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演員大全 > 一個電影男主角本傑明

一個電影男主角本傑明

發布時間:2022-12-15 02:12:57

電影推薦《本傑明巴頓奇事》

​《本傑明巴頓奇事》

友情提示:01是對電影的總結 02是電影的詳細情節 03是電影中特別有意思的地方  

01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生來與別人不同,由老年走向幼年(返老還童)的人--本傑明的一生的故事,只不過他只是身體是返老還童,心理仍然是由幼稚走向成熟。

  這部電影探討了什麼是愛。愛是無條件付出,無論他的外貌有多麼醜陋(奎因小姐與本傑明父親對於本傑明態度的對比);愛是能夠克制,會考慮到後果(本傑明拒絕黛西);愛是即使她對你「惡」言相向、冷漠無情,仍然默默陪伴守護著她,愛不需要特意讓她知道(黛西趕本傑明走,而他仍待在那個城市默默照顧著她);愛是會願意主動離開,因為知道這才能給她更好的生活(本傑明離開黛西和女兒);愛是永遠都不會放棄對方(黛西陷入低谷本傑明沒有放棄她,本傑明變成一個頑皮的孩子,黛西沒有放棄他)。

  探討了成長。(本傑明的轉變,身心的真正成熟)

  探討了現實。(與歐緹先生不再是「朋友」的高個子、所有人都是孤獨的、萬能的錢、我們終將失去所愛之人)

  探討了感激。(被雷劈了七次的老人)

  探討了夢想。(穿過英吉利海峽的女人、想成為藝術家的船長)

  探討了寬恕。(邁克船長在生命最後一刻對父親的寬恕,本傑明對拋棄自己的父親的原諒)

  目前最愛的電影,沒有之一。

02

影片開頭,老年的女主角黛西躺在醫院病床上,她在病床上回憶過去的事,她讓她的女兒卡羅琳為她朗讀本傑明的日記,由此開啟了本傑明的人生。

男主本傑明巴頓在一戰結束的晚上出生,這個晚上洋溢著勝利的氣息,而他的母親卻因為難產而死,他也因為自己醜陋的外表而被父親所拋棄。他父親將他丟棄在一家養老院的門口,這家養老院的負責人奎因小姐收留了他,雖然她的愛人韋瑟斯先生以及給本傑明看病的醫生最初是反對的。

本傑明一出生就融入了這家養老院,因為,他的身體是從老年向幼兒轉變的。

奎因小姐每周都要帶本傑明去教堂,去祈禱自己能生育,祈禱本傑明能站起來,而有一次,本傑明竟真的在教堂里站起來了。本傑明邁入了新的人生。

後來,歐緹先生,韋瑟斯先生的一個熟人的熟人來到了這里,他很快和本傑明成為了朋友。他給本傑明講述他的奇妙的經歷,他帶著本傑明上街,這是本傑明第一次離開養老院。歐緹先生有著非同尋常的經歷,但大多時候他都是獨自一人。

但是他對本傑明說,告訴你一個秘密:

在一次養老院的家人拜訪,本傑明遇見了改變他一生的人——黛西。一天晚上黛西邀請他在外面聊天,但是被她的祖母發現了,她的祖母禁止他們以後再在一起玩。

本傑明很難過,他的母親(他將奎因小姐視為他的母親)說

後來,養老院來了一個太太,她總是把自己打扮得很漂亮,但是她從來不出門,也從來沒有人來看她,她教本傑明彈鋼琴。

有一天,本傑明在海邊看船的時候,遇到了邁克船長,開始他在船上的工作。邁克船長想當藝術家,可父親只是嘲諷他只會拖船,但是他後來也的確成為了「藝術家」,一個紋身藝術家

邁克船長得知他這么「老」還沒有碰過女人,便帶他有了第一次的體驗。

同樣這一天,他的父親找到了他,不過只是以朋友的身份請他喝酒。

本傑明發現他逐漸變得年輕了,他與不知名太太的談話。太太告訴他,「我們終將失去我們所愛之人,不然我們怎麼知道他們在我們生命中有多重要」。

不久後的一天,那個太太去世了,本傑明也離開了養老院,開啟了他新的旅程。

在出海的過程中,他遇到了一個帶給他溫暖的女子伊麗莎白,並愛上了她,但她最終離開了他。他遇到了戰爭,他所在的船被納入海軍使用,而他是這個船上惟一活下來的人。在邁克船長即將離開人世的時候,他似乎將以前父親對他的壓迫、他所遭受的所有不公都看淡了。

