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賓夕法尼亞大學簡稱
賓夕法尼亞大學美術系(Department of Fine Arts)開設在設計學院(School of Design)里,提供有動畫與3D建模、陶瓷藝術、設計藝術、繪畫藝術、攝影藝術、版畫藝術、雕塑與視頻藝術等工作室藝術課程。動態化課程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通過研究來了解當代藝術、創意研究、交互設計、公共藝術等。本科與研究生階段提供的學位有BA和MFA。 賓夕法尼亞大學美術系
詳情
排名 33 國家 美國 州省 賓夕法尼亞州 城市 費城 隸屬於 賓夕法尼亞大學 性質 私立,男女合校 學校分類 藝術類院校 網址 design.upenn.e 賓夕察鬧法尼亞大學美術系(Department of Fine Arts)開設在設計學院(School of Design)里,提供有動畫與3D建模、陶瓷藝術、設計藝術、繪畫藝術、攝影藝術、版畫藝術、雕塑與視頻藝術等工作室藝術課程。動態化課程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通過研究來了解當代藝術、創意研究、交互設計、公共藝術等。本科與研究生階段提供的學位有BA和MFA。 本科申請 專業設置 賓夕法尼亞大學美術系本科階段開設有BA學位,提供的本科專業有: 電影研究(Cinema Studies) 數字媒體設計(Digital Media Design) 視覺研究(Visual Studies) 研究生申請 賓夕法尼亞大學美術碩士(MFA)項目為期2年,要求申請者本科畢業,擁有BFA、BA或BS學位背景和至少2年的相關工作室的工作經驗。下文的基本要求、申請說明和費用與獎學金版塊兒均面向此項目。 基本要求 語言要求:TOEFL總分要求不低於100分,IELTS總分要求不低於7.5分,PTE總分要求不低於68分;三者均無單項分數要求 學位背景要求:正規大學本科畢業並取得學士學位 GPA:無最低GPA分數要求,校方建議不低於3.3分 GRE:不要求 申請時間:申請截止日期為1月12日 ,建議國際學生越早申請越好;獎學金申請截止日期為2月15日。錄取結果一般在3月14日公布 申請說明 賓夕法尼亞大學美術碩士(MFA)項目需直接向設計學院遞交申請,需要遞交讓粗的材料及說明如下: 在線申請表(On-line application form) 申請費(Application Fee):$80 3封推薦信(Three letters of recommendation submitted on-line) 個人作品(Digital Portfolio) 個人陳述(Personal statement submitted on-line):篇幅不少於500字 個人簡歷(Résumé submitted on-line) 語言成績(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 (IELTS) or 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TOEFL), required of all) 大學成績單(One official transcript from each college or university attended for credit):需通坦沒鎮過WES機構認證 註:成績單郵寄地址:the PennDesign Office of Admissions, 110 Meyerson Hall, 210 South 34th Street, Philadelphia, PA 19104-6311 費用與獎學金 賓夕法尼亞大學美術碩士(MFA)項目向國際學生提供的獎學金有: Dean's Diversity Scholarship:獎學金金額范圍$12000-學費全免 TA/RA獎學金:TA獎學金金額約$3000 2016-17學年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究生費用列表: 碩士學費 Tuition Masters Degree Students $47668 一般費用 General Fee $2788 食宿費 Room and Board $9450 書本費 Books and Supplies $2300 學生醫療保險費 Student Health Insurance $3348 生活費 Miscellaneous $3596 碩士學業費總計 Total $69680 1學分學費 Total Tuition and Fee Per Course Unit $6384 註:此處為2016-17學年賓夕法尼亞大學碩士項目學費參考標准,需要注意的是,該費用每年會有較小(不超過5%)的漲幅 專業設置 賓夕法尼亞大學美術系開設的研究生學位項目有美術碩士(MFA in Fine Arts)。