚人的導演,2003年便交出了《殺人回憶》這部作品,為奉俊昊奠定了極高的地位,狂掃韓國國內各大電影獎項,也是當年的票房冠軍。十幾年來他只導演了5部長篇電影長片,卻無一不是高票房電影,奉俊昊是一個難得把藝術水準和商業價值完美融合的優秀導演。

代表作:《殺人回憶》、《漢江怪物》、《母親》、《雪國列車》

姜帝圭,出生於1962年,從一名優秀的編劇成為了一名優秀導演。他的作品不多,但每一部都極具分量,處女作《銀杏床》是當年韓國電影的票房冠軍,代表作《生死諜變》更是被譽為韓國大片的開山鼻祖。他的作品往往有著好萊塢化的動作場面,卻不乏細膩的感情描寫。在他的戰爭片中,加入了很多個人對戰爭的反思,構建了屬於他的戰爭世界,呈現了溫暖的人性內核。

代表作:《生死諜變》、《太極旗飄揚》

金基德,出生於1960年,他是國際各大電影節的拿獎專業戶。金基德很會用鏡頭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喜歡用各種隱喻,有的電影甚至沒有台詞。他的作品,題材十分大膽,以講述底層、邊緣化人物的生活為主,常以極端的方式來反映人性,擁有很濃厚的個人風格,觀眾往往會被影片中驚世駭俗的情節所震撼,他的作品也因此受到頗多的爭議。

代表作:《空房間》、《春夏秋冬又一春》

李滄東,在成為導演之前是一位成功的作家,1997年拍攝首部作品《綠魚》,開始了「綠色三部曲」篇章,導演作品雖只有五部,卻為他贏得廣泛贊譽,獲得了韓國國內外很多獎項。他的幾部作品都表現了他對宗教的懷疑和拷問,包含了真摯的人文關懷和深刻的哲學思考,他也被稱為詩人導演。

代表作:《綠魚》、《綠洲》、《薄荷糖》、《詩》

朴贊旭,生於1963年,是韓國式暴力美學的代表人物,作品風格以感官刺激著稱,對血腥暴力場面毫不避諱。朴贊郁的導演之路開始得並不順利,早期的兩部作品題材另類成本低廉,並不受歡迎,直到2000年《共同警備區》上映,他一舉成名,該片在當年創下了票房紀錄。2002年開始了「復仇三部曲」的拍攝,讓他成為韓國最炙手可熱的導演之一,更獲得了各大電影節不少獎項。

代表作:《老男孩》、《親切的金子》、《我要復仇》

羅宏鎮,作為一個年輕導演,他只有兩部長篇作品,長篇處女作《追擊者》一出手就成為經典,受到了很高的評價,是一位極被看好的新晉導演,兩部影片都是在真實案件上進行改變,影片有著強烈的現實風格,將社會赤裸裸的殘酷現實展現在了觀眾面前。

代表作:《追擊者》、《黃海》

林權澤,出生於1936年,是一位韓國國寶級導演,1962年因處女作《再見了豆滿江》成名,入行半個世紀以來,他推出了一百多部影片,是韓國最高產的導演之一。他的作品,多表現韓國傳統文化的精髓,體現出對傳統藝術的熱愛,畫面充滿了藝術的美感。

代表作:《春香轉》、《醉畫仙》

康佑碩,於1960年出生,2002年的《人民公敵》是他當之無愧的代表作,而《實尾島》更是展現了他對大場面的控制力。他拍攝了大量的高票房電影,是韓國電影票房的保證,被譽為韓國低成本娛樂片第一人。

代表作:《人民公敵》系列、《實尾島》

郭在容,於1959年出生,是韓國愛情片大師,也是最為中國觀眾熟知的一名導演,有著很高的駕馭商業片的能力。在2001年憑借愛情喜劇片《我的野蠻女友》揚名亞洲,他擅長講唯美浪漫的故事,畫面純粹美好,配樂也是細膩精緻,抓住了不少年輕觀眾的心理。

代表作:《我的野蠻女友》、《假如愛有天意》

洪尚秀,於1960年出生,是目前韓國最具實驗精神的獨立電影導演,作品多是低成本電影,拍攝周期較短,比較高產,1996年憑借執導影片《豬墮井的那天》成名。洪尚秀一直堅持著自己特有的風格和形式,很生活、很瑣碎、很平實,也更自然。

代表作:《豬墮井的那天》、《江原道之力》

好的電影都在這里啦,大家快來收片吧~

(部分內容來自新浪網—「CJ娛樂官方博客」)

Ⅳ 電影的風格有哪些

1、實驗電影

實驗電影一般是指拍攝風格和製作方式與那些主流的商業和紀錄片相異甚至對立的影片,或者以一種新的視聽語法出現,或者新的類型。

這種電影早期主要是用16毫米膠片拍攝,大部分沒有傳統的敘事情節,主要表現風格是超現實主義和抽象主義。1960年代中期地下電影運動蔓延到西歐之後,人們便絕少使用「實驗電影」一詞,而代之以「地下電影」。

2、超現實主義電影

現代電影的一種運動,1920年興起法國,主要是將意象做特異、不合邏輯的安排,以表現潛意識的種種狀態。

3、室內劇電影

室內劇電影是二十年代出現在德國的一種與表現主義電影相對立的電影。 "室內劇"原來是德國戲劇導演馬克斯·萊因哈特創造的一個術語,專指一種供小型劇場演出的,恪守時間、地點、動作三一律的舞台劇。

