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非常急!誰知道關於愛國的朝鮮族歌曲!!!超急!!!加分!
來自長白山的歌聲 2007年6月8日 瀏覽∶450次 來源:陳登科
5月24日晚在北京音樂廳上演了朝鮮族兩位歌唱家金永哲和林晶的音樂會,許知俊揮棒中央歌劇院交響樂團。
音樂會為慶祝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成立55周年而開,曲目安排頗具風格。上半場兩位歌唱家主要演唱了西洋歌劇詠嘆調和聲樂室內樂作品,普契尼歌劇《托斯卡》中的《星光燦爛》、威爾弟歌劇《埃爾南尼》中的《咱們逃走吧》、拉赫馬尼諾夫的歌曲《這兒好》、卡尼奧的歌曲《熱戀中的戰士》等聲樂作品。下半場幾乎全部是朝鮮族語的現代藝術歌曲和電影音樂,如《父親山,母親江》《星星知我心》等。
女高音歌唱家林晶首先演唱了第一首作品《絕不動搖》。作品出自於莫扎特的喜歌劇《女人心》。林晶的聲音並不適合演唱這種古典主義早期的歌劇作品,她的嗓音充滿了戲劇性,把這首作品作為音樂會開場的「練聲曲」是她很明智的選擇。而後她還演唱了拉赫馬尼諾夫的聲樂室內樂作品《這兒好》。林晶的演唱非常到位,其突出的中聲區音色剛好符合了此作品的需要,而在有難度的高音弱聲音節,也凸現出其過人的控制技巧。這不能不說是音樂會開場的第一個亮點。男高音歌唱家金永哲選擇了《卡門》中《這是你扔給我的鮮花》做開場曲目。這首法語作品頗有難度,它的旋律極其「法國化「,具有強烈的語言色彩,筆者認為金永哲將法語中的鼻化母音作了弱化,強調整體共鳴起到了很好的練聲和調整作用。緊接其後便演唱了普契尼《托斯卡》中的著名詠嘆調《星光燦爛》。從傳統意義上講,由於真實主義歌劇劇情沖突的平面化,作曲家經常選用這種戲劇性男高音做歌劇中的主角以突現戲劇張力。金永哲的嗓音非常適合詮釋這種真實主義歌劇中的角色,但是在演唱中他並未為了強調歌詞內容的戲劇性,而濫用「哭腔「。譜面分析,他在詠嘆調末段的大跳「E non ho amato……」處規矩的做了一次「哭腔「,把作品推向了高潮。
下半場的作品具有強烈的朝鮮族風格。金永哲演唱的《父親山,母親江》給筆者留下深刻印象。這首作品在2003年由文化部主辦的「全國聲樂新人新作比賽」中摘得桂冠。這是一首詠嘆調風格強烈的歌曲作品,而且頻繁出現高音。金永哲在作品高潮部分做了有力度的抒情。末尾的結束句是整個作品的高潮部分,往往聽眾一貫的用「聽男高音的高音」這種態度去欣賞一位男高音的演唱,這次音樂會中聽眾似乎並沒有滿足這種心態,因為在這部作品結尾的高音能聽出歌者富有餘地的技術。整部作品所表達的人文精神及其歌者體現的人格魅力才是響起掌聲的真正原因。
林晶的表演從始至終保持了一種難得的平穩狀態,獨唱曲《春風吹來花滿地》則掀起了音樂會的一個小高潮。這首歌曲是七十年代由金日成編劇的朝鮮電影《賣花姑娘》中的電影插曲。動情地演唱使電影中女主人公花妮和順姬的悲慘命運彷彿一幕幕再現,這引起了許多年長聽眾的共鳴。值得一提的是,林晶在演唱中國作品《我愛你,中國》時將中文發音的「字頭」突出出來,以彌補交響樂隊宏大音響給觀眾帶來的對聲樂聲部的聽覺不適,這種做法非常值得肯定。