在本傑明26歲的時候,他回到了養老院--他的家。他又遇到了黛西。但是他拒絕了她。

他父親來找他,告訴了本傑明他是他的父親並且是他拋棄了他的真相。他知道自己很快要走了,他想讓本傑明繼承他的家業。在他父親去世以後,他也這樣做了。

後來,他來到紐約想給黛西一個驚喜,並告訴她他父親走了的事,但黛西只是陪著她的舞團朋友,他也以為她已經有了男朋友。

一次意外,黛西出了車禍,她的腿撞斷了,導致她再也無法實現她的舞蹈夢想。本傑明來醫院看她,可她只是趕本傑明走,因為她不想讓他看到她現在這樣。

終於有一天,黛西回到了養老院。他們終於在一起了。

後來黛西懷孕了,本傑明卻開始質疑自己能不能勝任父親這個角色,他不想讓黛西以後照顧兩個孩子——他們的孩子以及他自己,最終,他選擇了離開黛西和他們的孩子。

他離開他們之後,他還是會每年給她的女兒寫卡片。

後來,本傑明回來見過黛西一次。

而之後他們再相遇,本傑明已經變成了一個小孩,不知道自己是誰,自己在哪裡。

最後,本傑明在她的懷中安然離開人世。

而現實中的黛西,在說了「晚安,本傑明」之後也離開了。在窗外,有一隻候鳥。而醫院響起的了警報聲,「暴風雨要來了」,那個被雷劈過七次的人說過。

影片最後介紹了本傑明遇到的各種人。

03

  影片當中,有幾個很有意思的情節。

  第一個,本傑明第一個愛上的伊麗莎白,在她跟本傑明聊天時她說了自己沒能跨越英吉利海峽的遺憾。而後來,本傑明無意中在電視上看到了年老的她成功跨越了這個海峽。「一切皆有可能」,伊麗莎白說。

  第二個,那個被雷劈七次還沒死的老人。

  影片中雖然只說明了五次,加上影片最後出現的「有些人 會被閃電擊中」那個畫面時他在欄桿邊又被雷劈了一次,總共也只有六次,那麼最後一次在哪呢?

  記得他最後一次說的暴風雨要來了嗎,而影片最後醫院中的黛西所在的城市也的確來了暴風雨。如果說老人是在這次暴風雨中被劈是不可能的,他比黛西和本傑明年紀大那麼多,應該早離開人世了。最後一次劈有兩種說法,一種是他在某一天的暴風雨中被雷劈,一種是他的第七次被雷劈是他將自己最終的死亡算了進去,我更偏向於第二種說法。

  我覺得這個老人想說的就是,對於他而言,活著,就已經是極其幸運的了。

  第三個,那個倒著走的鍾。

  最開始,我並沒有理解影片中讓黛西敘述那個盲人鍾表工程師的事跡的用意。這個鍾表師製作倒著走的鍾是希望自己在戰爭中死去的兒子能夠回來。那麼,這個情節的設定是為了反戰?雖然電影中很多次出現了戰爭,但我並不認為這是最主要的用意。但是,倒著走,難道不是跟本傑明的人生相契合嗎?鍾倒著走,就跟本傑明是從老變為小一樣,因此這個貫穿電影始終的鍾實際是為了與本傑明這個人相融合。

  最後一個,那個出現過很多次的蜂鳥。一次是在海上時本傑明說從來沒看到過他,一次是邁克船長在船上談論蜂鳥,他說「蜂鳥絕不是一般的鳥,它的心跳達到每分鍾1200下,每秒翅膀扇動80下。如果讓它不再扇動翅膀,不到10秒它就會死掉。這可不是一個尋常的鳥,簡直就是個奇跡。」「知道數字8有什麼含義嗎(蜂鳥翅膀扇動的軌跡就是8)?無窮!」

  最後一次的蜂鳥出現在了黛西病房的窗外,蜂鳥極力拍打著窗戶。其實,正如船長所說,蜂鳥代表著無窮、永恆,還記得之前黛西和本傑明一直在討論什麼是永恆的嗎,蜂鳥在影片最後仍然出現,我覺得它代表的就是黛西和本傑明間的愛是永恆的。

「晚安,本傑明。」

「晚安,黛西。」

                     ——《本傑明巴頓奇事》

㈡ 電影《愛國者》中的爵爺是誰 本傑明·馬丁的原型是誰

本傑明·馬丁的原型是弗朗西斯·馬里恩,爵爺是查爾斯·康沃利斯。

本傑明·馬丁出生在南卡羅萊納州,並在那長大成人,他是法國人的後代,他以此為自豪。馬丁曾經勇敢地參加過法國人與印第安人的激烈戰斗,殘酷的戰爭奪去了他的妻子,從此他決定遠離戰爭和暴力,要和第二個妻子夏洛特及八個可愛的孩子守著農場過寧靜而平和的生活。

可是當英軍鐵蹄踏上他的故鄉南卡羅萊納的時候,他的一個兒子慘死在戰爭中,馬丁不得不拿起武器與他的大兒子加布里埃爾一起,組織起當地的愛國者與凶惡殘暴、氣勢囂張的英軍展開殊死斗爭。

(2)一個電影男主角本傑明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故事發生在18世紀70年代的美國獨立戰爭前夕,當1763年漫長的英國對法國和印第安人的殖民擴張戰爭終於結束,曾經是戰斗中的英雄本傑明·馬丁也回到了他的南卡羅萊納州的農場,戰爭的殘暴使他厭惡,他希望從此和妻子孩子過上平靜安靜的生活。