4、街道電影

街道電影(st reet film)是室內劇電影影響下出現的一些以街道為主要動作背景的德國電影。齊格弗里德·克拉考爾在《從里加里到希特勒》一書中創造這個詞。

5、黑色電影

黑色電影不是指一種類型,而是指主要歸屬在偵探片或犯罪片中的一種特殊電影風格,往往關注於道德的腐化。東亞黑色電影的開端是1979年著名影星趙雅芝主演的經典電影《瘋劫》。一般認為嚴格意義上的黑色電影應該是好萊塢出品的黑白電影,年代在1940年-1958年之間。也有人將少量歐洲電影或彩色片稱為黑色電影。60年代以後具有黑色電影風格的影片,被稱為新黑色電影。

Ⅵ 元華叼煙下樓梯是哪部電影

是《飛龍猛將》電影。

這部電影由洪金寶和元奎兩位導演製作,由演員洪金寶、成龍、袁彪和葉德嫻主演。這部電影講述了律師亞倫被飛輪海公司僱傭,去偵破一個化工原料廠隱藏的葯廠案件的故事。

這部電影里元華飾演的華老大是一個「三流」角色,說話的時候總是叼著雪茄,就連打架的時候都是。眾所周知反派人物在港片中的亮相總是要有氣勢和氣場的。

元華這個叼煙從樓梯間扶手滑下來,然後惡狠狠地盯著對方看,順便整理領帶的場景,除了說一句經典還能說什麼!這個鏡頭換個人來做就不是這個味道,油而不膩的拽,壞而不惡心的目中無人。

Ⅶ 中國最知名的二十四位導演,你知道哪幾位

有:陳凱歌 、張藝謀 、馮小剛、 李安 、姜文、王家衛、 侯孝賢、 徐克、 吳宇森、何平、徐崢等。

1、陳凱歌

陳凱歌,1952年8月12日出生於北京,中國內地導演,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執導的《霸王別姬》被認為是中國文革後最有藝術價值的一部電影,詮釋中國半個世紀風雨變換人物命運。至今仍為唯一獲得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的中國導演。在第47屆希臘塞薩洛尼基電影節上獲得終身成就獎。

5 、姜文

姜文,中國著名電影演員、電影導演。1980年考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1984年畢業於中戲,同年進入中國青年藝術劇院,主演了《家庭大事》、《高加索灰闌記》等優秀劇目。

2010年末上映的賀歲電影《讓子彈飛》刷新了國產電影的多項票房紀錄,並斬獲國內大小獎項二十餘個。2018年7月13日,自導自演的電影《邪不壓正》公映。

Ⅷ 現代主義流派電影的特點是什麼 急需!!

電影是基於小說的基礎上的又一種藝術形式,它的很多風格實際都是沿用小說的藝術風格,再加上電影藝術所特有的技巧,從而形成了一門專門的藝術形式,下面是有關電影和小說的一些材料,自己看看當能體會

關於電影類型的一些介紹和概括
實驗電影
實驗電影(experimental film)從三十年代開始以美國為首發展起來的非商業性電影,這種電影主要是用l 6毫米腔片拍攝的短片,沒有傳統的故事情節,主要表現風格是超現實主義和抽象主義。就其藝術實質而言,是有聲電影時代的先鋒派電影。

從二十年代來至四十年代中期是實驗電影的萌芽時期.只有很少幾部,如照相師雷爾夫·斯戴納的抽象主義風格的《H z0》(1929)和《機械的原理》(1930),斯拉夫柯·沃爾卡皮其的《第94l 3號…一好菜塢無聲配角的生與死》(1928)等。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實驗電影有了新的發展。雖然中心仍在美國,但在英國、法國.意火利和其他一些歐洲國家也相繼展開了拍攝實驗電影的活動。這是因為:1.質量高、價格便宜的16毫米膠片和輕便有聲電影攝影機的問世給業余性質的個人製作活動提供了技術條件;2.一些歐洲先鋒派電影人士如漢斯·里希在知識界開始發生影響。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的推動F,一系列歐洲先鋒派影片,包括讓·谷克多的影片,在美國上映,引起了往意和興趣;3.由瑪耶-德連首創的自己製作自己發行和放映的新方式,解決了實驗影片的出路問題。

從四十年代中期到五十年代末期,美國實驗電影主要代表人物是瑪耶-德連、肯尼斯·安格爾、格里戈里-馬可波羅斯、寇蒂斯哈靈頓、啥里·斯密士、惠特尼兄弟和弗蘭克·新圖法契。這些人分屬實驗電影的兩翼:超現實主義和抽象主義。德連的《白日的羅網》(i9431、《在地球上》(1944)、《電影攝影機的舞蹈習作》(1945)、安格爾的《焰火》(1 945)、馬可渡羅斯的《心靈》(1948)、喻靈頓的《探求的片斷》(I 946)等,都是沉湎於夢境和幻想,具有濃烈的弗洛伊德邑彩的超現實主義作品。斯密士則受費辛格爾的影響,拍攝了若幹部手繪的抽象圖形影片,惠特尼兄弟在1943至1945年問也在《五次電影練習》中對抽象圖形進行了種種實驗。在舊金山活動的斯圖法契則組織了 一系列"電影中的藝術"放映會,自己拍攝〈索薩里托〉(1948)等影片,試圖把詩和電影在抽象主義的基礎上融為一體。

