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演員大全 > 好幾個導演拍的一部18集電影

好幾個導演拍的一部18集電影

發布時間:2022-11-16 18:33:02

❶ 一部恐怖片,裡面是十幾個導演拍的恐怖故事,每個故事都是獨立的,每個導演都是不同國家的。電影的名字我

26種死法 The ABCs of Death (2012)(註:影片已經有第二部)
導演: 班庄·比辛達拿剛 / 安吉拉·貝蒂斯 / 阿德里安·加西亞·波哥里亞諾 / 傑森·埃森納 / 埃內斯托·迪亞茲·埃斯皮諾薩 / 布魯諾·福扎尼 / 加蒂·哈雷爾 / 托馬斯·卡佩倫·莫林 / 西村喜廣 / 西蒙·魯梅萊 / 馬希爾·薩門多 / 斯爾詹·斯帕索耶維奇 / 安德魯·陶克吉 / 那奇歐·維加隆多 / 傑克·維斯特 / 緹·威斯特 / 本傑明·泰勒 / 亞當·溫加德 / 井口升 / 喬恩·施奈普
劇情簡介 · · · · · ·
本部影片由二十六位先鋒導演各自拍攝的短片而成,每一部短片的名字各選自26個英文字母。分別為Apocalypse,Bigfoot,Cycle,Dogfight,Exterminate,Fart,Gravity,Hydro-electric Diffusion,Ingrown,Jidai-geki,Klutz,Libido,Miscarriage,Nuptials,Orgasm,Pressure,Quack,Removed,Speed,Toilet,Unearthed,Vagitus,WTF,XXL,Young Buck和Zetsumetsu。風格迥異的二十六部短片,用調侃不羈的故事情節講述各自死.亡的方式。看似血.腥暴.力的恐.怖標簽,更多是結尾會心一笑後,感慨導演的天馬行空和別創一格。血.流成河中飄盪的26個字母組合成絕妙的CULT風格影片······

❷ 為什麼流行三個導演拍一部電影

為了電影成品的質量更有保證。
把三個導演的風格、特質都涵蓋進去,讓他們在各自擅長的領域做極致發揮,每位導演都會根據文學劇本的內容,伸發出自己的想法和變化。
電影《長津湖》的成功呈現就是三位導演鼎力合作的成果。

❸ 王岳倫作為一個導演,他都拍過哪些電影

作為一名導演,王岳倫曾經拍過《爸爸的假期》這部電影。王岳倫還曾經拍過一部電影叫做《十全九美》,不過這部電影並沒有激起多大的水花。王岳倫其實並不是一個出色的導演,他拍的電影基本上都是爛片。李湘的前夫王岳倫當初因為參加了《爸爸去哪兒》而獲得了很多關注,一躍成為了知名的導演。關於作為導演的王岳倫都拍過哪些電影?以下是我的看法:

三、王岳倫並不是一個出色的導演

王岳倫之所以能夠成為“知名”的導演,並不是因為他的作品拍的非常出色,而是因為他的老婆李湘非常的有名,而他也參加過一檔非常著名的綜藝節目。在很多的人看來王岳倫並不是一個出色的導演,因為王岳倫從始至終都沒有拍過什麼優秀的電影,他也沒有留下什麼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你知道王岳倫還拍過哪些電影嗎?歡迎評論區下方留言。

❹ 有很多個著名導演一起拍的一部影片叫什麼

《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電影》

參考資料:

http://ke..com/view/959660.htm

❺ 電影《七人樂隊》發布杜琪峯《遍地黃金》,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講述了三個小市民渴望一夜暴富的故事。

預告片已發行。

從預告片中可以看到伍詠詩,鬍子彤,和徐浩昌飾演的三個香港年輕人,在一起討論房產與股票帶來的財富知識,無數商機和危機輪流上演,讓他們幾個人在發財和虧本之間來回飄盪,體驗著財富的樂趣,是一夜暴富來得如此容易嗎?可以從此片中看到他們幾個人的精彩表現了!


整部影片反映了香港到處都是商機,人人都想發達,但又不是人人都能發達!機會能不能握住全靠個人。等到看中商機時,想要下手時又太遲了!