然而,在戰爭之後,英國統治者並沒有報答曾經為他們而戰的殖民地的僑民們,相反為了進一步鞏固對殖民地的絕對統治,開始採用高壓手段剝奪當地人民的自由權力,徵收眾多不合理的高額稅賦,殖民地的移民們開始了反抗。


㈢ 2008年上映的美國影片《返老還童》為什麼會被很多人推薦

畫面很美,妝發也都很酷,劇情沒有太大波瀾,卻又耐人尋味。奇幻的一生,溫情的故事。男主本傑明逆行於時間的洪流之中,他以老人模樣出生,以孩童模樣離去;故事裡有孤獨,有夢想,有成長,有死亡,有親情也有愛情。

1)我們先來看看本影片的主要內容介紹:男主角是個一出生就十分蒼老的奇怪的人,因為他的異於常人之處,一出生就被父親遺棄在了養老院。但是他每一年都變得越來越年輕。他和女主角是「青梅竹馬」。即使男主角很奇怪不同於常人的生長情況,但是女主角依舊愛上了他。但是可以預見的是,這樣的愛情必然會遭到層層障礙。

㈣ 《本傑明·巴頓》這部電影的主人公是確有其人嗎

怎麼可能,只是小說改編的
本片改編自斯科特·菲茨傑拉德的同名小說,故事的主人公是個叫做本傑明·巴頓的怪人。他違反了大自然的規律,竟以老人形象降生人世,之後越活越年輕,倒著成長。1919年本傑明·巴頓(布拉德·皮特飾)降生在巴爾的摩,一出生他就已經是一個70多歲的「老」嬰兒,他的父親胡亂的將他遺棄在街邊。幸運的是,一位好心的黑人婦女收養了他,將她那經由歲月沉澱下來的智慧統統教授於他。1930年,本傑明11歲(他現在看起來有60多歲),他遇到了6歲的黛西(凱特·布蘭切特飾),他們相愛了。<BR>後來二戰爆發,本傑明坐船從美國來到英國,途中他遇見了各式各樣的人物,見識到了真正的悲劇,也體驗到人性最偉大的光輝。戰爭結束後,他和黛西重逢在紐約,此時黛西已經是一位成功的舞者了。1950年,他們終於看起來差不多大了,本傑明和黛西一起,度過了他們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然而,當本傑明越來越年輕時,他意識到,他不能再和黛西生活在一起了,黛西需要更正常的人生……

㈤ 本傑明是真實嗎

本傑明·巴頓並沒有真實的人物,這個人物出自電影《返老還童》(又名《本傑明·巴頓奇事》),電影是改編自斯科特·菲茨傑拉德寫於1922年的同名短篇小說,不論是電影還是小說都是編劇或作者虛構的人物。
《返老還童》是《搏擊俱樂部》導演大衛·芬奇執導的一部劇情電影,由布拉德·皮特、凱特·布蘭切特、塔拉吉·P·漢森和蒂爾達·斯文頓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8年12月10日在澳大利亞悉尼率先放映。
電影講述了本傑明·巴頓這個怪人,他違反了大自然的規律,竟以老人形象降生人世,之後越活越年輕倒著成長的奇怪生命軌跡。影片獲得了第81屆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最佳化妝、最佳藝術指導三項大獎,而主演布拉德·皮特和塔拉吉·P·漢森也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和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 。

㈥ 傑克本傑明是一部電影男主人公的名字,講述的是人生倒著生長的事

本傑明巴頓奇事
又名
返老還童
男的從老變小,女主從小變老,最後男主變成嬰兒了。

㈦ 好像是美國或者英國的一個電影 講述一個叫本傑明的人一生下來就是老頭 然後逆生長之類的 名字叫什麼

布拉德皮特,《本傑明巴頓奇事》又叫《返老還童》

㈧ 給我詳細說說這部電影《本傑明 巴頓奇事》

——《本傑明巴頓奇事》
1919年,一戰結束,在戰爭中痛失愛子的盲人鍾表匠為中央車站製作了一塊指針反轉的大鍾。他希望能讓時光倒流,讓所有在戰爭中失去生命的親人能回到家人身邊。此時,做紐扣的巴頓家的妻子難產生下了一個雞皮鶴發、衰老到就要死去的怪嬰。母親在臨死前托父親好好待他,但悲痛的父親還是將他遺棄扔到老人院,被在老人院上班的黑人婦女桑尼好心收養。

1925年,這個未老先衰的孩子六歲,跟80歲的老人一樣虛弱,渾身老年病,戴著老花眼鏡,坐在輪椅上滿懷羨慕的看著院子外面的孩子們玩耍。桑尼給他取名本傑明,和老人院那些等待死去的老人一起,沒人會懷疑他不是他們中的一員。
1930年,本傑明十一歲,樣子像個70歲的老人,依靠拐杖行走。遇到了六歲的小女孩黛西,她有一雙清澈透明的藍色眸子。在她的眼裡,本傑明與她以前遇到的其他人都不同,爺爺般的外表下藏著顆孩子的心,他們成了好朋友,一起鑽到床底下交換秘密,或者聽黛西奶奶給他們講老袋鼠的故事,直到他們分開。