五十年代中期開始出現的美國新電影和五十年代末期開始出現的地下電影,是美國實驗電影的延續和發展。六十年代中期地下電影運動蔓延到西歐之後,人們便絕少使用"實驗也影"一詞,而代之以"地下電影"了。

超現實主義電影

超現實主義電影(surrealist film) 把文學上的超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運用於電影創作的電影流派。承襲了這一創作主張的倡導者安德烈-布菜東的原則,強調無理性行為的真實性、夢境的重要意義、不協調的形象對列的情緒力量和對個人快感的執著追求。一度成為二十年代法國先鋒派電影的主要傾向,後來又成為美國實驗電影和地下電影的重要一翼。在供商業發行的故事片領域,超現實主義不構成獨立的流派,它的影響只見於影片的個別鏡頭或段落。阿杜-基洛的《電影申的超現實主義》是進行這種研究的典型論著。

二十年代,法國先鋒派電影人士發現電影的照相本性和蒙太奇對列技巧使它成為超現實主義最理想的表現手段。這一觀點始終流行在反傳統的影片製作者中間,並被不斷付諸實踐。

通常認為,杜拉克的《貝殼和僧侶》是第一部超現實主義影片,但更受到重視的則是路易斯.布努艾爾的《一條安達魯狗》和《黃金時代》,前者是一個精神困頓的流浪漢的一連串夢境r後者則是對性慾和愛情的一次弗洛伊德主義的分析。西方的電影研究家們一致認為,超現實主義的影響在布努埃爾轉而拍攝故事片後仍不時在他的作品中隱現·在實驗電影和地下電影中,超現宴主義傾向的代表人物是美國瑪耶-德連和肯尼斯-安格爾·在故事片領域里,西方電影研究家傾向於把對變態心理、潛在的性沖動、無理性行為等的描寫歸結為超現實主義在故事片中的表現。因此,象希區柯克的一系列影片:《愛德華大夫》(1945)、《眩暈》 f1958)、《西北偏北》(1959)、《精神變態者》(1962)和《群鳥》 f1963),馬克斯三兄弟的狂亂喜劇片,以及塞繆爾-富勒、約瑟夫-馮.斯登堡等人的一些影片,都成了闡明超現實主義在故事片中的影響的典型例證。

室內劇電影與街道電影

室內劇電影

室內劇電影(kammer spiel film)二十年代出現在德國的一種與表現主義電影相對立的電影。 "室內劇"原來是德國戲劇導演馬克斯·菜園哈特創造的一個術語,專指一種供小型劇場演出的,恪守時間、地點、動作三一律的舞台劇。奧地利電影編劇卡爾.梅育把這一概念搬用到電影中來,創立了室內劇電影。梅育於1919年寫了《卡里加里博士》的劇本,成為表現主義電影的主要倡導者之一,但一年後,梅育便開始脫離表現主義的軌道,於1921年寫出《後樓梯》,由保羅.萊尼導演,成了第一部"室內劇電影"。

室內劇電影拋棄了表現主義電影慣用的鬼怪和瘋子的主題,而以社會上的小人物如鐵路工人、店員和女僕為對象,描寫他們的日常生活和環境。它恪守古典悲劇的三一律,布景簡單(主要是內景),人物數目很少,一般無名無姓,只以其職業為特徵。它非常注意對人物的心理刻劃,鏡頭常常良時間地停留在人物的手勢動作和面部表情上。由於故事情節比較簡單,時間空間變化很小,所以它一方面要求演員的演技嚴肅平實,避免誇張,另方面盡量少用字幕,力求通過可見形象來傳達戲劇性內容。但囿於無聲電影的技術局限性,也造成人物性格過於簡單,鏡頭過於冗眭和重復,甚至出現使觀眾無法了解人物的行為動機等缺點。

室內劇電影的代表作品除了由梅育編劇的一系列影片如《鐵道》(1921)、《除夕之夜》(192 3)、《最卑*的人》(1924)以外,還有保羅-津納爾的《恩欲》(1924)等影片。這種電影在引導一部分德國電影導演走上寫實道路方面超了很大作用(參見"街道電影")。在國外,它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馬賽爾·卡爾內為代表的一些法國電影導演的電影形式上。

街道電影

街道電影(st reet film)室內劇電影影響下出現的一蝗街道為主要動作背景的德國影。齊格弗里德·克拉考爾在《從里加里到希特勒》一書中創造這個詞。代表作品有卡爾-格納的《街道》(1923),派伯斯特的《沒有歡樂的街》(1925)和布魯諾·拉恩的《街頭慘劇》。(i927)等。這些影片表現了社會的現實,以一種直接的、不尚虛飾的和客觀的風格,簡練的演技和力求真實的布景,來反映德國下層平民的日常生活。這類影片摒除了表現主義的瘋狂幻想,打破了室內劇的狹小世界,反映了德國電影在無聲電影末期走向現實主義道路的努力.但隨著納粹勢力的興起和由納粹黨人控制的壟斷性的烏發電影公司的成立,這種努力旋即天折。

電影手冊》派

《電影手冊》派 又稱《電影手冊》集團。是從1955年開始聚集在以安德烈一巴贊為首的《電影手冊》雜志編輯部周圍的一批青年影評人,他們後來從影評工作過渡到拍片,成為法國"新浪潮"電影c內主將。

