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外國人學中文,看什麼電影比較好
電視劇:老友記
破產姐妹
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
沉睡魔咒
魔鏡
瘋狂動物城
魔獸
死神來了
美國隊長
錄取通知書
安妮海瑟薇所有的電影都很好看
『貳』 適合一年級學生看的電影中文
1
《失戀三十三天》
個人非常喜歡的一部電影。輕松幽默,又充滿溫暖的一部電影。雖然語速和語言對初級的學生來說有點難,但是配有英文字幕,不影響學生對故事的理解。選擇這部電影,首先因為整個電影輕快活潑,其次發生在現代都市北京,向學生展示了北京這座城市的繁榮。第三,展示了現代社會新型的朋友類型:男閨蜜。可以藉此和學生交流一下中美戀愛觀和男閨蜜。
另外,電影里的語言非常風趣幽默,若是程度高的學生,可以學到很多很酷很幽默的表達。
2
《十二生肖》
成龍大哥是在美國也算是家喻戶曉了。這部面向國際市場的電影,非常受學生的歡迎。在教授十二生肖時可以給學生看這部電影。同時准備一些有關的問題,讓學生觀影回答問題。問題的難易可以根據學生程度設置。我當時便准備了些簡單的中文問題讓學生回答。(艷君:有一次部門組織面向全校學生的Movie Night,我放了成龍和金喜善主演的《神話》,效果不錯。)
3
《功夫夢》
雖然不是本人最喜歡的電影,但是演員和故事都是賣點。電影展現了中國功夫,老北京城的生活,都是一種文化展示。而中英夾雜的對話,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明白。而賈登·史密斯的中文,應該會讓學生覺得自己的中文其實很好啊。
4
《天下無賊》
非常好,但是有些沉重的電影。驚心動魄的故事情節,高超的盜竊水平,擁擠忙碌的春運場面,美麗的西藏風光都十分吸引人。我是在講春節春運時,給學生放過這部電影。
5
《聽說》
很清新的一部電影。整部電影,沒有很多對白,都是以手語為主。但是故事十分打動人心。對白語速比較慢,易於理解。台灣人說國語語速較慢,容易明白。但是台灣腔調重了些。
6
《卧虎藏龍》
李安導演的功夫片,斬獲多項國際大獎。畫面清晰唯美,打動場面靈動飄逸,特別是輕功,公認的輕功拍的最好的場面。但是個人不太喜歡片里的激情戲,覺得不太適合放給學生看,若是能做處理最好。另外就是由於文化差異,學生的反應可能會出乎意料。比如我給中文二學生放這部電影時,學生看到楊紫瓊和章子怡那段夜裡打鬥的畫面時,看到疲憊,覺得太過漫長,不明白為什麼要打那麼長。
7
《花木蘭》
這是美國的孩子們非常熟悉和喜歡的電影。可以給學生播放中文配音的版本,學生對電影的熟悉可以幫助他們理解中文的意思。同時,也可以給學生講述花木蘭的真正故事。(艷君:我的學生超級喜歡這兩部動畫片,還有《功夫熊貓》)
8
動畫版《梁祝》
動畫版的《梁祝》雖然是本土製造,但是有著非常鮮明的迪士尼風格,而且語言非常現代。比較適合學生看。
9
《不能說的秘密》
周董自演自導的電影。清新唯美,故事情節設計也不錯。但是唯一不喜歡的是片中人物對白咬字發音都不太清晰,國人聽都不一定能聽清楚,更何況初級的學生。可以配合字幕看。特別適合愛音樂的孩子們。
以下兩部電影,是個人覺得很好,很適合學生看的,但是苦於沒有找到資源的電影。
10
《翻滾吧,阿信》
故事非常青春勵志。很想放給學生看,但是一直沒有在網上找到資源。
『叄』 適合提升漢語口語的電影
電影的方言都比較重,建議看一些電視劇,比較貼近生活,而且大部分電視劇的方言感都沒那麼強!