1935年,本傑明十六歲,只是他那醒目的禿頭和一臉的褶子再加上那副塑料材質的老花眼鏡怎麼也無法將他和年輕人的樣子聯系起來。他結識了很多特別的朋友,永遠說不完的奇遇冒險經歷的黑人朋友,教他彈鋼琴的新來的老奶奶,或是在碼頭認識的以紋身藝術家自居的拖船船長邁克。甚至是自己的生父,那個請他喝酒的好心陌生人。在老人院里,死亡是這里的常客,人們來到這里,又安靜離去,你可以感覺到有人離開了,那是房子里總是寂靜無聲,這是個值得在此成長的美好的地方。在這個地方,人們拋開了所有生命中的矛盾,而去討論當天的天氣,洗澡水的溫度,一天行將結束的陽光。對於一個去世了的人的房間,另外一個人便會很快重新的填補上來。本傑明常常這樣覺得,每個人在某種程度上都對自己有不同的認識,但是我們最後都會去住同一個地方,只是走的路的不同罷了。

1932年,十七歲的本傑明告別父母,也作別了黛西,他要做一個水手,隨船長邁克去世界各地漂泊。臨走時,他忘不掉黛西眼淚汪汪對他告別的場景,本傑明,記得給我寫信,無論你在哪裡……

1941年,常年的海上生活和風浪讓本傑明變得結實而健壯,他已經是一個年輕而強壯的男人了,除了那頭銀發與一些皺紋的臉。他沒有忘記黛西,也沒忘記與她的約定。墨爾本,倫敦,阿拉斯加,蘇聯……每到一個地方都都會寄給遠在一方的黛西明信片或者書信,告訴他一路的見聞,或者這里的冬天有多麼漫長和寒冷,或者對她說他喜歡上了一個大他十幾歲的女人,他們每天午夜的時候都會在旅館的廚房裡相會,品茶,講述各自的故事,或者是看老鼠在遠處跑跑停停,聽暖氣爐發出絲絲的響聲,這樣安靜的場景,讓人感到溫暖,你知道你所愛的人此刻在熟睡之中,而沒有什麼可以傷害到他們。

1942年,二戰的硝煙終於蔓延到了這里,勇敢的船長帶領著他們加入了戰場,為後方運送物資,知道偶遇敵艦,英勇的攻擊也逃脫不了死亡的宿命,但本傑明躲過一劫,他來不及悲傷,在他的生命里,他以看過了太多的生死。

1945年,本傑明二十六歲,戰爭結束,他回到了家鄉,養父已經去世,母親也漸漸老去。他還遇到了回家的黛西,如今的她已經是一個優秀的舞蹈演員,演出在世界各地。優雅、高貴、美麗,但也頹靡。小時候的時光已然不在,眼前這個像50多歲老年人的玩伴一直都是她心中的溫暖。只是在她那浮華奢靡的圈子裡,有太多的無奈和誘惑,她不能為他停留,她要追尋她的夢。他們整夜都在廣場散步,講述分別這十多年來的彼此。在無人的廣場的花壇上,黛西脫掉了靴子,翩翩起舞,是他這一輩子見過的最美的風景。黛西俯下身,眼神迷離,明天我又要離開,今晚我是你的。本傑明搖搖頭,雖然我很想要你,但不是現在,不是今晚。黛西咯咯地笑了,我與比你老得多的人都上過床,笑聲中充滿了苦澀。她又何嘗不知道本傑明的心意呢?

1947年,他去巴黎看她的演出,在舞台上的她更為美麗。演出結束後,在酒館里看黛西與身邊的男人共舞接吻,他是我一起跳舞的朋友。本傑明轉身離開。

如果不是那場本不應該發生但卻發生了的車禍,黛西仍然活躍在舞台上。巴黎某醫院,黛西的腳五處骨折,永遠不可能再在舞台上飛舞,臉上的擦傷讓她備顯憔悴,上帝為什麼要這樣去作弄一個驕傲和美麗的女人呢?黛西看著眼前這個愈發年輕帥氣的男人,不由得痛苦的閉緊了眼睛。你走吧,我只想遠離我的生活。等黛西轉過身來,椅子上已沒有他的身影。她哭了,我只是不願意讓你看到我現在的這個樣子。但本傑明也不是真的離開,他在巴黎逗留了很久,暗暗地關注著黛西的情況,直到她好了才獨自回家。

1959年,本傑明41歲,黛西終於回來了。兩人深情相擁,她不能跳舞,也看多了這表面繁華下面的腐朽,她也不想再去漂泊。本傑明的生父在臨死前和他相認,送走了老人,他和黛西度過了他們這一生之中最美的時光。開著遊艇在大海上浪漫,看漫天的紅霞染紅海面。或是相互依偎在沙灘上,細細地看對方的模樣。他們甚至買了一棟屬於他們兩人的房子,在屋子裡放在地上的那張床墊上,兩人糾纏纏綿,像是要把以前那些錯過的日子都要找回來。