《電影手冊》雜志創辦於1951年,由安德烈巴贊、羅·杜卡和雅克杜尼奧爾一瓦爾克洛茲任主編,其中巴贊的美學思想對雜志的面貌起著主導的影響。 1955年起,一批贊同巴贊的理論觀點的青年開始以《電影手冊》為理論陣地,運用"作者論"方法,樹立起新的評價標准。他們中的主要人物是特呂弗、戈達爾、里維特、夏布羅爾、杜馬契和謝勒爾等。從1958年起,特呂弗,戈達爾、里維特和夏布羅爾相繼拍出他們的第一部影片,對法國電影中的"新浪潮"起了形成作用,這批人從此被稱為《電影手冊》派。 "新浪潮"在[96t年趨於衰落後,這批人發生了分化,特呂弗和夏布羅爾成為受歡迎的商業電影導演,但他們的影片仍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里維特轉向實驗電影。戈達爾的道路則更為復雜多變,在1968年前,他的影片具有愈來愈濃重的現代派色彩i宣揚存在主義的反道德觀和無政府主義的政治思想,在形式上則肆意破壞傳統的電影語法。從1968年開始,他突然轉向極左,拍攝了一系列有濃厚政治色彩的短片,反對資本主義,鼓吹暴力革命。1971年他因車禍受傷,停止拍片。七十年代末,他又開始拍攝故事片,宣稱"不再過問政治"。

"左岸派"(Left Bank Group)五十年代末出現在法國的一個電影導演集團,因成員都住在巴黎賽納河的左岸而得名。他們是阿侖·雷乃、阿涅斯·瓦爾達、克利斯·馬爾凱、阿侖·羅布一格里葉、瑪格麗特·杜拉和亨利·科爾皮等。但。左岸派"實際上並沒有組成一個"學派"或"團體",他們只是一批互相有著長久的友誼關系、藝術趣味相投並在創作上經常互相幫助的藝術家。他們基本上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從事電影創作較久的導演,如雷乃、瓦爾達和科爾皮;另一類是以搞文學創作為主的,如馬爾凱、杜拉和羅布一格里葉。由於他們在電影方面的成名之作都是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問世的,如莒乃的《廣島之戀》(i959)和科爾皮的《長別離》(1961)(兩片均由杜拉編劇),雷乃的《去年在馬里昂巴德》(1961,由羅布一格里葉締劇),瓦爾達的《克列奧的兩小時》(I 961)等,加之他們的影片也十分講求個人風格,不拘守傳統的電影語法;因此他們的作品常常也被歸為"新浪潮"電影。

實際上,左岸派"導演們的影片和《電影手冊》派導演們的影片有著重大的不同之處,那就是:
1."左岸派"導演們只把專為電影編寫的劇本拍成影片,而從不改編文學作品;
2.他們一貫把重點放在對人物的內心活動的描寫上,對外部環境則採取紀錄式的手法;
3.他們的電影手法很講究推敲,細節上都要修飾雕琢,絕無潦草馬虎的半即興式作風;
4.他們的影片具有更為濃重的現代派色彩,尤其是杜拉和羅布一格里葉的影片,因為這兩人本來就是法國現代派小說的代表人物.
"左岸派"電影在法國被稱為"作家電影",意即由文學作家拍攝的電影,其代表作品除了上面提到的幾部影片外,稍後還有雷乃的《姆里也爾》(1963)和《戰爭結束了》(1967),羅布一格里的《不朽的女人》(1963)、《橫跨歐洲快車》(1966)、《伊甸園和以後》(1970)和瓦爾達的《走卒們》(1967)等。

"左岸派"電影的影響是深遠的。例如約克·羅齊埃的《再見,菲律賓》(1962)使用了即興的對白、輕便攝影機和暗藏的麥克風,顯示了真實電影的印記。特呂弗的《胡作非為》(1959)在高度自然的拍攝風格和社會性內容上也明顯地表現出真實電影的影響。戈達爾在他的許多影片里進行主觀介入,更是直接搬用了真實電影的方法。
真實電影(CINEMA VERITE)從五十年代末開始的一個以直接紀錄手法為基本特徵的電影創作流派。包括法國的真實電影運動和美國的直接電影運動。代表人物有法國的讓·盧什、法朗索瓦·萊興巴赫、馬利奧-呂斯渡利、美國的戴維·梅斯爾斯和阿爾倍特·梅斯爾斯兄弟、理查德·利科兜相唐·阿倫·彭尼貝殼等。

真實電影的倡導者自稱他們的靈感主要來自蘇聯吉加·維爾托夫的"電影眼睛"理論和實踐。維爾托夫在二十年代拍攝了一系列由生活即景組成的新聞片,後來又把這些即景式影片剪輯成有一定結構的長片,他把這種影片稱為"電影真理報",、而真實電影實際上就是這一餓文詞忙的法譯。真實電影作品和電影真理報在藝術上的不同之處在於前者所表現的事件更完整、更單一,因而更具有故事片的特質。
真實電影作為一種製片方式具有下列特點:
1.直接拍攝真實生活,排斥虛構;
2.不要事先編寫劇本,不用職業演員;
3.影片的攝制組只由三人組成,即導演、攝影師和錄音師,由導演親自剪輯底片。