❻ 有一部陳凱歌(好像是)與國外九大導演各自拍一部十幾分鍾的小影片合起來的一部電影叫什麼名字

《十分鍾,年華老去》 是陳凱歌

由英國「10分鍾,年華老去"有限公司斥資上億元人民幣拍攝,邀請了15位世界大師級導演,旨在展示當代世界電影的最高藝術水準,15位導演各拍10分鍾,串成一部150分鍾的電影。每位導演在10分鍾內所選擇的主題和題材不拘一格。這十五部短片分為大提琴篇和小號篇。

❼ 誰知道這么個電影,是紀念電影誕生100周年的,1995年的片子

我看過這么部電影,也是很多名導導演的,叫<十分鍾年華老去>
這是介紹. ..但是好象是02年的
下面是介紹..
信報威尼斯專電:(特派記者馮翰墨)威尼斯當地時間9月3日中午11時30分,曾經在今年戛納電影節上公映的集錦片《十分鍾年華老去》(Ten Minutes Older)在卡西諾中心召開了新聞發布會。

這部影片是由全球10位著名導演各自拍攝的短片組成,每部片長都限制在10分鍾。記者在發布會現場看到,影片的幾位「主角」還未到場,就已經有許多義大利和外國記者早早
在門外守候。等工作人員放行之後,可以容納近100人的大廳幾乎人滿為患,許多遲來的人不得不站在過道里,而台上台下記者與幾位導演的交流,氣氛之熱烈絕不亞於好萊塢明星在這里的露面。可惜,貝爾托魯奇、戈達爾兩位大師沒有來到威尼斯,這令大家多少有些失望。

影片在電影節上一共就放映4場,所以電影票的走俏可想而知。當日14時30分,記者來到了距離電影節主會場最遠的一家電影院。按照原定時間應該在14時45分准時放映,但是為了爭睹這部眾位著名導演的電影集粹,各國記者和影迷蜂擁而至電影院門外,排隊的長龍綿延將近200米。平時只用2分鍾就能從柵欄外走進電影院入口處的路程,記者這回卻用了將近半個小時。入口甚至增設5名工作人員檢查證件,以防有人混入電影院。到了裡面,黑壓壓的觀眾席更是難以找到一個空座位。好不容易在倒數第五排靠近出口的位置坐定後,記者看看手錶已經是15時了,一些不耐煩的觀眾開始拍巴掌叫倒好。

影片放映了7位導演的作品。第一位出場的是曾經拍攝過《末代皇帝》的義大利電影大師貝爾托魯奇的《A History of Water》,是一個有點類似中國流傳的「善有善報」的哲理性故事。

第二部展映的《About Time2》出自邁克·菲吉斯之手。他的影片將大屏幕上切割為四個鏡頭,每個鏡頭各自講述著各自的情節,最後卻又總能在不經意間重合。盡管在影院呈現的效果乍看有些眩暈,但是許多觀眾仍然對其拍攝手法上的新意報以掌聲。

法國國寶級的電影大師讓·呂克·戈達爾的《In the Black of Time》被當作壓軸戲擱在最後才放映。在這部短片里,大師以紀錄片的手法重現戰爭、暴力與死亡,如果地球的生命僅剩10分鍾,那麼人類的自相殘殺將徹底毀滅我們自己。

很遺憾在這次國際大師級的短片集粹中,沒能看到陳凱歌的《百花深處》。據說他參加此次集粹的《百花深處》,源自北京護國寺附近的一條小巷,不知道陳導是否能把對北京古老的魅力化作不朽的影像。

再看下這個..

看裡面的集錦電影 有沒有你說的那部..

什麼是拼盤電影,就是幾個導演各自拍一部短片,湊到一起,或者叫集錦電影。這幾天集中看了幾部拼盤電影,補看了一直沒有看完的《十分鍾年華老去:大提琴篇》,又看了06年戛納的《巴黎,我愛你》,今年的《每個人都有屬於他自己的電影》,但說句良心話,我一點不喜歡拼盤電影,而且這種趨勢是越來越不喜歡。