幾年後,養母奎妮去世,生母只是牆上那張舊照片,而奎妮給了本傑明第二次的生命。她是一個平凡而偉大的人,看著葬禮上有那麼多素不相識的人為她的離去傷心哭泣,他知道她並未真的離開。當你不是在變老,而是越來越年輕,就必定要經歷所有你愛的都比你先死去。我們註定要失去我們所愛的人,不然又如何知道他們對我們來說是如此的重要呢?這也許就是失去的意義吧?本傑明告訴自己。

1967年,黛西43歲,而本傑明的樣子比她還要年輕。你居然沒有皺紋,我已不再美麗。黛西的手指劃過他的皮膚,滿臉的羨慕。當我的皮膚變得又老又鬆弛時,你還會愛我嗎?本傑明愛憐地看著她,反問到,當我滿臉粉刺時,你還愛我嗎?當我尿床時,害怕樓上有什麼東西時你還會愛我嗎?時間與他們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時間的河流在他的身上逆流。太年輕的時候他們不能在一起,太老的時候他們也不能在一起。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在他們適合在一起的時候,他們幸福地享受著生活和彼此的愛。

第二年,本傑明和黛西有了他們唯一的一個孩子,卡洛琳。她很漂亮,跟她的媽媽一樣迷人。看著在襁褓中熟睡的卡洛琳,本傑明作出了離開他們的決定。他變賣了父親留給他的遺產,作為今後她們母女倆的生活費。騎著摩托車,後備箱著帶著簡單的行李。黛西只能默默地看著在黎明前離去的他的身影,他說的對,我不能留下,不能讓你同時撫養兩個孩子。這是他們的宿命。

1970年,你已經兩歲了,我真希望能親吻你跟你道聲晚安。

1973年,我希望我能在你第一天上學時送你去學校。

1974年,我希望我能在那兒教你彈鋼琴。

1981年,你13歲,我希望我能告訴你不要去追某些男孩子。

我希望能在你傷心時給你一個肩膀。

我希望能成為你的父親,我所做過的任何事情都沒法替代它。
一件事無論太晚... 或者對於我來說太早,都不會阻攔你成為你想成為的那個人,這個過程沒有時間的期限,只要你想,隨時都可以開始,要改變或者保留原狀都無所謂,做事本不應有所束縛。我們可以辦好這件事卻也可以把它搞砸,但希望最終你能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我希望你有時能駐足於這個令你感到驚嘆的世界,體會你從未有過的感覺。

我希望你能見到其他與你觀點不同的人們。

我希望你能有一個值得自豪的一生。

如果和你想像的生活不一樣,我希望你能有勇氣重新啟程。

……

本傑明深深地愛著黛西和他們的女兒,他在世界各個地方駐足流浪,嘗試著不同的工作和生活。在擁擠的火車里,在空曠的原野上,在清晨恆河的波浪里……他把對她的愛意都寫成上面那樣的明信片里,來化解他內心的憂傷和孤獨。

1987年,他回到了黛西的舞蹈教室,愛人慢慢衰老,女兒慢慢長大,還有陪在她身邊的那個憨厚老實的丈夫。而本傑明現在只是一個20多歲的小夥子的樣子,黛西凝視著他那英俊而熟悉的臉龐,淚水悄然滑落。

1993年,丈夫去世,69歲的黛西在pol.ice局裡再次見到了本傑明,那個臉上長著粉刺的小男孩坐在鋼琴旁,目光茫然地重復按著幾個音符。pol.ice說,他已經與痴呆的症狀,記不得以前所有的事情,也害怕與人接觸,只是在他唯一的背包里發現了有你的名字。

你認識我嗎?我是黛西。

你好,我是本傑明,我記不得為什麼我會在這里,但我感覺我好像有過漫長的一生。他低聲地說,黛西聞言後忍不住扭過頭,任眼淚肆意奔流。這一年,黛西將本傑明帶回了家,像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著他。

2003年,本傑明85歲,躺在80歲的黛西的溫暖的懷中,他用嬰兒的目光注視著黛西那蒼老的容顏,黛西覺得在這一刻本傑明是認出了她,也記住了這張曾經嬌艷的容顏,然後閉上了眼睛,好像嬰兒進入了熟睡,不,在本傑明死去的時候,他的樣子就是一個嬰兒。

㈨ 《本傑明·巴頓奇事》:心存希望,活出精彩

文/風箏上的秋兒

影片《本傑明·巴頓奇事》又名《返老還童》,講述的是主角本傑明·巴頓返老還童但非長生不老的一生。他的出生,害得母親難產而死,加上其長相奇特,長得一張古昔老人的臉,父親的遺棄也是能有些許理解,幸運的是黑人夫婦不僅收養了他,而且黑人養母視其如己出。返老還童的一生,意味著孩童時代無法四處奔跑,老年時代無法盡享天倫。本傑明這逆生長的一生,我不羨慕,反而還很慶幸自己和大多數人有著一樣的活法,逆生長的一生,意味著孩童時代無法四處奔跑,還要直面孤獨,接受學會接受死亡,老年時代無法盡享天倫。