在這一電影流派內部,法國的真實電影和美國的直接電影的唯一不同之處在於電影導演的作用:法國人主張導演可以介入拍攝過程。例如盧什在拍攝《夏日紀事》(1961)時,為了給觀眾一種導演絕非旁觀者的印象,插入了由他自己進行的對片中人物的一系列訪問和爭論場碰。美國人則力求避免干涉事件的過程,要求導演採取嚴格的客觀立場,以免破壞對象的自然傾向,例如利科克拍攝《大衛》(1962)時,自始至終只是按照事件的自然進程,不加干預地拍下一個年輕吸毒犯在戒毒中心成功地棄舊圖新的故辜。

真實電影的拍攝方法要求導演能准確地發現事件和預見其戲劇性過程,要求攝制組動作敏捷.當機立斷,這種方法必然給影片的題材造成很大的限制,因此,純粹意義上的真實電影作品為數很少。真實電影作為一個流派的更大意義在於它為一般的故事片創作提供了一個保證最大限度的真實性的拍攝方法,在這一點上,其影響是深遠的。例如約克·羅齊嬪的《再見,菲律賓》(1962)使用了即興的對白、輕便攝影機和暗藏的麥克風,顯示了真實電影的印記。特呂弗的《胡作非為》(1959)在高度自然的拍攝風格和社會性內容上電明顯地表現出真實電影的影響。戈達爾在他的許多影片里進行主觀介入,更是直接搬用了真實電影的方法。
法國影評家尼諾-法蘭克在1946年因受黑色小說一詞的啟發而創造出來的用語。主要指好菜塢在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初期拍攝的以城市中的昏暗街巷為背景、反映犯罪和墮落的世界的影片。黑色影片不是一種獨立的影片類型。它是同許多傳統的影片類型,如強盜片、西部片、喜劇片等交織在一起的。雖然它的題材是以犯罪活動為主.但並非所有的犯罪題材的影片都可以歸為黑色影片。

它具有以下特徵:
1.黑夜的場面特別多,無論是內景或外景,總給人以陰森可怖、前途莫測。由危機感;
2.採用德國表現主義的攝影風格,以古怪的深影和陰沉的影調來造成一個夢魘世界的幻覺;
3.主人公往往是道德上具有雙重人格、對周圍世界充滿敵意、失望孤獨、最後在死亡中找到歸宿的叛逆人物;
4.慣常採用倒敘法或第一人稱敘述法作為描寫心理的手段。因此,黑色影片可以說是美國的暴力題材、德國表現主義的攝影風格和法國存在主義思想的結合體。

黑色影片在四十年代進入興旺時期,五十年代中期,觀眾漸少,好萊塢轉向新的風格、題材和技術,黑色影片便逐漸消失。代表作品有:約翰·休斯頓的《馬爾他之鷹》(1941),比利·懷爾德的《火車謀殺案》(1943),霍華德·霍克斯的《沉睡》(1946),戴·加涅特的《盪婦怨》(1946),奧遜·威爾斯的《陌生人》(1946)和《上海來的女人》(1949),奧托·普菜明格的《勞拉》(1944)、《淪落天使》(1948)和《人行道終點處》(1950),羅伯特·西奧德馬克的《鬼夫人》(1944)、《殺人者》(1946)和《城市的哭聲》(1948)等。

黑色電影
黑色影片有時也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某些調子低沉、逃避現實的法國影片,這些影片的創作者不願意維希政府的政治要求,故意避免接觸現實生活。此外,戰後一代的法國導演曾一度對好菜塢的黑色影片發生強烈興趣,例如讓一比埃爾·梅爾維爾在六十年代力圖恢復黑色影片的藝術聲譽,拍攝了一系列具有黑色影片基本特徵的影片,如《痛苦》(1962)、《第二次呼吸》(1966)和《日本武士》(1967)等.
自由電影
自由電影(free clllerna)英國國家資料影院於1956至l959年放映的六套實驗性影片的總稱,同時又是以這一系列實驗性影片為代表作的一次電影運動的名稱。1956年開始,英國電影學會的實驗基金會和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共同資助一批有志於"復興英國電影藝術"的青年拍攝了一批短片,並陸續在英國國家資料影院公映。在上映影片的司時,這些青年導演聯合發表了一些聲明,宣布他們的創作目的是向社會上和電影界內部的保守觀念挑戰。他們強調藝術家的社會責任,要求重視日常生活題材和創作中的個性表現.他們強烈希望擺脫電影製片業的商業桎梏,取得創作自由。

在自由電影的名義下拍攝的影片都是以表現真人真事為內容的,但是這些影片的創作者們忌諱用紀錄性一詞來描寫他們的影片,因為他們認為,由於英國紀錄電影運動曾倡導用紀錄電影來為政府機構或社會團體的利益服務,紀錄性一詞已含有粉飾和美化現實的涵義。這一運動的倡導人林賽·安德遜甚至宣稱,紀錄手法將妨礙電影傑作的產生。這些青年導演雖然對電影製片業持敵視態度,但並不反對同職業電影工作者進行合作。象瓦爾特·拉薩里和約翰弗萊徹等著名電影攝影師都曾為他們拍攝影片。自由電影運動同當時出現在英國文學界和戲劇界的反對保守觀念的潮流也有密切聯系,例如以反保守著稱的劇作家約翰·奧斯本就同自由電影運動的主要人物在影片創作上有過密切合作。