整場音樂會主要突出了朝鮮族愛國歌曲,雖然這些音樂作品的社會功能強烈,但又不失藝術上的審美趣味。這正如李嵐清在其《音樂筆談》中說到的「我們普及藝術歌曲,應當提倡藝術歌曲的群眾化,不要使它成為曲高和寡的陽春白雪」。
② 電影中有哪些經典的護士形象
一、自我犧牲型——簡素華
電影《護士日記》。護士簡素華從學校一畢業,就自願離開上海,來到北方荒涼的地方工作,那裡沒有像樣的醫院,甚至連住宿的條件也非常艱苦。此外,她還要面對工作懶散的醫務站站長莫家彬和怕她搶走自己男友的護士顧惠英。為了工作,她甚至還和從上海千里迢迢趕來逼婚的男友沈浩如斷絕了關系。
因為王丹鳳扮演的這個護士太美麗,一度令不少男士以護士為擇妻的第一選擇。而影片中的插曲「小燕子」更成為街頭巷尾的流行歌曲。
二、機智溫柔型——銀環
電影《野火春風斗古城》。抗日戰爭期間,護士銀環和姐姐金環都是中共地下黨交通員,在金環犧牲、領導人楊曉冬被抓後,銀環沒有被殘酷的環境嚇倒,積極聯絡武工隊將楊曉冬救出。她憑著自己的護理技術,使重傷的楊曉冬躲過搜查,留在城裡繼續領導地下工作。並與楊曉冬一起,深入虎穴,策反偽軍官關敬陶起義。
三、臨危不亂型——姜連玉
朝鮮電影《一個護士的故事》。朝鮮解放戰爭時期,年青的護士姜連玉奉命單身護送四名重傷員回後野戰醫院。陡峭的山路、窮追不舍的敵軍、糧食的缺乏再加上四個大男人病勢又惡化……一個接一個的困難擺在了這涉世不深的年青女戰士面前。她能否安全地把這四名重傷員送到目的地呢……
片中的女護士姜連玉年青,漂亮,活潑,可愛,尤其是戴著朝式圓筒式軍帽,上穿蘇式軍上裝,下著軍裙,馬靴,懷抱一束鮮花,一邊唱一邊走在路上的形象,給觀眾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影片以戰爭片濃郁的硝煙味及年青女護士的淳樸性格交織在一起,不加掩飾的真情刻畫與寫實主義風格,營造出朴實真摯、毫不造作的朝鮮人民軍戰士的情感世界,以其強化的勵志主題影響了觀眾。該片的插曲就是那首曾在中國流行過一段時間的著名的「護士之歌」。
③ 朝鮮電影插曲紅極一時,並隨著歷史前進逐漸沒落.正確嗎
朝鮮電影插曲紅極一時,並隨著歷史前進逐漸沒落.【正確】
朝鮮電影:在70 年代,朝鮮電影和中國電影相輔相成,相得益 彰,紅極一時,不是插曲。像《賣花姑娘》填補了當時國人荒 蕪已久的精神空間。由於閉關鎖國,80 年代的朝鮮電影對中國 觀眾來說,變得非常陌生。朝鮮紅色經典電影巡禮 1910 年到 1945 年朝鮮被日本殖民長達 35 年。1950 年朝鮮戰爭爆發,又 將朝鮮推到一種考驗中。階級仇恨和民族仇恨成為朝鮮人民解 不開的心理死結。 多以革命斗爭作為其主題。 朝鮮電影的類型: 反特片(包括反特片《看不見的戰線》 《原形畢露》 (1973 年, 導演金英浩) 《在陰謀者中間》和偵探片《不能受勛的英雄》 ) 其特點是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過精明的獵人,最終敵人都是原 形畢露,束手就擒,而公安人員都是先知先覺,魔高一尺道高 一丈,貓戲老鼠,最後都以敵敗我勝作為結局。 ;戰爭片分為三 大類:直接描寫戰爭的影片《重返前線》 《1211 高地的保衛戰》 《對空射擊組》 《火紅的山脊》 《一個護士的日記》 ,反映老百姓 支援前線的影片《南江村的婦女》 《三妯娌》總體來看,朝鮮戰 爭電影政治影響很大,藝術成就不高。