說到這部影片的故事情節,一位影評網友總結得特別到位:先由「奇事」開局,再有「孤獨」成長,經歷得失蛻變,終得「輪回」體悟。

相信大多數人和曾經的我有著一個相似的想法----對「返老還童」的人生很是好奇和嚮往。但看完本傑明返老還童的一生,這樣的想法不敢再有,現在的我,明白人最幸福的活法應該是:在人生特定的階段做特定的事。具體來說,首先是天真愉快的孩童生活,其次是敢愛敢恨的年輕人生活,然後是悠然自在的中年人生活,最後是安之若素的老年人生活。

「可怕的不是孤獨,而是懼怕孤獨。」 影片里出現的這句話很是觸動我,同時我也十分贊同這一觀點,孤獨不可怕,甚至我還會覺得孤獨有些時候會有助於個人成長。社會的日新月異,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越加浮躁,「孤獨」的時光或許能讓我們的心得以沉靜下來,同時也助於我們思考和分析問題。願自己成為一個能享受孤獨,而不是懼怕孤獨的人。

這部影片構思創意都極其新穎,情節細節處理得拿捏得當,導演大衛·芬奇不愧被譽為「電影屆的達芬奇」。網路知道告訴我,大衛·芬奇是一位不落俗套與常規電影語言分道揚鑣的導演,他的很多作品都好評連連,《搏擊俱樂部》看過了,而下面這些正打算納入影單:《危險之旅》、《七宗罪》、《心理游戲》、《心理神探》、《龍紋身的女孩》、《小時的愛人》......

最後分享影片中本傑明每年寄給女兒的明信片,信中對女兒的希冀:

只要是有意義的事,再晚去做都是有意義的。

做你想做的人, 這件事 ,沒有時間限制。

你能活出最精彩的自己,也可以搞得一團亂,

我希望,你能活出最精彩的自己;

我希望,你能見識到令你驚奇的事物;

我希望,你能遇到一些想法不同的人;

我希望,你為你自己的人生感到驕傲。

如果你發現自己還沒有做到,我希望,你有勇氣重頭再來。

豆瓣評分8.9《返老還童》:即便生命逆成長,也永不辜負

文/鍾晴予

圖/網路

《返老還童》是一部劇情怪誕的影片,延續怪導大衛·芬奇的一貫風格。該片改編自美國大文豪菲茨傑拉德的同名小說,豆瓣評分8.9分。

影片講述了男主角本傑明·巴頓一出生便擁有80歲老人的形象,母親因他難產而死,父親視他為怪物,將他遺棄在養老院門口。他被善良的黑人女護工奎妮收養,在養老院長大,17歲時決定出海,經歷了一系列的人生旅程。隨著歲月的推移他逐漸變年輕,最終回到嬰兒形態,在蒼老的戀人黛西懷中安靜離世的奇異故事。

本傑明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本身就是一個奇跡。

逆成長的命運沒有影響他的心智,他帶著一顆善良、溫暖的心靈去對待這個世界。

《返老還童》以本傑明的感情為敘事線索。

開頭由黛西讓她的女兒讀本傑明的日記。引出本傑明一生的故事。

黛西小時候去老人院探望祖母,遇到了和自己年齡相仿的本傑明。她湛藍色的眼睛深深的烙印在了本傑明的心中。後來,本傑明17歲作為水手出海,途中遇到了英國貴婦伊麗莎白,她是一個有品位有見識的英國女人,有過很多有趣的經歷。靈魂的共鳴讓他們經常從深夜聊到凌晨,但現實告訴她,這註定是一段沒有結果的感情。於是伊麗莎白離開了。

當本傑明26歲時,回到家鄉去找黛西,但黛西此時已經有了自己的生活。歷經黛西出車禍之後,兩人才真正走在了一起。之後他們有了一個女兒,為了不拖累黛西,本傑明變賣家產留給她們,自己選擇離開。

十幾年後,本傑明回來時,黛西已經有了丈夫,短暫重逢之後,本傑明再一次選擇離開。直到黛西丈夫去世,收養所的人聯繫到黛西,她得知本傑明已經恢復到孩童模樣,還患有嚴重的老年痴呆。黛西決定留在那裡照顧本傑明,直到本傑明在黛西的懷中去世。

《返老還童》突破了傳統的敘事方式,將自我追憶和自我描述有機的聯系在一起。引發黛西的慢慢回憶,充分表現出黛西和本傑明的動人愛情,同時也展現出黛西在生命結束之際對愛情的無限渴望。

本傑明一生中遇到過很多人:風趣幽默的矮人、有著藝術家夢想的船長、會談鋼琴的老太太,還有決定與他相認的父親。 這些人都帶給他很大的影響,但我想談談這三個女人對本傑明的影響,以及他們的相處模式對當代親情觀、愛情觀的啟發。