自由電影運動於1959年宣告終結。是年3月,安德遜、卡洛·賴茲、拉薩里和弗菜徹等聯名發表一項聲明,宣布"自由電影已經死亡,自由電影萬歲!"導致這一運動迅速紇夭折的願因是經濟上難以維持。

在這一運動存在的幾年裡,拍出過如下一些足以反映它的藝術主張的影片:托尼理查遜和賴茲聯台導演的《媽媽不管應》(1955),安德遜的《每天除了聖誕節》(1957)和賴茲的《我們是蘭倍斯區的小夥子》(1959)等。

自由電影運動結束後,安德遜、賴茲和理查遜等人陸續進八了英國商業電影製片機構,成為拍攝故事片的著名導演。他們在運動結束後以及六十年代初拍攝的一些影片,如理查遜的《憤怒的回顧》(1959)、《蜜的滋味》(1961)和《長跑者的孤獨》(1962),賴茲的《星期六晚上和星期日早晨》(1960),安德遜的《這種體育生活》(1963)等,由於在內容上不同程度地反映了自由電影運動的反叛精神,通常也被視為這一運動的產物。

地下電影:
地下電影(underground film)五十年代末出現在美國的一個秘密放映個人製作的實驗1生影片的運動。不久後,這個詞就被用來指稱美國和西歐的一切實驗電影。

從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美國紐約市警察局多次對一個專門放映實驗電影的電影資料館進行干預,因為那裡映出內容淫穢,放肆地描寫性愛、同性戀、易裝癖、色情舞會和頹虛生活方式等違禁題材的短片。有一次還逮捕了這種放映會的組者. "美國新電影集團"的首領約·梅卡斯。由此,這類實驗影片的製作和放映活動便愈來愈轉人地下,因而得名。

地下電影運動的初期代表人物是傑克·新密士(《燃燒的生*物》,1963,等)和安第·瓦霍爾(《吻》,1963,等).在他們的影片里,引人注目的是赤裸裸的性描寫和毫不掩飾的虛無主義思想,而不是表現技巧上的創新。誠如約納斯-梅卡斯在1967年發表的《我們在哪裡--地下?--"美國新電影"》一文中宣稱: "我們對自己說:我們不知道什麼是人,我們不知道什麼是電影。因此我們要完全開放。我們將朝任何方向行動……我們就是一切事物的准則。"從六十年代中期開始,愈來愈多的具有不同創作傾向的實驗電影導演加入了地下電影的行列,並明確提出要使電影成為一種現代派的藝術,盡管這些個人影片製作者風格迥異,競相標新立異,但有兩個共同的特徵:一是無例外地使用18毫米膠片,以此作為與商業電影相對立的一個標志:是在題材上繼續趨向於性的表現和鼓吹反傳統道德觀念.如美國影評家帕克·泰勒所指出的: "地下電影的歷史是從這樣一個論斷開始的:電影攝影機的最重要的、不應該被遺忘的功能著之一,就是要深入到那些成為禁忌的領域中去,這些領域對於照相性的再現說來過於隱私,過於令人震驚,過於不合乎道德規范。"(《地下電影批評史》,紐約,1969)

地下纈霸碩�誆康某�質抵饕邇閬虻拇�砣宋鍤強夏崴?安格爾。他拍過無數短片,但均未公開放映,人們看到的只是一些較長作品的片斷或第一次放映後被人偷去發行的短片.安格爾沉湎於狂亂的性慾世界和神秘的幻覺,他的《快樂圓頇屋落成典禮》 1958)、《天蠍座升起》(1964)和《普通車》(1965)都充滿了同性之間的性愛場而和光怪陸離的魔法或宗教儀式,多種人物和動物、畫面和音樂的古怪結合,包含著難以索解的神秘隱喻。

地下電影運動也促使抽象電影再度復興:勃拉卡其創造了"斷念片",用鏡頭片斷的連接、多層疊印的畫面來構成純抽象的影片,如《狗星人》(1959一1964);埃姆施維勒用舞蹈動作來構成抽象圖形,如《圖騰》(1 962一1963);羅伯特·勃里爾則繼續二十年代先鋒派電影的實驗,把抽象畫直接畫在膠片上,如《呼吸》(1963)。

六十年代抽象電影有兩個新的"品種",即"拼接影片"和"結構主義影片","拼接影片"是用剪自許多別的影片里的鏡頭拼接成自己的作品,勃魯斯·康納爾和羅伯特·奈爾遜是這種影片的製作能手。康納爾的《一部影片》(1958)把許多影片里的驚險鏡頭拼接在一起,奈爾遜的《黑人母親寨古巴的自白》(1964-1965)把好菜塢影片中的暴力鏡頭和電視廣告片中的含義理穢的畫面胡亂拼接存一起,作為對牟利影片的一個諷刺。帕特·奧尼爾和斯各特·巴菜特的"拼接影片"則把剪來的鏡頭在光學印片機上或磁性錄象機前重新處理,按製作者的主觀意圖改變原來的影像和色彩,例如更尼爾的《跑得好》(1969-1970)和巴萊特的《69年的月亮》(1969)。