可以看些生活短劇,輕喜劇之類的。 如果不嫌太幼稚,看看家有兒女也可以。
年輕人適合看《都市六人行》,感覺也是翻拍《老友記》的,不過很濃的中國新時代青年的感覺~ 但有很多新鮮詞彙和網路語言,對學習現代漢語很有幫助。但一定的漢語基礎會幫助更好的理解該片!
『肆』 有哪些適合中文學習者看的電影
適合中文學習者看的電影:
1、《活著》是一部由張藝謀執導,葛優、鞏俐等主演的劇情電影,於1994年6月30日在中國香港上映。影片以中國內戰和新中國成立後歷次政治運動為背景,通過男主人公福貴一生的坎坷經歷,反映了一代中國人的命運。
2、《我不是葯神》是一部由文牧野執導,徐崢、周一圍、王傳君等主演的劇情片,於2018年7月5日在中國上映。影片講述了神油店老闆程勇從一個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販,一躍成為印度仿製葯「格列寧」獨家代理商的故事。
3、《紅高粱》改編自莫言的同名小說,由張藝謀執導,姜文、鞏俐、滕汝駿等主演。影片以抗戰時期的山東高密為背景,講述了男女主人公歷經曲折後一起經營一家高梁酒坊,但是在日軍侵略戰爭中,女主人公和酒坊伙計均因參與抵抗運動而被日本軍虐殺。1988年該片獲得了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成為首部獲得此獎的亞洲電影。
4、《讓子彈飛》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兇猛的強盜張·假扮鵝城縣令馬邦德的故事。惡霸黃思郎激起了張救國救民的熱情,與他展開了激烈的斗爭。
『伍』 適合學生看的中文電影2
沈騰導演的一部喜劇,講述的是夏洛特重回高中時發生的一系列搞笑的故事。故事簡單,詼諧幽默,笑中帶淚,具有一定的人生啟示。適合中文程度好一些的孩子們看。看完後可以就電影的情節及背後的寓意展開討論,關於人生規劃、關於選擇]關於珍惜。也可以讓學生寫相關的故事,如果時光可以穿梭,他最想回到或者去往那一個時段,為什麼?
兩部都挺不錯的。第一部說的是到美國生孩子的話題,第二部說的是書信傳情的話題。內容方面適合高中以上的孩子看,電影中涉及到的話題可以在課上討論。
這是既《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後,又一部讓人驚艷的青春劇。細膩的敘事手法將很多成年人帶回了青澀懵懂的青春。這部電影可以讓學生了解到中國的校園生活與那個年代中學生的喜好與愛情。很多學生都非常喜歡!
關於美食的電影,我很想推薦這一部,很老的一部電影。可惜的是資源比較難找。裡面關於做菜的戲份非常細膩地將中國的烹飪文化展示出來。煎、炸、煮、燒、燜等烹飪方法都在電影中有所展示。並且,通過飲食所體現出的中國家庭關系,倫理文化,有助於學生了解家庭文化。
關於跨文化這方面,《刮痧》是非常好的一個代表,也是李安導演跨文化三部曲之一。講述的是中醫和中國傳統教育在美國遭受誤解進而引發文化沖突的故事。很適合高中以上的孩子看,特別是歐美國家的學生。就這個話題,可以交流和討論的東西也非常多的。
這是一部關於父愛的電影。一個身患絕症的父親和他的自閉症兒子的故事。父親身患絕症,擔心自閉症兒子無人照顧,因此一邊狠下心來更嚴厲訓練兒子獨立生活的能力,一邊想辦法為兒子的未來打算,他請單位的領導僱傭自己的兒子,也尋找兒子能生活的特殊學校。李連傑將那種沉默深沉的父愛詮釋得淋漓盡致,令人感動。文章在戲中的表演也很精彩。