親生父親一看到本傑明就選擇把他丟掉,完全忘記了妻子的囑托「給他一個容身之所。」也許是命運眷顧,奎妮無法生育,所以覺得本傑明是上帝帶給她的孩子。

她形容本傑明「丑的像個舊便壺,但也是上帝的孩子。」

是奎妮,給了本傑明第二次生命。她給了本傑明一個名字,她照顧本傑明的生活起居,撫養本傑明長大,給了本傑明一個與他的外貌不違和的生長環境。

奎妮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 「你永遠無法知曉未來。」

她在本傑明幼年時期一直鼓勵他,對他說 「你和別的孩子不一樣。」

我想,正是這樣一位特別的母親,才給了本傑明一個溫馨的成長環境,從小就給他塑造了一個善良寬厚的品格。

與中國的許多父母不同,奎妮會放手,當本傑明17歲決定出海時,奎妮沒有阻攔,而是讓他去經歷生活。

許多父母哭訴自己和孩子沒有共同話題,孩子一上大學就開始疏遠自己,不給自己打電話.....這些問題的背後,是不是反映出了父母和孩子相處之間的問題呢?是不是因為父母把孩子捆綁的太緊了,給他規劃了大半個人生,所以孩子想要逃離父母呢?

樊登脫口秀中,很多家長問到類似的問題時,樊登老師給出的方法和奎妮一樣。去放手,沒有家長干預的人生不見得會差。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掌控自己的人生。

幾年後,本傑明回來時,奎妮問「有什麼寶貴的經歷嗎?見識痛苦了?也有快樂吧。」

養育孩子,不是單純的把他養大,在他成長的過程中,要鼓勵他、對他有耐心、給予他足夠的愛。當他長大後,要懂得放手。讓孩子見識痛苦,見識快樂。

這個善良又充滿智慧的女人啊,在本傑明的成長中不僅成功扮演了母親的角色,還是一位成功的啟蒙老師。

本傑明在日記里說「我永遠忘不了他湛藍色的眼睛。」初次相遇,他們都還是十多歲孩子,心靈大小並無差別,但本傑明的外表阻礙了他們的友誼。

黛西的祖母不讓黛西和本傑明一起玩,還對他說「你應該感到羞恥。」

遇到了對的人,卻不是在對的時間點,註定了這段愛情不會一帆風順。

少年時的他們天各一方,本傑明出海,黛西跳舞。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唯一的聯系就是本傑明寄來的一張張來自各個地方的明信片。

再次相遇,黛西已出落的亭亭玉立,一顰一笑都很迷人,成為了本傑明心中「最美的女人。」她在月光下起舞,搖曳生姿。

但依然不是對的時間,兩個人再次錯過彼此。

黛西出車禍算是兩人關系的一次轉折,當她修養好後,回到了新奧爾良。此時,兩個人的年齡終於相仿,47歲的本傑明和43歲的黛西。

「我們會在起居室里野餐。我們想吃就吃,想睡才睡。我們發誓,絕不落入規律和俗套,絕不按時上床或起床。」

本傑明描述的這段日子,是他和黛西在一起最快樂的日子。黛西從來沒有介意過他的特別,給了他最真摯的愛情。

即使本傑明在晚年時得了老年痴呆,恢復到孩童的外貌,完全不認識黛西了,她也堅持照顧他,陪他走完了生命的最後一程。

黛西是一個好女人,她不在意世俗的約束,完全尊重自己內心的感情,從來沒有因為本傑明的外貌離開他。不由得讓我想到前兩天熱播的都市劇《下一站是幸福》,劇里的賀繁星正是因為太在意別人的眼光,與自己喜歡的人兜兜轉轉,最後才走到一起,很不容易。在愛情中,能跟著內心的感情走,是很里了不起的一件事。

她是一個勇敢的女人,在本傑明離開後承擔起撫養孩子的責任,給了孩子一個完整的家。

她也是一個善良的女人,見證了本傑明從老人變為嬰兒的過程,也給了本傑明最開始的溫暖和最後的陪伴。

大部分人在遇到自己的摯愛之前,都會有過一次初戀,初戀教會我們愛,教會我們成長。

伊麗莎白扮演的就是這樣一個角色。

她是一個見多識廣的女人。她教本傑明如何吃魚子醬才會更美味。他們兩個在旅館的大堂里徹夜聊天,似乎要把這輩子的話都說完。

本傑明真心喜歡伊麗莎白 兩人度過了愉快的時光。

但這段感情註定不會有好的結果。偷來的感情終究不會屬於自己。

在伊麗莎白不告而別後,本傑明坦然接受,沒有怨恨 。後來在電視上看到她實現了自己多年的夢想,又為她的成功而喜悅。

比起戀人,伊麗莎白更像是本傑明一位久別重逢的朋友。見面時很開心,離別之後也不悲痛。

處理感情最好的方式應該就是他們這樣,離開時說一句「很高應遇見你。」沒有死纏爛打,也沒有悲痛欲絕,鬧著要輕生。戀愛時好好享受,分別後各自祝福。

現代人的感情處理方式多半鬧得雞飛狗跳,最後兩人搞得兩敗俱傷。如果能像他們這樣,會少很多煩惱吧。

本傑明的一生看似木訥無趣,但他善良、忠誠、大方、寬厚

他是一個好兒子

原諒了生父並對養母說「你才是我媽媽」

他是一個好朋友

在朋友過世後守諾將他的積蓄寄給他的妻女

他是一個好丈夫

為黛西選擇了幸福生活的道路留下了足夠的財產隻身離去

他是一個好父親

愛自己的女兒想自己的女兒希望能為她排憂解難

彈鋼琴的老太太說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話 「我們註定是要失去所愛之人的,不然如何知道他們對我們的重要性。」

