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演員大全 > 電影第一導演

電影第一導演

發布時間:2022-06-26 22:45:06

⑴ 世界上第一導演是誰

電影誕生於1895年的法國,現在一般默認法國的皮埃爾兄弟為「世界電影之父」。他們導演了世界上第一部電影《火車進站》。於1895年12月28日在法國巴黎一家咖啡館播放了這部短片,當時的人們被火車「開過來」時的景象嚇壞了!:)

⑵ 陳凱歌是中國內地電影導演第一嗎為什麼呢

不算是,張藝謀的支持者大概不會同意。但我也不會看低陳導,他和張藝謀走的不同路子,他倆並列第一吧。

呵呵,別說陳凱歌已經拍了不少佳作,那些故意黑他的人裝作看不見,就算僅憑一部《霸王別姬》也夠他驕傲一輩子的,整個中國乃至華語電影,至今還靠他這唯一一個金棕櫚獎杯閃耀戛納呢!

⑶ 第幾代導演是怎麼分的 各代導演代表人物

1、第一代導演

第一代導演指默片時期的電影導演,大致活躍於上世紀初葉到20年代末。這一代導演約100人左右,代表人物有鄭正秋、張石川、但杜宇、楊小仲、邵醉翁等,其中尤以鄭正秋、張石川的成就為大。

2、第二代導演

中國「第二代導演」主要活動時間是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部分導演一直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電影崗位上。這一代導演主要有程步高、沈西苓、蔡楚生、史東山、費穆。「第二代導演」的突出貢獻是完成了中國電影從默片到有聲片的轉變。

3、第三代導演

建國後走上影壇的導演藝術家,人稱中國電影導演的「第三代」。這一代導演主要有成蔭、謝鐵驪、水華、崔嵬、凌子風、謝晉、王炎、郭維、李俊、於彥夫、魯韌、王蘋、林農等,他們在遵循現實主義原則表現生活的本質,深入展現矛盾沖突,以及在民族風格、地方特色、藝術意蘊等方面,都進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4、第四代導演

第四代電影人大多是文革前北京電影學院、上海電影學校畢業生構成的創作群體,他們的創作生命是從1978年以後幾近不惑之年才開始的。在第三、第五兩代人的夾縫中,他們以穩健的創作實力探索奮斗,很快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並有持久的藝術後勁。

整個第四代的創作高潮是伴隨著電影和戲劇分家的討論和對歷史的反思進行的,農村漸漸成為他們作品的中心題材。第四代導演的代表人物有謝飛、鄭洞天、張暖忻、黃蜀芹、滕文驥、黃建中、吳天明等。他們與第三代、第五代導演一起創造了中國電影的第二個黃金時代。

5、第五代導演

第五代是指1982年自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的導演系學生(後來擴展到攝影系、美術系),包括張軍釗、陳凱歌、田壯壯、張藝謀、張建亞、黃建新等。



第五代導演成長歷程

「第五代」年輕電影人因為歷經文革浩劫,在動亂底層頑強搏擊,重返校園後系統學習電影專業知識,接受當時流行的西方哲學、美學思潮,形成新的價值觀、美學觀——這些反規范的精神品格,與當時整個文藝領域的強烈主體意識、反思思潮相適應。

有深厚的生活積淀,他們的影片才如寒冬後嫩草,新鮮獨特。與大陸第五代一樣,香港新浪潮沒有宣言和綱領,也沒有共同組織,正如許鞍華所說,新浪潮導演並沒有一致的意識形態。

但可以從他們的影片中找出一種把現代香港的浮華表面撕去,將真相赤裸裸呈現出來的視界。這種現實視界在以往是找不到的。這批戰後出生的影視人面對都市文化的勃興,勇於表達著本土傳統與外來沖擊下的諸般感受。

⑷ 張藝謀和馮小剛,兩人勢均力敵,誰才是華人第一導演

要在馮小剛和張藝謀之中,選出一個更具代表性、成就更高的,我覺得張藝謀還是略勝一籌的。馮小剛導演,擅長小人物小製作的電影。而張藝謀導演更擅長大製作,大景象的拍攝。

結語

要是從藝術方面來說的話,張藝謀會更加實在一點,要是從市場利益來說,馮小剛最有頭腦。二人目前在電影這個行業內都是老大,但可比性不強,因為二人沒有交叉作品,不好比較。

⑸ 陳凱歌是中國內地電影導演第一嗎為什麼

他可以算是中國內地的電影導演第一,因為他的作品有深度,有藝術性,有可讀性。他導演出來的作品可以說是全國沒有幾個電影導演能夠望其項背的。就算是張藝謀的電影比起他的早期作品也差了那麼幾分。

他後來拍攝的電影比如《棘柯刺秦王》《和你在一起》等等都獲得了獎項,拍的其他電影也倍受好評,電影票房也不錯。陳凱歌導演的電影從題材,拍攝方法,語言鏡頭表達上來說都是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的,他可以說是國內電影導演的領軍式人物。雖然說他這幾年並沒有什麼特別的作品,但他的地位確實是很高的。

⑹ 張藝謀和馮小剛,哪一位才是華人第一導演

馮小剛雖然拍攝了很多優秀的經典電影,但是和張藝謀相比,馮小剛還是有一些差距的。可以說張藝謀是華語影壇當之無愧的第一導演。因為張藝謀的電影在藝術性上以及故事的精彩程度上要遠遠大於馮小剛,這也就是為什麼張藝謀的電影能夠得到很多國際大獎的青睞。其實在電影行業當中,馮小剛的類型更青睞於商業電影導演的類型。雖然馮小剛的電影在票房上都有不錯的成績,但是在電影的藝術性上還是和張藝謀有著不小的差距的。這就是為什麼馮小剛的電影能夠更受到市場的青睞,但並不受到電影獎項的青睞。