這是繼《大聖歸來》後,國產動漫又一驚喜。以現代人的視角詮釋了一個不一樣的哪吒。從經典中找到了新意。不同的觀眾能從中獲得共鳴。教育者們從中了解到了不一樣的教育方式,我們應該以什麼方式對待我們的孩子,保護我們的孩子。而年輕人也許從中了解到個人對待命運的態度。是抗爭,我命由我不由天,還是聽天由命,放縱自己。這部電影都給了很好的啟示。歡笑中帶著創作者對現代社會的思考,提高了整部電影的深度。對於外國學生,既展示了中國經典的神話,又傳達了中國現代教育觀與人生觀,應該也能產生共鳴。
如果想了解文革時期,中國年輕人的生活。芳華是一部非常合適的電影。導演非常克制地避開了些無法言明的話題,通過一個歌舞團的興衰來展示了那個特殊年代一群年輕人的命運沉浮。不同年代的人的觀感是不一樣的。經歷過那個年代的觀眾們,看的淚流滿面,他們懂導演的委婉,懂劇中人物的悲歡。而80後們,看到了人物背後折射出的人生。90後們也許看的是一個特殊時空下悲傷無奈的愛情故事。
教學中,電影也是為了教學服務的。學生情況不一樣,對電影的選擇也有所不同。電影是文化生活的窗口。好的電影是中國文化發展水平的一面鏡子,因此更顯難能可貴。如果有好的電影,歡迎推薦交流。
『陸』 有哪些適合學習漢語的優秀影視作品
以我觀影1000多部的角度來說,《愛情麻辣燙》這部電影算不上多好。但是從漢語教學的調度來說,這部電影絕對是完美,如果非要加一個定語,那就是最完美。首先,這部電影的主題是愛情,而且是不同年齡的愛情占線的,15.16的情竇初開;20多歲的轟轟烈烈;七年之癢的情感危機;四五十歲的同甘共苦;六七十歲的黃昏戀;都在這個電影里所有展現。也就是說不管你的學生多大歲數,有什麼背景,總有一個故事適合他。其次,這個電影由4個故事組成,每個故事都只有二三十分鍾,這對漢語教學來說是最合適的,視聽說課一般是1個半小時,正好第一節課看故事加簡單講解,第二節課講解討論,完美符合教學需求。再次,愛情是人類永恆的話題,這個電影可以輕松引出學生討論的興趣。最後,這部電影話題現代,不矯情,有些故事有情人也沒有在一起,面臨的都是現實問題,不會過度理想化。如果你的漢語課只能看一部電影,那麼這部電影我是唯一推薦的。
『柒』 急急急 有哪些電影可以幫助學習普通話
只要是國語片都能學習普通話呀。要是專門找普通話題材的電影的話就不好找了,要不找些愛國題材的影片給學生學學,比如《東京審判》還可以找些獲得金雞獎的影片也行。
『捌』 推薦幾部中文系學生必看的電影
青春之歌,城南舊事,如果是教育類的,比如死亡詩社,放牛班的春天,馮志遠。還有莎士比亞的作品哈姆雷特(電影叫王子復仇記),威尼斯商人等,還有安娜 卡列尼娜等,當然這些名著類的是你不願看文學作品的前提下可以看電影
『玖』 有什麼適合想學中文的外國人看的中國電影呢求建議~~~
要英文字幕的話就只能是大片了。
不建議看古裝的,看現代的比較好,更貼近現在的生活。
《天下無賊》,《非誠勿擾12》,
其實也可以看英語片有中文字幕的啊,
《我們所知道的生活》非常生活也很有趣。
『拾』 適合外國人學習中文的電影
要英文字幕的話就只能是大片了。不建議看古裝的,看現代的比較好,更貼近現在的生活。《天下無賊》,《非誠勿擾12》,其實也可以看英語片有中文字幕的啊,《我們所知道的生活》非常生活也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