人的一生都是有得有失的。影片中也描繪了很多次得與失的景象。

盲鍾表匠失去了兒子卻製作了一座神奇的大鍾;本傑明的親生父親得到了兒子卻失去了妻子;黛西失去了芭蕾舞卻得到了摯愛和孩子;本傑明得到了年少青春卻失去了愛人。

這就是人生,你不能全選全得,你有所取有所不取,有所不取就該坦然面對有所失,有所失就有所得。

許多人羨慕年少成名的人,羨慕他們這么年輕就有這么大的成就。可是,他們也因此失去了童年的快樂,同齡人在游戲玩耍時,他們不得不趕航班去工作。

小小年紀承擔了這個年齡本不該承擔的東西,得到了年少成名,卻也失去了本該童真無邪的快樂。

得與失,從來都是對等的。

人類本是社群動物,不喜歡孤獨,任何時候想要陪伴是我們的本能。

但人又避免不了孤獨,因為你總有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

「有些人,註定可以於河邊閑坐。有些人被閃電擊中過七次。有些人對音樂有著非凡的天賦。有些人是藝術家。有些人是游泳健將。有些人懂得製作紐扣。有些人懂莎士比亞。有些人天生是母親。還有些人,註定是舞者。」

電影最後這段獨白很有意味,在說人與人之間的不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天賦,有不同的命運,適合不同的人生道路。

無論什麼膚色,什麼體型,人都是孤獨的,但可怕的不是孤獨,而是懼怕孤獨。

你會在很多種情形下感到孤獨:下班回家的小路上;周六醒來看到陽光早晨;想去某個地方時發現身邊沒有人可以陪自己.......

感到孤獨是正常的心理,古往今來,許多人正是因為接納了孤獨,才給世人留下了不朽的作品。

馬克思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圖書館,完成了《資本論》;托爾斯泰一直居住在小屋中,老年後甚至出去流浪,寫出了《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長篇小說;李時珍經常露宿野外,尋找治病救人的良葯,用27年時間寫出了葯學巨著《本草綱目》。

我們也需要學會接納自己的孤獨,甚至享受其中,並在那裡與真正的自己相遇及融合。

一件事無論太晚或者對於我來說太早,都不會阻攔你成為你想成為的那個人,這個過程不要有時間限制,想做就做。可以有變化,也可以一成不變,沒有約定俗成。可以做的很出色也可能會很糟。希望你做的是最出色的,希望你能看見讓你大吃一驚的東西,希望你會有前所未有的感受,希望你能結交有著不同觀點的他人,希望你的生活令你驕傲,如果你發現事實並非如此,希望你有勇氣「一切重頭再來」

很喜歡這段話,它告訴了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應該如何去做。

就像決定離開黛西母女的本傑明,他出發去印度,做想做的事情,結交不同的人,體驗從未體驗過的事物。更重要的是,他沒有放棄生活,有重頭再來的勇氣。

三毛曾說過「人類經常少年老成,青年迷茫,中年喜歡將他人的成績與自己相比較,因此覺得受挫,好不輕易活到老年還是一個沒有成長的笨孩子。我們一直粗糙的活著,而人的一生,便也這樣過往了。」

很多人以為成年了就是成長了,其實不是,成長是一輩子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斷學習,不斷積累經驗,這些經驗,就是我們老去時最寶貴的財富。

本傑明逆成長的人生富有奇幻色彩,每個人都能從他的成長經歷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經歷過孤單、灰暗、悲傷,感受過親情、愛情、友情。即使歷經滄桑最後仍能像孩子一樣善良,即便無法相守到老,也不辜負此時此刻的相知相遇。

不辜負時光,不辜負生命。

閱讀全文

與一個電影男主角本傑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8賀歲電影華策影視 瀏覽:60
恐怖電影泰國高分 瀏覽:150
日本講社長新人前台接待員的電影 瀏覽:847
免費的兒童電影大全免費下載 瀏覽:942
美國電影創世紀 瀏覽:766
拍優酷電影如何賺錢 瀏覽:637
近兩年的國外電影什麼新娘 瀏覽:165
電影神話成龍舞劍 瀏覽:610
少兒法律微電影推薦 瀏覽:590
2018年院上電影 瀏覽:627
如何把電影上傳抖音 瀏覽:444
中國醫生電影是什麼意思啊 瀏覽:743
周星馳二十四小時電影輪播 瀏覽:758
美國電影大全1932 瀏覽:699
泰國電影晚鋃2罪孽 瀏覽:64
電影院按摩椅品牌 瀏覽:918
電影院放映機都有哪些 瀏覽:814
2828電影電影網 瀏覽:54
電影網站的視頻不能下載到電腦 瀏覽:186
戰爭電影大全全集 瀏覽: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