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關寺廟的國產恐怖電影
片 名:古剎鍾聲
導 演:朱文順 朱文悅
編 劇:劉寶德
主 演:龐學勤 田烈 李希達 陳克然 浦克 上 映:1958年
抗日戰爭期間的一個深夜,突然一聲巨響,槍聲大作,震破了沉靜的山谷,熊熊的火光沖天,八路軍的一座兵工廠被敵特炸毀了。
我軍保衛部周部長立即發出追蹤偵察的緊急通知。黎明的時候,偵察科王科長在森林中一座古廟的東北角,發現了一具屍體。在死者身旁又發現有兩把刀,其中有一把是獵戶張中發送給年輕獵人牛生海的,但是牛生海不知去向了。
根據這一切情況,周部長決定派王科長以養病為由,帶著警衛員虎子深入古廟偵察。古廟中只有一個老和尚和一個啞巴小和尚。有一天夜裡,山林中突然響起一陣槍聲,接著老和尚虛張聲勢地跑來勸王科長離開古廟。
過了兩天,王科長又發現廟里送來很多糧食。王科長斷定廟中不是兩個人,而是更多,但是這些人究竟在哪兒?這是偵察的關鍵。
夜裡,小和尚突然在王科長的窗戶縫上塞了一張紙條。王科長打開一看,寫著「小心」兩個字b王科長知道小和尚了解廟中的一切秘密,就借小和尚出去打柴的機會,派警衛員虎子向小和尚了解情況。
小和尚本來不是啞巴。五年前,他正和廟里的和尚在大殿里念經,突然闖進來一群匪徒,為首的高旅長就是現在的老和尚。他們把廟里的和尚全殺了,只留下小和尚一個人;但是他給小和尚一杯葯酒喝,從此小和尚就變成了啞巴。
夜裡,小和尚偷偷地領著王科長進了大殿,恰好老和尚也來了。王科長聞聲躍身躲在佛像後邊,只見老和尚吹滅了燈,走到佛像下邊一按暗鈕,便鑽進地下室里去了。王科長看得很清楚,原來大殿下的地下室里潛伏著一個危險的特務集團。
老和尚曾經受過日本高級特務訓練,潛伏在廟里,假扮和尚,一直進行著特務活動。他們不僅炸毀了八路軍的兵工廠,而且在日本特務機關的直接指使下,還企圖破壞八路軍的被服倉庫j但是沒有成功。現在他們又准備在秋收之前,燒掉根據地的麥子。
一切都偵察清楚了,王科長借檢查身體為名,准備回部隊報告。老和尚雖然知道王科長是來偵察廟中的秘密,但是惟恐暴露潛伏幾年的地下工程,一直沒有敢在廟中殺死王科長。現在王科長要回去,老和尚認為時機已到,決定派人在途中打死王科長。當跟蹤的匪徒正向王科長瞄準的時候,匪特突然被暗地保護王科長的牛生海一槍打死。
王科長向周部長報告了廟中的秘密。這時,敵人把小和尚和警衛員虎子吊起來,正在拷打。王科長率領隊伍包圍了古廟和所有洞口,救出了小和尚和虎子,把暗藏在古廟中的特務一網打盡。
B. 求一部老電影
片 名:古剎鍾聲
導 演:朱文順 朱文悅
編 劇:劉寶德
主 演:龐學勤 田烈 李希達 陳克然 浦克 上 映:1958年
抗日戰爭期間的一個深夜,突然一聲巨響,槍聲大作,震破了沉靜的山谷,熊熊的火光沖天,八路軍的一座兵工廠被敵特炸毀了。
我軍保衛部周部長立即發出追蹤偵察的緊急通知。黎明的時候,偵察科王科長在森林中一座古廟的東北角,發現了一具屍體。在死者身旁又發現有兩把刀,其中有一把是獵戶張中發送給年輕獵人牛生海的,但是牛生海不知去向了。
根據這一切情況,周部長決定派王科長以養病為由,帶著警衛員虎子深入古廟偵察。古廟中只有一個老和尚和一個啞巴小和尚。有一天夜裡,山林中突然響起一陣槍聲,接著老和尚虛張聲勢地跑來勸王科長離開古廟。
過了兩天,王科長又發現廟里送來很多糧食。王科長斷定廟中不是兩個人,而是更多,但是這些人究竟在哪兒?這是偵察的關鍵。