賓夕法尼亞大學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簡稱為賓大(Penn),位於賓夕法尼亞州的費城,是一所全球聞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學,著名八所常春藤盟校之一,美國大學協會十四所創始成員之一,北美頂尖名校。賓大由本傑明·富蘭克林創建於1740年,是美國第四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也是美國第一所從事科學技術和人文教育的現代高等學校。獨立宣言的9位簽字者和美國憲法的11位簽字者與該校有關。在至今數百年的學校歷史中,賓大一次又一次在科學技術上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如誕生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台通用電子計算機ENIAC,被譽為現代計算機科學文明的發源地,以及風疹疫苗、乙肝疫苗、認知心理療法等的發明挽救了無數生命。同時培養了眾多現代商業精英,如沃倫·巴菲特、埃隆·馬斯克等。賓大創新精神亦體現在開現代教育模式之先河,如創建了北美第一所醫學院和商學院等。賓大擁有全世界最強大的校友網路之一,該校培養了科技、藝術、政治、商業等各行各業的傑出人才,其中包括數十位相關領域的最高獎項獲得者(如諾貝爾獎、圖靈獎等)以及許多美國國家院士。賓大在2016年usnews美國大學排名中位列第9,同時被usnews評為全美最受歡迎大學之一1,被普林斯頓評論評為十大夢想學校之一2。在權威機構College Factual的2015年全美大學排名中,賓大擊敗耶魯,排名第一3。根據研究經費及師生質量等學術指標,2014年大學評定中心把賓大評為研究實力一級研究型大學(同級有哥大、哈佛、麻省理工和斯坦福)4。
賓夕法尼亞大學 位於賓夕法尼亞州的費城,是美國一所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學,八所常青藤聯盟校之一,同時也是許多教育創新的發源地。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740年,創始人是本傑明·富蘭克林,美國《獨立宣言》的9位簽字者和《美國憲法》的11位簽字者和該校有關。賓夕法尼亞大學治學嚴謹、勇於追求新知識的悠久傳統就是由富蘭克林開創的。賓夕法尼亞大學是美國歷史上第一所現代意義的大學,也是美國第四古老的教育機構,學校的雛形最早由當時著名傳教士喬治-懷特菲爾德建立。
賓夕法尼亞大學在藝術、人文、社會科學、商學、建築與工程教育上處於領先地位,其中尤為知名的學科是商業學、法學與醫學。學校擁有約4
500名教授,近10
000名全日制大學生與10
000多名研究生。2006年學校獲得的科研經費達到6千6百多萬美元,從事研究的人員包括約4
200名教職工,870名博士後,3
800名研究生與5
400多名技術人員。同時,學校每年的建設投入達到4億美元以上,在常春藤盟校中名列前茅。賓夕法尼亞大學還是美國大學聯合會的14所創始校之一。
⑵ 美國的傳媒碩士怎麼樣值得申請嗎
天道留學老師為您介紹美國傳媒專業優勢信息幫助您了解美國傳媒專業情況。
傳媒行業是當今世界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美國是全球傳媒領域的「超級大國」,是傳媒人士嚮往的鍍金聖地,去美國學傳媒,成了眾多媒體人的首選。
美國傳媒專業優勢
在美國讀傳媒是一個給自己鍍金的好去處,在那裡你可以感受不同的理念和看法,讓自己進階到一個新的層次。
美國,是傳媒領域的超級大國。地球上最早的傳媒領域各個專業就是在二十世紀的美國開始逐漸開始興起和完善的。
眾所周知,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影市場,同時又是最大的電影出口國,有眾所周知的四大商業性廣播網(ABC、CBS、MBC、NBC),所以,相對而言,學生都會擁有眾多的實習機會和就業機會。此外,擁有北美傳媒背景的人才在國內也水漲船高,這種中西文化碰撞後的傳媒人才更得到國內各大媒體的歡迎和認可。