除了這三部之外,我知道的拼盤電影還包括《六個導演眼中的巴黎》、《四個房間》、《九一一事件簿》、《性愛禁區》以及三個導演拍的《愛神》等等,人數再少下去的話,就稱不上是拼盤了。在這些拼盤電影中,我認為成就最高的無疑是02年戛納的《十分鍾年老去》,陣容是超豪華的,15個當世名導,10分鍾的長度,寬限的體裁,其中的三部我非常欣賞,分別是伊利·曼佐的《一瞬間》勾畫了一種回憶的情緒;沃克·施隆多夫的《啟迪》敘述了一種哲學的深刻;維姆·文德斯的《距離托那12英里》渲染了一種眩暈的感覺。

到了4年後的《巴黎,我愛你》這里,時間從10分鍾壓縮到5分鍾,18個導演。說實話,我只看到了五光十色的愛與浪漫,而且這種感覺來得還比較表面。只是覺得有幾個短片挺討巧的,諸如5區塞納河畔不同種族之間的愛戀;7區埃菲爾鐵塔下的滑稽幽默;12區巴士底廣場,偷情丈夫因為妻子身患絕症後的回心轉意。其他的,恕我記憶不好,已經忘了大半。而今年的《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電影》,好么,35個導演,3分種的時間,看的時候簡直像走馬燈一樣。看完了立馬就忘了,腦子里頂多隻剩下幾個場景。3分鍾,在慢節奏導演的手裡,就是幾個空鏡頭,幾個情緒營造的時間,哪還來得及什麼故事。

再來說我為什麼不喜歡拼盤電影,我想用文學藝術里的東西來做類比。每個藝術門類都有它自己最成熟,最能代表這門藝術的發展水平的形式。放在文學里,就是小說;放在電影里,就是長片。同樣都是長片,可以像科恩兄弟的《冰血暴》那麼短,也可以像英格瑪·伯格曼的《芬妮與亞歷山大》那麼長,但這都不妨礙其作品的優秀程度,就像是在小說裡面,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之於羅曼·羅蘭的《約翰·克里斯朵夫》。

但總得有個限度。時間的,或者是篇幅的。再短了,就不成樣子了。比如,10萬字可以寫成一部小說,這肯定沒問題,就像是90分鍾的電影;2萬字,可以湊合成一篇說得過去的小說,就像是10分鍾的電影;2000字也可以勉勉強強擠個超短篇什麼的,但顯然難以成為什麼名作了,因為這基本上就是小散文的篇幅,就像是5分鍾的電影;200字呢,差不多是一首現代詩的長度,就像是3分鍾的電影。

❽ 為什麼一部日劇會有好幾個導演

首先,日劇一周一集,每集大概50分鍾左右,一部日劇10集上下,卻需要拍攝3個月。這說明什麼呢?日劇的製作相當精良,為了一組連貫鏡頭,演員需要反復走位排練,而且基本按照故事發生的順序拍攝,這就很費時間,因此日程表相當緊湊,幾乎每天都有拍攝。拍攝後的剪片,也相當注重技巧。拍片剪片的工作都需要導演親自在場工作。而且一般來說即使一個片子有好幾個導演,這幾個人也不是同時執導,而是每人負責幾集,由此可見製作一集電視劇的工作量之大,如果一位導演從頭導到尾,很難保證劇集質量。
另外,日劇大多是都是民放台製作,民放台注重的是收視率即效益。常常可以看到因為導演或編劇換了人而提高收視,安排多位導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個人對整體的不利因素。

閱讀全文

與好幾個導演拍的一部18集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院會計如何做合並報表 瀏覽:908
電影男主角是個攝影師女主警 瀏覽:466
2015八到12月電影 瀏覽:427
恐怖變異人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54
成龍大哥拍的最新電影片 瀏覽:185
關於西藏動畫電影 瀏覽:305
韓國影片中的電影字幕如何翻譯 瀏覽:167
金融電影電視推薦 瀏覽:247
1905電影如何轉格式 瀏覽:671
英男是日本什麼電影 瀏覽:350
類似愛情電影上映 瀏覽:226
多a夢哆大電影大全 瀏覽:584
好看的大俠電影推薦 瀏覽:740
國內搞笑電影推薦 瀏覽:998
15電影網電影城宅男 瀏覽:456
有關音樂與愛情的電影 瀏覽:167
印度電影主角勇者 瀏覽:634
電影院基金 瀏覽:924
蘇州大光明電影 瀏覽:242
淺淺電影網 瀏覽: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