夜裡,小和尚突然在王科長的窗戶縫上塞了一張紙條。王科長打開一看,寫著「小心」兩個字b王科長知道小和尚了解廟中的一切秘密,就借小和尚出去打柴的機會,派警衛員虎子向小和尚了解情況。
小和尚本來不是啞巴。五年前,他正和廟里的和尚在大殿里念經,突然闖進來一群匪徒,為首的高旅長就是現在的老和尚。他們把廟里的和尚全殺了,只留下小和尚一個人;但是他給小和尚一杯葯酒喝,從此小和尚就變成了啞巴。
夜裡,小和尚偷偷地領著王科長進了大殿,恰好老和尚也來了。王科長聞聲躍身躲在佛像後邊,只見老和尚吹滅了燈,走到佛像下邊一按暗鈕,便鑽進地下室里去了。王科長看得很清楚,原來大殿下的地下室里潛伏著一個危險的特務集團。
老和尚曾經受過日本高級特務訓練,潛伏在廟里,假扮和尚,一直進行著特務活動。他們不僅炸毀了八路軍的兵工廠,而且在日本特務機關的直接指使下,還企圖破壞八路軍的被服倉庫j但是沒有成功。現在他們又准備在秋收之前,燒掉根據地的麥子。
一切都偵察清楚了,王科長借檢查身體為名,准備回部隊報告。老和尚雖然知道王科長是來偵察廟中的秘密,但是惟恐暴露潛伏幾年的地下工程,一直沒有敢在廟中殺死王科長。現在王科長要回去,老和尚認為時機已到,決定派人在途中打死王科長。當跟蹤的匪徒正向王科長瞄準的時候,匪特突然被暗地保護王科長的牛生海一槍打死。
王科長向周部長報告了廟中的秘密。這時,敵人把小和尚和警衛員虎子吊起來,正在拷打。王科長率領隊伍包圍了古廟和所有洞口,救出了小和尚和虎子,把暗藏在古廟中的特務一網打盡。
C. 龐學勤的介紹
龐學勤,1929年出生於江蘇省富東縣東坎鎮。1944年入伍,在部隊當過文化教員、文工團成員、炮兵指導員。電影演員。代表作品有《甲午風雲》、《戰火中的青春》、《兵臨城下》、《烈火中永生》、《花園街五號》。2015年,在珠海去世。
今天上午(10月12日),據於勇微博影評人,著名表演藝術家龐學勤在珠海去世,享年86歲。曾任長春電影製片廠副廠長,代表作有《甲午風雲》、《戰火中的青春》、《兵臨城下》、《烈火中永生》、《花園街五號》、《邊寨烽火》等。1962年入選新中國「22大電影明星」之一。2005年獲國家突出貢獻電影藝術家榮譽稱號;2014年獲得金雞獎終身成就獎;2015年被國家授予抗戰70周年紀念章。1929年,龐學勤出生在江蘇省富東縣東坎鎮的一個農民家庭。15歲參加革命,隨軍南下,挺進大別山,參加淮海戰役。1947年參加人民解放軍,在蘇北軍區文工團任演員。1952年進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班學習。1954年至1956年在北京電影製片廠、長春電影製片廠任演員。龐學勤第一次出現在銀幕上是在1956年,在林農導演的電影《古剎鍾聲》中擔任邊防指導員。1958年在導演《戰火中的青春》李的幫助下,在深入虎穴刺探敵情的保安隊長王一角嶄露頭角。真正成名是《兵臨城下》,1959年,他飾演的排長雷振林,點燃了一大批熱血青年參軍的決心。此後塑造了《烈火中永生》潛入敵後的地下黨首領李忠民、《甲午風雲》姜傑的丈夫彭松濤、《冰上姐妹》水兵王國成等眾多家喻戶曉的經典角色。龐學勤常說,「沒有一個有才華的演員像導演那樣對全劇理解得如此清晰明了;沒有一個有才華的導演像演員想像自己的角色那樣具體生動。」龐學勤與妻子楊光的愛情也是電影圈的一段佳話。