美國的媒體往往具有國際性的特徵,其經營范圍超越國界,在全球范圍內盈利,卻也遭到「媒介帝國主義」的反對者們的批評。目前,美國媒體集中、壟斷的趨勢還在持續,造就了大量的國際性的傳媒巨頭,如美國三大傳媒公司迪士尼、時代華納和新聞集團。
美國傳媒專業院校推薦
1、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
美國大學傳播學專業排名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創藝典藝術留學顧問老師介紹該學院屬於偏重新聞操作實用培訓的一類,但也兼顧傳播理論的創建研究。依託紐約大都市和美國媒體中心的優越地理位置,帶攜茄哥大在生源素質和新聞師資力量上,有著超強的競爭力。
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招生已破百屆,歷史悠久,每年的申請人數眾多,因此對於學生的語言成績要求非常高,雅思成績的要求為8.0分。
2、賓夕法尼亞大學隱棚安南伯格傳播學院
賓夕法尼亞大學安南伯格傳播學院在美國大學傳播學專業排名中也是很靠前的,該學院在政治傳播、民意波動等領域卓有建樹。賓大安南伯格傳播學院的另一個特色,就是其下設的多個研究中心,包括像公眾政策中心,全球傳播研究中心,兒童與媒體實驗室等,為傳播學的應用和推廣作出了獨特的貢獻。
創立於1959年的賓大傳播學院發展歷史不算長但也已經走過了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歷程,申請賓大傳播學院需要足夠優秀才行,對於申請者的雅思成績要求為7.0分。
3、馬里蘭大學
馬里蘭大學的「新聞」和「傳播」學院就是屬於各自為政的平行運作體制。雖然屬於獨立操作,但在各自的「新聞」和「傳播」領域中,馬里蘭大學的這兩架馬車都獨領風騷;
特別是在公共關系理論基礎建設方面,以格魯尼格教授為代表的雙向均衡傳播學派是最有影響力的理論團隊。
馬里蘭大學傳媒專業對雅思成蠢察績的要求同樣較高,我們以帕克分校的傳播專業為例,雅思要求總分為7分,聽力7分,閱讀7分,寫作7分,口語6.9分。
美國傳媒專業一直是近年留學申請的熱門方向,美國傳媒專業的優勢有哪些也是打算申請美國傳媒專業的小夥伴們關心的問題,希望本文對美國傳媒專業優勢的介紹可以給你們帶來幫助。
⑶ 賓大排名相當於國內什麼大學
賓大的專業主要有非洲研究、古代史人類學、建築學、生物化學、生物行為學導論、生物學、生物物理學、化學、電影研究、古典文學、認知科學、傳播學、比絕明較文學、犯罪學、地球科搭弊學、東亞區域研究、東亞語言與文明、經濟學工程學、英語環境研究、美術、法國研究、性別、性和婦女研究、地質學、德語、健康與社會、西班牙語研究、歷史、藝術史、國際關系學、義大利語研究、猶太研究、拉美裔和拉美裔研究。
補充材料:
賓大是指 賓夕法尼亞大學 。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位於賓夕法尼亞州最大城市費城,是一私立研究型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是八所常春藤盟校之一和美國大學協會14所創始成員之一。賓大由知宏族本傑明富蘭克林創建於1740年,是美國第四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也是美國第一所從事科學技術和人文教育的現代高等學校。
⑷ <變形金剛2>里那個男主上的大學是什麼大學
變形金剛2里那個男主上的大學是賓夕法尼亞大學,山姆媽媽面對的正是賓大創辦人富蘭克林的銅像。
賓大坐落於美利堅合眾國的搖籃、美國第四大城市費城,費城是賓夕法尼亞州最大的經濟體城市,2013年,費城經濟圈的經濟產值(GDP)4207.68億美元,排名美國第7,是美國東部僅次於紐約和華盛頓的第三經濟城市。費城港是世界最大的河口港之一。有運河溝通特拉華河和切薩皮克灣,設有面積約29公頃的自由貿易區,大市區內有6座大橋橫跨特拉華河,與對岸新澤西州各城鎮相連。費城國際機場位於市中心西南12公里處,客、貨運量在國內居前列。2015年11月費城入列世界遺產城市,是第一個入列世界遺產城市的美國都市。
⑸ 很急啊!!! 求電影<風聲>的影評 1000字左右
《風聲》,一部聽起來很浪漫但宣傳的很血腥的電影,但當你看過之後,當你感受過在劇場里那種沉默的氣氛,就知道這部電影是要在告訴我們什麼?不是且聽風吟,而是感受一種戰爭年代人們對於信仰那種追求和堅持,信仰的力量,又豈是現在在和平年代裡缺乏思考的當代人可以理解的?