"結構主義影片"的特點是向觀眾暴露電影膠片的物理性能及化學過程並創造新的時空觀念.這個詞的創造者、《電影文化》雜志的影評家亞當斯·西特尼認為, "結構主義影片"的先驅者是勃拉卡其和瓦霍爾,而典型的代表人物是邁克爾-斯諾。斯諾的《波長》(1967)是一個長達45分鍾的單鏡頭,在一個約2.5米長的房間里無休止地變焦。托尼·康拉德的《影片》(1966),喬治一蘭道夫的《出現字跡、齒孔和污點等等的影片》(1966),均屬此類。

從六十年代中期開始.地下電影運動也出現在西歐各國,特別是西德、義大利、荷蘭和英國。西歐地下電影的主要傾向是拍攝結構主義的抽象影片,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國的馬爾科姆·勒·格里斯和彼得·吉達爾,西德的成爾納·奈克斯和奧地利的彼得·科佩爾卡等。

政治電影、戰斗電影與第三電影
一、政治電影

政治電影指:
1、直接表現當代真實的政治事件,政治運動和政治思潮的影片;
2、直接表現參加這些政治事件、政治運動的工人.學生和其他人們的恩想、行為和命運的影片;
3、反映當代某一重大社會政治問題的影片。它們的共同特徵是以政治問題為中心,著重表現政治事件、政治思想和行為,以及個人與這些事件、思想和行為的關系.從六十年代後期至七十年代中期,政治電影曾在西方各國成為一種因人注目的電影創作潮流。

政治電影一詞是隨著法國電影導演科斯蒂·科斯達一加夫拉斯拍攝的影片《z》的問世而出現的.此後出現的大量政治電影作品基本上可分為四類:

1.表現真人真事或以真人真事為原型的故事片。代表作品有:法國科斯達一加夫拉斯的一系列影片,如《z》(1969,寫希臘左派議員格里戈里斯·蘭姆斯基被軍政府謀殺事件)、《口供》(1970,寫捷克斯洛伐克的斯蘭斯基案的一個章存者)以及義大利片弗-歲西的《馬太伊事件》(1971,寫意太利國營石油公司總經理馬太伊被害事件),美國片阿侖·帕科拉的《總統班底》(1976,寫水門事件)、《執行者》(寫肯尼迪總統遇刺事件),英固片弗菜德·齊絀曼的《豺狼的日子》(1973,寫一次陰謀刺殺戴高樂總統未遂事件)等;

2.虛構的故事片。代表作品有義大利片達米亞諾一達米亞尼的《警察局長的自白》(1971)、艾里奧·佩特里的《工人階級上天堂》(1972)、納尼-羅伊的《等待審判的人》(1972)和第諾·里西的《以義大利人民的名義》(1973),法國片戈達爾的《中國姑娘》(1967)· 美國片被得·瓦特金的《懲罰公園》(1971)和特-法蘭克的《比利,傑克》(1971)等;

3、幻想片和喜劇片。代表作品有美國片威廉·克菜困的《自由先生(1067),義大利片費里尼的《樂隊徘練》(1978)、朱利阿諾·蒙塔爾多的《封閉的圈子》(1977)、魯易基-科曼契尼的《道路阻塞》(1979)、弗·羅西的《高貴的屍體》(1976)等;

4、新聞紀錄片和其他故取片。主要是法國戰斗電影團體(參見"戰斗電影")和美國一些政治電影小組拍攝的短紀錄片。

政治電影到七十年代中期便趨於衰落。
在蘇聯也有政治電影的提法,但僅指"表現國際階級斗爭"的影片。

二、戰斗電影

戰斗電影指六十年代柬出現在法國的一種非商業性的、反映法國"左派"政治見解的紀錄電影。誕生於1968年法國"五月風暴"(巴黎大學生的"造反"運動)之後。1968至1977年,法國全國攝制、發行這種影片的團體共有三十多個,大小不等,從四五人到數十人,其中力量較強的有"星火小組"、"唯一小組"、'吉加-維爾托夫小組"、"無產階級電影小組"、"電影斗爭小組"和"電影話動小組'等。他們用輕便攝影機、16或超8毫米膠片在實地拍攝,一般都是短片。題材主要為表現工人的斗爭、農民反剝削的斗爭、婦女解放運動、學生運動、外籍工人的困境以及亞非拉人民的反帝反殖民主義斗爭等。這種影片有時也有故事情節,由工人,農民、學生等在實地演出。製片團體一般都自己搞發行,主要在工廠、農村或學校的電影俱樂部放映。製片資金來源有的依靠左派政黨資助,有的依靠社會捐助。

法國戰斗電影從一開始便由於各團體政治背景復雜、政見不一,無法統一行動。到七十年代後期,由於法國"左派"內部分裂加深,政治思想混亂,已陷於目趨衰落的狀態。

三、第三電影

第三電影,又稱"游擊隊電影"。以及對殖民主義為目標的電影。由古巴電影導演費南多·索拉那斯和奧太維.葛梯諾於七十年代初首次提出。他們要求把電影作為一種戰鬥武器來配合亞非拉的反對新殖民主義、反對帝國主義的武裝斗爭。索拉那斯宣稱, "第三電影"的斗爭目標是揭露"第一電影"("以好菜塢電影為代表的帝國主義電影

Ⅸ 跪求好心人分享樓梯懸案2004年上映的由Michael Peterson主演的免費高清百度雲資源

《樓梯懸案Soupçons》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FAC3nKljTexh7bRYeBxKzg