他們是在中央電影藝術學院藝術系的演員班認識的,讀書的時候相愛了。後來,他們一起被分配到常穎,並於1958年結婚。後者以《我們村裡的年輕人》、《花園街五號》等電影為觀眾所熟知。不幸的是,在龐學勤事業剛剛起步的1959年,正在同時拍攝三部電影的楊光被診斷出因工作壓力而從「尖端勞損眼疾」發展到「玻璃屏障出血」。然而,龐學勤從未放棄。他說,「既然命運結合了,他就應該永生」。1965年和1970年,他們的兩個兒子龐浩和龐悅相繼出生,而楊光也把事業重心放在了劇團的招生和教學上,還參與了許多翻譯作品的配音工作。2004年6月15日,楊光因突發心臟病在珠海去世,享年72歲。今天,龐學勤之子龐浩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采訪中,龐浩告訴記者,當他今天早上得知父親去世的消息時,他感到意外。「我父親身體一直很好,不抽煙不喝酒,生活習慣也很健康。我一直不敢相信(我父親去世了)。」龐說他將於明天(10月13日)從北京飛往珠海。「我要把父親(骨灰)帶回去,和母親葬在一起。」龐告訴記者,拍完《追趕太陽的人》後,龐學勤被調到珠海負責統戰工作,在珠海工作了20多年。就在前兩天,我父親和兒子通了電話。「我父親前兩天跟我通電話的時候人很好,思維也很敏捷。我一直認為他活到九十歲沒有問題。他的白牙都是自己的,身體很好。」龐說:我父親在睡夢中死去,沒有任何罪過。在龐浩看來,我的父親是一個對家庭有高度責任感的嚴父。「我媽以前眼睛不好,眼底出血,雙目失明。我父親永遠照顧著她。後來我媽醒悟了,但是沒有辦法再行動了。她的精神狀態一直不好,父親一直在身邊照顧她。同時他還要照顧這個家,這對我父親的健康也有很大影響。」盡管是中國第一代「星二代」,龐浩回憶說,他的父親對他的童年教育非常嚴格。直到他上中學的時候,他才知道他的父親是一名演員。「其實我到現在還怕他。我不敢相信當我
龐浩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是王的同班同學,但龐學勤起初並不贊成兒子從事影視工作。「我父親當時想讓我去當兵,他覺得當演員是有命運的。做演員並不一定意味著努力就能得到一樣多的回報,所以他不想讓我這么做。」龐浩印象最深的是父親對他淡泊名利的教育。在他考上電影學院的前一天,他的父親嚴肅地把他叫了過去。「我父親非常嚴肅地告訴我,你打算進入演藝圈。你會在這里看到鮮花和掌聲,但你要努力。你首先要誠實,認真行事。」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後,龐浩成為了一名導演。他說他的父親會在電視機前仔細觀看他的每一件作品。「有時候他看到我拍的戲會跟我說,你這樣拍不好。這種場景應該用電視劇而不是電影的方式拍,他會跟我講很多。我也會和他爭論,說別人說我槍法很好,我爸爸會說我爸爸不會騙你的。」龐學勤的最後一部電影作品是出演兒子導演的電影《戰火中的青春》(1991)。龐可以說父親演戲很有邏輯,喜歡和人聊天,口才好,喜歡創作。而他父親最喜歡的作品是《戰火中的青春》。「在人物塑造上,我最喜歡父親的《兵臨城下》。帥的話還是0103010。」龐說,父親總愛說自己是軍人,是軍人,是演員,是軍人。軍人本色是其人生的重要背景。「我父親經常跟我說,演戲要體驗生活。他是一名軍人,他也熱愛表演。
除了60年代的22大影星,還有哪些演員讓你難忘?