它帶給我的震撼和感嘆實在太多,除了極度血腥殘忍的「刑戲」和所有人都關注的「老鬼之謎」,其中對於感情的刻畫也是到了一個很高的高度,民族、信仰、曖昧、仇恨交織糾結的細膩情感表達的淋漓盡致。它似乎更多地強調人性,人性的光輝被無極限地放大,最終穿針引線,走進李寧玉那件素色的旗袍里。
「我不怕死,我怕的是我愛的人不知我因何而死。我身在煉獄留下這份記錄,是希望家人和玉姐原諒我此刻的決定,但我堅信,你們終會明白我的心情。我親愛的人,我對你們如此無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際,我輩只能奮不顧身,挽救於萬一。我的肉體即將隕滅,靈魂卻將與你們同在。敵人不會了解,老鬼、老槍不是個人,而是一種精神、一種信仰。」
抗日戰爭中間,我們的民族貢獻出了民族中最為出色的頭腦和靈魂,他們的殉難是主動的獻祭,最終保全了我們的血脈。無論原作中的「老鬼」賓夕法尼亞大學的高材生李玉寧,還是電影里三代英傑的豪門之女顧曉夢,都是那麼突出和優秀。
《風聲》還原了那個動盪的年代中的一角,那些充滿暗流的角斗,一句話里似乎都隱藏著可怕的陷阱和陰謀;勝利者未必能活下來,失敗者卻必死無疑,人人就在那樣一條癲狂的險途中努力平衡著自己的小舟,為了信仰,為了生存,不計代價。
一段沉痛的往事,訴說著無畏的革命精神,生與死似乎只是身邊無所謂的小玩意,愛與恨也只能說明情感的存在,為了精神的信仰,犧牲又有何恐懼,為了革命的勝利,死又何妨!像狂風一樣肆虐,似輕聲一般渺小!
影片中最讓人敬佩的是吳志國和顧曉夢兩個人爭著希望犧牲自己去救贖組織的願望。一個人一生只有一條命,就如李寧玉對顧曉夢說的一樣:難道情報比命更重要嗎?但是在那個戰爭的年代裡,熱血青年對於抗日救國的信仰,是選擇苟且偷生和寧做亡國奴的人無法理解的。
所以吳志國寧願選擇承受六爺那痛入神經骨髓的致命三針,所以顧曉夢寧願拋棄女性的尊嚴,最終勇於就死。是什麼讓他們無所畏懼死亡,那就是信仰的力量,當顧曉夢被抓進城堡的時候,她已經知道自己不可能再活著走出城堡,當李寧玉攜著一輪明月回望她的時候,她在縫補著李寧玉旗袍的摩斯密碼,也在縫著自己的遺言,但選擇死亡,她是開心的。那種流淌在顧曉夢嘴角的微笑,發自她內心。死亡,對她來說,是無所謂的,不能潛伏不能繼續送情報,才是顧曉夢有所謂的。
對吳志國也一樣,他跟隨的汪精衛主席早年間也是熱血青年一個,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汪精衛走向了一條和全國人民對立的道路。對於吳志國這樣一個鐵血救國的青年來說,只好另擇信仰,選擇為中華民族的存亡而奮斗、犧牲。於是,他憑著鋼鐵一樣的神經抗住了大刑,在奄奄一息的時候還送出去了情報。很多人質疑導演這一個安排,但我覺得並不誇大,人有時候精神力量是強大到你無法想像的,尤其是戰爭時代里的熱血青年,因為他們,有著常人一般沒有的信仰,有著對信仰無限堅持的動力。
觀《風聲》,被曉夢最後的獨白,所深深震撼,聽她娓娓道來,一份從容,更有一份果敢與決絕。「我親愛的人,我對你們如此無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際,我輩只能奮不顧身,挽救於萬一」。
顧小夢的這句話,不僅讓人感動,也引人深思。民族存亡之刻,多少年輕兒女,不負自己內心滾滾升騰的信念,與親人訣別,踏上血色荊棘的不歸路。它提升了影片的高度,是使影片成為經典的其中一個經典的元素,是影片的點睛之筆!「老鬼老槍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種精神,一種信仰」這正是影片所要向我們傳達的主題思想。