當然馮小剛和張藝謀兩位確實都是非常優秀的電影導演。也正是由於這兩種不同的電影風格的存在,才使得華語影壇出現了百花齊放的情況。所以也希望兩位優秀的導演在未來能夠帶給觀眾更多優秀的電影。

⑺ 你覺得張藝謀、徐克和馮小剛誰是中國第一導演

網上有人拿張藝謀、馮小剛和徐克作比較,看一下三個人誰的導演水平更高。

這有些奇怪,因為一般來說用來做比較的時候不拿徐克來說事兒,而是陳凱歌,因為這樣一來會更有可比性。但既然有人提出這樣的想法,咱們也不免讓他們比比。

張藝謀在徐克馮小剛之上

綜合來看,如果說巔峰之作,張藝謀的《活著》不僅是相對於徐克還是馮小剛,即使是在中國電影史上都是少有的佳作,其他類型他也自己拓展,基本也都保持一定的水平,失手的時候非常少。

因此如果將張藝謀和徐克、馮小剛進行比較,張藝謀還是在這兩位導演之上的。

⑻ 中國最具影響力10大導演,馮小剛第五,誰第一

第一名絕對是李安,中國電影的驕傲,拍攝的作品得到了世界的認同,藝術造詣非常高,還獲得過奧斯卡獎,影響力極大。

三、即使不了解李安的人,也能夠看懂他的電影,了解李安的人都知道他喜歡拍攝家庭題材的電影,結局都是比較和睦沒有任何喜劇,雖然有的時候含有一些悲劇,但十分符合中國人的口味,因為在傳統的國人認為家庭和諧勝於一切。他深刻知道電影需要將其中的含義表達出來,也有了更大的創作空間,豐富劇情來增強藝術性,李安的成功全部都是因為強大的文化底蘊和自己獨特的藝術天賦,所以他才是排名第一的導演。

⑼ 中國從第一代到第七代著名導演有哪些

1、第一代導演-中國電影的拓荒者

第一代導演指默片時期的電影導演,大致活躍於上世紀初葉到20年代末。這一代導演約100人左右,代表人物有鄭正秋、張石川、但杜宇、楊小仲等,其中尤以鄭正秋、張石川的成就為大。就藝術技巧而言,第一代導演還處於摸索階段。

2、第二代導演-中國電影的第一個黃金時代

中國「第二代導演」主要活動時間是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部分導演一直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電影崗位上。這一代導演主要有程步高、沈西苓、蔡楚生、史東山、費穆、孫瑜、袁牧之、應雲衛、陳鯉庭、鄭君里、吳永剛、沈浮、湯曉丹、張駿祥、桑弧等。

3、第三代導演-中國電影的經典打造

建國後走上影壇的導演藝術家,人稱中國電影導演的「第三代」。這一代導演主要有成蔭、謝鐵驪、水華、崔嵬、凌子風、謝晉、王炎、郭維、李俊、於彥夫、魯韌、王蘋、林農等,他們在遵循現實主義原則表現生活的本質,深入展現矛盾沖突,以及在民族風格、地方特色、藝術意蘊等方面,都進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4、第四代導演-中國電影的夾縫生存者

第四代電影人大多是文革前北京電影學院、上海電影學校畢業生構成的創作群體,他們的創作生命是從1978年以後幾近不惑之年才開始的。在第三、第五兩代人的夾縫中,他們以穩健的創作實力探索奮斗,很快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並有持久的藝術後勁。

整個第四代的創作高潮是伴隨著電影和戲劇分家的討論和對歷史的反思進行的,農村漸漸成為他們作品的中心題材。第四代導演的代表人物有謝飛、鄭洞天、張暖忻、黃蜀芹、滕文驥、黃建中、吳天明等。他們與第三代、第五代導演一起創造了中國電影的第二個黃金時代。

5、第五代導演-中國電影的第二次春天

第五代是指1982年自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的導演系學生(後來擴展到攝影系、美術系),包括張軍釗、陳凱歌、田壯壯、張藝謀、張建亞、黃建新等。

6、第六代導演-中國電影的異軍突起

導演們似乎都極力反對「第六代」這個集體冠名,但是,好事者卻為導演們找到了強行歸納的標准:一是北京電影學院85級學生,二是60年代之後生人,按照上面這些既成准繩,合乎情理的導演就有了一大批,比如張元、王小帥、姜文、婁燁、管虎、章明、路學長、施潤玖、張揚等,都應該是「第六代導演」的生力軍。

閱讀全文

與電影第一導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院會計如何做合並報表 瀏覽:908
電影男主角是個攝影師女主警 瀏覽:466
2015八到12月電影 瀏覽:427
恐怖變異人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54
成龍大哥拍的最新電影片 瀏覽:185
關於西藏動畫電影 瀏覽:305
韓國影片中的電影字幕如何翻譯 瀏覽:167
金融電影電視推薦 瀏覽:247
1905電影如何轉格式 瀏覽:671
英男是日本什麼電影 瀏覽:350
類似愛情電影上映 瀏覽:226
多a夢哆大電影大全 瀏覽:584
好看的大俠電影推薦 瀏覽:740
國內搞笑電影推薦 瀏覽:998
15電影網電影城宅男 瀏覽:456
有關音樂與愛情的電影 瀏覽:167
印度電影主角勇者 瀏覽:634
電影院基金 瀏覽:924
蘇州大光明電影 瀏覽:242
淺淺電影網 瀏覽: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