1962年中國22大電影明星是從當時四大電影製片廠提交的名單中選出的。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電影製片廠並沒有把最好的演員都報上來,導致很多明星後悔出局。因此,這種選擇是不公平的。
首先,這是挑選新中國的電影明星,那些在解放前光芒四射,但是已經去世,或者建國以來沒有多大作為的。
牌影星就都沒有計算在內。這一點是沒問題的,畢竟我們選的是新中國影星。
建國前就已經去世的胡蝶,阮玲玉肯定是被排除在外了,不過像金焰、石揮、周璇、藍馬和張伐等著名演員也被排除在外,也確實比較可惜。比如藍馬在1959年,還曾主演了反映紅軍長征題材的電影《萬水千山》。
當時的評選結果,是由文化部發布文件通告的,包括:上影廠的趙丹、白楊、張瑞芳、上官雲珠、孫道臨、秦怡、王丹鳳、祝希娟,北影廠的謝添、崔嵬、陳強、張平、於藍、於洋、謝芳,長影廠的李亞林、張圓、龐學勤、金迪,八一廠的田華、王心剛、王曉棠共22個人,定名為「新中國優秀電影演員」,俗稱「22大明星」。
這22名演員,也確實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新中國電影的發展。如果按照現在的眼光來看,這些演員中既有演技派,也有偶像派。有一身正氣的主角,也有甘作綠葉的配角。
但其中也有一些演員的入選充滿了爭議,比如祝希娟,當時只主演了一部《紅色娘子軍》,金迪也只演了一部《我們村裡的年輕人》,張圓塑造的角色比較多,但這些電影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力,角色也沒有給人留下過深刻印象。他們的入圍,也稀釋了「22大影星」的號召力。
由於各電影廠都受到了「ZQ」思想的影響,很多在電影領域做出了更大貢獻的演員,沒有資格登上這個榜單。比如:
長影廠的浦克,從建國到1962年,是一系列經典影片的主演或主要演員。這些影片包括:《呂梁英雄》,《寂靜的山林》,《國慶十點鍾》,《徐秋影案件》,《地下尖兵》,《古剎鍾聲》和《甲午風雲》等20多部影片,卻因為曾在日本統治時期的「滿映」工作過,因此被排除在外。
著名演員韓非,是難得的喜劇天才。除了作為配角出演過《聶耳》、《林則徐》等十多部影片以外,還主演了當時難得的古裝喜劇片《喬老爺上轎》、《錦上添花》和立體喜劇影片《魔術師的奇遇》。說他是五十年代的周星馳也不過分。
康泰總讓人感覺和費翔有些相像。他的優雅和俊朗,可以秒殺當下所有的小鮮肉。更可貴的是他的演技,在老一輩藝術家中也是出類拔萃的。還記得《渡江偵察記》中駕車沖向敵人的周長喜嗎?還記得《青春之歌》里的共產黨人盧嘉川嗎?
工人家庭出身的郭振清也沒有入選,更是讓人十分可惜。早在1952年,他就在反映天津碼頭生活的《六號門》中擔任主演,2年後,他更是在《平原游擊隊》中塑造了影響至今的雙槍李向陽的英雄形象。還記得他的雙槍中,一把有準星,一把特意鋸掉了準星嗎?
劉季雲是1938年參加八路的老革命。只是塑造的形象多以壞蛋為主。比如《暴風驟雨》中的韓老六,《林海雪原》中的賊老道,《秘密圖紙》里的大特務,《英雄虎膽》里的崔老九,《奪印》里的老地主陳景宜,《戰上海》里的劉藝,這次劉藝起義了,算是好人吧。經典的影片,深入人心的形象,遺憾的出局。
同樣是1938年參加革命的高保成,塑造的都是正面形象。比如《狼牙山五壯士》中的葛振林,《暴風驟雨》中的趙光腚,尤其是他在《上甘嶺》中,塑造的英雄連長張忠發,感動了無數國人。很可惜,這也是一位落選者。
馮_這個名字很多人並不熟悉。他是《南征北戰》中的機智勇敢的高營長,《鐵道游擊隊》中經驗豐富的政委李正,《沙漠追匪記》中的堅決果敢的班長鍾永勝,更是《羊城暗哨》中英俊瀟灑的偵察員王練。顏值與演技完美融合,這樣的演員什麼時候都是明星。
另外同樣落選的還有出演《奇襲》中方連長的張勇手,出演《女籃五號》的老演員劉瓊等人。而那些入圍的演員,也並沒有因為入選而多發一分錢的工資,甚至很多人並不知道自己當選。更多人是從各大影劇院懸掛著的大幅照片中才知道自己入圍的。
不得不說,現在看來有很多經典的影片,都是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生產出來的。無論資金和技術,都無法與現在相比。但那個年代的影片帶有一種獨特的氣質,卻是我們現代人所缺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