提取碼:4kby

導演:讓哈維·德·萊斯特拉德

編劇:讓哈維·德·萊斯特拉德

主演:MichaelPeterson、李昌鈺

類型:紀錄片

製片國家/地區:法國

語言:英語

首播:2004-06(美國)、2018-06-10(瑞典網路)

集數:13

單集片長:45分鍾

又名:TheStaircase

Netflix根據真人真事出品的犯罪紀錄片,根據2001年轟動全美的小說家殺妻奇案這一真實案件拍攝。MTC評分92,IMDb評分8.2,爛番茄新鮮度88%。2001年犯罪小說家MichaelPeterson的妻子Kathleen被發現死在家中的樓梯下。當時,Michael看到狀況後立即報警。但警方發現Kathleen的死傷並不是摔到樓梯下的傷,而當時Michael又是唯一一個在家的人。另外檢察官還發現,在20年前,Peterson參加過一個家族朋友的葬禮,她的死因和Kathleen一樣,也是死在樓梯的底部。於是MichaelPeterson被指控是殺害Kathleen的兇手。「小說家殺妻」的案件轟動一時。2003年MichaelPeterson被定罪為是謀殺妻子的真凶。但這個審判備受爭議。後來,MichaelPeterson殺妻案重審,線索越來越復雜...

Ⅹ 女人步上樓梯時的導演簡介

成瀨巳喜男,與溝口健二和小津安二郎齊名的日本電影大師,也是港台文藝名導王家衛、楊德昌、侯孝賢等大力推崇的日本大師。成瀨巳喜男1905年8月20日出生於東京,1920年進入松竹電影公司做道具管理員,時逢松竹剛成立,很快便隨著1921年村田實導演的《路上的靈魂》而發展成為日本電影界的主要力量。在著名導演五所平之助的幫助下,成瀨於1929年成為松竹正式職員,1930年成瀨終於在松竹工作了10年之後得到執導電影的機會,拍處女作《武打夫婦》。在第二部電影《純愛》中,成瀨顯示了他的詩意風格,這部電影贏得松竹同期另一名導小津安二郎的贊許。1930年至1934年間,成瀨在松竹蒲田製片廠執導了22部默片,獲得日本觀眾和評論界的贊賞,自編自導的《與君別》和《夜夜作夢》到了默片電影的巔峰,這兩部傑作的主題貫穿了他此後的作品,《電影旬報》將這兩部傑作列為年度十大作品,與溝口健二和小津安二郎的作品並列。1934年,成瀨加入了草創時期的新P.C.L.公司,拍了他在新公司的首作,也是他的有聲片處女作《姐妹心》,在P.C.L.的第三部作品《卿如薔薇》大獲成功,被《電影旬報》評選為年度最佳電影,成為繼1928年衣笠貞之助的經典默片《十字路口》之後,第二部在紐約上映的日本電影。1950至1960年間他在東寶公司執導了一系列他成熟期的傑作,其中有六部改編自女作家林芙美子的小說,分別是《飯》、《閃電》、《妻》、《晚菊》、《浮雲》、《放浪記》。成瀨戰後執導的其他經典電影包括1952年的《母親》,1954年的《山之音》,1956年的《流》以及1960年的《女人步上樓梯時》。成瀨巳喜男最後一部電影是1967年發行放映的《亂雲》,於1969年7月2日去世,享年63歲。在37年的導演生涯中,他拍出了87部電影。
導演作品:
《銀座化妝》 [1951年]
《飯》 [1951年]注:「電影旬報」評選的日本電影百部佳作第98名 尤里卡-電影大師系列DVD#35
《稻妻》 [1952年]注:「電影旬報」評選的日本電影百部佳作第86名
《母親》 [1952年]
《兄妹》 [1953年]
《山音》 [1954年]注:尤里卡-電影大師系列DVD#36
《晚菊》 [1954年]
《浮雲》 [1955年]注:「電影旬報」評選的日本電影百部佳作第2名
《流浪記》 [1956年]注:尤里卡-電影大師系列DVD#37
《女人步上樓梯時》 [1960年]注:標准-收藏版DVD#377
《娘、妻、母》 [1960年]
《亂雲》 [1967年]注:「電影旬報」評選的日本電影百部佳作第79名

閱讀全文

與後樓梯電影導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電影反映種姓 瀏覽:500
支付寶怎麼投資電影分紅 瀏覽:37
還敢去電影院 瀏覽:243
大叔與妖精的愛情故事電影 瀏覽:300
奧特曼大電影奧特曼變壞了 瀏覽:506
電影神話插曲原唱 瀏覽:692
李曉川的電視劇電影 瀏覽:972
喜羊羊與灰太狼動畫電影大全 瀏覽:267
泰國電影院恐怖 瀏覽:6
泰國最恐怖片電影 瀏覽:178
2018年大陸香港電影 瀏覽:728
龔俊演過哪些電影 瀏覽:335
韓國電影2018倫理大全免費觀看 瀏覽:808
多倫多電影學院怎麼考 瀏覽:691
村爸爸電影網 瀏覽:580
怎麼在抖音播放電影直播 瀏覽:704
2021中國電影節 瀏覽:523
搞笑中國偶像電影大全 瀏覽:548
劉德華太子的電影 瀏覽:767
冰雪奇緣動漫電影艾莎 瀏覽: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