由於政治至上,朝鮮電 影中的人物去掉許多人性化的東西。反應少年英雄片朝鮮的兒 童電影《火車司機的兒子》 《少年游擊隊》朝鮮的戰爭片大多誕 生在朝鮮戰爭時期, 歌頌英雄, 現實片, ; 傳統教育片, 歷史片。 《故鄉之春》 ;反應朝鮮現實生活的影片: 《鮮花盛開的村莊》 《摘蘋果的時候》 《軋鋼工人》 《勞動家庭》 《空中舞台》 《金剛 山姑娘》多以濃厚的浪漫色彩和歌詠來表現新時代的蓬勃氣象 和新社會的新人戰天斗地的豪邁情懷,鋼鐵意志。革命傳統教 育的影片: 《賣花姑娘》 (是抗日戰爭時期,金日成在中國吉林 長春一帶從事革命工作時創作的一部歌劇,被譽為朝鮮五大革 命歌劇之一。 《血海》 《金姬銀姬的命運》寫南北朝鮮造成孿生 姐妹骨肉分離,影片交叉描寫兩人的生活經歷,表現了不同社 會背景下金姬和銀姬的命運。歷史片《春香傳》是 1959 年拍的 有四個版本。 《安重根擊斃伊藤博文》講的是 20 世紀初。朝鮮 紅色經典系列電影真實記錄了朝鮮人民在反抗外族侵略和國內 階級壓迫放斗爭中,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和解放以後人民改天 換地、人定勝天的精神風貌,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就是一部 形象化的朝鮮現代和當代革命史。電影插曲旋律優美流暢婉轉 明快聲情並茂健康向上帶有其特有風情。朝鮮紅色經典系列電 影缺陷:意識形態色彩過於濃厚,政治嚴重擠壓了藝術,致使 不少的影片骨多於肉, 理大於情, 社會學的內容大於藝術含量。在技術的層面上,朝鮮紅色經典系列電影基本上是戲劇結構, 按照沖突率來安排故事情節;其次,電影語言單調貧乏,基本 上採用的是傳統蒙太奇手法。
④ 金環銀環(打《水滸傳》人物綽號一)。
解珍
兩頭蛇
綽號由來
綽號「兩頭蛇」。兩頭蛇系大惡之物,在中國古代以凶兆視之。楚令尹孫叔敖,幼年嘗勇而弒之,後世遂以「有陰德者,天報之以福」相傳頌。攻打方臘南軍時,解珍兄弟夜晚從小路上山,解珍被南軍撓鉤搭住發髻,解珍割斷發髻,從百丈高崖墜下身亡。解珍,生性魯莽、與其弟越獄後同上樑山入伙,為山寨步軍十頭領之一。
⑤ 電影《野火春風斗古城》故事,為什麼說男看王心剛,女看王曉棠
金庸的小說經常被拍攝成好幾個版本的影視劇,說明這小說人物鮮明故事好看,像小說《亮劍》也是這樣。
這個回味就不是一下了,在當年的百花獎評選中,王曉棠以驚人的全票獲得了最佳女演員獎。而在觀眾那裡,「男看王心剛,女看王曉棠」的說法則流傳至今。
⑥ 誰有70年代朝鮮老電影插曲
金姬和銀姬的命運、摘蘋果的時候,都是70年代的朝鮮電影,不過只有歌本。
⑦ 求朝鮮電影一個護士的故事中的插曲主題曲名字和下載鏈接
空間。快來和快樂,年。金利科技,。。和快樂離開,。
⑧ 金環銀環是哪部電影里的
野火春風斗古城
⑨ 在與青春有關的日子中方言和許遜在監獄唱的是什麼歌
70年代朝鮮電影《金姬和銀姬的命運》中的插曲
《爸爸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